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观智以透视涅槃与问答(七)

2024-02-14 08:16 南传佛教 R 纠错

戒、定、慧三无漏学乃是佛教的修学次第,此三无漏学可使凡夫成就圣位。觉音论师所造的南传《清净道论》即是以戒、定、慧三学为大纲,以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为修学次第。缅甸帕奥禅师指导禅修,不仅依据《清净道论》,还..

帕奥禅师

如何培育观智以透视涅槃与问答(七)如何培育观智以透视涅槃

前言

在上次的讲座里,我简要地解释如何依据第五法与第一法来辨识缘起。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讨论如何继续修行观禅,直到证悟涅槃。

要证悟涅槃,禅修者必须逐步地培育十六种观智(bana)。

第一种观智是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在前面如何辨识名法与色法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了这种观智。

第二种观智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在上次的讲座中,我解说如何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以及如何辨识缘起,即是解说这种观智。

培育前面这两种观智之后,你必须依照每一种法个别的特征、作用、现状与近因,再度辨识所有名法、所有色法与缘起法的每一支,藉著如此辨识而完成对它们的修行。这些无法以简短的方式来解释,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细节,最好的方法是:在实际修行的时候学习它们。

现在,我要简要地解说其余的观智。

思惟智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组的方式觉照行法的智慧。要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分组──分成两组:名与色;或五组:五蕴;或十二组:十二处及十二缘起支;或十八组:十八界。然后需要觉照每一组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教导以正思惟来辨识五蕴:辨识一切色、受、想、行、识为“不是我”(anicca无常)、“不是我的”(dukkha苦)、“不是我自己”(anatta无我)。佛陀解释所谓的“一切”乃是包括:“过去、现在与未来;内与外;粗与细;劣与胜;远与近”。

首先你再次将定力提升到第四禅。如果你是纯观行者,只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那么你应提升定力,直到定力之光强盛明亮。然后从辨识六门中每一门的究竟色法开始。

将色法归类为一组,观察它的生起与消灭,接著知见它为无常。你必须一再重复、交替地照见内外色法的无常相。辨识外在的色法时,你必须由近而远,将觉照的范围逐渐扩大,直到遍及无边的宇宙。

接著依照相同的方法,观察众生因为色法的生灭而必须不断承受的痛苦,然后知见它为苦。

最后观察色法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体,然后知见它为无我。

你必须以同样的方法照见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辨识六门的所有名法:这包括存在每一门心路过程(vithi)里每一心识刹那中的心与心所,以及发生于心路过程之间的有分心。你必须一再重复、交替地照见内外名法的三相。

观察六门的名色法之后,现在你必须先照见今世这一期生命中的色法及名法的三相,从最初的结生心到最后的死亡心。在此,同样地,你必须逐一地照见三相,不断重复修行。

照见今世的名色法之后,你必须也照见你曾经辨识的过去世及未来世。你必须逐一地照见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当中内在与外在所有名色法的三相,不断重复修行。

如此修行时,你将快速地培育起更高的观智,阶阶相续,直到证悟阿罗汉果。不然的话,你可以藉著几种练习来提升你的观智。

四十种思惟法(Cattarisakara-anupassana)

第一种练习是知见过去、现在、未来的内外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四十种思惟法。它们的巴利文名称都以“to”作为字尾,所以称它们为四十个“to”。

无常组有十种思惟法:

1.无常aniccato

2.毁palokato

3.动calato

4.坏pabhavguto

5.不恒addhuvato

6.变易法viparinamadhammato

7.不实asarakato

8.无有vibhavato

9.死法maranadhammato

10.有为savkhatato

苦组有二十五种思惟法:

1.苦dukkhato

2.病rogato

3.恶aghato

4.疮gandato

5.箭sallato

6.疾abadhato

7.祸upaddavato

8.怖畏bhayato

9.难itito

10.灾upasaggato

11.非保护所atanato

12.非避难所alenato

13.非归依处asaranato

14.杀戮者vadhakato

15.恶之根aghamulato

16.患adinavato

17.有漏sasavato

18.魔饵maramisato

19.生法jatidhammato

20.老法jaradhammato

21.病法byadhidhammato

22.愁法sokadhammato

23.悲法paridevadhammato

24.恼法upayasadhammato

25.杂染法samkilesikadhammato

无我组有五种思惟法:

1.无我anattato

2.空subbato

3.敌parato

4.无rittato

5.虚tucchato

运用这四十种思惟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内外名色法时,有些人的观智提升到证悟阿罗汉果。

不然的话,你应该以“色七法”与“名七法”来照见名色法的三相。

色七法(Rupa-Sattaka)

色七法是:

一、照见这一期生命中,从投生到死亡之间的内外色法的三相。

二、照见这一期生命中不同时期的内外色法的三相。你应将这一期生命当作一百年,接著将它分成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三十三年。然后藉著观察每一时期的色法一生起即坏灭,而不会去到下个时期,如此来照见每一个时期的色法之三相。

