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香薰抄

2024-06-21 08:07 综合其他 H 纠错

问题。  问。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财释耶。  问。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教主卢舍那佛。何位佛耶。  问。第二会可有入定分耶。  问。清凉大师意。先说法后入定义。引何经文证之耶。  问。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可有入..

华严宗香薰抄《大正藏》第72卷No.2333

No.2333

华严宗香薰抄第一。

问题。

问。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财释耶。

问。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教主卢舍那佛。何位佛耶。

问。第二会可有入定分耶。

问。清凉大师意。先说法后入定义。引何经文证之耶。

问。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可有入定分耶。

问。第二会序分唯限当会欤。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尔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名号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文)。尔者坐莲华藏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文)。尔者今此大菩萨者。为新众为当旧众欤。

问。名号品经文云。尽一生补处(文)。尔者可有简始异终义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尔者可有简主异客义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尔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

问。香象大师引摄论说云。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文)。尔者以何法名依他耶。

问。香象大师意。十藏问十回向品答(文)。尔者在十回向后答欤。

问。香象大师意。六十华严经所说十定问何品答之耶。

问。菩萨本业经·华严经名号品。同本异译欤。

问。梵网经可云华严经部类耶。

问。清凉大师依梵网经意于几处说法耶。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望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望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云。初禅说十金刚心(文)。尔者今此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欤。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于何处说十愿十忍法门耶。

问。清凉大师意。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出四例不同。尔者第三有无不同相。如何释之耶。

问。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各说一法门欤。

问。香象大师意。十顶问何品答之耶。

问。清凉大师十顶问十忍品答云释意。引何相例耶。

问。名号品经文举三十四问。尔者后际十四问何品中答之耶。

问。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财释耶。进云。探玄记中不举有财释也。付之。有财释者。由有财得名之义也。而于堂中说普法门故。名普光法堂。何无有财释哉。是以清凉·惠苑二师。于普光法堂名。有有财释判。如何。

答。于有财释。其类虽多。由有他法为自名。以之专名有财释也。而于普光法堂者。名言之中既有堂言。故异常途有财释也。故探玄记中。释普光法堂名之时。不举有财释欤。但于清凉·惠苑两师释者。佛于其中放普光故。或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惠光照世故。于普光法堂名。有有财释云也。若依此义者。香众大师意。可云有有财释。故师资定判不可有相违欤。

玄四云。二会名者。名普光法堂会。然释有五义。一约事。谓佛于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为普光。于中说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释。二约法。谓真俗遐周曰普。妙智照达云光。境智玄轨为法。此普光则法。又诠普光之法。堂内说此。依主为名。法通二释。堂唯依主。三约境。谓普体光用。法通教义。四唯约智。亦如境说。五约实。谓无碍法界一尘一行。皆遍因陀罗网重重显现。故称为普。即普圆明焕曜。故复云光。无不正轨。故亦云法。即法应缘成荫为堂。皆持业释。如以三空为门等。例唯可知。又信该六位称普。灭惑显理为光。阴机为堂(文)。

疏三上云。二会名。约处名普光明殿会。然有三释。一以殿是宝成光普照故。二佛于其中放普光故。三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惠光照世。故立其名。依前一义。即依主释。后二有财。约法则名信行之会(文)。

钞七下云。疏佛于殿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普。妙智照达名光。二单约境说。体周曰普。用彻为光。三唯约智说。准境可知。四约融摄说。若事若理。皆无障碍。一尘一行。犹如帝网曰普。圆明显焕为光。余如十玄(文)。

刊四云。二会名中。约处名普光明殿会。殿中演说普法光明。有财释也。若言普光明殿之会。依主释也。若约法名说信终心会。谓初三品明信之胜缘。后三品明信中解行及德。此即说信终心之会。依主释也(文)。

问。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教主卢舍那佛。何位佛耶。进云。探玄记云。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文)。付之。定佛果位分。更不可依所说法门。设虽第二会说十信法。教主何可云信中佛哉。若从所说法门定能说教主位分者。说生死法佛可名生死佛欤。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谈也。故五教章云。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文)。而卢舍那佛说十信法之时。以十信为显相故。云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也。但生死法非佛果摄故。会不可为相例之难也。

玄四云。问。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思之(文)。

疏三上·演义抄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问。第二会可有入定分耶。进云。香象·清凉两师。俱无入定分释也。付之。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也。至第二会何无入定分哉。是以见宗家余处解释云。诸圣说法。皆悉入定(文)。何况立证诚道理云。第二会可有入定分。八会随一摄故。如余会(文)。于此量付何过。成第二会无入定分之义哉。

答。第二会中说十信法。以十信法不成位故。不入定说之也。故探玄记云。何不入定者。以信无位故(文)。疏云。问。何以下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文)。演义钞中释此文云。一者正答。犹如轻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文)。但于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云难者。就多分论之。虽入定之后。说法有别由时。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说法之义也。宗家余处释。即谈多分相欤。次于第二会可有入定分云比量者。可有不定过也。为如初会第九会随一摄故。第二会有入定分。为如新译华严经第七会九会随一摄故。第二会无入定分。可作法也。就中随一摄故因用不随量形。若一向用之者。佛果位可有烦恼。因果二位随一摄故。如因位云量可立欤。

疏三上云。问。何以不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若尔十定岂散善耶。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四不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文)。

钞七下云。疏以未入位性不定故下。答此上问文有五段。一者正答。犹如轻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二若尔下。蹑迹生难。三然说法下。以义释通。

刊四云(无释)。

玄四云。何不入定者。以信无位故。前会岂有位耶。以是果德深细故。此中岂无果法耶。以为成因故。通具广因故(文)。

疏三上云。何不入定。以果顺因。同信会故。余如上说。何故无加。以无定故。又永佛神力是冥加故(文)。

钞七下云。疏何不入定者。问意云。信未入位许不入定。说佛三业。何不入定。故为此通。以果从因。因即十信。十信不入。果亦不入。是十信中所说果故(文)。

刊四云。何不入定者。表信同会故。何故无加者。以无定故(文)。

问。清凉大师意。先说法后入定义。引何经文证之耶。进云。疏云。二说后定。如无量义经等(文)。付之。入无量义处三昧为说法华经也。是则当先入定后说法之常仪。何引之证先说法后入定之义哉。

答。演义钞中释此事。引法华经。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佛心不动之文。说先说法后入定之义也。下述其意云。若出其意。无量义者。是出生义。故彼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法华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故。欲为法华序故说无量义。便入此定(文)。解释既被委悉。疑难自被会通欤。

疏三上云。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二说后定。如无量义经等○说后入者。说在行故。将起后故(文)。

钞七下云。二中说后定如无量义经者。即法华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经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是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也。若出其意。无量义者是出生义。故彼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法华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故。欲为法华序故。说无量义。便入此定○三说后入下。通第二义。入即修行。上引无量义经。乃是别意。而有等言。等取此经通意。通诸经意。今显通意耳(文)。

刊四云(无释)。

疏三上云。二会数(文)。

钞九上云。二会数者○或一经多会说。如华严·般若。或一会说多经。如无量义法华(文)。

刊四云。三会数者○或一经闻会说。或一会说多经。广显应知(文)。

法华经一云(序品)为说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文)。

问。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可有入定分耶。进云。清凉大师无入定分释也。付之。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也。至新译华严经第七会。何无入定分哉。是以披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初品云。入刹那际诸佛三昧。可有入定分见。如何。

答。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初品说十定相故。为表常在定故。无入定分也。或亦入定为受佛加被也。彼会初品无佛显加故。无入定分也。故疏中释第七会无入定分云。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又入为受加。彼不须加故不须入(文)。但于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云难者。就多分论之。虽入定之后说法。有别由时。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说法之义也。如彼华严经第二会等也。次于十定品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之文者。此如来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云也。故十定品经云。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文)。今判其会入定有无。就彼会能说人论之也。而十定品者。普贤菩萨说之。非佛自说也。故彼品经中说本分云。尔时如来告普贤菩萨言。普贤。汝应为普眼及此会中诸菩萨众。说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满普贤所有行愿(文)。述说分云。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旨。观普眼等诸菩萨众。而告之言(文)。

疏三上云。四不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又入为受加。彼不须加故不须入(文)。

钞七下云。二第七为表下解第四。第四有二会不入定。第二不入前已解竟。准解第七(文)。

刊四云(无释)。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文)。

疏八上云。三入刹那下。就德显主(文)。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如来告普贤菩萨言。普贤。汝应为普眼及此会中诸菩萨众。说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满普贤所有行愿(文)。

疏八上云。大文第四。尔时如来告下。本分。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旨。观普眼等诸菩萨众。而告之言(文)。

疏八上云。大文第五。尔时普贤下。说分(文)。

问。第二会序分唯限当会欤。进云。探玄记云。此中序亦通第六会已来。请说亦尔(文)。付之。既第二会序分也。唯可限当会。何通余会哉。

答。第二会初名号品中。广举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等三十四问。早即自此会初名号品中说分已来。至第六会终性起品。随其所应。品品之中答前所问故。同一翻问答。修因契果生解分故。此中序分通第六会已来云也。

玄四云。四释文者。于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翻问答之内。长分有三。初序分。二请分。三说分。此中序亦通第六会已来。请说亦尔(文)。

疏三上云。今就四番问答科。从此终第七会。即当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若顺诸会。应直分问答。今为顺文。一会分三。第一序分。第二请分。第三说分。今初序分。具如经初。但加普光。以为少异(文)。

钞七下云。疏若顺诸会应直分问答者。以六会共答此中问故。第一序分。唯属此会。为加序分。名为顺文(文)。

刊四云。第四释文者。就此分中长科为二。先问。后尔时世尊知诸下答。前中二分。光明序分。后时诸菩萨下明请分(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尔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此中初始得者。约信法辨之(文)。付之。初始得佛者。显成佛未久之义也。何释约信法辨之哉。依之惠苑法师释此文云。约主彰时(文)。加之探玄记余处解初会初品始成正觉之经文云。此中是成正觉来经今七日故。云始成正觉也(文)。云初始得佛。述始成正觉。其言虽少异。其义不可替。如何。

答。初始得佛者显成佛未久之义云事。经文既炳然也。更不可替初会初品始成正觉之经文。故刊定记当卷解释。探玄记余处定判。还为讲答润色。不可为难契之论哉。但于探玄记约信法辨之之进释者。自宗意谈六位之成佛故。十信满心即唱究竟果满成道也。故说十信法之时。以十信佛且为显相故云尔欤。唯探玄记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之释。可思之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

玄四云。又此中初始得者。约信法辨之(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名)。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文)。

疏三上云。初别显说时(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二别显中初云始成正觉者。约主彰时。亦如上说(文)。

华严经一云(世间净眼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文)。

玄二云。第五释文者。始成正觉者。意显初始之义。然有二相。一初七日是现世之始。二第二七日是说法之始。此中是成正觉来经今七日故。云始成正觉也(文)。

华严经一云(世主妙严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文)。

疏一下云。第三别明时分者。前标一时未知何时故。今别显是初成佛时。亦彰大师出现时也(文)。

钞五上云(无释)。

刊二云。前中始成正觉者。谓前但总标闻法一期究竟。然未别指的在何时故。此别明始成正觉时也(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文)。尔者坐莲华藏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莲华藏者。信行开敷。离染摄德(文)。付之。余会之时。佛坐莲华。此会独非坐莲华。何储信行开敷故哉。是以探玄记中释。凡说法处皆有莲华座。如何。

答。凡储如此故事。可随时宜。而第二会说十信法故。寄之释莲华藏义。何强疑之哉。余会亦寄其所说法。显莲华藏义。更非所遮欤。但于探玄记释者。说法之处皆有莲华座云事。自本所许也。有何相违哉。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师子座上(文)。

玄四云。莲华藏者。信行开敷。离染摄德。约法准之。又大集经中。菩萨得莲华陀罗尼故。凡说法处皆有莲华座。余义并同前释(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无释)。

刊四云。座名莲藏者。西域呼莲台为藏。含其子故。座既似莲。佛据其台故云坐藏(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文)。尔者今此大菩萨者。为新众为当旧众欤。答。可云旧众也。两方。若旧众者。见次下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尤可新众也。是以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此释意可新众云事炳然也。若依之尔者。皆是一生补处大菩萨也。岂非旧众哉。

答。任探玄记余处并纲目。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之释。第二会同闻众有新旧二众之中。会初所列大菩萨众者。是可旧众也。其故。定八会新旧二众之时。设虽从他方来众。此界佛眷属众名旧众故也。而今文不云他方佛眷属众故。可非新众也。光明觉品中云。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所谓文殊师利菩萨○贤首菩萨。是诸菩萨所从来国。金色世界○如实色世界。各于本国佛所。所谓不动智佛○伏怨智佛所。净修梵行之文。列新众也。是即他方佛眷属众故也。等二会同闻众云亦新亦旧之中。其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二以佛神力下。现新众来集(文)。但于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之经文者。虽从他方来。此界他眷属众故名旧众。无相违也。次于探玄记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之释者。是非定八会同闻众新旧二众之门。于旧众中。且以他方来众名新众之一门废立也。以何知之者。任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之释。第六会中虽唯有旧众不列新众。探玄记余处中。释第六会初与大菩萨众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转从他方世界但来集会之经文云。简新异旧(文)。准彼思之。简新异旧之今释。于旧众中。且以他方来众名新众之一门废立欤。

今此义者。去嘉祯四年十一月被行探玄记第四卷三十讲之时。藏圆得业对宗性得业疑此论义。其座愚答之趣也。但未生决智也。

问。名号品经文云。尽一生补处(文)。尔者可有简始异终义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简始异终义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文)。如解释者。不可有此义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释十地品经文云。简始异终。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彼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文)。准彼释思今文。可有简始异终之义也。如何。

答。凡约简言有二义。谓或撰取义。或嫌舍义也。而探玄记今解释中。解尽一生补处之经文。云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者。撰取终义也。谓一生补处故之所以。其旨分明也。何况见探玄记一段之释。云一简多异少谓十佛国土微尘数故者。撰取多义。二简大异小谓大菩萨故者。撰取大义。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者。撰取新义也。准彼思之。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者。撰取终义云事炳然也。加之探玄记余处。解离世间品悉是一生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经文云。三简终异始。其意亦同之。故据此义门之时。不可有简始异终之义也。但于探玄记余处简始异终之释者。实为难思。若夫于彼处。且约嫌舍义。云简始异终欤。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之所以。撰取终之旨分明故也。或亦简始异终者。展转书写之谬也。可云简终异始之义可有也。

重难云。二义会通俱不可然。先就初义难思。勘探玄记余处一段之释。云一简大异小谓别地前者。撰取大义。二简住异退谓别于七地已还者。撰取住义。四简新异旧者。撰取新义也。至中间简始异终之释简者。嫌舍始义云事。皆前后简言甚难依用哉。次就后义亦不明。勘探玄记多本。皆云简始异终。全无简终异始之本。明知简始异终者。是正本云事。

答。

问。名号品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尔者可有简主异客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简主异客义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准而思之。不可有简主异客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解十地品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之经文云。亦是简主异客(文)。依彼释推今文。可有简主异客之义也。如何。

答。简言颇虽有所可思。探玄记释处处之习。多名撰取义也。而今解释中。受名号品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之经文云。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主者旧义。客者新义。故他方来众不可有简主异客之义云事必然也。故余处释中。解离世间品各从十方世界来集之经文云。四简客异主。不择简主异客也。但于探玄记余处亦是简主异客之释者。是则展转书写之谬也。实可云亦是简客异主也。以道理思之。上云简新异旧毕。不隔言宁可举与上义相违简主异客之义哉。

重难云。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

玄四云。初中有四。一简多异少。谓十佛国土微尘数故。二简大异小。谓大菩萨故。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然此四位。以前望后。展转奇特。皆可准知(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悉从他方而其来集(文)。

疏三上云。前中菩萨简非凡小。补处明非下位。他方而来非旧众也(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四悉从他下。显众新集(文)。

华严经五云(如来光明觉品)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所谓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宝首菩萨。德首菩萨。目首菩萨。精进首菩萨。法首菩萨。智首菩萨。贤首菩萨。是诸菩萨所从来国。金色世界。乐色。华色。瞻卜华色。青莲华色。金色。宝色。金刚色。颇梨色。如实色世界。各于本国佛所。所谓不动智佛。智慧火佛。净智佛。具威仪智佛。明星智佛。究竟智佛。无上智佛。自在智佛。梵天智佛。伏怨智佛所。净修梵行(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释此文云。现新众来集(文)。

玄四云。二以佛神力下。现新众来集。于中佛神力者。是前则如其像现神力是也。所集中有三世间等。可知(文)。

华严经一云(世间净眼品)。与十佛世界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其名曰普贤菩萨。普德智光菩萨。普明师子菩萨。普胜宝光菩萨。普德海幢菩萨。普惠光照菩萨。普宝华幢菩萨。普胜软音菩萨。普净德焰菩萨。普相光明菩萨。大光海月菩萨。云音海藏菩萨。德宝胜月菩萨。净惠光焰自在王菩萨。超趣华光菩萨。无量智云日光菩萨。大力精进金刚菩萨。香焰光幢菩萨。月德妙音菩萨。光明尊德菩萨。与如是等诸菩萨俱。皆是卢舍那佛宿世善友(文)。

玄二云。大段第二明众生世间圆满。于中先总料简。后释本文。初中略作十门分别。一明众数。二新旧○初众数者。谓此初会有五十五众。始从普贤至摩醯众为三十四类。后从善海还至普贤为十八众。帖前总为五十二众。海惠内众并新集十方及胜音众。帖前总为五十五众。第二会中有新旧二众。帖前为五十七众。三·四二会各有天王菩萨二众。帖前总为六十一众。第五会中升天品内有五十二众及云集一众。第六会有同生异生二众。及第七会一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七众。第八会中菩萨声闻及天王三众。帖前则为一百二十众○二诸会新旧者。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余意各如下文集众中说(文)。

纲目云。第六众数差别作十门。一明众数。二新旧○初众数多少者。谓此初会。谓五十五众。始从普贤至摩醯众为三十四众。复从善海还至普贤为十八众。帖前总为五十二众。海惠内众并新集十方及胜音众。帖前总为五十五众。第二会中有新旧二众。帖前总五十七众。三·四二会各有天王菩萨二众。帖前总为六十一众。第五会中升天品内有五十二众及云集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四众。第六会中有同生异生二众。及第七会一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七众。第八会中菩萨声闻天王三众。帖前则为一百二十众○二诸会新旧者。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余意各如下集众中说(文)。

华严经文义纲目别记上云。或唯旧无新如六七等者。十地品初。云从他方世界俱来集会故。问。何故无新众耶。答。四十类常随众是旧众。今此会中。若从远方来众始无。而终至会闻法为旧众。后后集会为新众。六·七二会中。从始至终唯旧无新。谓眉间放光后后无集。众事藏云。依论经此中即有所从来处。谓种种佛国集。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此中无前者。已从他方世界来众集故。此繁也。问。若尔上文别言从他方来。从或一界二界众而来。亦名他方。又下文言种种佛土集。何故无新耶。答。一华藏世界内种种国土故。唯旧无新也(文)。

华严经二云(世间净眼品)。尔时于佛师子之座一切妙华摩尼宝轮高台楼观庄严具中。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大菩萨众。其名曰海惠超越菩萨。无量师子吼菩萨。众宝光幢菩萨。智日超惠菩萨。不可思议功德智称菩萨。方便寂静妙华髻菩萨。金光焰菩萨。法界普音菩萨。净云月幢菩萨。善超净光菩萨(文)。

玄二云。大段第二明海惠等内众者。显因果同体故。依正无碍故。境智无二故。缘起楼观内因外果。内即外故出菩萨也(文)。

华严经三云(卢舍那佛品)。尔时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东。次有世界海。名净莲华胜光庄严。中有佛刹。名众宝金刚藏。佛号法水觉虚空法王。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名观胜妙法清净王。为佛光明所开发已。与世界海尘数菩萨眷属围绕来向佛所。充满十方一切虚空。兴十种宝色光明华云。悉皆弥覆充满虚空。十种妙宝须弥山云。十种日轮云。十种宝华云。十种妙宝楼阁藏云。十种华树云。十种妙香现众色云。十种一切妙音声云。如是一切悉皆弥覆充满虚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礼拜已。在于东方杂华光藏师子座上结跏趺坐(文)。自余九方七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云。香象大师意。初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中释初会同闻众云。并杂集十方(文)。

玄三云。第二集众中。先明诸会有四义。一有无○初中六·七二会无。以证位及行熟俱皆离相故。余六皆有。所为可知。凡集新众有四意。一为摄机。二为证法。三为兴供。四明众圆(文)。

华严经九云(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尔时十方各过百佛世界微尘数刹一一方各十世界。其世界名因陀罗。次名莲华。次名众宝。次名优钵罗。次名妙行。次名善行。次名欢喜。次名星宿。次名无厌慈。次名虚空。其佛号不变月。次号无尽月。次号不动月。次号香风月。次号自在天月。次号清净月。次号无上月。次号星宿月。次号不衰变月。次号无量自在月。其菩萨名法惠。次名一切惠。次名胜惠。次名功德惠。次名精进惠。次名善惠。次名智惠。次名真实惠。次名无上惠。次名坚固惠。此诸菩萨各于其国佛所。净修梵行。尔时佛神力故。彼一一菩萨。各将一佛世界微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恭敬礼拜。父佛神力故。化作宝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充满十方。如此世界须弥山顶菩萨云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三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也。

玄五云。四释文中三。初集众○初中二。先此土。后类通。前中二。初显所从来处。二佛神力下明菩萨集来(文)。

华严经十二云(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尔时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惠。次名幢惠。次名地惠。次名胜惠。次名灯惠。次名金刚惠。次名安乐惠。次名日惠。次名清净惠。次名梵惠。其佛号常住眼。次号无量眼。次号真实眼。次号不动眼。次号天眼。次号清净眼。次号安谛眼。次号明相眼。次号无上眼。次号清光泽眼。其菩萨名功德林。次名惠林。次名胜林。次名无畏林。次名惭愧林。次名精进林。次名力成就林。次名竖固林。次名如来林。次名智林。此诸菩萨各于其国佛所。净修梵行。尔时佛神力故。彼诸菩萨各与一佛世界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弥礼拜。佛神力故。随所来方。化作宝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充满十方。如此世界夜摩天上菩萨云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文)。私云。香象大师意。第四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也。

玄六云。四释文者。三义同前。初集众内。先此界。后类通。前中初显所从来处。后佛神力下明菩萨集来(文)。

华严经十五云(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百万亿诸大菩萨顶戴护持。百万亿华手菩萨雨一切华。百万亿香手菩萨雨一切香。百万亿鬘手菩萨雨一切鬘。百万亿末香手菩萨雨一切末香。百万亿衣手菩萨雨一切宝衣。百万亿幢手菩萨雨一切幢。百万亿幡手菩萨雨一切幡。百万亿宝手菩萨雨一切宝。百万亿庄严手菩萨普雨一切诸庄严具。百万亿诸天以天种种庄严宫殿而以庄严。欢喜天子以百万亿诸天庄严宫殿而庄严之。百万亿生贵天子法身普覆。百万亿灌顶天子举身持坐(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五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欤。

玄七云。第二菩萨众中。初十依本位名显德用。后四以天名说此土并是海印中法界自在差别实德。以人法无碍依正混融故致然也(文)。

华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与大菩萨众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转。从他方世界俱来集会(文)。

十地论一云。与大菩萨众俱。一切不退转。皆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文)。

玄九云。与大菩萨下。显众生世间。于中有五。一简定其人○初中准论经有四。一简大异小。谓别地前。二简住异退。谓别于七地已还。三简始异。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彼三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亦可。于阿耨等是此终位不退。即是简住异退。四简新异旧。亦是简主异客。于中诸义并同前释(文)。

华严经三十八云(离世间品)。与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一切佛刹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俱。悉是一生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从十方世界来集(文)。

玄十七云。第三众生世间圆满中有二。初举数叹德○前中一举数。二简大异小。三简终异始。四简客异主(文)。

华严经四十五云(入法界品)。尔时东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等世界海有世界。名金刚云明净灯庄严。佛号明净妙德王。彼大众中有菩萨。名明净愿光明。与不可说佛刹微尘等菩萨俱来向此土。兴种种云庄严虚空。所谓兴天华云。散天末香云。垂天鬘带云。雨天宝云。天庄严云。天宝盖云。天宝衣云。天幢盖云。充满虚空。以可悦乐众宝庄严。来诣佛所礼拜供养。即于东方化作一切庄严楼阁宝莲华藏师子之座。如意宝网罗覆其身。与其眷属结跏趺坐(文)。

自余九方。或有九段或有十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八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释此文云。第五集新众分(文)。

玄十八云。第五集新众分中有二。初明所集之众○前中复二。初别集十方○前中十方即为十段(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尔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进云。探玄记四云。一生有三义。一约人中。二约天上。三约下生之身(文)。付之。一生补处者。唯可指天上生。何可有三种不同哉。是以探玄记余处释性起品为一生补处菩萨雨清净普照大法云雨之经文云。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俱舍论述。谓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如何。

答。一生所系菩萨者。泛尔兼正通论之时。或指上天以前一生。或指都史多天一生。或指下生最后一生之三义可有也。探玄记今定判即显此义门也。其中上天以前一生者。隔天上生故。非正一生所系。下生最后一生者。即身成佛故。亦无一生所系之义。都史多天一生者。所残唯是最后一生故。当正一生所系之义也。清凉大师。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之释。此旨分明也。

探玄记余处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之释。俱舍论等谓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之文。专可为今义之证据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

玄四云。三中一生有三义。一约人中。二约天上。三约下生之身。此就化相。若约实报。四种变易报中。唯有末后无有生死一位犹存。故云一生。此经意约前义辨也(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文)。

疏三上云。言一生者。释有二义。一约化相。谓如弥勒。此复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二约实报一生。谓于四种变易生死中。唯有末后一种。名无有生死。一位所系。此文多约化相耳(文)。

钞七下云。疏四种变易生死者。第一疏钞已引摄论无上依经(文)。

刊四云。言一生者有二种。一约化用。于中复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从兜率降诞王宫一生。二约实报一生。此于四种生死中。第四无有生死之生也。今此多就化相门说(文)。

华严经三十六云(宝王如来性起品)。为一生补处菩萨。雨清净普照大法云雨(文)。

玄十六云。三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普照大法云也(文)。

华严经五十一云(如来出现品)。为一生所系菩萨。雨大法雨。名清净普光明(文)。

疏九上云。三一生所系者。谓如弥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细无明能障所知故。今为说令净彼细或成种智普照。上三皆等觉位(文)。

钞十九上云。言更一下生者。第二会初已广分别(文)。

刊十三云。三一生所系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法雨。名清净等者。谓说断集将满智果□□并令圆满故。已上并等觉位(文)。

问。香象大师引摄论说云。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文)。尔者以何法名依他耶。进云。探玄记释云。二分不异名一依他(文)。付之。遍计是体性都无之法。圆成即真如常住之性也。生死涅槃名体既别。何释二分不异名一依他哉。

答。遍计所执名为生死。圆成实性名为涅槃。无明熏真如名染分依他。真如熏无明名净分依他。故云二分不异名一依他也。故演义抄十九上云。然此二门各分染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文)。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常善思量世间涅槃(文)。

玄四云。二常善思等明染净一对。谓如摄论中。依他起上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二分不异名一依他。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经说。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又中论云。世界与涅槃无毫厘差别。此名染净无碍。四句融摄。或以本从末唯世间。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双现。或形夺而两亡。巧观此理名曰善思。恒观不息名曰常思(文)。

疏三上·演义抄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疏一上云。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性○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文)。

钞三上云。疏依他无性即是圆成者。第四明三性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之义。谓依他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无生故空。空即圆成。更无二体。此中无性即无遍计之性。法相宗中无于遍计。无即是空故。但空遍计。法性宗中则依他性上无遍计性故。依他即空。空即无性之理。无性之性即是实性故。密严经云。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因缘上三义具足。无前无后故。即有即空不相舍离。若释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文)。

华严经二十八云(十地品)。是菩萨善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文)。

十地论十云。经曰○是菩萨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论曰○世谛智者。善知众生身等染分净分不二分。善分别知故。如经是菩萨知众生身乃至知虚空身故(文)。

玄十四云。初中十身内。初三是染分。次六是净分。后一是不二分。各言分者。此是同一大缘起法义分出故。如摄论中。于依他起上杂染分名遍计。清净分名圆成。不二分为依他。是故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皆融通会摄。此中不二分约相尽为言故。以虚空身表也(文)。

华严经三十八云(十地品)。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文)。

疏七下云。三此菩萨知众生身下。别显知相彰知自在。今初十身论摄为三。初三染分。次六净分。后一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大缘起法界分为十故。即染分依他。净分依他。同依一实故(文)。

钞十七上云(无释)。

刊十一云。初中十身内。初三是染分。次六是净分。后一是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法界中分别为十故(文)。

疏。九上云。随门不同种种有异。约成佛门一切成也(文)。

钞十九上云。疏随门不同种种有异下。第三结例。即类结余门。门虽有多。且略分四。一约性。即一真法界。二约相。即无尽事法。三性相交彻。显此二门不即不离。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约体门者。问。体是佛不。答。是若无碍。应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无所不至故。经云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绝能所觉。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众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无自性故。四双非。性与无性双泯绝故。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二就相门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随缘变能所故。然此二门各分染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染成万类。净至成佛。以修净缘断彼染缘。方得成佛。依此二义则生佛不同。于净缘中复有因果。因有纯杂。果有依正。若约纯门。随一菩萨尽未来际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约杂门。万行齐修尽未来际。若约因门。尽未来际常是菩萨。若约果门。尽未来际常是如来。经云。为众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觉。若双辨二门。尽未来际修因得果。若约双非。尽未来际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二门双具悲智双融心境(文)。

五教章中云(三性同异义)。第二总说者。三性一际随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是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中分别性及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性一分成生死。由真实性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别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又云。阿毗达磨修多罗中。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此义故说三分。释曰。阿毗达磨修多罗中说。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二性为性。故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是说。此上论文又明真该妄末相无不摄。妄彻真源体无不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见(文)。

摄大乘论上(无著造佛陀扇译)云。有何义故。如梵王经中说。我不见世间不证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别及成就性因故。说世间及涅槃事。无异事故。如是彼他性想妄分别分故说为世间。成就分故说为涅槃(文)。

摄大乘论中(无著造真谛译)云(应知胜相)。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文)。

摄大乘论中(无著造玄奘译)云(所知相分)。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文)。

梁摄论六(世亲造真谛译)云(应知胜相中分别章)。论曰。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别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文)。

世亲摄论五云(应知胜相胜语)。论曰。世尊依何义故。于梵天问经中说。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约分别性成就性故。生死涅槃体无差别义。彼中即此依他性。分别分成生死。成就分成涅槃。释曰。此等三性法相如修多罗所说随顺相应。今当显示。依何义故。梵天问经中说。如来不见生死及涅槃。依生死涅槃无差别义故。依他性非是生死。由成就分即是涅槃故。亦非涅槃。由即彼分别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偏说一分。世尊见依他中无偏一性。由此意故。于彼经中说不见生死不见涅槃(文)。

世亲摄论五(玄奘译)云(所知相分)。论曰。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释曰。如是三种自性相法所说契经悉皆随顺。今当显示。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者问。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者答。次当广释。依他起自性非定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亦非定涅槃。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性。由此自性。若得一分余分不异。依此意趣。于彼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文)。

无性摄论五(玄奘译)云(所知相文)。论曰。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释曰。世尊依何蜜意乃至无差别蜜意者。若问若答。两段本文其义易了。不须重释。何以故下。释上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若遣遍计永无。复余不得生死不得。此时便得观见寂灭涅槃。然此中说偏一不成无差别性。为遣愚夫定性差别颠倒执着。亦即显示依他起义。依二自性不决定故(文)。

问。香象大师意。十藏问十回向品答(云云)。尔者在十回向后答欤。进云。探玄记中十藏问在十回向前答释也。付之。十藏问既在十回向后。何十藏答在十回向前哉。

答。见华严经文。问中列十回向十藏。十藏问在十回向后。列品次第之时。第四会终列十无尽藏品。第五会中列十回向品。故十藏答在十回向前云也。即探玄记中释此事云。初中十藏何故问在回向后。下答在回向前者。以藏有二义。一是出生义故在回向后。出生地上证智故。二是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令成回向故。由此二义二处互显故不相违(文)。清凉大师定判惠苑师之解释。其意同之。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回向十藏十地(文)。

玄四云。初中十藏何故问在回向后。下答在回向前者。以藏有二义。一是出生义故在回向后。出生地上证智故。二是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令成回向故。由此二义二处互显故不相违(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回向十藏十地(文)。

疏三上云。十藏第四会中答。以藏有二义。一收摄义。谓收摄诸行以用回向故。答在回向之前。二出生义。以出生地上证智故。问居回向之后(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十藏第四会中答。何故问在回向后。答在回向前者。显藏有二义故。一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以回向故。二出生义故在回向后。由此亲生十地智(文)。

问。香象大师意。六十华严经所说十定问何品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十定十忍品答(文)。付之。十定十忍其相遥异。何释十定问十忍品答哉。何况见八十华严经文。别有十定品。明知六十华严经十定问。虽十定品答。觉贤三藏不译十定品故。六十华严经十定答文脱落云事。是以清凉大师。三十定十通第七会答。各有自品。惠苑师释。十定第七会中十定品答。如何。

答。六十·八十两部华严经。梵本是别云事。香象·清凉两师定判分明也。如探玄记余处云。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经数本故也。清凉大师余处述。别本云二万五千者。别梵本也等也。而觉贤三藏所览六十华严经梵本无十定品故。任彼梵本不译十定品也。故晋朝所翻六十华严经无十定品故。香象大师释十定十忍品答也。但于十定十忍其相遥异云难者。探玄记中会之云。以观心纳理为忍。止心不散为定。止观无碍。唯是一心。故二处各显一义(文)。文意显也。次于八十华严经文别有十定品云难者。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有十定品故。虽知六十华严经梵本脱落十定品。辰旦人师不可直觉贤三藏任梵本不译十定品故。依止观无碍唯是一心之理。十定问十忍品答云也。次于清凉·惠苑两师之释者。八十华严经既有十定品故。向彼经文作释之时。释十定问十定品答。尤有其理也。

重难云。六十华严经梵本无十定品云事。有何证据哉(是一)。设又六十华严经梵本虽无十定品。余梵本中有十定品者。有后时何不译加之哉。大唐永隆元年。香象大师与中天竺日照三藏共译。加华严经处处脱落文之时。尤可译入十定一品也。如彼译入入法界品内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之文。并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之十五行文也(是二)。次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云事。何处见哉(是三)。

答。见惠苑师余处释云。是故和上以新旧两经与梵本仇校。还将日照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断文再续□义复全(文)。任此释思之。香象大师与日照三藏共。以六十华严经对梵本文□合之时。不译出十定品故。六十华严经梵本中无十定品云事炳然也。次觉贤三藏既为大乘第三果人。任梵本译六十华严经之时。不译十定品故。香象大师为唐朝人师。不及直梵本脱落故。不译入十定品也。但于译入入法界品两处脱落之文者。觉贤三藏所览六十华严经梵本中。正有彼两处文。觉贤三藏存略不译故。香象大师与日照三藏共译入之也。次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云事。先所出申探玄记余处。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之释。并华严传。或三万六千。如晋朝所译。或余四万。此□朝所翻之释。此旨分明也。纂灵记□释。其文亦同之。何况任清凉大师余处。而圣后所翻文词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归寂灭之释。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翻译本云事亦炳然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文)。

玄四云。十定十忍品答。以观心纳理为忍。止心不散为定。止观无碍唯是一心故。二处各显一义。以诸菩萨缘真俗境皆有二义。一不颠倒。二不散乱。具如梁论说耳(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文)。

