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以..
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
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以此为典范。这五重玄义是: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判教相。
(一)释名:就是解释经的题名。每一部经都象人一样,有一个名字。每一名字,都有特定的意义。将经题字面的意思与深蓄的内涵解释清楚,就是释名。佛经的名字有七个种类:
第一、以人为名。即以该经法主的名字而命名的。譬如《佛说阿弥陀经》、《维摩诘所说经》等。佛、阿弥陀佛、维摩诘居士,均是人名。
第二、以法为名。即以佛所说的法相为名。如:《涅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均是佛所说的法。
第三、以喻为名。就是以使人容易理解经中意义的比喻来命名。如:《梵网经》。大梵天王宫殿里挂着的因陀罗网似圆筒状,象我们现在佛殿里挂的幢一样,且每个网眼里都嵌了一颗摩尼宝珠,颗颗宝珠明亮如镜,互相辉映,重重交参,不相障阂,庄严尊贵,无以复加。这里用梵网作喻,以显诸佛之教门重重无尽,法法无穷,庄严法身,光明遍彻,无所障阂。
第四、以人法为名。如《佛说仁王般若经》,是佛对十六个国王,即人王而说的。佛和人王都是人,而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法为名。
第五、以法喻为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比喻。为什么说心是比喻呢?我们下面还要详加解说。
第六、以人喻为名。如《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比喻庄严之意,所以是人喻为名。
第七、以人法喻为名。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比喻证得大方广之理的佛,其因地要修十度万行,庄严果上功德。这里大方广的大字,意思是体大,即体性包含一切,无有一物在这个体性之外。方、广意思是相大与用大,即从体性所显示的妙用周遍圆满,无所不具,无所不遍。因为佛性量等虚空,足以含尽恒沙佛土。也就是说,所有恒河沙数的佛土,无一不在佛性之内。我们知道,每一个佛土都有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世界者:一座须弥山,有一个日月、四大洲,即一个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三次以千积(即千的三次方),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佛土都是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所修证的性量包含十方诸佛,恒河沙数佛土都在内,你们说这大不大?真是大得不能再大了,这就是大而无外。我们有些人只知道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心量太小了,只一管之见,犹如井底之蛙。而我们学佛,就要证到广大无边、尽虚空、遍法界的心量。
以上是佛经的七类命名。前三种或以人、或以法、或以喻为名,均是单数,是单名。后四种或以人法、或以法喻、或以人喻、或以人法喻为名,均是复数,是复名。
(二)显体:显示本经的体,就是显示法要。有名必有实,犹如一个人有了姓名,就有他的形态,说明这个人是个什么样子。即为显体。
(三)明宗:就是显明本经的宗旨。每一部经都有它的目的和宗旨,将它辨明弄清楚即为明宗。
(四)辨用:就是辨别本经的作用、用途,有什么效果,有什么利益。
(五)判教相: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智者大师分判佛陀说法为五时。那么判别本经是什么时候说的,说的哪种法,即为判教相。
上述即为五重玄义的内涵所在。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心经》的五重玄义。
1. 释名:
前面已经谈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法喻而为名的。下面我们将具体地解释一下经名的含义。
般若
前面已讲过,般若是梵文,其意义很广,内涵幽深。把它译成智慧或大智慧都不尽其义,表达并不完善。因无上庄重之故,而沿用了梵文的音。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应用得圆融无碍、恰到好处,若这样来讲般若的含义,还稍微能尽它的一点意思。简单地讲,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是真心。
妙智慧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聪明智慧的世间智,也不是外道有漏法修得的智慧,而是含有无漏法之圣意的无上妙智,是宇宙间真正的大智慧。此乃是大智若愚,知无所知,是真心实相的妙用。世间智的世智才聪是有所知,是分别,分别是最坏的妄心。知无所知,不是象傻瓜、呆子一样,也不是象木头、石头一样,凡事无动于衷,而是不加分别、不加取舍,好坏、长短、是非还是了了分明,但好的不爱不取,坏的不憎不舍。因为好坏无非是你的妄心分别,均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痴迷地被假相所惑,跟着外境转动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禅师四处云游参禅。有一天,忽然下了雨,他就近躲到一个肉铺里避雨。一会儿,来了一个买肉的人,对老板说:给我割一斤好肉,我全要瘦肉,不要肥的。老板说:好呵!我这一刀切给你的都是瘦肉。买主称心如意地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人说:老板,我买一斤肥肉,炼油用,不要瘦肉。老板说:好!给你一刀肥肉。这人也称心而去了。又来了一个人说:老板,我要一斤又肥又瘦的五花肉。老板说:好,我给你切一刀肥瘦相半的好肉。买主也称心而去。老板说:看呵!我这里块块都是好肉。啊!这个禅师听了,当下大悟。的确,这个猪肉哪里为好、哪里是坏呢?完全是买肉人的心在分别。而这分别心又是多年养成的习气所产生的知见。你养成喜欢吃瘦肉的习惯,就讨厌肥肉,于是说瘦肉好,肥肉不好;他的习惯是喜欢吃肥肉,就认为瘦肉不好,肥肉好。就象人们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瘦肉和肥肉,萝卜和青菜,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有好有坏,完全是由于人的生活习惯、人的喜恶而形成的妄想知见所致。倘若习气消除了,妄想没有了,哪里还有好有坏呢?
