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及其内涵

2025-01-14 08:35 佛学文库

本来面目及其内涵◎昌 怡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目的前提,也是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善恶代表相对认识的两个方面,它可以指任何对立项:黑与白、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肯定与否定、天堂与地狱等等。我们二元..

本来面目及其内涵

◎昌 怡

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目的前提,也是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善恶代表相对认识的两个方面,它可以指任何对立项:黑与白、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肯定与否定、天堂与地狱等等。我们二元分别的思维习惯将一切事物相对地分别为善恶、是非、美丑,执着一方,而抛弃另一方。正与么时是相对的认识尚未产生之时。六祖认为本来面目存在于善恶二分法产生之前。随着是非、善恶、美丑的分别心的产生,本来面目蒙受了尘垢。本来面目失落于对善恶的分辨上。《大慧录》卷18:才作是念,便是于心意识中,推出一座须弥山,一障障了道眼,不能明见本地风光、本来面目。人之所以分辨是他具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具有生长相应六识、能取相应六境的六种功能。如眼见色为眼识,耳闻声为耳识。六识所感觉到的六种外境为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六种外境像尘埃一样能染污人的情识,也叫六尘。佛教认为六根与六尘相接,会产生种种罪垢;也就是分别智的产生导致了本来面目的失落。

从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人与自然在开始时是处于原初的和谐中。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开始产生。在《旧约》故事中,人在伊甸园中处在与自然未分的合一状态,没有意识,没有区分,没有选择。他是自然的一部分,未察觉到他同自然之间有任何距离。这种初始的合一状态,由于第一个选择行为偷吃禁果而中止。这第一个行为使得意识产生,他察觉到他就是他,察觉到他同夏娃的分离。亚当和夏娃象征人类的原初本性,而智慧果则象征着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是自我意识的独特属性,正如大荒山无稽崖青埂(情根)峰下的顽石凡心炽动,到红尘世界中去受享人间情爱,以致于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人被自行放逐出伊甸园,这是人的精神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个阶段由于相对观念的产生,知识的介入,个人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山水与人不再是手足一体的关系,而是成了独立于我之外的一个客体,一个被观察、分析的对象。人站在一己的立场上感知对象,所感知的是我眼中的对象。

思维把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理性思维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也使人成了自然的对立面。思维本身,也是对人类全部潜能的一种限制。二元论的基本形式不属是就是非,这是思维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当思维对自身进行判断时,不管是还是非,都不能对自身进行判断,因为一进入判断,所判断的只是思维的对象而不是它的自身了。这是思维的盲区和陷阱。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只要我们有了是非之心,便永远陷于是非的沼泽而不能自拔。而禅宗所努力的就是走出这一盲区和陷阱。

因此,从禅的眼光来看,意识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其迷失的过程。人类在童年时代与其所栖居的世界浑然一体,扬眉瞬目,举足投步,皆如水流花开,纯乎天籁。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从与世界的本真合一状态中分离出来,蹒跚而固执地走进了二元世界,《古尊宿》卷32《清远》:作婴儿时,也闻声也见色,只是不解分别。才晓事来,便采听分别,自那时前后分披了也。区分善恶、美丑、是非、得失、穷达、净垢、迷悟等等,在由这些观念织成的漫天大网中左冲右突,逐物迷己,迷己逐物,求之不得的焦虑痛苦和既得之后的厌倦无聊构成了人性的两极,人生的钟摆便永远在痛苦与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宣告着生命的苍白贫血、萎靡无力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就无可救药了呢?否!禅宗指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处迷而不减,在浊而不昏。不论是什么人,都自有其灵明觉知之性,即本源的、未受污染的心。只要见到了这个本源心,也就见到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为了化解人性深层的冲突,禅急切地呼唤:要重现我们的本来面目,必须抛弃一切相对知识,摒除一切自我意识,泯灭一概对立的观念。要有个休歇处--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要将从前所有的知识都休歇掉,抛弃掉,佛禅的生命才会产生,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顿休,到一念不生之处,便是本来面目(《圆悟录》卷16)。只有将相对知识清除,我们才能以是一朵花的一朵花在看一朵花,以是一脉泉的一脉泉在听一脉泉,没有主客、自他、物我的对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就是禅的休歇。不思善,不思恶之时,也就是一念未生之时。类似的说法有父母未生时、混沌未分时、天地未分时、古帆未挂时,都是说明相对认识产生之前的绝对境界。在这种境界里,相对的意识还没有被唤醒,心灵仍处在本初状态即它的清净起点上来看待万事万物。这时的心灵即是无心之心,也就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它是精神和生命的本源。本来面目又叫做无位真人、主人公。主人公即是真实的本我。临济禅师谓人的肉身上有超出时空的绝对的佛性,常从我们的面门出入。只要我们回光返照,见到了这个无位真人,也就见到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由此可见,在禅宗看来,本来面目超越时空,不受污染,它纯洁、清净、永恒,净裸裸,绝承当;赤洒洒,无回互。踏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圆悟录》卷11)。但不幸的是,这个本来面目是不可能长期停留在清纯无染的状态。精神的本性在于自我发展,它不会驻足在最初的阶段里。人生而有欲,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欲是一种顽固地歇斯底里地要求满足的力量。依照精神分析学派的看法,则这种欲望简直就成了生命的底里。在弗洛伊德等人看来,人是由力比多所驱使的一部机器,而其控制原则是将力比多兴奋保持在最小必需量。自我本位的人同他人相关只是为了满足本能欲望的需要。如此看来,本来面目要在这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纯是何其艰难!人的习性像河水一样,在东边挖一条渠,它就向东流;在西边挖一条沟,它就向西边淌,极易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儒家先哲也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但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纯明的本心就容易受到各种蒙蔽。因而重现清净的本来面目就成了禅宗的使命。从神秀的名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明如镜的本来面目如同菩提树、明镜台,极易受到污染,蒙受尘垢。芸芸众生要展开现象界的生活,就不得不依赖于善恶二分的坐标,不得不借助于相对的知识。于是,破坏本真状态,走入二元世界,就是日常生活的大势所趋,本来面目的蒙受尘埃也就不可避免。

