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意根的了别性一、意根的了别范围意根了别的范围极广,一切法都能了别,不管这些法变动与否,有些法长久不变动,意根仍然能了别,细小的不变动的法也能了别。如果有意根不了别的法,就不能出生六识再去细..
释生如
第七章 意根的了别性
一、意根的了别范围
意根了别的范围极广,一切法都能了别,不管这些法变动与否,有些法长久不变动,意根仍然能了别,细小的不变动的法也能了别。如果有意根不了别的法,就不能出生六识再去细微具体了别。
意根不仅了别胜义根内的法,也了别胜义根外的法。内六尘境界都能了别,才能出生六识去了别六尘。意根了别色尘之后想要具体了别是什么色彩是什么东西,就会出生眼识意识;意根了别声尘之后想要知道是什么声音,就要出生耳识意识具体了别,对于其它色声香味触法也是这样。
粗重的五尘意根也能了别,比如说面前有五彩缤纷的花朵,意根如果对紫色的花朵感兴趣,就会在紫色的花朵上出生眼识意识专注了别,意根越感兴趣,了别时间越长,越专注。眼识意识能专注观赏紫罗兰一两个小时,说明意根对紫罗兰非常感兴趣,一直在触紫罗兰,一直在了别紫罗兰,否则眼识意识就会消失不见,不再欣赏紫罗兰了。对其它几尘也是如此。
为什么非要说意根只了别变动的变化的法尘呢?不变动的法尘六尘意根都能了别,否则就会失去觉照作用,六识就不能出生。一大堆色彩出现,意根选择紫色的话,就会让六识一直专注的欣赏,而看见粉色的花,再也不去看第二眼,意根既然有这样的抉择,说明意根是知道各种色彩的差别的。那么意根就能触全体六尘,也有一定的对六尘的胜解力,能让六识专注欣赏,说明意根也一直在触,所以意根也有定,意根如果没有定,跑到其他尘境上了,六识马上就在原来尘境上消失不见。
在一大堆鲜花中,去寻找自己非常喜欢的紫罗兰,说明意根有欲望,有欲心所,意根如果不想见到紫罗兰,就不会出生六识去寻找紫罗兰。意根有不到之处,六识就不会出现。
二、六识的了别由意根作主
有人说意根只缘法尘,可是五识去了别五尘这件事,是由谁主导的,是什么原因生起的?六识的出生以及在六尘上的了别活动都是由意根指挥控制的,是意根想要在六尘上有所造作才出现的。五识了别五尘同样也是由意根作主决定出来的,比如说眼识总是随着某种色彩运转,这是由谁决定指挥的?是意根对某种色彩比较感兴趣,眼识才随着这种色彩运转;耳识总是追逐着某种粗燥的声尘,关注着轰隆轰隆的响动,这是由谁决定和指挥的?还是由意根操控的,意根觉得声音特别,想了别清楚,所以就会让耳识一直关注了别。
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意识)不知道的法就不存在,实际上存在的法不一定让你意识知道。意识不知道的法,意根却知道,意根能缘得到,能有粗略和概况的了知。有些法是无法让意识六识知道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因为意识没有智慧感知,一个是因为意根没有智慧促使意识知道,一个是缘不具足意识无法知;有些法是没必要让六识知道的,因为意根不想仔细了别和处理。无数人都是把六识当作自己,其实真正的假我自己还是意根,不是六识。
我思故我在,这是指意根,深层次的思,内心的那种思想观念,都是意根的。一般人都说我知故我在,这种知就指六识,六识不知时,意识就觉得自己不存在了。但是不管六识知不知道,内外六尘都存在着,无数法都存在着,即使六识能知,也知不了多少法,了别的范围有限。
三、不管法尘重大与否意根都能了别
不能如实现量观察意根运作的人,就会对意根有诸多误解。楞严经中佛说意根默容一切法,这一切法的范围极其广泛,如来藏能变现什么法,同时就能了别什么法,意根随着如来藏就能缘什么法。这是佛经的意思。