有人会说:东西没有好坏,人总不能说没有好坏吧?有的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有的人老老实实,与人为善。是的,人的行为的确有好坏之分。在这方面,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体、命运、环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来,指明了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之所以万有不齐,苦乐贫富悬殊,因其间都遵循着一条因果规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环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前世所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你来世所受的果报。其中的因因果果虽然极其错综复杂,但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一样,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丝毫不差。所以佛教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人即是自利,害人实是自害,我们应该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因此,见了坏人,我们也不要厌恨他、蔑视他,而是要劝告他、教育他,使他改恶向善、改过自新。若心里总是存着这个人很坏的见解,把这个人完全剔除在外,又怎能改造他呢?佛教是积极向上的,其基点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就为佛,是平等的。但是成就的迟、早、快、慢,要看时节因缘而定了。所以,学佛的人要心量大,要能容忍各种各样的众生,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般若又分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用文字语言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等。前面讲过,因佛性是无形无相的,无法描绘。所以不可言说,说了即不是,故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如一言不发,又怎能引初学者入门呢?故又不得不于无言说处,说些义理,使初学者入门。故文字般若,仅为表法方便。修学者通过对文字语言的理解、思维,明白了佛法的义理,再起观照实修,这就是修法的闻、思、修全过程。这里还须说明一下,用文字语言所表达的教义教理,是佛陀与佛门弟子的心髓,供后学者方便了彻实相妙理,以起实修观照,照见实相般若之体,而起度生之用,乃妙智慧法宝也。
观照般若:从观照证悟实相开发出来的智慧。即观照一切有为和无为诸法俱不可得的智慧。比如:《心经》一开始就提出观自在菩萨,这里的观就是观照,它既不是用肉眼观看,更不是胸内肉团心的作用;既不是大脑神经的功能,也不是用第六意识去分别观想,而是无形无相之性的作用,即集中心力观照所修的法。
净土宗修念佛法门。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修学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须集中摄在这句佛号上,不使外驰。佛号从心起而出于口,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妄念而安然入定,才能收到念佛的功效。这种口持耳闻的念佛法,是最好的观照念佛法。因为耳闻即是心闻,心观照在佛号上,妄念自然不生。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言: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才能证入念佛三昧。所以,净土宗离不开观照。
再讲禅宗。禅宗也离不开观照。禅宗要参一句话头,要起疑情,使全身心都集中在话头的疑情上。疑情起时,笼罩着全身,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整个身心都凝到这个疑团里去了。禅宗把这比喻为吞了一个栗棘蓬,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于妄念剿绝处,猛着精彩,才有好消息到来,这也就是观照。
再说密宗。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加持。身密,脚跏趺而坐,手结印不动。口密,嘴巴绵绵密密不停地持咒,而不可说话。意密,就是思想、意念都集中在所持之咒上,象前面所说的念佛一样,口持心闻,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这也是观照。密宗修法很多,有观像法,观本尊法等等,这里就不多谈了。
可以这样说,一切法都不能离开观照而成就。由文字般若开始,领会了经文的义理,以起观照之用,进入到观照般若。随着观照功夫的深进,照见五蕴皆空,证得实相般若,就是亲证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亲自见到佛性了。所以,观照是学佛成道的唯一途径,是能否修持成就、能否明心见性的关键。《心经》以观照般若为宗,故是成佛之指南。
实相般若,是众生之本来面目,如来之法身。亦称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圆觉海、菩提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为真,是实实在在的天真佛。我们大家,乃至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具有,而且个个平等,同样俱足,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亘古亘今永恒不变,这就是无形无相的性,也叫做自性、法性、佛性。