针对这种情况,禅提出休歇作为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休歇就是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将相对的、二元的知识彻底斩断,达到一念不生的境地,即可大事了毕,归家稳坐。一念不生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否则就沉溺于枯木死水般的顽空、断灭空,这是禅宗的大忌。六祖的佛性常清静之所以高于时时勤拂拭,就在于神秀时时勤拂拭时,还没有把净、垢二分的意识也拂拭掉,还把尘埃当作是与清净相对立的东西加以清除,殊不知当清净一旦被当作相对于尘埃的清净时,它就走不出相对论的沼泽,就成了不清净,也就不再是绝对的超越时空的清净了。慧能将神秀还没有完全泯灭的净与不净的相对意识加以扫除,从而使佛性回归于真正的清净,这也就是后来的《坛经》版本将佛性常清净改作本来无一物之必然性所在。在动态中体证本来面目,将行住、语默、动静、苦乐的当体点化为清纯澄湛的本来面目,才是最为透彻的禅悟境界。如此一来,理想即可圆成于现实,目的即可落实于途中,日日是好日,步步起清风。在日常生活中见出纯真的本心,见出本来面目,就成了禅宗发展的重要课题。《圆悟录》中曰:若以真实正见,契寂如如,虽二六时中不思不量,无作无为,至于动静语默、觉梦之间,无不皆是本地风光、本来面目。

可见,本来面目的内涵就是佛性,是纯真的人性,是没有蒙受世染时的原真心态,它号涅槃妙心,亦曰本心,亦曰本性,亦曰本来面目,亦曰第一义谛,亦曰烁迦罗眼,亦曰摩诃大般若《五灯》卷19《宗泰》重现本来面目就是将相对的知识加以休歇,以达到净裸裸、赤洒洒的精神的源头,生命的源头。本来面目的特质是澄明、觉悟、圆满、超越,它既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也是通过休歇将要得到的,更是现在也伴随着我们的。起点即终点,本源即终极。由于它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所以参禅大悟之后,眼横鼻直,柳绿花红,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并无奇特之事;《圆悟录》卷9: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然后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由于它又是我们将来要见到的,所以要不断地清除人性中的杂质,花一番时时勤拂拭的功夫;更由于它是现在也伴随着我们的,所以我们即使置身烦恼,也要参透烦恼即菩提的妙谛,《五灯》卷17《慧南》:行脚人须是荆棘林内,坐大道场。向和泥合水处,认取本来面目。使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从心的根源处流露出来。由于人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每个人在现象界的生活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迷惘和困惑,禅宗因而将重现本来面目作为终极关怀,作为参禅者的头等大事。禅的慈悲、禅的热忱、禅的灵智,都在对本来面目的关怀和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上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摘自《禅宗诗歌的终极关怀》

更新于:8天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