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识之无形不可眼见原文:尔时会中。大药王子。从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识舍于身。作何色像。佛言。善哉善哉。大药。汝今所问。是大甚深。佛之境界。唯除如来。更无能了。于是贤护胜上童真白佛言。大..
释生如
第七章 识之无形不可眼见
原文:尔时会中。大药王子。从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识舍于身。作何色像。佛言。善哉善哉。大药。汝今所问。是大甚深。佛之境界。唯除如来。更无能了。于是贤护胜上童真白佛言。大药王子。所问甚深。其智微妙。敏利明决。
释:这时候会中有另一个菩萨大药王子,从座位上起立,合掌问佛说:世尊,阿赖耶识既然能舍弃色身,祂的相貌是什么样的?佛说:大药,你问得太好了,你现在问的问题是极其甚深的,这是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明了,其他人都不知道,谁也不能把这个问题解答出来。于是贤护菩萨就对佛说,大药王子问的这个问题特别深奥,他的智慧非常微妙敏睿,根性很利。
原文:佛告贤护。此大药王子。已于毗婆尸佛所。植诸善根。曾于五百生中。生外道家。为外道时。常思识义。识者云何。云何为识。于五百生。不能决了。识之去来。莫知由绪。我于今日。为破疑网。令得开解。
释:佛告诉贤护,大药王子曾经于毗婆尸佛所种植了善根,曾经在五百生中出生在外道家,大药王子当外道时,常常思惟佛法里的阿赖耶识之义,善根非常深厚,他常常思惟什么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体性,其功能作用是什么。他思惟这些法在五百生中都没有得出答案,不知阿赖耶识的来去相,也不知阿赖耶识的由来。大药王子能思惟这些法义,善根深厚,能让他五百世不下三恶道,生生世世做人,以继续思惟这些法义。我现在就要破除大药王子的疑惑,为了让他心开意解。
原文:于是贤护胜上童真。谓大药王子言。善哉善哉。仁今所问。微妙甚深。月实之问。其义浅狭。犹如孾儿。心游外境。而不知内。正法希闻。诸佛难遇。佛圆广智。无测深慧。至妙之理。应专启请。
释:于是贤护菩萨对大药王子说:仁者问的太好了,你现在所问的问题,既微妙又甚深,月实菩萨所问的问题,其含义浅白而低下,犹如婴儿,心向外贪求,而不知向内寻觅自心。正法稀有难闻,诸佛也难值难遇,佛的智慧圆满、广大、甚深,无人能测量其深妙智慧以及微妙之理,我们确实应该专心的请问。
原文:时大药王子。见佛熙怡。颜容舒悦。如秋莲开。踊跃欢喜。一心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爱深法。渴仰深法。常恐如来。入般涅槃。不闻正法。而于五浊。众生之中。愚无所知。不识善恶。于善不善。熟与不熟。不能觉了。迷惑轮转。生死苦趣。
释:这时大药王子,看见佛的颜容和霭慈祥,面色舒张愉悦,犹如秋莲盛开,就想请佛宣讲深妙之法,欢喜踊跃地一心合掌对世尊说:世尊,我喜欢深妙的法,敬仰深妙的法,常常害怕佛入涅槃,而听不到深妙的佛法,在五浊恶世之中内心愚痴黑暗,茫无所知,不识善法与恶法,对于善法和不善法,善根熟与不熟,都不能分辨,迷惑轮转于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离。
善根深厚的人都如大药王子这样,渴求深妙之法,以求得智慧和解脱。善根不深厚的人,如果遇见佛长久住世,就会心生懈怠;或者不再认为佛很神奇难遇,不生深重的敬仰之心,也不会信乐于佛法。佛为了救度这一部分众生,不选择在世久住,以免众生修行懈怠。结果佛一宣布要涅槃,众生就赶快来请问佛法,赶紧修行,就怕自己再也得不到佛的指导和教诲了。那些容易懈怠的人不常见佛也有好处,能发起见佛、敬佛和常随佛学的清净信心,道业才能增进。
