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见闻钞

2024-06-23 08:02 综合其他 J 纠错

一。问。建立乘者。建立无量乘欤。为当建立一乘耶。二。问。建立者。为祖师建立。为依佛菩萨之愿力耶。三。问。海印三昧者。本有修生中何耶。四。问。八会所入三昧直可名海印三昧耶。五。问。圆教意。释迦等别目。为..

灵波记

五教章见闻钞No.2342

五教章见闻钞上卷第一

灵波记

五教章上卷问题

一。问。建立乘者。建立无量乘欤。为当建立一乘耶。

二。问。建立者。为祖师建立。为依佛菩萨之愿力耶。

三。问。海印三昧者。本有修生中何耶。

四。问。八会所入三昧直可名海印三昧耶。

五。问。圆教意。释迦等别目。为十身通称。为三别耶。

六。问。绝机教离言诠处。许色相言音说欤耶。

七。问。从小教至顿教。皆忘言诠。岂不与教相应义耶。

八。问。妙智正证十地者。因果二分中。何摄耶。

九。问。十地自境界者。解境行境之中。何耶。

十。问。分相总说段。引法华文何。不引华严文耶。

十一。问。宅内者约法。以何云宅内耶。

十二。问。宅内同异如何耶。

十三。问。诱引诸子者。昔遇佛化众生。名诸子耶。

十四。问。四衢露地者。其异如何耶。

十五。问。法相意。于菩萨可有索车义耶。

十六。问。长者宅内许诸子内外三车等耶。

十七。问。法华文乃至三种宝车(文)法相意此何耶。

十八。问。此中三车○说(文)彼三中。菩萨果者。为佛果耶。

十九。问。若望自宗已下起因如何耶。

二十。问。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已下。文意如何耶。

二十一。问。临门三车。为实不实等之问意。如何耶。

二十二。问。教义差别。其意如何耶。

二十三。问。章云。亦不可说。○以经不简故如何耶。

二十四。问。章云。非本所望非本所望约二乘耶。

二十五。问。法华一部意。开会三乘说一乘是何道理耶。

二十六。问。德量段消文意。如何耶。

二十七。问。寄位差别段。所引经论三一等辨义如何耶。

二十八。问。信如来智慧者。因智果智中何耶。

二十九。问。余深法者。其消文意。如何耶。

三十。问。此文意明华严是别教一乘故不同彼意如何耶。

三十一。问。第七差别者。如何。

三十二。问。约机显理差别者。上八内自有此理何别为一门耶。

三十三。问。三一各有因果。何为说菩萨道为权无尽佛法为一乘耶。

三十四。问。就第九地文。性宗意。立四乘义道理如何耶。

三十五。问。善财悲增菩萨也。悲增功德叹可云耶。

三十六。问。菩萨法。佛法者。约三一欤。于三乘中分因果耶。

已上。

一。问。今建立乘者。建立一乘乃至三乘无量乘等欤。将建立一乘欤答。师云。建立本旨。虽限一乘。亦三一对辨。三权一实义显故。通三乘等诸建立之。

二。问。今建立者。祖师私建立欤。将佛菩萨等。依愿力建立欤答。一义云。祖师之建立也。玄奘渡天已前。汉朝多虽学空性二宗。同是一性一乘之道理也。玄奘渡天。逢戒贤学五性宗。汉朝盛弘五性宗。我祖叹权宗弘。兴立一乘真实旨也。故祖师建立。专在一乘圆觉略抄二上云。然大乘与一乘异者。法相宗中学人多不信之。故华严藏和尚。制五教义分齐。文中料简大乘一乘有十义差别。都引二十余部经论证之。故知学识寡浅者难免谤法。一乘所摄者此是四乘之中一乘。此释专可为唯举也。一义云。佛菩萨愿建立也。依凭孔目在之。诸师诸集要文杂纸在之故略之。一义云。佛菩萨行愿建立依据祖师重建立一乘也(为言)三义之趣。皆是师讲说也。

三。问。海印三昧者。本有修生中。何三昧乎答。如来佛智。妄尽心澄静之位。事理等一切依正我法。皆悉印现可海印也。是故。以修生为本欤寻云。还源观云。海印者。真如本觉此释意。以真如本觉为海印。岂是本觉修生法耶。若凡下一念。不具海印。成佛之时。初此三昧显现者。岂非本无今有法乎答。海印者。即印现之义也。出障圆明之位。此德初印现。故得印名。是故。此三昧局佛果云事明也。虽尔。此三昧非本无今有法。其故。所印现万像差别。一切众生心念根欲处。本来所摄持差别也。是故从因位虽具之。非出障位者。此德不印现。依之。海印名不通因位也。如其据果。亦名海印三昧释此意也寻云。若尔者。一心法界。广海印三昧狭欤答。尔也。一心法界。通因果也。生佛本源也。海印三昧。限佛果之所依三昧也寻云。源还观释。以真如本觉。直名海印见。若尔者。印现义即通见如何答。此释意。生佛本源。真如本觉处所摄持一切差别。差别法内今出障圆明位印现海印者。真如本觉释也所诠释意非本无今有之义道理也。

四。问。以八会所入三昧。直名开印三昧欤答。一义云。入如来净藏等别定者。即入海印三昧也。所入定体无别故(为言)寻云。第二会无入定。若尔者。海印三昧。第二会不可有之欤。尔者如何。若依海印诸会通有释耶答。海印三昧者。是定散总体也。第二会不入定法门。亦是海印三昧别德也。此会所归法门。即海印三昧。是故。若依海印。诸会通有释欤。

五。问。圆教意。释迦等别目。十身通称欤。将三身别名欤答。一义云。略策云。即实权释迦。标号即权。实即是遮那(文)准此释。权实相即。权迦名释迦。实迦名遮那。故于名权实。于佛体可相即(云云)一义云。三身是十佛通称。圭山大师释在之。略之。下可勘之。师主以后义可为正(云云)略策云。第三解释佛名门。诸经论内。多说释迦。或谈遮那。即三身别称。此经何理。即此释迦。或名毗卢遮那。须出所以。兼释梵名。答。夫教随机异。权实多途分。三身名目自是三乘教内也。今一乘玄旨。一体不分。即实权释迦。标号即权。实即是遮那。故经云。或名毗卢遮那。或名释迦牟尼。名无二也。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然。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身智二光。事理齐照。圆明独朗。假立其名。实谈一娑婆界有百亿十千名。穷法界中。名名无尽。随宜摄物。一多在机。亦立无尽名。彰无尽之德了。谨对师云。以后义。今文了简。上既分三身名辨权实即三乘教意。今一乘玄旨。三身名目即一体不可分。而三乘教意。释迦遮那各别谈。即实权迦释迦且与释迦名。即权实边且名遮那也。今一乘不共玄旨。更于名不可分三名不同。是故经云。或名毗卢遮那。或名释迦牟尼。名无二也。结释。此释最初一乘玄旨。一体不分。总标释符合。次于翻名各别。今既举三种变名了。假立其名。实即一娑婆界有百亿十千名。穷法界中。名名无尽若尔者。变名建立。且一相废立也。随机益物善巧欤。实义心。毗卢遮那变能仁。以释迦变光明遍照。亦有何妨乎。行愿记第二云。若准梵文。但新旧别。非分法报异故译。华严总名毗卢遮那。唐记中皆毗卢遮那云。即三身十身通毗卢遮那。今此中。即法报通称。此最为正。况此宗中。法报无异。同一源。不同余教有为无为别。又据此大经及一字顶轮王经。释迦。毗卢。一切义成就等。皆是异名。故知。三身更无别称。但此古德义说也(文)今专以此文可为后义殊胜也。一乘教义(文)一义云。教教大。义教大也。一义云。教能诠。义所诠义也。师云。以后义可为正义也(云云)。