接著,将这一期生命逐渐地分成更短的时期,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来照见。于是,你把这一百年的生命分成:十年为一期,总共十期;五年为一期,总共二十期;四年为一期,总共二十五期;三年为一期,总共三十三期;两年为一期,总共五十期;一年为一期,总共一百期;四个月为一期,总共三百期;两个月为一期,总共六百期;半个月为一期,总共两千四百期;一天分成两个时期;一天分成六个时期。在每一个情况里,观察每一时期的色法就在那一时期里消灭,不会去到下一个时期,因此是无常、苦、无我。

再进一步缩短每一时期的时间至身体每一个动作的期间,即:每一次向前走、向后退、向前看、向旁看、弯曲手足或伸直手足的时期。然后,将每一步分成六个时期:举起脚跟、提起脚尖、脚向前移、脚向下落、脚接触地、脚压于地。并且照见这一百年当中每一个时期的色法之三相。

三、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饥饿时与饱食时的食生色法之三相。

四、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热时与冷时的时节生色法之三相。

五、在眼、耳、鼻、舌、身与意六门中生起的业生色法之三相。观察每一门里的色法一生起即坏灭,而不会去到其他门。以此方法来照见色法的三相。

六、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快乐时与悲伤时的色法之三相。

七、照见非有情(无生命)的色法之三相。那即是没有六根任何一者的色法,如:铁、铜、不锈钢、金、银、珍珠、宝玉、螺贝、大理石、珊瑚、泥土、岩石、水泥、与植物。这类色法只存在外界。

上述即是色七法。

名七法(Arupa-Sattaka非色七法)

在修行名七法时,你应照见修行色七法的观禅心的三相。这是指:在每一法里,你照见的对象是观禅心。你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来照见它。名七法是:

一、整体地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的三相,然后照见缘取色七法为对象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为无常之后,接著也应照见该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

对于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为苦及无我的观禅心,也应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它们的三相。

二、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之三相,然后照见缘取每一组色法为对象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其中一法的色法为无常之后,接著也应照见该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对于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为苦及无我的观禅心,也应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它们的三相。

三、再次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之三相,然后连续四次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之前生起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当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中任何一法的色法为无常、苦、无我时,立刻照见那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接著,以第三个观禅心照见第二个观禅心;以第四个观禅心照见第三个观禅心;以第五个观禅心照见第四个观禅心为无常、苦、无我。

四、这与第三法相似;差别在于:继续修行直到以第十一个观禅心照见第十个观禅心为无常、苦、无我。

五、特别针对去除邪见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无我的思惟,以便去除邪见──尤其是我见。

六、特别针对去除骄慢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无常的思惟,以便去除骄慢。

七、特别针对断除贪爱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苦的思惟,以便断除贪爱。

藉著修行色七法与名七法,你将透彻地照见名色。

我已解说如何以分组的方法培育透视行法的观智;现在我要解说如何培育透视行法生灭的观智。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

生灭随观智由两种观智构成:透视行法的因缘生灭(paccayato-udayabbaya)之观智,以及透视行法的刹那生灭(khanato-udayabbaya)之观智。行法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内在与外在的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及十二缘起支。

照见因缘生灭应以之前我已经解释过的缘起第五法及第一法来修行。例如照见无明等过去世的五因如何造成今世五蕴生起;照见于未来世证悟阿罗汉道时,无明等的息灭,以及最后般涅槃时五蕴的息灭。

照见刹那生灭是你必须照见每一心识刹那中五蕴的生灭。这包括结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死亡心(cuti-citta)生起与息灭时的五蕴。(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称为离心路过程心vithi-mutta-citta);也包括六门心路过程(vithi)里,每一心识刹那中的五蕴。

培育此观智的方法有两种:简略法及详尽法。

简略法

若要修行简略法,你应逐一地只照见下列诸法刹那生灭的本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与十二因缘。你应知见它们的刹那生灭,并照见它们的三相。

详尽法

详尽法分为三个阶段来修行。首先,你只照见诸行法的因缘生及刹那生,然后只照见它们的因缘灭及刹那灭,最后再照见它们的因缘生灭及刹那生灭两者。

生起的观法(Samudayadhammanupassi随观集法)

开始修行详尽法时,你应一再地只照见行法的因缘生起,以及它们刹那生起。

以色法为例,依照前面讲述过的缘起第五法来辨识色法的因缘生。再次看向过去直到你前世临死的那一刻,照见引起今世业生色法的过去五因。逐一地照见无明、爱、取、行及业每一因的生起导致业生色生起。

然后,你应只照见业生色法的刹那生起。

然后你必须逐一地照见心生、时节生与食生色法的因缘生及刹那生。你照见心造成心生色法生起;时节造成时节生色法生起;食素造成食生色法生起。

在每一项里,你也都照见其色法的刹那生。

然后,你必须以相同的方法照见名法的因缘生与刹那生。然而,要列举细节必须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将省略它们,而在每一个例子里只解说色法的细节。

