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香的因缘,应该是从剃度出家时开始的。初出家,寺院都会安排事物给每个师父,服务大众,培福消业。各种都有,比如:斋堂做饭洗菜、客堂接待、佛堂看殿、打扫厕所等等。我的任务就是每日为佛菩萨供养、奉水、点灯..
我与香的因缘,应该是从剃度出家时开始的。初出家,寺院都会安排事物给每个师父,服务大众,培福消业。各种都有,比如:斋堂做饭洗菜、客堂接待、佛堂看殿、打扫厕所等等。
我的任务就是每日为佛菩萨供养、奉水、点灯之类。其实就是佛菩萨的侍者。大家都讲这是好差事,修福报很快,伺候佛菩萨,我也欣然。
我做事有股认真劲儿,所以不仅仅是例行工作。第一天我就把所有的供具,供桌、地板都打扫干净。并没人教我这么做,我只是觉得菩萨就应该在清净、洁净、光明的地方。现在想想,这也是宿世的习气了。
单独说说供香吧。寺院的香由于殿堂多,所以使用的量很多,通常并不是特别好的。那时候我自己买香,每个月有200的补助,我就去当地找尽量好的香买回来点,不大使用寺院的,除非不够用的时候。
寺院常用的有盘香和线香两种,盘香没有太多讲究,点燃放进香炉就好。但是线香很有讲究。
三支香有依次插的顺序,必须笔直,香与香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佛像,油灯,香炉的香,拜垫,都必须在一条中轴线上。这些都要用心去做。师父老人家很注重这些,这都是调心的方法。
有两个事我记得很清楚。
第一,师父净慧长老,他自己供佛用的香非常好,都是使用沉香和很好的檀香。有一回寺院打上堂斋,师父特别用了沉香木来捻香供养,通常这种法会都是用檀香木,因为使用量很多。但是那次拿了很多沉香出来供养。
第二,我们都熟悉的高僧弘一法师,他一生持律,很清苦。生活非常淡泊朴素。一件衲衣、一床破被褥几乎伴随一生。但是师尊写字还是会用非常好的纸和墨。诵经时会燃很好的沉香。这段故事是听梦老开示时知道的。
香供养是佛教中最常使用的供养。而且不论从古代到现在,僧人们都会用很好的香来供养。
这个也是有出处的,《华严经》讲到: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就是说用我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东西去供养。也有人不认同这样的想法,抑或觉得太过形式非佛陀所提倡的。这里有一公案分享:
诘曰:何故庄严佛堂,上妙供品,岂非增添我执?
辩曰:吾祖师配一席香耗金二十二两,以供三宝,即生菩萨,但见证悟,未见堕落。
诘曰:佛堂供品宜尽庄严,法器念珠则实不必,前者积功累德,后者增添我执。
辩曰:执功着德亦是我执。良工美器令坛城欢喜,宜合功德。此类诘辩不胜枚举。
但重形式忽略内涵,此皆知解宗徒,不踏实地;只重内涵忽略形式,此为一知半解,虚耗终生。
香严童子亦因看到比丘沉香供养,而后观空,证悟空性智慧。可见供香是非常事。
我就这么每天供养,保持到现在。寺院每次诵经会唱《炉香赞》,也是通过香供养来迎请佛菩萨。
香可以通三界,可以除垢晦。好的香供养佛菩萨,是我们表达尊敬的最好方式之一,也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福德资粮。好的香是有益身心的,甚至可以除病(因是天然的草药合和而成)。供香可以让我们身心清净,未来世不会生在恶地,不会有体臭。这是因为香具备的两种特性所致:芳香和洁净。
通过点香,空间内就可以得到清净,让人闻了欢喜。以此供佛,所得的果报之一就是,身体不会有臭味。比如有些人天生有狐臭这种。第二你不会生在不干净的环境中。能够亲近三宝。能够让我们磨炼内心,同时如果懂得观空,籍由香而悟道也是有可能的。
《苏悉地经》中讲了五供: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大日经》中讲了六供,即这五种供品再加上净水。
有时候,在三宝所依前供养大量的财物不是很方便,此时便可用特殊供品为代表来作供养。这些特殊的供品各有不同的缘起,来果禅师说: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光彻,供水则恶病全消
这些供养也可与六度相对应,日本的道范法师在《行法肝叶钞》中说:
水代表布施波罗蜜多,涂香代表持戒波罗蜜多。
花代表安忍波罗蜜多,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
佛经上讲:若要成为富有的人,首先必须行布施、供养,否则无法如愿。不论是否修持财神法,若未施行布施、供养,皆无法致富。
烧香供养是聚集福德资粮的方法,修行者每天烧香时,特别再赋予观照思量和持咒发心的方法,使烧香的立意更趋于圆满和丰富,并日渐具足成就的资粮,减少修行过程的障碍,可说是一种自利利他的最佳法门。
好的香自然会让闻者生出喜悦,这种喜悦对平素有修持的行者,马上会转换般若性智,对没有任何修持的众生,也可因此获摄受,暂时止息恶念,进而生出向佛的善念。
另外一提的就是,日本很多寺院都有独特定制的香。可能是古代的香方,也可能是特别的修法所用。这点是很好的,西藏和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传承的。
我们现在市面购买的廉价的香,往往掺和化学香精,长期使用这样的香既无益身体,徒增PM2.5,于供佛缘起亦不圆满。
摘自《黄梅禅》2018年第3期
更新于: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