原文:佛告大药王子。如来正法。难遇难得。我于往昔。为半伽他。登山自坠。弃舍身命。为求正法。经历无量。百千万亿。种种苦难。大药。汝所悕望。皆恣汝问。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释:佛告大药王子,如来正法难遇难得,我曾经为了半句偈子,登到山顶自跳堕坠,弃舍身命,就是为了求得正法。我经历了无量百千万亿种种苦难,为了求法,获得解脱。大药,你所希望获得的微妙的深法,随意你问,我都会为你分别解说。
世尊在过去世修道求法时,为了获得半句偈以身相舍,是因为欲界天上的释提桓因,要考验佛求法的道心是否坚固,就对佛说:我有半句偈子,如果你想听的话,就要把身体给我充饥。佛就发愿答应了,拿生命来换佛法的半句偈子,可见世尊当时求法之心是多么真诚和赤诚。世尊是有大智慧的,知道半句偈子的价值不可估量,生命并不算得什么,众生无量劫生生世世,都是徒劳无益的白白丧失了那么多的生命,如今能有佛法可闻,能有解脱的机缘,舍弃生命也就非常值得了。
原文:大药王子白佛言。唯然奉教。世尊。识相云何。愿垂开示。佛告大药。如人影像。现之于水。此像不可执持。非有无辨。如刍洛迦形。如渴爱像。
释:大药王子对佛说:世尊,我愿意奉持您的教导,希望您能开示我,阿赖耶识是什么相貌。佛告诉大药王子说,比如一个人的影像映在水中,此影像不可执持,手摸不着,也打捞不上来。不能说这个影像是真实有,也不能说这个影像根本没有,说有却把持不了,没有功用,说无却看得见,所以不能用有和无来辨别祂,因为有无是世间相,阿赖耶识却没有世间相,因此不可说有说无。犹如神灵之形,和渴爱的像,神灵无形,却有功用,渴爱无像,却能执相。阿赖耶识也是如此,无形无相,没有相貌,却能显现万法的影像。
五阴身就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影像,万法就是阿赖耶识变化出来的影子,五阴十八界全部都是影子。这些影子不可执持,也把持不住,稍纵即逝,说它有,却是生灭幻化的,犹如水中月和地上的影子,说它无,却有五阴的功用。万法都是影子,你不可能说万法没有,可是虽然有,却不是真实的,犹如海市蜃楼。
渴爱就是心怀着极大的希望,这种心是没有形象的,但却有心的功用,能出生虚妄的相貌,阿赖耶识也是如此,有功用却没有相貌可见。一切法都是水里的影像,镜子中的影像,阿赖耶识犹如水,犹如镜,能映现出一切法的影子,却一法也抓不住。
原文:大药王子白佛言。世尊。云何渴爱。佛言。如人对可意色。眼根趣之。名为渴爱。犹持明镜。视己面像。若去于镜。面像不见。识之迁运。亦复如是。善恶业形。与识色像。皆不可见。
释:大药王子对佛说:世尊,什么是渴爱?佛说,就像一个人对着可心的色境,眼根就奔过去了,这就是渴爱。犹如一个人拿着一面明亮的镜子,看着镜子里自己的面像。如果把镜子拿开,面像就没有了,看不见了,阿赖耶识在色身上的迁运也是这样。阿赖耶识犹如镜子,显现出五阴身,离开阿赖耶识就没有五阴身的显现。众生的善恶业种没有形相,阿赖耶识也没有色相,眼根都看不见。
原文:如生盲人。日出日没。昼夜明闇。皆悉不知。识莫能见。亦复如是。身中渴爱。受想不可见。
释:就像一个生来就眼盲的人,太阳出生和落下,白天晚上和明暗,盲人全都不知,众生看不见阿赖耶识也是这个道理,阿赖耶识有自己真实的功用,却没有形相让众生目睹。自己身中有渴爱,有受和想,众生也不能目睹。
渴望得到、希望得到就是渴爱,众生有渴爱的心、希望的心、求取的心,这种渴爱心无形无相,以此比喻阿赖耶识亦是如此无形无相。就像人面对喜欢的色,眼根就奔过去了,如果喜欢经历过的人事,意根就奔过去了,意识就开始回忆、追忆、回想、展望、希望,这就是渴爱相,眼根无法看见这样的渴爱相。阿赖耶识也是无形无相,却能迁一切法入心,一切法相都是阿赖耶识迁运出来的。众生造的善恶业虽然是无形无相的,但却作为种子存下来了,种子是无形无相的,阿赖耶识的色相也同样是不可见的,没有什么相貌。