息灭的观法(Vayadhammanupassi随观灭法)

照见名色法的因缘生与刹那生之后,接著应一再地只照见它们的因缘灭及刹那灭。

在照见色法时,依据缘起第五法来观色法的因缘灭:看向未来,直到你证悟阿罗汉果的那一世。当你证悟阿罗汉道果(arahattamaggaandarahattaphala)时,所有的烦恼都息灭了。而在那一世结束之时,所有的行法都息灭了。这是直接照见你的般涅槃,从那时起不再有新的名法或色法生起。逐一地照见无明、爱、取、行及业每一因的息灭导致业生色息灭。

如此照见业生色法的因缘灭之后,你应只照见该色法的刹那息灭。

然后你必须逐一地照见心生、时节生与食生色法的刹那灭及因缘灭。你照见心的息灭造成心生色法的息灭;时节的息灭造成时节生色法的息灭;食素的息灭造成食生色法的息灭。在每一项里,你也都照见其色法的刹那灭。

然后你必须照见名法的因缘灭与刹那灭。

生起与息灭的观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随观集灭法)

照见名色法的因缘灭与刹那灭之后,接著你应一再地照见它们的生与灭两者。这需要同时照见它们的因缘生与因缘灭,然后照见它们的刹那生与刹那灭。每一次都以三个步骤照见:一、因生起导致果生起;二、因息灭导致果息灭;三、因果两者刹那生灭的无常本质。

以色法为例,你应逐一地照见无明、爱、取、行及业每一因的生起导致业生色生起,然后照见每一因息灭导致业生色息灭,最后再照见因果两者刹那生灭的无常本质。

同样地,你应逐一地照见心、时节及食物这三因各别导致心生、时节生及食生色法生起,然后照见因息灭导致果息灭,最后再照见因果两者刹那生灭的无常本质。

这就是照见色法的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的方法。

之后,你必须照见名法的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

因此,以我刚才概括解说的方法,你应照见五蕴的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以及照见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你应如此照见过去、现在、未来的内在五蕴及外在五蕴。

如此照见五蕴之后,你必须用缘起第一法来培育此观智。在此,当你辨识行法的因缘生时,只须以顺行的次第,照见十二因缘的每一支:

“无明造成行,行造成识,识造成名色,名色造成六处,六处造成触,触造成受,受造成爱,爱造成取,取造成业有,业有造成生,生造成老、死、愁、悲、苦、忧、恼。”(《中部》)

要辨识在阿罗汉以及最后般涅槃时行法的因缘灭,你应以顺行的次第,照见十二因缘的每一支:

“无明灭尽无余所以行灭,行灭所以识灭,识灭所以名色灭,名色灭所以六处灭,六处灭所以触灭,触灭所以受灭,受灭所以爱灭,爱灭所以取灭,取灭所以业有灭,业有灭所以生灭,生灭所以老、死、愁、悲、苦、忧、恼灭。”(《中部》)

像前面那样,你先辨识行法的因缘生与因缘灭及刹那生与刹那灭,然后结合这两种方法。例如:辨识无明时,你照见:无明造成行;无明灭尽无余所以行灭。无明是无常的;行是无常的。

其他的缘起支也以同样的方法来辨识。你必须如此辨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在与外在十二缘起支。

这是对生灭随观智的修法非常简要的概论。

十种观的染(Dasa-Upakkilesa十种随烦恼)

就在这个阶段,当你运用这些方法时,你的观智会愈来愈强,于是观禅的十种污染可能会发生。

这十种污染是:光明(obhasa)、智(bana)、喜(piti)、轻安(passaddhi)、乐(sukha)、胜解(adhimokkha)、策励(paggaha)、现起(upatthana)、舍(upekkha)、欲(nikanti)。这十种之中,只有光明与欲这两种本身不是善心所,其余八种都是善心所,它们本身不是污染。然而,如果禅修者执著它们,它们将变成不善心的对象。当你经验到这十种污染当中的任何一种时,你必须照见它们是无常、苦、无我,以便自己能克服可能因这些境界而生起的贪著与欲望,而能继续向前进步。

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

培育生灭随观智之后,你对行法的觉观已经坚定而且纯净,接著你必须培育坏灭随观智。要培育此智,你应不再注意行法的生起,而只注意行法的刹那坏灭:你既不见行法的生时,也不见行法的住时,不见个别行法的相,也不见行法的因缘;由于观智的力量,你只见到行法坏灭。

你应照见行法的消失与坏灭为无常,然后照见行法不断地消失与坏灭的可怕为苦,最后照见行法没有恒常不变的实质为无我。

当你以色法为对象并照见它的坏灭时,你知道它是无常的。这种照见对象无常相的智慧称为观智。

不单只应该照见名色法的三相,你也应照见观智本身的消失与坏灭为无常、苦、无我。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重复地修行,交替地照见内在与外在的名法、色法、因法、果法及观智为无常、苦、无我。

