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出离心◎ 善无疾(尼) 修行当中,有三个最重要的条件:出离心,大悲心与空性见。其中,出离心位居榜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出离心,为什么出离心是如此重要? 1996年有一个风靡全国的纪录:《 留学..
也谈出离心
◎ 善无疾(尼)
修行当中,有三个最重要的条件:出离心,大悲心与空性见。其中,出离心位居榜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什么是出离心,为什么出离心是如此重要?
1996年有一个风靡全国的纪录:《 留学日本》。导演张丽玲女士,用十几年时间,跟随拍摄80年代一群中国人到日本学习生活的真实经历。这些去的留学生,有工人,高中生,干部,大学老师,也有随着父母工作转移而转学到日本的小学生。
纪录片共10集,真实展现了他(她)们在国外求学,工作,面对租房,学业,经济等等种种困境,坚韧不屈,顽强拼搏,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凯旋而归的经历。他(她)们回国后,或执教,或经商,或从政,多为一方精英。就连那名小学生,回国后当了翻译,从事与日本有关的外贸工作。
节目因为真实,感动了许多人。其中有一集名曰《含泪奔跑》,最让人泪奔。其主人公叫丁尚彪,当年35岁,是一国营单位的炊事员,家庭条件本来不好,收入不高,自己本身也没有多少文化。他为女儿的将来着急,他有一个特别宏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受最好的教育。于是,他想方设法加入了这次出国潮中,到了日本。中间,因为日本国内的一次事件及护照办理问题,他被误为黑工,列名遣返。但那时,他没挣到钱,银行存款也不够,没钱买飞机票,于是成为非法滞留者,以黑户的身份在日本继续打工。因为没有文化,没有学历,他做的是各种各样的体力活儿,厨师,清洁工,搬运工,一天打几份工。那时,日本的工资,远远超出国内。每次发了工资,他总是第一时间转回家里,作为女儿的学费。
十五年中,他没有回国一次。他的女儿,也很争气,上了上海最好的中学,大学,因托福考试成绩优异,最终考取了美国一所医学院,并成为美国一家医院的儿科护士。他的愿望实现了。
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说,出国其实就类似于出离心。首先,你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你想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或打工赚钱,或学习深造,最终回来服务祖国,帮助他人。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首先要有出离心,要看清自身所处的轮回大环境的种种不尽人意:它败坏不安,它苦空无常,它众苦交煎,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当然,轮回也有虚幻的快乐,但此乐不长,须臾即坏
于是,你想去一个真正清净快乐,无有诸苦的地方,听经闻法,学习修行,然后再回来度脱苦难众生。这个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对于末世众生来说,极乐世界是一个理想的修行圣地,它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衣食自然,不用像在娑婆世界一样,为衣食忙活一辈子,造作无量恶业。它七宝庄严,金银,琉璃,砗磲它寿命无量,不用像在娑婆世界一样,寿命短如电光,微如朝露,脆如风烛。重要的是,一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便能见佛,闻法,得四不退等种种净妙功德
释迦所以出于世,为说弥陀大愿海,世尊在许多经典中有说到娑婆的苦,不净浊,与极乐世界的乐,净,妙,目的是让众生生起欣慕心,志求净土。但是想要最终往生无障碍,首要条件是,对轮回有决烈的出离心。
生出离心并不难,因为其不如意的过患,触目即是,而众生也往往在苦的逼迫中容易生起出离心,如《观无量寿经》的当机众与发起者,韦提希夫人,就是因为对逆子阿阇世王的失望,而生起出离心,想要希求一无忧恼处。故《入菩萨行论》云:无苦出离心不生,故心当生坚定解。然而若当富足安乐,五欲丰盛,事事顺意时,当被如意的眷属,丰盛的财富,威临四海的名望与地位围绕着时众生很容易沉醉不醒,很难看破,于是就被轮回里虚幻的美好所禁锢,系缚于原地。净土宗第十祖行策大师于《净土警语》卷一中有言:譬如万斛之舟,欲有所往,樯非不高也,柁非不正也,资具非不完备也,去志非不决也,乘风张帆,有瞬息千里之势,倘若船头一桩,未肎拔却,被一条缆索系住,虽种种推排,其能有济乎。又言:修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可谓至言矣。
为什么,好多念佛人,一生中念佛持咒,放生修福,不可谓不虔诚,但最终却往生不了。为什么?答案就在这儿。
你被它们牢牢系住。然而,真相却是,你不愿离开它们,有一天它们却会无情的离你而去。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临命终时,一切诸根皆将败坏,一切威势皆将散失,一切眷属皆将舍离,宫城,车马,珍宝,伏藏都无复相随,都不再是你的。所以,对于志求西方的行人来说,不仅要能够在八苦交煎的时候看破,放下,即使是富贵安乐之中,位居高官,奴婢成群,也要看破它的虚幻不实,志求西方,万牛莫挽。印祖说:如若如此,则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是西方莲客矣。如果没有能够生起出离心,因为今生的持戒,布施等等功德而在下一生招感富贵,福大业大,福报则为三世怨矣。如此的上升下堕,生生循环,出离生死之大事,则遥遥无期矣。故修净土者,先须具决烈之志,后方有洒脱之行。
摘自《尼众》
更新于: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