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心又是什么呢?是我们人的根与尘相对而幻起的一种感觉。下面我们讲苦集灭道时就会晓得,集是根尘相对集合起来的幻心,是个影子,是虚假的。它是客观环境的反映,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各个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对而生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根、六尘、六识集合起来而产生出念头和思想。假如没有客观环境,就根本没有心。所以,心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 舍浮佛讲:心本无生因境有。就是说这个道理。故客观环境、外在境界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那么,内在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生起心的能量,是心的本原。没有性,对境生不起心来。犹如电,虽不能目见,但一切照明、动力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前面我们已讲过,之所以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意能思,均是性的作用。视性、闻性、嗅性、尝性等,均具有各种功能,能发挥各种作用。所以,心是由性生起来,才派上用场的。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性是真实永存的,但却无形无相,经上有时亦谓之真心。心是虚幻的,但却有形有相。众生往往被各种虚妄的假合之相所迷惑,认妄为真,执着追逐不已,因此被各种无明烦恼所束缚,被各种业障所蒙盖,不见自性光明,不得自在,而落于六道轮回,生死流转,不得解脱。
假使大家明白了什么是性、什么是心,二者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就明白心与物俱虚幻不可得,因而放弃身心世界,不再追求执着,这就是明心!讲到见性,性虽本有,但无形无相、无声无嗅,不可耳闻、不可目睹,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只可慧照、妙观、领悟、神会。由此可见,所谓见性,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头脑去想,更不是用第六意识去分别猜度,而是心地法眼,亲切深彻地体会与神领。古德云:体无形相,非用不显;性无状貌,非心不明。这就是说,要见性必须从明心上下手,离心无性可见。现在你晓得了我们平常的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并从此悟出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深信不疑,这就是见性!这就是开悟!
同时,上面所言也可以说明,心虽然是虚幻不实的,但它又非常重要。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人之所以能活动、工作、待人接物、创造发明等等,无不都是靠性的作用,而又通过心在事上有所成就。我们要研究科学,要生产物质财富,使人类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明都不断地向前发展,均离不开人们对客观环境反映的各种念头和思想,即离不开妄心。所以,人事不可废,要利用这个妄心,成就世上的一切事业。
世间法是如此,佛法也是如此。心是成就一切宗、成就一切法的主宰。十法界为四圣六凡:四圣是佛、菩萨、辟支佛、罗汉,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统统都是由这个心而成就的。善用之就是佛,不善用之就是六道轮回。我们学佛成道,就要善用这个妄心而成就自己。
《般若经》以真心为主,真心是二乘人和藏教菩萨所具。什么叫藏教菩萨呢?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佛说的法分判成藏、通、别、圆四种教。初心开始修行的大乘菩萨是藏教菩萨,进一步是通教菩萨,再进一步就是别教菩萨,最圆满的就是圆教菩萨,最终以佛心为究竟。
凡夫则以妄心为主,妄心是凡夫所具。念念流浪,执着外境,欲望无尽,贪取不停,整日整夜都沉浸在忧劳烦恼之中,造业受报。其实,就在我们六道轮回、生死流转时,这个真心也不曾有寸步之离,时时在我们面门放光,只是大家不知道,被无明壳包裹着,冤冤枉枉地受罪受苦。现在,我们要出六道轮回,要证成佛果,不仅从理论上要明悟前面所说的义理,而且须于平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晓得如何修持,做心地功夫,将执着事境的旧习消尽才行。
我们大家要清醒、要明白:真心是主人,妄心是仆人。主人要用仆人做很多事,成就事业。所以,平时我们在做任何事时,一定要把握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时时刻刻要识得这个主人,识得这个真心,莫把仆人当作主人,而被仆人所利用。这就是说,当你做任何事时,心不要颠倒,不要执着外面的环境,不要为外面环境的转移所动摇,而念念流浪在外。逢到好事顺境、相投的人,就喜之、爱之、攀取之;遇到坏事逆境、不合的人,就忧之、恨之、舍弃之。这就是迷真认妄,执妄为真,主仆颠倒,主人被仆人牵制住了。我们要随缘起用。正工作时,心念虽动,但不着相,心无所住,就象别人在做一样。做过之后,就象未做过一样。这才是真心真正做主人了。
要达到以真心为主人的境界,平时就需要做好心地观照功夫,时时刻刻观照这个心,转换这个心,把妄心转换成真心。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无不都是修这个心,在心地上用功夫。比如,净土宗就是用一句佛号来转换我们的心。不知道的人以为净土宗念佛是求西方的佛,来拉我们到西方去,殊不知念佛是用佛号来唤醒我们的迷梦,清净自己的心地,以与净土相应,而生西方。莲池大师说得很清楚,念佛是声声唤醒主人公。主人公是谁呢?就是我们的真心。因为人不可能无念,心时时刻刻都在动,随事境转动个不停,所以生死不了。我们要了生死,就须给它一个转换,使它不妄动。所以释迦佛教给我们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念佛来转换它。以心无二用,一心念佛法僧三宝,就不念贪嗔痴三毒,念净就不念染了。念佛是从生死的切近处、在心上下手,以转换我们的妄念。这是多么巧妙、迅捷、简易的方法啊!