其余的观智

继续如此照见诸法的坏灭时,你那强而有力的观智将会提升,而经历其余的观智,即:怖畏现起智(bhaya-bana)、过患随观智(adinava-bana)、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审察随观智(patisavkha-bana)与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由于你已彻底培育最初的五种观智,所以后来这些观智会很快开展出来。还有一些关于这些观智的指导,但是我没有足够时间解说。

紧接在这些观智之后,你继续照见每一种行法的坏灭,内心存著从它们当中解脱的愿望。结果你将发现所有的行法止息了,你的心直接透视,而且完全地觉知无为涅槃。

那时你获得四圣谛的真实智慧,并且亲身证悟涅槃。由于这样的证悟,你得以去除邪见,而且心变得清净。若继续如此修行,你将能证悟阿罗汉果及般涅槃。

关于观禅的修行方法,还有许多细节,但是我将它们省略,以便使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地简要。学习此法门最好的办法是:在适当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禅修的课程。那么,你就能有系统地、一步步学习上去。

问答(七)

问7-1:想(sabba)与想蕴(sabba-khandha)之间,受(vedana)与受蕴(vedana-khandha)之间有何差别?

答7-1:十一种想合称为想蕴。十一种受合称为受蕴。那十一种呢?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近、远。关于它们的解释,请参考《相应部?蕴品?蕴经KhandhaSutta,KhandhaVagga,SamyuttaNikaya》。

问7-2:记忆、推理与创造属于那一种心所?它们是五蕴的一部份,然而何以说它们是苦呢?

答7-2:何谓记忆?如果你记得,或能辨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以及它们的因缘,并能辨识它们为无常、苦与无我,这是正念,是与观智相应的念。这个念与三十三种名法相应。它们合起来是四种名蕴(nama-khandha)。记得佛、法、僧以及过去所做的善行也是正念。回忆过去的行为时若产生善法,则该回忆是正念。但若是产生不善法,则该回忆不是正念,而是与不善法相应的不善想(akusala-sabba),它们也属于四种名蕴。

善与不善的名蕴都是无常的,因为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即消灭。它们遭受相续不断的生灭,所以它们是苦的。

问7-3:“缘取对象”属于那一种心所?

答7-3:所有的心(citta)与心所(cetasika)都能缘取对象,若没有对象则它们无法生起。若没有对象(arammana)则主体(arammanika)不能产生。主体(arammanika)指的是:能缘取对象的现象或法。换句话说,就是能认知对象的法。如果没有对象可被它们认知,则这些认知对象的法不会生起。不同组合的心与心所缘取不同的对象。总共有八十九种心(citta)与五十二种心所(cetasika),它们都缘取自己个别的对象。例如:道果的心与心所缘取涅槃为对象;安般禅那的心与心所缘取安般似相为对象;地遍禅那的心与心所缘取地遍似相为对象;而欲界心(kamavacara-citta)则缘取善或恶、好或坏的不同对象。如果要详细地了解,你必须研读《阿毗达摩Abhidhamma》。更精确地说,你应研读《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vgaha》的所缘(Arammana)部份。

问7-4:为僧团工作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吗?这是否因人而异?禅修者能否不受影响,而在工作之后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定力?

答7-4:佛陀在许多经中呵责有下列行为的比丘:

一、Kammaramata:耽乐于工作;

二、Bhassaramata:耽乐于谈话;

三、Niddaramata:耽乐于睡眠;

四、Savghanikaramata:耽乐于友伴;

五、Indriyesuaguttadvarata:不守护诸根门;

六、Bhojaneamattabbuta:饮食不知节制;

七、Jagariyeananuyutta:不警觉地努力修行止观;

八、Kusitaorkosajja:怠惰于止观的修行。

因此,如果必须为僧团或为自己做某些工作,你应尽快将它做完,然后以平静的心回到你的修行。如果过度耽乐于工作,它将成为修行的障碍。这种耽乐不能产生良好的定力,因为对修行对象强而有力的正念无法因那样的耽乐而获得。

问7-5:若有人怀著邪恶的动机来求达到禅那,则达到禅那对他是否有任何利益?例如:若他将僧团的钱移来自己花用,而且不认为那种行为是错误的。当这种人达到第四禅时,他的心或见解会改变吗?