有人说意根只缘重大的法尘而且还得是变动的,不重大不变动的就不能缘,是不是这样呢?意根如果有不缘的法,六识就更不能缘了,只要意识了别出来的法,都是意根所触所了别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意识不管法尘重大与否、动与不动,都能了别出来,比如蚊子的嗡嗡声,自己的心跳声,耳朵里的细小声音,肚子里的声音,这么微细的声音,意识都知道了,就是意根攀缘出来的。
那意根一定是先触先了别的,只是了别不细致,意识六识才被出生帮助了别。所以不管法尘重大还是微小,意根随着如来藏都能缘得到,也都能了别。只有意根认为比较重要和有用的或者是习惯于了别的法尘,才让六识出生了别。六识没有出生来了别的部分,意根还是能够缘得到,了别得到,只是意识不知道罢了。
即使法尘不变动,意根也能一直了别,比如意识眼识看一个不动的景色可以看一天半天,那么意根就对这个景色触一天半天而不动,意根并不是只触经常变动的法尘,也不是只缘法尘,不缘五尘。比如意根首先接触到一大堆色彩,只对个别色彩感兴趣,于是就在自己感兴趣的色彩上出生眼识意识来共同了别,其他的色彩却不去了别。
真正想学佛有所成就者,一定要依止真理和事实真相,不要依人依权威。
四、为什么不喜欢听的声音却挥之不去呢?
为什么意识不喜欢听的声音,却挥之不去呢?有的时候想静静的思考问题,可是耳边总是能听到细微的杂音,还有虫鸣等等,觉得有点吵,分散注意力。为什么意识不喜欢听的声音,却挥之不去呢?这是意根的习惯性攀缘,毫无目的性的攀缘所致。意根的习惯太厉害了,意识没办法管得住,只有长期修定,把心沉浸在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上,才能屏蔽意识不想了知的法。
当禅定很深,意识很专注时,意根攀缘的法意识不喜欢不愿意了别,意根知道后,也就逐渐不再攀缘,知道意识不理会祂,祂就稳定下来,注意力也集中了。修定的原理就是这样,意识不再顺从意根,意根就不得不收敛围着意识转,这样二者都定下来了。
如果修得太急,意识违拗意根太严重,意根就会非常闹心,非常不舒服,有时就要发脾气,感觉很抑郁,那么意识就要放缓节奏,不要太强扭意根,选一个意根感兴趣的法来沉浸其中,把意根的习惯改变,然后再走上修定的正轨。
五、意根处理境界离不开意识
蚊子突然落在脸上,你不自觉的在脸上打一巴掌,过后才知道是蚊子盯在脸上了,自己是在打蚊子。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能做得出来?是谁做的?
蚊子落在脸上,是很轻很轻的,意识一般都发现不了。但是发现不了,也自觉的打了蚊子,当然这完全是意根指使的。可见,不管多么微小的六尘境,意根都能首先了别到,对于涉及到自身安危的尘境,立刻决断处理,于是六识出生处理危急自身的事情。那么意根在没有意识帮助了别判断的情况下,仍然能分别重大和细小的尘境,能分别对五阴身有益处和害处,能快速的采取行动,其智慧也不低。意根了别境界时,可以不用意识,但是处理境界时,一定离不开意识,意根不能处理任何事,必须有意识的协助才行。所以很多时候,意识或者是六识的身口意行,正体现了意根的思想和德行修养,体现了意根的心行。
意识身识对于蚊子咬的处理有时是打,有时候是挠痒,有时候是摸,有时候是抠,各种动作都不一样,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动作?这都是意根作主指挥造作出来的,意根对于触尘有判断力和抉择力,各种情况的触尘都能了解,因而情况不同,抉择不同,意识身识的造作就不同。
六、意根了别的法远远多于意识
问:有时候在走路时,看不见后边有人跟着,却能知道后边有人,这是怎么知道的?背后的人和物,是否是大脑里的内相分?色尘能否不通过眼根传导,就能进入大脑胜义根?