原文:身之诸大。诸入诸阴。彼皆是识。诸有色体。眼耳鼻舌及身。色声香味触等。并无色体。受苦乐心。皆亦是识。
释:色身上的地水火风四大,还有空大、识大,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阿赖耶识输送出来的,见到诸大就等于见到阿赖耶识了,只是不可眼见。诸入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五阴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实质上都是阿赖耶识,一切作用全部是阿赖耶识的功能。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色声香味触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无色的识心,能感受苦乐的六识心,都是阿赖耶识迁过来的,这一切法都是阿赖耶识的功用。
眼根是阿赖耶识输出地水火风四大种子变现的,眼根所见的色是阿赖耶识输出四大种子变现的,二者相触产生的眼识,是阿赖耶识输出识种子形成的,那么一切法当然都是阿赖耶识了。色阴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是阿赖耶识的功用,受阴,是六识的受,想阴是六识的想,行阴是六识的行,识阴是六识的识性,都是阿赖耶识输出识种子生成的,都是阿赖耶识的功用。
诸有色体都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色法,比如说眼耳鼻舌身五根,还有五根和意根所对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都是四大种子组成的色法,都是阿赖耶识输出四大种子变现出来的,都是阿赖耶识的功用。除了色之外还有无色体六识心法,是阿赖耶识输出识大种子形成的,都是阿赖耶识的功用,包括六识心的一切功能作用,都是阿赖耶识的功用。
任何一种法都离不开阿赖耶识,那么谁是主人翁?阿赖耶识是主人翁,十方世界诸佛国土,谁是王?阿赖耶识是王。色法心法,全都是阿赖耶识。所以佛称赞大药王子所问甚深。没有修出地上菩萨的种智,无法观行出一切法都是阿赖耶识。明心之后观行万法,色法是色法,心法是心法,阿赖耶识是阿赖耶识,各有各的作用,不会把万法的作用全部都归结到阿赖耶识上来。其实都是阿赖耶识一个本体,是祂自己在玩转自己。凡所接触到的一切法都是自己,都是阿赖耶识,自己是阿赖耶识,自己所接触的一切法也是阿赖耶识,全体都是阿赖耶识,这就是一真法界。
六识所见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看见的色是阿赖耶识变现的,眼根是阿赖耶识变现的,见色的眼识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那有自己吗?没有,全体都是阿赖耶识。我们的身体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我们接触的一切法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我们的识心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有我们自己什么呢?有五蕴吗?五蕴是什么?就是阿赖耶识,十八界是什么?全部是阿赖耶识。哪有自己?而意根还执著这是我做的,那是我的,哪有意根啊?意根就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本质上还是阿赖耶识。