答7-5:这件事你必须将在家居士与比丘的情况分开来看。若他是比丘,违犯戒律则会障碍他证得禅那。例如:若他将僧团的钱移来作为自己私人之用,则很难达到禅那,除非他改正这项罪过(apatti)。这意味著:他必须拿与所用掉金钱同等价值的日用品来赔偿僧团,然后必须对僧团或另一位比丘忏悔犯戒的罪过(apattidesana)。改正过错之后,如果努力修行止观,则他能证得禅那与道果。如果不改正过错,而他真的达到禅那,那么可能他不是真正的比丘,所以那项犯戒事实上并不是犯戒。

如果是在家居士,则情况不同。对在家人而言,戒清净只是就禅修期间而言。尽管他们在禅修之前是邪恶的,如果在禅修当中他们能清净自己的戒行,那么还是能达到禅那。例如《法句经Dhammapada》的注释中提到久寿多罗(Khujjuttara)的故事:她是优填王(KingUdena)王后差摩婆帝(QueenSamavati)的婢女。优填王每天给她八钱为王后买花,但久寿多罗每天将四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只用其余的四钱买花。有一天,佛陀领著僧众到卖花者家中接受饮食供养,久寿多罗帮忙卖花者供养饮食。饭后佛陀开示佛法时,久寿多罗边听边修禅而成就初果须陀洹(sotapanna)。那天,她不再将四钱放进自己的口袋,而以全部八钱买花。当她将花献给差摩婆帝王后时,王后很讶异,因为花多出来了。那时,久寿多罗向王后承认过错。

再者,请思惟盎崛摩罗(Avgulimala)尊者的例子:他是出名的杀人魔头。但是出家修行之后,他清净自己的戒行,并且精进修行,所以能证得阿罗汉果。也请考虑这项事实:在生死轮回中,每个人都做过善事与恶事;没有不曾做过恶事的人。如果必须清净了所有的过去恶业才能证悟道果,那么就绝不会有人证悟道果。事实上,只要在今世没有造下五种无间业(anantariya-kamma)的任何一者,而且在修行之时有清净的戒行,那么从前的恶行不能障碍他们达到禅那。

五无间业是:

一、杀害自己的母亲;

二、杀害自己的父亲;

三、杀害阿罗汉;

四、恶意地使佛陀流血;

五、造成僧团分裂。

如果今生做过这五种恶业中的任何一种,则今生无法证得禅那、道与果。例如:阿阇世王(KingAjatasattu)。阿阇世王原本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在听闻《沙门果经SamabbaphalaSutta》之后证得初果须陀洹。但是因为他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KingBimbisara),这项恶业障碍他证得圣位(ariya)。

你问:达到禅那之后,他们的心或见解是否会改变?禅那可以长时间去除五盖。这里的长时间指的是:如果他们进入禅那一小时,则在那一小时内五盖不会生起。但是当他们从禅那中出来之后,五盖还是会由于不如理作意而再度生起。所以无法确定地说达到禅那之后他的心是否会改变,我们只能说当他处在禅那之中时五盖不会生起。

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大龙大长老(MahanagaMahathera)。他是法施阿罗汉(Dhammadinnaarahant)的老师,并且已经修行止观超过六十年以上,但是他还是一个凡夫(puthujjana)。虽然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因为强而有力的止观禅修,在那六十年当中没有烦恼生起,因此他以为自己已证得阿罗汉果位。但是法施阿罗汉知道老师还是凡夫,所以他间接地使老师了解自己还是凡夫。当大龙大长老发现自己还是凡夫时,他再度修行观禅,并且在几分钟之内就证得阿罗汉果。然而这是极罕见的特例。

你也应记住另一件事:这位大长老已精通教理(pariyatti)与禅修(patipatti),而且是指导禅修的老师(kammatthanacariya业处阿奢梨),许多阿罗汉都是他的弟子,如:法施尊者。虽然他精通止观,但是有时因为禅修经验的相似处,他也会产生误解。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我已经证得初禅……”,你应当以多日乃至多月的时间,彻底地检查自己的禅修经验。为什么呢?如果是真正的禅那与真正的观禅,那么它们能带给你很大的利益,因为它们能帮助你证得真正的涅槃;涅槃是上座部佛教的“净土”。然而,若是虚假的禅那与虚假的观禅,则不能产生这种利益。你想得到真实的利益还是虚假的利益呢?你应当问自己这个问题。

所以,我想建议你不要急著对别人说:“我已经证得初禅……”,因为可能有人不相信你。你的体验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如大龙大长老那般是虚假的。你必须觉察这个问题。

问7-6:色聚与究竟色之间有何差别?