疏三上云。十定十通第七会答各有自品(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十定第七会中十定品答十通后十通品答次应问十忍梵本脱也(文)。

玄一云。第八部类传译者。亦有十义○六略本者。即此土所传六十卷本。是彼十万颂中。前分三万六千颂。要略所出也。近于大慈恩寺塔上。见梵本华严有三部。略勘并与此汉本大同。颂数亦相似○八翻译者。有东晋沙门支法领。从于阗国得此三万六千偈经。并请得北天竺大乘三果菩萨禅师。名佛陀跋陀罗。此云觉贤○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于扬洲谢司空寺。别造护净法堂。于中译出此经○后因改此寺名为兴严寺。沙门法业及惠严惠观等亲从笔受○至大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梵本再校勘毕。于法界品内。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所缺八九纸经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内。有天竺沙门三藏地婆诃罗。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亲共校勘至此缺文。奉敕与沙门道成·复礼等译出补之。九支流者。谓此大经随力受持分成多部○今现于神都更得于阗国所进华严五万颂本并三藏。至神都现翻译。其慈恩寺梵本与旧汉本。并同无异。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经数本故也。

疏一下云第八传译感通分二。先明翻译年代○前中此经前后通唯二译。并其补门四本不同。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于扬州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惠严惠观润色。谢司空寺者。即今润洲兴严寺是。由兴华严故。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依六十卷本为定。三证圣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四即于前第三本中。虽益数处。却脱日照三藏所补文殊按善财顶之文。即贤首法师以新旧两经勘。以梵本将日照所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文续义连。其文之要至下当辨。今之所传即第四本。其第三本先已流传。故今代上之经犹多脱者即第三本。愿诸达识见阙而续之(文)。

钞四下云(略之)。

刊一云。第八部类传译者。依教流次第。应云翻译部类传通○初中此经前后翻译。补阙四本不同。安本者。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于扬洲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惠严惠观润色。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太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天主光等十善智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普贤菩萨前中间。脱文殊师利申手过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等半□余文。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润色。依六十卷本为定。第三本者。证圣元年。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翻四万五千颂。合成汉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华严和上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第四本者。谓前第三本中虽缮数处。然复扁脱日照三藏所补入法界品内文殊乎按善财顶处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虚指于后后经来无所因。谓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弥勒劝善财诣文殊所。后文既阙便将善财违弥勒。今又前七十九中。弥勒告善财言。文殊师利为汝说一切功德。既满此文及使弥勒记言无验。又八十初云。善财一心愿见文殊师利。见三千大千世界尘数知识者。此文失次□然可见。谓上句既云愿见文殊师利。此句忽云见三千等。此语断绪无来由故。是故和上以新旧两经与梵本仇校。还将日照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断文再续□义复全。今之所传即此第四本也(文)。

四十华严经疏二云。第二传译者。自流东夏大有三译。第一东晋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捐躯求法。至遮拘盘国请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及诸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唐言觉贤。同归翻译○谓于杨洲谢司空寺。译梵本三万六千偈。成晋经六十卷。沙门法业等笔受。惠严惠观等润文。此为大化之始也。义熙十四年。当如来涅槃已一千二百岁矣。第二大唐证圣元年岁次乙未年。将四百重通梵本。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唐言喜学。诏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沙门义净·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同译。复礼法师润色。第三今贞元十二年岁次丙子。诏罽宾三藏般若。于京师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即旧经入法界品。从证圣元年至贞元十二年。总一百二年。统传此方。今当五百年之运矣(文)。

玄二十云。第二明幻智念力知识者。自下九位知识。皆是旧翻于阗本所缺。应是西域觉贤之所略耳。余共日照三藏。勘天竺诸本及昆仑本并于阗别行本。并皆同有此文。是以于大唐永隆年。西京大原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共京十大德道成律师等。奉敕译补。沙门复礼亲从笔受(文)。

疏十下·演义钞二十下·刊定记十六·贞元经疏八无释。

华严传一云(传译)。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婆罗门种。幼而出家。住摩诃菩提及那烂陀寺○时有贤首法师。先以华严为业。每慨斯经阙而未备。往就问之。云。赍第八会文。今来至此。贤首遂与三藏对校。遂获善财善知识天主光等十有余人。遂请译新文。以补旧阙。沙门复礼执笔。沙门惠智译语(文)。

纂灵记二云(重译)地婆诃罗(此言日照)。三藏者。中天竺国人也。婆罗门种。幼而出家。住摩诃菩提及那烂陀寺○时有贤首法师。先以华严为业。每难大教阙而未圆。往就问之。云。赍第八会文来至此。贤首遂与三藏对校。果获善财求善知识天主光等十有余处。遂请译新文以补旧阙。沙门复礼执笔。沙门惠日译语(文)。

玄二十云。三观察下起念推求。此中汉本经缺十七行文。今勘梵本并翻补讫(文)。

疏十下·演义钞二十下·刊定记十六·贞元经疏九无释。

华严传一云(部类)。又为佛去世远。众生报劣。色力念惠悉皆减损。于此下本无力具受。遂随力随乐分写受持。或具十万大本犹在。或三万六千。如晋朝所译。或余四万。此周朝所翻。或分其品会。别成部帙。如支流所辨(文)。

纂灵记一云(微源)。去圣既遥。福智沦替。于此下本无能总持。随乐受行便成分涨。或具十万。或有数千。则晋代所翻三万六千偈。今朝所译益余四万言。品会各殊。行位斯在。自余隐秘无得而称(文)。

华严传一云(隐显)。有东晋沙门支法领者。风范慷慨。邈然怀拔萃之志。好乐大乘。忘寝与食。乃裹粮杖策。殉玆形命。于彼精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赍来至此。即晋朝所译是也。今大周于阗所进。逾四万颂。于第一会所说。华藏世界。旧译门略。讲解无由。今文并具。烂然可领。其十定一会。旧经有问无答。今本照然备具。是以前有七处八会。今七处九会。虽望百千而未备。然四万之理亦无遗(文)。

纂灵记一云(显集)。初东晋有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损躯求法。裹粮杖策。以至遮拘盘国。竭诚请祷。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赍来至此。即晋朝所译是也○又案今于阗所进。盖逾四万偈。即第一会所说华藏世界。旧译门略。解悟无由。今文并具。粲然可睹。其十定一会。旧经有问无答。今乃至伴昭彰质对斯备。又旧本有七处八会。今加七处九会。虽十万之未具。亦四万之无遗(文)。

钞一下云。曲论别为。乃有多缘。以斯经乃诸佛所证根本法轮诸教标准。此方西域无不仰遵。而圣后所翻文词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归寂灭。苑公言续于前疏亦刊。笔格文词不继先古。致令后学轻(文)。

华严经四云(卢舍那佛品)。诸佛子。时彼焰光城中有王。名爱见善惠。其王统领万亿诸城。有三万七千夫人婇女。二万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胜。次名普庄严童子(文)。

玄三云。

华严经十一云(毗卢遮那品)。诸佛子。彼焰光明大城中有王。名喜见善惠。统领百万亿那由他城。夫人辨女三万七千人。福吉祥为上首。王子五百人(别本云二万五千人)。大威光为上首。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见为上首(文)。

疏二下云。第二夫人下总显眷属者。有德曰夫人。有色曰婇女。王子别本云二万五千者。别梵本也(文)。

问。菩萨本业经·华严经名号品。同本异译欤。

文义抄第九帖记录之毕。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自在(文)。

玄四云。十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别翻菩萨本业经。彼问中亦名十明故。兜沙中名十飞法(文)。

八十华严经中。无十自在间故。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译。

问。梵网经可云华严经经部类耶。答。可非华严经部类也。两方。若华严经部类者。探玄记中。破古人华严经十顶问梵网经答云。义判恐难依用。不依用之见。若华严经部类者。何不依用之哉。若依之尔者。彼梵网经文。能说教主是卢舍那佛。尤可十身具足之如来。所□国土亦莲华藏界。岂非帝网无碍之净刹哉。加之唯对纪诸菩萨之大士广说十住十行等法门。旁思之可云华严经部类哉。是以他宗人师梵网经是华严经部类释。如何。

答。华严经部类经泛有二类。一会会品品同本异译经。如兜沙经是名号品。菩萨本业经是净行品等也。二义势相似经。如修慈分经金刚鬘分经等也。故演义钞云。谓余别经。不从大部分出。义势相似。即今经统类故(文)。而梵网经说处等与华严经说处等异故。非同本异译部类。故探玄记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六处同此。彼云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又此问与彼有同不同。故难用耳(文)。清凉大师解释。其意亦同之。次梵网经是三乘浅近说。华严经亦一乘深远教。故非义势相似部类。故孔目云。其□路本业梵网二经是三乘摄。华严经是一乘摄(文)。梵网经既非同本异译之教。又无义势相似之旨。故非华严经部类也。故探玄记。纂灵记·华严传·并疏·演义钞·刊定记等中。广举华严经支流经之时。令不出梵网经也。但于梵网经能说教主是卢舍那佛。所□国土亦莲华藏界云难者。能说教主虽名卢舍那佛。此三身中报身佛。更非十身具足之如来。所□国土虽号莲华藏世界。是他受用报土。亦非法界融通华藏世界故。浅深遥异。与华严经能说教主所□国土不同也。次于唯对记诸菩萨之大士广说十住十行等法门云难者。彼此二经虽同说十住十行等法门。彼单别十无十十无尽之义故。浅深亦异也。故孔目云。今将梵网经等对大经本。□路等十数即是单别。不具一切圆故。入三乘摄。不具十义(文)。准此释可思之。

重难云。

问。清凉大师依梵网经意于几处说法耶。进云。疏云。但彼经说处乃有十(文)。付之。依清凉定判披梵网经说。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释宫。已上五□天四静虑十一处说法见。是以香象大师释。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若尔清凉大师但彼经说处乃有十之释。非只背本经所说。岂不招师资相违哉。

答。勘梵网经下卷前后。上文云。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文)。下文云。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文)。于十处说法云事。上下之文炳然也。故天台大师释上文云。始于道场说法。乃至十处(文)。释下文云。总结十处说竟亦两。一举此释迦所说十处出上卷(文)。胜庄师释上文云。谓如上说十种住处(文)。法进师注上文云。如前所说历十住处。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中说心地法也(文)。太贤师解上文云。如次前说历十住处。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中说心地(文)。善殊之释全亦同之。清凉大师但彼经说处乃有十之释。既叶梵网经说。亦顺诸师定判。何强疑之哉。但于梵网经中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释宫已上五□天四静虑十一处说法见云难者。正勘彼经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不云从金刚千光王座起至妙光堂故。理实而言。金刚千光王座与妙光堂虽各别处。任经现文说列之。从所说法门是同合之为一处。云十住处说法也。次于探玄记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之释者。金刚千光王座者。任菩提树下。妙光堂者即普光法堂。相当华严经初二会说处故。开之为二处。云十一处说法也。是则开合不同。实非相违欤。故清凉大师以梵网经望华严经出四例不同之中云。一菩提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文)。蕴齐师释此事云。妙光堂。华严云。普光堂去道树四五里许。故云及。意显近义。十一会中。此二合说。下但九耳(文)。

重难云。广披诸师解释寻梵网经说处。天台大师述十处说法相云。一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法铣师解梵网经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之文云。十住处者。即前文中。始妙光堂。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文)。法进师注梵网经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之文云。言十住处者。一明佛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任此等定判。梵网经中于十住处说法云释意。唯于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法门。于金刚千光王座不说之见。何云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说十世界海法门哉。若于今二处同说之者。十住处说法之义犹难成哉。

答。见梵网经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于金刚千光王座说十世界海法门云事分明也。谁可疑之哉。是以法铣师解此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者。出其说处(文)。朴杨大师释于十住处说十重法门云。即如初道场说十世界海(文)。云初道场。岂非金刚千光王座哉。何况若于金刚千光王座不说十世界海法门者。清凉大师何可释菩场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哉。开合不同者。就说法之处可论之故也。但于天台等诸师释者。实似难思。试会通之者。二处之中。且举妙光堂一处可云欤。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望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答。可有二义边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梵网经第三会唯说十行法。华严经第四会兼说十行及十藏法。宽狭既异。其体岂同哉。是以清凉大师述。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梵网经一处各说一法门。华严经第四会中说二法门释。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云。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与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其体全同见。如何。

答。华严经第四会中宗所说者是十行法也。以之望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之时。可云其体全同也。清凉大师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之释。即显此意也。但华严经第四会中兼说十藏法故。以之望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者。可云其体各别也。然而就宗所说法释处法全同。更无其过也。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望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答。其体不同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清凉大师解释中。其体不同判若依之尔者。披梵网经文。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可同见。依之香象大师意。彼此二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是同释。如何。

答。清凉大师释但彼经说处乃有十。梵网经意。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为初会说处故。忉利天为第二会说处说十住法。夜摩天为第三会说处说十行法。兜率天为第四会说处说十回向法。化乐天为第五会说处说十禅定法云也。华严经意。寂灭道场为初会说处故。普光法堂为第二会说处说十信法。忉利天为第三会说处说十住法。夜摩天为第四会说处说十行法。兜率天为第五会说处说十回向法云。故彼此二经第五会说处并处说法门俱不同也。故清凉大师释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不云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合同也。但于披梵网经文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可同见云难者。今疑问之趣颇不得其意。梵网经意。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虽各别处。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故为初一会也。故于兜率天说十回向法。是第四会非第五会也。以之存第五会为疑。甚不可然哉。次香象大师意。虽释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故。不为各别会也。以之为各别初二会说下第四会存第五会。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是同释云疑。旁不落□事也。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云。初禅说十金刚心(文)。尔者今此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欤。答。非指三贤中十回向也。两方。若指十回向者。见梵网经文云。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于兜率天已说十回向毕。至初禅中何可重说之哉。若依之尔者。披一部始末勘二轴前后。十金刚心者名十回向。是以香象大师或释。十回向是世间修终坚固不坏故云金刚。或述。金刚心者。是前十金刚。当十回向。加之南岳大师云。十回向名十金刚。大贤师判。十金刚者十回向也。明知初禅说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也。如何。

答。见梵网经一段之文。上云。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于兜率天。已说十回向毕。下云。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非指三贤中十回向云事。道理白然也。于二处不可说一法门故也。以此理思之。今此十金刚心者。是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谓十金刚心。非三贤中十回向也。故法铣师释此文云。次说十金刚。此非下文十金刚也。名同义别。若是下文十金刚者。则应摄在十回向中。即是华严十金刚愿(文)。法进师注此文。问。唯此十金刚者。即十回向。四天中说。何故色界重说回向。引北并州真藏师释。会色界所说诸位通行。出自义云。今谓。名同义别。如华严三十九说十金刚心(文)。此等释意。初禅说十金刚心者。即是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说十金刚心之旨分明也。但于披梵网经一部二轴前后十金刚心者名十回向云难者。梵网经处处之文。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者。如次说地前三贤位云事。文言次第更非所诤。诸师定判述此意也。而今所成者。初禅说十金刚心者。非说三贤中十回向云许也。十金刚心之言虽同。其体相替。更非所痛也。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于何处说十愿十忍法门耶。进云。探玄记云。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文)。付之。依探玄记释见梵网经文云。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文)。依之至相寺大师引梵网经文云。复至二禅说十忍。复至三禅说十愿(文)。若尔探玄记释非只背本经所说。岂不致师资相违哉。

答。二禅说十忍三禅说十愿云事。梵网经文实分明也。故不限至相寺大师所引。天台·胜庄·朴杨·道□·法进·善珠等唐和诸师。举述二禅说十忍三禅说十愿之旨。探玄记释尤难会通。但清凉大师亦释。次至二禅说十愿。次至三禅说十忍。推之有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云异本经文欤。

问。清凉大师意。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出四例不同。尔者第三有无不同相如何释之耶。进云。演义钞云。三则有无不同。此经四禅无说。彼皆有说。此有重会。彼无重会(文)。付之。梵网经于化乐天说之。华严经于彼天不说之。华严经于祇树给孤独园说之。梵网经于彼处不说之。若尔今此二经相对判有无不同之时。何不出此等不同哉。

答。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委论有无不同之时。尤可出此等不同也。但演义钞今解释中不举之事。且先出一类。不举尽之欤。

问。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各说一法门欤。答。不限一法门也。两方。若各说一法门者。清凉大师以梵网经望华严经出其不同云。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七兼于三(文)。如此释者。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所说各不限一法门见。若依之尔者。思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相各说一法门可云也。如何。

答。八十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所说不可限一法门。清凉大师四·六兼二七兼于三之释。其旨甚分明也。所谓梵网经意。至帝释宫说十住。至夜摩天说十行。至兜率天说十回向。至化乐天说十禅定。至他化天说十地。至初禅说十金刚。至二禅说十忍。至三禅说十愿。至四禅说心地法门。故云彼经一处说一法门也。华严经意。第四会说十回向·十藏二法门。第六会说十地·十愿二法门。新译经第七会说十定·十通·十顶三法门。故云尔也。解释意如此。更有何疑哉。

重难云。梵网经意。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二处。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见。何释彼经一处说一法门哉。

答。梵网经意。谈十住处说法之时。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合为一处。故云尔也。

玄四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六处同此。彼云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又此问与彼有同不同。故难用耳(文)。

疏三上云。十顶一种答文不显。古有多释。一云准梵网经。说十忍后有心地法门。即此十顶。理亦可通。但彼经说处乃有十。初无菩提场会。但云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我本原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次第。又别难可会通。又此中问因。后更有果问。故彼佛心地即后如来地等。非十顶也(文)。

钞七下云。疏十顶一种下。二别解顶问。于中二。先叙昔。后申今。前中有三说。一依梵网经。疏文有三。初正叙昔。二理亦可通者。以理纵成。三但彼经下。以文夺破。言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者。此是第三会在忉利。四在夜摩。五在兜率。彼第二即在忉利。故彼说十世界海竟即云。次于忉利天宫说十住。次至夜摩说十行。次至兜率天宫说十回向。斯则处法全同。次第不同。彼二此三。彼三此四。彼四此五。以前加菩提场故。言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者。亦是第六在他化天说十地故。由彼不越第五化乐故。说地亦第六。彼文云。次至化乐天宫说十禅定。次至他化自在天宫说十地。次至初禅说十金刚心。次至二禅说十愿。次至三禅说十忍。次至第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故总收之。四例不同。一菩提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二则次第不同。三则有无不同。此经四禅无说。彼皆有说。此有重会。彼无重会。四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七兼于三。以斯四义故难会通。从又此中问下。纵成以破。设汝欲将心地法门例同此者。此中说果应为心地。何得用顶。上一师义竟(文)。

刊四云(无释)。

梵网经文。诸人师释广记录之毕。恐繁重不记之。可引见彼抄也。

问。香象大师意。十顶问何品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中。寿命品答之释也。付之。十顶寿命其义遥异。何释十顶问寿命品答哉。是以清凉大师。十顶问余品答释。如何。

答。华严经中无十顶品故。十顶问何品答云事难测。故探玄记中。引有人三异释破之毕。述自义云。寿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穷终。贤首佛刹最极际。故称为顶。然有十重故云十顶。亦得无伤。以彼品初既无别问故。得为答也(文)。十顶问寿命品答之所以。此释中所见也。但于清凉大师释者。作二解释也。即彼疏中述初释意云。今谓。新旧梵本俱无忍问。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顶也。言十顶者。因位终极。十定十通皆等觉位。十忍居后。又得顶名。问中约位终极故名为顶。答据法门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终极。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极因位。二文更显。故十忍品末云。通达此忍门。成就无碍智。超过一切众。转于无上轮等。既言超过。即是顶义。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不尔忍无别问。空答何为(文)。此释意立道理引证文。释成十顶问十忍品答之义。如文可知之。次下明第二释意云。若将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失俱是等觉之终极故(文)。此释意。十忍品·阿僧祇品·寿量品·菩萨住处品之四品中。说等觉因位终极相。通称为顶。故十顶问此四品答云也。故演义钞释此解意云。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文)。若尔香象。清凉两师意别也。既为师资异释。不可和会之。

问。清凉大师十顶问十忍品答云释意别。何相例耶。进云。疏云。忍顶法门义相类故(文)。付之。软等四善根中。顶者名进退两际。忍者立不退位分。其义遥异。何释忍顶法门义相类故哉。

答。清凉大师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之释意。同是软等四善根之流类故。且为一往润色。云义相类故也。非谓顶忍法门其体全同。故演义钞中。十顶问十忍阿僧祇寿量菩萨住处之四品答云第二释意傍通一难云。难云。引四善根忍顶不同。今何将忍以酬顶问。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不全同四。故上引云义相类故(文)。自叹此解云此解最妙。即存此意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顶(文)。

玄四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有云。不思议品有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后果问。不可属此。又僧祇品明十大数。因位穷终数中之极。故亦得云十顶。但此品初自别有问。故亦难属。寿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穷终。贤首佛刹最极际。故称为顶。然有十重故云十顶。亦得无伤。以彼品初既无别问。故得为答也。此中约望下尊高为问。下文就当处相续而答(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顶(文)。

疏三上云。十顶一种答文不显。古有多释。一云。准梵网经。说十忍后有心地法门。即此十顶○次第。又别难可会通○有云。僧祇品答以准璎珞等觉。别有顶位。以因位穷终。今僧祇中说十大数。数中之极故云十顶。彼问虽十。答有多数。对上定通。亦非其类。故不可也。有云。寿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为下顶极。至贤首佛刹名为十顶。又佛名第二。名此十一世界为上首故。但举此初后十一。即显过百万阿僧祇世界寿量之数。此为标首。首即顶故。然复彼无别问。似有少理。但标此十界。将为问端。对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谓。新旧梵本俱无忍问。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顶也。言十顶者。因位终极。十定十通皆等觉位。十忍居后。又得顶名。问中约位终极故名为顶。答据法门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终极。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极因位。二文更显。故十忍品末云。通达此忍门。成就无碍智。超过一切众。转于无上轮等。既言超过。即是顶义。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不尔忍无别问。空答何为○若将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失。俱是等觉之终极故(文)。

钞七下云。疏十顶一种下。二别解顶问。于中二。先叙昔。后申今。前中有三说。一依梵网经。疏文有三。初正叙昔○以斯四义故难会通○上一师义竟。疏有云僧祇下。第二师义。于中二。先叙昔。二彼问虽十下破可知。疏有云寿量品答下。第三师义。于中二。先立后破。前中四。一正立。二又佛名下引证。三但举此初下。彼师遮难。恐有难云。今经百万阿僧祇重。何以证成十界之义。故为此通。四此为标首下。释成顶义。疏然复下。第二破。于中先纵立。后但标此下夺破。疏今谓新旧下。申今正义。于中二。先以十忍答顶。后通以四品答顶。前中七。一正将十忍以答顶问。二言十顶者下。会释二名。三故十忍下。引文为证。四亦犹下。引例成立。五不尔下。反以释成○疏若将下。第二通。以四品答于顶问。以信住行等皆有多品。总将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违。若尔古以僧祇寿量而答顶问。应不乖理。彼以局取又不收忍。今总收四。与昔全乖。顶乃通名。忍等别称。故不同也。此解最妙。亦能傍通一难。难云。引四善根忍顶不同。今何将忍以酬顶问。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今全同四故。上引云义相类故(文)。

刊四云。十顶寿量品答。何以知然。佛名经第二卷中。名此十一世界为上首故。所以者何。但举此初后十一世界。即显过百万阿僧祇世界寿量之数。此为标显之首故。此十□名为十顶。顶之与首。眼目异名。十一摄十增数十故(文)。

问。名号品经文。举三十四问。尔者后际十四问。何品中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文)。付之。后际十四问是果问也。而普贤行品中说因行。于彼品中不可答果问。次性起品中说果德法。故可答果问。何可除之哉。

答。名号品所说三十四问中。后际十四问者。问因所得果也。故探玄记云。后十四问因所得果(文)。而普贤行品中所说因行者。是平等因行。乃果中之因故。属之果摄。普贤行品答之云也。故清凉大师释云。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属果收(文)。次后际十四问。性起品中答不答事。香象清凉两师定判。其意异欤。若依香象大师意者。后际十四问。问因所得果。性起品中明无始本有佛性德故。虽同果德法。其义不相顺。故性起品中不答之云也。若依清凉大师意者。后际十四问。出现品中亦答之云也。故演义钞中通妨难云。难云。若依问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贤行为因。出现品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将答果问耶。故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舍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摄。故属第三所成果也(文)。惠苑师释意。出现品中亦答之(为言)。故刊定记云。问。普贤·出现二品。岂答前问耶。答。彼虽各别有问。然则皆是乘前答果问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文)。

重难云。香象大师意。理实而言。后际十四问。性起品中亦答之可云也。故探玄记中明第三说分云。三从不思议品下。答后际佛法(文)。此释意意云从不思议品下不除性起品哉。

答。此释意实难测。但依前义趣会之者。上既云。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故下该上略而不云至普贤品欤。

玄四云。又初十问。此会初三品内通答之。若别分四谛答说法一问。光觉答势力正觉二问。此品答余问。通答顺文。明难下三品别自有问。以信不成位故。无悬问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次因中十问。从升须弥下至菩萨住处来答之。初九问约位自行。后随喜下问随缘化物行○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第三说分中。通下五会答前所问。于中分三。初此会中答前初十问前际佛法。二从第三会下。答中际佛法。三从不思议品下。答后际佛法(文)。

疏三上云。第三说分。于中通下六会。答此所问。准问长科。亦为三分。一此初三品答所依果问。二问明已下。答所修因问。三从不思议品下。答所成果问。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属果收(文)。

钞七下云。疏其平等因果下。通妨难也。难云。若依问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贤行为因。出现品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将答果问耶。故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舍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摄。故属第三所成果也。又古人以文从义。出此因果。若疏本意。全属果也。至下重明(文)。

刊四云。前中又三。初从此品至光觉品。答初十句问。因所依果。应机大用。二从问明品至住处品。答次二十句。果所依因。菩萨行位。三从佛不思议法品至出现品。答后二十句。因所成果。殊胜之位。问。普贤·出现二品。岂答前问耶。答。彼虽各别有问。然则皆是乘前答果问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故不思议法品云。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又十种普遍无量无边法界中云。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菩萨行□故。普行是佛菩萨行故(文)。

建治元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八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毕去正二月比于东大寺尊胜院经论之文人师之释所记录之也而自同三月十七日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欲勤修三十讲之间暂阁第四卷稽古即移第五卷习学之间此勤中绝及中冬末然间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南都心忧觉隐道思相催之余同九日晓忽辞本寺弊房葬笼当山圣迹日日修追善念念访冥路之隙悲微功之不终重所染笔也愿以此善根并资彼得脱矣。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四夏﨟六十二)。

华严宗香熏抄第二。

问题。

问。探玄记中。依文殊般涅槃经意。如来灭后经几年文殊师利般涅槃耶。

问。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

问。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欤。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有诸德释此文为佛身等(文)。尔者香象大师意可许此义耶。

问。名号品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尔者香象大师依兜沙经意如何释之耶。

问。释迦卢舍那一体佛耶。

问。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文)。尔者上下二方可有别四天下耶。

问。探玄记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尔者依悲华经意。名堪忍故如何释之耶。

问。清凉大师引涅槃经师子吼品说。明恒河七类人相。尔者第七类中可取独觉菩萨耶。

问。香象大师意。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耶。

问。光明觉品佛自说欤(自此以下五条此卷无之)。

问。二禅以上三千界摄欤。

问。金光明经意。三千大千世界可有百亿非想非非想天耶。

问。赡部林树有此州南方欤。

问。大乘意金轮在水轮上欤。

问。探玄记中。依文殊般涅槃经意。如来灭后经几年文殊师利般涅槃耶。进云。探玄记云。若依文殊般涅槃经。是此土婆罗门家生。佛灭后四百年。于高山顶已入涅槃。付之。依玄记所引披彼经现文云。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文)。依之华严传并纂灵记中。同引文殊般涅槃经云。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如何。

答。文殊师利入涅槃时代。理实而言。如彼经现文。如来灭后四百五十岁也。花严传文·纂灵记释。即述此旨也。但于探玄记释者。且从大数云四百年也。彼须弥山高量八万四千由旬者。华严经十定品·四十华严经·长阿含经·智度论。香象·清凉·惠苑师等释分明也。然而俱舍(十一)等论中。从大数云。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文)。可为准例也。加之明八万四千尘劳。弘决(一下)云。且举大数故云八万。具足应云八万四千。光法师(俱舍疏一末)释。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亦是此义润色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有菩萨。字文殊师利(文)。

玄四云。二出处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经。是此土婆罗门家生。佛灭后四百年。于香山顶已入涅槃。若依此经。是东方菩萨现在清凉山。寂调音经亦云。是东方去此万佛世界国。名宝住。佛名宝相。彼土菩萨也(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华严传一云(隐显)。依文殊般涅槃经。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

纂灵记一云(显集)。谨案文殊般涅槃经云。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尔时跋陀波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为佛作礼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已曾亲近百千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变现自在。却后久远当般涅槃。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花。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指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故。于十方面现初生出家。灭度入般涅槃。现分舍利饶益众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文)。

问。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答。可云果位成道也。两方。若果位成道者。菩萨住济度利生之悲愿。现随类应同之成道。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即可此义门。是以披智论(二十九)文。问。菩萨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此问。述菩萨为度众生故。作转轮圣王·帝释·梵王·声闻·辟支佛·菩萨·佛身之旨毕。别首楞严经说云。又现作佛号龙种尊(文)。问答起尽。无诤因位成道(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文殊唱龙种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判。如何。

答。文殊者是三世诸佛之觉母。一切菩萨之祖师故。过去久成如来者。出诸经论说。故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可云果位成道也。故探玄记(四)云。若初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文)。演义钞(七下)中。释此文。引首楞严三昧经云。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正遍知○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既云得无上正等正觉。岂非果位成道哉。加之光宅法华疏(二)云。若实论。文殊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居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文)嘉祥法花义疏(一)云。又文殊具三世佛。过去为龙种尊。现在为摩尼宝积(文)。妙乐法华疏记中。或释文句或齐法王之文云。如文殊。本是龙种上尊王佛(文)。或明文殊本迹二门之相云。又如楞严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亦文殊是(文)。案此等诸宗人师解释意。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云事炳然也。但于智论问答之文者。本门之谈实虽久成佛。迹门之前今示菩萨形故。且据此迹化门。说未得佛道之旨。显分证成佛之相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有菩萨。字文殊师利(文)。

玄四云。三明师资者。依放钵经。昔为释迦师。此经云。是三世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四明位者。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众会。而作是言(文)。

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文)。

钞七下云。言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等者。此下别明竖穷略示一二也。先劫即过去。名龙种上尊王佛。智度论十二。具引首楞严三昧经说。名龙种上尊王。经文但名龙种上佛。即译人广略耳。五十三佛名中。亦名龙种上尊王。其首楞严三昧经有三卷。即当下卷。因文殊广说首楞严三昧境界竟。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大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正遍知(云云)。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无有山河沙砾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迦陵伽。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云云)。佛寿四百四十万岁。下取意引。入涅槃后起三十六亿塔。法住十万岁。记智明菩萨次当作佛。下结会云。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即文殊法王子是。次言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者。即鸯崛摩罗经。此经有四卷。事出第四。初卷中明。舍卫城北有村。名萨那。有一贫穷婆罗门女。名跋陀罗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间现。少失其父。厥年十二。听明辩慧。复有异村。名颇罗诃私。有一旧住婆罗门师。名摩尼跋陀罗。下取意引。世间现从其受学。师受王请留其守舍。师妇年少。染心逼之。世间现不受。其师妇自惭毁害。师妇言。世间现强逼。师言。汝已为恶。当杀千人。可灭汝罪。即刹千人。还归见师。师怪其存。又令杀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冠首。唯缺一人。母为送食。便欲害母。世尊现前。舍母趣佛。为佛所降。广显深妙。第四末。波斯匿王严四兵至欲讨。鸯崛来至佛所。佛示鸯崛。后发其迹云。大王。南方去此过六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一切宝庄严。佛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下取意引。寿命无量。国土庄严净。纯说一乘。即鸯崛是。由前文殊广与对扬。后显文殊之迹云。大王。此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纯一大乘无余乘名。即文殊师利是。故云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盖言略耳。下显师及师妇鸯崛之母三人皆是如来化现耳。上略举过现。不说未来成佛者。未来成佛现即是因。非殊胜故。疏略不显。若欲说者。即大宝积文殊会中说。于未来成佛。号普见如来。以恒河沙界庄严为一佛国。以安养世界庄严比之。析毛滴海不可为喻。其中众生具三十二相。天眼无碍。镜照十方。不闻老病死苦。但出佛法僧声。若人欲见。应念便睹。不待解释。疑网皆除。闻名得最上善利。聆记为面见诸佛等。疏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者。结其实德。故七十九经云。文殊师利所有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师利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等。佛名经说。过去无量恒河沙佛。皆是文殊教令发心。然犹带疑故今显实。实为一切佛母。不可穷其始末。岂独释迦之师者。即前所引处胎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立。故我为菩萨。则法花九世祖师。亦带方便住首楞严三昧。亦是迹中故。弛张乎权实之场。莹彻乎真如之际。住诸佛不思议之境。岂可语其始终。无言强言为三世之佛母耳。疏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者。结也。影响显非实因也(文)。

大乘义章十四云(三乘共地义)。问曰。菩萨行后二地义则可知。以何义故。行前八地。释有两义。一就自行以论。自所行中粗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释。为化众生故现行之故。天女云。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法花亦云。知众生乐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萨作声闻缘觉。龙树亦云。文殊过去七十亿返作辟支佛。教化众生。且言过去作辟支佛。理实过去亦作声闻(文)。

法华经光宅疏二云。所以有此四重说法者。若实论。文殊则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古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文)。

法华经嘉祥义疏一云。问。此中列十八人名。何故文殊在初。答。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菩萨说法花经。释迦牟尼佛因文殊师利说法花经。既有开教之功。故列在初也。问。云何因文殊说此经耶。答。由文殊释时众之疑。辨古佛说之于前。释迦敷之于后。预杜疑谤之萠。逆开信解之渐。然后释迦始得起定说法。故言因文殊说法花经也。问。何故不因余菩萨。而因文殊耶。答。由文殊故得开乘权乘实。故因文殊开前分经也。由文殊是燃灯之师。燃灯复是释迦之师。因此覆远之言得说身权身实。则开后分经也。下文当具明之。又河西道朗云。文殊是游方菩萨。十方法会多为开发之端。故偏因文殊也。又文殊是北方欢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现在闻此佛名。能灭四重等罪。今示为菩萨影响释迦。有此功德故。在初列之。又文殊具三世佛。过去世为龙种尊佛。现在为摩尼宝积佛。复当来作佛。是故初列。

文句二云。本迹者。本地难测。或居等觉。或齐法王。如善财入法界。见文殊色像无边。法门深远。本邻诸佛。迹辅释尊。为菩萨普现色身。三昧力散影垂容。以口轮不思议化随宜广说。不可以意知。不可以言辨也(文)。

疏记二云。初文中云或齐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龙种上尊王佛。余并准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声闻总明本迹(文)。

辅正记二云。疏云如善财入法界者。有人云。准花严经。见文殊时。无以此事。应是误。今谓。此引旧经。未可云误。若后于菩提场中见普贤菩萨。于如来前坐莲花上。智慧境无量无边。难测难量。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尘光明云香焰云杂花云等。是一一云悉遍法界虚空一切世界。又见一一身份一一毛孔。悉有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如来出现所转法轮。一切菩萨所成诸行。疏云本邻诸佛者。中间迹耳(文)。

法花经一云(序品)。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文)。

文句二云。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悲花云愿我行菩萨道。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成正觉。令我天眼悉皆见之。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悉令从我劝发道心。我行菩萨道无有齐限。宝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为菩萨影响释迦耳。观心性理三德秘密。不纵不横故名妙德(文)。

