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一心不乱,是为成就念佛三昧。三从字面意思看,一心就是定,即是三昧。又从经典的解释来看,念佛法门的一心不乱,心专一境,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而念佛三昧,以见诸佛,临命终时,亦得往生。可见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均得往生。
古德在讲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时,多重一心不乱,这也许是一心不乱较念佛三昧容易把握。因为一心不乱有具体的操守,而念佛三昧则是一种境界上的证悟。对一心不乱的发挥,莲池最为详尽,也影响最大。莲池的念佛论是以一心不乱为主的,他讲一心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蕅益也讲事一心和理一心,不过二者对此的见解不同。证此一心者,即契合真如本体,也就是得念佛三昧。所以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在这里显得很模糊,界限并不明显,二者从念佛的境界上而言,可以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但印光则认为二者有深浅之不同。
印光的念佛论是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本,以此为证入一心不乱及念佛三昧的要门。印光认为,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可渐证一心不乱,进证念佛三昧。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可见,一心不乱是浅境,而念佛三昧则是更深的境界,也就是说心归一处,定境浅者是一心不乱,定境深者则是念佛三昧。这是印光对二者非常明晰的分判。
印光主张,念佛法门以信愿为主,要在信愿上下手,一心不乱及念佛三昧并不重要,这是念佛法门之扼要。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切莫只以一心不乱,即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念佛并不在是否求得一心不乱及念佛三昧。印光还明确的说:无真信切愿,纵已得一心,亦难往生。印光之所以判一心不乱与往生净土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为,禅门亦可痛过禅修证得一心不乱,所以一心不乱者,未必就能往生。若有信愿,得一心不乱者,可往往上品上生。正因如此,印光判一心不乱比念佛三昧的境界要低。
在印光看来,通过禅门之参究获得的一心不乱,是不能往生的,是不能了生脱死的。而以信愿为本的念佛法门,心归一处,可得一心不乱。印光说:
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之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麾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持之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
若能以信愿为本来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心与佛和,全体即是佛,全体证悟弥陀之理妙用,则现生已预圣流,临终随佛往生,开佛之见同佛受用,临终可往生上上品。
那么念佛三昧的境界又是怎样的呢?印光说,以信愿念佛,执持名号,必须令其全身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及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证得念佛三昧,现生便已超凡入圣,临终决定往生上上品。从这里可以看出,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临终均是往生上上品,均可现生便已入圣流,二者的境界似乎相同,那么二者的深浅之别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印光对念佛三昧的论述。他说:
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信愿,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豁然和念脱落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
修念佛三昧重在即念返观,使念头内照心体,在内观时以全部心力用于观,所有关照须用全部心力,也就是做到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如是用功,重重体究,切切提撕,直至用力之极,功夫纯然之地,豁然和念脱落,证入念佛三昧境界,此是印光早年对念佛三昧的实证体验。这是顺着莲池所讲的体究念佛法来阐述的。后来,印光发现此返念观念之体究念佛法和返念返闻相通,即念时之观与念时之闻性是相同的,故印光后来在教授念佛法门时,将返念返观转成返念返闻,而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两种工夫是融会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中的,故印光后来将念佛三昧的证入方法大大的简化,不再教人体究法,而教人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证念佛三昧。印光说,以此来念佛,浅之得一心,深之得三昧,所以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修法是相同的都是以都摄六根来达到净念相继,而证入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的。
印光说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是境界上的深浅之别,那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念佛三昧)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往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眀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一心不乱只是彻证理体,而念佛三昧,亦有事上的彻得,以事有挟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念佛三昧能理事圆融,其体、相、用的境界要比一心不乱的定境优胜一些。印光还以华严宗的一心来诠释念佛三昧。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这种不思议境界,显然不是一心不乱所能比的,故印光说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王,是最上之三昧,故称宝王三昧。
印光说,无量光寿之理体,固一切人之所同具;无量光寿之实证,须待往生西方,面见弥陀,蒙佛授记,圆满菩提以后,方能彻得。而一心不乱及念佛三昧,在临终往生后,均能彻证弥陀的心性理体,故二者在往生净土前,有深浅之别,往生净土后,则是同然一味的。这就是印光大体上对一心不乱及念佛三昧的阐述。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