一、犯众多犯、犯染污起、犯非染污起:1、所谓犯众多犯,即犯众多恶作(身业)或恶说(口业)(即又名突吉罗),因有四十多条,故云众多。2、此四十多条中,有的叫犯染污起(也叫染违犯,翻重垢,应向人忏。)3、有的叫犯非..
一、犯众多犯、犯染污起、犯非染污起:
1、所谓犯众多犯,即犯众多恶作(身业)或恶说(口业)(即又名突吉罗),因有四十多条,故云众多。
2、此四十多条中,有的叫犯染污起(也叫染违犯,翻重垢,应向人忏。)
3、有的叫犯非染污起,(也叫非染违犯,翻轻垢,应自责其心)。
二、戒品数目:
1、18条根本罪
2、46条违犯罪
3、5根本戒
共69条
三、他胜处法:
他即烦恼,为烦恼所胜,名他胜处。
四、羯磨文的解释:
羯磨,梵语译为作业,即作授戒、受戒之业,通过羯磨文的宣告仪式,成就受戒、忏悔等等事业,也可译为办事,即由此成就受戒的事业。
授戒的作法,也可称为白四羯磨:宣读表白文、告大众授戒的作法。其次宣读授戒法给受者的表白文。读四次的表白文,就叫白四羯磨。
五、重复处:(有何区别)
(一)十八根本罪 二: 自赞毁他(念求利养)
十八根本罪 十一: 嫉毁妄慢过人说(见他说大乘得供养,憎毁轻嫉而自贡高)
障般若 六: 自赞毁他(爱染心、嗔恚心)
(二)十八根本罪 七: 妄说空(妄说大乘)
十八根本罪 八: 退他菩提(说人不能行六度)
(三)障般若 一: 轻声闻乘
十八根本罪(虚空藏十):毁谤声闻缘觉乘。
(四)障般若 二: 废自乘(于菩萨藏一切离舍)
十八根本罪(虚空藏八):退他菩提(不乐大乘)
十八根本罪 四: 弃舍大乘持伪法(谤菩萨藏)
(五)十八根本罪 三: 勤修异道(于外道论,精勤修学。)
障般若 四: 乐外论(于外论,研求善巧,爱乐味著。)
(六)十八根本罪 二: 悭法财。
饶益有情戒 七: 求财食等不施给。
(七)摄善法戒 七: 如理求法不施法。
十八根本罪 二:悭法财。
(八)十八根本戒 三: 不忍忏谢,不受他悔。
六、文句不解:
1、十八根本戒 十三: 恃力夺取禅给诵。(集颂)
2、障碍禅度 三: 贪味禅,是否贪味静虑,贪味禅境。
3、障戒 二: 护他律仪不共学。(不与声闻共学,犯戒)。
4、障戒 三: 应不共学。
五
五戒、菩萨戒共 十八 六十九戒
四十六
初步归类
仅供参考
《瑜伽师地》前后有重复处
《虚空藏菩萨经》与《瑜论》亦有重复处
初步学习,梵网戒有二十四条瑜伽戒无。如饮酒、食肉、畜杀众生、国使戒、为利倒说、两舌、不行放救、骄慢懈说、不善知众、别请僧、不敬好时、不行救赎、不发愿、冒难游行、不修福慧、不供养经典、破法(内众有过,向白衣说罪)等等。
璎珞经云: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名上品戒;法师相授,名中品戒;千里无师,像前自受,名下品戒。
名相解释:失意,谓失菩提正意念,失世间善意念。不起,改过自新谓起,起则不致堕落。不净有作,是有作恶。已受戒后,已得无作戒体,虽犯失意之罪,仅名有作不净。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
一、 十八根本罪
以上共十八根本罪。
四缠三品犯、舍戒复戒
二、四十六违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