疏记二云。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名。思益举说明行。悲化论愿益物。初大经者从德立名。即以见性立妙德名。此唯第十七阇王悔后发愿文也。次二经但举梵音不同耳。思益明如说而观。观谓不起法非法相。观即行也。即言行相称而得妙名。悲华因取妙土。益物事广。所化位高。高广愿行一切皆妙。名为妙德菩萨。利生迹因何定。于此文中。亦可义立四悉释者。即以德妙若名若体无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说法即为人。立行即对治。佛说等即第一义。此是圆人。复当约教。从北方去即本迹也。又楞严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亦文殊是(文)。

辅正记二云。濡(音软)疏云不起法至想者。不起二边。而行中道之行也。疏云类取妙土者。亦可云寂光为妙土也。益物事广者。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正觉故云广也。所化位高者。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文)。

首楞严三昧经下云。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师利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无有山河沙砾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迦陵伽。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八十亿人成阿罗汉。九万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其后续有无量声闻僧。迦叶。龙种上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度天人已入于涅槃。散身舍利流布天下。起三十六亿塔。众生供养。其佛灭后法经十万岁。龙种上佛临般涅槃。与智明菩萨授记别言。此智明菩萨。次于我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号智明。迦叶。汝谓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迦叶。汝今且观首楞严三昧势力。诸大菩萨以是力故。示现入胎·初生·出家·诣菩提树·坐于道场·转妙法轮·入般涅槃·分有舍利。而亦不舍菩萨之法。于般涅槃不毕竟灭。尔时长老摩诃迦叶语文殊师利言。仁者乃能强作如此希有难事示现众生(文)。

智论十云(经曰)。譬如花积世界普花佛国。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萨。及余大威神诸菩萨。皆在此国(论曰)。问曰。更有余大菩萨。如毗摩罗鞊观世音遍吉菩萨等。何以不言此诸菩萨在彼住。而但言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萨。答曰。是遍吉菩萨一一毛孔常出诸佛国土及诸佛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适住处。文殊尸利分身变化。入五道中。或作声闻。或作缘觉。或作佛身。如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尸利菩萨。过去世作龙种尊佛。七十二亿世作辟支迦佛。是可言可说。遍吉菩萨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若住应在一切国中住。是故不说(文)。

惠影疏第三并僧侃疏第三俱无别释。

智论二十九云。经。菩萨摩诃萨欲使世世身体与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学般若波罗蜜。论○问曰。菩萨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曰。菩萨为度众生故。或作转轮圣王身。或作帝释身。或作梵王身。或作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佛身。如楞严经中。文殊师利自说。七十二亿返作一缘觉而般涅槃。又现作佛号龙种尊。时世未应有佛。而众生见佛身欢喜心伏受化。问曰。菩萨若能作佛身说法度众生者。与佛有何差别。答曰。菩萨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间。广度众生故。不取涅槃。亦如幻师。自变化身。为人说法。非真佛身。虽尔度脱众生有量有限。佛所度者无量无限。菩萨虽作佛身。不能遍满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遍满无量世界。所可度者皆有佛身。亦如十四日月。虽有光明。犹不如十五日。有如是差别。或有菩萨得无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变身如佛。教化众生。或初发意菩萨行六波罗蜜。行业因缘得身相似佛。教化众生(文)。

问。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欤。答。尔也。两方。若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者。披楞伽经文云。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入于初地得(文)。如此文者。不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见。如何。

答。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不通以前诸地所得也。故探玄记中明文殊位地云。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文)。既述文殊第十地菩萨故。住首楞严三昧为由。明知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是以五教章云。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文)。随首楞严经上卷云。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下卷说。其诸菩萨得住十地。一生补处。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之旨炳然也。但于楞伽经文者。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者。广举十地之间所得三昧。入于初地得六通及三昧等者。其中余三昧。入初地位即得之(为言)。非云入初地位得首楞严三昧。更非相违也。

玄四云。四明位者。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五教章下(断惑分齐)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满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此上义广如无上依经·本业经·佛性论·宝性论·梁摄论等说(文)。

入楞伽经十云(总品)。行差别真如。正智约三昧。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入于初地得。诸通及三昧。智及如意身。受位入佛地(文)。

入楞伽经七云(偈颂)。正智依真如。而起诸三昧。如幻首楞严。如是等差别。得入于诸地。自在及神通。成就如幻智。诸佛灌其顶(文)。

四卷楞伽经四无文。

首楞严三昧经上云。尔时佛告坚意菩萨。

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文)。

同经下云。尔时名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此弥勒菩萨一生补处。次于此尊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弥勒得是首楞严三昧耶。佛言名意。其诸菩萨得住十地。一生补处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严三昧(文)。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有诸德释此文为佛身等(云云)。尔者香象大师意可许此义耶。进云。探玄记云。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不许此义(见)。付之。依探玄记释披华严经文云。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说众生所见佛身等种种不同之旨。古德释既顺经文。宗家何不许此义哉。是以清凉大师·惠苑师等释佛身。如何。

答。见六十华严经文云。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处所形色长短寿命。诸得。诸入。诸根。生处。业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文)。探玄记释此文云。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长是西国语法。应云。教化一切种种身等乃至不同之众生为一句。所见亦异别为一句。义即可解(文)。此释意云。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佛。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乃至种种业报等不同众生(为言)。西国语法用长句故。以之为一句也。所见亦异者。非只众生种种身种种名乃至种种业报等差别不同。心中怀见希望各异(为言)。以之别为一句云也。名号品同本异译兜沙经云。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种种人。各各异身体。各各略名。各各异色。各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众生各各异身各各异名等见。故探玄记中。上云。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下述。兜沙中名各各有闻佛声。以兜沙经为证据。成所化众生之义也。加之孔目章中。亦释所化众生之旨。列祖定判仰可依凭也。但探玄记释。非如疑难。得经文意。其趣既成之毕。全非相违哉。次于清凉大师释者。彼依八十华严经文也。即见彼经文标段云。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等。结文说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故任经现文释佛身也。惠苑师释其意同之。是则六十·八十两经现文非一同故。师资定判其意各别欤。

重难云。今此经文欲明净土相。尤可约能居佛说之。何辨所化众生分齐不同哉。答。探玄记中会此疑云。但为佛土平等无别可别故。寄于化众生差别。以辨土海差别之相(文)。孔目章释。其意同之。可引见之。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尔者香象大师依兜沙经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依梵本及兜沙经。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文)。付之依宗家定判见兜沙经文云。各各异名。各各异色。各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文)。虽有各各之语。无置种种之言。若尔探玄记解释。岂不背彼经文哉。

答。任探玄记释。梵本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见。梵本若有种种言者。译彼梵本之时。设虽何经。岂不置种种言哉。故见兜沙经文。云种种人各。置种种言也。但于彼经各各异名各各异色等之文者。云种种云各各。其言虽异。其意是同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何以故。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处所形色。长短寿命。诸入。诸根。生处。业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文)。

玄四云。第四征体辨相中○此种种身等。有诸德释为佛身等。是故下辨名号不同。则释种种名也。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长是西国语法。应云。教化一切种种身等乃至不同之众生为一句。所见亦异别为一句。义即可解。但为佛土平等无别可别故。寄于所化众生差别。以辨土海差别之相。于十句中。初一总举五蕴身差别。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处。四随种种处有种种形。色谓白黑等。五随有身形命有修短。六识体取得诸境。或修行证得分齐。七境体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门异。八略唯六根。广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或利钝生熟等。如下第九回向诸根海处说。九诸趣差别。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业异报殊。如业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经。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存略故尔。是故结云种种不同众生也。所见亦异者。非直业报依正差别无边。心中怀见悕望各异。兜沙中名各各有闻佛声。又亦前九句辨报差别。第十明业差别。此显见差别。又说此众生差别分齐为土海相者有三义。释如上标中不思议处辨。可于此思之用耳(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种种色相。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诸业。种种观察。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文)。

疏三上云。第四广显难思○十句不出三业。一身为总相现十法界不同。故云种种。二名以召实。次下广辨。三金银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异。四形有长短。三尺丈六乃至无边。五寿命限量。或无量劫。或不满百年。下至朝现暮寂。六处。谓化处染净等殊。七根。谓眼等随感现异。八生处。有刹利等别。九依语之用。随方言音施设非一故。十观察者。周旋顾盻以应群机。又观存亡安危可不。智照诸境示有多端。下结意云。令诸众生各称己分而自知见得调伏耳(文)。

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解种种身等之经文。就佛身所现释之。文广故不抄之。可引见之。

孔目一云(十种净土章)。一乘净土依凭有十。为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一有种种身。二有种种名。三有种种处所。四有种种形色及有种种长短。五有种种寿命。六有种种诸得及以诸入。七有种种诸根。八有种生处。九有种种业。十有种种异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问。欲明净土。何故乃辨众生分齐不同。答。佛土自融。与法界等。无别可别。何以故。由是佛土称法界故。若欲取别知其分齐。依众生心业行增减定水升沉清浊差别。印成佛土。亦差别也。故文殊师利叹土深异。寄彼众生成土相貌也(文)。

兜沙经云。文殊师利菩萨。持佛威神。悉遍视诸菩萨。皆遍以便举惠言。菩萨大众会。何甚快耶。不可复计诸佛刹。佛所居处。诸所处。诸所被服佛法。佛说法。佛刹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刹善恶。不可计佛法。何因耶。十方诸佛刹土。所说道。所度脱十方人诸法甚深无极。如虚空。了无所挂碍。何因耶。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种种人。各各异身体。各各异名。各各异色。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可因是国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胜达。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呵那坻提。中有呼释迦文尼。中有呼鼓师萨沈。中有呼堕楼延。中有呼俱读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门。中有呼晨那愁楼提。中有呼质多和楼提等。四面如是辈。各各呼释迦文佛名。合为万字。如是十方极过去不可复计诸佛刹。都人民种种各异语。共呼释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刹。凡各十亿万字。释迦文佛。从本未造学道以来。诸所教授弟子等辈时人如是。佛放光明。先从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极明现十亿阎浮利天南。十亿大海。十亿须弥山。十亿遮伽和山。十亿弗于逮天东。十亿俱那匿天西。十亿郁单曰天北。十亿照头摩罗天。十亿忉利天。十亿盐天。十亿兜术天。十亿泥摩罗提罗邻优天。十亿波罗蜜和耶拔致天。十亿梵天。十亿梵迦夷天。十亿梵佛还天。十亿梵迦产天。十亿摩诃梵天。十亿廅天。十亿波梨陀天。十亿廅波摩那天。十亿。阿会亘羞天。十亿波栗羞诃天。十亿阿汲摩羞天。十亿羞讫天。十亿推呵天。十亿汲栗推呵天。十亿阿汲堕呵天。十亿惟于潘天。十亿阿惟潘天。十亿阿陀波天。十亿须(武音)天。十亿呵迦贰吒天。十亿阿惟先惟先尼呵。如是等。各各照见诸天上人所止处。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文)。

问。释迦·卢舍那一体佛欤。进云。花严经云。或称释迦牟尼。或称卢舍那。一体佛说也。付之。云释迦云卢舍那。名号既各别也。其体何一佛哉。是以辰旦人师解释中。化身佛名释迦。报身佛名卢舍那(见)。如何。

答。华严经意说。或称释迦牟尼。或称卢舍那。释迦卢舍那一体异名佛云也。故五教章中云。今将开释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义(文)。此释意。为显此树下八相成道化身释迦即周遍法界十身具足卢舍那故。云释迦佛。不云卢舍那佛也。故一乘义私记云。今此一乘门意。而为菩提树下身即卢舍那佛身云事。云释迦佛海印三昧。不云卢舍那佛海印三昧。所以不相违也(文)。但于辰旦人师解释者。不辨此深旨欤。且不可依用之。

此疑者。一宗大事。文释甚广。只记义之梗概。聊显释之大纲许也。委细之旨。如梅尾明心房上人静海五教章上卷抄。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问。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耶。答。可取之也。两方。若取之者。释尊是现在佛也。过去七佛中不可取之见。法花经文。上说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毕。下云。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文)。若上七佛中取释尊者。何下别举之哉。加之涅槃经中。叹迦叶童子德。云则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第七佛非释尊闻。若以释尊为第七佛者。岂云同其一名号哉。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解释中。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见。如何。

答。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也。故见花严经文云。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文)。清凉大师释此文云。第七仙者。七佛之末故(文)。惠苑法师释。其意亦同之。加之灌顶经云。第七我释迦牟尼佛(文)。观普贤经云。亦常梦见过去七佛。唯释迦牟尼佛为其说法(文)。七佛说神咒经云。第七释迦牟尼佛(文)。十善戒经云。应作是言。七佛僧听释迦牟尼诸佛僧听(文)。佛藏经云。富楼那亦于六佛中而作法师。亦于我法作大法师。成阿罗汉。心得解脱(文)。七佛父母姓字经中。第七佛列释迦文尼佛。禅秘要法经云。第七佛言我是释迦牟尼佛(文)。任此等诸经说。过去七佛中取释尊云事分明也。但于释尊是现在佛也过去七佛中不可取之云难者。西明师会此疑云。又解。毗婆尸第一。释迦文第七。从多为论。故云过去七佛。据实。释迦一佛即是现在(文)。栖复师通此难作二释云。只释迦虽是现在。将现在对彼未来。现在佛亦是过去摄。二者以从多。亦名过去。若据疏意。但是总相说过去七佛。不必事须过去七佛数足。以释迦是现在。所以别陈也。疏总指云即过去七佛(文)。次于法花经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之文者。玄赞会经文云。此为总陈过去七佛。今于我者。现在别陈(文)。摄释(四)问答之云。问。七佛之中已兼释迦。云何复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据总。今我所者依别而说。是今化主故更独明(文)。此等释意。上七佛中。虽摄释尊。教主德重故。重别举之(为言)。次于涅槃经则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之文者。诸师会此文解释非一准。净影大师会之云。释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满。众生身中法身充满。与牟尼尊德满不殊故。与第七同一名号(文)。嘉祥大师会之云。第七即是释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宝性。即与释迦同故。言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也(文)。章安大师会之云。若七佛数即第七佛。佛是觉义。能觉佛性与佛义同(文)。太贤法师会之云。则与释迦文当共同十号(文)。憬兴师释其意同之。准此等诸师异释。可会涅槃经今文也。何况见涅槃经(十)云。世尊久已舍病苦故。得名为第七佛(文)。彼经意。既以释尊为第七佛云事。此文炳然也。至叹迦叶童子德之文。宁忘本旨哉。

重重之难答处处之要文。花严宗枝叶。钞第八记录之毕。繁重颇有其烦之间。并让彼所省略也。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此四天下佛号不同。或称悉达。或称满月。或称师子吼。或称释迦牟尼。或称神仙。或称卢舍那。或称瞿昙。或称大沙门。或称最胜。或称能度。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文)。

玄四云(无释)。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文)。

疏三上云。一切义成即悉达也。无事不成就故。圆满月者。惑断智圆恩荫清凉故。师子吼者。名决定说。释迦牟尼者。释迦云能仁。能二种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第七者。七佛之末故。若取贤劫。但当第四仙。即喻也。无欲染故。毗卢舍那。广如前释。瞿昙氏者。唯约姓也。此云地主。以从劫初代代相承为转轮王故。然上云释迦。乃是族望。此即性望故。智论第二云。释迦牟尼姓瞿昙故。佛名经亦然。沙门者此云息恶。无恶不息故。复称大。最胜者。圣中极故。德无加故。导师者。引导众生离险难故。于生死海示众宝故。然名含多义。略释此十。恐文繁博。余但随难解之(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能人种故。迦音甄何反。勿依本音呼。牟尼此云寂默。契即事之理故。第七仙者。贤劫中第七佛故。仙喻名也。谓仙人不染欲事。神通自在常乐寂静。虽不令同佛。小分似故。瞿昙者妙也。此云地主。代是轮王为大地主故。沙门此云息恶。余名可知。

问。名号品经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文)。尔者上下二方可有别四天下耶。进云。控玄记释竟。上下二方无别四天下见也。付之。依探玄记解释披名号品经文云。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炳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上下二方举别四天下。若尔宗家定判。岂不背彼经文哉。

答。见名号品结文云。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亿四天下(文)。若上下二方有别四天下者。容有三百亿四天下。而既说有百亿四天下。不云有三百亿四天下故。同余经论说。大铁围山内平满有百亿四天下。上下二方无别四天下释也。但于名号品经文者。探玄记中会之云。一以说法之处。即为当中。为成主伴。融彼百亿。令有上下。使得圆故。无三百也(文)。此释意云。理实而言。有百亿四天下。虽无别上下二方四天下。说法之处为当中。十方世界为眷属。为成主伴具足之义。融此平满百亿四天下。令有上下二方。实无差别上下二方四天下(为言)。清凉大师。此教所说。事随理融。随说法处。即是当中。纵极上际傍至大轮围山。亦有十方互为主伴。以融为眷属。本数非多。十方界融。亦准于此之释。其意同之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次此东方有四天下。名曰善护○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难养○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惠○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师子言○次此东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宁○次此东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乐○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须菩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亿四天下○彼称如来○亦各不同。有百亿万(文)。

玄四云。问。此大千界。依余经论。大围山内平满有百亿四天下。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则一一四天下皆有上下故。应有三百亿。云何仍说唯百亿耶。答。若小乘实处理无改动。若三乘虽即空真如等。而不碍事故不坏本事。若此一乘事即无碍圆融自在。是故此中明处。随教而圆融。应十数显无尽。此娑婆一界有二种融。一以说法之处。即为当中。为成主伴。融彼百亿令有上下。使得圆故无三百也。纵于最东近围边一四天下。为说法主。即是当中。融彼余四天下。还有十方眷属具足。以诸四天下。皆望他为伴。望自为主故。是则围山亦随融移改也。余十方界等融义准之。此约一乘教。若约三乘。不得如此。如余经论说之(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此四天下东次有世界。名为善护○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为难思○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为亲惠○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师子○此四天下东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观察○此四天下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喜乐○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坚牢○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为妙地○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为焰惠○此四天下次上方世界。名曰持地(文)。

疏三上云。问。余圣教说。大轮围内平布百亿。上即诸天下安地狱。如何此说上下皆有四州。答。此教所说。事随理融。随说法处。即是当中。纵极上际傍至大轮围山。亦有十方互为主伴。以融为眷属。本数非多。十方界融。亦准于此(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问。余圣教说。诸四天下相望。但有东西南北。何故此中说有十方。答。世界方所常定不异。约教说彼有尽不尽。依此经说。夫一四天下在中为主。则十方四天下为伴。余互相望亦尔。如细孔相望。四天下现尔。刹土亦然。世界细名从此而立(文)。

问。探玄记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尔者依悲华经意名堪忍故。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悲华经云。是中众生嗔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文)。付之。依探玄记释勘悲华经文。问。何因缘故名曰娑婆。答。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是以文句中引悲华经云。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文)。若尔文句所引符彼经文。探玄记所判岂非致相违哉。

答。探玄记所引实似背悲华经现文。尤为难思。但大梵王是娑婆世界主故。娑娑世界众生起贪瞋痴等过。大梵王专忍受之故。探经文意如此所判欤。

玄四云。娑娑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是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放钵经(云云。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文句二云。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杂九道共居(云云。文)。

疏记二辅正记二无释。

玄赞二云。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文)。

悲华经五云(诸菩萨本授记品)。尔时宝藏如来告火鬘言。善男子。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文)。

问。清凉大师引涅槃经师子吼品说。明恒河七类人相。尔者第七类中可取独觉菩萨耶。答。不取独觉菩萨耶。两方。若不取独觉菩萨者。独觉菩萨已离分段生死。第七类中何不取之哉。是以辰旦人师述涅槃经师子吼品所说恒河七类人相云。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文)。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解释中。今此第七类唯限如来。不通独觉菩萨见。如何答。思涅槃经师子吼品意。恒河者譬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而独觉菩萨设虽离分段生死。未尽变易生死故。第七类中不取之也。故补正记云。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文)。何况见演义钞中所引涅槃经师子吼品文。说第七类人云。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此文意。第七类人唯限如来之旨甚分明也。是以章安大师。依此品说。释第七人即是佛。道暹师引此经文解。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说师一同之释。谁可疑之哉。但于辰旦人师定判者。是补正记释也。既为化宗末师释。不可依用之。若强会通之者。披一段释。上述唯佛得道余悉河中。成第七类人唯限如来之义毕。下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之释。忽不可致相违。故推此释意云。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述声闻四果譬第四遍观四方人毕。不释五六法譬。云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意自第五至第七。如次支佛菩萨佛释也。非云第七类中亦取支佛菩萨。全不可背师子吼品经文欤。

此会通者。去建长二年。后鸟羽院御八讲。宗性对长俊法印。用此论义之时。下座智圆法印谈义之趣也。此义虽可然。颇违合之标言为第七人人结文欤。

华严经十二云(四圣谛品)。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欢喜世界中○或名无底(文)。

疏三上云。集名无底者。烦恼深故。非习道学。浮沉而不已(文)。

钞八上云。疏非习道学浮沉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师子吼品。恒河七人之意。习道是法学。浮是喻。经中因师子吼问。若一切众生乃至阐提定有佛性。即当定得无上菩提。何以一切众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云何须修习八正道等。佛便赞叹。为举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怖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没。何以故。羸无力故。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更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没。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方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则住。何以故。观贼远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此下则是义引经文。谓出家被衣。随逐恶友听受邪法。拨无因果。即一阐提。没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断善根故没。亲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恶友复断善根故复没也。第三人者。断善根故没。近善友得信故出。信如来常住修习净戒。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坚住施惠故名不没。修戒施惠即是习浮。第四人者。没出与住皆同第三。但合观方。云观四方者。四沙门果。第五人者。余义同前。即去者。心无退转。是住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没出住去。去至浅处则住者。谓诸菩萨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经云。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脱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恐怖。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边如是诸人。悉其手足而不能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如来常说诸法要义。谓八圣道大般涅槃。而诸众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圣道众生等过。当知悉是烦恼过恶。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得涅槃。释曰。是知虽有佛性。要须修道方至彼岸(文)。

刊四云(无释)。

涅槃经三十二云(师子吼菩萨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畏寇贼。或为采花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沈。何以故。羸无势力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还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便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沈。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则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发。身被法服○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恶业重故。无信力故。如恒河边第一人也○第二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以钝根故。复遇恶友。不能修习身戒心惠。听受邪法。或值恶时处恶国土断诸善根。断善根故常没生死。如恒河边第二人也。第三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如恒河边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遍观四方。观四方者四沙门果。如恒河边第四人也。第五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去。如恒河边第五人也。第六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复前进。遂到浅处。到浅处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谓菩萨欲意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如恒河边第六人也。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

疏十二云。次别列七人。初七人皆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内凡。后四是圣人。外凡穷恶阐提。次将立而退故为二人。内凡者三方便同为一者。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者。声闻不侵习。支佛侵习。菩萨侵习复化众生。佛习气尽。若不作此解。无以取异○河中七人离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后品明七众生。此中合四果为第四。离三乘为三人。后品离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至下当更分别○第一人者下。别列七人没。即阐提过去之善宿因既羸。现在无信故。不习浮。第二人是将立而退。身力大者。过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习浮。能断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内凡。没已出者。昔日经没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谛。非今用。譬文云。不知出处故观方。以昔不知出处故不观。今知出处故言观方。又不知大乘出处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观方过于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为自证。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萨。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浅处住者。心安生死。从其心边故言浅处。第七人即是佛。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别譬七人。初合常没。即一阐提。此中略合○第二人下。合将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断善。而不同恒没。第三人者下。此合内凡得住之人。小大两位俱在中者。岂非通教三人共位○第四人者。合四为一。但断正不侵习。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小许习。第六人是菩萨。能侵多习。复化众生。第七人是佛。习究竟尽(文)。

暹记八云。现在无信者。不信世出世因果也。将立而退者。若人暖位则得不退名为将立。所以念处名为而退。今生不修者。过去善深。今生暂发菩提心观于念处。遇缘而退。名不习浮。昔日经没者。今入内凡方得不没。四方者。须陀洹对东方。余三果次第配三方。不知大乘出处者。不见佛性名不知出处。正当文经云。即去者。度河而去也。从其心边者。从其度众生心边故云心安生死○又此合文。从方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则先牒初二人。次修习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修习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习下示第七人行相。经云住大高山者。前菩萨但至因行浅处。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文)。

满记四末云。现在无信者。信喻习浮故也。昔日经没者。即约外凡故没。内凡即出也。不知出处故观方者。谓未入圣位也。但为自证者。谓修习故也。从其心边等者。心祈涅槃。名之为去。能入生死故云浅处也。经云观贼近远故者。界内为近。界外为远也○得立而退者。谓得念处观欲入暖位。名之为立。犹遇恶友而失念处故云退也○合四为一者。谓声闻人也。经云即便前进者。犹支佛修习故进也(文)。

文句六云。大经云。谛观四方。喻于四谛。准此可知(文)。

疏记六云。大经云谛观四方者。大经三十二。如恒河中七种众生。第一人者入水即没。譬一阐提。第二人者出已复没。有信故出。不修故没。第三人者出已不没。即内凡人。第四人者入已没。没已出。出已住。遍观四方。身重故没。有力故出。习浮故住。不知出处故遍观四方。譬于四果观于四谛。第五人者入已没。没已出。出已住。住已观方。观方已行。怖故即去。譬辟支佛也。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即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譬菩萨也。不住生死故去。安心故住浅处。第七人者即至彼岸。外道得度皆由观谛与观方义同。是故系引(文)。

转正记六云。谛观四方者。涅槃疏云。出观方解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暖法亦观四方。只说从得住立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示外凡穷恶阐提。须修将立而退。退故为二人。内凡有四方便同为一。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声闻下修习。支佛修习。菩萨修习复化众生。佛习气尽。显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此涅槃河专在分段通于四人。即小乘七人也。有信故出者。以发心故名出。不修故没者。退本善心流转故名没也。今已没者。入即入生死也。浅处即住者。烦恼渐尽名为浅处(文)。

问。香象大师意。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耶。答。委论之者。可有今此三释也。进云。探玄记中释此事云。皆依主释(文)。付之。思光明觉品题。何无今此三释哉。是以清凉大师意。于今品题有三释判。如何。

答。委云之者。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也。所谓云光明之觉可有依主释。云光明有觉之用可有有财释。云光明即觉可有持业释也。故疏云。若从开释。光明之觉。光明有觉之用。通依主·有财。若从合说。光明即觉。可持业也(文)。香象大师意。何不许此旨哉。但于探玄记释者。谈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故。且举依主释许也。故探玄记云。谓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谓依体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释(文)。是则开合不同。广略差异。故师资解释更非相远也。

玄四云。初释名者。谓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谓依体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释。可知(文)。

疏三上云。第二释名者。一开二合。初开者。光明体也。觉者用也。此二各二。谓光有身智二光。觉有觉知觉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觉有能觉所觉○又此二光不异觉境。此三圆融唯无碍之法界。虽平等绝相。不怀光明之觉。品中辨此故以为名。若从开释。光明之觉。光明有觉之用。通依主·有财。若从合说。光明即觉。可持业也(文)。

抄八上云(无释)。

刊四云。释名者。如来是能放光主。光明纳是所放光体。能觉悟是光业用。此断如来之光明纳。依主或有财。简菩萨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纳之能觉悟。亦通两释。曾音声等觉悟故。光明有此觉业故。若总言如来光明纳觉悟之品。唯依主也(文)。

律治二年(丙子)后三月十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毕抑去年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南都心忧存之余坟墓卜此山之间自去年八月之比常笼居当山此圣迹访亡童冥路之隙不忌昔勤所励今功也亡童告别之后今日虽当二百四十四日恋暮之思添色悲叹之泪无干然而且充先人之追福且存当宗之兴隆折墨染笔写文记义仰愿圣灵回向无贰遂往诣于安养兜率之云祈请有诚期再会于龙华鸡足之月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花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五夏腊六十三)。

华严宗香熏抄第三。

问题。

问。光明觉品经文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文)。惠苑解释此处云。解□一□平等(文)。尔者清凉大师可判此义耶。

问。终教大乘意。佛果位无□□五□云□引何论文证之耶。

问。遍计所执中情有理无俱虚欤。

问。探玄记中引梁摄论云。如□陀□道理四位(文)。尔者今四位者何等耶。

问。始教大乘意。十信立列位云义。引仁王经何文证之耶。

问。终教大乘意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寄显铁铜银金四轮王义可有耶。

问。璎珞经意说十信。仁王经所说十□。其位可同耶。

问。璎珞经所说信精进等十心者。即菩萨次位欤。

问。仁王经意。习种性者十信位欤。

问。香象大师意。十信中第六信位不退欤。

问。始教大乘意。十回向以上得不退云义。引何论说证之耶。

问。清凉大师依俱舍论意。五识相应思可为引业耶。

问。华严经中说助道甚深举六度功德。其中般若波罗蜜者可道有摄无摄耶。

问。净行品经文。列檀等六波罗蜜及慈悲喜舍。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清凉大师意。无量义经法华经一会说欤。

问。清凉大师引唯识论文云。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文)。尔者共不共义。可依法尔种姓耶。

问。探玄记中明无量经所说七种发心云。三贤四退(文)。尔者被信得意可同此义耶。

问。华严经意。可说分身诸佛耶。

建治二年(丙子)五月二十五日(巳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僧坊抄之毕探玄记第四卷者依为去文永九年三十讲充文思出其时之稽古集释文才任当座之愚推记问答是偏依存当宗之绍隆不顾后辈之诽谤也抑去年八月四日亡童力命丸告别之后至今日虽送三百十八日之光阴恋暮之思添色悲叹之泪无乾方捧此修学传灯之惠业偏祈彼先人圣灵之得脱於戏一佛净土之契不变女遂再会于安养兜率之月三会值遇之志无朽定结一缘于龙华鸡足之露乃至亲疏利益平等远近济度普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五夏腊六十三)。

华严宗香熏抄第四。

问题。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四宝所成相如何释之耶。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高量如何释之耶。

问。香象大师意。释于人中不说第三会举二故。尔者第二故如何释之耶。

问。于四天王天可说第三会耶。

问。华严经文云。不起此座升须弥顶(文)。探玄记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释。尔者第三师义。香象大师许之欤。

问。毗婆尸弗沙一佛欤。

问。胜观底沙一佛欤。

问。香象大师意。锭光·燃灯别体异时佛欤。

问。华严经文云。锭光如来朝普照(文)。尔者何劫佛耶。

问。华严经文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云。三贤位劣人法合称(文)。尔者十行十回向品约通名立品名欤。

问。清凉大师依始教大乘意。从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欤。

问。十回行可有胜进趣后耶。

问。探玄记中。于第三会有七分(文)。尔者三昧分加分先后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尔者为一乘教意。为当三乘教意欤。

问。探玄记中。释第三会能加诸佛同名法惠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文)。尔者举二故欤。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为就无为性论之。为当就有为性论之欤。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六处俱殊胜欤。

问。探玄记中。引瑜伽论说。明性种性习种性相。尔者瑜伽论所说性习二种性。与仁王·璎珞二经所说性习二种性。其体可同耶。

问。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可有先后耶。

问。十住位为有三决定。为当有五决定欤。

问。十住十行两位相望时。约六决定可有多少不同耶。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四宝所成相。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东黄金。西白银。南颇梨。北马脑(文)。付之。依宗家解释见俱舍论文云。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文)。探玄记解释。岂不背俱舍论文哉。依之清凉·刊定二师。如俱舍论文释之。如何。

答。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者。不限俱舍论说。披正理(三十一)显守(十六)两论之文。同述此旨。不限清凉·惠苑二师之释。光师·圆晖等亦成此义。诸论之说诸师之释。常途所谈皆以同之。谁不依用之哉。加之俱舍论等。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之文。现量所示。何可异求哉。但于探玄记释者。甚以难思。若夫且别途废立欤。退勘立世阿毗昙论文。述须弥山四宝为体相去。东边真金所成。西边白银所成。北边琉璃。南边颇梨(文)。探玄记释若依此文欤。

玄五云。升至何处。谓须弥顶。此云妙高山谓以四宝所成故云妙。谓东黄金。西白银。南颇梨。北马脑。余山唯金故非妙。独出九山故云高(文)。

疏三下云。若天表净。何独妙高。妙有十义。如于法故。一者体妙。谓四宝所成○三者色妙。谓四正边。北金东银南吠琉璃西颇胝迦。一切草木鸟兽等物。随所至处则同其色。自常不变(文)。

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言妙高者。妙谓体以四宝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舍第十一云。持双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琉璃颇胝迦宝(文)。

俱舍论十一云(分别世品)。颂曰。苏迷卢四宝○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文)。

光十一云。论曰至似吠琉璃色。妙高四面。北金东银南吠琉璃西颇胝迦(文)。

宝十一云(无)。

泰十一云。

颂疏十一云。(如俱舍论文)。

正理论三十一云(辨缘起品)。颂曰○苏迷卢四宝○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四面如次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璃琉色(文)。

显宗论十六云。(如正理论文)。

立世阿毗昙论二云(天住处品)。佛告比丘。是须弥山王。东西南北凡有四边。其东边真金所成。西边白银所成。北边琉璃。南边颇梨。其一切边众宝所成(文)。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高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高八万四千由旬(文)。付之。依探玄记释披俱舍(十一)正理(三十一)等论文云。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须弥山高量八万逾缮那定。随刊定记中。即引用俱舍论文见。若尔探玄记高八万四千由旬之释。岂不背俱舍论等说哉。

答。须弥山高量八万四千由旬者。花严经等诸经中所见也。其上长阿含经说。智度论文。亦分明也。谁可疑之哉。何况不限探玄记释。勘当卷八十花严经疏。明须弥山高量云。高者举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尔(文)。但于俱舍·正理等论文者。从大数云八万逾缮那。就实论之者。可云八万四千逾缮那也。例彼弘决(一下)中。明八万尘劳云。且举大数故云八万。具足应云八万四千。光法师俱舍论疏(一末)中。解八万法蕴述。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此则例难也。

八十花严经等处处文。并如探玄记第十五卷三十讲所得论义抄。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玄五云。升至何处。须弥顶此云妙高山。高八万四千由旬。纵广正等。亦名安明山(文)。

疏三下云。二品名须弥。正云苏迷卢。此云妙高。高者举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尔。下据金轮。上邻空界。顶上纵广量亦如之。独出九山故称高也(文)。

钞九下云。前中谓七金山四重围绕者。俱舍世间品偈云。苏迷卢处中○于大州等外。有铁轮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文)。

刊五云。复解品名者。升登也。须弥梵音。具正应云苏迷卢。此云妙高也。山顶者。谓此山顶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俱舍第十一云。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乃至如是九山住金刚轮上。入水量皆等八万逾缮那。苏迷卢山出水亦尔(文)。

问。香象大师意。释于人中不说第三会。举二故。尔者第二故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文)。付之。若由此故不说第三会者。何于人间说初会哉。

答。探玄记中。述第二故云。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者。十住是初成位亦离杂故。为表此义。于天上说之(为言)。但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求是释尊成道之本处故。虽人间于此处说初会。更非相例之疑也。

问。于四天王天。可说第三会耶。进云。探玄记中不说之释。付之。四天王天王者。是佛法护持诸天所居处也。尤可说第三会也。是以于忉利天说第三会。相例可同。如何。

答云。探玄记中。释于四天王天不说第三会。出三义云。一以彼此杂鬼神天。显法非胜故超过也。二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内凡不退。欲表进退悬殊故。越四天王处也。三若未至山顶。容有进退。到山顶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处天。至此顶处。以表法也。文意显也。若尔于忉利天说第三会云例难。自被遮毕。

玄五云。问。何不在人间说耶。答。为显行位渐升进故。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问。何不至四天王天。答有三意。一以彼是杂鬼神天。显法非胜故超过也。二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内凡不退。欲表进退悬殊故。越四天王处也。三若未至山顶。容有进退。到山顶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处天。至此顶处。以表法也(文)。