六。问。绝机教离言诠之处。许色相言音说欤答。师云。本无内外。不属一多法门。佛智见境界。更非言声色质之法明故。不可有表诠相对义者。何以可云说法耶。抑绝机教之处有说法者可有名句等诠义。若有即解释故可云因分。若无者如何异风林河等之声乎寻云。若尔者。佛智内证之处。有意业不可有身口二业欤答。尔也。本无内外。一心直是证智境界故。更不可渡身口二业也。设自证处绝机教。虽震四辨八音。既立名句文义分早一点解释下法门。何异因分可说之谈乎。是故佛果海。是意业证知境界也。因分教诠法门。身口二业之诚说也寻云。纲目中云。若约细。凡一一会会文文句句皆是果分此释心。无净佛果海中可立名句诠表之义见。尔者如何答。凡一切我法。无非佛智证境界之故。会会品品文文句句等。皆是如来证知境界也。故云皆是果分欤。虽尔。自证处直非立名句等诠义相对义分也寻云。以名句文等为证境界者。意业内证智所证成云事欤答。尔也。以自证遍知之智。名句等诠义差别。文字性离言照故云证境界也。

七。问。始从小乘我空离相。终至顿教离言。皆是绝思议亡言诠之法门也。岂是不与教相应故。非究竟果分义耶。如何答。不尔。前四教意。未尽十佛穷极果分。故但是当分当分证理离言。岂及圆极证海之果耶。是故。前教离言。尚是因分之分齐。不足云果分欤。

八。问。妙智正证十地者。当段因果二分中。如何摄之耶答。探玄记中。于果分中。开两重故。妙智正证同果海中可摄之欤。但先处处解释。以就实十地为本释之故。文相多分。似局就实十地。虽然。妙智正证所冥同体。是佛果海之故。果分之中可摄之也寻云。尔者如何可异就实耶答。就实佛智同境界之故。更不可开同智证入也寻云。探玄记中云。问。若尔者。菩萨证智。岂可说耶答。教说修中满足修等(文)准此释。以菩萨证智。教说满足中可摄见。尔者。妙智正证十地。既是菩萨证智也。最满足修中可摄之也。若尔者。果分中不可摄之见。如何答。一义云。此问心。菩萨所知菩萨所行名为因分云者。菩萨证智岂可说乎。问答之教说修成就人中满足修等可说。菩萨证离相离言同果海之故。妙智正证即果海不可说中可摄之也。

九。问。十佛自境界者。解境行境中何乎。一义云。行境十佛也。其故。解境者。犹是前五句中法门。不泯绝故未同果海。行境者。已前五句泯绝全同果海故。今性界果分义。第六句泯同果海义亲。是故今十佛者行境。解境是因分。行境是果分故也一义云以解境十佛可为本也。从本今解境智。即前五句中非解境。五句泯绝。解相空处。有解行相融解。此位解性相离言三世间圆融身体。是云解境十佛也。是第六句行境上立归圆融无碍解(为言)两义中。以后可为正义(云云)缘起因分等(云云)缘起有三。一机缘缘。二缘起缘(四缘等缘)三缘修缘者。十地论三成就大中。教说修成就大。此教说中。指满足修也。是加行智至极欤。师云。分相门古来有二子简。一义云。全一三。全三一。差别释云分相门也。一义云。以属之三乘。望直显一乘。显十门差别也。是非全三全一等义也。寻云。就初义不明。下该摄门中释。不可云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非一门也尔者。今分相门意。三一无偏颇。共约表德谈之故。于三一无表里也。今分相门。全一之三即是权。全三之一即是一故。立一实破三权之故。专成表里。非此十门差别也。

十。问。今分相总说段。引法华文。不引华严文。是何有道理耶答。此有三义。一义云。华严是直显一乘故。更于三乘无相对义。是故三一对辨之时。不引华严文一义云。法华喻说。人多易知故引之证之一义云。同别二教。虽诠义差别。同是一乘体故。以法华文证别教义也。重意。所入一乘。即是华严别教者。即此意也(已上师主讲三义说之趣也)。

十一。问。宅内者约法。以何云宅内耶答。异熟赖耶云宅内寻云。此异熟识是谁宅内耶答。诸佛为利生以异熟赖耶为宅内也唯识论中。以第八识名宅识。即此意欤。

十二。问。宅内同异如何耶答。一义云。宅内是门也。此义以宅识为门也。一义云。宅内是宅识。门者即三乘教门也(为言)后义可为正(云云)指事上本云言如法华中宅内所指门外等者。宅内者是分段三界火宅内也。即以异熟赖耶为其体性。言门外者。三乘之教行。合名为门。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门外也(已上)基玄赞第五云。释多有田宅之宅云。喻诸众生异熟本识故。说本识亦为宅识。如世国王四海为家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诸众生而为其家。体即本识。故无垢称云。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文)又云。三乘之教行。合名为门。理于教外故名门外。又此门者。三乘同行也。出因中故名门外(文)已上释。慈恩大师心。门宅各别义也。嘉详大师义疏云。第五云。今门外者。门者宅也。立此三车。同遮生死外所以然者。三果虽异。惑尽义同。故同在门外(文)又云。如世人总举一宅。名之为门或称一家。或言一户。今亦然也摄释第三。释此释云。惑曰甚有理也(文)已上释义。宅门一致义也(三论意也)。

十三。问。诱引诸子者。以昔过佛化众生名诸子欤。将元来未遇佛化众生等。可名诱引诸子欤答。可通二类众生。法华譬喻品云。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又云。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嘉祥义疏第五云。列五百人复明三十子。五百人通譬五道众生。三十子别明昔曾禀化也。所以具明通别二种众生者。以具化二人故也准此释。不遇佛化五道众生诱引。又遇佛化三乘行者诱引也。是故诸子。者可通二类也寻云。以何道理。五道譬五百人。三十喻三乘人乎答寻云。二类机同以三乘法度之。答。尔也。昔遇佛化三乘诸子。昔未遇佛化诸子。以三乘教法度之(为言)。

十四。问。四衢露地。其差别如何答。一义云。断见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四浊处云四衢也。约提论之劫浊断。是名露地也。是即约竖论之。是光宅师心也。一义云。四谛理证云四衢。此四谛理上。见修二惑。空寂名露地也。是净影大师意也。一义云。于烦恼断见惑。证四谛理。故云四衢。其上修惑断云露地也。是天台意也。师云。三义中。第二净影义为正(云云)师云。云如何出竟至复更索耶者。是总破不相三论二师也。次亦不可说界外索车但是二乘等者。破转救也。但此转救。是三论宗义也。故破三论轮救也。

十五。问。若尔者。法相宗意。于牛车可有索车之义耶答。彼宗意。可有二义欤。法华玄第五云云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车二乘之人。离分断死已得解脱。证于四谛。入于化城。已名出宅。专于佛所。闻思修习种智了达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已上。虽离分断。未证解脱。不入化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纵名入城。未乖道理。若尔亦应许上羊鹿。故知如初解。为善已伏烦恼。出分段死。亦证四谛。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文索其牛车寻云。准上释。若第一释意。亦不可说等。但是二乘之破转救之难。专可指法相人师也。如何局三论一师耶答。实如所难。若第一释意。于菩萨。无索车义之故。不可入化城。是故索车。限二乘得心也。此释前破转救。亦不可说等。但是二乘等难。三论法相两现渡也。若约第二释之时者。菩萨入化城。亦有索车义故。此释前亦不可说等难。只局三论一师也。三论意。更于菩萨。不可有索车之义(一向此一义计也)然法相如今渡两释。是故不定故。先指三论一师云也。

十六。问。长者宅内。于诸子许门外三车。尔诸子。界内所期三车乘之处至。三乘皆得自乘究竟三果。抑亦何有不足。亦重索三车耶答。二乘依自乘教出三界。虽尽烦恼障。犹有所知障。故于尽智信解已不定。虽断分段。犹有变易。故不受后有。信解亦难立。又于自乘梵行者。已虽成就。菩萨六度万行尘沙有之。见此梵行已立犹即难成。次菩萨依权乘之教门。虽至出世不退位。对二乘三果各别执心深破之。权乘菩萨。自有此三果差别执故。无力被破也。是故。此菩萨于自乘权果。信解未决定然间。抑界内所许殊胜玩好三车。我未得之。愿时赐与言索三车也。所诠界内余殊胜车体可得思。于出界果。生下劣相。如何直不求大白牛车乎答。于三果虽生下劣想。未闻一乘授记作佛义。直有一乘玄旨。不知之故无力。还索三车本意。自索大白牛车问答抄在之。一义云。羊车鹿车牛车者。是三乘机举也。非所乘法举。重意。三乘机四十余年间。陶练一乘机教。三机宜叶圣处义以。愿时赐与云也是即机索义也。此义不索三车。直索大白牛车了简也。是决择记之意也。第一义机索也。羊鹿牛者。所乘法故。三乘机索之也。是机索之义也寻云。第一机索义不明。经文已先所许玩好具。羊车鹿车牛车等文。此能诠文势。羊鹿牛者。指所得法见。加之法华譬喻品云。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文)准此经文。上长行羊鹿牛车者。指所得法云事分明也。我等者。指三乘机。三种宝车者。指所得法故也答。可思之。

