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三心释之研究》第二章第2节 之摘录

2024-06-01 08:07 净宗系列 S 纠错

本文摘自台湾林炯灵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善导三心释之研究》。毫无疑问,林先生于其硕士论文之中所引用的梵文《极乐庄严经》的部分之内容,为我们确定魏译18愿(俗称弥陀之“本愿”)之性质提供了绝对可靠之证据..

林炯灵

《善导三心释之研究》第二章第2节 之摘录本文摘自台湾林炯灵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善导三心释之研究》。毫无疑问,林先生于其硕士论文之中所引用的梵文《极乐庄严经》的部分之内容,为我们确定魏译18愿(俗称弥陀之“本愿”)之性质提供了绝对可靠之证据!!!

弥陀本愿到底是“正信即生(只须十念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心就决定必生)”之“愿”,还是“称名往生(须下至十声,上至一形之称名方可往生)”之“愿”?!凡具自信而又笃信佛语的读者们当会自有定论矣!!!

nbsp;nbsp;nbsp;各位若能再参考一下《净土诸经》之中如来所说的“行正信行得生我刹”、“善根回向即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及“闻信即生”、“正信即生”等“根本原则”以及魏、唐二译的“本愿成就文”,相信任何邪魔外道的异端邪说都会不攻而自破矣!!!

nbsp;

《善导三心释之研究》第二章第2节:

2、《无量寿经》、《观经》的三心

《无量寿经》在中国共被翻译过十二次,目前有五部存在,七部佚失,此五部分别是《佛说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是后汉?支娄迦谶译;《大阿弥陀经》,吴?支谶译;《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如来会》,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梵文本和藏文本亦存在,光是梵文的写本就有二十三部,都是在尼泊尔境内发现,而直到最近,将梵文本加以翻译、刊行的也越来越多。而《观无量寿经》有二译说和三译说,目前只剩刘宋??良耶舍的版本存在,并没有梵文本或藏文本。而善导的三心释是来自《观无量寿经》的内容,《观无量寿经》的三心之文是:

nbsp;nbsp;nbsp;「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nbsp;nbsp;nbsp;MaxMüller等在《东方圣书》的《观无量寿经》(Amitayur-Dhyana-Sutra)英译中,其中的三心(Thethreefoldthought)是:1、TrueThought.2、DeepBelievingThought.3、DesiretobeborninthatPureLandbybringonesownstockofmerittomaturity。MaxMüller等的理解是:至诚心是「真实心」;深心是「深信心」;回向发愿心是「欲以自身的善根往生净土」。此三心在中国善导净土教的理论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然而与此《观经》的三心有关的是《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愿文,此第十八愿又被叫做弥陀的本愿,日本的法然将此愿内容所说的众生心理状态等同《观经》的三心,法然主张「观经三心」即「本愿三心」。之后的亲鸾判「观经三心」与「本愿三心」有所不同,这将会在下一章提到。而「本愿三心」为何呢?这必须从《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愿文来说。

曹魏?康僧铠的《无量寿经》十八愿愿文为:

nbsp;nbsp;nbsp;「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唐?菩提流志译的《无量寿如来会》的第十八愿愿文为:

nbsp;nbsp;nbsp;「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nbsp;nbsp;nbsp;在梵文本方面,梵文本的第十九愿如下:

(平等通照版)

sacenmeBhagavan-bodhipraptasya-aprameya-asamkhyeyesubuddhaksetresuyesattvamamanamadheyamwrutvatatrabuddhaksetrecittamprerayeyur-upapattayekuwalamulanicaparinamayeyustetatrabuddhaksetrena-upapadyeranantawodawabhiw-citta-utpada-parivartaihsthapayitva-an-antarya-karinahsaddharma-pratiksepa-avarana-krtawcasattvanmatavad-aham-anuttaram.samyaksajbodhimnbsp;abhisambudhyeyaj.