答7-6: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组成的微粒。如果禅修者能够分析这些色聚,他将能见到究竟色。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种究竟色: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某些色聚中有九种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jivita-rupa)。某些色聚中有十种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bhava-rupa)或净色(pasada-rupa)。

色聚不是究竟色,不是观智的对象。如果藉著观察迅速生灭的色聚为无常、苦、无我来修行观禅,那是虚假不真的观禅。存在每一粒色聚里的究竟色才是观智的对象。所以当你见到色聚时,你应分析它们,藉著透视其中的究竟色来修行观禅。

某些禅修者见到微粒(色聚)时无法分析它们,而只是藉著观察那些微粒的生灭来修行无常、苦、无我。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那些微粒只是概念法(pabbatti)而已;概念法不是观智的对象。如果他们那样修行,渐渐地那些微粒会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体。于是他们专注于那白色透明的物体,认为那就是色法的息灭。他们不了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体的空间(akasa),他们将能再度见到微粒。为什么他们不了解呢?因为他们并未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他们也许只以一界或几界作为对象来修行。然而由于他们的波罗蜜,所以他们能见到微粒。但是他们无法分析每一颗微粒里的四界。然后,当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体时,他们也不知道应当注意白色透明体中的空间,因此他们误以为那是色法的息灭。

专注于那白色透明体时,有时他们的心落入有分(bhavavga)当中,而以为那就是名法的息灭。于是误以为他们已达到名色法息灭的涅槃。事实上他们连观禅的开始阶段──名色分别智──都还未达到。

因此在修行观禅之时,你也应记住这项事实。

问7-7:当禅修者能辨识色聚与究竟色之后,他的心(citta)与见(ditthi)会改变吗?

答7-7:当他以观智见到每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时,他的心与见已暂时改变,因为观智能暂时地去除邪见与其他烦恼。证得圣道(ariyamagga)之后,他才能逐步完全地灭除邪见与其他烦恼。

问7-8:禅定如何使心清净?禅定能去除那些烦恼?

答7-8:禅定与五盖正好互相对立。近行定与安止定能长时间去除五盖。如此,禅定的心是已被净化的心,所以禅定称为心清净(citta-visuddhi)。

问7-9:观禅如何使见清净?观禅能去除那些烦恼?

答7-9:在透视究竟名色、它们的因缘与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之前,禅修者会有错误的见解或想法,像:“这是男人、女人、母亲、父亲、自己……”。但是,当他清楚地透视它们时,这种错误的见解会暂时消失。为什么呢?因为他见到只有究竟名色与因缘。他也见到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即消灭的无常本质;见到它们总是遭受不断生灭压迫的苦本质;见到名色与因缘当中没有自我的无我本质。这就是观智,也就是正见。正见能去除邪见,也能去除伴随邪见而生的烦恼,如:贪爱与骄慢。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具有正见;但是当他停止修行时,由于不如理作意的缘故,邪见会再度生起。于是他会再度认为:“这是男人、女人、母亲、父亲、自己……”而相应的烦恼如:贪爱、骄慢、嗔怒等,会依靠邪见再度产生。不过,当他再度修行观禅,邪见又会消失。所以,观智只能暂时去除邪见与其他烦恼。但是,如果达到道与果,他的道智将能逐步地完全灭除邪见与其他烦恼。

问7-10:心(citta)与见(ditthi)之间有什么差别?

答7-10:心指的是心识;但是在心清净中,它特别指近行定心与安止禅心。见指的是邪见,是一种心所,它和四种与邪见相应且以贪为根的不善心同时生起。

邪见中的一种是我想(atta-sabba)。有两种我想:一种是认为有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等。这是基于传统承袭的邪见,我们称它为“世间通称我论”(loka-samabba-attavada)。另一种是认为有一个不可破坏的自我(atta)存在之见,称为“我见”(atta-ditthi)。此外,还有认为不可破坏的我是由造物者(parama-atta最胜我)所创造的想法,这也是一种邪见,也称为“我见”(atta-ditthi)。

在三十一界当中没有自我存在,只有无常、苦、无我的名色与它们的因缘;在三十一界之外也没有自我存在。因此观智(亦即观禅正见vipassana-samma-ditthi)能暂时地破坏包括我见在内的邪见;而道智(亦即道正见magga-samma-ditthi)能完全地灭除邪见。至此我们已提到三种见:一、邪见;二、观禅正见:世间(lokiya)的正见;三、道正见:出世间(lokuttara)的正见。

在《梵网经BrahmajalaSutta》中讨论到所有六十二种邪见都从我见衍生。我见也称为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个体常住见)。身(sakkaya萨迦耶;个体)指的是五蕴;身见指的是将五蕴认定为我的一种邪见。而正见也有许多种──“禅那正见”,即:与禅支相应的禅那智慧;“名色摄受正见”(namarupa-pariggaha-samma-ditthi),即:透视究竟名色的观智;“业果正见”(kammassakata-samma-ditthi),即:辨识因缘的智慧(paccaya-pariggaha-bana缘摄受智);“观禅正见”,即:透视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智;“道正见”与“果正见”,即: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与界智。所有这些正见都称为四圣谛的正见(catusacca-samma-ditthi)。

问7-11:禅修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修行止观当中练习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

答7-11:最好的如理作意是观禅。如果能修行达到观禅的阶段,你就能真正了解最好的如理作意。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观禅,它将产生善果,如:透视涅槃的道与果。但是,如果你尚未达到观禅的阶段,则你应思惟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sabbesavkharaanicca诸行无常)。这也是如理作意,但是它的力量很弱,只是“第二手”(间接)的如理作意。

你也能修行四梵住(brahmavihara),尤其是舍梵住,它是上等的如理作意,因为修行舍梵住是知见业的法则为:“sabbesattakammassaka”──“一切众生以业为他们自己的所有物。”有时你也应思惟不如理作意所产生的恶果:由于不如理作意,许多会产生四恶道(apaya)种种苦报的不善业一连串地生起。如此了解即是如理作意。你应在每天的生活中练习它。

问7-12:作意(manasikara)与修行七觉支(bojjhavga)有何差别?