答:背后的人物,不能通过眼根传导到大脑胜义根里,因为眼根不对脑后,楞严经里佛说眼根在一千二百功德当中只有八百功德,意思是说,眼根能接触正前方的色尘,左右各能接触三分之二,其余的就接触不到了。因此知道身后有人跟着,这个知是独头意识所知的独影境法尘,并不能知道色尘。这个独影境法尘是意根接触并了知的,意根认为这个重要,就警觉意识知道。极多的法,意根都知,但是无法表达,意识又没办法知道意根所知,所以意识就不知,有的人就说我不知,其实意根是知的,意根知而意识不知的法有极多,所以意根知一切法,意识没有神通和大智慧所知的法就有限。
打喷嚏是突然间的事情,意识没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意根发动的。鬼来了,意识不知道,但是身体会打冷战,这是意根引发的。大事情要来临时,意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会莫名其妙的高兴或者闹心,这是意根发动和暗示的。
七、现量了别的内涵
现量了别,一是指识心了别的智慧境界,二是指识心了别的方式。识心的现量了别是有一定智慧性的,智慧程度不同,现量了别就有差别,识心所面对的相分越直接就会越真实越符合事实,越容易有现量了别,认知越准确越如实,越不容易了别错误。识心的现量智慧深,触到境界法时当时即知,马上就知,不用分析,不用研究,不用琢磨,不用打听,不用臆测,而且知的准确无误。如果不能立时即知,就说明智慧不足有缺陷;如果比量非量很久也不知,就是愚痴无智慧;如果知的不正确有误差,智慧就浅。
第八识能现量了知一切法,准确无误,包括久远劫以后的事情,只要了别了业种,就能当时即知,不用比对研究分析臆测打听琢磨,因为第八识没有无明,智慧深广无边。一切法都是第八识亲自变现,亲自所缘,了别就不会有差错。如果第八识了别出现差错,那么因果就不可想象,五蕴身就不能正常运转,生命就不会有序的进行下去。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第八识了别一切法必须是现量了别。
第七识意根所对应的相分是带质境,来自于第八识出生的本质境,是依第八识的见分而见,接近于真实,所以意根所了别的是现量境,但是了别结果却是非量,有不同程度的误差。佛地的意根因为完全彻底转识成智了,了别结果都是现量,没有非量。
五识所对应的相分是性境,也比较真实,不随心转,所以五识是现量了别。但如果眼根出现业障,五识的了别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了别的结果可能会出现非量。
意识所对应的相分是似带质境假带质境,与本质境相差比较大,所以意识了别就有现量、比量和非量,需要的智慧很深很细致。意识了别的结果现量和非量都有,往往会影响意根的认知和抉择,容易熏染意根。
与如来藏比,七识都是非量了别,结论都有错误。七识所谓的现量,是在一个范围之内,是相对的现量,假现量,不是绝对的现量。因为世俗谛并非真的是世俗谛,实质是圣义谛,所以七识不知此理,对世俗谛的现量了别结果也是非量。
实际上一切认知都符合事实的,只有第八识心,以及成佛以后的七识心。在成佛之前,因为还有无明,七个识心就有不同程度的非量认知,越接近于佛陀的智慧,非量认知越少,现量境界越多,越是凡夫越是非量,没有或者少有现量。即使见眼前的山河为山河,也不是现量,还是非量,因为只见假相,不见相的实质。
八、现量与非量的概念
现量,现是现在当前、眼前、实际、真实、如理如法的事理,量是估量计量量度。现量就是对所缘的法有符合事实符合真理的计量估量量度,见法时当时就见就知,就能判断出来,不用意识想象、幻想和比对,不用特意加工。