十七。问。法相宗意。付此文。如何可得心耶答。古东士德一会释云。言总意别得心也难云。通途经论言总意别者有二物说三等此等言总谈亦此经文直别别列三车得名如此言总其证未见之。其上同至下长行中。于三乘别别约法喻合三段列说之此岂言总意别耶答。法华第二(譬喻品下长行)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文)。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师云。岂向此经文。设言总意别会释耶。恐东士德一了简。不顺经文欤。

十八。问。此中三车。约彼三乘所求果说彼菩萨所求果者。指佛果欤。将出世不退欤答。师云。此题古来异处也。所诠今次下。以是元意所标趣故释付。机元意欤。长者元意欤云论义。专依此义趣。所求果说义可得意也。若机元意得意者。可通分果满果也。其故界内机元意。佛教所说三身圆满果所求。亦出三界证果分果所求也。若佛元意。界内佛教门。虽说有三身圆满果。元意只以出世不退。说所求实果给也。是故约机。于所求果分满不同也。

十九。若望自宗已下起因如何答。通伏难也。其故上解释。皆约界内外。于三界之分。有因乘有果乘然也。一向果乘处无。如何释约彼三乘所求果说耶云伏难此难通云。实义意有因乘。以果乘处无。已望自乘得果故。约此义所求果说释欤。次今言俱不得等者。若望自宗得果。如何上而不得故复更索耶伏难。此义通云。以望一乘故(云云)。

二十。问。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已下。文意如何答。是兼法相人师伏难通也寻云。法相人师伏难趣如何答。法华譬喻品。初以三乘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文)已经文意。并以三乘教门。引三机令出三界然出界然后。但以菩萨乘。诱引不定性二乘等。同令乘大车三乘中。以但一乘简二乘。以菩萨乘诱引二乘机见。若尔者。经意回二乘令入一乘。更不回菩萨乘说。然性宗学者。误立四乘之义云伏难。今此难通云。经文意。必回彼三乘机令入一乘之故。大乘菩萨。终回入一乘也问。若不尔者。已下反诘有义深意乎。答(云云)。

二十一。问。临门三车。为实为不实等。问意如何答。此问答意。权门不了虽无求。犹于权门中。自分上有实不实义否问也。付之望当分有实不之实两义答也。

二十二。问。教义差别者。其意如何答。三乘教理行果。皆取名教。一乘教理行果。皆取名义。异三一对也(为言)。

二十三。问。章云。亦不可说以佛教言但约二乘。以经文不简故(文)依今解释勘经文。譬喻品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此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乃至)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文)准此等经文等。说三乘引导三机。而后界外以三中菩萨大乘法。亦引导二乘见。若尔者。经文趣专约二乘。说以佛教门出三界苦见。如何向简别经。还释经文不简别耶答。以佛教言。专虽似约二乘。正披譬喻品。上说。若有众生○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如上引)为求牛车出于火宅。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此经文。已三乘机以三乘教。出三界火宅毕。结说之时等以大车而赐诸子知回菩萨乘令入一乘法见。然重三乘共教。说显无实义。以佛教门出三界苦结欤。尔者以佛教言。不可说约二乘也(为言)但于所难经文者。但与大车宝物庄严第一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上下文相。此等皆说大白牛车之故。不可有相违也寻云。若如讲答者。经文自简别分明。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中。三乘双摄见。如何释以经文不简故乎答。他师。今以佛教门等经文次下。但与大车及等一大车等文相连。以佛教言。约二乘也得意故。彼宗义受释以经不简故也。宗本旨实如所难。约三乘说以佛教门等云事。

二十四。问。章云。亦不可说非本所望言但约二乘等(文)付此经文勘。譬喻品文云。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而作此念我财物无极下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文)此经文。对羊鹿二机不应与下劣小车。与诸子等○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若尔者。非本所望言。专约二乘见。如何答。今所引文意尔。但今次上文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复无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广大。众宝庄严准此。经文分明三机同索车。故三机皆得大白牛车见。若尔者。非本所望言。可通三乘云事。道理极成欤。但于不应以下。出小车等经文者。先对二乘实意说之故。非本所望言。似不通牛车。虽尔。准上分明诚说。非本所望言。通三乘云事。无疑者欤。

二十五。问。总法华一部心。开会三乘说一乘道理云事难思。其故。正方便品中(法华第一)于法说说思惟因缘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我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尔时诸梵王○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谕我。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微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少智乐少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思惟此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次同譬喻品之中。于喻说思惟因缘云。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诸子幼稚未有所断着戏处(文)见此两品经文。于所度小乘。思惟能度因缘见。若尔者。一部肝要。回二乘令入菩萨大道之故。以佛教言。或非本所望言。约二乘云事。经文显相。谁可疑之乎。下化城喻品因缘说文。准之可勘之。事广故略之答。方便·譬喻·化城三品。即是法譬因缘三段也。然此三段。正机法说。以舍利弗为正机。喻说以迦叶。阿难。目莲。须菩提。四大声闻为正。为因缘说。即以五百千二百声闻。为正为故。以二乘为正为。简彼权宗。说一乘道云事。更无余义。然三乘皆回云事。佛对二乘带三因三果各别之执故汝等所得非真灭破也。于法说者。利根舍利弗。深别因果执被破。信开示悟入四佛智见。觉一因一果一道也。然舍利弗。觉一因一果道理之位。同于法说。上根菩萨。昔日所信受。三果各别之执。一时消息也。依此道理故。以二乘为正为之边。望法说思惟说故。约二乘之条勿论也。然除菩萨疑网之边望故。三乘共会云事无疑。如今法说。喻说中根四人声闻。于一乘法信解。中根菩萨。亦觉一因果之旨也。亦如此喻说。于因缘说。下根五百千二百声闻。于一乘道。觉佛智见之道之时。同下根菩萨三界各别执破也若尔者。约事虽破二乘实灭。约教权教大乘。自被破故。三乘皆回入一乘也其证文云。法华第一方便品云。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著相烦恼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文)譬喻。化城喻品可勘之。师云。所诠探玄记。一约事破二乘实灭。二约教亦破权教大乘之释。以法华大乘得意。三乘皆无不会一乘也(为言)。

二十六。问。德量段。消文意如何答。但言牛车不言余德者。牛者即根本无分别智也。此智能引导引种智之车。如牛引车故也。慈恩释意也。指事引之。露地七宝大车者。即体大也。真如平等不增减理也。其上宝网等者。真实识知故。遍照法界故。真如内恒沙之万德呼。喻宝网等也。一乘是诸乘本故。白色诸色根本故喻也。肥壮大力等者。今经须由闻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说。或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说。故此法能导一切众生至佛果。非肥壮大力者难救欤。又须由闻之即得究竟。道理胜益顿速故。云其疾如风等也(为言)指事释委细也。见之。多诸傧从等者。指事云。言多诸傧从等者。基云。以二智为先。万行神通。六度四摄。觉分解脱。烦恼利生之法皆随之起。名多诸仆从。又佛地经云。其有无量天诸药叉人非人等。所翼从名仆从。傧音必刃切。相也。导也○前导名傧。后随为从。所以知者。探玄记第二卷。说众生世间圆满中云。异生众中。先辨金刚力士众。以卫佛近故先列也。表佛德缘起不坏相故。众行所依。如金刚际故。即行眷属。余众亦尔。由是故知。无量天龙八部众。所翼从名仆从也。谓以为一乘万行之翼从故。名行眷属(文)七宝大车事。又云。言七宝大车其数无量者。基云。七圣财饰。名七宝车。各自修智圆满。有为智非一。云其数无量灌顶云。若教若行。皆摩诃衍。即财多也。今章意云。一乘教理行果。主伴具足。无尽无尽故。云其数无量。释签第三云。各称本执而入圆乘。本执不同。圆乘非一(文)此释。就从三入一之机。随本执差别。其数无量义释成也。今章家意不尔。普法圆机。见闻觉知。皆是遮那十佛之相海。举手动足。悉即海印三昧之作用也解故。已所解法门无尽故。所得法体亦是无尽无尽万类是华严也。是故云其数无量也。