疏三下云。表位渐增。不处人间。显位清净。故居天也(文)。

钞九下。复表位下。约表法释。于中四。一正约表(文)。

刊五云。问。何要升天说此法耶。答。有二义故。一者机盛在彼处故。二者显位渐增胜故。问。既显位增。何不摄次向四天王天耶。答。此亦二义。一表此将说成位法故。谓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处在须弥半。未至山顶。如未成位。二表此非位而悬隔。是以说住越彼四天王众天尔(文)。

问。花严经文云。不起此座升须弥顶(文)。探玄记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释。尔者第三师义。香象大师许之欤。进云。探玄记释意不许之见。付之。依探玄记所引。见。第三师定判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文)。此释既顺圆融无碍之义。宗家何不许之哉。

答。探玄记中正难此释云。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难用(文)。自解此文有八义中第一云。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文)。思此等释意。古师意虽述往即不往故不起。不往即往故升天之旨。不存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故云不起。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升天之理。故难破但是无升相而升天等也。清凉大师引古人今义。即难之云。若尔但是升相离故。非是树下别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文)。其意宛同探玄记释。述自正义云。阎浮有感。见在道树。天宫有感。见升天上。非移觉树之佛而升天宫故。云不离觉树而升释殿。法惠偈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此不离也。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此而升也。文理有据。更以喻显。譬于朗月流影遍应。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一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之者见月不移。是为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诸有识者晓斯旨焉(文)。引经文证动静无碍之义。以譬喻显不离升天之相。文意明也。可易知之。但于第三师释既顺圆融无碍之义宗家何不许之哉云难者。此释意虽存圆融无碍之义。不顺花严经之心故。不许之也。故演义钞云。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论性相故。即是事理无碍宗中之意不违。大体不顺今文。即成此旨也。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尔时世尊威神力故。不起此座升须弥顶。向帝释殿(文)。

玄五云。次不起等。正明用相。此中不起此而升彼者。古人三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若依此释。升天之身是重化身。既非深妙。恐乖文意。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此恐非理。岂可法身座道树耶。一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难用。今解此文略有八义。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二约佛。谓此座树王下之佛身。即遍法界一切处故。是故佛身本来在彼忉利等处故。不待起也。今欲用忉利门中之佛故曰升也。是故若起则不成升也。三约时。谓由此树下座上佛身即遍前后际等九世十世一切时故。是故此佛座树下时。升天去时。到天处时。此一一时皆遍法界摄前后际尽。即知座树下时永无起时故。云不起也。若正去时亦如此故。唯有去无余也。皆念念不相至。各各收法界。如是缘起门无碍恒不离。四约法界门。谓此升去无自性故。即摄真如法界。以彼树下座等亦不异真故。同真如在去门显现故。不起而升也。五约缘起门。谓座由行故座。座在于行中。行由座故行。行在于座中。是故由行中座故升天即不起也。由座中行故不起而升天也。行座无碍故。即升常座。即座恒升故也。六约佛不思议德。谓即不起此座。即是行即是卧即是住即是到一切处。即是作一切事。并非下地所知。七约所表。谓表前位行成究竟坚固不坏故云不起。前座而有起机用故云升也。八约成会。谓后会必具前故。不舍前而成后。若舍则坏缘起。是故不起前而升后也(文)。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文)。

疏三下云。第二尔时下。明不离觉树各升释天。问。动静相违。去住悬隔既云不离。何得言升。古有多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一云。不起是报。升天是化。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并非文意。以彼此文中俱是毗卢遮那十身云故。一云。以去即非去故名不起。非去即去。是以升天。如不来相而来等。若尔但是升相离故。非是树下别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有云。此佛神通同体业用。住即是去。去即住。住是体遍。去是用应。应是体应。虽升后而不离前体是应体。虽不离前而升后。若尔何殊第三师不起是法。又以住释于不起。而言住是体遍。何独住菩提树耶。升天何得非体遍耶。菩提树下宁非用耶。今显正义。然佛得菩提。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然以自在即体之应。应随体遍。缘感前后有住有升。阎浮有感见在道树。天宫有感见升天上。非移觉树之佛而升天宫故。云不离觉树而升释殿。法惠偈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不离也。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此而升也。文理有据。更以喻显。譬犹朗月流影遍应。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之者见月不移。是为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诸有识者晓斯旨焉。古德释此略有十义。一约处相即门。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此天宫等本在树下故不须起。然是用彼故说升也。二亦约相入门。以一处入一切处故。犹树遍天中。亦不须起。欲用天宫表法升进故云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树下。四由一即一切。树在天上。不起等准前。五约佛身。谓此树下身即满法界遍一切处。则本来在彼不待起也。树熟令见故云升也。是故如来以法界身常在此即是在彼。六约佛自在不思议解脱。谓座即是行住等。在此即在彼。皆非下位测量故也。七约缘起相由门。八约法性融通门。九约表示显法门。十约成法界大会门。然此十解。前五玄门。次四所以。后一总意。欲成十义。相参而立。虽似杂乱。不违经宗。并可用也(文)。

钞九下云。疏问动静相违去住悬隔下。疏文有五。一段问后起。二叙昔顺违。三申今正解。四会通古义。疏古有多释下。叙昔顺违。昔有五义。而文三节。初并叙三师。二叙第四。三叙第五。以初三师并约三身义。类大同。欲并破故。先叙昔。可知。并非文意下。二辨违通。有二违。一违现(文)。去住皆是遮那佛故。二违经宗。十身非三身故。疏一云以去即非去等者。二叙第四师。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论性相故。即是事理无碍宗中之意不违。大体不顺今文○疏有云此佛神通同体等者。三别叙第五师。即刊定记主。亦先叙昔。后辨顺违。前中以体遍为不动。以用应而为升。言若尔何殊第三师不起是法者。二辨违也。此有二破。一指同前义破。前义不立。此义自破。二又以住释于不起下。直就所立破。唯住觉树。非有体遍。遍于去处。何得去非体遍。然觉树亦用。独言是体。升天有体。但言是用。故有所违。非责本立同体业用。故下正义亦是即体业用。疏今显正义下。第三申今正解。有法喻结。文显可知。疏古德释此略有十义下。第四会取古释。于中二。先正叙。后然此十解前五玄门下。为其会通。于中又二。先总后别。总中意明古德所立。文则杂乱。义则无违(文)。

刊五云。第二佛以应法界身。各升当处帝释殿中。云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等者。据文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处。约理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切处。为显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举尔。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离一处升一处。二不离一处升一切处。三不离一切处升一处。四不离一切处升一切处。问。动静不俱。去住悬别。既言不离。何复云升。答。释此略以三门分别。一叙古。二辨违。三显正。初叙古四说。一云。释迦本身不离道树。别起应化升于天宫。故曰不离而升也。一云。不离是报身。升天是化身。二身别故。不碍有座有升也。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一云。此升天之身是不往而至。次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云以不来相而来故。二辨违者。且前三说俱违本教。此经九会皆说毗卢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报化故。第六会云释迦佛者。还于十身呼释迦分。故名号品及入法界品中。说摩耶夫人处。并有明文。第四师说。但明升相离故。升即无升。不离相离相即无碍。三显正者。此佛神通同体业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体遍。去是用应应是体应。虽升后而不离前。体是应体。虽不离前而升后(文)。

问。毗婆尸弗沙一佛欤。答。难测也。两方。若一佛者。见花严经文。云毗婆尸佛如满月。说弗沙明达第一义。毗婆尸弗沙各别列之。定知是非一佛云事。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毗婆尸佛者。即胜观佛释。而住满刕大师逢胜观佛亦云弗沙之释。毗婆尸弗沙可云一佛也。如何。

答。

问。胜观底沙一佛欤。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一佛者。清凉大师解花严经毗婆尸佛如满月提舍如来辨无碍之文。释毗婆尸者胜观提舍亦云底沙。明知胜观底沙是别体佛云事。何况见俱舍论说。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名胜观。百劫位中诵一偈所赞叹佛号底沙。若尔三祇百劫时分既异。胜观底沙定可别佛哉。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俱舍论文述释迦菩萨赞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仪既同。岂非一佛哉。而任满刕大师逢胜观佛亦云弗沙之释。胜观底沙亦可一佛也。如何。

答。

问。弗沙底沙一佛欤。答。难测也。两方。若一佛者。见花严经文。云弗沙明达第一义。说提舍如来辨无碍。弗沙提舍各别列之。而清凉大师判提舍亦云底沙。提舍佛者即底沙佛释。明知弗沙底沙是别体佛云事。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底佛。即超九劫。俱舍论文述释迦菩萨赞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仪既同。是非一佛哉。

答。

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颂曰。毗婆尸佛如满月。弗沙明达第一义。提舍如来辨无碍(文)。

玄五云。毗婆尸此云种种见佛。新名净观。弗沙此云增盛。以无阙减故。亦是星名。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名光也。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颂言。毗婆尸佛如满月。弗沙明达第一义。提舍如来辨无碍(文)。

疏三下云。毗婆尸者。此翻有四。谓净观·胜观·胜见·遍见。如月圆。智满是遍见也。魄尽惑亡是净观也。既圆且净。是胜观胜见也。弗沙亦云勃沙。此云增盛。明达胜是增盛也。提舍亦云底沙。西域训字底暹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说也。说法度人。或但云说辨才无碍即能说也(文)。

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六中毗婆尸者。此云净观。或云胜观。亦云胜见。亦曰遍见。七中弗沙者。正云勃沙。此云增盛。八中提舍者。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底是底暹那。此云底也。沙是魄沙。此云说也。谓说法度人故。或曰说已。当说法故(文)。

问。香象大师意。锭光·燃灯别体异时佛欤。进云。探玄记。锭光是燃灯佛(文)。付之。锭光·燃灯名号既各别也。何释一体佛哉。是以披普曜经说。明释迦菩萨授记。锭光佛授九十一劫记。燃灯佛授一阿僧祇劫记见。明知锭光·燃灯是别体异时佛也。如何。

答。

问。花严经文云。锭光如来明普照(文)。尔者何劫佛耶。进云。探玄记云。过去庄严劫中佛(文)。付之。锭光佛者即燃灯佛也。而燃灯佛者释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也。若尔彼佛出世。定可过去久远劫时。何近释庄严劫中佛哉。

答。见花严经文。举于此贤劫中忉利天宫说法佛。列迦叶·拘那牟尼·拘楼·随叶·尸弃·毗婆尸·弗沙·提舍·波头摩·锭光十佛。此十佛者。过去佛中。自近向远次第列之。故初三佛是现在贤劫中佛。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中终七佛也。故探玄记云。此中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中佛(文)。疏云。然十中。后七乃过去劫佛(文)。刊定记云。此十佛中。后七是前庄严劫佛(文)。而锭光佛者即燃灯佛云事。更非所诤。故六十花严经云锭光如来明普照。八十花严经云燃灯如来大光明。旧译经名云锭光。新译经号称燃灯。一佛异名之旨。谁可疑之哉。探玄记中释锭光是燃灯佛。尤所叶同本异译经文也。但于燃灯佛者释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也云难者。释迦菩萨百劫修行之时。亦可逢事燃灯佛也。故慈恩大师上生经疏云。依小乘说。菩萨百劫修相好业。释迦买五花以供养定光。定光即燃灯也。遂为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文)。准此释思之。释迦菩萨第二阿僧祇劫满逢事燃灯佛。百劫修行之时。亦逢事燃灯佛故。指百劫修行之时。近所逢事燃灯佛。且云庄严劫欤。或又大乘教意。三阿僧祇之外。别不立百劫修行时故。理实而言。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燃灯佛。小乘教意已说百劫修行之时故。百劫修行之时近逢事燃灯佛云故。就此假说之谈。且又云庄严劫佛欤。或又庄严劫之时分。暗以难测。释迦菩萨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燃灯佛。即庄严劫佛欤。此义意。庄严劫之时分甚长远也。

已上五条论义。重重难答。处处释文者。弘长第三之历青阳三春之候。于海住山十论院。记录花严宗文义抄第七帖之时。抄之毕。仍繁重有其烦之间。并让彼抄。今所省略也。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颂曰。锭光如来明普照。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处。是故此地最吉祥(文)。

玄五云。锭光是燃灯佛。此佛为太子。初生时一切身遍如燃灯故。名燃灯太子。太子成佛亦立此名。问。此中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中佛。何因得于此贤劫中忉利天宫而说法耶。答。此天宫等有粗有细。粗者前劫烧灭。细者常在故也。如经天人见劫尽我此土安稳等。又三乘所说者灭。一乘所辨者常在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颂言。燃灯如来大光明。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文)。

疏三下云。燃灯者。智论云。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如燃灯故。身智光明普周称大。然十中后七乃过去劫佛。如何贤劫曾入殿耶。古释有二。一约时劫相即入故。二约其处有粗细故。粗随劫坏。细者常在。如法花中天人见烧我等不毁。又梵王见净。身子见秽。今此天帝是大菩萨同梵王见。亦佛毁(文)。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十中燃灯者。智度云。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如燃灯故。或曰锭光。亦其义也。此十佛中。后七是前庄严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两释。一据世劫等相入故。二约处有粗妙。粗者随劫坏灭。细者常存。如法花云。天人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土常安稳故。又如维摩云。梵王见净。舍利弗见秽。亦其类故(文)。

问。花严经文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文)。付之。初释不可然。生死者妄染也。尤可云不可得。涅槃者真实也。更不可云不可得哉。次释亦有疑。经文无有简别。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何唯指二乘涅槃云不可得释哉。

答。大乘实教意。对生死故立涅槃。对涅槃立生死。理实而言。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之外不可有涅槃。涅槃之外不可有生死。故释。二就正理。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也。但又是二乘涅槃故者。非别释。生死涅槃之中。且以别由显涅槃不可得相也。所谓终教以上教意。二乘圣者必回心向大遂成佛故。彼所得涅槃非真灭度故。云不可得也。如彼法花经中。二乘涅槃喻化城。无别体说。即此意也。

华严经九云(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尔时智慧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以偈颂曰。流转则生死。非转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

玄五云。二就正理。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又染分是生死。净分是涅槃。双融故俱不可得(文)。

华严经十六云(须弥顶上偈赞品)。尔时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文)。

疏三下云。初中。上半假立。谓待前流转生死。以立涅槃。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此有漏法。诤随增故。名为有诤。有彼诤故。生死者有漏为体。无彼烦恼故称涅槃。下半双非。谓生死涅槃俱因烦恼假立其名。何有真实。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夺故皆寂(文)。

钞十上云。疏烦恼名诤触劫善品者。即俱舍界品颂曰○又二互相待故俱空等者。谓上约因缘。因他立称。故无真实。不融二体。今明双融。此有三意。一相待。二相即。三相夺。今初相待俱空即相待门。谓因涅槃方说生死。要因生死方说涅槃。如高下相形。若无有高则无有下。若离涅槃则生死不存。若离生死则涅槃不立。故俱空也。次言二互即夺故皆寂者。此有二意。一者相即门。生死实性即是涅槃。则涅槃之相假说生死。如波与水。举一全收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二由相即故便互相夺。生死即涅槃则无生死。涅槃即生死则无涅槃。故涅槃非寂静。生死亦非喧。故皆寂也(文)。

刊五云。四释彼生死。谓诸凡夫具惑业苦。乖理违诤故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断名为涅槃。就实无故云二俱不可得(文)。

问。探玄记中云。三贤位者人法合称(文)。尔者十行十回行品。约通名立品名欤。进云。探玄记云。十行十回向提别人名(文)。付之。三贤次位其义可同。十住品既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十回向品何约别人立品名哉。

答。十行品名菩萨。十住品不云何菩萨故。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品名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十回向品名金刚幢菩萨回向品故。约别名立品名云也。探玄记中述。十住品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十回向品约别人立品名。故云。于贤位中有三。谓下中上。此当下品劣故举通名。十行是中贤次故。虽提别名。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回向是上贤胜故。称本别提名金刚幢菩萨回向也(文)。解释既委悉也。疑难何可残哉。

重难云。探玄记中。云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述称本别提名金刚幢回向也。其意如何。

答。

寻云。贤首品名唯约人名欤。

答。称贤首菩萨品故。探玄记当卷释意。约人名也(为言)。故探玄记云。前外凡贤首品唯约人名(文)。

疑云。探玄记曰。余处中解贤首品名。云或唯是法。述或人法合目。是不相违哉。

答。探言记余处中。解贤首菩萨品名有三释见。或唯约人。贤首即是菩萨故。又以此人是说法者。从人为名故者。与当卷释。其意是同。唯约人名(为言)。或唯是法菩萨则是贤首故。所说亦是贤首菩萨门故。或人法合目。则依立释也者。与当卷释。其意各别。或唯约法。或人法合目云也。是既别释意也。何可和会之哉。

玄五云。问。前外凡贤首品。唯约人名。后十地圣位。唯约法名。于内凡三贤之中。人法合目者何耶。答。前位未成故。就人为目。三贤位劣。人法合称。圣位显著故。唯约法名。此亦是施说渐增之相。问。等是人法合目。何故十行回向提别人名。此中举通名耶。答。于贤位中有三。谓下中上。此当下品。劣故举通名。十行是中贤次故。虽提别名。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回向是上贤胜故。称本别提名金刚幢回向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无释。

玄四云。贤首品第八○一释名者。依梵本名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首或云胜。是故非是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语皆有别名故。此但为显吉祥胜德超绝为首。当体至顺调柔曰贤。贤约体性。首约德用。是持业释。于此信满入普贤位。具有二义。若约果。则下文贤首佛刹等。此中约因故云菩萨也。或唯约人。贤首则是菩萨故。又以此人是说法者。从人为名故。或唯是法菩萨则是贤首故。所说亦是贤首菩萨门故。或人法合目。则依主释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九下·刊定记四无释。

华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第八)。

华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第十一)。

华严经十二云(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

华严经十六云(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十一)。

问。清凉大师依始教大乘意。从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欤。进云。演义抄云。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文)。付之。见香象大师五教章下释。依佛性论。云菩萨至十回行方皆不退也。依瑜伽论。释菩萨地前总说为退。若尔演义抄释。岂不背宗家定判哉。

答。见演义抄解释起尽。云然位不退复有二义。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毕。次下邻此释述。二约终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异轻毛故。明知上云一约三乘。指始教大乘意云事。何况第七住名不退住。位不退之旨。名言尤符顺哉。依之他宗人师。多存从第七住位不退之义。清凉大师意。可明此释也。但于五教章释者。清凉大师释异香象大师释事。处处非一。不可奇欤。

疏三下云。二释名者。惠住于理得位不退故名为住。本业下卷云。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然住义多种。寄圆说十(文)。

钞十上云。疏二释名下。疏文有二。先得名。前中然住二义。一约能所合释故。言惠住于理。则理是所住。惠是能住。二唯约惠释。信未终极惠未安住。得入正位。位不动摇故。云得位不退。然位不退复有二义。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约终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异轻毛故。今依后义。则通十住皆位不退。从初受名故。本业云始入空界。即证初义。住空性位即证后义(文)。

刊五云。初释名者。创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诸佛法界惠能安住故。本业下卷云。住空性位故名为住。乃至至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义多种。依圆说十(文)。

问。十回向可有胜进趣后欤。进云。探玄记云。回向品后无胜进耶。付之。十回向既有序分。何无胜进趣后哉。是以十住十行有胜进趣后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探玄记中释十回向无胜进趣后。出二故也。故探玄记出初故云。以世间位满故不须也(文)。此释意云。十回向世间位已满。更无容趣后。世间胜位故。无胜进趣后(为言)。举次释云。又总摄前诸位。作证地方便故也(文)。此释意云。十回向摄前十住十行。总为趣地方便故。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故。无别胜进趣后(为言)。故探玄记余处云。何故无后进趣者。以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文)。清凉大师当卷疏云。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余处疏述。一以此会是三贤位终。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即显此意也。清凉大师此等释外。亦以别故成十回向无胜进趣后之义。故当卷疏云。亦显趣无分别离趣相故(文)。余卷疏云。二方欲入地。必离进趣相。而无分别为方便故(文)。文意显也。但十行无此等义故例难。甚易会也。

重难云。演义抄中。解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之疏释云。一明有胜进(文)。如此释者。十回向可有胜进趣后见。若尔何出此疏释成十回向无胜进趣后之义哉。

答。此释意。为显十回向摄前十住十行总为趣地方便故回向当体自是胜进之义。云一明有胜进也。非谓十回向有别胜进趣后也。故演义抄次下文云。总摄前三故不别立(文)。故不别立之言。此旨炳然也。

玄五云。四释文者。就正宗中有四品分二。初三品是当位行德。后一品是胜进趣后。前中三品即为三段。初品明位。次品明行。后品叹德。问。何故前会无别胜进趣后。此中有耶。答。此中位成故。胜前故。又前信无位总为趣住方便故。今此位成。是故别有进后方便也。问。若尔何故回向品后无胜进耶。答。以世间位满故不退。又总摄前诸位作证地方便故也(文)。

疏三下云。四释文者。四品分二。前三当位行德。后一胜进趣后。前会无胜进者。但是趣位方便也。未成位故。回行是位。无进趣者。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亦显趣无分别离趣故(文)。

钞十上云。疏前会无胜进下。上正科经文。此下对前辨异。次回向是位下通外难。先牒难。从三贤位满下通。通有二意。一明有胜进。总摄前三故不别立。二亦显下。明无胜进。则后无方便。欲证无分别智故(文)。

刊五云(无释)。

玄七云。四释文者。此会三品。初二序分。后一正说。何故无后进趣者。以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此经上下此例有四。一约行满入位之际。如贤首品。信满总为入位方便。二约比满入证之际。如此回向品。初僧祇满总为入地方便。三约功用满入无功用之际。如第八地。初总摄前七地为方便。此二僧祇满。四约因位成满之际。如第十地。初摄前九地为入方便。此约三祇满处摄也。余同位相接即别有方便故非一例(文)。

疏五上云。第四释文。此会有三品经。初二当会由致。后一正说。所以无胜进者。由二义故。一以此会是三贤位终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行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此经上下其例有四。一约行满入位之际。如贤首品。信满总为入位方便。二约比满入证之际。如此回向。初僧祇满总为入地方便。三约功用满入无功用之际。如第八地。初总摄前七地为方便。此第二僧祇满。四约因位成满之际。如第十地。初摄前九地为方便。此约三僧祇满处摄也。余同位相接即别有方便故非一例。二方欲入地必离进趣相而无分别为方便故(文)。

钞十二上云。疏三约功用满等者。故第八地初有总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为八地方便。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满足地分是也(文)。

刊七云。

问。探玄记中于第三会有七分(文)。尔者三昧分加分先后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一三昧分。二加分(文)。付之。依探玄记释。见花严经文云。十方各千佛刹尘数诸佛加威神力故。能入是三昧正受(文)。如此经文者。加分先三昧分后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清凉大师问加之与定何先后耶。答此问。先引古人加定同时之义。难破之毕。下出自义云。若正释者。加有二种。若约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资令其得定。则在定前。若约与智赞述摩顶劝说三业显加。则居定后。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此释意言。若据由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施资助令其得定云者。加先定后也。疑难之中被出花严经文。即此意也。若据与智赞德摩顶显劝说法论之者。定先加后也。故花严经中正说加分云。当承佛神力说微妙法。尔时一切如来即与法惠菩萨无碍智。彼三昧力法如是故。尔时诸佛各申右手。摩法惠菩萨顶(文)。十地论文。云何故加为此法故。不云为入三昧故。任此等文。据显加义论之者。定前加后也(为言)。重意云。若据冥加者。加先定后。若据显加者。定先加后也。今加分者据显加论故。列一三昧分二加分也。十地论中云二三昧分三加分。列定先加后。尤为此释证据也。下会会中列定先加后。准之可思也。

玄五云。就此品中有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说分。六显实证成分。七偈颂分(文)。

疏三下云。文分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说分。六证成分。七重颂分(文)。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惠菩萨下起分。四告诸下本分。五佛子云何下说分。六尔时佛神力下瑞应分。七入以佛神力下证成分(文)。

疏三下云。问。加之与定何先后耶。若先定后加。则不应云。汝能入此三昧。此十方诸佛共加于汝。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后定。则不应在三昧分后方说加分。又十地论云。何故加。为说此法故。不言为入三昧故。又云。唯加金刚藏不加余者。以是菩萨得此定故。既俱文证如何会通。古人答云。加同时。谓若未定而加。则散心不能胜受。若未加而定。则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同时。此解亦违教理。现言入三昧竟诸佛方现身称赞得定及说加所为竟。方与三业之加。而云同时。岂不违文。若言同时。为因不成。斯则违理。亦不应俱有因证。以此二事容相离故。若正释者。加有二种。若约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资令其得定。则在定前。若约与智。赞述摩顶劝说三业显加。则居定后。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

钞十上云。疏问加之与定下。第二辨加定先后。于中二。先问。后古人云下答。答中三。初叙简。二辨非。三申正义。此解亦违教理下。第二辨非。先明违文。后若言同时下。复辨违理。于中又二。先正辨。后亦不应下遮救。恐彼救云。俱舍论云。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释曰。俱有者。俱时而有也。互为果者。释俱有因义。论云。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为俱有因。下二句指法体。此有三类。一如大者。谓四大种。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故互相望为俱有因。二相所相者。相即生等四大相也。此四大相与所相法更互为果。谓此能相相所相故。复由所相能相转故。故为互果。三心于心随转者。谓心五与心随转法亦更互为果。释曰。谓彼救曰。俱有因果既得互为。加定互为。云何不可。故今遮云。彼三类法皆不相离。如相所相所相无相不成有为。能相无所相无有依止。今或有加而不入定。或时入定不必须加。二许相离。云何成例。疏若正释下。第三申今正义(文)。

问。探玄记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尔者为一乘教意。为当三乘教意欤。答。一乘教意也。两方。三乘教意者。既出花严经说。尤可云一乘教意也。若依之尔者。孔目中出十住体云。无量方便三昧为体。此顺三乘终教说(文)。此释无诤三乘终教意见。如何。

答。无量方便三昧正受者。第三会所得定也。尤可云一乘教意。故花严经中说第三会所入定云。尔时法会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文)。是既花严经所说第三会所入定也。更不可云三乘教意哉。但于孔目释者。名无量方便三昧正受。不立海印三昧称故。其名顺三乘教说云许也。既云顺三乘终教说。实非三乘终教意云事。自所闻也。理实云之。一乘教意。故孔目次下文。云本即是一乘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文)。

玄五云。三明所得定。谓简佛果故云菩萨。观解善巧故云方便即住法也。方便多端故云无量。即是十种也。四纳法在心故云正受(文)。花严经十六(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威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文)。

疏三下云。三入定名。为简果定故云菩萨。任性能知观解善巧故名方便。十住各摄多门善巧故云无量。心诣于法故云入也(文)。

钞十上云。任性能知下释方便言。此有二意。一以绝分别心名为方便。如下文云。又无所得而为方便。初地经中。无分别智名大方便。二约善巧。事理无碍故。如常所明(文)。

刊五云。四定名者。谓标人别法。及简非果定故云菩萨。能发巧惠故称方便。巧惠多门故曰无量三昧。具言谓三摩地。此云等持。具如前释(文)。

孔目二云(十住章)。体者无量方便三昧为体。此顺三乘终教说。本即是一乘。初教则无定愚法小乘及初回心。即不说十住。宜可准知(文)。

问。探玄记中。释第三会能加诸佛同名法惠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文)。尔者举二故欤。答。举二故也。两方。若举二故者。探玄记余处中。释第四会能加诸佛同名功德林云。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如此释者。法尔法力可一故(见)。若依之尔者。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故字既置二处。定知二故云事。如何。

答。法力者十住法力也。法尔者法尔道理也。为之别故。其理可然也。故见探玄记释云。四但诸佛于此住门中。为能加显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举二故之旨炳然也。随亦清凉大师释此事。云以法力故法应尔故。刊定记中解此义。述以法力故法尔故。举二故云事。谁可疑之哉。但于探玄记余处释者。云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举法尔法力二故也。何存一故致疑难哉。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入三昧已。十方千佛世界尘数佛土外。各见千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悉号法惠(文)。

玄五云。三显佛名同者。有四意。一明得法不异故。二彼菩萨闻诸如来同己名。重增踊悦故。三显住中因果同故。四但诸佛于此住门中。为能加显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三外。有千佛杀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名曰法惠(文)。

疏三下云。加佛同名法惠者。得法不异故。论云。此菩萨闻同已名。增踊跃故。但诸佛于此住门中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应尔故(文)。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三皆同下。显佛名同说法菩萨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异故。二此菩萨闻佛同己名已。重增踊悦故。三显住中说因果同故。四显诸佛于住门显现即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文)。

花严经十二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入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刹外。各见万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皆号功德林(文)。

玄六云。二佛名闻者。四意同前。一令功德林增踊悦故。二彼佛同得此法故。三显此位中具因果二德故。四于此门为能加佛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

花严经十九云(十行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文)。

疏四下·演义抄十一上·刊定记六(无释)。

花严经十六云(金刚幢菩萨回向品)。正受已。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微尘数等世界之外。各见百万佛刹微尘数诸佛。是诸如来悉号金刚幢(文)。

玄七云。二同名者。四意同前(文)。

花严经二十三云(十回向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金刚幢。而现其前(文)。

疏五上·演义抄十二上·刊定记七(无释)。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为就无为性论之。为当就有为性论之欤。答。就有为性论之也。两方。若就无为性论之者。思六处殊胜之言。就有为性论之见。是以探玄记中。出有为无常门之证据引此文。若依之尔者。勘五教章(下)释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文既云本觉解性为性种性体。明知就无为性论之云事。如何。答。见瑜伽论文云。本性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生灭本识中立性种性故。就有为正论之也。故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种相云。一就有为无常门。如喻伽论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述就有为性立性种性之旨也。但于五教章释者。瑜伽论之心。虽有为无常法尔无漏种子立性种性。自宗意谈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故引入自宗意。以阿梨耶识中不生不灭真理解性立性种性云也。非谓云尔故。瑜伽论之意以真如无为性立性种性欤。

圣禅僧都云。五教章中。云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非以真如妙理为种性体。指第八识中所持法尔无漏种子。名本觉解性。故无相违也。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六处俱殊胜欤。答。可云六处中意处殊胜也。两方。若六处俱殊胜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今文。意处为殊胜释。明知非六处俱殊胜云事。若依之尔者。披瑜伽论文。说性种性相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文)。六处殊胜之言。无诤六处俱殊胜见。如何。

答。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其言虽似广。其意唯以意处为殊胜也。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今文毕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文)。复古记(中)解此文云。上云六处。六处语通故。于六中指意殊胜(文)。加之了义灯(七)中。引此文毕云。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文)。遁伦记(八)释此文云。六处殊胜者。若依旧解。谓自性住佛性。即如来藏。有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识过恒沙功德。今时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胜。今则不然。六处者远是眼等六处。言殊胜者。即阿赖耶识。是其意处。六处中最为殊胜(文)。任此等释意。六处之中唯以意处为殊胜之旨分明也。但于六处殊胜之言者。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为言)。非为六处俱为殊胜欤。

道伦记中解此文。引泰法师载西方六说之释。可见之。

问。瑜伽论无始法尔六处殊胜(云云)。六处者内外六处欤。

问。有人意。以资粮等六位名六处殊胜(云云)。灯师如何破耶。

义灯七云。

西明疏云。解云。瑜伽所说六处殊胜。有如此相。诸说不同。一云。此显种性所依第八。于六处中。是第六处殊胜。胜余意处故名殊胜。有如是相者。正显所有本性住性。一云。六处者同前。说殊胜者。第八所有无漏种性。一云。六处殊胜者。显种性所生果。谓妙觉地眼等六处。有如是种性故。一云。六处殊胜者。具显果位内外殊胜。六处有如是相者。正显种性。然护法宗取第一释。依附本识无漏法尔种子。从无始来至妙觉位。名本性住性云。

无始本有然护法宗以下正本无也。

玄赞一云。依善戒经·地持论中。唯说有二。一有种性。二无种性。彼经论云性种姓者。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展转相续。此依行性有种性也。

摄释一云。疏依善戒经至唯说有二者。准下引文。先标后引。今此无标作者随时不可齐。一疏六处殊胜者。此出无漏种性之体。言无始者。显法尔义。六处殊胜相传三释。一云。佛果根境不过六故。俱云六处。以实而言。佛十二处。今因中性与果殊胜。六处为因。因从果称云六殊胜。二云。此是有情内六根处。于云处中有得佛果最胜功德故名殊胜。三云。是第六意处。无始以来殊胜种性。在其第六。阿赖耶识意处处中。此第六处名殊胜六处许。其是非如唯识钞(文)。

镜水抄四云。言依善戒经等者。二种种性○言无始者。辨种时节。法尔者显种子不由熏生。六处殊胜者。显种子住处也。展转等者。前刹那灭后刹那生。显种子体非凝然也。言六处者。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合而论之名六处。此因中六处不是殊胜。为因能感得当来佛果位中殊胜六处因受果。名六处殊胜。二者内六根名六处。有能指感佛果六处功能。只此六根便是殊胜。三者唯取第八识中种子并第八识。依彼第六意根之中。名六处殊胜。此善解化度云。从十信入十住。从十住入十行。从十行入十回向。从十回向入十地。从十地入等觉。从等觉入妙觉。是名六处殊胜。无漏种子于此六处位得殊胜故也(文)。

会古通今抄一云。疏彼经论云等者。彼地持论即释善戒经也。言六处殊胜者。言总意别。意显。第六处中第八识内含藏无漏胜种子故。不同自余有漏诸法故名殊胜。自无始来法尔而有展转相续。穷未来际相续不尽。即性种性也。以此种子在藏识中。第八识体属意处摄。是故总言六处殊胜(文)。

枢要上云。准善戒经·地论文。立为二。一有性。二无性。无始法尔六处殊胜有性也(文)。枢要明诠记一云(种性义处)。六处殊胜者。第六意处名六处也。殊胜者。伽抄有二解。一云。六根之中第六意根。其体殊胜。第七·八识于中摄故。持诸法种令不失故。名殊胜也。一云。殊胜无漏种子。第六意处中有此无漏故。是无上种故名殊胜(文)。

唯识义十卷私记三云。问。第六意处有无漏种者。可云意处殊胜。何故云六处殊胜。答。其相随(为言)。忌云。设广还寺内一仓有金财。此总云广还寺有金财。如此彼亦尔也。第六意处第七八识摄。第八识处有(为言云云)。

此等诸文专虽写本文抄·玄赞·镜水抄·会古通今抄等。私书入之毕。虽似自由。为令委悉也。

问。探玄记中引瑜伽论明性种性习种性相。尔者瑜伽论所说性习二种性。与仁王·璎珞二经所说性习二种性。其体可同耶。答。其体可同也。两方。若云其体同者。仁王·璎珞二经意。习种性先立。性种性后立。瑜伽论文。性种性先明。习种性后明。论经中所说性习二种性。先后既异也。其体岂同哉。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今此经论所说二种性。其体可同见。如何。

答。仁王·璎珞二经意。初习成时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瑜伽论意。本有种子至十住位功德方显。为性种性。修习以去为习种性。故经论意同至十住已去位名为性习二种姓。故其体是同也。故五教章云。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文)。加之次下文。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性种有何别耶。答此问云。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德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文)。案此释大意。至十住位修习积成时。性种性功能方显故。仁王·璎珞二经之中。习种性先说。性种性后说也。而彼功能显必由有所依故。瑜伽论中。性种性先明。习种性后明也。经论之中互述一门。性习先后实无相违(为言)。

问。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可有先后耶。答。五教章中云。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无先后释也。两方。若无先后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云。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性种性先。习种性后见。依之唯识论文云。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慈恩大师述。此是未种解脱分善。名本种性。未闻无漏法。令无漏种增。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名习种性。闻无漏教为缘。令无漏种增故。本性住种性先。习所成种性后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释。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无先后见。如何。