禅宗亦复如是。参禅须起疑情。参一个话头,疑情一起,妄念就不生了,妄念被疑情隔断了。于一念不生时,才能相应,才能打开本来,明见佛性。疑情不起,妄念在不停地动,就不能开悟。因此,禅宗也是转换这个妄心呵!
密宗也是如是。密宗是身口意三密加持。口持密咒,咒是诸佛秘密语言,如军队的口令、命令。持咒相应,不存人我,自身即佛。手结印,手印是诸佛的心印,犹如电视机的天线,可以沟通我们和诸佛的心。结了印就有无穷的佛力加持,可以把无量劫来储存在八识田里的生死轮回乃至恶道的种子,统统转换成净种子。这样,妄心便转换成真心了,这就是佛力的加持。修密宗之所以要比修其它宗快些,就是因为密宗有殊胜佛力加持之故。比如,要到达一个远距离的目的地,乘汽车、火车,乃至乘飞机,就远远比靠自己两只脚走路快得多。
总之,佛教内一切宗派、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转换这个心,把妄心转成真心,即心地观照功夫。我们刚才讲了,现在又讲,反复强调,因为这很重要。时时观照这个心,妄念一起,凛然一觉一转,息下妄心,就是菩提。这样,我们就能返妄归真、返本还原了。所以说,《心经》的精华要义,就是要我们明白性是怎么一回事,心又是什么东西,叫我们当下明心见性,直证菩提。因此,《心经》是一部顿悟成佛的法门。我们能把《心经》真正理解了,真正能照它说的义理去做,就等于受持了三藏十二部一大藏教。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行,这叫做入流,就是初果罗汉。辟支佛发心修法,发心自度自了,也上法船了。随着功夫的精进,就到中流,到了海当中了。功夫再精进,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为还耽在法船上,只有弃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之上,才算究竟。
而我们要到彼岸之上,就必须依靠般若,就是用无上妙智慧照破无明,照破我们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脱离生死苦海,到达彼岸之上。否则,只不过是入流、中流。罗汉、辟支佛法执还未除,还在法船上,没到彼岸之上,所证的涅槃是有余涅槃,仍不究竟。只有通达世法、出世法,处理一切事物圆融无碍、恰到好处、无有偏倚,我法二执消尽,了却分段、变易二死,这才可以说是到达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所以,波罗蜜多也可以译成究竟彻证,能实行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能乘此大行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心
在讲解般若时,我们已经讲过般若是真心。那么,在般若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心字,心上加心,这不是头上加头,显得多余吗?其实不是。因为这两个心的内涵根本不同。般若心是指一切众生自身本来具有的无相妙明真心。而这个心字是用来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在佛法的大乘法和小乘法中,是以大乘法为究竟、为中心的。前面讲过小乘法虽出三界,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终因法执未除,未了变易生死,所证的涅槃是有余涅槃,而未能究竟,故非波罗蜜多。唯有大乘法,把法执也消尽,了了分段、变易二死,修得漏尽通,证得无余涅槃,最后以成佛为究竟,即波罗蜜多。佛法以大乘法为中心,大乘法又以般若法门《大般若经》为中心,而《心经》又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心经》却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言简意赅的《心经》确实是《大般若经》的精髓和灵魂,是一切般若法的主中之主。所以,这里用心来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起到的中心作用。因为心脏是人体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器官,是人体的主宰,又位于人体的中心,故用心来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一切心地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可谓是心中心了,即《心经》是佛法的核心中之核心。我们密宗里有个心中心法,也正是这个意思。无相可得,直下见性。
讲到心,象是有真心和妄心的分别,其实妄心即是真心,真心即是妄心。因妄从真起,无真不能起妄,如水之于波,无水如何能起波浪?波浪不就是水吗?所以全真即妄,全妄即真。我们修法,修到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化空,哪里还有真妄之迹!森罗万象,皆我自身;草木丛林,无非我心!欲寻一个身外之物,了不可得。所以见性悟道之后,一切妄念、妄想、妄心皆化为真心之妙用了。这里的心字,既不可作凡夫的妄心解,亦不可作真心解。此乃真心之心髓,是超真妄之心,称作心中心之心,方有少分相应。
经