非量,与现量相对,不是自己的智慧境界,不能如理如法的正确认知,了别出现错误,需要意识思惟、分析、想象、幻想、回忆等等才能知。非量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错误的估量考量衡量计量,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
九、七个识的三量
七识心对于六尘的了别,分为现量、比量和非量三量。量是估量计量量度的意思,正确如理的量度是现量,比较着量度是比量,不能如理如实如法的量度就是非量,智慧所不能及是非量。
现量了别是了别当前的、现有的、正在运行的、存在着的、实际的、实法、真法。比量了别,是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法相互比较的方式了别,对事理的确定一定要有参照物,否则无法辨别,可见比量了别智慧不足。而现量了别没有参照物,完全靠现有的智慧当下了别判断。
非量了别是了别非现前存在的、非实有的、想像的、虚构的、幻想的、虚法假法、非亲缘的、非亲证的、幻有的法。此种了别有两个极端,一种是有丰富想象力的智慧型的;一种是无边际的纯粹妄想型的,后者体现不出现量智慧。
五识都是现量了别,了别的都是现前存在的、实有的、不是虚构的法,五识不能想像,也不能比量,当前的法是什么样,就了别什么样,不能幻想。但是五识也有了别错误的时候,把色法上的色彩看错了,比如把红色看成绿色,这就是非量了别,只有在眼根等五根出问题的时候才会这样。因为五根损坏,显现出来的内五尘是失真的,五识了别失真的五尘,就好像了别错了,结果是非量。
意识可以现量、比量和非量了别,了别范围宽广,虚法假法都能了别,能想像、幻想和比较、思惟,但结果有现量也有非量。意根的了别比较深密难知,对六尘的了别智慧确实是不够细致,祂不能把两个法互相比较着了别,因此没有比量;意根也不能想像,不能幻想,不能无根据的猜测,祂不能作这些非量了别,所以只能现量了别,但结果往往是非量。意根是用现量了别的方式了别,只对当前存在的法、实有的法进行了别,但是祂的认知总是错误的,不符合真理,把一切法都当作我和我所,实际上都不是我和我所,所以祂在了别结果上是非量。
真正的现量了别只有第八识,没有一丝比量和非量,了别的都是诸法真实的相貌,非六尘境界,非世俗界的相貌。意根所想都非真理,所以要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中,逐渐让其认识真理,实证真理,使其妄想非想都变为真实的现量智慧,去掉其非法所执,归还一切法给真正的主人,不占有一切法,意根就改造完毕。从此以后,消除了一切负累,从一切法的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登上佛的宝座。这时意识的使命就结束了,不用再学习什么法,不用再熏染意根。
意根既然不能非量了别,那么意识的非量了别又是如何出现和延续下去的呢?某件事情由意根决定之后,意识具体执行,执行的时候就会采取非量的形式,意根就把意识了别的内容当作现量进行思量抉择。比如观想佛光照耀自己的色身是非量,观想成功以后,色身真的健康了。如果真把佛光观想出来了,佛真的放光照耀自己,观想佛光就是现量,色身健康也是现量。观想由意根抉择,意识实行。在观想当中,是意识主观的想像,定力深时,意识观想到哪里,意根随之了别到哪里,意根以意识观的内容为现前境界而加以了别,属于现量了别,意识的观就是非量的思惟想象,其结果如实现前的时候,都是现量境界。
十、七识心了别的三种方式