答。勘五教章定判。或云。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或述。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瑜伽论意。性种姓习种性无先后释也。案其释意云。法尔无漏种子。本来虽有其姓种性之义。未显。至十住位种性功能方显之时。得性种性名。此种子亦多闻熏习故。名习种性也。重意云。于一种子。至十住位。据本来有性之义边。名性种性。据闻熏习成之义边。名习种性也。既于一种子有此二名故。性习二种性同时无先后云也。此义意。准演秘(七)中所引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之有义意。可思之也。然有二义而无二事释。若存此意欤。但于五教章所引瑜伽论文者。约法尔无漏种子。未曾习·已曾习位别。有先后故云尔也。十住已去于一种子得性种性习种性名之义。更非遮故。全无相违也。唯识论说。慈恩大师释。准可会之。

玄五云。种性义略作三门。二出体有二。一性种性。二习种性。性种有二门。一就有为无常门。如瑜伽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云云)。二约无为常住门。如宝性论云。真如性者。妙六根聚经中说(云云)。三诸门分别作五门。一约性习前后。二约五性。三约六性。四寄位。五诸教。并如别说(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五教章下云(种性差别)。第二明种性差别者。依三乘教。种姓差别略有三说。一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姓故。则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姓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其有种姓者。如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别耶。答。彼经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说。答。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从愚夫至堪忍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以于愚位未修习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当知。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至彼堪任串习方成。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问。若要待习方说性者。愚法未习。岂无性种。如其无者。后不应有。先无后有非性种故。如其有者。无习有性。不应理故。论不说故。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后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于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文)。

复古记中云。瑜伽下列释。六处者指体也。即取赖耶中种子为性种也。故彼论云。云何菩萨种性位(此问位体)。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位人)。先答后能位人问。谓由其性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所有防护。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体问。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清凉释曰。阿赖耶识名为自体相续之身。名为所依。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初住以此为体名种性住等。二习所成性。约修习说故云串习所得也。此中下。二指释。上云六处语通故。于六中指意殊胜也。孔目云。若欲出体。则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惠定惠等门为体故。此约本觉解性也。故果下。三证成。闻熏习即习所成也。阿赖耶中解性。即性种性二法和合为佛自性。一切圣人乃三乘圣人也。孔目云。此顺三乘故。然瑜下。四结会。但云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又云。诸佛从菩萨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谓依外凡十千劫未修信善根方便行。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方能发心。至发心住。名种性位。即知具性习成种性也。至相云。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也。清凉云。谓种性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性因。性习即新熏修成成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是故下结成。有性故起习。有习故说性。共为缘起。随阙一不成者。无性由无习。无习不成性。共为缘起。方成种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故。此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胜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萨住。要问云。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普皆成佛。孔目云。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生说。论既云和合为一因。故无二事矣。云花云。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遍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从缘起门义则善成。不对缘起说。本有修生义则不成。得位已去缘起方成起故。约堪任方名种性。问此下。二问成十。初通举二经问。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故问二性有何差别也。答彼下。二叙经会论。答二。初会性习。彼经下。至相亦曰。此约位说。义则是通。经以初习为习。习成为性。习先性后故。习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种性人也。瑜伽论中。久习名习位在修生。约本名性位在种子。上总出经论意。而此下。章家会成。缘起义非初中后。地论断惑义也。下云。前中后取故。是则三时不断而不离三时缘起。无定性故。会性习义缘起亦然。由是之故。经说先习而后成性。论说依性而能起习。盖由性习共成缘起。经论各说也。又经下。二会前后经说。发心后者。性种性当十行故。初住发心故言在后。论说在前者。良以从外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言在前。何以者征。以其下释。显得位则功成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后。若起现行必依种子。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功能未显。不说有性。经何违论。有性则能起习。论何违经。故云互举融通也。问又下。三以何知位问云辞可解。答以下。四有习必修答。论说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种性。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德。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则串习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万劫修。于何时修耶。以于释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后当第二住。是故下。结成。闻法起修位当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习融成种性也。问若下。五未习无性。问若要下。踊前以立难本。愚位下。开□阐说无何失。先本自无。何时方有。如其下。既云待习说有。今愚失无习。汝言其有。而所立义理不相应。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答此下。六互为缘起。答此二下。以缘起法阙一则一切不成故。无习亦无性也。由此下。由无习故立彼无性也。先无下。举难以答释。此亦下。总非也。无性则无习。今既习成。定知先来决有性种。愚位下。会难释成。诸乘下。则声闻等习彼声闻行至忍位时。尔时即说声闻性等(文)。

孔目二云(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次当十信心后成一乘佛义种性义者。谓性种性·习种性。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习说。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何以故。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此依地持文若依璎珞经。有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习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此约位说。义即是通。若欲出体。即用本有修生缘起禅惠定惠等门为体。此顺三乘。若一乘别教义者。谓六决定及住十相。即顺普贤行愿。如发心功德品偈广说。

唯识论九云。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文)。

述记九末云。论一本性住种姓至无漏法因。述曰。此即依前种子三义中第三正义答。未闻正法。但无漏种无始自成。不曾熏习令其增长。名本种姓。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性。三十五菩萨地云。无始法尔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种。正与此同即种性住。论二习所成种姓至熏习所成。述曰。此闻正法以去。令无漏旧种增长。名习种姓。菩萨地说。闻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故。谓大定缘如起俱时正智后生后得。后得复生大悲。大悲起化身。化身方说此法。此法故名平等流也○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述曰。此非唯一乘性。三乘种姓不定姓者亦是此人。具大乘者方能入故。但言大乘。简彼定姓及无种。此是未种解脱分善。名本种姓未闻无漏法令无漏种增。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名习种姓。闻无漏教为缘令无漏种增故。菩萨地说正与此同。勘彼应说。此下不解故别出之。然仁王经及璎珞等经所说所同者。如别抄会(文)。

义灯七云。论谓具大乘二种种性等者。性种性明本有性。明性有无正助隐显。广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性。西明四解。第二为正。正取无漏法尔种子简异无性。故云殊胜。不可举果位等名为六处。善戒经云。谓阴界六处。故知六处是内六处。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亦(此破西明第四说)不得云具显果位内外六处。外六处中不持种故。说因性故。然有难言。若在内六处名为殊胜者。二乘法尔及闻熏习无性人种亦在六处。岂名殊胜。故取六位资粮加行见修等觉及妙觉位。名为六处。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虽解声闻。与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转来。岂许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据不定说。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是六位种法尔差别。若然菩萨与二乘同。何名殊胜。答。且望无姓总名殊胜。非唯简小得殊胜名。若不许小亦名殊胜。违二十一。彼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又由此文云六处者。唯目六内处。非果位等。习种性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性。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证。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习性。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种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熏故。亦名闻熏。如摄大乘及瑜伽论皆云。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性所摄习气。若取有漏。赖耶所摄何云非摄。入无性摄论云。为长能触法身种子者。为欲增大一切大乘多闻熏习。由此为先得法身故。问。从何位去名为习性。答。从胜解地已去。皆名习种性菩萨性种性者。据未发心本无漏种。习种性者。据发心已所熏成种。地持论云。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性。瑜伽三十五云。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者。就显相说。简未熏习。非谓初修不名习姓。故杂集论第十三说。有四顺解脱。一依凭顺解脱。谓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皆名顺解脱分。既名顺解脱分。故是习种性(文)。

演秘七云。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者。问。本性无习。习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识。答。有义依前后际说具二种。非同时俱。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若依此解。未发心前名本性住。发心以去乃至等觉。得二种名。此解应胜。详曰。前解稍通理犹未显。后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杂乱。二仁王·璎珞·瑜伽·摄论经论。皆云二种种性在见道前。判通等得。岂不违教。又此论云。无始本自名本性住。闻熏已去方名习性。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后释难依。今观论意。必有二性后方能悟。具犹有也。非俱名具(文)。

瑜伽论三十五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文)。略纂十云。论解种姓有二中。本种姓·习种姓。如新熏三义随所应立之。有人云。护法菩萨取地上名习。不然。地前十信。不生无漏种故。生彼种时。名习种姓。随增说生。护月论师义别。唯胜军师。本种姓于所知障可断义用立之。习姓即十信时。取有漏闻熏思等种是。问曰。增上生见道云何。释云。言有二义。世第一法。或苦法智忍。为增上缘。生苦法忍。于有为中。唯此一无漏不从因缘生。二或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串习多时。所知障可断有漏善最胜。最胜义故。得为因缘发生苦法智忍。此论师意。用为因缘。即如后解。先师所立义增上缘生。既古所传故。欲别一义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护法义。有人云。护法十信时未别种者。不然。广如别辨。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性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习种性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问。何故彼经先明习姓。后明本姓。释曰。即初修习时。名为习姓。后习已成姓。名性种姓故。此先后非如此论义。问曰。何故彼合二十心为十住。花严等开为二十心耶。释曰。简前后故。前初发生增上信故。故简异前。既不邻近。初见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经说为道种姓。邻近见道无漏道故。见道以去名行种姓。是彼经意。今此论之心。理必不然。性各别故(文)。

遁伦记八云。文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等者。景云。谓诸菩萨者举有种性大乘人也。六处殊胜者。若依旧解。谓自性住佛性即如来藏。有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过恒沙功德。今时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胜。今则不然。六处者。还是眼等六处。言殊胜者。即阿赖耶识。是其意处。于六处中最为殊胜。殊胜意处是性种姓所依。言有如是相者。总出能依性种之体。此大乘性种本来是有故。言从无始世。体是有为。依阿赖耶相续至今故。导展转转来。不由熏成故。言法尔所得。又解。性种姓体。总依菩萨内六处身故言六处。虽尔亦依于外六处身。然非有情是非不定故。但言六内处。言殊胜者。正出性种之体。有如是相下。重复分别。分别如前。此依三藏作此二解又有人解。虽复通依内外六处。不过六故。但言六处。余义如前。习种姓者。若依胜军。初从福分善根渐渐修习成于道分。展转修之。乃至熏成无漏种子。名习种姓。若依护月。性种本有。后入十信。闻法发心。资熏本有性种。令其增长。名习种姓。若依护法。性种彼资流类增多。但名性种。现行无漏别熏成种姓。名习种故。道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泰云。六处殊胜。述西方六说。一云。附于六处。有无漏种子殊胜功能。为六处所摄故。二云。有二障种子。附在六处。为六处所摄。此二障种子。必应可断故名殊胜。此上二说依随转理门。若约真实理门。唯第六处中有无漏种子。或二障可断义。约大数为论总言六处也。三云。于六处中有殊胜处。所谓意处。意处中殊胜者。谓第六意处。第六意中殊胜者。谓无漏种子。或二障种子可断。此举体取用也。四云。第八识有相见分。眼等五处是相分。阿赖耶见分。是中第六处。此六处总是本识相见分。此相见分所依自体分中。有无漏种子殊胜功能。或二障种子可断功能。此举相显体中所智殊胜功能。五云。于第八识中具有无漏眼等六处种子殊胜功能。亦有色等六处无漏种子。此就强说。但言六处。不云十二处。六云。实有无漏十二处种子。不过六故但云六。如七叶树。西方诸师然多存异。本有无漏种子为殊胜也。基云。本种姓习种姓。如新旧三义随所应立之。有人言。护法菩萨取地上名习。不然。地前十信即生无漏种故。生彼种时名习种姓。随增说生。护月论师义别。唯胜军师。本种姓于所知障可断义用立之。习姓即十信时取有漏闻思等种是。问曰。生见道云何。释云。有二义。一世第一法。而苦法智忍为增上缘生苦法智忍。于有为中唯此一无漏。不从因缘生。二或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串习多时所知障可断。有漏善最胜。最胜义故得为因缘。发生苦法忍。此论师意。用为因缘。即如后解。先师所立义增上缘生。即古所传故。欲别一义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护法义。有人云。护法十信时未别种者。不然。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心。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种姓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问曰。何故彼经先明习姓。后明本姓。释云。初修习时名为习姓。后习已成姓名性种姓。故此先后非如此论义。问曰。何故彼合二十心为十住。花严等开二十心耶。释曰。简前后故。前初发生增上信故。故简异前。既不邻近初见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经说为道种姓。邻近见道无漏故。见道已去名行种姓。是彼经意。今此论意。理必不然。姓各别故。此中义意。二种皆取者。若依旧地持。无此文。今三藏依梵本具说此文。今总收二性为种姓持故。云二种皆取(文)。

地持论一云(诸方便处种姓品)。云何为种姓。略说有二。一者性种姓。二者习种性。性种姓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姓。习种姓者。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名习种姓(文)。

义记一上云。次释其相解性种中。先牒次释后总结也。性种姓者。牒举初门。六入胜下。释其相也。眼等六根生灭之处。名之为入。如八胜处名除入也。此应是习。云何说为性种姓乎。然彼云。六入义通性习。从缘修起。说之为习。显性成者。说为性种。故花严中宣说。菩萨有其十种法身六入清净微妙超瑜世间生灭之报。故云殊胜。胜不顿成。必宜以渐。故曰展转。言相续者。真识之心本在凡时。与妄想俱集起生死六入果报。是时极劣。次随六识修习观解。断除四住。集成变易无漏法身。是时次胜。次随七识修习观解。断除无明。集起微细变易法身。是时转胜。后息妄修真德独明。是时六入最为增上。渐胜转增故曰相续。无始法尔。释前胜义无姓法性显成六入。是故殊胜是名下结。就习种中。初释后结。先来修善解。其习义。所得六入。是习种体是名下结。上来第二辨其体相(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姓菩萨。若在家婆差优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即发无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净故。得不净忍观门。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无有是处。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后次性种性。行十惠观灭十颠倒及我人知见。分分假伪。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无定相。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亦当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文)。

广疏下云。善男子其法师下。第二答。十三忍即为十三段。就初习忍有三。第一明内凡伏忍。初习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习忍下。举失显得。受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萨。第三是定人者下。显得还结习忍位也。就初习忍有八句经文。初标忍名位。文曰。是习种姓菩萨也。第二别明四部众。在家二众名忧婆塞忧婆夷有本云优婆差。优婆差外国语音不同。有此异耳。此间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众。一名比丘。此名破烦恼。二名比丘尼。此名为女。第三修习德行。文云。修行十信。十信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种心。十信者。一精进心。乃至第十回向心。第四作六大观。曰大空识也。第五作十四根观。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故。成实论名往来根。既生死过患故。菩萨先须观之。三无漏根入圣位非过不须观。又信等五根不断善根。亦不须观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观十四。喜乐舍意。此四虽通漏无漏。是不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发菩提心者。智度论云。五种菩提。是第五无上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观三界念念皆不净是诸漏根本。无一念净处。即得不净忍也。以作上来诸观。名佛弟子。故云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与物同修。名之为和。共相受德。目之为敬。三业同修为三。同戒同见同学八万四千度名六。余经以同利为六也。善男子下。习忍内大段第二更约三十心前外凡十善。举失显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说。明外凡菩萨修行十善。由有进退。譬如下。第二举轻毛瑜。善趣地见利未明。数数退大住小。似彼轻毛随目动转不能正住。是诸菩萨下。第三合喻。虽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进位也。发三菩提下。第五明发无所得心得入习忍位也。亦当学下。第六结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是定人下。习忍位中第三大段。显得还结习种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无我解也。亦名似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离过五逆如前说。六重者。四重加不沽酒。第五不说四众罪过为六。二十八轻者。出善生优婆塞经。第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者耽乐饮酒○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齐受八戒。八者四十里有讲法处不往听○十者疑水有虫故饮○二十二者若犯国制。二十三者若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宝前自受用○二十八行路之时过见病者。不住瞻视方便付属而舍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者。于佛法真佛说言非佛说。实非佛说言是佛说者。无有是处。一阿僧祇者。从善趣初心至满心习种位。令经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结习忍位也。外国名僧伽。此方名习种姓。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问。种姓更有异名。复有别称。答。璎珞经明六名。在性名习种姓。在坚名坚信。在忍名信忍。在惠名闻惠。在定名习相定。在观名住观。问。云何名十住。答。一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种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也。位内王名调宝璎珞。复以性种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标名。二出行德。三灭惑。四知俗。五修观。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时节。八结名。第一标名。文云性种姓也。第二出行德。文云行十惠观等。十惠即前教化品止心也。四意止为四。即四念处。三善根为七。即慈施惠三意止为十。三意止者。所谓三世忍。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第三灭惑。文云灭十颠倒。十颠倒者。常·乐·我·净四倒四依止三烦恼颠倒对三依止。过去因忍对因倒。未来果忍对果倒。现在因果忍对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论发心品中说。十种烦恼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种姓人少分灭也。第四知世谛修有非实。文云分分假伪不可得也。第五空观。文云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观我人无有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观门具足。未得名修已得护也。第六辨行多少。文云常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者。以无间修故不去离心也。第七修行时节。文云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结名。波罗陀位者。此名性种姓。三藏师云。义翻为守护度。所习诸行能坚守不失也。从善趣初心至性种姓位时。经二阿僧祇也。璎珞经有六名。在性名性种姓。在坚名坚法。在忍名法忍。在惠名思惟惠。在定名性定。在观名行观门。云何名十行。答。一观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根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修行。十真实行也。位内王名银轮王(文)。

略疏云。第二广中明十三忍即为十三段。就初习忍中有三。一明内凡伏忍。二善男子习忍下。举失显得。更解三十心外凡夫十善菩萨。三是空人下。显德还结习伏忍位也。前中言婆差。即优婆塞也。优婆差者即优婆夷也。观十四根者。谓五情根·五受根·男根·女根·意根·命根·此十四是生死根。十四中喜·乐·舍·意。此四虽通漏无漏。是染污根本故合观之。住在佛家者。具足上来诸观。得为佛弟子故。云住佛家也。六和敬者。与物同修故云和。又共相受德。目之为敬。三业同修即为三。又同戒同见同学也。举失。文可知。次明显得中。六重者。于四重上加不沽酒·不说四众罪过故为六也。二十八轻者。出善生优婆塞经。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十八者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方便付属而舍去也。一阿僧祇者。从善趣初心至满心习种位。合经一阿僧祇也。始入僧伽陀位者。结习忍位也。僧伽陀者。此方名习种姓。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复次性种姓下。明中品忍中。云十惠观者。即前教化品云。十止。谓四意止二种三意止也。十颠倒者。谓常乐我净四倒。又贪嗔痴三倒。又过去因倒。现在因果倒。未来过倒也。无自他相修护空观者。观我人无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观门。唯得少分故云修。以自分已得故云护也。言波罗陀位者。此云性种姓。以义翻为守护度也。从善趣初心至位种姓时。经二阿僧祇劫也(云云)。

广疏上云。仁王者。依璎珞经云。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习种菩萨铜轮王。三性种菩萨银轮王。四道种菩萨金轮王。亦名转轮王(文)。

略疏云。此仁王位地者。依璎珞经云。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习种菩萨铜轮王。三性种菩萨银轮王。四道种菩萨金轮王。亦名转轮王(文)。

仁王经上云(序品)。复有十亿七贤居士(文)。

广疏上云。七贤居士下。第二标名。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姓。六性种姓。七道种姓。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文)。

略疏云。第六明七贤居士中。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姓。六性种姓。七道种姓。此七在地前(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善男子。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姓。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次第起于干惠性种姓。有十种心。所谓四意止。身·受·心·法。不净苦无常无我也。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惠也。三意止所谓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已。能过我人知见众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坏(文)。

广疏中云。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忍上。在三贤位○善男子下。第二广分别十四忍。开五忍为十四忍。初明习种姓。名习忍。即为三段。初标修忍人。二列十种心。三世为菩萨下。明化众生功能。文言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初伏忍者。解云。无量恒河沙世界人天二乘修行种种功德聚集作一分。正为信心菩萨等也。文言于三宝中生习种姓。三宝道理即是果法。立志远大故不怯弱。于三宝勤策励。即是信习一切种智之本性十信。超过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过二乘。成大乘法身种子。名为圣胎也。次第二明中忍性种姓文有三。初总举性种十心。二所谓下。别列十心。三是菩萨下。明中忍功能。云次第起干惠者。小乘法中。习种之外前别有干惠地。未得理解润心故。今此对初地真解。名种姓为干惠地也。此经性种在十解十行。依花严。十住为习种。十行为性种。依花严十解为十住。一名发心住。乃至灌顶住。十行者。一名欢喜行。乃至十名真实行(文)。

略疏云。就前略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种上品。此别得圣方便之行。在三贤位也○善男子下。第二广明十四人。开五忍为十四忍。就习忍中有三。初标修忍之人。二列十种心。三是为菩萨下。明化物功能。言超过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超二乘。成大乘法身种子故云圣胎也。第二明中品忍性种姓有三。一总举十心。二所谓下。别列十心。三是菩萨下。明中忍功能也。干惠者。小乘法中。习种之外别有干惠。未得理解润心故。今对初地真解。名为种姓为干惠也(文)。

问。十住位为有三决定。为当有五决定欤。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三决定者。披探玄记释云。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简既大善决定一种也。定知有余五决定云事。是以探玄记余处解释中。十行位有五决定见。十住位例可同。加之勘孔目定判云。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十住位有三决定释。如何。

答。若依香象·清凉两祖师意者。十住位有胜善因善不怯弱三决定可云也。即经文与法界等者。胜善决定。与虚空等者。因善决定。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者。不怯弱决定释也。故探玄记云。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文)。疏云。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住处○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文)。演义钞中。释十住位无观相善真实善大善三决定故云。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此等释意。十住位有胜善因善不怯弱三决定云事分明也。但于探玄记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之释者。大善决定亘十住十行两位无之故云尔也。非谓云尔故十住位有余五决定欤。次于探玄记余处中十行位有五决定见云例难者。凡地前三贤位中六决定具不具者。不依位浅深。只任经文所释也。而十行位经文。行业者。当观相善决定。不可思议者。当真实善决定。广大如法界者。当胜善决定。究竟如虚空者。当因善决定。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者。当不怯弱决定。故有五决定释也。十住位经文。此五义中有所阙故。有三决定。不具五决定也。若尔十行位例难更不足为痛欤。次于孔目释者。彼别义也。异香象·清凉两祖师意欤。就中彼释意。虽述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不见以何文为观相真实二决定。尤所难思也。

重难云。见十住品经文。有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之言。以此文何不为欢相真实决定哉。

答。菩萨种姓是总句也。不可为何决定。故探玄记云。初一句总。谓五种姓中简出余姓故。云菩萨种姓(文)。次于甚深广大文者。案探玄记释意。甚深者是幽邃义。广大者是苞含义普遍义。不当观相真实二决定义欤。可思之。

问。十住十行两位相望时。约六决定可有多少不同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多少不同者。披探玄记释云。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简既大善决定一种也。定知两位同有余五决定云事。是以勘孔目释云。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十住十行两位同有五决定云事。此文亦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十行十回向两位相望之时。约六决定。有多少不同(见)。十住十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

此论义者。去延应元年穷冬顷。于本寺尊胜院。被行探玄记第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性当讲问定庆拟讲之疑也。古来未见此疑。今度始所结构也。

寻云。三贤位中约六决定具不具相如何。

答。准十地位具六决定。可知之也。所谓勘十地论说。无杂故之经文为观相善决定。不可见故之经文。为真实之善决定。广大如法界故之经文。为胜善决定。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之经文。为因善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经文。为大善决定。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经文。为不怯弱善决定也。而十住位文。有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胜善·因善·不怯弱善三决定。无无杂·不可见·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言。无观相善·真实善·大善三决定云也。十行位经文。有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观相善·真实善·胜善·因善·不怯弱善五决定。无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言故。无大善决定云也。十回向位。有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诸愿已修学三世诸佛回向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观相善·大善·不怯弱善三决定。无不可见·广大如法界·虚空如虚空尽未来际故之言故。无真实善·胜善·因善三决定云也。闲披品品之经文。可思一一决定相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告众菩萨言。诸佛子。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文)。

玄五云。十地已得真证。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玆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量劣故未辨此大用也。文中六句。初一句总。谓五种中简去余姓故。云菩萨种姓。下五句别显种姓义。一甚深者。是幽邃义。二广大者。是苞含义普遍义无边义。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文)。

疏三下云。别中句乃有二。义乃有二。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住处。然地经总句。是于决定不应学彼。此中广大是胜义。其法界言含于四义。一正念真如。同理法界。深无际限。胜诸凡夫。亦胜二乘。偏真理故。二普该菩萨无边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无有边量。胜二乘故三者三心无碍。同无碍法界。事理融故。四同圆融法界。一一尘中无不具故。此与第三胜权菩萨。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阙此也。古德又云。一一住中。如空包含无边行海。又如空周遍非至非不至。又如空无碍故。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谓菩萨所住即佛所住故名佛家。进住佛家。是不怯弱(文)。

钞十上云。疏别中句乃有二下。第二释别句。于初句中分成二义。谓与法界等。与虚空等。言胜住处者。下论释云。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故。彼经云。广大如法界。然经总句下。弹古人。古人亦取下论立其三义。而六。一胜善决定。二因善决定。三不怯弱善决定。故今破云。彼中总句是决定故。别句为六决定。今经总句是住处。即合别句为三住处。但显类例。如何。一向学彼。则好学大·过也。此三义理。应寻下十地经疏。言今是地前故阙之也者。且依行布。未证真如故。无常果因尽未来际。言如空包含无边行海者第三义中。初一事。次一理。三即无障碍法界。然类六决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证如方得有故。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

刊五云。十住十行无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众生界摄化利益之大用故。后释文中四。一菩萨住处。二广大与法界等。三与虚空等。四住三世诸佛家。初是总句。谓此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二广大与法界等者。谓此位菩萨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广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广及大皆等大法界故云与等。此句准论是胜善也。谓大法界故是胜善也。大法界真如观。胜诸凡夫及二乘智净故。是胜善也。大善增说大乘法故胜善也。三虚空等者。谓大菩提果依菩提心体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虚空立故。此文准论是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谓大菩提。于有为界不可爱相故。二常果因。于无为界显离障性故。此亦即为生行二因义如常说。四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者。此位菩萨于菩提心三种体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虽此意非即非离。然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即菩萨生处。故名佛家。三世佛无别故云三世。准论此名不怯弱善。谓此由必诸佛护念。此位不灵解心不明。于位有退。是故总名不怯弱善。上来四种。若于地上。无分别智证理必然。名为决定。若于地前。随行胜者各得自位。必无有差失。名为决定(文)。

花严经十二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告众菩萨言。诸佛子。菩萨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文)。

玄六云。体中行业不思者。标体显德。谓此普贤圆融之行。具德越情。名不思议○广如法界究竟如空者。显前不思之相○又释。前行业当观相善决定。不思当真实善决定。法界当胜善。如空当因善。学三世等当不怯弱。余同前会释(文)。

花严经十九云(十行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文)。

疏四下云。初中先标行体难思。行即深心所修行海也。与法界下。显难思之相○若取论势。菩萨行为总句。余皆是别。不可思议即真实行也。彼约地前不见。此约凡愚叵思。亦名真实行布。位中无真如观故。无观相行。二与法界等即是胜行。亦是佛本故。三与虚空等即因行也。是无常因亦未得地智。阙常果因也。四学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顺理。真实救护故。无大行。余同前会(文)。

钞十一上云。疏不可思议即真实行者。例后十地六决定中。有真实善决定。彼经云不可见。今以不思议当之。言无观相行者。彼云无杂无带相之杂故。今约地前。犹带如相故。无无杂之言。言故无大行者。大行合云遍一切佛刹普能救护一切众生。今无此言(文)。

刊六云。初中二。先标云菩萨行不可思议。后显不思议相○又准十地论释。菩萨行同彼观相善。不可思议同彼真实善。与法界等同彼胜善。与虚空等同彼因善。学三世佛修行同彼不怯弱善。余皆同前十住中释(文)。

花严经十六云(金刚种菩萨回向品)。告众菩萨言。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此愿已。修学三世诸佛回向(文)。

玄七云。前中二。先总标。二悉普下。别辨不思。大愿者。总标起。谓期求名愿。深广名大。出过份量名不思议。此是普贤自体无障碍愿。具尽法界无限德用。如下此品所说。诸德总在此一大愿句内故。云不思议○下别普救等。明利他广大。学三世等。显自利广大。各具前十义。可知。又此中初是观相。次大善后不怯弱。六决定中有三也。余义同前释(文)。

花严经二十三云(十回向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普能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文)。

疏五上云。今初若直就经文。应分为三。初句总标愿体。难思怖求名愿。即具摄普贤无尽愿海。深广难思。二充满下。显难思相。谓体充法界故难思议。用普救护故称为大。又约体。深不思议。又深广无碍名不思议。又体相用三。并充法界。随所遍处无不救护。实难思议。三所谓下。释成难思。以行同佛故。若取论势。亦初句是总。下三句别。一充满法界即是胜愿。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愿。顺作利益故。三所谓学佛回向是不怯弱。愿决定入佛大愿故。亦未入地故。无观相又真实愿。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愿利益。而住行中有无常爱果因。今此阙者。大悲既增。唯愿救护。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钞下二上云。前三句中。释第二句。自有四句。一以体释不思议。以用释大。二双约体用释不思议。三体用双融释不思议。四约三大相融释不思议(文)。

刊七云。别句中。初一德普。谓觉满法界故。旧经无此句。二句用广。一利他。谓救护众生故。二自利。谓学佛回向故。初一名。次一体。次一用。后一释成。故十行中先征。方此释意。以同三世佛所愿故。此愿行一一深广满法界等。一云。此中四句。准十地释。总明回向断位之体。初句名观相善。二名因善。三大善。四不怯弱善。若从总句。总名为愿。十住十行唯有此三。无大善也。此无十地胜善真实善也。余义同前十住中说(文)。

花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决定。无有过。不可坏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遍覆一切十方诸佛世界众生。为救度一切世间。为一切诸佛神力所护。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入过去诸佛智地。亦入未来现在诸佛智地(文)。

十地论一云。经曰。起三昧已。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论曰○善决定者。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

玄九云。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谓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体目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五释文中○别中六内。一正智真证不同带相观。以不杂无明之过故名一味相也。二以超出世间可坏之法故名真实。真实故非世智所见。三明此智同彼所证法界具诸胜德○四为因义。一为生因。生菩提有为果。二为行因。行涅槃无为果○五大悲益物普周生界。故云遍覆亦名大也○六上入佛境故云不怯(文)。

花严经三十四云(十地品)。普告一切菩萨众言。诸佛子。诸菩萨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文)。

疏六上云。后别中。此善决定有六种。即经六句○一无杂者。即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故。谓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为观之相。则无带相之杂。二不可见者。是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谓此真智超出世间可坏之法。故名真实。真实故非世间所见。三广大如法界者。胜善决定○四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是因善决定。此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故经云。尽未来际○五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故。即普覆名大○六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决定。上入智地不怯经故。论经阙于一切诸佛所护一句。但云入智地不怯弱。若顺此经。云由佛护故入智无怯。言佛护者。智造佛境。佛智照故。佛所护与入智地反覆相成(文)。

钞十三下云。疏一无杂等者。文总有四。一牒经。二即观相善决定者。论主立名。总中开出故有善决定。三真如观一味相故者。即论释也。真如观释。观一味相释。相理绝妄情。说之为真。诸法体同。目之为如。照理名观。名观体状故名观相。四谓正体缘如下。疏释上。论正体缘如缚释真如观○疏二不可见者。牒经。是真实善决定者。论立名也。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者。是论释义○疏三广大如法界者。牒经。胜善决定。即论立名。此明行德。行合法界随义广大故为胜○疏是因善决定者。是论立名。二此有下。论释○疏大善决定者。此句标名。二随顺下。论释相。三即普覆名大者。疏释论名○疏六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决定。文三。初论立名。于深能入故不怯弱。二上入下。论释。三论经下。疏释论会经。言与入智地反覆相成者。智造佛境。即入智地故得佛护。此以入智佛成佛护。由得佛护得入智地。即佛护成智地(文)。

刊九云。后别中六。一不杂者。是观相善决定。谓真如观一味相故。此即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不带相观。故云不杂。二不可见者。是真实善决定。谓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此即超世可坏法。故名真实。三广大如法界者。是胜善决定。四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者。是因善决定。此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此因如虚空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五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是大善决定。谓随顺作利益他行。六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者。是不怯弱善决定。谓入大地菩萨证佛无漏圣性之分。佛无分别智。明所照故。名诸佛护。由此故名入三世诸佛智地。即复由此入佛智地得诸佛护故不怯弱(文)。

孔目三云(本分中六决定章)。六决定者。一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胜善决定。有此六义。一大法界故胜。二一切佛根本故胜。三法相差别法尔故胜。四真如观胜凡夫二乘智故胜。五顺大教故胜。六是无漏故胜。故地论云。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义故。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故。说大乘法法尔故。白法界故。四因善决定。因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故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决定。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通义可知。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贤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证故。余义如别章。

建治元年(乙亥)十一月三十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勤修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恋慕之悲泪润袂追修之作善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旧房葬笼当山古砌三业一心之诚专其志百日三时之行终其勤之今思出微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此善根并资彼得脱矣。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

华严宗香薰抄第五。

问题。

问。璎珞经意。修行十信间。经十千劫欤。

问。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为三乘教意。为当一乘教意欤。

问。清凉大师意。以欢喜等十地。相摄唯识论所说资粮等五位时。唯限通达修习二位欤。

问。以相见道属见修道时。可修道摄耶。

问。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耶。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十三法师中可取佛果耶。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寂灭忍可有中忍耶。

问。璎珞经意。以十信可立别位耶。

问。探玄记中云。又七缘发心准辨(文)。尔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唯限不退类欤。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可得处非处等十力欤。

问。终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萨实退堕二乘地欤。

问。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欤。

问。法相大乘意。渐悟菩萨。地前可受变易身欤。

问。大悲阐提菩萨可成佛欤。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可有受生义欤。

问。璎珞经意。修行十信间。经十千劫欤。答。经十千劫之类可有也。两方。若经十千劫者。披璎珞经处处之文。或(上)云。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或(上)说。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修行十信之间。可经一劫二劫乃至十劫见。依之清凉大师。云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述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起大心。依璎珞经意之时。不云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哉。若依之尔者。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者。常途之所谈也。设虽璎珞经意。何不存此义哉。

答。修行十信之间。随行者根姓。其时分不可定。故极迟之者经十千劫之义可有也。故璎珞经(下)云。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文)。探玄记余处云。璎珞经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满(文)。任此经文并解释。璎珞经意。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之义可有云事炳然也。但于璎珞经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等之文者。就疾速之类云尔欤。或又劫有大小故。与十千劫时节无异欤。准慈恩大师对法抄。劫有大小时节无异之释。可思之也。次于清凉大师释者。璎珞经处处有若一劫二劫等之文故。云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等也。非谓云尔故璎珞经意不许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之义欤。

问。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为三乘教意。为当一乘教意欤。答。可三乘教意也。两方。若三乘教意者。探玄记中释华严经一名初发心之文云。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满。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故。云初发心(文)。明知十信十千劫者。非三乘教意云事。若依之尔者。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源出仁王·璎珞等说。尤可三乘教意哉。

答。仁王经(下)云。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璎珞经说。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起信论述。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成就故。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仁王·璎珞二经。起信论等说故。专是三乘终教之所谈也。但于探玄记中释今经文云十千劫来修信善根等之释者。圆教行布门意。明地前地上修行时劫。专寄终教义相施设之故。依今经意。述十信十千劫修行义相。全无所背也。故探玄记余处云。若约圆教有二义。若依普贤自法。一切皆无位。若约寄法。则同终教。即显此意也。

华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一名初发心(文)。

玄五云。别中初者。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满。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故。云初发心初发心即住。是持业释。此当起信论中信成就发心也(文)。

华严经十六云(十住品)。所谓初发心住(文)。

疏三下云。初发心住者。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修一切行一切法门。乃至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起大心。发心即住。名发心住。三种发心中。即信成就发心也(文)。

钞十上云。疏乃至始入空界等者。乃至二字中间则有所越。越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多闻惠。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此后复云。空理智心习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名为住。释曰。学他非自有故。名住不名地(文)。

刊五云。一发心。谓经十千劫。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发大心。名发心住。此发心即住。是持业释。本业云。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信三宝。常住修八万四千度行。不作邪见。乃至云。常随佛多闻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文)。