经字原文是梵语修多罗,现翻译成经符合中国的意思,即契合之意。契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契机契理。契机意指契众生之根机。佛是应众生之机来说法的,对大根人说大乘法,对中、下根人说小乘法,随着众生不同的根器、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契理意指契合诸佛成道度生之理。佛是称性极谈,所讲的教义教理契合诸佛度生之心理。也就是说,现在佛所说的法和从前诸佛所说的法是一样的。比如《法华经》里讲,无论哪一尊佛出世都要说《法华经》。所以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经又是道路之义,是凡夫成佛的一条道路,一条修道必经的途径、捷径。我们了达、明白佛所说的义理之后,能按照这个义理去做、去修,就能得道成佛。
经还解释成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前面所说和后面所说,乃至于五时说法,从华严时到法华涅槃时都有一贯性。贯还有贯彻之意,即由凡夫到成佛,是由佛说的教义教理来贯彻的。
经又解释为线、绳。线就是延绵不绝,绳就是绳绳相系,连续不断。这里有两种含义:其一,佛经是佛陀为众生开示、随机说法的篇落章句,后来由佛弟子整理成文,集文成册的,犹如用线绳把摩尼宝珠贯穿起来;其二,佛圆寂了两千多年,佛法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就是通过佛经传承延续下来的。
经还有典、法之义。有典可依,有法可据,所以一般称为经典。意指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准则、法则、规范等等。中国一般称圣人之书为经。如:《道德经》、《易经》等。佛为圣人之最,故佛说的所有法都不离此经字为名,此乃佛经的通名。所谓通,即共同之意。如:《金刚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涅槃经》等,都有这个经字,为佛经的通名。那么经字前面的名称即是区别各个不同经文的别名,如:金刚、华严、妙法莲华、涅槃等。一切佛经均有通名和别名。
综上所述,佛说《心经》就是要我们众生了知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具观照般若妙智,本具广大圆满、实相无相之妙明真心。我们大家不要再痴迷不悟、心外求法了,要迷途知返,老老实实地按照《心经》的义理去做心地观照功夫,才是学佛成道唯一正确的途径。
2. 显体
显体者,就是显示经中最重要的理体。比如,我们要认识、了解一个人,先要晓得姓名,然后要知道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通过见面或像片的显示就一目了然了。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什么为体呢?经中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一直到无智亦无得都是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体的文句。简言之,这部经是以诸法空相为体。诸法指宇宙万有,空相即空无自体,无可执取。意指唯有心性是真,而心性清净无染,不立一法,无相可得。下面我们还要详细讲解。
3. 明宗
明宗就是辨明本经的宗旨。每一部经都有其宗旨所在。《心经》中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心经》以无所得为宗旨。无所得不仅是《心经》的宗旨,乃是整个佛教的宗旨。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是最彻底、最究竟的。
佛教一法不立,无法可得。法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一无所得,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倘若有丝毫东西,它就不究竟。因为这个无相的实相,它是容不得一点点东西存在的。犹如我们的眼睛,任何极微细的东西都容不下,否则就会感到非常难受。即使一粒金屑,一粒钻石,再好、再贵重的东西,放到眼睛里,这眼睛也受不了,非要排斥出去不可。我们要真正证得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佛性,就要一切放下,无所得、无所证,才与妙体相应。而且,只有无所得,才是大大的真得。因为心清净了,彻底空了,真性方能显露,才能显发广大妙用。故说佛力无边、妙用无穷。相反,若有所得,真性就被乌云遮盖住,而不能显现神通妙用了。
有得与无得正是外道与佛教的根本区别。佛教一无所得,不于心外取法,无修、无得、无证,一法不立。外道有法可修,有神通可得,心外取法,终不究竟。比如,道教以出阳神为成就,有阳神可得,有个物在,终不究竟。
从前,吕纯阳祖师修道有成后,四方云游。一次,走到了黄龙山,看见山顶上有紫云结盖。这是瑞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修道人才能看得见。他知道山上有得道高人,于是上山参访。到了山上,看见一座寺院。这时,维那师正拈香请黄龙祖师出来说法,吕纯阳赶忙进入殿内。黄龙祖师上了法座之后,厉声说:座旁有窃法者!吕纯阳一听,心想:哎呀,这是说我呢,你们都是和尚,只有我是道士,本来想听听你说些什么,既然说我窃法,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不妨和你较量较量。因为吕纯阳已证得阳神了,以道教来看,这是最高境界了。艺高人胆大,吕纯阳毅然从僧群中站出来,问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粟是米,一粒米这么小,而世界这么大,如何能藏进去呢?铛是锅,只能煮半升米的锅,一升米都煮不下,怎么能把大山大河放在里面煮呢?因为道教注重神通变化,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笼罩着这个世界,也可以把山水缩小,把锅放大,在锅内煮山川。吕纯阳就拿这个偈子来试探黄龙祖师。