非量了别是指识心了别的结果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还是说识心了别的方式可以想象、幻想、猜测、预测?是指识心了别的方式可以想象、幻想、猜测、预测。那就只有意识才能有非量的了别方式,五识必须现量了别,意根必须现量了别,第八识都是现量了别,了别的都是现量境界,因为一切法都是第八识当下变现出来的,对于第八识来说都是现前存在的法,因此都是现量境界。
不是现量境界的法,第七识意根无法缘到,无法认知,所以要想让意根接受和认可什么法,必须是现量的法,有事实依据,非常真实,理路清晰,有章法可寻,所以意根断我见比意识断我见困难得多,不可以想一想琢磨琢磨就了事,必须深透的思惟观行,意根不断的考量取舍,直到理由充足,道理清晰,呈现出是事实,意根才能认可。
五识也是现量了别五尘境界,目前没有的五尘,五识无法去想像着了别,无法幻想出什么五尘境界。而意识所想象幻想的回忆的展望的任何法,都必须是由第八识呈现出影像,可以说是无中生有,都是第八识幻化和执持的,所以第八识了别的都是现量法,不用去非量比量了别什么法。
意识了别时都有三量:现量、比量和非量。现量了别,是了别当下现前存在的法,目前不存在的法不了知,不用去回忆和想象比较,对于法不作加工,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七识了别的结果却有现量和非量两种。
十一、意根到底是不是非量的
从了别的智慧来看,错见错解错执为非量,那么意根就有非量,同时六个识都有非量,因为都有错见错解,智慧都不圆满。从了别的方式来看,意根是现量了别,不是非量了别。意根如果能有意识那样的非量了别智慧,学佛修行就容易多了,在世俗法中生活也容易多了,遇见佛法就容易正解,不用费力的修定参禅参究观行了,成佛也就不用三大阿僧祇劫了。至于用这么长时间修行成佛,就是因为意根智慧不足,需要长期熏染,摆事实讲道理。
意根对一切法的智慧认知确实是非量的,因为无明,错见错解以至于错执,所以学佛修行就是要破除意根的无明,纠正意根的一切颠倒见,无明断尽,全部是正见,一切错执也断尽,就成佛。纠正意根的错见,需要依赖意识的正解,意识要想正解,就要学习佛经,深刻正确理解佛经,然后正思惟,熏染意根,让意根随顺意识正解而正思量,从而让意根具有正见,导正从前的错知解以及错执。最初需要破除的意根无明,就是意根的我见,之后才能断尽意根的我执。再次需要破除的意根无明,就是不让祂把第八识出生的法当作我和我所,认第八识为法界主人而自己不是一切法的主人,之后才能断尽意根的法执。法执断尽,众生就成佛。
所以学佛从始至终,都是在修意根,目的是断除断尽意根的无明,完全回归自性,不再颠倒。在这其中,需要靠意识引导,所以意识首先要破除颠倒见,才能引导意根趣向解脱的正途,最终彻底大解脱。总之,修行意根才是正修,只修意识,不知主仆,是颠倒见,修不到位,不能得解脱。
十二、意根对法是用现量的方式了别
意根为什么必然是现量了别呢?因为意根刹那刹那依赖于第八识来了别,第八识变什么法就了别什么法,而第八识变现出来的都是现量的法,都是种子生成的法,都是实有的法,不是想像的法,因此意根就是现量了别。意根了别五识和意识传递过来的法,也是现量了别,因为五识传递过来的法意根要现量去了别,不会去比量和非量的了别,意识传递过来的法也是如此,对于意识比量和非量了别出来的法,传递到意根这里,意根都是作现量了别,不会再去比量和非量了别。因此说意根的了别必然是现量了别。意根会不会比较着了别呢?也会比较了别,但这种比较和意识的那种比量了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十三、非量起观能不能达到现观实证?