玄一云。问。璎珞经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满。何故此中无量亿等不信此经。答。以彼但于行布位中修行信等。于此圆融普贤十信一摄一切。犹未闻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别。若不尔者。修行既经尔许时劫。不信此经。何名菩萨摩诃萨也(文)。

疏一上·演义抄四上·刊定记一(无释)。

问。清凉大师意。以欢喜等十地。相摄唯识论所说资粮等五位时。唯限通达修习二位欤。答。唯限通达修习二位也。两方。若唯限通达修习二位者。清凉大师判十地五位相摄。述十地即是二三四摄。不限通达修习二位(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唯可限通达修习二位也。如何。

答。任性相之所判。思十地五位相摄。欢喜等十地中。初地入心通达位摄。住出心以后。第二地乃至第十地。修习位摄故。欢喜等十地唯限通达修习二位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于清凉大师释者。甚以难思。颇无会释欤。且试推之云。唯识论中。明加行位云。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初地入心近加行位故。加行位中。假摄初地入心欤。

重难云。见唯识论文云。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加行位是胜解行地摄定。若尔以见道位。岂云胜解行地摄哉。今会通之旨。全不可然哉。答。

疏三下云。一依唯识等。五位之中。即当初位。言五位者。一资粮位。即是三贤位。初发心积习福智。为道资粮。为众生故。修解脱分善。二加行位。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复修加行。亦名顺决择分(文)。

钞十上云。言一依唯识五位者。即论第九第十。总有五颂。位各一颂。一资粮。二加行。三通达。四修习。五究竟位。初资粮。偈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福智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分。释曰。谓所修福智二事。资益己身之粮用故。涅槃名为解脱行。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义支义。是解脱因之一分故。二加行。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修福德智惠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起加行伏除二取○今是三贤之初。即初位之初。名初位摄。则知第四五会亦初位摄。十地即是二三四摄。第七一会是修习余及第五摄。具等妙觉故(文)。

疑云。欢喜等十地者。第三通达位第四修习位摄者。其义必然也。全非第二加行位摄。何释十地即是二三四摄哉。答。

刊五云(无释)。

问。以相见道属见修二道时。可修道摄耶。答。可见道摄也。两方。若修道摄者。既名相见道。何可属修道位哉。是以瑜伽·杂集·唯识等诸论中。相见道是见道摄判。加之清凉大师。相见道是见道摄释。若依之尔者。披显扬论文述。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上下八谛十六心。相见道属修道位。如何。

答。以相见道称思之。可云见道摄也。若属之修道位者。岂非自语相违哉。是以瑜伽论中。说现观智谛现观相。举内遣有情假法缘心·内遣诸法假法缘心·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之三心。云又此现观即是见道毕。次下文明现观边智谛现观相。述此三心相见道无间作上下八谛十六心安立观之旨。故上下八谛十六心观。同见道摄云事炳然也。依之慈恩·淄洲·朴杨三师。同引此文。成上下八谛十六心观是见道摄之义。何况杂集论文云。如是十六心刹那。说名见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摄十六心刹那。于曾所未见四圣谛境。各以四刹那见故。名为见道(文)。唯识论中。标然此见道略说有二毕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文)。任此等论说。三心及两种十六心相见道。同见道摄云事。亦分明也。加之见清凉大师解释。疏中出通达位云。三通达位即是见道。谓初入地二种见道。举修习位述。四修习位。始从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为修道。演义抄判。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已去。名修习位。相见道者。是见道位。非修道摄释成也。但于显扬论文者。慈恩大师会之云。瑜伽五十五说见道。显扬说修道。不是相违。然五十五仍说。从见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从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观。非全出见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异。可细寻之(文)。淄州大师会之。作二释云。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离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文)。任此等解释。可会显扬论文也。

寻云。慈恩·淄州两师会通之旨。其趣犹未辨之。分明可被成哉。次义灯二释之中。何释同本疏意哉。

答。此不审愚意难开之间。去康元二年三月三日。相寻兴福寺长弘得业之处。彼返报云。义灯二释。其旨非分明。且一义云。初释意者。属见道有二门。一者。有相安立观之中。十六心观最在前故名见道。此意云。判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见道名言。依始照理。十六心亦有相最前故。可得见道名(为言)。二者。邻一心三心之无相观。不出观即入十六心。一入观之中。不可分见修故。此人十六心定可见道所摄(为言)。依此二门。瑜伽说见道也。而显扬论虽存此旨。又题名修道之义门。其意云。设分分虽有初照理故之义。又虽一入观起之。皆真见道以后起十六心。既有重修之义。异一心见道等。名修道之义门。不可废之。显扬谈其门。不遮法真见故名见道之瑜伽等所存乎。

第二释意者。十六心见道度度重修之。瑜伽就初反属见道。显扬谈后后重反摄修道也。

两释大纲。初释于初反十六心。有见修二门。二论谈边边(为言)。后释依初反后反。两论说一边(为言)。

问。付第二释。显扬论不许重反十六心属见道之义门欤。若许者。何不如初释云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等哉。若不许者。瑜伽·唯识不简初反重反。皆摄见道(见)。显扬别存一向修道者。是不违背哉(是一)。

初释之中。云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判显扬约其真相别起。明显扬谈重反(见)。如料简者。二释差异如何。

答。先初疑者。显扬论意。以重反观门虽属修道。又名见道之门。不可废之。瑜伽论不论初后皆属见道。唯识论又任本论无有简别。显扬存一向修道者。此释之前。两论一向相违哉。爰知设第二释可存二论不相违之旨也。但如初释不云事者。此释前可释。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等也。虽然让初释不云欤。只与初释趣。相替之所许释也。次初释云据不出观。述真相别起事。更非后释趣。只就初反十六心观门。以一入观为名见道之由。真相别起之故。相见后时修。有名修道之门(为言)。不入重反之类也。

若依此料简者。疏释与灯同异难知。只云不是相违。不释其由之故也。如此本书不述其意事。末师释显事。常事也。仍本疏如灯存二之趣欤。灯释显其意也。

已上一义毕。出一心三心非安立观门者。重修事虽及论义。十六心重反不及异义。仍致此料简毕。

已上长弘律师义也。

同学抄及瑜伽论五十五卷文。略纂十四。遁伦记十五卷释。并显扬论十七。杂集论九。唯识论九卷文。述记九末。义灯七。演秘七卷释等。并让文义抄第三帖。省略之毕。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疏三下云。一依唯识等五位之中。即当初位。言五位者○三通达位。即是见道。谓初入地二种见道。四修习位。始从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无修道(文)。

钞十上云。言一依唯识五位者。即论第九第十总有五颂。位各一颂○三通达位。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下论文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四修习位。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释曰。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已去。名修习位。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文)。

私云。疏钞今解释同相见道见道所摄云事分明也。

刊五云(无释)。

问。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耶。答。可通地前三贤位也。两方。若通地前三贤位者。披至相寺大师定判。明七地中解行地云。即十行十回向(文)。如此释者。不通地前三贤位之旨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引瑜伽论说。述七地相之时。胜解行地可通地前三贤位(见)。如何。

答。种姓胜解行等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也。故地持论中。上卷释十二住中解行住云。是菩萨初发心未得净心地。未得净心地菩萨所有诸行。是名解行住(文)。下卷明七地中解行地云。解行住名解行地(文)。瑜伽论中。上卷述十二住中胜解行住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文)。下卷说七地中胜解行地云。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文)。任此等论文。种姓胜解行等七地中。胜解行地者。通地前三贤位云事。甚炳然也。故清凉大师。上文解十二住中胜解行住云。谓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是(文)。下文释七地云。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前三住。七地中种性等初二三地。即指十二住中前三住。今此定判专顺地持·瑜伽两论文也。但于至相寺大师孔目章释者。实为难思。若夫以菩萨地前相配种性解行二地之时。且作一往释欤。故瑜伽论遁伦记中。引测法师释云。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等者。有两解。初云。十住已前菩萨。名住种性住。约未发心前。于福分善根中所应现行者。依彼亦有能现行义。若已发心则不现行。二云。十住菩萨亦名种姓(文)。今此第二释意。同孔目章释欤。

疏三下云。三依瑜伽四十七说十二住。当其第二之初。言十二者。一种姓住。谓彼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种子。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二胜解行住。谓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是。三极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惠。分成三种。谓六觉分相应增上惠住。七诸谛相应增上惠住。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惠住。九无相有功用住。十无相无功用住。十一无碍解住。十二最上菩萨住。十三最上如来住。言十二住。就菩萨说。加后如来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贤。第三已去如次十地。四亦依瑜伽及显扬第七。于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前三住。四行正行地。谓从第四乃至第九住。五决定地。即第十住。六决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以后二住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萨。第七菩萨如来杂立为地(文)。

钞十上云。言三依瑜伽等者。彼立五性种姓。即是菩萨种姓也。二即是前四中初一。余可知。言四亦依瑜伽。即四十九论(文)。

刊五云(无释)。

孔目二云(七士夫趣章)。七地者。如地持论说。一者种姓地。即十解已前。二者解行地。即十行十回向。三者净心地。即初地。四者行迹地。即二地至七地。五者决定地。即八地。六者决定行地。即九地。七者毕竟地。即十地如来地。以因果究竟合名毕竟地(文)。

地持论九云(次法方便处住品)。云何种姓住。是菩萨性自贤善。性自能行功德善法。性贤善故。率意方便。诸善法生不待思惟。然后乃得。种性菩萨。是一切佛法种子。一切佛法种子在于身中。离粗烦恼。种姓住菩萨虽起上烦恼缠。终不能行五无间业。及断善根种性义。如种性品说。是名种姓住。云何解行住。是菩萨初发心未得净心地。未得净心地菩萨所有诸行。是名解行住(文)。

义记五上云。解种性中。初问起发。次释其相。后牒指前下总结之。云何问也。释中有三。一明种性修心纯熟。二明种性行因圆备。三明种性粗过永离。就初段中。性贤善者。离过心成。性能行者。集善心成下显之。明由离过发生善行。性贤善故牒前离过。率意方下。明前集善性能行也。种菩萨是佛种处佛法种子在身中者。是第二明行因圆备。离粗恼下。是第三段粗过永离烦恼也。虽起已下。明离业也。五逆罪名五无间业。何者。五逆所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五种具四义故名为无间。一种果无间。舍此身已直入阿鼻中。无间摄故曰无间。二身报无间。阿鼻大城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第二人入身亦遍满。间无空处故曰无间。若造一逆生阿鼻狱。寿命一劫无间摄故曰无间。四苦受无间。造此逆罪生阿鼻狱。苦受相续中无间摄故曰无间。及断善相阿阐提也。种性菩萨终不行此。上来释竟。种性如前种性品者。牒以指前。以指前故下。余幡中不复释之。是名下结。释解行中。初先正解。种性已下因明解行趣地方便乘明诸地方便之义。前中先问。初发下释。初发心者。当相辨释。未得净心对后辨异。未得净心所有行下。牒以结之(文)。

私云。造五无间业必堕阿鼻地狱中云事。并一人入阿鼻地狱中。身亦遍满云事。可疑之。

地持论十云(毕竟方便处地品)。如上所说十三住。次第为七地。六是菩萨地。一是菩萨如来共地。一者种性地。二者解行地。三者净心地。四者行迹地。五者决定地。六者决定行地。七者毕竟地。种性住名种性地。解行住名解行地(文)。

义记五下云。种性名种性下。第四略辨前四可解(文)。

瑜伽论四十七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云何菩萨种姓住。云何菩萨住种姓住。谓诸菩萨住种姓住。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护。若诸菩萨住种姓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又诸菩萨住种姓住。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由此缠故。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如种姓品所说种种住种姓相。于此菩萨种姓住中。亦应广说。应如实知。是名菩萨种姓住。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文)。

略纂十二云(无释)。

遁伦记十一云。种姓住中。云何菩萨种姓住者。问种姓体。云何菩萨住种姓住者。问能住人。答中则以三义通答前两问。初修性福善。二明已具佛法种子。三明性离粗垢无间业等。前中景云。谓诸菩萨住种姓住性自仁贤成熟乃至众多善法者。成种子也。于彼现行亦有显现者。十信已前在流转位。由种姓力令彼行者。数起福分善。非起解脱分善。若起解脱分善。则入十信。十信则是解行住收。非种姓住故。下文中明解行位云。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众行。一切皆胜解行位。故知种姓住中所起众善。并是福分非疑。由性仁贤逼遣方便至非由思择等者。由种姓力逼修福分善等。测云。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等者。有两解。初云。十住已前菩萨名住种姓住。约未发心前。于福分善根中所应现行者。依彼亦有能现行义。若已发心则不现行。二云。十住菩萨亦名种姓。于所应善法者。则是有漏六波罗蜜。若依前解。与摄论少不同。摄论约三僧祇分为三位五人。依此三位五人为十二住。彼种姓住据已发心。此云种姓是未发心。故不相当。三藏勘梵本摄论。全无十二住文。故不须会释。据摄大乘论亦是经文。验知真谛三藏所翻谬也。论云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者。景云。此语是总。于所依中已具足有者。此就别指。则赖耶中持彼种子名所依中。测云。此与上明种姓中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其义一也。于自体中于所依中。犹是摄论依本识中也。种子所依有二。一真实理门。则依阿赖耶。二随转理门。则依五蕴身住。次云性离粗垢乃至造无间业等者。景云。种性菩萨虽复在凡流转。不起猛利粗嗔造五无间邪见断善。但阇王杀父达多出佛身血等者。并是久学菩萨权现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泰云。种姓有二。一性种姓。谓无始凡夫有大乘姓者。亦造无间断善。二习种姓。谓在十信前发菩提心及十信位。今明习种姓故。性离粗垢。胜解行中。云从初发心乃至名解行住。出其行位。测云。述两释。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发心住。一云。十解已上方名发心(文)。

瑜伽论四十九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前种姓住名种姓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文)。

略纂十二云。论解七地中。云第七如来等杂立为地者。前名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文)。

遁伦记十二云。前中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文)。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十三法师中可取佛果耶。进云。疏云。而佛非十三之数(文)。付之。十三法师者。广可亘因果二位。何不取佛果哉。是以披探玄记余处释云。仁王经有十三种法师。谓十二住及佛是也(文)。师资解释岂非相违哉。

答。仁王经意。以三贤十地立十三法师也。故清凉大师释云。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各住一位。即当第一。言十三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善觉摩诃萨。五德惠。六明惠。七尔焰。八胜达。九常现真实。十玄达。十一等觉。即八地。十二惠光神变。即当九地。十三观佛菩萨。义当十地及等觉。而佛非十三之数(文)。加之嘉祥大师解仁王经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之文。广疏(下)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文)。略疏云。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此等释意。宛同清凉大师定判。尤可为指南实义也。何况仁王经中说十三法师云。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文)。若十三法师中取佛果者。不可云应如佛供养哉。是以香象大师梵网经疏中。解彼经(下)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之文。破有人八福田中取佛果之义云。既言如佛无异。复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后二种八。此应是初八之内方为第一也(文)。准而思之。既云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明知十三法师中不取佛果云事。但于探玄记余处释者。经文慥不指其体故。且作一相之释。更非再往之义欤。

疏三下云。五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各住一位。即当第一。言十三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善觉摩诃萨。五德惠。六明惠。七尔焰。八胜达。九常现真实。十玄达。十一等觉。即八地。十二惠光神变即当九地。十三观佛菩萨。义当十地及等觉。而佛非十三之数(文)。

钞十上云。言五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者。即奉持品。彼新经文。初三名同。从初地已去。皆牒地名。今云尔者。名异义同。言善觉者。初证真如得无分别智故。二地戒德清净入修惠故。三地闻持发惠光故。故旧为明地。四地是焰惠故。亦云尔焰亦云所知烧。于所知惠焰增故。五地入真达俗为难胜故。六地般若。寔智常现前故。七地依空涉有为玄达故。八地得一切法如寔觉故。九地善惠具四十辩。普应多会。使情非情皆说法故。十三菩萨地。尽入佛境故(文)。

玄八云。仁王经有十三种法师。谓十二住及佛是也(文)。

疏五下云。仁王经说十三法师。如来灭后流化不绝。亦名法师(文)。

演义钞十三上·刊定记八(无释)。

梵网经下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文)。

疏下云。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犯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来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既言如佛无异。复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后二种八。此应是初八之内方为第一也(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华天香而以奉上(文)。

广疏下云。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劝修观门略叹其德文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为十二。寂灭忍下。忍为十三。从习已下。第二辨位。习忍者即习种性。至金刚顶者。即十地。标初举后。中间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种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初大众如法供养文。云应如佛供养者。教其重敬供养也。故二谛品云。一念信波若。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况乃十三法师不应如佛供养也(文)。

略疏云。然初略中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相可知(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文)。

广疏下云。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观佛者。法云地名也。第二住寂灭忍者。标忍名也。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合为第十三法师也。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立寂灭忍也(文)。

寻云。如此释者。以第十地及佛果。合为第十三法师(见)。如何。

答。上文疏云。谓三贤十圣为十三。故以佛果不可为第十三法师云事炳然也。其旨如上成之。但于今释者。尤似难思。可问本宗人也。试且会之云。以第十地及佛果同为寂灭忍故。云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也。其中以第十地下品寂灭忍为第十三法师故。释合为第十三法师也欤。下文云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者。别举为第十三法师之寂灭忍。云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云寂灭忍者。总出上下品寂灭忍也。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寂灭忍可有中忍耶。进云。清凉大师释云。寂灭忍各有上中下(文)。付之。依清凉解释见仁王经文说。寂灭忍上下全无有中忍。是以披探玄记余处定判。依仁王经。或云第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或述。后一唯分二谓因果。何况勘清凉大师处处解释。或释十地及佛得寂灭忍。或判于寂灭忍唯有上下。若尔清凉大师。寂灭忍各有上中下之一处释。非只背本经说。违宗家释。自解释。岂不致相违哉。

答。仁王经中。文虽无等觉之名义。亦见等觉之旨故。处处之释其趣相替也。若就名言云之者。不立等觉之名故。寂灭忍者唯限第十地·佛地二位。不可有中忍也。疑难之中所被出彼经文并香象·清凉解释。即述此门意也。若依实义论之者。可有等觉位故。寂灭忍亦立中忍云意可有也。故见彼经处处之文。观空品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故(文)。菩萨教化品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波若。受持品或云。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文)。或云。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乃至)。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文)。圆测法师释此文云。住金刚台者。金刚三昧。正明等觉(文)。行信法师解此文云。住金刚等者。金刚三昧。即等觉位也(文)。加之勘诸师解释。文句(四)中引有人义云。花严·璎珞·仁王·摄大乘·十七地论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文)。义灯中述自正义云。仁王·花严·优婆塞戒经等。皆有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文)。任此等经文并解释。仁王经意立等觉为别位之旨分明也。一经中有此二门故。经文解释更非相违欤。

疏三下云。六依仁王上卷五忍之中。此当伏忍之下。言五忍者。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各有上中下。如次配三贤十地等觉妙觉(文)。

演义钞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花严经二十七云(十地品)。无生法忍虽未现前。心已成就明利顺忍(文)。

玄十二云。言无生忍未现前者。以七八地上是无生忍位此地非彼故云未现。然顺彼忍故名顺也。理实初地亦得无生。为寄五忍以配诸地故作是说。谓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名为信忍。四五六地寄二乘位名为顺忍。七八九地是菩萨位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因果究竟名寂灭忍。此地是顺忍中上品故名明利(文)。

华严经三十七云(十地品)。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文)。

疏七下云。仁王经中说有五忍。谓伏·信·顺·无生·寂灭。前四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有佛得寂灭忍。若璎珞经。开出等觉则亦有三品(文)。

钞十六上云。仁王下。第二彰忍数类。仁王五忍历位俱成十四。璎珞加一。五忍之相菩萨差别中当影出之(文)。

刊十一云。未得无生忍者。以七地已上是无生忍位此非彼地故云未得。然此顺彼名为随顺。理实初地即得无生。为寄五忍配诸地故。分满异故。谓仁王经说三贤位中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七八九地故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若璎珞经。寂灭忍位亦有三圣。谓于前二加等觉故(文)。

疏八上(十定品处)云。是以诸教开合不同。仁王等合此胜进入于十地。是以不立等觉故。教化品中约五忍分位。于寂灭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为菩萨。即第十地。上忍中行为萨婆若。此谓如来。若依璎珞。开此胜进为无垢地。即是等觉。然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又贤圣学观品中。说六种性及六坚六忍等(文)。

钞十八上云。是以诸教下。二引教成立。虽有开合。疏意扶开。故下结云有等觉明矣。引二经一论文有二节。二经一开一合。一论具于开合。言六种性及六坚六忍等者。即彼经第一品。当第三贤圣觉观品。经云。佛子。六佛性者。是一切菩萨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菩萨所著百万阿僧祇功德行璎珞。若一切菩萨不入璎珞功德门。得入正位者。无有是处。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释曰。一习种性即十住。二性种性即十行。三道种性即十回向。四圣种性即十地。五六可知。复名六坚者。谓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顶坚即等觉。觉坚即妙觉。言六忍者。经云。复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而言等者。等取六惠六观。经云。复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复名六观。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亦有相承说于六定。璎珞无文。言六定者。一习相定。二性定。三道慧定。四道种慧定。五大慧定。六正观定。此五种六皆以第五当于等觉故有明矣(文)。

刊十二云。问。胜进等觉。今此依何。答。二俱无碍。所以然者。此但名殊而行相无别。约开合故诸教说异。谓仁王经以第十地位后二行合故。不立胜进。亦无等觉。故彼上卷教化品云。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乃至云。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波若。共观第一义谛。释曰。寂灭忍既唯有上下。佛与第十地同用此忍。即明不立等觉位也。若依本业经。开彼二行立等觉位。故彼上卷初品。诸菩萨请云。开示我意。佛本璎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为我说要等(云云)。又贤圣学观品云。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六忍。六惠。六观。并十住等六位名。总有六六三十六名。各各差别(文)。

玄十五(十忍品处)云。四种类者○或五谓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四五六地名顺忍。七八九地名无生忍。第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此依仁王经○或十四。依仁王经。五忍中前四各分三。谓上中下。后一唯分二。谓因果(文)。

疏八下云。虽是一智。随义别说二三四五等(文)。

钞十八上云。言五忍者。即仁王经。一伏忍等如十地。而言等者。乃有多义。一等六忍。如璎珞说。十定初已引○或说十四十五。如仁王·璎珞。并如十住十地品引(文)。

刊十二云(十忍品处。无释)。

仁王经上云(观空品)。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故(文)。

广疏上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者。十地菩萨照穷因尽故云理尽也(文)。

略疏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者。十地菩萨照穷因尽故云理实也(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文)。

广疏中云。就前略中有二意。初生起。二立五忍意。初生起者。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圣方便行。二信忍上中下即是入圣之初门。三顺忍上中下即是顺无生之近缘。四无生忍上中下即是向果之功能。五之灭忍上下即是因果合说。就立五忍意有三段。初五忍是菩萨法。标五忍属人。二伏忍上中下下。出五忍位。名为诸佛菩萨下。第三结释。初文可知。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顺忍上中下。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生忍上中下。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上下。十地下·佛地上(文)。

略疏云。就前略中。五忍是菩萨法。总标五忍属人也。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种上品。此列得圣方便之行。在三贤信也。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品。二地中品。三地上品。即是入圣初门也。顺忍上中下者。四地下品。五地中品。六地上品。即是顺无生近缘也。无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品。八地中品。九地上品。即是向果之功能。寂灭上下者。十地下品。佛地上品。即是因果合说(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文)。

广疏中云。初文云佛与菩萨同用此忍者。是法云地菩萨。依地论。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为无碍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依止智体圆满。名解脱道。前之四忍断生死未尽。不得寂灭之名。第二明行差别。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名金刚三昧。无碍道因位所摄名下忍。依地经。摄报果得十不可说佛土微尘三昧等。上忍中行名萨婆若者。解脱道果位所摄。名为上忍。萨婆若者。此云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别。唯分上下二品。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各分三品。此无差别中作差别名。不可定执。此处五忍是通名。若忍通因果无碍解脱。皆名为忍。不同小乘唯见道无碍八忍等(文)。

略疏云。就明寂灭忍中。佛与菩萨同此忍者。是法云地菩萨。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也。下明行差别。入金刚三昧下忍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故名金刚三昧也。上忍中行名萨婆若。此云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别。唯分上下。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名分为(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文)。

广疏下云。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初修观门略叹其德文。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为十二。寂灭忍下忍为十三。从习忍已下。第二辨位。习忍者即习种。至金刚顶者。即十地。标初举后。中间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种合可依止(文)。

略疏云。然初略中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相可知(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文)。

广疏下云。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观佛者。法云地名也。第二住寂灭忍者。标忍名也。此第十地菩萨佛同在一忍。合为第十三法师也。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云寂灭忍也○第四障位分齐高极者。文云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者。第十地以为金刚台也。亦可。此句举果显因名佛。以为金刚台。以彼十地因满故。佛住金刚台果也(文)。

略疏云。就初中言寂灭忍者。是寂灭忍下品也○登一切法金刚台者。以第十地为金刚台也(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有十亿菩萨。登金刚顶成正觉(文)。

广疏下云。复有十亿菩萨下。第六十亿菩萨成佛(文)。

略疏云(无释)。

文句四云。有人引华严·璎珞·仁王·摄大乘·十七地论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谬引华严。华严不明十信。纵使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皆非断道。何因用此解开佛知见。皆漫语耳(文)。

疏记四云。有人引花严等者。他人意者。却责诸师地前有此四十心位。何不用释开佛知见。而但用地前三十位耶。破有二失。一者谬用。花严十信一一者。贤位非佛知见。言花严不明十信者。古人亦以花严住前修十梵行空。即入初住时十梵行空对十信位。今文破者。经无信名故云无也。摄大乘等位具如释签所引。恐是十地论。剩七字(文)。

义灯七云。西明释云。十信已前名性种姓。十行已上名习种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如其次第。习·性·及道。菩萨本业经亦同。不说十信为习种姓。而仁王言伏忍圣胎三十人者。且举方便说十信。非即十信为习种姓。又信有二种。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次配属习·性·道种三位菩萨。说位地信非名种习。今谓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习性。十住菩萨岂非习收。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习·性等。本业经同。不说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无别十住·行·回向名。即信·止·坚。如次配习·性·及道种。不可违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业经等不说十信名者。依总住说。不论别行。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如四善根内门难故。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文)。

问。璎珞经意。以十信可立别位耶。答。璎珞经大宗以十信不立别位也。两方。若以十信立别位者。任清凉大师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之定判。以十信不立别位(见)。若依之尔者。见探玄记余处解释。或云。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或述。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铁·铜·银·金四轮王故。若以地前四位寄四轮王报者。岂非十信立别位哉。例如仁王经。如何。

答。案璎珞经。大宗立四十二位贤圣。以十信不为别位也。故勘璎珞经文。或处处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无举十信。或云。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惠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深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以十信为位之方便。不立别位。或立习种性·性种性等六种性。信坚·法坚等六坚。信忍·法忍等六忍。闻慧·思慧等六慧。习相定·性定等六定。住观·行观等六观。唯取三贤十地等·妙二觉。施设六位故。探玄记余处中。云若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引此文毕。结释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述又准六种性·六忍·六慧等文故亦是成证。引六种性等之文。证十信不立别位之义。清凉大师余处。判六坚顺位本业上卷以三贤十圣等妙二觉为六。同依此文成十信不立别位之旨也。加之重披经文。或立铜宝璎珞·银宝璎珞·金宝璎珞·琉璃宝璎珞·摩尼宝璎珞·水精宝璎珞·六轮王位。不出铁轮王位。或云。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乃至)。第四十二地。名寂灭心妙觉地。或说。汝闻上四十二贤圣因果明观法门。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不立五十二位。依之清凉大师释云。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位(文)。依此等文。璎珞经意。以十信不立别位云事炳然也。但于探玄记余处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等之释者。理实而言。彼经意虽十信非位。为位之方便故。且云亦有七位。举十信欤。委悉云之者。如清凉大师释。可云依璎珞六位及信也。次于探玄记余处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等之释者。勘璎珞经释义品文。述上品十善作铁轮王之旨故。且依今一文作此释欤。仁王经大宗虽十信不立别位。探玄记余处。依上品十善铁轮王等之一文。释又仁王经第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准此释可思之欤。

疏三下云。八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位。当于下贤十住以不立十信。十信摄在十住中故。九依璎珞。六种性亦当第一。言六性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文)。

演义钞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玄四(明难品处)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于始教中自是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约终教。此位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谓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心。九戒心。十愿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门。名入习种性中。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又准六种性六忍六惠等文故。亦是成证。又仁王但言三贤十圣。不言四也。又此经中后四位皆有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义等。唯信中无此。故得知也(文)。

疏三上云。又正答十信故。下三品来也(文)。

钞八下云。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意别明答信。以第二会初十问脱信门故。今三品答之不答住也。然贤首意。始教别开信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谓铁铜银金。以上教义故。十信亦位也。若终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无别位。谓仁王释三贤。云十信十止十坚心。十信即住故(文)。

刊四云。然十住令揽十信以成故。将答住。先明信也。仁王教化品云。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坚心(文)。

华严经二十云(金刚幢菩萨迥向品)。善能示现七丈夫趣具足无上丈夫正法(文)。

玄八云。又七丈夫趣者有四说○四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文)。

华严经二十七云(十迥向品)。巧能显示七丈夫道具足诸佛善丈夫种(文)。

疏五下云。然七丈夫总有多说○四依璎珞。六位及信即上生圣贤家也(文)。

钞十二下云(无释)。

刊八云。七丈夫者。古来三说○一云。依本业经。分因果位地亦有七类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文)。

华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菩萨住欢喜地。多作阎浮提王(文)。

玄十一云。前中问。此王身是实是权。答。若约初教。未离分段。应是实报。然其所受非唯此身故。云多作不言纯也。以生净土受彼身故。又是应化。以有妻子非实身故。若约终教。初地以上舍分段故。变易微细非此身故。安立十王为别十地。非谓十地如实为王。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铁铜银金四轮王故。岂可十信已作阎浮王。今至初地还作彼王。故知前寄四王以别四位。今寄十王以别十地。故不相违(文)。

花严经三十四云(十地品)。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文)。

疏六下云。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可定报(文)。

钞十四下云(无释)。

刊九云。前中阎浮王身具足二义。一上二胜(文)。

花严经五十八云(离世间品)。常随顺住六坚固法(文)。疏九下云。六坚顺位。本业上卷。以三贤十圣等·妙二觉为六。谓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亦名六忍。谓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复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复名六观。谓住·行·向·地·无相·一切种智。亦即六性。谓习种性等。一切诸佛无不入此故常随顺(文)。

钞十九下云。疏六坚顺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广引璎珞明毕(文)。

刊十四云。坚者本业上卷云。解·行·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释曰。准此六坚即明。此经从十地已后至佛不思议法品已前中间诸品。并是等觉位也。承前诸德判。十地已后诸品。但是十地胜进行。无等觉位者。正由不见此文及本业经故。此中今正是等觉位也。又此六坚亦名六种姓六忍六慧六观。六坚谓坚信·坚法·坚修·坚顶·坚觉也。六种性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六忍谓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慧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六观谓十住观·十行观·十回向观·十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广说如彼(文)。

六十花严经四十三卷无常随顺住六坚固法之文故。随探玄记十七之内亦无释也。

菩萨璎珞本业经上云(众集品)佛本业璎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为我说要断我瑕疵及诸疑网(文)。

又云(贤圣名字品)。汝谛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共同说。一而不二(文)。

又云(同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佛子。吾今略说名门中一贤名门。所谓初发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广行一切愿(文)。

又云(贤圣学观品)。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复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复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复名六定。习相定·性定·道慧定·道种慧定·大慧定·正观慧定·复名六观。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佛子。一切佛及菩萨。无不入此六种明观决定了义实相法门(文)。

又云(同品)。佛子。汝先言云何名字者。所谓铜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习种性中有十人。其名发心住菩萨·治地菩萨·修行菩萨·生贵菩萨·方便具足菩萨·正心菩萨·不退菩萨·童真菩萨·法王子菩萨·灌顶菩萨。佛子。银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性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欢喜菩萨·饶益菩萨·无嗔恨菩萨·无尽菩萨·离痴乱菩萨·善现菩萨·无著菩萨·尊重菩萨·善法菩萨·真实菩萨。佛子。金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道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菩萨·不坏菩萨·等一切佛菩萨·至一切处菩萨·无尽功德藏菩萨·随顺平等善根菩萨·随等观一切众生菩萨·真如相菩萨·无缚解脱菩萨·法界无量菩萨。佛子。琉璃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圣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欢喜菩萨·离垢菩萨·明惠菩萨·焰光菩萨·难胜菩萨·现前菩萨·远行菩萨·不动菩萨·善惠菩萨·法云菩萨。佛子。如是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是四十人名为学行。入法流水中以自灌注。佛子。摩尼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等觉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刚惠幢菩萨。住顶寂定○佛子。水精宝璎珞内外清彻。妙觉常住湛然明净。名一切智地。常处中道一切法上越过四魔。非有非无一切相尽。顿解大觉穷化体神。二身常住为化有缘。是故佛子。吾今略说贤圣名字。汝等受持现行化人(文)。

又云(同品)。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名为退相(文)。

又云(同品)。佛子。第四十一地心者。名人法界心○佛子。第四十二地。名寂灭心妙觉地(文)。

又云(同品)。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璎珞铜轮王。一百福子为眷属。生一佛土。受持教行。化二天下。银宝璎珞银轮王。五百福子为眷属。生二佛土。受佛教行。化三天下。金宝璎珞金轮王。千福子为眷属。入十方佛土。教化一切众生。处四天下。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现百法身。入百佛土。化十方天下。千宝璎珞八宝相轮忉利天王。二万子为眷属(文)。

同经下云(释义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汝先言云何义相者。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义相今当说(文)。

又云(同品)。佛子。发心住者。是人从始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以果。一切不识不解不知。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于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复有十心。所谓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罗蜜戒。是人复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报。上善有三品。上品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烦恼。集无量善业。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识学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尔者。常没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说。佛子。发心住者。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一切行一切法门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度多闻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空理智心习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得名住○是故佛子。从灌顶心进入五阴法性空位。亦行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故名中十行○是故佛子。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二空平等无别。一观相一合相。学习百千万亿般若波罗蜜空观故。回易前后心心。观唯明明寂灭。长养上地明观法故。回因向果。复以无量心不舍不受故。十回向法如是○佛子。是三十心义释无量无边。非一切凡夫所能思量。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之所游路。佛子。汝先言云何名地。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佛子。舍凡夫行生在佛家。绍菩萨位入圣众中。四魔不倒。有无二边平等双照大信始满。习学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上至二地三地乃至第十一地。明观法门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一相无相二身无方通同佛土故。名欢喜地○佛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行满足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集佛仪用唯有累果。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仪进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故名无垢地。佛子。妙观上忍大寂无相。唯以一切众生缘生善法。亦自持一切功德。故名佛藏而寂照一切法。自佛以下一切菩萨照寂。是故佛子。吾昔第四禅中。为八亿梵天王说寂照。如来无色无心而寂照一切法(文)。

又云(大众受学品)。佛告。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文)。

不故偷盗戒·不故淫戒·不故虚诳语戒·不故酤酒戒·不故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戒·不故悭戒·不故瞋戒·不故自赞毁他戒·不故谤三宝戒。皆有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之文。可知之。

又云(同品)。佛子。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文)。

又云(集散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及此会十四亿那由他人大众。汝闻上四十二贤圣因果明观法门。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佛子。尔时十方无极佛刹一切大众。闻佛说璎珞中六入法门。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各各发无量菩提心。还归本国(文)。

问。探玄记中云。又七缘发心准辨(文)。尔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唯限不退类欤。答。不限不退类也。两方。若唯限不退类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出智印经·起信论说。而披彼经论说。寻七缘发心退不退相。不限不退类(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释初发心住相。引今此七缘发心。知唯限不退类云事。如何。