圆教二。同教体大约理。相大约智。用大世出间一切善也。别教体大。理智无二。相大。本自具足用大。约机业用。

二十七。问。寄位差别之段。所引诸经论。三一对辩之义未分明。尔者专可依何论乎答。梁摄论八地已上出出世文。并庄严论第七地近一乘道说以论判可为规模诚说也。等者庄严论等也。此义了简。问答抄在之。庄严论第十三(无著菩萨造)云。偈曰。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虽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释曰。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者。菩萨于初地中。一见真如。谓见自利。昔曾未见。尔时始见。去菩萨近故二见利物。谓见利他。一一刹那能成就而众生故。由此二见起胜欢喜故名欢喜○虽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者。菩萨于七地中。近一乘道故名为远去问。谁是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远能去故名远行(文)师云。已于第七地与近一乘名。知八地已上。名一乘事分明也寻云。于第七地。虽与近一乘名。更于第八地。一乘得名无之。何以此文。八地已上。证一乘义耶答。今颂邻一道。一道者于长行一乘道释。然次上文云(总如房)无相者显第七住。相行离功用。而上参一道。多住无相故。无功用者。显第八住。虽净佛土而无起作。多住无功用故(文)已于第七地。云上参一道多住无相。岂以第八地。非云一道耶。若一道者。非一乘道云者。如何论邻一道名智。即一乘道可释耶。此文甚诚证也。可秘之。总如房所勘有其理欤。抄十地品下十三上云。凡约寄乘者。谓初地明施。亦显人主。即是人乘。二地十善。十善生天。是故天乘。三地八定。是无色天乘故。以初三为人天。四地初断俱生身见。观道品同须陀洹。五地四谛理绝。寄阿罗汉。六地观缘。寄于缘觉七地菩提分法。方便涉有故。寄三乘之中菩萨。八地已上。已是一乘。故不云寄师云。此释意十地位相甚深。甚深位相难说。是故以能寄世出世间。别小乘三乘等差别。显所显一乘甚深甚深位。相也。然八地已上。是所寄法门。一乘甚深。甚深十地。能寄法体。是一乘无碍。教法故。以一乘显一乘之义。寄相自己。是故于八地已上。更不可云寄也师云。此释甚深甚深也。深可留心也寻云。十地法门。专三乘通谈法门也。如何耶答。一乘十地。位位皆行布圆融。其故于位位说四果。一调柔果。二发趣是。三摄法果。此三是行布门也。四愿智果者。是圆融法门也。然两门。位位而互相摄故。十地界甚深甚深也。如是位相不通三乘欤寻云。八地已上故不云寄释。如何章主。于八地已上。寄一乘法耶答。若约十地论之时。八地已上。能寄所寄共一乘故。不可云寄也。今章主。依梁摄论庄严等论之故。于所寄十地必非一乘法。只以自在无功用第八地为所寄。以一乘道为能寄之故。寄乘义易成。依此义。今章云寄。清凉依十地一论。不云寄也寻云。今章地论梁摄论等文。若尔者。章主意。约地论之时。于八地已上。可有寄义见。如何。寻云。梁摄论。是陈代所翻译也。如何不云陈摄论乎答。彼论翻译。陈代虽译之。真谛汉朝来梁代故。就来至时。云梁摄论也。

二十八。问。信如来智慧者。因智果智中何耶答。摄十三下云。法华虽请佛智者。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是舍利弗。所请佛果智也。然广说时。广明开示悟入之义。界是因性。本觉之义也寻云。今直如来智慧如何可云同性本觉之义耶。

二十九。问。余深法者。其消文意如何答。今文意易知。三论意净名。维摩等经中。不废二乘故。此经不了故。可云余深法也法相意。慈恩以第二时般若空教为余深法也一义云。法相意。余者小乘。深者第二时教故。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云事也。天台意方便教余。非深圆教。深非余。以别教可云余深法也寻云。亦不可说以彼小乘为余深法破何耶答。约容有遮之若如是破人有也示教利喜之事。指事云。章家起信记云。示其义教其行得义利行成喜故也问。根缘受者。其文意如何答。根缘受差别也。闻不闻根差别上。已闻中于有信不信依结缘差别上。有信中于受持不受持依受差别也。此义意。今经未闻此经者得意也。一义云。根即机根。缘即以佛可为增上缘也。了简一义云。指事云。言七根缘受者差别者。根机成就。即有受法缘。若不成就无受法缘。故云根缘受者。谓菩萨摩诃萨。若根机未成就。无受一乘缘故名为三乘菩萨。若根机成就。有信受缘。故名一乘菩萨。

三十。问。此文意明华严是别教一乘故不同彼也。此文意如何答。一义云。性起品文。已三乘外说一乘者。此经是显别教一乘故。不同彼三乘也一义云。上今经假名菩萨。法华中余深法者。二经指同。然人谬二经言一向译全同也。故其乱简也。其故。华严是别教一乘故。不可同法华同教一乘也。

三十一。问。第七差别者如何答。第七差别。机根机缘约闻不闻。论三一差别。第八差别。依所说一乘难易不同。论三一差别也。

三十二。问。约机显理差别。上八门等。自有此道理。如何别为一门耶答寻云。如何第九地初说法利生之义。可在之答。菩萨入第八地者。观智入无相一乘。纯一寂灭故。无相证智。当放舍诸缘。乐自证涅槃。更不趣利生大用。是故诸佛此地来。至出观。舍自证涅槃。欢趣利他大用。菩萨此出观惊觉。舍自证入第九地。趣利生大用故。随四乘根。各各说相应法也。于此地得说法自在即得四十辨才故也寻云。如何四十辨才耶答。法无碍辨。词无碍辨。义无碍辨。乐说无碍辨也。此四无碍。各各有十德故。四十也庄严论十三(无著菩萨造)云。于九地中。四无碍惠寂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智异义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疑。由此说善故名善惠地。

三十三。问。三乘一乘。各有因果。何为说菩萨道。以为权教菩萨。说无尽佛法。以为一乘体耶答。指事问答。指事云。言若人根明利至说无尽佛法者。问。三乘教中。亦说佛法。何唯为说菩萨道云耶。一乘教中说菩萨行何故说无尽佛法乎。答。三乘中。虽说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以未说主伴无尽果分圆满十佛境界故。唯是菩萨所知。因分之少分故。随初心菩萨机。故云菩萨道。一乘教中。寄普贤门。显主伴无尽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说佛法。是故下云。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此之谓也(文)师云。一乘普法机。从最初普解故。信即佛信。解即佛解。行即佛行。故更无他物。是故从最初。普门机所修行。用一一无尽佛法。故因果皆同性海也。指事释义至委悉也。可见之。

三十四。问。今第九地经文付。法相学者此文会云。有大慈悲心。饶益圹众生者。是约悲增菩萨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者。约智增类也。然性宗学者。误依此文。立四乘义。道理不可尔云。尔者如何答。说四乘此一处局可尔。其余经文。如上所引。其上至今经。于菩萨开权实事。分明文在之。六十华严经五十九云。善财。汝应证大欢喜。不久当得大果报故。无量菩萨。于无数劫。修行菩萨。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皆由真心精进力故。其有欲得如是法者。当如善财之所修学。便得究竟诸菩萨行满一切愿达一切法。譬如庆云随所覆处能降甘泽。随智愿具菩萨行。亦复如是。善财当知。我所显说。皆是普贤菩萨所行。应当了知近善知识。过去诸佛。专求菩提。修习此行。于无量劫。诸有为中受无量苦。犹不值遇过去诸佛。不具是行。善财。汝今皆得成就。闻诸佛法。行菩萨行(文)此经文。无量菩萨。于无数劫者。是权宗菩萨说也。汝今一生皆得者。一乘教菩萨。即善财童子是也。次过去诸佛。专求菩提。乃至受无量苦。犹不值遇者。是三乘权教佛也。汝今皆得者。一乘教菩萨也。弥勒。已对善财。约权因权果。赞叹之也。此文分明于菩萨分权实。于佛果可分权实欤其上约果叹之时。以三乘菩萨权果。望一乘教菩萨。犹可胜见寻云。此经意。于佛果可分胜劣耶答。经约教道施设。分权实故。如是说之也。证道门之时。于佛非分胜劣也。