观行佛法一般都是从现量境界上起观,观察起来比较容易入手,从容易观察得到的现象境界入手,才能观行成功,容易证得到。但并非都是如此,观行也可以从非量想象思惟上起观,禅定力增强,慧力也增强了以后,就会渐渐的从非量过度到现量,一旦现量境界现前,非量就完全变成自己的现量境界,三昧境界一出现,观行成就,自己就证道了。这种证,禅定力和智慧力都很深,三昧境界不容易退失,身心世界改变非常大,非常受益。
比如说白骨观,最初肯定观察不到白骨,只能想像白骨,或者一步步从能观察到的皮肤肌肉起观,逐渐转到白骨上,一开始是意识非量观白骨,努力想象白骨。定慧增强以后,白骨就会自然现前,不用意识特意想,特意想不会是出现的,是意识实在不能想了,而已深入到意根心中,最后白骨由意根想起,自然现前。意识是想不到的,想去掉也去不掉,因为这已经不是意识境界了,意识把控不了。
其他种种的三昧境界都是由于功力深,由意根自然现起,不是意识境界,意识控制不了。比如念佛三昧成就时,行走坐卧佛号声不断,不念而念,不是意识念,而是意根念。意识想灭掉佛号都不可能,想控制佛号也不可能,想控制色身的禅定状态都不可能。从这方面来说,所有证果和明心以及种种悟道的三昧境界,都有定有慧,都不是意识境界,全部是由意根发起,意识只能随顺,无力操控。意识也可能感到莫名其妙,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意根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神情淡定,心开意解,处于甚深禅悦之中,其心无法描述。
再比如说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六观,从第二观开始到第十六观,都是非量部分,意识根本观察不了,因为意识根本见不到极乐世界以及极乐世界的地、水、树木等等,见不到阿弥佛陀以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只能想象。这些想象是有次第和章法的。第一观就是铺垫,一是练习定力专注力,二是把心引向极乐世界之处,与极乐世界相应。第一观三昧境界出现之后,第二观完全是在第一观的基础之上进行观行的,虽然是非量,但如顺水推舟一样,水变成极乐世界的琉璃地。
这个三昧境界出现以后,定慧又增进,再后边的非量境界也会自然的水到渠成,变成自己的现量境界。一直到把阿弥陀佛的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像都观出来,所有的像都非常的细腻精致美妙无比。
这些三昧境界其实都不是意识心想象出来的,意识绝对想象不出来,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只是最初借助于意识想象一下罢了。甚深的禅定智慧一出现,意识就没有多大用处了,熏染完意根以后,几乎都靠意根,意根一动,三昧境界就出现,如来藏绝对给意根面子,绝对配合意根,所以主帅毕竟是主帅,远远强于参谋助手。
所以很多事情,意识感觉根本想像不出来,感觉都很困难,感觉没有下手处。这不要紧,你只要把意根熏染成功,剩下的事都交给意根,保证能完成一切意识想不到的事业,包括成佛这件天底下最大最大的事,意根最后都能任运自然的办得到。
十四、观想一般都是从非量到现量
在观想法门中,由于所观想的对象都不是现前能够观察得到的,并不是在眼前存在着的,是自己目前的智慧所达不到的境界,因此就不是现量境界,就需要依圣教想象思惟,或者幻想,或者比较相似的境界相,以达到自己现前能够缘得到见得到,从而成为自己的现量智慧境界。
所谓的观想,就是一边观一边想,想就有想象和幻想的含义,这就是采用了非量的方法作为入手处,定慧增长以后,非量的想象逐渐减少,现量的成分逐渐增多,以至于最后完全达到现量,所观想的对象活脱脱的呈现在自己的心中,或者叫作眼前,成为自己殊胜的独影境,自心处于三昧之中,觉明现前,心地光明涌现,定慧等持。
比如说白骨观,最开始观行自他,都看不见色身就是一堆白骨,而是活灵活现的肉体,白骨对于自己来说,就是非量。因此只能靠想象,依照佛陀的开示,脑中努力的构思和想象,把参考图比照在自己身上,或者是他人的身上。时间长了,定力增强,意识逐渐把意根熏染带动起来,意根对于白骨逐渐熟悉起来,不用意识努力加工,也知道白骨模样,心中就会逐渐出现白骨状。等到某一刹那,初禅定具足,观行慧也具足,缘也具足,白骨瞬间显现在心中,清清楚楚,历历在目,如在目前,挥之不去。这是纯粹的现量智慧境界了,得法眼净,断除身见我见,证得三果或四果。
现量境界根本不用观想,看眼前的一切不用想象,是什么就是什么。比如现量境界看石头就是石头,如果在石头上想看黄金,那就需要观想了,因为黄金不在眼前,是非量境界,需要转换为现量境界,那就去观想,观想成功了,石头就变黄金。
十五、意根的知与意识的知有区别
妄心的知性,一个是六识的知,一个是意根的知,由于禅定的深浅不同,知时有专注和散乱之别,知的内容就有深细广狭的不同。
见闻觉知性,是识种子加上心所法的共同功能作用。这些作用是刹那生灭变异的,犹如水流一样。无数水滴形成的水流在风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忽急忽缓,忽强忽弱,忽断忽续。识种子形成的识心在心所法的作用下,其了别性忽强忽弱,忽急忽慢,忽细忽粗。水龙头一关闭,水滴不流出来,水流就消失;识种子不流注出来,识心就消失,其开关在哪里?
