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 云善知识!虚云此次由港还山,路经此地,辱承各位相邀叙谈,莫非累劫之缘。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
◎ 虚 云
善知识!虚云此次由港还山,路经此地,辱承各位相邀叙谈,莫非累劫之缘。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
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觉,发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间贤圣,因行果位,一道齐平。
善知识!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
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
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瞋、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谈何容易!
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瞋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
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复次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离浪荡,则终无到达之期。
六祖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垂诫深矣!所以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如鼠龁(h,咬)棺材,但从一处用力,久自得出。
若欲旁通余宗,自须识其主伴,禅宗的行人,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净土宗的行人,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律宗、密宗亦复如是,方免韩卢逐块之弊。
佛门戒律,各宗皆须严持,识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资粮。宗趣虽然不同,到头还是一样。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也。
今日座中皆上善人,与佛有分,虚云唠叨移时,亦不过为虚空著楔而已。珍重!
摘自《虚云和尚年谱》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