祖师一听,知道吕纯阳还没有证到根本,却落到枝末神通上了,至此还痴迷不悟。于是,指着吕纯阳说:这守尸鬼!吕纯阳一听,哈哈大笑说:争奈囊中有长生不死药!这句话含有两种意思。一是道家炼外丹(采药,采丹砂,即朱砂这类东西。立炉鼎,炼出外丹),吃下去,可长生不老,肉身不坏。所谓囊中就是口袋里面。另一种是内丹成就,炼精气神,采大药炼成大丹,即所谓金丹,化成婴儿,为金刚不坏的阳神。这个囊就是臭皮囊,即我们的肉身。吕纯阳认为自己已阳神成就,是金刚不坏身,已不是守尸鬼了。岂不知阳神并不究竟。阳神是什么?阳神就是佛教里所说的意生身,即第七识(末那识)所生起之身,还是虚幻的识神。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总要对外面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起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烦恼就把第七识盖覆住,不得自由,出不来。烦恼越多,压得越深,封得越死。这个第七识,它是染净依。意思是你染它跟着你染,你净它跟着你净。前面六根受外面六尘所染,着相了,五蕴烦恼纷纷扬扬,分别作用,第七识就不得自由,不得清净。倘若我们能明悟一切事物皆如空花水月,虚幻而不可得,一放一切放,空净无染,将覆盖在第七识上面的污染销光,第七识就获得自由了。你不要它出来,它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而道教不明白这个根本原理,用强制的观想功夫在定中生出这个意造的阳神,所以它并不究竟。《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有相者,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决不会永远不坏,这是最辩证的。
所以,黄龙祖师指着吕纯阳祖师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意思是,你纵然活得比世人长寿得多,能活八万个大劫,最后还是要毁灭,不可能永远不坏。因为你还没有见到阳神的本体佛性,还在弄识神啊!玄沙大师说过:修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这个真就是指佛性。意思是修道之人没见到自己的根本,没见到性这个万能体,而着相于些小神通上,玩弄识神,误以为已得根本,以致步入歧途,生死不了。前面我们讲过,性喻水,识神喻水起的波浪。水是根本,波浪是枝末。修道人没有认清水的湿性,而只认得波浪的动态,即只知波浪而不识生起波浪之水,所以错了。纯阳祖师一听,怎么终是落空亡啊?心里很不痛快,我明明阳神已成就了,已成金刚不坏身了,怎么还说我落空亡呢?纯阳祖师身后背着一把宝剑,他突然拔出宝剑,飞剑斩黄龙。黄龙祖师哈哈大笑,顺手拿起佛台上的拂尘,轻轻一扬,啪!剑落地了。这是什么含义呢?剑、见谐音,表示见堕。意思是纯阳祖师的知见落于下风,打了败仗。纯阳祖师赶忙退下来,给黄龙祖师顶礼,并请开示。
黄龙祖师看他趾高气扬的神气终于变了,能虚心下气,能放下来了。于是,拿他的问题反问道: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经此一点,纯阳祖师当下就开悟了。
纯阳祖师过去修道执着追求的是神通、出阳神。现在见堕心空之后,听黄龙祖师一开示,啊!他悟到了一切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是无相的性的显现,都是性的作用,唯有性是真,其它皆假。纯阳祖师到这里才真悟道,所以他作偈云: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修道人须知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是永恒的。其体是非大非小、非方非圆、非长非短,而又能大能小、能方能圆、能长能短。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变化莫测,妙用无边。小就是大,大就是小;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和它相比。《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其它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真的,唯有这个性是真的,一毛头能转大法轮。纯阳祖师悟到了这个性,当体是空。因空之故,则无大无小,整个世界又何尝不在里面呢?这里所说的世界,不是只指地球上的几大洲,而是指三千大千世界,指我们前面已讲过的无量无边的世界。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任何事物都在我们的心里,不在心外,故云:一粒粟中藏世界。纯阳祖师被黄龙祖师一点,怎么能不见自己本来具有的真性,怎么能不开悟呢?
