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尘中修行◎ 邹 相这段时间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如同无明烦恼,无休无尽。每每静坐窗前,聆听外面的雨声,就会滋生出种种思绪,想人生的多彩多姿,想生活的美轮美奂。蓦然发觉,每一个人从..
在红尘中修行
◎ 邹 相
这段时间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如同无明烦恼,无休无尽。每每静坐窗前,聆听外面的雨声,就会滋生出种种思绪,想人生的多彩多姿,想生活的美轮美奂。蓦然发觉,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结束,都是一段形态各异的经历,是好是坏,难以言表。每个人都在人生中摸爬滚打,不断地实现着各自的价值。尽管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困境,但幸福与小确幸也会经常光顾,谱写我们有喜有乐的人生篇章。其实,每个人都在红尘中修行,而修行的境界、层次、高低如何,则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时刻怀着一份平和的、善良的、知足的心态,或许会让我们的修行更为轻松自在。
古代禅师云: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这即是说,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不过是表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不会表象所迷惑。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要被困境所迷惑,要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在碰到灾祸时,也不要顾影自怜,更不可破罐子破摔,要想到好的一面,想到灾祸总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正如《老子》所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常常是一体不二、互为依托的,我们只有不悲不喜、不嗔不骄,才能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有这样一句民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的是,人生在世,不是为财而死就是为情所困。实际上,这是我们的选择偏离了方向,不该去追求本不属于我们的财物与感情。有时候,感觉是机关用尽、费尽心机了,却仍然差强人意,失落感骤然生起。所以,古代的哲人们这么说:人们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很多事情,适可而止;很多东西,不必强求。日本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德川家康曾说: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心怀宽容,视怒如敌,则能无事长久。这即是说,我们不能心生太多贪欲,烦恼的根源就是贪欲。只要怀着一颗知足的心,恒守正念,自然不会为财、情所困,也就能心安理得、无事长久。在红尘中修行,很多时候,就是在减少、息灭我们内心的贪欲,已获得无上法喜与清凉。
在红尘中修行,更多的是历练我们的心。试想,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后,就开始了身心和心灵的成长。只要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成长为合格的成年人,然而,心灵却不一定越来越成熟。我们的心就像是一粒种子,要经过发芽、成长,才能开出芳香的花朵。唯有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活的磨难,我们的心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熟。当我们拥有一颗善心时,就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很容易与别人打成一团,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当我们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时,就会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就会待人以诚、真挚坦荡,成为别人都喜欢交往的朋友;当我们拥有一颗知足的心时,就不会被外来的种种诱惑所牵绊,就不会因为得失与荣辱而惴惴不安,很容易安住当下,过上自在洒脱的生活;当我们拥有一颗平等心时,就会公平对人、公正处事,就容易坚守很多原则,不会出大的错误,也就容易建起良好的人际圈子;当我们拥有一颗清净心时,就不会被外境外缘所扰,就不会盯着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只会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无染,浑身充满着正能量这些心的获得,都是一种修行的过程。
在红尘中修行,不管是悲欢离合,还是跌宕起伏,都离不开我们的坚持与努力。只要充满信心,一切障碍终会有烟消云散的时候;只要解行并重,将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我们的人生修行一定会获得圆满。明代的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中写道: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这是在说,诵读佛经并不是难事,能将佛经大意用于生活之中,才是根本之所在,否则,诵经不过流于形式,功用不显。所以,我们在红尘中修行,最关键是要将很多知识、道理、经验付诸于工作与生活之中,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且歌且行,稳步向前。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作为红尘之人,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在红尘中修行,不断地去伪存真、止恶扬善,不断地去利益他人、成就他人,才能从中得大自在、获大欢喜。在红尘中修行,我们总会觅得一方净土,总会得到一片心安,总会绽放生命的芬芳,达到身心愉悦、菩提花开之境!
摘自《曹溪水》第2017年第61期
更新于: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