「若我成佛,凡是无量无边佛土的众生听闻到我的名号,将会生起往生之心而且回向善根。乃至生起十念的往生佛国心,若不往生,我就不成无上正等正觉。但造作无间业和诽谤正法除外」

平等通照对此愿文的翻译如下:

「世尊啊!我成正觉之后,在无量无数的佛国中,众生听闻到我名字,生起欲生我的佛国的心,为此而积累善根(功德)。又,即使只生起十次往生佛国的心,这些人若不往生我的佛国的话,我就不取无上等正觉了。但是犯五逆罪?无间业,妨害、诽谤正法者除外」

Gómez对此愿文的翻译如下:

「世尊,在我成正觉之后,众生在无限、无量的佛土将会听到我的名字,他们将置心于往生我的佛国,而且以他们的善根奉献而往生,如此还不能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为无上、完美、圆满的正觉。又甚至他们只有十次的决定,往生也将会实现。除非他们犯了五种立即报应的罪,和反对正法」

MaxMüller等对此愿文的翻译如下:

「薄伽梵,当我成菩提时,若无量无数佛国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字之后,我将使其心念我的佛国,且将使他们以善根的积蓄而往生的愿望实现,甚至他们只有十次的心念(往生之心念),如果他们没有往生到我佛国,那么我就不成为无上等正觉。除非他们犯了五逆罪和妨碍、诽谤正法」nbsp;nbsp;nbsp;

以上列举了《无量寿经》的「十念必生愿」(或称「至心信乐愿」)的各种版本之内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再以汉译第十八愿的愿成就文和原始梵文本弥陀本愿的愿成就文来看「本愿三心」的话就可以更加明了。

曹魏?康僧铠的《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成就文为: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唐?菩提流志的《无量寿如来会》的第十八愿成就文为:

「何以故?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起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

梵文的弥陀本愿的愿成就文为:

(平等通照版)

Tatkasyahetoh.yekecitsattvastasyabhagavatomitabhasyanamadheyajwrnvantiwrutvacantawaekacittotpadamapy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cittamutpadayantitesarvevaivartikatayajsantyanuttarayahsamyak-sambodheh.

「何以故?凡任何众生听到无量光如来的名号,且听了之后乃至生起一念至诚大深信,这些众生将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

南条文雄版本为:

Tatkasyahetohyekecitsattvastasyabhagavatomitabhasyanamadheyajwrnvantiwrutvacantawaekacittotpadamapyadhyawayenaprasadasahagatenacittamutpadayantitesarvevaivartikatayajsantyanuttarayahsamyaksambodheh.

「何以故?凡任何众生听到无量光如来的名号,且听了之后乃至生起一念至诚净信,这些众生将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

平等通照对此愿成就文的翻译如下: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人听到无量光如来的名号,听到之后有生起净信而有高洁的愿望,即使只有一次的发心,他们将不退转于最高的正觉」

Gómez对此愿成就文的翻译如下:

正觉的保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听到阿弥陀佛名字的众生,听到之后有坚决的清净信心,甚至只有一念,他们将不退转于无上、完美、圆满的正觉」

MaxMüller等对此愿成就文的翻译如下: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听到无量光佛名号的众生,听到之后生起欢喜憧憬之心,甚至只有一念,他们将不退转于最高的正觉」

nbsp;nbsp;nbsp;

康僧铠的《无量寿经》所描述信受弥陀本愿的心理状态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在菩提流志的《无量寿如来会》里说信受弥陀本愿的心理状态是「乃至能发起一念净信欢喜爱乐」,而梵文本是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cittamutpadayanti是指「生起至诚的大净信心」或者是「至诚大净信的生起心念」或「以至诚大净信心生起」;这里的utpadayanti是ud-(pad)-ya-ti,指生起,生起往生之心(cittam),如何的生起呢?就是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adhyawayena是adhy-awaya的具格,adhy是接头词,(awaya)是指心、大心、净心、期心、直心、正直心;深心、深心本愿、心性、心情、心行;意、心意、立意、故意;乐、心乐、意乐、志乐、欲乐、所乐、乐欲、心所乐欲;欲、所欲、意欲、志力、志愿、希望;解、思、思惟;志性之所归趣。adhy-awaya有意向、欲望、愿望的意思,汉译可解释为:所乐、乐欲、欲乐、意乐、胜意乐;至心、诚心、正心、一心、正直心,正直深心、深心、深固心、深(净)心、增上深心、增上心;正信;至诚;深求的意思。