答。今此七缘发心者。实出智印经并起信论说。故探玄记余处云。或七缘如智印经·起信论等(文)。清凉大师余处释云。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文)。而勘智印经文。举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布施时自发菩提心。见他发意随学发心。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之七缘发心毕云。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初三缘发心不退转定。又述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后四缘发心可退转(见)。随起信论中。明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之初三缘发心。结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释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之后四缘发心。判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任此等经论文。后四缘发心可有退类云事不明也。是以探玄记余处云。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发心。谓三贤四退。如彼应知(文)。演义抄余处引起信论全文。成初三缘发心不退后四缘发心可退之旨也。但于探玄记中释初发心住相。引今此七缘发心故可限不退类云难者。泛明发心相故。虽引今此七缘发心。其中亦有退菩提心类事。非强所遮欤。

重难云。起信论所说七缘发心中。第四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可有退菩提心之类云事。不可然。见瑜伽论(三十五)文。明四缘发心中第一发心云。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文)。而至下文。判此四缘四因四力发心退不退相云。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四缘之中。第一见诸佛等神变威力发菩提心之者无退(见)。若尔与起信论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有退云文。岂不相违耶。

答。瑜伽论四缘发心之中。第一类云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者。见诸菩萨不可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深生信解发菩提心故。永不退之也。起信论中云见佛色相而发其心者。只见诸佛相。多不生深重信解发菩提心故。遇恶缘时退之也。故宗□起信论疏(下)云。一观佛色。二供大众。三劣友劝。四学他发。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退失也(文)。十住毗婆沙论云。余菩萨教令发心。见菩萨所行发心。因大布施发心。若见若闻佛相发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此文意。亦才见佛相好许发菩提心之者。根本微弱故。不成佛道云也。

重难云。见起信论疏释。出不退发心缘云。一他力。二自力(文)。案此释意。以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云他力。以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之二缘。云自力也。而瑜伽论(三十五)中。以自力或因力为不退缘。以他力或加行力为退缘也。若尔以他力为不退缘云释。岂不背瑜伽论□哉。

答。案瑜伽论意。于四缘四因之中。尤可有自力他力。四因之中。第二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者。是他力发心也。即当起信论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之缘。岂非不退发心之中有他力缘耶。爰知四缘四因发心甚重发心故。不由自力他力。皆是不退发心也。此外四力之中。第一自力第三因力者。甚重发心故不退也。第二他力第四加行力者。浅近发心故有退云也。重推之。瑜伽论他力发心有退者。当起信论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之类。加行力发心有退者。于现法中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见佛色相供养众僧发菩提心之类也。当起信论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者也。重意云。瑜伽论中。他力发心有退者。四缘四因之外他力发心也。更非四缘四因中之他力。起信论不退发心之中。诸佛菩萨教令发心者。当瑜伽论四因中第二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之类也。是以彼摄四力之中他力哉。如此得意之时。全非相违欤。

重难云。见瑜伽论(三十五)(文)。释四力中第三因力云。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文)。而因力发心者坚固不退之类也。若尔起信论中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有退云文。岂非相违哉。

答。见瑜伽论具文。释四力中第三因力云。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佛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文)。案此文意。虽同见诸佛相好发菩提心。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之者。依宿习善根力。不退菩提心也。非宿习善根之人。于现法中虽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审谛思惟。见诸佛相好发菩提心。加行之力既浅近故退之也。起信论中。见佛色相而发其心者有退菩提心者。即此意也。

寻云。起信论中。述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之者不退菩提心之旨。尔者智印经意同之欤。

答。智印经中。说七缘中第四发心云。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文)。而至下文云。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此第四发心可有退(见)。十住毗婆沙论(三)中。余菩萨教令发心之者有退云事。亦同之。爰知起信论等意与智印经不同也。

重难云。演义抄(九下)中。引起信论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不退(见)之文毕云。智印经中亦同于此(文)。若尔何云起信论意智印经说不同哉。

答。七缘发心之中。三缘不退。四缘可退之义。起信论说智印经文。其意同故。演义抄中引合之□。然而于其中有少分异事。更非所遮欤。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此菩萨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色具足尊重难遇。或睹神变。或闻说法。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无量苦。或闻如来广说佛○求一切智一向不回。

玄五云。前中初六句。举发心所依缘○又七缘发心准辨。又一向不回者。简异外凡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三·刊定记五(无释)。

玄十七云。或四缘发心。如瑜伽·地持。或七缘。如智印经·起信论等。并如前说。今显十缘以明无尽(文)。

疏九上·演义抄十九下·刊定记十四(无释)。

花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贤首菩萨曰○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文)。

玄四云。前中有四种难故。虽是初心。令此功德广大无边。一处难。谓于生死苦恼之处。而能发心。此生德广也。二时难。谓久已发心一向不动。未足为难。今则反此故生德多也。三境难。谓能求此无限菩提。以心从境故广大也。四心难。谓若发心进退不定。生德不广。今则反此广大也。一颂四句如次应知。此是起信论三种发心中。当最初信成就发心。故云初也。同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此约信终。彼就住初。故无二也(文)。

此处八十花严经十四·疏三下·演义抄九下·刊定记四(无释)。

花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贤首菩萨曰○非是无所因。又亦非无缘。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文)。

玄四云。第二从非是无所因下六颂。略示行相分。于中二。先一总标因缘。释成发心广大所以。此中因者谓如来种性。缘者谓习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种。一种姓具足。二佛菩萨善友摄。三起大悲心。四不怖大苦。缘亦四。一见佛神变等。二虽不见佛然得闻法。三不闻法见法欲灭。四见无佛法处众生造恶。又有四力。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谓宿习大乘闻熏等。四方便力。谓闻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缘及自力因力发心决定。他力方便力发者不定。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发心。谓三坚四退。如彼应知。此上约三乘。若依此经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如下文说。此约一乘。又以如来藏内熏为因。所余为缘(文)。

花严经十四云(贤首品)。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文)。

疏三下云。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发为缘。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缘即习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为缘。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缘四力。菩萨发心。四因者。一种性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无所怯畏。四缘者。一见闻佛神变威力。二闻法微妙。三见法欲灭。四见生受惑业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习故。四加行力。谓于现法亲善闻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缘及初三二力。当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坚因。今经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文)。

钞九下云。疏后因缘者下。牒经别释因缘之义于中二。先以义略释。二后瑜伽云下。引文释。于中三。初引瑜伽。次引起信。后会当经。初中因缘之外更加四力。缘谓见闻境界。因谓内心发起。力谓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发心以明力用。自力即从种性因发。他力即是善友所摄。因力是自起悲心。加行即长时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为因。亲能发故。疏今经即初及三者。文中无人劝故。不言因加行故。疏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已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智印经中亦同于此(文)。

刊四云。标中三。一发菩提心。二发心因。三发心缘。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证法界也。发意求者。于彼法界创起。必定当得心故。因缘有多种。或云。自性住为因。习所成为缘。或云。二性为因。善友及见闻等种种境界为缘。今此不尔。如后当知。若广显因缘。如菩提心章(文)。

起信论云(解释分)。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过失堕二乘地(文)。

义记下云。初中二。先问后答。问中三问。一问能修行人。二问所修之行。三得信成就等者。问行成已堪能发心。答中有二。初正答前问。次举劣显胜。谓前信满故进也。后信未成故退。正答中二。先答三问。后结成位。依不定聚众生者。答初问也。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间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定。或进或退。故本业经中。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有熏习下。答第二问。于中先辨行因。谓有闻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依前世修善根力故。能信业果。故舍恶从善。修福德分也。言厌生死苦求菩提者。成菩提分及解脱分善也。得值诸佛修信心者。明修行缘。谓约此缘修十种信心行也。经一万劫下。答第三问。于中二。先明时满行成。后约胜缘明其发心。前中言一万劫者。谓十千劫修信心成就也。佛菩萨教令发心等者。谓发十住初心也。如璎珞本业经云。是信相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信心入初住位。释云。此中言入初住位者。谓十信初发心住位也。以至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入十信心。非谓十解以前之十信也。何以知者。仁王经云。习种性力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以是文礼故得知也。十种心相及诸委曲。如花严疏中说也。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于中一他力。二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谓教故得直心。护法故得深心余同也。如是信心下。结位。初入正定聚不退者。显于下无失也。谓入十住初发心住位。不堕凡少之地也。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者。明于上有得也。谓住习种性位。行顺内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当得果。故云正因。以不更退失故。言若有下。第二明举劣显胜。胜者如前进。劣者如此退。摄论云。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坚因。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喜欲舍大乘本愿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别大乘意也。于中有二。初明劣相。后如是等下。结成退失。前中亦二。初内力微。后或有供养下。明外缘力劣。前中四句。初一惑重。后三德薄。薄中。一倒求人天。二异求小果。三犹豫大乘。外缘中二。先明行时未满。后遇缘不胜。此中有四句。一观佛色。二供大众。三劣友劝。四学他发。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退失也。结文可知(文)。

笔削记五云。修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发心。据下答意。即依十信位入修信进念等十种善行。十千劫满至第十信满心。则能发也○十善者即不杀等十。非谓十种信心。若信等十。下文方配○论厌生死等者。信解渐增故。能知三界不安犹如火宅。所以厌之。知菩提佛果是极清凉。所以求之。疏菩提分果等。亦如前说。此二分并上福德分至果成就。如次为智断恩之三德也。行因者。欣厌之事。情动于中。因此起行。故名行因。问。修十善因已是其行。云何目为行因耶。答。望后出世之行故。以世善为因。斯则世间有漏行。与出世无漏行为因也。问。厌生死求菩提。岂非出世行耶。答。虽有此心。未有其事。厌欲之言思之可见。又此厌求但是事善。未与理观相应。不名正行。然据此文犹在信前未入十信。且为十信作方便也。如世起厌求心欲行善者。岂便是十信人耶。疏云上皆辨行因者。是此义也。次云。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习种性者。本业经中。从因至果摄为六种性。谓十住习种性。十行性种性。十回向道种性。十地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今即初也○论善根微劣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种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贪嗔炽然不能制故。论值佛者。此通灭后见佛形像。亦得供养故○二外缘。论或有供养至堕二乘地。尽是辨求大乘者。进退之相也。疏时未满者。以约钝根精进者说故。以色见佛者。既以色见声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前云。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或见如来塑画像等。住相供僧者。不能达三轮体空无住行施也。堕劣教者。此与前起二乘种子别。前则因劣。此则缘劣也。学他迹者。但随彼而行。自无决择。教他外迹。不自照心。此则见他退而还退。或心阑而自退。此等者结简○然此中发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发求道之意。非同信满发心入住。则如今之行人始发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犹在信位之初也○堕二乘地者。此以二乘为恶缘故。故经云。百千万人发菩提心。若一若二至于佛果。余皆堕二乘也。又经云。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花三事。因时多得果甚少(文)。

如来智印经云。弥勒。有七法发菩提心。何等为七。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五者布施时自发菩提心。六者见化发意随学发心。七者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弥勒如是七因缘发菩提心。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文)。

地持论一云(方便处发菩提心品)。初发心菩萨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云何四缘。一者善男子善女人。若见若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彼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为大身不可思议。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二者虽不见闻如上神变。闻说法者赞叹菩提及菩萨藏。闻则欣庆释喜信乐。以此闻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者虽不闻法。见法灭相而作是念。无量众生当遭大苦。菩萨住世则能除灭。我今当修菩提之道。护持正法。为诸众生灭无量苦。以护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四者不见法灭。见恶世众生为十烦恼之所恼乱。一者愚痴。二者无惭愧。三者悭嫉。四者苦恼。五者秽污。六者烦恼。七者恶行。八者放逸。九者懈怠。十者不信。见已作是念。大浊世起。于此恶世尚不能发二乘之愿。况能志求无上菩提。我当发心。亦令他发心。以浊世中发心难得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云何四因。一者种性具足。二者诸佛菩萨善友所摄。三者起大悲心。四者生死苦难行苦。如是久远无量诸恶。于此众苦心不怖畏○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方便力。菩萨自力发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发心。是名他力。先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少见佛及诸菩萨。或少闻叹说则便发心。是名因力。于现世中近善知识。闻其说法能修众善。是名方便力。菩萨以四缘·四因·自力·因力发菩提心者。坚固不动决定究竟。他力·方便力而发心者。不坚固动转不定(文)。

义记一上云。初章门中。因缘及力有何差别。望彼发心疏而助发。说之为缘。亲而能起。说之为因。因缘互强。说之为力下广释中。先解四缘。云何四缘。牒问起发。下广释之四中。前二缘于菩提。后之二种缘于众生。就前二中。初缘佛僧。后一缘法○就后二中。初缘众生具足诸苦。后缘众生无第一义乐○就释因中。初问起发。次列其名。四中前二是自分行。后之二种是胜进心。于中各分自利利他故有四种。种性具者。是性种性自利行也。诸佛菩萨善友摄者。是习种性利他行也。种性菩萨为物善友。善友德成入佛菩萨友数中。名善友摄。非谓为他善友化故善友摄。就后二中。初起悲者利他心也。第四不怖是其坚心自利意也○下释力中。初问起发。次列四名。言自力者。久习性成一向自力发菩提心。不由他也。言他力者。自无善意。一向由他而发心也。言因力。者先习善因。今藉少缘。缘弱因强故曰因力。方便力者。过有微因。现藉强缘。方便之力方能发心。名方便力。下广释之。自力他力相显可知。解因力中。先习大乘相应善根。藉过强因。今少见下。现藉少缘。今少见佛。见佛宝也。及诸菩萨。见僧宝也。或闻赞说。闻法宝也。是名下结。释方便中。初释后结。言于现世近善智识闻其说法者。自于现在造缘方便而发心也。然此实藉过去微因。文略不论。上来第二次第广释因缘及力。自下第三结退不退。先结不退。后结其退。不退有二。一因缘齐等而发心者。坚固不退。二因强缘弱亦得不退。今言菩萨四缘四因发菩提者。即是第一缘等也。自力因力发菩提心者。即是第二因强缘弱。如此发心坚固不退下。结退义。于中有二。一就前二力结明其退。二举无因释成退义。退有二种。一无因故退。二因弱故退。今言他力而发心者。即是第一无因故退。方便发者。即是第二因弱故退(文)。

瑜伽论三十五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初发心品)。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云何四缘。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身。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经。闻已深信。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不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之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又诸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文)。

略纂十云。论云四缘四因四力者。缘疏因亲。力为助伴。通明缘因二种。故有三别。论云十随烦恼者。即下十种多字是也。其间忧苦恶行等。是随烦恼者。随他烦恼生故。名随烦恼。非体是烦恼。从多为名。名随烦恼。体非是也。在随烦恼门收。名随烦恼。论解四因中。第二因云。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与前四缘中第一缘何别彼缘中但见作神通。未摄受教诲。今教诲是亲故。是因也。见作神变。疏不教诲故。是缘也。故二有别。因中第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与缘中第四末劫时等救度众生何异者。缘中但自创发心令他发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亲故因也○论曰。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因四缘。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者。此中意明。前四因四缘中。若别依一因一缘。或总由四因四缘而发心者。于四力中。且依二力。谓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别依一力。或总依此二力而发心者。此皆坚固不动。若别依他力及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此不坚固亦非无动。若斯四缘中。初缘是世佛菩萨等。今此文者。别依总依。皆坚固不动。他力亦是。谓佛菩萨等他。即在不坚固非无动中收。此何相违。述曰不然。他力者。谓王及有力者。逼令发心。非如见佛菩萨。见佛菩萨自发心。在缘中收故不动。为他逼发心。是他力故动收。又加行力是不坚固非无动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摄受是坚固不动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摄受。是见菩萨教行行等所遇之缘。胜人加行力中虽遇友。乃世间之善士非如菩萨。故有别也。又义。且约一义。此中判为坚固不动等。如实义者。缘因中有动不坚固者。他加行力中有不动等者。且约一义别故。为此论也(文)。

遁伦记八云。自下第二明发心因缘。景云。四缘是疏。四因是亲。即此因缘和合有势用故名四力。基又云。缘疏因亲力为助伴。通明因缘二种故有三别。四缘之中。初缘即由见佛僧神变增盛所以发心。于中有四。一见闻佛僧希有神变。二由见闻故便即兴念。三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四由信解是故发心。言安住者。即是其佛。修行者。谓诸菩萨。第二缘由闻依菩萨故所说正法深信发心。即复有四。一闻正法。二闻已于教生信。三由前二故于佛智慧深生信解。四为得佛智是故发心。第三缘由见正法将灭所以以发心。即复有四。初见菩萨法藏将灭。二因见兴念起护法心。三于佛智深生信解。四为得佛智所以发心。第四缘由睹众生为五渴所遍。于中导引令他学我所以发心。即复有四。初明于劫末时见诸众生烦恼缠逼。二因事兴念起引导心。三于菩提深生信解。四因信解是故发心。十随烦恼者。即下十种多字是也。若依旧论。第四名苦恼。第五名秽污。余之八名新旧无异。其中初一是无明。第四是受。第五者景云。但是无堪能不调柔性。测云。依此瑜伽上下文。多以烦恼种子为体。或可。上来诸惑皆有无堪任性义。即是粗重。第七恶业。余有六种。是烦恼。彼余九种根本烦恼余随烦恼并在多诸烦恼中摄基云。忧苦恶行等是随烦恼者。以随他烦恼生故名随烦恼。非体是烦恼。又从多为名。名随烦恼。体非是也。在随恼门收。名随烦恼。次明四因。初问次答。中先列后解。前中第一种姓具足。第二赖友摄受。第三多起悲心。上云发心是悲等流。第四于苦无怯。问曰。前四缘中。第一见佛菩萨神变为缘。今明第二赖友摄受即说为因。何差别耶。景解。前者直睹神变所以为缘。今者为佛摄受发生闻慧为发心因。基云。彼缘中但见作神通未摄受教诲。今教诲是亲故是因也。见作神变是疏不发诲故是缘也。故二有别。又因中第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与缘中第四末劫时等救度众生何异者。缘中但自创发心令他发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亲故因也○下明四力。初一自力。自力势多假外缘少。第二他力。多假外缘自力微少。此之二种由现在力未曾宿习。第三因力。宿习大乘善法者。由宿习力暂见佛等即能发心。名为因力。第四由于现法长时修习种种善法发菩提心。名加行力。第三就前缘因力等辨退不退中二。初就缘因力辨退不退。后辨四因令退。言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等乃至亦非无动者。基公解云。此中意明。若前四因四缘中。若别依一因一缘。或总由四因缘而发心者。于四力中。但依二力。谓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别依一力。或总依此二力而发心者。此皆坚因不动。若别依他力及加行。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此不坚固亦非无动。若勘四缘中。初缘是遇佛菩萨等。今此文者别依总依皆坚固不动。他力亦是谓佛菩萨。他即在不坚固非无动中收。此何相违。述曰不然。他力者。谓王及有力者逼令发心。非如见佛菩萨菩萨。见佛菩萨是自发心。此自发心在缘中收。故不动。为他逼发心。是他力故动中收。又加行力是不坚固非无动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摄受是坚固不动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摄受是见菩萨教行行等所遇之胜缘。释加行中。小虽遇友。乃世间之善士非如菩萨。故有别也。又义。且约一义。此中判为坚固不动等。如实者。缘因中有动不坚固者。他加行中有不动等者。且约一义别为此论也(文)。

十住毗婆娑论三云(发菩提心品)。问曰。初发心是诸愿根本。云何为初发心。答曰。初发菩提心。或三四因缘。众生初发菩提心。或以三因缘。或以四因缘。如是和合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问曰。何等为七。答曰。一者诸如来。令发菩提心。二见法欲坏。守护故发心。三于众生中。大悲而发心。四或有菩萨。教发菩提心。五见菩萨行。亦随而发心。或因布施已。而发菩提心。或见佛身相。欢喜而发心。以是七因缘。而发菩提心。佛令发菩提心者。佛以佛眼观众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人者。佛教令发心。作是言。善男子来。今可发心当度苦恼众生。或复有人生在恶世。见法欲坏。为守护故发心作是念。咄哉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来。唯有一人。二处行出三界。四圣谛大导师。知五种法藏。脱于六道。有七种正法大宝。深行八解脱。以九部经教化。有十大力。说十一种功德。善转十二因缘相续。说十三助圣道法。有十四觉意大宝。除十五种贪欲。并得十六心无碍解脱。出十六地狱众生。及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别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别学人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将王大众生大医王大导师大船师。久乃得是法。行难行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坏。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厚种善根得成佛道。令法久住无数阿僧祇劫。又行菩萨道时。护持无量诸佛法故。勤行精进。或又有人。见众生苦恼。可愍无救无归无所依止。流转生死险难恶道。有大怨贼诸恶虫兽生死恐怖诸恶鬼等。常有忧悲苦恼判蕀。恩爱别离怨会深坑。喜乐之水甚为难。得大寒大热独行其中。旷绝无荫。难得度脱。众生于中多诸怖畏。无有救护将导之者。见如是众生。入此生死险恶道中。受诸苦恼。以大悲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言。我当为无救作救。无归作归。无依作依。我得度已当度众生。我得脱已当脱众生。我得安已当安众生。复有人但从人闻。以信乐心等发无上道心。作是念。我当修善法不断绝故。或堕必定得无生法忍。集诸福德。善根淳熟故。或值诸佛或值大菩萨。能知众生诸根利钝深心本末性欲差别。善知方便。为般若波罗蜜所护。能作佛事者。知我发愿。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无生忍。是诸菩萨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如佛善知众生心力。教令发心。不以但有信乐力等教令发心。复有人见余菩萨。行道修诸善根。大悲所护。具足方便。教化众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广博多闻。世间奇特人中标胜。疲苦众生为作荫覆。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惭愧质直柔软调和。其心清净深乐善法。见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此亦应行。所修愿行。我亦应修。我为得是法故。当发是愿。作是念已。发无上道心。复有人行大布施。施佛及僧。或但施佛以欲食衣服等。是人因是布施。念过去诸菩萨能行施者。韦蓝摩韦首多罗萨婆檀尸毗王等。即发菩提心。以此施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人若见若闻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轮指网缦手足柔软七处满纤长指足跟广身直足趺高平毛上旋伊泥臂长过膝阴马藏身金色皮软薄一一孔一毛生眉间白毫上身如师子肩圆大腋下满得知妙味身方如尼拘楼树顶有肉髻广长舌梵音声师子颊四十齿齐白密致眼睛绀青色如牛王等相。心则观喜作是念。我亦当得如是相。是相人所得诸法。我亦当得。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是七因缘发菩提心。问曰。汝说七因缘发菩提心。为皆当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不必尽成。或有成有不成。问曰。若尔者应解说。答曰。于七发心中。佛教令发心。护法故发心。怜愍故发心。如是三心者。必定得成就。其余四心者。不必皆成就。是七心中佛观其根本。教令发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为尊重佛法。为欲守护。若于众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余菩萨教令发心。见菩萨所行发心。因大布施发心。若见若闻佛相发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可得处非处智等十力耶。进云。探玄记云。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文)。付之。处非处智等十力者。究竟果满位可得功德也。十住位菩萨何可得哉。是以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不得处非处智等十力(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终教大乘意。依仁王经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之文。并梁摄论(三)菩萨有二种。一在凡位。二在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以还。并是凡位。从十解以三悉属圣位之文。同论(四)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之文。并起信论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之文。谈地前得生空无漏智。从初住成不退位。始生佛家得佛体分之旨故。以花严经因初发心得十力分之文。约诸教对判之时。终教大乘意。十住位分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云也。故探玄记云。二分是未圆义。谓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体分故。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文)。文意显也。但于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不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云例难者。始教大乘意。不明地前得生空无漏智从初住成不退位等之义故。不云十住位菩萨分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也。探玄记中。述一分是因义谓由初发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约始教辨。得十力果法之因名分释。即显此意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此菩萨因初发心得十力分。何等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业报垢净智。诸根智。欲乐地。性智。一切至处道智。一切禅定解脱三昧正受垢净起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尽智。是为十(文)。

玄五云。二所得中一分是因义。谓由初发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约始教辨。二分是未圆义。谓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体分故。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三分圆无碍故。得分即得因。但以就普贤门中辨。是因为非果故云分也。于中漏尽亦分得者。准教知之。又此十力。小乘中至佛果始得。三乘中地上始分得。一乘入位即得故也(文)。

八十花严经十六无分字故。随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五亦无释。

问。终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萨实退堕二乘地欤。进云。探玄记云。于此位中。有示现退。为引初心懈慢等故(文)。付之。

为维摩堂常用疑再再间难□□释文并让彼略之。

问。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欤。答。此事虽难测。且可云一体异名也。两方。若一体异名者。探玄记中。云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可异体异名(见)。何况披璎珞经文云。如净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各别举之。尤可别人也。若依之尔者。阿育王经中。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说。如何。

答。此事未见分明定判。同体异体虽难存知。阿育王经中。一体异名云者。可存其旨也。故或抄书中云。阿育王经云。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人异名。以方便说二名(云云)。但勘十卷阿育王经七卷阿育王传。表见其文。不审难开也。

花严经十云(菩萨十住品)诸佛子。何等是菩提摩诃萨正心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得决定心(文)。

玄五云。由得此十种决定心故。于缘逆顺皆不能动。于此位中有示现退。为引初心懈慢等故。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是故第七方名不退(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无释。

菩萨璎珞本业经上云(贤圣学观品)。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前。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名为退相。佛子。吾先兜率天中广闻此凡夫十回向法。今在七树下略说法要。汝诸人等善自受行(文)。

问。法相宗意。渐悟菩萨地前可受变易身欤。答。可受变易身也。两方。若地前受变易身者。演义抄中。解渐悟地前许受变易意生身故之疏释云。言渐悟菩萨地前许受变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顿悟八地方受变易。渐悟初地许受变易(文)。如此释者。法相宗渐悟菩萨地前不受变易身(见)。若依之尔者。二乘无学回心向大之时。于地前位必可受变易身也。如何。

答。法相宗意。二乘无学回心向大之时。生空无漏为因。所知障为缘。地前位可受变易身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二乘无学悉断烦恼障毕故。不可受分段身。若不受变易身者。更可受何身哉。故探玄记余处云。若三乘中菩萨。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变易身。除回心二乘地前亦有(文)。但于演义抄释者。甚以推之。若法相宗中。有立此义之人欤。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随意受生(文)。

疏三下云。初一能化身。顿悟菩萨随愿受生。贵在利人。不简净秽。渐悟地前许受变易意生身故(文)。

钞十上云。言渐悟菩萨地前许受变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顿悟八地方受变易。渐悟初地许受变易。言意生身者。如回向说(文)。

刊五云。二次一随意受生者。若顿悟菩萨随类生故。名随意生。若渐悟菩萨。地前容受变易身故。随所受生发意须□彼故。名随意受生故(文)。

玄六云。五定分齐者。若三乘中菩萨。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变易身。除回心二乘地前亦有。是故此十非彼所摄。若一乘中有二说。若摄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变易。以一一位终至佛地故。若就自教言。俱是分段。以白净宝网转轮圣王得普见肉眼等。是十地菩萨故。如下文说。又如善财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贤位。然并是即法门之分段故。非过患也(文)。

疏四下·演义钞十一下·刊定记六无释。

问。大悲阐提菩萨可成佛欤。答。可有成佛不成作二门也。两方。若不成佛者。三祇四依因位之行愿久积。六度万善恒沙之功德已备。何虚留因行不至果位哉。何况智论中。以文殊观音等名大悲菩萨。而探玄记余处云。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王。清凉大师余处释。准千眼经。大悲菩萨久成正觉。号正法明如来。示为菩萨。义言等佛。文殊观音者久成如来也。大悲阐提菩萨成佛之旨。谁可疑之哉。就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花严一宗之玄谈也。若大悲阐提菩萨有发心义者。便成正觉不言自显也。若依之尔者。大悲阐提菩萨者。答大悲深重之意乐。发尽众生界之誓愿。众生既无尽。愿力何有息哉。是以楞伽经中云。菩萨摩诃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探玄记余处所引智论(四十)文述。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大悲阐提菩萨不成佛(见)。加之披花严经入法界品文。说第七住善知识所得法门云。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我愿乃满(文)。探玄记余处释此文云。菩萨阐提亦不成故(文)。任此等文理。大悲阐提菩萨不成佛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一切菩萨皆具大悲大智之中。若据大悲门者。可云不成佛。依下化有情之愿行。常住因位。意乐未满足。所作无休息故也。若据大智门者。可云成佛。依上求菩提之誓愿。因圆果满。是法尔道理也。菩萨种性之中。是有不然之类哉。故清凉大师处处之定判。或云。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故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誓。尽竟成言(文)。或云。一以向约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而无成。此约悲门。果不舍因故。二以称法界发心故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而有终。此约智说(文)。加之寻思抄别要云。数度未案之中。以今广为实(云云。大悲阐提菩萨无别类之义也)。后日传闻。大悲阐提者。是果后方便也。惠心僧都最后案也(云云)。愚案。若当彼趣欤(云云)。祖师上人今案御义。宛同清凉大师解释。当宗学者仰可信之也。准此等释思之。两方之疑各显大悲大智之一门也。更非相违欤。

此事为自他宗大疑之间。同言及重重。释文为济济。然而依为率尔。梗概许记之。并让枝叶抄第十并大悲阐提抄。省略之毕。大悲阐提抄者。觉梦抄·同学抄·寻思抄通要·同别要·本文抄等。大悲阐提菩萨成佛不成佛。沙汰之处。私类取作之。以为一帖。不审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十六云(十住品)。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文)。

疏三下云。次二中约事行为有。入理行为无。出离有二。一约自行。义同前文有垢无垢。亦约事理。二就化他。悲故不出。由智故出。次下三句。亦论有无。何异初句。初句邪见为无。正信言有。此三亦悲正见。虽许有佛。不遍三世。或言过去入灭。是故非有。未来未成。安为有。现在生界未尽。佛愿未满。今有佛者皆应现耳。俱有可知。今知甚谬说为无。正说为有(文)。

钞十上云。言出离有二一约自行义同前文有垢无垢者。即前正心住中。众生有垢无垢。上有二义。言亦约事理者。事则有出。理则无出。言虽许有佛不遍三世等者。疏中先并出三世无后有俱可知者。即并举三世有。既言不遍三世。则诸计不同。或言过现有未来无。或言过现无未来有等。故云不遍。现在生界未尽下。辨现在无佛义。此师计云。一切如来因地发愿度尽众生。生界不尽不取正觉。现见众生。沉沦九有故。知诸佛未合有成。成则违誓。从今有佛者下。通妨难。难云。若尔今十方世界诸佛出现。何得言无。答云。皆是菩萨应成佛耳。此师之计最为孟浪。谤无诸佛。理实难容。若尔云何通于违誓之义。古有多释。一云。本拟度生。未期成佛。积行淳熟。行催自成。如拨火杖。本欲烧草。不欲烧杖。拨草既多任运烧尽。故三论师詺。为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成故。有云。成佛若不化生。可违本誓。成竟亦化众生。岂违本誓。难云。化生之义虽许得存。尽竟方成。其义何在。岂得不违。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故云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誓。尽竟成言。又了众生之本如故。化而无化。是则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常无化。悲智自在。何局执耶。此乃傍来亦是人情好难问故。今许三世皆悉有佛。故下结云。谬说为无正说为有(文)。

花严经四十八云(入法界品)。善男子。是故我发此愿。净一切刹。我愿乃满。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我愿乃满(文)。

玄十八云。三是故下。结自修行无限齐故不辨自身成佛之期。问。若尔岂可不成耶。答。菩萨阐提亦不成故众生须成。亦现成故即自证理。无成不成故(文)。

花严经六十四云(入法界品)。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普入一切刹悉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尽。我愿乃满(文)。

疏十上云。三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下。总结无尽。此同初地十无尽句。众生无尽故成佛无期。若尔是都无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义。勒为四句。一以向约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而无成。此约悲门。果不舍因故。二以称法界发心故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而有终。此约智说。三悲智合明不坏相故。不妨始终。前后诸文其例非一。四约称性之谈。则无终无始故○融斯四句无有障碍。欲成即念念皆成。常成常不成。无有障碍(文)。

钞二十三云(无释)。

刊定十五云。三是故善男子下。但谈修行无有限齐。不答成佛。问。若尔毕竟无成。答。只此无成方是成佛。意以无所得得菩提故(文)。

花严经八云(入不思议解脱经界普贤行愿品)。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普入一切刹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善男子。应知菩萨发菩提心。所修行愿所有志乐。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虚空究竟无穷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法界广大无边际故。我愿广大亦无边际。诸众生界究竟无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文)。

疏五云。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下总结无尽。此同初地十无尽句。文中曰○曰善男子应知下。顺明份量显其无尽。是故要无齐限。既生等无尽。成佛无期。若历万行一一无限。总而收之。略有十种○十平等无限。心佛众生悉皆平等。成与不成。终与不修。旷若虚空。无取舍故。得此十意菩提之心自然增广。无有譬喻而能称量。若尔此善知识都无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义。勒为四句。一以向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无成。此约悲门。二以称法界发心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有终。此约智说。三悲智合明不坏相故。不妨始终。前后诸文其例非一。四称性之谈。则无终始故○融斯四句无有障碍。欲成即成。念念常成。欲不成即不成。穷未来际故。念念成佛亦无成相。亦不住于有学之地。无障无碍难思境也(文)。

花严经十三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入诸三昧无上智惠。寂静观察不二之地。一切众生皆依二法(文)。

玄六云。二入诸三昧下。由因行圆显理智无二。众生依二者。举凡显圣。上来因德竟。同等觉位也。智度论第四十云。复次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为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乃至云。是诸菩萨于余菩萨为大。比于佛不能遍知。如月光虽大。于日即不现。解云。彼约十地名十住。是第十地同此第十行中业用也(文)。

疏四下·演义抄十一下·刊定记六无释。

智论四十云(释第四品)。释曰○已说佛眼。今说佛眼所用。是眼无法不见不闻不知不识。复次有人。谓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是故生疑。以是故说佛眼相。十方众生及诸法中。无不见无不闻。是诸菩萨于余菩萨为大。比于佛不能遍知。如月光明虽大。于日则不现(文)。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可有受生义耶。答。可有受生义也。两方。若有受生义者。披花严经处处之文。十住品说第四住菩萨相。云舍离生死出三界。明法品明初发心菩萨相。述入菩萨离生死道。任此等文。十住菩萨由惑业力不可有受生义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判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有受生义(见)。如何。

答。始教地上终教地前。愿智力劣。其义是同。故留烦恼障助愿受生摄化利生也。故勘五教章处处解释。所依身章云。若于地前及始教中。愿智力劣。故留烦恼。助愿受生(文)。断惑义章云。然于烦恼障。非直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文)。任此等释。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有受生义云事炳然也。但于花严经处处之文者。为摄化利生故留烦恼障受分段身之外。偏由惑业力无受分段身之义故。云离生死出三界欤。

花严经九云(菩提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及诸法界。以偈颂曰。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有。舍离生死出三界(文)。

玄五云。第四住有六颂。初三自分(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威力。观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说颂曰。第四生贵住菩萨。从诸圣教而出生。了达诸有无所有。超过彼法生法界(文)。

疏三下云。第四住六颂。初三自分(文)。

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第四住中六颂。初三颂自分(文)。

花严经十一云(明法品)。佛子。初发心菩萨○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乘一切智乘。入菩萨离生道(文)。

玄五云。别中一大誓自严。二行乘果乘。三入于因位。离犹无也。谓至无生位道。余处释为初地位也。此在地前相摄故也(文)。

花严经十八云(明法品)。佛子。菩萨摩诃萨。初发求一切智心○具大庄严。升一切智乘。入菩萨正位(文)。

疏四上云。复具大庄严下。别别有七句。一颂德。即颂前庄严一切诸佛不共之法。二颂乘。即上已住究竟一乘道。三颂位。位不退故。即上已住如来平等住。三世诸佛家中生。此下晋云离生道。即是颂道。圆教初住离生因故(文)。