三十五。问。善财童子。上根悲增菩萨也。此大悲广功德叹为。望智增菩萨叹之也。次亦此善财叹为。智增所得佛果望叹之欤。只善财广大因行叹故。智增菩萨因果望。善财悲增功德叹欤。如何答。悲增者。修三祇行远修行。然今善财。一生皆得者。岂云悲增耶。若尔者。诸菩萨。于无量劫修云。此等行相。犹悲增之义。种种难势。不足为指南也(为言)若又诸菩萨悲增故不成佛以。智增成佛叹云者。在智增成云必因行修必可送三祇长远之修行故。成佛答长因成佛也。今善财不尔。诸菩萨广劫修因行。一生皆得。说广劫成佛果。一生皆得述故。知是菩萨非智增。非增一乘修行之人。是故。今经文。于菩萨有权实。诸菩萨是权乘菩萨也。善财是一乘菩萨也云事。经文明也。其上悲增者。是上根菩萨也。智增是渐悟菩萨。岂上根菩萨。下下劣渐悟等。

三十六。问。菩萨法。诸佛法者。约三乘一乘论差别欤。于三乘中分因果差别欤答。一义云。声闻十地。缘觉十地。如文易知。菩萨法者。是权乘十地也。诸佛法者。是一乘十地也。然付此四乘地。相待绝待两门。诸佛十地中。第十地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地。除前九地。是三乘十地相待论一乘十地也。第十一地。即绝待不生建立故。一乘十地中相待前九地。及相待三乘。皆是第十毗卢遮那智藏大海流入也。其故彼同性经。至第十一地。广说真性无生道理故也(为言)。

已上

(已上)五教章见闻抄上卷第二

二同教已下

一。问。当宗意。同教得名者。是何道理耶。

二。问。同教中分诸乘者。以何道理。名同教一乘乎。

三。问。于上同教。会昔成今。彰今异昔之二重义相开。尔者。今分诸乘。融本末二科中。何可摄乎。

四。问。摄方便摄言。是指何物乎。

五。问。章云。约所流辨(云云)然所引文云。汝等所行是菩提道于所流一乘。不成其证乎。

六。问。三中大乘为一乘(文)权大乘融一乘法同为一乘欤。将直权乘菩萨。望二乘殊胜。故名一乘欤。

七。问。章云。余二即非真○此二有文意(云云)尔者。此二位共是殊胜门也可云乎。

八。问。余二即非真者。大小二乘之释难许就义释耶。

九。问。章云。止息故说二(文)此文亦大小二乘义在之欤。

十。问。教事深细者。教事共深细云事欤。

十一。问。今章八义者。同此论耶。

十二。问。两二重意乐者。云何可心得乎。

十三。问。摄大乘论。全是十义方便一乘更无八意说。今章可依何摄论耶。

十四。问。此世亲摄论意。十义八义中何耶。

十五。问。性不同者。其相云何。

十六。问。此论二意乐者。其相云何。

十七。问。化故者。此文意云何。

十八。问。论文云。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密义说一乘(文)尔者。法无我已下。八义约不了密义见。若尔者。以何道理。问答中显了故。除究竟一乘句释欤。

十九。问。论云。定性说一乘就此一句。诸论中无之耶。

二十。问。法相意。菩萨化现显入无余后还生之相云事。抑依何圣论。如此释之耶二十一。问。定性无性皆成义。性宗意。属何意趣耶。

二十二。问。梁论云。定性说一乘。岂非十一义意趣耶。

二同教已下(建武元年五月十日始之)

一。问。当宗意。同教得名者。是何道理耶答。一义。师云。当宗同教得名。定三一合论谈之也。能同所同等义。约非论得名也。一乘心。同教义虽广。不可出二门。一会昔成今义(是名三乘同教之义)二彰今异昔义(是名一乘同教之义)第一会昔成今者。一切小乘五戒十善。皆其当分佛因佛行谈边三乘同教。名是直三乘合名一乘之义。次说四乘三乘外别非有一乘也。疏一上云。如揽三点以成一伊。就别非伊。伊具三点(文)抄二下云。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为一故得称实。非三点外更有一伊(文)以此文。成三乘同教义也。第二彰今异昔者。昔日大有权实。权实共望法华一实者。皆是不足故。昔权实一乘三乘归法华一实故。依之立一乘同教也。疏一云。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文)抄二云。谓昔日虽有大乘。亦说如来藏性真实。涅槃法身真如之理由。未曾显说一切众生。皆悉具有如来知见○则一乘三乘。昔权今实。于理昭著权。是为化语物虽广。于实体不足。皆属法华。固其宜矣准此文。立一乘同教义也。是尔前之中。大乘有权实。权实共是望法华。是不足故。别立一乘也。然此乘有三一合论义。故名一乘同教也(为言)。

二。问。同教中。分诸乘者。以何道理。名同教一乘耶。既云分之故。无三一合说之义。尔者如何答。五戒十善等分齐。全。佛因佛行见。只五戒十善同教。十善同教。五戒同教一乘名。或声闻缘觉体互佛因见。是同教二乘名。同教一乘名也。望能同一乘名同教一乘望所同人天乘及所同二乘时。同教人天乘教。同教二乘教等名也。乃至。同教三乘同教一乘教等。从浅至深。皆以此趣。于同教分种种不同。故名分诸乘也。若不依佛因佛行门。直名同教者。如何于人天小乘等当位。与同教一乘名乎。如此虽有能同所同义。同教得名。不依能同所同义也。只三一合论故。同教名立也。若如此当位当位。于诸乘当相佛因佛行见。一一一三和合义成。故名同教无失(为言)。

三。问。于上同教。会昔成今。彰今异昔之二重义相开。尔者。今分诸乘。融本末。二科之中。何可摄乎答。二门共。分诸乘中。同教一乘。可摄在也问。同教一乘者于法华一乘。不可过昔彰今两重(云云)然今章。于同教分两重不同之中。融本末者。不被收会昔彰今两重。抑何义所得耶答。法华两重差别。于分诸乘建立之也。是从三入同机也。决择其意中。第七类是也。今当章融本末者。法华中。会昔彰今机法全是本来不异虽教一乘也。虽尔。今同教云事。从三入一机。是渐悟故。且名同教也。是即决择其意中。第八从三入别机也(为言)。

四。问。摄方便摄言。是指何物乎答。三乘教理行果四法指也。抄二云。然开废等言。有通有局。若约局者。约教则废三立一。三教虚设故。约理则开三显一。言有三理。覆于一极。开无三理。一极自彰故。约行则会三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约果则会三归一。三乘之因。同归一果。三乘之果。非究竟等(文)若约通者。唯废一种。即约于教开会等言。并通三种○(文)师云。以此释。当章摄方便摄言讲。是故私勘此文也。讲之趣。三乘之方便教理行果四法。直一乘道。摄归显平等大会之义。是云摄方便也。其法华诸有所作之义文引尔。此文开示悟入四佛知见。说了。诸有所作皆为一大事说故。四佛知见。以为一大事。今摄方便一乘者。此一事以直名一乘见。尔者无余义欤。依之。天台就此文。于一大事一。以四一见之也。法华第一(方便品)云。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文)准此经文。以四佛知见。为一大事说。若尔者。摄方便一乘者。所有三乘五乘等法。此四佛知见摄归说一乘被意得。寻云。就此文。天台一大事因缘一字于。四一之义释成见。其文云何答。教一理一行一果一等释欤。天台文句在此释。一义云。摄方便者。远一乘远方便故。直三乘一乘望名摄方便一乘也。此义一往虽消文。甚背所引文之故。难依用欤。