答7-12:七觉支通常是一组三十四个名法之首,而作意则是其中的一个名法。有时这三十四个名法称为观智,因为第三十四个名法就是观智(pabba般若),它是这些名法当中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你应了解三种作意: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是五门心路过程(pabcadvara-vithi)中的五门转向心(pabca-dvaravajjana)。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是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中的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sekkha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但是对阿罗汉而言,速行心只是唯作的(kiriya作用性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对阿罗汉而言,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修行七觉支时,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很重要。在每一个速行刹那中有三十四个名法,作意心所(manasikara-cetasika)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我想在此举例说明:若你有系统地修行安般念,则安般似相会生起,那时有七觉支存在:其中,明记安般似相不使忘失的正念是念觉支(sati-sambojjhavga)。那时你必须注意安般似相;若没有注意(作意),则对安般似相的正念不能生起。那个注意是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此时它是如理作意。

透视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为什么称为“透视”呢?在修行安般念的开始阶段,你无法见到安般似相。如果持续地逐步修行,当定力成熟时,你就能见到安般似相,因此我们说你透视安般似相。这是择法觉支。

为了清楚知道安般似相而做的努力是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愉悦是喜觉支(piti-sambojjhavga);专注安般似相时心与心所的平静是轻安觉支(passaddhi-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一心专注是定觉支(samadhi-sambojjhavga);对安般似相的平等中性是舍觉支。因此当你专注安般似相时有七觉支存在。

现在你正注意听我的开示,不注意安般似相,因此对安般似相的七觉支就不存在。所以在你修行七觉支时,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问7-13:能否请禅师解释学程图表?如果依照这种系统修行,是否必须修行三十种以上的业处?如此做有什么利益呢?

答7-13:我对图表没有兴趣。有一位对图表很有兴趣的学校老师画了一张图表;这里的图表乃是根据那一张画成的。对于想修行多种止禅法门的人,我才教导他们多种法门。如果他们不想修行所有法门,而只想修行一种,如:安般念,那么我只教导一种止禅法门。当他们拥有禅那为基础时,我教他们直接转修观禅,然后有系统地逐步修行上去。修行止观的过程中,有时障碍会生起,如:贪欲(raga)、嗔恨(dosa)、散乱(vitakka)等。这些将干扰你的禅定与观禅。下列的修行法门是去除这些障碍的最佳武器,即佛陀在《弥醯经MeghiyaSutta》当中指导的方法:‘Asubhabhavetabbaragassapahanaya,mettabhavetabbabyapadassapahanaya,anapanassatibhavetabbavitakkupacchedaya.’──“要去除贪欲(raga),应当修行不净观(asubha-bhavana);要去除嗔恨(dosa),应当修行慈心观(metta-bhavana);要截断散乱妄想(vitakka),应当修行安般念。”

再者,专一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法。在禅定的修行中,八定是非常高超与有力的,因此对于想彻底修行八定的人,我们也教导十遍禅。如果想彻底了解图表,你应修行止观达到道智与果智;那时你才能完全了解这张图表。

为什么我对图表没有兴趣呢?因为在一页纸里不足以表达整个体系。我用了三千六百页以上的缅甸文来解说这整个禅修体系:一页是不够的。

问7-14:愤恨的心能否产生许多代的时节生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并使眼睛怒光四射呢?

答7-14:除了结生心(patisandhi-citta)之外,所有依靠心所依处(hadaya-vatthu)生起的心都能制造心生色聚(cittaja-kalapa);这些色聚当中都有颜色(vanna)。如果该心是止禅心或与观智相应的观禅心,则其颜色会特别明亮。这是巴利圣典、注释与再注释中所讨论到的;然而当中并未提到由愤恨心制造的心生色法也能产生光。

问7-15:辨识名色的心也包含在名色当中吗?它是否包含于智慧之中?