前面我们已讲过,佛教一切法门都是做心地功夫,无不从制心上下手。净土宗念佛法门,用佛号抓住这个心,让这个心不着相,入于空净。禅宗参话头,起疑情,把妄心隔断,而自然空净。密宗法门用身口意三密与佛、菩萨相应而转换这个心。都是由染转净,由妄转真,直到心地真空净了,自然证到无相的实相,而得大自在、大受用。我们用功要明白这个道理,把世事看透、看破,一切都不可得。放下一切,而证初心悟道。更进一步,在事境上锻炼,把执着习气消尽,打破法执,证得向上鼻孔,才得究竟。假如你执着有法可修、有果可得,则不自在、不究竟了。因为凡有所得即有所缚,反而不自在,得不到真东西。同时,有所得容易入魔,非但成道不能,反而入魔有份。所以,无所得不仅是《心经》的宗旨,也是我们整个佛教的宗旨。
4. 辨用
辨用就是辨别佛经的作用、用处。每一部经都有它的作用,那么,《心经》有什么作用呢?教下讲是破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我们人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所以,只有破了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下面我们把这三障具体地解释一下。
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两种。何谓正报呢?正报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着头、胳膊、腿等,但是相貌、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长寿;有的相貌丑陋、难看,疾病丛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我们前面讲过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前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这是一面镜子,看看今世的果报身,就晓得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们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体、端正的相貌、长久的寿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恶事,今世相貌就丑陋、身体就虚弱、寿命就不长久。
依报呢?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身体生活所需的条件。有的人住房舒适漂亮,衣食丰富俱足,进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拥挤、简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体,屋不遮雨,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样悬殊的差别呢?这也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所致。正报、依报都是根据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有的人说:哎呀!我命好苦呵!我永远都是这苦命了。错了!因为因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环不已,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转变了,恶果转化了,时来运转,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慢慢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若不做好事,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甚至做坏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减少。一旦把福享完,则恶运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这个福才能长久。
接下来我们谈谈业障。什么叫业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事业的障碍。每个人在干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力、挫折。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人,包括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此,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对大众有利,就要尽心尽力,好好地做,尽量把事办好、办圆满,这就是善。反之,如果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事情没办好,还出了错误,甚至做损人利己的事,则是恶。所谓人道者,就是过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恶事,善恶混杂。因为他贪嗔痴俱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恶,以致于办事时,不免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就是业障。
顺便讲一下六道轮回的六道。若贪嗔痴俱足,而且是多份量的,贪得无厌,人有己无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时候就光火,贪嗔痴太深了,则下地狱;若嗔痴少些,而贪心很重,则是饿鬼道,贪火从口里喷出而不能进食;若贪嗔少些,愚痴得厉害,则为畜生道;若贪痴少些,嗔恨心重,好争好斗,则入修罗道;若只有少份量的贪,多份量的善则升天道。因此,我们要从六道轮回的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修持,息灭贪嗔痴三毒。这样,办任何事,遇到任何情况,就会理事圆融无碍了。
第三障烦恼障。因为有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妄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就是烦恼障。
根本的烦恼障有六种:
第一是贪,贪得无厌,要这要那,多了还要多,好上还要好,无有穷尽,欲壑难填。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刚才我们已讲了。