五。问。章云。约所流辨(云云)尔所引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此文一乘义。于所流一乘。不成其证。尔者如何答。设所流也。所流之体。即非佛行者。不可名一乘也。为此义证。所流三乘等之处。当分。佛因佛行处名一乘之义显。今引之也。上摄方便。三乘权果一乘摄归释之也。今汝等所行等文引意未摄归。所流处多其当位今佛因佛行也。缘觉其当位即佛因佛行义以引证计也。喻百川处大海湿性云如。未归大海之时。诸河处本源湿(为言)上摄方便义喻。百川湿大海摄归本源义显。如二乘三乘等方便。摄平等大会一乘。名一乘故不同也已上。师讲说之趣也。一义云。如常。略之。

六。问。三中大乘为一乘尔者。权大乘融一乘法同为一乘欤。将直权乘菩萨望二乘。殊胜故名一乘欤答。一义云。三中大乘。菩萨即无二之一故。以是名一乘也。其故对二乘机。余二即非真破。菩萨日比二乘不成佛疑也。自元于菩萨自分。自身速成解了。更法华一乘成佛无有异。只昔日二乘不成佛见解改计也。是故此菩萨见解改处。即名为一乘也。更此菩萨处。更无有别一乘。依此道理。立殊胜门一乘也寻云。菩萨是解改故。此菩萨外无有一极体。故以此菩萨。名殊胜门一乘者。二乘入法华平等一极之故。可名殊胜一乘也。若二乘非真灭度破故。非殊胜云者。菩萨三果各别疑网。以之不可名殊胜。是以。宗家已深破二乘。即是破三释故。于菩萨尚被破之义也。如何可名。殊胜乎。进退有疑答。实如所难。破则三乘共破。故不可名殊胜。取则三乘共取故殊胜言。可通三乘云。难势虽尔。简二乘以菩萨名一乘事。于二乘者。方自作不成佛解了。专对彼说非真灭度故。昔不成佛思。法华会场。自身成佛之悟开。是故今昔即有异。于菩萨自分者。元成佛之思。于自身成佛之义者。今昔更无有异。二乘开会已后。今昔不同。菩萨今昔无有异望。以菩萨专名殊胜。以二乘不可名殊胜云事道理明镜欤。于菩萨破三见故。于二乘昔不成佛也思见解。法华已后二乘皆可入一极之见解。始闻悟计欤。此菩萨自身成佛昔见解上。二乘皆可归一极见解重。只即此菩萨外。更有一乘无之。是故。以此菩萨。可名殊胜门一乘也重意。于二乘。汝所得非真灭度。平等大会一实归。于菩萨者。唯此一事实叹。其上二乘成佛解了重。此菩萨外。更无有一乘。此菩萨即是一乘故也如此得意。三中菩萨以名一乘。即以无三一名一乘义。是以下结释云。亦虽大同一也释。即此意也寻云。无三一以。名殊胜门一乘云事。道理不明。其故至次下名一乘所由释之时。同是菩萨所乘(文)此释意。三一不同。菩萨名通故。以菩萨可名一乘见。更以无三一。名一乘之义。科段都所不见也。次又融大同一也云解释以。结释得意。上三中大乘名一乘事。即无三之一也云事。道理难思。其故。既以文字上解释。知是又释也云事。随古来以此义消当章文道理。更无异端欤答。同是菩萨所乘者。是三一合说道理释故。同教一乘得名释得意欤。其故。于此菩萨者。昔所期成佛。今日法华所显成佛。于所期成佛。今昔无有异故。一乘菩萨。三乘菩萨。同是菩萨无有权实见。是三一合故之道理。同教一乘义也问。以望别教虽权实有异。若三中菩萨以为一乘者。设望同教一乘。何不了权实不同耶。尔别教望权实不同分事。解释意趣难知。如何答。今三中菩萨虽大同一故权实不二三一合说故同教名义边释故望同教不分权实也。

七。问。章云余二则非真此文意有二尔者此二意共是殊胜门之建立也可云乎答。此等谈门。皆是同教一乘法门故。别教义不可交。尔就此经文。有随文就义两释。随文意。声闻缘觉为二乘。就义释意。大小乘可意得也释许也。若望上别教等释。此殊胜门心也云非寻云。大小二乘释。别教一乘限释。道理未辨其旨。设望同教。三乘外有一乘。尤可许大小二乘义。如何答。总非无此义。虽尔。同教意。尚三一合论义故。纯四乘义难成之分在之。其故。会昔成今之时。三乘外别一乘无故。强以义说四乘边。三一差别难简别故。今就纯一乘。望别教大小二乘释也。一义云。今章若望上别教者。直约别教非释之。只即此同中。必有别义释故。以必有别义之边。望上别教释也。若尔者。今大小二乘释。殊胜门建立。亦同教一乘意。若望同教已下释意。同虽同教。无必有别义道理者。同教意不可有四乘义欤。设虽无必有别义之道理。同教一乘意。岂不许四车义乎。若云许四车义者。何约同教。不释大小二乘之义乎。其上望上别教者。同教中必有别义道理云会释道理未信用之。尔者如何答(云云)。

八。问。余二则非真者。大小二乘云释。若义道于前后经文。其道理有。即就义释可许。若无此义者。设释有何证据乎答。法华第一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济度于众生(文)准此经文。随文就义二义可有。若余二则非真。终不异小乘文相下连得意。以声闻缘觉。为二乘之义也。是随文释意也。若余二则非真言。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义理是见。上唯有一乘法者。今唯此一事实也。上无二亦无三者。即今余二即非真也云义。道理文亦不可违也。无二即二乘。无三则大乘菩萨故。上无二无三等道理。大小二乘云义相应。如此得意。即是就义释意。

九。问。章云止息故说二等(文)此文又大小二乘之义在之欤。若有云者。彼经说化城事。就二乘论之故。止息之言。不可通菩萨二乘。若无云者。今既二文引了。此文有二意释故。止息故说二之文。可有大小二乘义云事。文相明也。尔者如何答。大小二乘料简。可通二文故。止息故说二之二者。大小二乘。若尔者。菩萨必可入化城也。但化城以二乘为本事。其条勿论也。回小入大。是法华大乘故。虽然。菩萨不入化城云非。是以化城喻品末云。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今准此经文。于一佛乘。所分别三乘机。皆可入化城云事。经文分明也。彼长行文。至偈颂。重显此义之时云。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此文。以上长行文照之。止息故说二者。大小二乘也云事分明也。今颂文分别说三乘者。长行分别说三一句当也。今颂息处故说二者。为止息故化作大城句当也。唯有一佛乘者。于一佛乘句当故。偈颂长行。一彻得意。息处故说二者。是大小二乘也云事。

十。问。教理深细者。教事共深云事欤答。教深也。事细也云事也。折薪第一云。五约下。谓教深而事细也。言教深者。下文云。以法华中亦显一乘别教故。言事细者。下文云。其处随教即染归净。探玄云处有粗有细。粗者劫火烧灭。细者常存故。如经云。众生即见劫尽。我此土安稳等。若唯约三乘。灵山即化佛居处。若唯约一乘。即居莲华藏世界。今既即化土。以显报土。正是即三以显一。故属圆教也下文云。摄化章也。此记意。教深者所同。事细者宗也。法华甚深故。说即深归净土也当科本意。事深以为一乘也问。依今经华藏世界品。广明世界建立者。经云。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于虚空此一颂。明世界自体也。次百颂纯持刹网有二。初云此世界海中。刹种难思议等。九十一颂。等持诸刹也。于此诸刹。有二十重世界建立。说诸刹。经文云。一一刹种中。劫烧不思议。所现虽败恶。其处常坚固(云云)次法华之常在灵鹫山乃至众生见劫尽尔华严法华两经说相更无违。尔者。今此二经等说。共教事深细科。可相摄乎答。今经广直二十重诸刹。说其处常坚固。彼法华当今二十重第十三重二十八世界。今说常在灵山等是也。亦今经初云其地坚固金刚所成(文)依此经文。宗祖本末两刹圆融义释。尔者准此文。今于诸刹。说其处常坚固等。本刹末刹相融。本自具足义有之欤。若尔者。今经所说。非当刹所摄欤。玄十八云。二类结中。如此祇树等举此也。一切法界。类通法界同此现土。此处随粗是须达所造。然其据细乃称周法界该于十方尽于二际。以通不碍局故。须达新造。以粗不异细故。新造即微细而同法界。如上常在灵山及案足所现皆此类也八义意趣一乘事。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五(无著菩萨造。唐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译也)云。已说求无生忍。次说求一乘。偈云。法无我解脱。同故性别故。得二意变化○究竟说一乘。释曰。此中八意佛说一乘。一者法同故。谓声闻等人无别法界由所趣同故。故说一乘。二者无我同故。谓声闻等人。同无我体。由趣者同故。故说一乘。三者解脱同故。谓声闻等人。同灭惑障。由出离同故。故说一乘。四者性别故。谓不定三乘性人。引入大乘故。故说一乘。五者诸佛得同自意故。谓诸佛得如此意。如我所得一切众生。亦同我得。由此意故。故说一乘。六者声闻得作佛意故。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作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七者变化故。谓佛示现声闻而般涅槃。为教化故。如佛自说。我无量无数以声闻乘示现涅槃。由离此方便更无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实唯一故说一乘。八者究竟故。谓至佛体无复去处故说一乘。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曰。引摄诸声闻。摄住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释曰。彼彼意有二义。一为引摄诸声闻故。二为摄住诸菩萨故。若诸声闻于自乘性不定。佛为引摄彼人令入大乘。故说一乘。若诸菩萨。于自乘性不定。佛为摄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说一乘此论释意。以法无我等一颂。正云八义意趣一乘也。次以引摄诸声闻等一颂。说一乘为所因也。引摄诸声闻等颂。即显意趣。不可意得也。