在知一切法的时候,反观自己的这些知,是意识的知,还是意根的知。意识知归知,不能改,做不到;意根知,马上就能做得到,能改正自己。佛法修到意识这里,仅仅是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到达意根这里。如果所有的法都到达意根这里,就会马上成佛,不用再修了。
十六、一切法是意根先触先了别
意根在大脑,调控整个大脑神经系统以调控全身,脑神经一动,全身都动,六识随后就动了。识心无论在哪里,也都是无形无相的,没有具体处所,这里所说的意根在什么处,那是指意根的作用范围。
六识的动永远是在意根动之后出现,这就证明了一切法是意根先触先了别,随后才有六识出现,所以没有什么法是六识知而意根不知的,只是差别在于知的内容真实与否,清楚与否,粗细程度如何。比如说在商业活动中,竞争对手发布了新产品,总经理首先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不知道具体详情,就让所属部门调查此事,负责调查的人调查清楚之后,首先汇报给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再汇报给总经理,这样的话,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具体调查人员都知道这件事了,但是在调查人员没有汇报的时候,三个人所知道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就是汇报完之后,三个人所知道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不可能完全一致。
十七、意根转识成智以后了别功能越来越强
十八界中眼识眼根对应的是色尘,耳识耳根对应的是声尘,鼻识鼻根对应的是香尘,舌识舌根对应的是味尘,身识身根对应的是触尘,意根意识对应的是法尘。前五根五识的活动,受意根的驱使和调控,不能自主。五蕴中的色蕴,就是十一色法:色声香味触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知十八界境界的知,是想蕴,想蕴的对相是相分。相分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包括心法。心法包括受想行识,也就是心的运行行相,就是心所法。比如意识对八个识的了别,对八个识的知,这时意识是见分,八个识的运行相貌是相分。
意识能了别八个识的运行行相,能了别八个识的心所法。意根有证自证分,能反观自己,了别自己。可是这个能力不够强大,转识成智以后,意根的智慧增强,证自证分功能就强大了一些。意根依意识可以了别八个识的运行行相,但能力不够强,转识成智以后,其了别性才越来越增强。
在转识成智之前,意根也有很多了别功能,只是意识没有转识成智的时候,观察不出来,所以有些人就说意根了别慧低劣。众生都是以意识的知为知,意识不知的就认为没有和不存在。
十八、意根同时了别整体法
整体法就是五尘与法尘的结合,缺一就不成法。意根既然是作主识,决定着六个识的生灭变异,那么意根就能了别五尘,不是仅仅了别法尘,能对五尘与法尘组成的和合境进行粗略的了别,所以意根才能促使六识都出生,共同了别任何一种尘境。对于和合六尘境界,意根的了别也可能有侧重点,比如对鲜花的了别,可能要着重了别色彩,而不是形状长短,这时眼识在意根的指挥下,会寻觅意根喜欢的色彩,意识随之一起寻觅色彩上相关的法尘。
意根首先接触和了别的是完整的尘境,不是五尘和法尘分开的尘境。所以不要说意根只了别法尘,而不了别五尘,若如此,五识凭何出生去了别五尘?由谁引导和指挥?意根了别的是整体尘境,包括五尘和五尘上的法尘,不是单独了别五尘,或者单独了别法尘。所以六识出生时,一定是五识与意识都同时出生共同了别尘境,不能分开。意根粗略了别,不能细致,五识能细致了别,意识更能细致了别。