这样观行到最后,就能证得无我,无我的程度越来越深,彻底无我就是佛了。般若智慧要往这上面发展和推进,这个智慧就越来越深了以后就变成了唯识种智。但是还有前提,禅定福德这些做菩萨的条件要具足,菩萨六度要修足。这个结论提供出来了,但中间没有求证过程,还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有了求证过程,结果是通过求证都证得了,佛法才是属于自己的,然后身心全部颠倒过来。身心都改变了以后,转识成智,最后就成佛了。
原文:大药。如人舌得食物。知甜苦辛。酸醎涩等。六味皆辨。舌与食物。俱有形色。而味无形。又因身骨髓肉血。觉知诸受。骨等有形。受无形色。知识福非福果。亦复如是。
释:大药,如人的舌根与食物相触,就知道了食物的甜苦辛酸醎涩等六味,这些味尘舌识都能辨别出来,舌识的作用就是分辨、分别味尘的,只要有识,就有分别了别性。舌根与食物都有形色,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色法,但是品尝出的甜苦辛酸醎涩味尘是无形的。
又因为有色身,有骨头肌肉有血液,识心就能感觉到色身上的一切觉受,比如说疼痛、舒适、轻安,或者是冷了、饿了、渴了这些感受,没有色身能感受吗?不能,身根不与触尘相触,不会出生识心,就没有感受的作用。骨头肉血等是有形色的,是四大组成的物质色法,而能感受的那个识心是没有形色的,识心的受也是无形色的。所以应当知道,阿赖耶识的福果和无福的果,也同样是无形无色的。
原文:时。贤护胜上童真。礼佛双足。白佛言。世尊。此识可知。福非福耶。佛言善听。非未见谛。而能见识。识不可视。非如掌中。阿摩勒果。识不在于。眼等之中。若识在于。眼等之中。剖破眼等。应当见识。
释:这时候贤护菩萨礼佛双足,又问佛说:世尊,这个阿赖耶识是含藏着福果,还是不含藏着福果?佛说:你仔细听,贤护,没有证得真实道理的人,就不能证得阿赖耶识,不能知见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可用眼见,眼识见不到。阿赖耶识不是像手中的阿摩勒果那样,用眼识能见,阿赖耶识不在眼根之中,也不在耳根之中,不在鼻根之中,不在舌根之中,也不在身根之中。如果阿赖耶识在眼根等五根当中,剖开眼根等五根,应当能见到阿赖耶识,可事实是见不到阿赖耶识。
非未见谛而能见识,这个谛指的是真理、真实,小乘的谛,指的是四圣谛真理,大乘的谛是指阿赖耶识、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心。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是无法见得到这个识的,这个见也不是指眼见,是指证得的意思。非未见谛而能见识,当你见得真理,证得实相了,才能见得这个识,但也不是肉眼所见。
证得阿赖耶识是指在作用上,知道这是阿赖耶识所起之用,明了阿赖耶识的功用就是证得,不是指眼睛看见。比如证得风,知道有风出现了,也不是看到风了,而是在风所起的作用上认识了风,了知了风的到来。风一刮过来,看见树叶在动,就知道有风,但是却看不见风。同理,我们证得阿赖耶识在五蕴身上的运行,知道祂是如何运行起作用的,就是证得阿赖耶识。但是能看见阿赖耶识吗?看不见,识不可视,只能在作用上证得祂,知道祂起的什么作用,背后的运作是怎样的。
证得阿赖耶识时,要知道祂是如何起作用的,起的是什么作用,在八个识的和合运作中,知道哪个作用是祂现起的,八个识要一一分别出来。比如我们眼睛见色的时候有眼识、有意识、有意根、有第八识,如果说这里有阿赖耶识的作用,那要指出来,祂到底起的是什么作用,具体是如何运作的。证得阿赖耶识还要知道祂具体在何处,如何运作,如何配合七识和五阴的,能知道阿赖耶识粗浅的运作,但是细的运作还要在后续的修行中,再仔细观察思惟,才能观察到阿赖耶识更微细的运作。像六祖大师悟道时就悟出了五个何期自性,里面的细节就知道一些了,才能说出五个何期自性。