第三是痴,贪和嗔均来自于痴。痴就是执迷不悟,迷真认妄,迷恋于世上形形色色的东西,名、利、财、物、色,执妄为真,追求不已。追求不到就嗔恨,欲望无止。倘若我们能明白一切都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圆觉经》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道世上一切东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实际上并不存在,你还去追求它干什么?不去追求了,还会有什么生死轮回的烦恼吗?所以说,痴是产生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贡高我慢。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什么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一等,处处瞧不起别人。因有我慢之故,就不谦虚了。不谦虚就不能受益,善意听不进,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见,不能进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坏的东西。我们知道,要证佛果,必须正修。若欲修证成功,第一重要的就是信。没有信,就根本谈不到修证。净土宗三资粮,第一就是信。不但净土如此,别的宗也是如此。没有信,怎么谈得上修证呢?不信则疑,一疑就坏了,就不能竭尽全力去修持,就不能证得圣果了。现在的学人往往疑法疑师,学了一个法,他不问自己是否已踏踏实实、不遗余力、勇猛精进地去修,只修了几次,就猜想:哎呀!这个法灵不灵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么一点感应都没有呢?比如念佛,没念多少天,就说:我念佛了,怎么还是妄想丛生呢?再说打坐,没坐多少座,就说:我怎么妄念一点都没减少,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我们打个比方,你要挖一个宝藏,知道金子埋在这块地下,才挖了几尺,深度还不够,你就不耐烦了,哎呀!怎么还没见金子呢?恐怕不在这里。于是,换个地方再挖挖,还是深度不够,没有见到金子,就又换个地方去挖。换来换去,挖来挖去,功亏一篑,总没见到金子。就是因为你没有信心,没有专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宝藏。这就是疑法、疑师的过错。常常有人这样猜疑:这个老师是不是有道行?这个老师传法好不好?或是议论某某老师已经明心见性了,某某老师还没有明心见性,妄加判断。殊不知判断老师,须要超过老师才能判断。你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你晓得明心见性是怎么一回事吗?自己还是个瞎子,以耳当目,听了别人怎么讲,自己就猜测、衡量别人,这就是疑师。因不信师之故,你就不能一心一意地跟着师父跑,师父传给你的法,你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修,你就无所证。所以,疑是坏事,是根本烦恼之一。
第六是邪见,不正之见。如常见、断见、拨无因果等,都是邪见。有人认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人死了,一切也都没有了,断灭了。还有人不知发神通与明心见性是两回事,认为有了神通才能谈得上明心见性,没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见性。当他明明已经得了根本,已见了性,他还不知道,以为自己没神通,就没见性。非但误了自己,也贻误了他人,而且永生永世不能出头了。这些都是邪见。上述是烦恼障的六种根本烦恼。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解释一个问题。有些人误解了烦恼的意义,以为烦恼只有贫穷人苦于衣食不周,住行条件差,迫于生活而奔波、辛劳,所以痛苦烦恼不休。岂不知富人的烦恼比穷苦人还胜一筹。富人的烦恼虽然与穷人的烦恼不相同,他不是为衣食住行而烦恼,但他们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最近我们这里出了一桩事,不妨讲出来,让大家知道有钱人是怎样的另一种烦恼。
***期间,有些工商资本家的资金房屋等被没收、冻结了。落实政策后,又退还给他们。讲起来钞票多,富有了,应该享福了,惬意了,不再苦恼了。但是,有这么一家,退还了十几万人民币和房屋后,父亲就把这些都分给了孩子们。三个儿子各分得几万元,最小的是女儿,将来是嫁出去的人,所以只分得五千元。小女儿看见几个哥哥都是几万元,而自己却只有一个零头,心里很不满意。后来又分房子,三个儿子每人一统间,是大房间,而且卫生间、煤气灶俱全。小女儿分到后楼一间小小的黑屋,心里更不痛快了,越想心里越难受,悲伤地哭了。父亲见状,就教训了她一顿,她心中更来气了。吃饭时,她因哭得悲伤之故,气不顺,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亲一看,啊!你还摔碗给我看,啪啪就是两耳光。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极,就上吊自尽了。父亲看女儿死了,心里很悲伤,也怨自己处理不当,闯了祸,心里抑闷,不多久也死了。你们看,这不是有钱之后闯出的祸水吗?所以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并不比穷人少,甚至还要多;并不比穷人轻,甚至还要重。因为他们有了地位,有了钞票,就会患得患失。他们不仅希望现有的地位、钱财不要丧失掉,还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么,这当中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之种种精神上的烦恼就更为难言了。更为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钱,贪心更重、欲望更浓,忘乎所以,不顾一切地胡作非为,花天酒地,狂嫖滥赌,以致最后走到倾家荡产或锒铛入狱的下场。我们就不去多说它了。
天人也有烦恼。怎么会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福吗?但是天人享完福后,还是要死的。他们不象我们世间人,老了,发须白了,牙齿掉了,最后断气死了。天人头上都有花冠,花慢慢地枯萎,一旦枯死了,则天人也就寿终了。所以他们看到花枯萎了,就晓得自己时间不长了,到哪里去呢?还要听业的支配。他们也很苦恼。六道都没有离开苦。
我们人活着,苦多乐少。有一位小说家曾经这样说: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坎坷不平的旅途上布满了各种痛苦的深坑。我们人呐,刚从第一个深坑里跳了出来,在还没有落到第二个深坑之前,这段过渡期就是乐,平坦顺利。当跳进第二个深坑时,又如从前一样受苦了,到处碰壁、抗争,极力想从深坑中跳出来。一旦跳了出来,轻松一下。过了这段过渡期,又复陷入痛苦的深渊。人呐,就是这样苦多乐少地走完一生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经受的痛苦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说来,这段过渡期的乐是短暂的,有的还未体会到乐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了。人的一生归根结底还是苦呵!
佛说一切法,都是让人离苦得乐的。你若能把《心经》的义理彻底领悟了,报障、业障、烦恼障自然也就破除了。三障已除,一切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也就离苦得乐了。这就是《心经》的作用。
5. 判教相
前面已讲过《心经》在佛的五时说教中,属于第四时说法,即般若时、熟酥时。用了两种权法、一种实法说教。这里就不多说了。
《心经》的五重玄义现已解释完毕,下面我们简略地介绍一下译经人。
更新于: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