意根除了不能了别最初出现的本质境,一切胜义根内外的六尘境界,意根都能了别。六识只能了别胜义根内的六尘境界。有神通的人,意识了别的境界比较广大,非胜义根里的尘境也能了别。
十九、意根能够了知到五阴身的不同状态
意根的了别慧有时候也不弱,在没有六识的各种情况下,睡着与昏迷的区别祂懂,睡着与身体不能用的区别祂懂,昏迷与要死亡的区别祂也懂。因为在睡着、昏迷、要死亡、无想定、灭尽定里,意根的情绪和表现都不同,所以意根还是有不微弱的了别智慧的,并且这个智慧还很大,祂的功能作用是完整而强大的,所以祂才能有资格成为作主识,领导着全部五阴身的一切活动。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意根什么也不是,什么功能都欠缺软弱,根本不是这样。
二十、意根的烦恼习气
问:我每次出差前,心里莫名其妙有种失落感,胸稍微有闷,结果一到那里,吃喝拉撒条件恶劣。所以我出差前就先察觉下自己内心,有莫名其妙失落感的,基本上就是去的地方吃住不好。用这个笨办法也能观察意根吧?
答:只要了解一下意根的功能体性,也能稍微了知到意根,知道意根大致的习气习性、烦恼以及清净性。意根太讲究享受,喜欢舒适,才不愿意接触条件比较差和恶劣的环境,所以在换环境之前,都会作意让意识知道,目的是让意识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意根如果不高兴,身体就有异样,意根高兴,身体也会有异样,因为身体由意根控制,表达意根的思想情绪。
二十一、意根有心念别人的意根也能知道
问:意根可以攀缘十方三世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身(或者与自己有缘的人事)吗?比如意根一作意,他人会收到信息吗?
答:众生都是以意识的知为知,意根所知的如果意识不知,就等于不知一样。意根依如来藏能知一切法,就是无法让意识知。只有修出四禅八定,意识才能知意根所知的内容,才叫作神通。自己的意根发出信息,对方的意根也能知道,就是对方的意识不知,那就是不知。除非意根用特殊方法让意识知了,那个人才能知。
意识转识成智以后,能知道一些意根所知的内容,能现前观察意根,就能了解意根一些心行和体性,有的人就说意根知的范围大了,内容多了。其实意根从前就能依如来藏知极多的法,意识感觉不到而已。其中意根对自己的知,意识不知道的时候,有些人就说意根不知自己,没有证自证分,这是歪曲事实。
二十二、意根的了别慧
现在要确立一个前提,就是说意根的了别慧劣,是在六尘境上来说的,并且是意根单独面对六尘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但意根的了别范围极广,了别方式又很奇特。六尘的细相由六识来了别,意根自然不需要有此功能,但意根能缘六识来了别六尘,也就是说六识的了别结果全部要归到意根这里,由意根作处理。意根只要有一法不知,六识的这部分了别功能就没有用,因为六识作不了主,了别六尘也是为意根所了别的,是为意根服务的,也是意根指使和同意的。六识只是意根了别六尘的工具,凡是六识了别的,意根都能了别到,六识的相分说到底就是意根的相分,不同的是,一个直接,一个间接。
二十三、没有六识时尘境对意根的影响
意根与法尘相触,之后才生意识了别法尘。是意根先触法尘先知法尘,意识后触后知。只不过意根知的没有意识清楚细致,知之后也没办法有所作为,必须依靠意识和五识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一切尘境都是意根先知,不用六识反馈。但是六识了别六尘比较详细,意识有很强的逻辑思惟观察能力,能带给意根很多建议,意根得到五识意识的反馈,能充分详细的了解尘境,再作以最终的抉择。所以尽管意根不能充分了别六尘境界,但也可以熏习,或者了解个大概,对于习惯的尘境,了别的可以清晰一些,这样对意根就有不知不觉的影响力,就可以存入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