答7-15:在观禅的所有阶段中,你都能辨识到这种心,尤其是在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的阶段。正如《清净道论》中提到的:‘Natabcabanabcaubhopivipassati.’──“我们必须对所知(nata)与能知(bana)二者修行观禅。”“所知”指的是五蕴及它们的因缘,是必须被观智认知的对象。而“能知”指的是观智,它能认知五蕴及其因缘(亦即行法savkhara-dhamma)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在此,观智是智慧,是观禅正见,它与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同时生起;于是总共有三十四或三十三个名法。它们是名法,因为它们会趋向对象──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

为什么必须辨识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呢?因为有些禅修者会问到或想到:观智本身是常或无常、乐或苦、我或无我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辨识观禅心路过程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尤其是以观智为首,存在每一速行刹那中的三十四个名法。再者,有些禅修者可能会执著他们的观智,会因为能持续清楚地修行观禅而感到骄傲。为了去除这些烦恼,你必须辨识观智或观禅心路过程为无常、苦、无我。

问7-16:如何克服因长时间修行或独住森林所产生的乏味与厌烦心?这种心是否为不善法?

答7-16:这种心称为懈怠(kosajja),而且通常是与贪或嗔等相应的微弱不善法。这种心由于不如理作意而产生。如果禅修者能改变不如理作意,而以如理作意取代之,那么他的修行将能成功。为了克服懈怠心,有时你应忆念我们的释迦牟尼菩萨能成佛乃是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你也应忆念那些精进修行、历经重大艰难而终于得以成就阿罗汉果的故事。若不经过奋斗,没有人能得到卓越的成就。尤其在修行的过程中,坚忍是必需的条件,如理作意也非常重要:你应照见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若如此修行,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问7-17:可否请禅师举例说明不与无明(avijja)、爱(tanha)、取(upadana)相应的愿望?

答7-17:在造作善业时,如果你能修行观禅,并且能辨识那些善业无常、苦、无我的本质,那么无明、爱、取将不会生起。如果不能修行观禅,则你应发以下这个愿望:‘Idammepubbamnibbanassapaccayohotu.’──“愿此善业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

问7-18:如果五蕴是无我的,那么是谁在开示佛法呢?换句话说,如果五蕴是无我的,则没有禅师在开示佛法。因此五蕴与我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答7-18:有两种真理:一、俗谛(sammuti-sacca世俗认定的真理);二、真谛(paramattha-sacca究竟胜义的真理)。

你必须清楚地分辨这两种真理:依照俗谛而言,有佛陀、有禅师、有父亲、有母亲……;但是依照真谛而言,没有佛陀、没有禅师、没有父亲、没有母亲……。若有够强的观智,你就能透视到这点。如果用观智来观察佛陀,则你将见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蕴,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同样地,如果用观智来观察禅师、或父亲、或母亲……,你也只能见到究竟名色或五蕴,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没有一个我存在。换句话说,没有佛陀、禅师、父亲、母亲……。这些五蕴与其因缘称为行法,所以行法在开示行法,有时也开示涅槃,完全没有我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否有关系”。

举例而言,如果有人问你:“免子头上的角是长的还是短的?”你要如何回答呢?或者有人问你:“乌龟身上的毛是黑的还是白的?”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长的,那意味著你承认免子有角;如果你说免子的角是短的,那同样意味著你承认免子有角。再者,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黑的,那意味著你承认乌龟有毛;如果你说乌龟的毛是白的,那同样意味著你承认乌龟有毛。同理,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们无法讲说“我”与五蕴之间的关系;即使佛陀也不回答这类的问题。为什么呢?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有关系,那意味著佛陀承认有我;如果佛陀说五蕴与我没有关系,那同样意味著佛陀承认有我。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回答这一类问题的原因。所以,我想建议你修行到观禅的阶段,那时你就能去除这种我见。

问7-19:佛陀曾教导比丘蛇咒,诵念蛇咒与慈心观是否相同?念咒是不是一种被引进佛教的婆罗门教传统?

答7-19:什么是咒?什么是蛇咒?我不知道咒是不是从印度教传下来的。但是在上座部三藏中有一部守护经(paritta-sutta)称为《蕴守护经KhandhaParitta》;佛陀教导这部守护经让比丘们每天诵念。有一条戒(vinaya)提到:如果比丘或比丘尼每天不诵念这部守护经一遍,则他或她违犯一项轻罪。佛陀在世时,曾经有一位居住在森林的比丘因为被毒蛇咬而死亡。为了这件事,佛陀教导这部《蕴守护经》。这部经的目的与慈心观相似,在经中提到散播慈爱给不同种类蛇或龙的方法,并且也称念三宝、佛陀与阿罗汉的功德。今晚我将诵念这部守护经。它非常灵验。你也可以称它为蛇咒,名字并不重要,可以随你喜欢而给它任何一种名字。在缅甸,有些比丘为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念这部经,结果很有效。当他们念诵了许多遍,接著让受害者喝下守护水之后,毒就慢慢地从受害者身上消退;通常他们都能痊愈。佛陀教导这部经乃是为了避免比丘被毒蛇咬伤。如果比丘恭敬地诵念这部经,并且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包括蛇类在内,他将不会发生危险。如果他持守戒律的话,他将不会受到伤害。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全部评论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