抄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后六别辨。一大誓严心。二乘无碍法界智乘。三得住不退(文)。

五教章下云(修行所依身)。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于初地中。永断一切烦恼使种。亦不分彼分别俱生。所知障中。亦断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变易身至金刚位。余义如下断惑中说。问。若于地上不留烦恼。云何大悲同事摄生。答。若于地前及始教中。愿智力劣故。留烦恼助愿受生。今此不尔。愿智恒胜故自在同生(文)。

又云(断惑分齐)。若依终教○其菩萨人。于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净。然彼地前三贤位中。初即不堕二乘地故。于烦恼障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为除智障等故。是故梁摄论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仁王经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证等。又起信论。得小分见法身作八相等。皆此义也。以此菩萨唯怖智障故。修唯识真如观等。伏断彼障。然于烦恼障。非直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死文勤修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恋暮之悲泪洇袂追修之作善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中院葬笼当山此砌日日修追福之善根念念祈已者之菩提之隙悲其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此微功并资彼得脱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

(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

华严宗香薰抄第六。

问题。

问。探玄记中净梵相对有六别(文)。尔者第六别如何释之耶。

问。涅槃经文云。天行品者如杂华说(文)。尔者清凉大师如何释耶。

问。探玄记中云。寒热饥渴是触(文)。尔者心所触欤。

问。清凉大师解释中云。然触通身心(文)。尔者今此身触者第一色蕴摄欤。

问。清凉大师意。寒热饥渴四触心所触云义。引何论说证之耶。

问。小乘教意。修相好业为唯限百劫位。为当可通三僧祇间耶。

问。花严经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今此正觉者究竟果满正觉欤。

问。香象大师意。星宿劫几佛出世判耶。

问。清凉大师意。迦叶佛出世后几劫无佛出世耶。

问。花严经中。列二十三欲。尔者第十一欲如何说之耶。

问。探玄记中。明轻烦恼重烦恼相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

问。地持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

问。瑜伽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

问。瑜伽论意。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欤。

问。香象大师意。贪烦恼可与忧受相应耶。

问。清凉大师意。六十二见于五见中以几见为体耶。

问。清凉大师意。八大人觉者出何经判耶。

问。清凉大师意。定烦恼体可取疑耶。

问。花严经文云。涅槃地庄严(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净梵相对有六别(文)。尔者第六别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六约因果。涅槃为净。道谛行为梵(文)。付之。披取解释见。六义对判。如前五义。皆以劣为净。以胜为梵也。如彼约报。欲天为净。色天为梵。约人。在家戒为净。出家戒为梵等也。何至第六对判。以胜涅槃果为净。如劣道谛因为梵哉。

答。净梵差别。只随时直何可定净劣梵胜哉。如前五义对判。设虽以劣为净以胜为梵。至第六义。涅槃果法寂静胜故为净。道谛因行趣涅槃果之道路故名梵也。阿罗汉果后得智中。梵行已立之者。于无漏圣道云梵行名也。故探玄记中。证道谛名梵之义云。经云梵行已立是也(文)。

五云。初释名者。离妄念之染故云梵。会无我理故云行。此行即梵。二离染中极名梵。即真境也。皆能证此故云行。三涅槃果为梵。以寂静故。修因为行。此二梵之行。净与梵何别者有六别。一约报。故天为净。色天为梵。二约人。在家戒是净出家戒为梵。三约行位。信中修为净行。入位已去修为梵行。四约二利。三学自利为净行。四等利他为梵行。此如涅槃经说。五约二行。随事造修施戒等为净行。离念契玄为梵行。如文。六约因果。涅槃为净。道谛行为梵。经云。梵行已立是也(文)。

疏四上云。二释名者。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嚂摩。此翻为净。简上净立梵行名。离染中极故名为梵。即梵为行故名梵行。持业释也。亦有云。真境为梵。智契为行。或涅槃为梵。修因为行。此二依主释(文)。

钞十下云。疏二释名者。疏文分四。一正释名○今初有三。一总释。若净就此方。应名净行。为简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为梵。约因中释。三涅槃为梵。因果对释。并可知(文)。

刊五云(无释)。

问。涅槃经文云。天行品者如杂花说(文)。尔者清凉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演义抄云。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花严(文)。付之。披花严经文。无有天行品。若尔指在花严之释依凭在何文哉。

答。见探玄记余处释云。依涅槃经及观佛三昧经。名此经为杂花经。以万行交饰缘集成。从喻标名。喻杂华耳(文)。网目·花严传第一·八十花严经疏第一·四十花严经疏第二·刊定记第一等释。其意同之。加之勘涅槃经处处之文。引杂花经之文。多在花严经故。涅槃经所引杂花经者。指花严经云事炳然也。谁可疑之哉。但于花严经无天行品云难者。勘涅槃经(十八)文。梵行品终。欲移婴儿行品之处。有天行品者如杂花说之文。推之。天行者初地已上行故。指十地品云天行品也。故玄(四)云。三天行者。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文)。释签解此文云。三天行者。涅槃义释指在杂花。即花严也(文)。指花严经十地品。名天行品云事。此释可见也。演义抄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之释。其意可准知之。

委细聊简并释文等。并如文义抄第九帖。必要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惠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文)。

疏四上云。今初亦二。先叙问答之人。正念天子问者。天者净也。表所问事理染相绝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与无念。二而不二为正念也(文)。

钞十下云。疏梵依天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花严。古人于体亦有二义。一指八禅。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见第一义梵行成矣。依天行得(文)。

刊五云(无释)。

问。探玄记中云。寒热饥渴是触(文)。尔者心所触欤。答。可心所触欤。两方。若心所触者。既云寒热饥渴是触。定可触处触也。是以清凉大师释。寒热饥渴是十一触。属于色蕴。触处触(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约遍行五征之(文)。知心所触云事。

答。见花严经文云。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想是梵行施设是梵行。寒热饥渴苦乐忧喜等。悉是梵行。探玄记中释此文云。六意业中。约遍行五征之。以是根本动作故。想是想数。施设是思。寒热饥渴是触。苦等是受。略无作意也(文)。思此释意。可遍行心所中触(见)。加之勘清凉大师释。疏中或云。约遍行五征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或述。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故非梵行。演义抄中或释。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判。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案此等解释意。寒热饥渴是触者。心所触云事炳然也。但于既云寒热饥渴是触。定可触处触之难者。

此论义者。延应元年穷冬之候。于东大寺尊胜院被行探玄记第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性当讲问定庆拟讲之疑也。古来未见此疑。今度始所结讲也。经文解释。同为不审。后代之学侣。沉心可思之。

问。清凉大师解释中云。然触通身心(文)。尔者今此身触者。第一色蕴摄欤。答。可有二义边也。两方。若第一色蕴摄者。五识相应触心所名身触者。常途之所谈也。何云第一色蕴摄哉。是以演义抄中。举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之问。明知。身触者。第五识蕴摄云事。若依之尔者。见演义抄释云。今约身触故属于色(文)。如何。答。

问。清凉大师意。寒热饥渴四触心所触云义。引何论说证之耶。进云。演义抄云。俱舍亦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文)。付之。依演义抄释。披俱舍论说。未见寒热饥渴四触是心所触云文。解释之所引依凭在何文哉。答。

花严经九云(梵行品)。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想是梵行施设是梵行。寒热饥渴苦乐忧喜等。悉是梵行(文)。

玄五云。六意业中。约遍行五征之。以是根本动作故。相是想数。施设是思。寒热饥渴是触。苦等是受。略无作意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文)。

疏四上云。第六观意业十事。皆意之用故名为业。约遍行五征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故。若云作意观密。即上四段亦各一蕴。此中思等。与意何别。但思等心所有二义故。一扶持心王。属前所摄。二依心起用。属此位收故。多从受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故非梵行。余准前知(文)。

钞十下云。言即上亦各是一蕴者。即向遍行五也。约经。思即行蕴。想即想蕴。寒热饥渴是十一触。属于色蕴。苦等受蕴作意亦行。然触通身心。上约寒等。必与心俱故。属遍行。今约身触故。属于色。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热准知。三义中。前二约触。后一兼明于受。寒是冷触。热即火大。能造触也。俱舍亦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论云。食欲名饥。暖欲名冷。饮食名渴。彼疏释云。冷饥渴三。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因立果称。释曰。暖欲名冷者。热准于冷。冷热相翻义。亦有欲故。此四种皆为意业。此中思等下问答简滥。先问。如前意中有觉观思惟。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心法下答。答意云。思等有二。一约体。则扶心王。同为业具。二约用与王相应。同作业故。言故多从受境以辨者。释此为业之由。谓业中十句想即取境。寒等触境。苦等受境。皆约境也。则此中思即审虑决定。前虽有觉观思惟。多直语心故。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上皆业眷属。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云业名即其义也。若破可知(文)。

刊五云。第六观意业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数。思能造业故。次一想数。是意加行。令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亦业眷属也。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云业名故。征破云。前破业具体无。业已非有。况业众法全一一皆无。余如前说。问。寒热等触在五识地。今何别在意业中耶。答。此由三义。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极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热准故。问。前业具中。有觉观思境等。复业中亦说思等。有何差别。答。思等皆有二相。一体二用。体谓自性。与王同。是业之具故。用谓作用。与王相应。同一所缘而而作业故。欲是心数。不开触。触为饥餲因。以于因立果名故。呼触名饥。如有颂言。下引于因立果名颂证说。佛出世体非是乐。以能生乐故。于因立果名。呼佛出世名乐。余亦如是。正理论云。食欲名饥。饮欲名渴。岂不欲是心所法故违触相耶。以于因中立果名故。无相违失。余所未说问劣。劣等摄在此中故不别说。问不离滑力。即涩重劣在软耎轻性中摄(文)。

问。小乘教意。修相好业为唯限百劫位。为当可通三僧祇间耶。答。唯可限百劫位也。两方。若唯限百劫位者。清凉大师解释中。述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修相好业可通三僧祇间(见)。若依之尔者。小乘教意。三僧祇外。别立百劫修行。为修相好业也。何可通余位哉。

答。小乘教意。三僧祇后。经百劫修行。为修相好业也。故修相好业。唯限百劫位。更不可通三僧祇间故。勘香象大师余处解释。探玄记(十五)云。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五教章(下)述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始教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此不分明也。但于清凉大师释者。三僧祇间。修上所举成法身因。百劫位修感相好业(为言)。不云三僧祇间修相好业故。演义抄中。释此文云。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文)。

华严经十七云(梵行品)。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文)。

疏四上云。第七观佛十事观于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无漏。戒等。及眷属无漏五蕴为法身故。次二报身。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次一化身。神通化现故。业行通为三身之因。果报通语三身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后一报身。业行通语二身之因。涅槃是果。离系果故。业是报报本愿故(文)。

钞十下云。疏第七观佛中言无漏戒等者。等取定智惠解脱解脱知见。此从已转受名。广如十藏品。言及眷属无漏五蕴者。即色受等前之戒等。虽转五成。而各取一。以为其主故。今辨定惠等。同时心心所为眷属五蕴。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次一神通化现。即是化身。义兼万类之化。约大乘中。唯说二身。法身即是征破。所显故(文)。

刊五云。第七观佛者。受菩萨戒。及声闻戒。皆先除三宝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令约声闻戒依观察梵行。所以者何。声闻戒中。不已法执有无见等故。此征破之中十事也。五五蕴者。声闻乘中。以无漏戒定惠解脱解脱知见。及眷属无漏五蕴为佛法身。以百劫修相好业。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漏报为佛报身。以神通变化。随机应现。种种形类为佛身。色香味触四尘为体(文)。

玄十五云。六修时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发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若或极迟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论第五说也(文)。

疏八下。演义抄十八下。刊定记十三无释。

五教章下云(修行时分)。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迳三阿僧祇。但此劫数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数。至百千劫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梨名第一数。此俱梨复至俱梨为第二数。如是次第以所数等能数。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依此数满三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释迦身以分此义。如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我于往昔释迦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修实修也。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问。三无数劫修诸实行应成报身。何故乃就化身说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机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见故。是权教故。作是说也。若依终教说。有二义。一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说故○又无百劫修相好业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始教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文)。

问。花严经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今此正觉者。究竟果满正觉欤。进云。探玄记释意。究竟果满正觉(见)。付之。因果二位浅深遥异也。初发心住位。何可成究竟果满正觉哉。是以披新译花严经文云。如是发心当得佛故。究竟果满正觉。当来可得之(见)。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谈也。我宗意。谈初后相即之旨事。因果圆融之义故。初发心住位。即成究竟果满正觉(云云)。勘香象大师余处之释。如或(探玄记十)云。若就圆教佛果通在一一地中。是故一地摄一切地。或(五教章下)判。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等也。如此之释。散在一部处处非一。不遑于申。即当探玄记中。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之。经文云。谓前云。疾得佛果。未知何时名疾得。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显此意也。但于新译花严经。以是发心当得佛故之文者。演义抄中会之云。则知。当字是译人之意。译人欲不坏初后故作此译(文)。是则译人。且存不坏初后之一意。译为当字也。依译人之且存一意。不可乱一宗之性相欤。

花严经九云(梵行品)。初发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

玄五云。第二重中标者。初发心时是因。成正觉是果。亦是转释前。谓前云疾得佛果。未知何时名疾得。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下释何因得如次。以知一切真实者。显理圆也。具足惠身者。显智德备也。不由他悟者。内自开觉也。岂是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宜须思准之(文)。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文)。

疏四上云。复初发心下释。先释疾现之言。后释现前之相。今初。上言疾得。疾在何时。故云初发心时。何法现前。谓无上菩提也。后知一切下。释现前之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先初心为始。正觉为终。何以初心便成正觉。故今释云。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觉法自性即名为佛故。下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斯良证也。斯则发者。是开发之发。非发起之发也。何谓现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谓远。情亡智现。则一体非遥。既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现自心。即心之性。已备无边之德矣。成就惠身者。上观法也。正法当兴今诸见亡也。佛智爰起。觉心则理现。理现则智圆。若镜净明生。非前非后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惠身。即无师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觉也。知一切法是觉他也。成就惠身为觉满也。成就惠身必资理发。见夫心性。岂更有他。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为正觉。岂唯定之方。不取则于人哉。况初后融圆不待言也(文)。

钞十下云。疏答二大段等者。此下义则深玄。在文可见。但当细寻。更不繁举。其开发之发。后品当知。不由他悟含有三义。如十住品。谓见夫心性。即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显以心为自。心外为他。今自心不存。岂心外取法。岂唯定之方寸。显自心为自。他人为他。前十住品。从粗至细。今此以细况粗耳(文)。

刊五云。次别释云。初发心等者。前云疾得菩提未定。何时为疾。故此别明初发心时。谓十住中。初发心住。创得成位故。云初发心时。此约因修法性位。上下相即观说三。出因中二。先正显。谓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离自性心更无别佛。乃至一切后成就下结成。谓一切法既不离自心故。即是佛成就。无师自然智。心外无他故。云不由他悟(文)。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文)。

玄五云。初中即是佛者。有人释。或云因中说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约理平等。若约三乘教。亦得如上说。今寻上下文。约一乘圆教。始终相摄。圆融无碍。得始即是终。穷终方原始。一由陀罗尼门缘起相摄故。二由普贤菩提心遍该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无始终故。发心入始。即正是终故也。是故上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谓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何以故。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文)。

疏四上云。二征释所由中。初征意。云何以发心即得果法。释云。以是发心为因。决定当得佛故。望圆极之果故。定当成。约见性成智身。上品云即得故。晋经梵本。此中皆云即是佛故者。当此义也(文)。

钞十下云。疏望圆极之果等者。当得佛言且顺经文。分为二义。故引晋经梵本。则知。当字是译人之意。译人欲不坏初后故作此译。若此不坏初后。则前梵行品。初发心即得菩提。如何会释。此改为当彼亦须改。彼成无妨。此即何违。故此即佛正觉。梵行初心即成耳。且顺彼释故。云见性成智身。若约圆融。此后更无别佛(文)。

刊五云。二得果法中二。先显当得。后应知下明即得。然当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摄法同等因果不离。若因不摄果法尽。则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则非法性因之果。由此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体不失。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离镕融无碍。方为法界因果也(文)。

问。香象大师意。星宿劫几佛出世判耶。进云。探玄记云。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文)。付之。依香象大师解释。披三千佛名经文。说庄严劫贤劫星宿劫。各千佛出世之旨。依之宗家余处。释梵网经(下)若到礼三世千佛之文云。未来星宿劫中。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如来为一千(文)。清凉大师当处。解花严经有佛劫文云。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文)。若尔探玄记释。非只背佛名经文。亦随相违于自解释哉。

答。一劫之中诸佛出世。多少随机感之所见故。诸教之说者。必一准欤。三劫三千佛者。实出三千佛名经说。常途所谈故。香象大师意。非不存此义。宗家梵网经疏释。及清凉大师今定判。更不足为奇也。但于探玄记释者。且依贤劫经说欤。勘彼经文(十三)云。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其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普广意转轮圣王之时。八万大臣。于星宿劫中成正觉云故。星宿劫中。八万佛出世云释。非无依凭也。何况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者。出佛名经(第二。第九)二处之文故。三劫三千佛者。不必诸教一同之谈欤。

问。清凉大师意。迦叶佛出世后。几劫无佛出世耶。进云。演义抄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文)。付之。迦叶佛者。人寿二万岁时出世。教主释尊。人寿一百岁时出世者。经论常途之说。大小通满之谈也。若尔迦叶佛后无佛世间。思其时分。未及一劫。何释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哉。何况披解释起尽。依十住毗婆沙论。述此义(见)而勘彼论文。全无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之文。演义抄释旁不可然哉。

答。迦叶佛出世。人寿二万岁时。释迦佛出世。人寿一百岁时者。实是常途之所谈也。故慈恩大师上生经疏(上)云。五浊经云○人寿二万岁。迦叶波佛出世。贤劫经云。人寿一千二百岁。释迦始生都史。人寿一百岁出世作佛(文)。大小乘中。自他宗间。如此之释。其文非一故。迦叶佛出世之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云事。甚以难信。依之见探玄记释云。如庄严劫及贤劫等。是有佛劫。如过星宿劫后。有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演义抄一段。次上文述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名为有佛。此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名为无佛劫。星宿劫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者。香象清凉一同之定判也。以之可为实义。演义抄次下文。引十住毗婆沙第十云。如经中说。诸比丘。是贤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尸弃。二名毗式婆。此贤劫中鸠楼孙迦那含牟尼迦叶佛出。彼论第十即有此文(二字相替)。次下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彼论之中。全无此文。清思之。一段之中。上既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毕。下重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其言繁重。极为不审之。上所引论中。亦无此文。旁以难信之解释也。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无佛劫。知一佛劫中有无量佛。智无量佛劫中有一佛(文)。

玄五云。三约佛有无。如庄严劫及贤劫等。是有佛劫。如过星宿劫后。有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此二劫相即故也。四约佛多少者。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是一劫中无量佛也。如大通智胜佛出世时。梵王赞云。或千劫等空过无有佛。今始得见大通一佛。亦相即故云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有佛劫与无佛劫平等。无佛劫与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说佛。不可说佛劫中有一佛(文)。

疏四上云。二三及四文并可知(文)。

钞十下云。言二三及四文并可知者○三即有佛无佛。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名为有佛。此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名为无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种种庄严劫中。有十须弥山微尘数佛。大通智胜佛处东南方。梵王赞言。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准十住毗婆沙第十云。如经中说。诸佛比丘。是贤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尸弃。二名毗式婆。此贤劫中鸠楼孙迦那含牟尼迦叶佛出。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文)。

刊五云。三有无佛者。谓如庄严劫贤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从此已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出。是无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胜音刹种种庄严劫。有十须弥山尘数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说佛。又如次云。如来无量旷劫。行自然正觉出世间。于当来世无量劫身应一劫。如大云。是不可说劫中有一佛也(文)。

梵网经下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目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文)。

法藏疏下云。三若有下。教忏犯十重罪。谓若有犯十重者。教忏悔方法。言三世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花光如来为首。下至毗舍浮如来。如是等一千诸佛。今此贤劫中。俱留孙如来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中。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如来为一千(文)。

贤劫经十三云(叹古品)。佛言。喜王。欲知尔时普广意转轮圣王。则定光如来是也。其佛侍者。名曰无损智比丘者。维卫佛是也。其王千子。是贤劫中过千佛已六十五劫。当断无佛。然后有劫号名大称。皆同斯劫成最正觉。其彼世时八万大臣。在大名称劫而复学道。过劫已中间断绝。竟八十劫都无佛兴。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其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文)。

先年之比。宗性勘此文为探玄记。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之释证据毕。

佛名经二云。劫名庄严。彼劫中有八万四千如来成佛。我悉归命彼诸如来(文)。

同经九云。舍利弗。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文)。

私云。任此等经文。准庄严劫。可思星宿劫欤。

各有所据故别也(文)。

俱舍论一云(分别界品)。暖欲名冷。食欲名饥。饮欲名渴。此三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如有颂言。诸佛出现乐。演说正法乐。僧众和合乐。同修勇进乐(文)。

光一末云。冷饥渴三相。隐难知。若不约果以明。其体难显。谓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冷饥渴三。是欲异名。因触生欲。触是因。欲是果。此三皆于触因之上。立欲果之名。作如是说。故入阿毗达磨云。由此所逼。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引颂证于因立果名。佛出世非乐。能生乐故。称佛为乐。因立果名。余准此释。问。火大热触亦生冷欲。何不以欲标名。解云。火大是强当体立称。冷触昧劣故。从果立名(文)。

宝一末云。论暖欲名冷至饮欲名渴。第三因取果名。文中有三。一释果名。二结归因称。三引例证成。此即初也。暖欲食欲饥欲。是心所欲数。由身中有触力令欲暖。有触力令欲食。有触力令欲饥。所令欲名冷饥渴。即是由其能令触。即能令触从果为名。名冷饥渴。论此三于因至故作是说。第二结也。论如有颂言至同修勇进乐。第三引例证也。诸佛出世等。与乐为因名为乐。问。涩滑轻重各别相对立。何故对冷不说暖耶。答。暖是能造即是火大。故不说也(文)。

泰一云。谓冷触所逼。必欲得暖故。约暖欲以释冷触。食欲名饥。饮欲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者。如人不食胀胃空虚。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食欲。名食欲为饥。如人不饮肺胃虚燥。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饮欲。名饮欲为渴。

大般若经四百五云(第二分观照品)。当佛说。此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诸菩萨摩诃萨。获胜利时。众中有三百苾刍。即从座起。以所著衣持用奉佛。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面门出种种色光。尊者阿难。从座而起。偏覆左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此微笑。大圣现笑必有因缘。请垂矜愍唯愿为说。佛告阿难。是从座起三百苾刍。从此已后。六十一劫星喻劫中。当得作佛皆同一号。谓大幢相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文)。

同经五百五十四云(第四分散花品)。是时众内六千苾刍。俱从座起顶礼佛足。偏覆左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如佛常法。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青黄赤白○时阿难陀即从座起。礼佛合掌白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此微笑。诸佛现笑非无因缘。唯愿如来哀愍为说。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此诸苾刍。于当来世星喻劫中。皆得作佛同名散花。十号具足(文)。

问。花严经中列二十三欲。尔者第十一欲如何说之耶。进云。花严经云。有所依欲无所依欲(文)。付之。欲心所现起之时。随其所应。以五根及无间灭意可为所依。何说无所依欲哉。抑今此无所依欲者。其体何物耶。

答。探玄记中释此经文云。托余心所是有所依。独起欲数名无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无寄名无依(文)。初释意云。欲心所托余心所起名有所依欲。欲心所独起名无所依欲(为言)。第二释意云。知境有实体。托境起欲心所名有所依欲。知境唯是心。心外无别体起欲心所名无所依欲(为言)。此二释者。显色之义。非相违释欤。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有所依欲无所依欲(文)。

玄五云。十一托余心所。是有所依。独起欲数名无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无寄名无依(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欲悉知有依解无依解(文)。

疏四上云。有依无依。约自性差别。托于根境及称真故(文)。

钞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一谓凡夫及二乘。见有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萨反彼名无依解(文)。

问。探玄记中。明轻烦恼重烦恼相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微起易止名轻。粗起难息名重(文)。付之。依探玄记释。披俱舍论(二十三)文述。应知。此中下下品道势力。能断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势力。能断下下品障。粗强烦恼易断故。以下下品道断之微细烦恼难断故。以上上品道断之云也。若尔探玄记释。岂不背俱舍论文哉。

答。探玄记释意。就烦恼体论轻重故。微劣烦恼现起易止故。名轻烦恼。粗强烦恼现起难息故。名重烦恼(为言)。岂云以下下品道断故。粗强烦恼名轻。以上上品道断故。微劣烦恼名重哉。但于俱舍论文者。彼所治烦恼。能含道品相翻门也。既为别门来。而不可为难哉。

重难云。勘刊定记释云。三诸断品内下品道断者为轻。中上品道断者为重。中品道断者为轻。上品道断者为重(文)。此释意。就所治烦恼。能治道品相翻之门。论烦恼轻重(见)。如何。答。此释意实难思。且不可依用之。设强会通之者。随能治道品。论所治烦恼轻重故。以下品道所断。虽上品烦恼名轻。以上品道所断。虽下品烦恼名重云欤。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所谓欲悉知轻烦恼重烦恼(文)。

玄五云。初二句约轻重分别。谓卒略心起名轻烦恼。殷厚心起名重烦恼。又微起易止名轻。粗起难息名重(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文)。

疏四上云。今初门中。轻重眠起。通下诸惑故名为总。就中轻重总中之总。以品言之。一切烦恼各有轻重。约起惑者。心有异故。据难易断。现行为轻。种子为重。即眠起是(文)。

钞十上云。疏一切烦恼各有轻重者。分九品故。约起惑者下。出轻重由。如一贪惑重者。于下劣境起猛利贪。中者称境而起。下者设于胜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据难易下。别别相望。以论轻重。言种子为重者。如俱生惑种。金刚喻定方断尽故。故下经云金刚道灭方毕竟(文)。

刊五云。知中有三对。一轻重一勤略辨一种○二分别为轻。少时顿断故。俱生为重。多时渐断故。三诸断品内下品道断者为轻。中上品道断者为重。中品道断者为轻。上品道断者为重(文)。

问。地持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答。不许之也。两方。若许之者。探玄记中地持论意。不许十缠家义(见)。若依之尔者。设虽地持论意。何不许十缠家义哉。

答。勘地持论文云。云何菩萨。除恼行利略说八种。若有众生所应惭处令舍无惭缠。心得开觉如无心惭缠。如是无愧缠睡缠眠缠掉缠悔缠悭缠嫉缠。唯立此八缠。不立忿覆为缠也。故探玄记云。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已过(文)。加之。净影大师地持论义记(四)中。解此论文云。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种。此中何故唯说八种。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嗔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文)。准此等释可思之。

问。瑜伽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答。不许之也。两方。若许之者。探玄记中。瑜伽论意。不许十缠家义(见)。若依之尔者。小乘诸论中。盛立十缠家义。瑜伽论意有。何故不许之哉。

答。披瑜伽论处处之文。或(八)云。缠者八缠。谓无惭·无愧·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或(八十四)述现起相续无断绝义。说名为缠。缠有八种。谓无惭等。唯立此无惭无愧等八缠。不以忿覆二种为缠(见)。但于小乘诸论中。成立十缠家义云难者。勘瑜论(八十九)一处之文云。一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惠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闻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法时。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随烦恼中。见此四义立为缠也。而忿覆二种者。于修戒修心修惠。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正法之四时。无有数数现行能为障碍之义故。不立为缠也。故慈恩遁伦两师。依此文释成。忿覆二种。不立为缠之义也。或又准探玄记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之释。可成立八缠之义也。

问。瑜伽论意。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欤。答。以本惑为体也。两方。若以本惑为体者。见百法论文。随烦恼中。列忿覆二种。明知。以本惑不为体云事。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判如何。

答。瑜伽论意。忿以瞋烦恼为体。瞋上假立。覆以贪烦恼为体。贪上假立云也。故探玄记云。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文)。但于百法论说者。百法论中。虽假立法。假立而有故。别列之也。故唯识论(六)文云。如是二十随烦恼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法。忿等十随烦恼。放逸失念不正知三随烦恼。虽是假立法。皆别列之也。得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虽亦假立法。皆同列之。若尔何以百法论中。别列之为疑哉。

花严经十云(业发心菩萨功德品)。结使烦恼缠烦恼(文)。

玄五云。二有二句。约使缠分别。使谓十使。即五见及疑·贪·瞋·痴·慢。缠谓十缠。即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覆。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使缠何别者。杂心云。根本名使。津液为缠垢。急缚名缠。轻缚名垢。又此中□即是九结可知(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眠烦恼起烦恼(文)。

疏四上云。言眠起者。眠即种子。眠伏藏识起。即对境现行(文)。

钞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二眠起。一对眠。谓随眠即诸种子。起谓现起。彼种现行(文)。

地持论七云(方便处四摄品)。云何菩萨除恼行利。略说八种。若有众生所应惭处令舍无惭缠。心得开觉如无惭缠。如是无愧缠睡缠眠缠掉缠悔缠嫉缠。悉令开觉亦复如是(文)。

义记四上曰。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缠。此中何故。唯说八种。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文)。

瑜伽论八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缠者八缠。谓无惭·无愧·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文)。

略纂三云。缠有八者。八十九说。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为缠。然有八种。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偏建立。对法论说。惛眠障止。引沉没故。掉悔障举。外引散故。嫉悭障舍。于自他行悭妒门中。散动心故。无惭无愧障净尸罗。犯诸学处无羞耻故。更不立余忿覆等法。八十九说。障戒定惠及于利。而生悭嫉(文)。

遁伦记二云。缠有八者。八十九说。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为缠。然有八种。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偏建立。于修戒学数起无惭无愧为障。于修定学数起惛沉睡眠为障。于修惠时数起掉举恶作为障。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法之时。嫉妒悭吝为障。忿覆于四事不能为障。不立为缠(文)。

瑜伽论八十四云(摄异门分)。又现起相续无断绝义。说名为缠。缠有八种。谓无惭等(文)。

遁伦记二十二云。缠有八种。谓无惭等者。除忿覆依下摄事分云。无惭无愧障戒学。惛沉睡眠障定学。掉举恶作障惠学。悭嫉于菩萨受用财法中为障。忿覆于前三学。及同受用财法非障。是故不说(文)。

瑜伽论八十九云(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复次一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惠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法时。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文)。

遁伦记二十三云。第八明八缠。此中明说现起名缠。然有八种随惑。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立为缠。忿覆于四义不随顺故。不立为缠(文)。

大乘义章六(十缠义)。所言缠者。烦恼缠心故名为缠。又缠行人亦名为缠。以实通论一切烦恼无非是缠。今据一门且论十缠。十名是何。如杂心说。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与覆。是上烦恼缠内无羞耻故。名无惭。外无赦惧说为无愧。眠之与睡。论释不同。若依成实。心重欲眠名之为睡。摄心离觉说以为眠。若依毗昙。一切烦恼。睡着境界。不能堪忍。说之为睡。身心昏昧。略缘境界。目之为眠。五识名身。意识名心。是二昏昧名为眠也。于作善事追变名悔。于己身财。坚著名悭。于他胜事。妒忌名嫉。躁动名掉。愤恼曰忿。隐过名覆。名义如是(文)。

问。香象大师意。贪烦恼可与忧受相应耶。答。可与忧受相应也。两方。若与忧受相应者。贪欢行转法。忧戚行转受也。何可有相应义哉。是以俱舍论(二十一)等意云。贪喜乐相应。慈恩大师。于对法第七。大论五十五。贪唯喜乐舍。大小乘意。贪烦恼。不与忧受相应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贪烦恼。与忧受相应(见)。如何。

答。探玄记中。释花严经爱相应烦恼之文云。爱是欲色有三爱。是有爱住地相应。是与爱相应之烦恼也。谓因爱生忧等(文)。此释意。贪烦恼与忧受相应(为言)。何况唯识论(六)中。明十烦恼五受相应云。贪瞋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贪会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文)。慈恩大师(述记六末)释此文云。且于欲界。五六识中忧苦俱故。谓失财等。瞋翻此说。见怨死等。一切应知(文)。此释意云失财等时。贪烦恼与忧苦相应。见怨死时。瞋烦恼与喜乐相应(为言)。加之。瑜伽论第五十九卷云。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与舍相应○恚于一时忧苦相应。或有一时喜乐相应(文)。任此等文。贪烦恼与忧苦相应。瞋烦恼与喜乐相应云事炳然也。但于慈恩大师所引瑜伽对法两论之文者。此据多分相应道理。随转小乘粗相而说也。故慈恩大师会之云。□十五云。此据多分相应道理。随转门说诸烦恼。今据究竟□此会。此与五十九同(文)。对法论说。准之可会。今此释。亦非无依凭。唯识论(六)文。明贪瞋烦恼。遍与五受相应之旨毕云。此依实义。随粗相者。贪慢四见乐喜舍俱瞋唯苦忧舍受俱起(文)。此亦源依本论说故。瑜伽论(五十九)中会前文云。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文)。准此等文意。可知。瑜伽唯识论等实实也。何况慈恩大师(述记六末)释云。然今此中总解二种。贪等行相。遂难解之。与忧苦俱。谓别小乘故(文)。既判谓别小乘故。故违俱舍论等小乘性相。更非所痛也。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三日(申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勤行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之间所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故被杀害毕恋慕悲叹之泪润袂追福作善之思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旧居葬笼当山胜地修念佛转经三时之行法祈安养兜率两处之托生之隙悲其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花严圆宗稽古习学之善缘并资己童圣灵离苦得乐之良因安养月前速遂九品往诣之愿望兜率云上亲礼一生补处之圣容凡厥鸡足付属之砌龙华说法之庭再谒圣灵同预见佛闻法之益重遇圣灵共修三贤十地之行乃至法界众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

(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

华严宗香薰抄第七。

问题

问。香象大师意。夜摩天立时天称故。如何释之耶。

问。清凉大师依大集经说。夜摩天知昼夜相。如何释之耶。

问。八十花严经第四会中。夜摩天王得定发惠益俱说之欤。

问。夜摩天宫说偈品经文云。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尘数世界(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六十华严经文云。犹如春后月(文)。尔者春后月者。可当汉土四月后半。五月前半耶。

问。清凉大师意。可许光法师所立寒热雨三际义耶。

问。清凉大师意。可许俱舍论雨际第二月后九夜渐增寒。第四亦然。夜减昼翻此义耶。

问。夜摩天宫说偈品经文云。若能一心信。现在一切佛。彼成等正觉(文)。香象大师释此文作二解释。尔者初解意如何释之耶。

问。诸根互用位。五识通缘诸境时。五根同可照诸境耶。

问。诸根互用位。眼根发耳等余识义可有耶。

问。香象大师意。明与无明其体可别耶。

问。华严经意。离彩色别可有四大体耶。

问。八十花严经意。离彩尽色别可有能变心耶。

问。起信论中。明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二门。尔者大乘者心真如门摄欤。

问。清凉大师依诸宗正义。四大体色香味触假实。如何释之耶。

问。成实论意。声尘实有法欤。

问。清凉大师依成实宗意云。色香味触实也。地水火风假也(文)。尔者有何故存此义耶。

建治二年(丙子)七月五日(申时)于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毕自去后三月二十一日于本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六卷为充文被行恒例三十讲之时所出来之论义等且为散后学之不审且为兴当宗之佛法随管见抄文释任愚案记难答短才之身耻而有余抑去年八月四日羊来同宿儿童力命丸不虑遇灾难蒙疵失身命之后所修善根并回向之即以此习学华严经之勤偏劝彼往生兜率宫之益仰愿龙华下生之砌鸡足付嘱之庭列三会念念同结见佛闻法之缘遂再会生生共为善友知识之身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

(年龄七十五夏腊六十三)

1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