在六尘的分别性上,七识妄心要起用,真心也要起作用,我们必须在有能力分开八个识各自的作用之后,才能证得阿赖耶识,在五阴真妄和合运作中,现量观察阿赖耶识的功用,就是证得。证得各个识的功用,都是意识意根证得的。
五识不能证得,因为五识不能见阿赖耶识,所以佛说识不可视,并不是像在掌中放一个阿摩勒果一样看得见。阿摩勒果是有形有色的,阿赖耶识是无形无色的,眼识只能看见有形有色的果物,不能见无形无色的识心。眼睛里没有阿赖耶识,如果眼睛里有阿赖耶识,把眼睛剖开,就应该能找到阿赖耶识,如果阿赖耶识在身体里,把身体一片一片切开,也应该能找到阿赖耶识,可事实上却找不到。即使是世尊自己也看不见识的色相,只能感知其所起的功能作用。
原文:贤护。恒沙诸佛。见识无色。我亦如是。见识无色。识非凡愚。之所能见。但以譬喻。而开显耳。贤护。欲知识之罪福。汝今当听。
释:贤护,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都证得了阿赖耶识,都知道阿赖耶识是无色相的,我也是这样,证得了阿赖耶识,知道阿赖耶识是无色相的。阿赖耶识不是凡夫愚人们能够见得的,我也只能用各种譬喻来开示和显示出阿赖耶识。贤护,如果你要知道阿赖耶识里所含藏的罪福业,你现在应当仔细听。
原文:譬如有人。为诸天神。或乾闼婆等。及塞建陀等。鬼神所著。贤护。于意云何。其为天等。鬼神所著。其着之体。求于身中。可得见不。贤护白佛言。不也。世尊。天等鬼神所著。其着之体。无色无形。身内外求。皆不可见。
释:佛说:譬如有人被一些天神,或者是乾闼婆非人,或者是塞建陀等鬼神附体控制了,贤护,你怎么想呢?这个人被天人或者鬼神附体了,你在这个人的身体上能看见鬼神和非人的色身吗?贤护菩萨回答佛说:看不见,世尊,非人和鬼神附着在人的身体上,他们是无形无色的,不管在人身内还是在人身外,都看不见。
佛说法常常用比喻,因为比喻比较形象,众生能容易听懂。鬼神附体的时候,心里明明是知道是有鬼神的,可是谁也看不见鬼神,同理,阿赖耶识也在五蕴当中运行,同样也是看不见的,但祂却实实在在的存在运行着。与鬼神附体五蕴一样,附体以后,鬼神指挥五阴,让干什么五阴就干什么,五阴必须听从鬼神使唤。我们众生都是听谁使唤?是听阿赖耶识使唤,而阿赖耶识是随顺于意根的。
我们应该明白,五阴身行走坐卧是谁在起作用呢?是八个识和合起作用,没有八个识身体就不能行走坐卧,没有八个识就坐不住,躺下也是一堆死肉,所以色身上有八个识,才能行走坐卧,迎来送往,穿衣吃饭。
原文:贤护。其为福胜。诸大天神。之所著者。即须好香花。烧众名香。香美饮食。清净安置。祭解供具。咸须华洁。如是此识。为福资者。便获尊贵。安乐之果。或为人王。或为辅相。或豪望贵重。或财富自在。或为诸长。或作大商主。或得天身。受天胜果。由识为福资。身获乐报。
释:贤护,如果这个人色身上是一些天神来附体,天神就要布置香美的鲜花,燃烧诸多名贵的香,准备一些香美的饮食,周围环境都要布置的干干净净,安置一些干净的祭祀天神的供具,一律都是华丽而清净的,因为天神就是喜欢干净和清净美丽。阿赖耶识也是这样,有福业滋养,含藏着善业福果,阿赖耶识就让五阴身获得尊贵、安稳而快乐的果报。或者作为国王皇帝,或者作为丞相和宰官,或者出生在豪望贵族之家,或者是大富长者,财富自在,或者作为大商主,富贵发达,或者升天享福,作天人。这些都是因为阿赖耶识里收藏着福德业种所致,有福德滋养,阿赖耶识就变现福报身,享受乐报。
天人们喜欢香,喜欢清净,喜欢华丽,被附着的这个人就要经常烧香,为了好闻,饮食都是香美,而且特别干净的。天人命终托生到人中的那些人,几乎都有洁癖,那是把天人的习气也带来了,他的手一天不知道要洗多少遍,生活环境都是非常讲究的。其实那些细菌是洗不掉的,他不知道,只是习惯性的洗,衣服经常的洗,桌子经常的擦,一点灰尘都不许有。这是在天上养成的洁癖,喜欢清洁的天人习气。