nbsp;nbsp;nbsp;另外的prasada-mahagatena中,prasada有净、清净、澄净;净心、清净心、心清净,信、信心、净信;实信、归信、敬信、正信、深信、笃信、清净信、妙净信心;信乐、信受、信敬心、清净信乐;善心;欣、喜、欢喜、妙喜、欢喜心、喜爱之心等的意思。而maha-agata是形容词,maha是形容词,有大、广大、巨的意思,后面的agata是a-gata,动词是(gam),agata是过去被动分词,有入、得、来;至、归、所集之意;maha-agata是指广大、巨大,可当形容词用;prasada-mahagatena这个字是具格,可解释为「以广大清净」、「以含有大深信」、「以得大欢喜」等。如果再加上前一个字的adhyawayena,就是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是具格来当作副词用,可解释作「以乐欲大清净心」、「以深固大信心」、「以诚心大信受」、「以至诚大欢喜」等,由以上述的这些的心态来生出此往生之心。

nbsp;nbsp;nbsp;另外南条文雄版本的本愿成就文和平等通照版本的本愿成就文大致上相同,唯一不同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平等通照版本描述信受弥陀本愿的心理状态的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以至诚大净信),和南条文雄的adhyawayenaprasada-sahagatena(以具有至诚净信)两者有些许的不同。adhyawayena和prasada两字和平等通照版本都一样,而saha-gata和maha-agata是不同的。saha-gata是形容词,saha是副词,有共、与……共、与……俱的意思,后面的gata是动词(gam)的过去被动分词,是往、去之意;saha-gata是指伴随着、与……一起;prasada-sahagatena是具格,可解释为「以伴随着清净」、「以含有深信」、「以具有欢喜」等。如果再加上前一个字的adhyawayena,就是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是具格,可解释作「以乐欲清净心」、「以深固信心」、「以诚心信受」、「以至诚欢喜」等,以上述的这些的心态来生出此往生的心。

nbsp;nbsp;nbsp;因此无论是adhya-wayenaprasada-mahagatenacittamutpadayanti的「至诚大清净的生起心念」、「深心大欢喜的生起心念」、「欲乐大善心的生起心念」等的解释;或是adhyawayenaprasadasahagatenacittamutpadayanti的「至心清净的生起心念」、「深固敬信的生起心念」、「诚心妙喜的生起心念」的解释,其信受弥陀本愿的内心相状都合于《无量寿经》「本愿三心」的「至心、信乐、欲生」,且合于《观无量寿经》「观经三心」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虽然康僧铠的《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本愿文的「至心、信乐、欲生」在梵文本的本愿文中只有「欲生」明显的与汉译相符,但是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的梵文本中,梵文的内容可明显的表现另外的「至心、信乐」,因此「本愿三心」便可从梵文本「乃至十念」的弥陀本愿文和「乃至一念」的愿成就文中看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净土经典的梵本中,说到「信」的梵文字有几种:

1/nbsp;wraddha:此一字在初期佛教中常与其它修行的法目并说,如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等;在梵本《极乐庄严经》独有的偈颂里,有「信(wraddhe)胜者之言的智者,其功德更胜于此;信(wraddha)是获得最高真理的根本」,《弥陀经》中的“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wradddhadhvamnbsp;pratiyatha)我语及诸佛所说”,一般在使用此字时,是指由‘信’而达‘慧’的修行,其中有信慧相即的内容。

nbsp;2/nbsp;prasada:此一字之前已经提过,它有「清净」、「喜悦」之意,除此之外它在古印度的《薄伽梵歌》中还有「恩惠」、「恩宠」之意。是《无量寿经》的本愿成就文所使用的字,最适合代表「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

adhimukti:有「信解」之意,它有知性的意味。在《无量寿经》中有「若有众生,明信(avakalpayantyabhiwraddadhatyadhimucyante)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adhimukti此字更表示了「信」「慧」相即的内含。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