十一。问。今章八义者。同此论耶答。不尔。章八义以引摄一类等颂始合皆显八意。意趣一乘也得意也寻云。若尔者。违本论。建立八义乎答(云云)寻云。既本论标题一二三等。列八意之时。于第五六两门。各别出二意。若尔者。抑依何依凭。至相问答。中合二意乐释乎答(云云)。

十二。问。两重意乐者。如何可意得乎答。第五意乐言。约佛可意得也。第六意乐言。即约众生可意得也。诸释论等。二意乐不同。皆准之。摄大乘论释第十云(无性菩萨造玄)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释曰。依此密意。佛说一乘二颂显示。为引摄一类者。了知不定种性声闻趣彼解脱。方便引摄。令依大乘而般涅槃故说一乘。及任持。所余者。欲任持其余不定种性菩萨恐于大乘精进退坏故。说一乘任持令住勿彼菩萨依声闻乘而般涅槃。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乘虽差别。同趣真如。所趣真如无有差别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补特伽罗无我同故。前实有异。补特伽罗可有乘别。此是声闻。是此菩萨。既无实异补特伽罗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彼三乘。于烦恼障解脱无异。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由此意趣故说一乘。性不同故者。谓诸声闻不定种性有差别故。谓回向菩提声闻身中。具有声闻种性及佛种性。由此道理故说一乘。得二意乐故者。谓得二种意乐。一者诸佛于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是因缘此既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得第一意乐。二者世尊法华会上。与诸声闻舍利子等。受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彼名同。得授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诸声闻摄得同佛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授记别。由此道理。故说一乘。言化故者。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复依声闻而般涅槃。是故此中有别意趣。谓为调伏声闻种性。所化有情。自化作其身同彼乘类现般涅槃。由此义故。若声闻乘。若独觉乘。即是大乘故说一乘。成一乘究竟故者。依究竟理故说一乘。非无归别。由过此外无别胜乘。唯此一乘最为胜故佛说一乘(文)。

十三。问。彼论文全是十义方便一乘。更无八意说。今章可依何摄论乎答。彼论云。不成相违欤。其故合二意乐。除究竟故。为八意无失欤寻云。若尔。彼论文云。依此密意。佛说一乘。二颂显示论文无争。二颂共说方便密意一乘见。尔者。如何以显了由。自由可除究竟一乘句乎答。摄大乘论第一(世亲菩萨造玄奘译)云。论云。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文)。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释云。此中二颂菩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性诸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性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性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性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于声闻乘般涅槃。依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既说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此中复由别意趣。为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法等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者不应道理。由此法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与解脱无有差别。性不同故者。种性差别故以不定性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谓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摄已。此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佛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言化故者。谓佛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于此○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

十四。问。此世亲摄论等。十义八义中何乎答。先此论是十义方便一乘也寻云。若尔者。见彼论文云。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此文无疑。于法无我等已下句。以别意趣。显八义一乘见。尔者如庄严论等。上一颂一乘取因显。下一颂正显意趣见答(云云)寻云。若如本论。于法无我已下。分八义者。即合二意乐。除究竟。说一乘不可云得也。若或二意乐合。或究竟除云者。六义意趣非八义。尔者如何答。彼论即是十义意趣得意。其故既标释云。以何意趣佛说乘。此中有二颂今准之。二义皆意趣也云事。无疑者欤。若以十义。通名意趣。二意乐合。除究竟。成八义云事。不可相违欤。于难势者。

十五。问。性不同者其相云何答。别虽不简。总于不定性声闻之故。可通证果已后欤。乃至。庄严。无性二论。俱是等皆如今。可通证要已后也。但梁论性不同。即约证果已前论之也。小不同也问。此论二意乐者。其相如何答。第一所摄平等者。意乐言。约佛体也。第二法性平等意乐者。意乐言。约所化声闻等也。此义诸论皆可一同欤。

十六。问。此论二意乐下云。后有别义等。尔者。此别义。第二法性平等意乐下别义可意得欤。二意乐两重有中。第二重或释二意乐可意得欤答。问答中至相御心。于二意乐。有两重之中。第二复次心约。以别义。见二意乐也寻云。既文云。后有别义。乃至。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若尔。此文意约法如平等等释之故。如是约第二复次。大明二意乐。只第二意乐中。法性平等意下别义释。或可意得也。如何答。设约法性平等意虽释之。既舍利弗。并同名菩萨望。二意自有之。二意若成者。何法如平等下别义可得意之乎。依此义故。问答中。两重二意乐得意。专顺大意也。重意。法如平等别义为所因。菩萨舍利弗望。成二意乐。第二义也。

十七。问。化故者。此文意如何答。法相宗意。化故者。不定性人化为。佛现声闻形入无余。亦还生也。意不定者。见定性永寂欣求身心。欲得安乐故。入无余为所期也。尔佛现声闻形入无余后还生。不定性人见之此处非毕竟安乐之处。只是化城也知之故。退窟以入无余不为究竟故。彼不定机不入无余。直回心大乘也性宗意即不尔。佛现声闻形表回十入大义计也。更化故者。约入无余。正本论中全所不见之也。所诠富楼那等如内秘菩萨外现见声闻但今化故。说一乘事。至下具可引匝摄也。梁摄论第十五(天亲菩萨释真谛译)云。论曰。此中说偈。释曰。为显说一乘意。是故说偈。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密义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小乘根性未定。欲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谓未得令得。已得令不退。云何彼舍小乘道。于大乘般涅槃。佛为此意故。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论曰。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释曰。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未定。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大乘于小乘般涅槃。为此意故。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论曰。定性说一乘。释曰。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论曰。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意说一乘。释曰。由法等无我等解脱等故说一乘。此中性即真如。一切三乘皆不离真如。是彼所应乘法。由真如法同故说一乘。一切法唯法无人。若人实无云何令别。此人是声闻此人是独觉。此人是菩萨。如是分别不称道理。由此无我义同故说一乘。三乘人同解脱惑障。如佛言。解脱与解脱无有差别。由灭感义同故说一乘。三义同故名等。论曰。性不同。释曰。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由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论曰。得二意涅槃。释曰。二意中。初名于众生平等意。诸声闻等人。于一切众生作如是意。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此意故。谓彼得正觉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此意故。谓彼得正觉即是我得正觉。我得正觉即是彼得正觉。如我应解脱自身。亦应如此解脱众生。为如此意故说一乘。后名于法如平等意。诸声闻等人。如来于法华经中。为其授记已得佛意。但得法如平等意未得佛法身。若得此法如平等意。彼作此思惟。如来法如即是我法如。由如此意故说一乘。复次。于法华大集中。有诸菩萨。名同舍利弗等。此菩萨得此意。佛为授记故说一乘。复次。佛化作舍利弗等声闻。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为菩萨。未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如佛言。曰。我今觉了过去世中。经无量无数劫依声闻乘般涅槃欲显小乘非究意处。令其舍小。求大故。现为此事。由如此义故说一乘。论曰究竟说一乘。释曰。若说乘义。唯一乘是乘。所余非乘。若过此乘。无别行故。余乘有上所谓佛乘。由此义故。若彼乘此此乘。此乘无等。彼乘失没故名究竟。由如此义故说一乘(文)。