如果是猪狗托生过来的人,看看猪狗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他的家里就差不多是什么样,从这里就能判断出此人前世当过什么众生,从哪道里托生过来的。再从一个人的习气上就能判断出他的前世是哪类众生,如果他的相貌,非常非常的瘦,脸是长长的,就能大约判断出此人前世做过什么众生。在临终的时候,观察他的相貌和他这一生的习气秉性,也大约能判断出他要托生到哪一道里。
如果一个人到老了,还一直是又贪又悭吝,一点东西都不肯施舍与人,就知道此人必去饿鬼道无疑。大多数人死后一般都要去鬼道,因为大多数众生都是悭贪吝啬的,与鬼道众生相应,就去做鬼。人道中的大部分众生也都是从三恶道中托生过来的,因为大多数众生的习性都与三恶道相应。
原文:如彼福胜。天神所著。得胜妙花香。香美饮食。便即欢喜。病者安隐。今得尊贵。豪富自在。当知皆是。由福资识。身获乐果。
释:如果是那些福德比较殊胜的天神来附其体,其人与天神的果报相应,这个人就享受胜妙的花香,还有香美的饮食,内心欢喜异常,被天神附体的人如果从前有病,这时病就没有了,因为天人天神从来没有病,所以是不会让这个人再生病的。被附体的人,现在获得了富贵自在之果报,当知都是因为自己过去所造作的福德之业滋养阿赖耶识的结果,让现在的五阴身获得了快乐的果报。
原文:贤护。其为富丹那等。下恶鬼神。之所著者。便爱粪垢。腐败涕唾。诸不净物。以此祭解。欢喜病愈。
释:贤护,如果一个人被富丹那等下劣的恶鬼神附体了,这个众生就喜欢肮脏粪秽、腐朽发臭的鼻涕和唾液,喜欢一切不净物。如果用这些不净之物祭祀鬼神,此人病苦就会消失不见,因为鬼神能报答此人,用神通治好他的病。那些福薄的恶鬼,人吐一口痰,都得去抢,唾液对于鬼神来说就是美食,鼻涕对于鬼神来说也是美食,粪垢之处也有没有福德的鬼来啖食。这些福薄的鬼神,都是因为活着为人的时候不肯布施,悭吝成性,就得这个果报。
原文:其人以鬼神力。随鬼神欲。爱乐不净。臭朽粪秽。识以罪资。亦复如是。或生贫穷。或生饿鬼。及诸食秽。畜生之中。种种恶趣。由罪资识。身获苦果。
释:如果一个人被鬼神所控制了,鬼神在他身上想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鬼神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完全听从鬼神的指使。喜欢不干净的臭秽腐败的粪秽之类的物品。众生造了罪业,罪业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变现的众生也是这样,喜欢低劣下贱肮脏粪垢之处。因为这个人不修福,阿赖耶识里没有福业,都是罪业,就会让这个众生或者生到贫穷家,或者生到恶鬼道,啖食臭秽物,或者生到畜生道,畜生也是全部都吃肮脏的饮食。生在这三恶道当中,都是因为由罪业来滋养着阿赖耶识的结果,阿赖耶识就让他的五阴身获得这样的罪苦果报。
原文:贤护。胜上天神。其着之体。无质无形。而受种种。香洁供养。识福无形。受胜乐报。亦复如是。富丹那等。下恶鬼神。为彼著者。便受不净。秽恶饮食。识资罪业。获诸苦报。亦复如是。
释:贤护,众生被果报殊胜的天神附体时,天神在人身上是无形无相的,却能受到鲜花和洁净的饮食供养,同样的,含藏着福德种子的阿赖耶识也是无形无相的,却能让众生受着殊胜的乐报。众生被富丹那等下劣的恶鬼附体了,就喜欢不净的臭秽的饮食。众生造了罪业,罪业种子滋养阿赖耶识也是这样,让众生获得苦报,就像那些下劣恶鬼附在人身上一样,这个人就和下劣恶鬼相应,受那些恶劣的果报,受用肮脏不净的饮食的果报。
原文:贤护。当知识无形质。如天等鬼神所著之体。供具饮食。所获好恶。如资罪福。得苦乐报。
释:贤护,你应当知道阿赖耶识无形无色,就像天神著身和鬼神著身不可见一样,所获得的饮食供养具,所得的罪业和福果差别,都是因为众生的罪福业滋养阿赖耶识的结果,众生就得到苦报和乐报。众生造罪恶业,造善福业,所受的果报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