十八。问。论文云。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密义说一乘(文)尔者。法无我已下八义。约不了密意。是若尔以何道理。问答中。显了故除究竟说一乘句释乎答。彼论了义密意者。且是别途义相也。即今未定性声闻等一颂。现在世上机法相等义以名了义计也。非了义甚深义也。次法无我已下文。别虽不局机根。以此门道理明一乘义。是机法相等。显了分明义无之。以此义名密意。是即以方便不了义。一切非名密意也抑彼论可有二意。一彼论心。于现法上。依机法相等有无。约了义密意两重也。二若依真威方便相等两门。抄了义密意者。究竟说一乘故一句为了义。前诸义为不了密意权说也。今宗意依后门故。以八义为意趣。后一句不为意趣意得也。其上诸论同于究竟说一乘句。无上甚深之一乘。更失余乘说。就中今梁摄论文。更法华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等文符合者欤。岂以如此所说一乘。云密意不了权说乎。宝性论料简此言了义密意者。于现法中说一乘教。云所为人根性已熟信受一乘名为了义。不同现法及未来根性已熟及未成熟。直就道理说一乘教名为密义。准此释。可令梁论前偈为了义。后偈为密意之文也。楞伽宗要云。又摄论说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虽明修行地决定别趣。而望究竟地终归一果。何者。欲明一向趣寂二乘。约修行地。一向性别决定趣入无余依界。一切诸佛不能令其迂入无余成无上道而其后时离醉得悟。修菩萨行终归究竟故说为一乘(文)准此释。第十一句。彼定指显了一乘云究竟说一乘也。若约修行地者。三乘性别彼定非无此类。是故论曰。而且不无三乘也。向此释。疑滞悉晴润色诚得其理欤。

十九。问。论曰定性说一乘然此一句。诸论中无之。当论意。若加此一句者。立十一义意趣可意得欤。亦设合二意。除究竟可有九义意趣。若尔者非八义意趣。尔者如何答。

二十。问。法相宗意。菩萨化现显入无余产后还生之相云事。抑依何经论。如是释之乎答决择记云。钞能化使成无用者。彼疏云。即为调伏所化声闻。佛菩萨等。自化其身。为彼同类。于无余依现般涅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现受佛记。令诸不定种性二乘尽作此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令皆复起现受佛记。况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据上所说即是有用。何故云便成无用乎答。若依相宗大乘者。不定人假使不化终不治寂故。或唯识云。如诸异生物涅槃故。若定性人决定治寂。终不可化之难其理显然(已上)问。此义非玄赞私释。经论中遍有此说。且首楞严三昧经卷下(罗什译)云。时佛知是菩萨天子深乐佛道与授阿耨○三菩提记。而作是言。今是天子。过四百四十万劫。当得作佛。号一宝盖。国名一切众宝庄严。说此法时。二百菩萨生懈怠心。诸佛世尊。其法甚深。阿耨○三菩提如是难得。我等不能具足是事。不如但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或作声闻○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知此二百菩萨有懈怠心。欲还发起令得阿耨○三菩提。○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劫名照明。我于其中。三百六十亿世。以辟支佛。入于涅槃。尔时。一切众会心皆生疑。若入涅槃。不应复还生死相续。今文殊现利。何故作如是言○文殊师利○照明劫中有佛出世。号曰弗沙。是佛灭后。法住十万岁。法灭之后。其中众生。于辟支佛有度因缘。假使百千亿佛。为之说法。不信不受。唯皆可以辟支佛身威仪法则而得度脱○我时皆为现辟支佛形色威仪。是诸众生。深心恭敬。○即时告曰。我涅槃时至。百千众生闻是语已。各持华香杂香苏油。来至我所。我于尔时。入灭尽定。以本愿故。不毕竟灭。是诸众生谓我命终。供养我故以香薪积而烧我身。谓我实灭我时复至异国大城。自称我是辟支佛身。其中众生。亦以饮食来供养我。我于其中示入涅槃。亦谓我灭。皆来供养共烧我身。如是舍利弗。我于尔时。满一小劫。三百六十亿世。作辟支佛身。示入涅槃。于诸大城。一一皆以辟支佛乘。度脱三十六亿众生是时二百天子。心欲退转阿耨○菩提者。从诸天子闻是语已。及闻文殊师利法王子。不思议功德势力更以深心发阿耨○菩提。不复随先退转。之名净月藏既文殊化为声闻。示现入无余涅槃。度脱众生。即说此事教化。有懈退心之菩萨。不令退转云事。此经文分明也。何云从一类好威众生乎答。此经文还成答者闻色。谓二百菩萨有懈退心。欲舍菩提行取二乘道。但彼菩萨意。谓若不能菩萨种性人退成小乘。纵虽有懈怠心。不可得舍菩提行取二乘道尔。佛既谓若退转则成二乘人。故我今欲舍佛道入缘觉涅槃(云云)文殊云。佛诸菩萨。若有退转则作二乘者。即非实类菩萨。我为化度缘觉种性众生。所示现之权形也。故现入灭非毕竟灭。只是以本愿故。入灭尽定者也。何执此化现。即谓实类菩萨退堕作二乘(为言)彼经意如是。故委细论之。略有三意。一者此经迁怯弱菩萨执菩萨种性人退作二乘。彼玄赞迁不定性二乘执无余涅槃是究竟永灭。二者此经为佛所说菩萨退作二乘者。为文殊化现令所化菩萨直知是化现。彼玄赞不实类形会所化谓同类也。三者此经明为缘觉种性众生。所化之涅槃是毕竟灭。更不还生彼玄赞云。后彼从起现受佛记故如此经。全非玄赞之润色也。师云。初一颂明其所为。次一颂明其所由。其所为者。即所被机。所由者约法显一乘之由也。所诠所为所由其义虽异。俱是说一乘由故。以之为十义。尔者庄严论。先正明其所由故。约法位说八意为一乘。次约所为机说二意为一乘。诸摄论。今庄严所由。虽前后不同。但是十义。是故为十义无失难云。抑八义者。正约其所诠法体说一乘。即彼一颂是。初一颂约不定性机摄之即初二意是也。若尔者。性宗意。谓不定性为机欤答。师云。尔也。设虽华严法华涅槃意。离机说法无所用故。故设虽说一乘。离机不可说之。是故以不定性。为一佛乘机也。先法华会座声闻等。皆如是不定性也。对无性定性机非说一乘。一第机不熟故也。三周得悟声闻。岂是定性人乎。释约所说法。说定性无性皆成之义计也。抑法华·华严中。何处以定性无性之机。对待彼有说此经哉。是故虽性宗意也。对机说法机。约不定性故。如相宗不可有相违也。是以梁摄论中云。前偈为了义说。后偈密义说(文)前偈为了义。约所被机云之者。不定性机也。此诚开悟道义。其义现前显了也。依之云。为了义也。后偈为密义者。只约法说一者。同一乘道理。开悟得道义。眼前不显著。是故云为密义也。

寻曰。法华论授受记于四声闻于法华定性岂不得受记乎。又无余已后。劝发无上正真道意说。定性何不得度乎答。师曰。法华论决定上慢诽谤轻贱逆缘其益虽甚深正以此机非可所为无余已后回心等准之。向畜生如云汝是畜生。虽无余脱。声入毛吼。速成菩提缘。只此经胜益也。岂以之为正机乎。是故虽一乘宗意也。以不定性意。可为所被正也(为言)。

二十一。问。定性无性皆成之义。性宗意。属何意趣可意得乎答。师云。法无我等因可属也问。何不摄第十句乎答。师云。第十对一乘教熟机说之故。以无性定性不为所为。尔定性无性此机属法释之故法无我等故说一乘。其中可收也。只此第十究竟说一乘之一句。此文能能入意可了简也。诸论此一句。于法华云无二亦无三。云法华最第一。若而亦不无三乘之句。于一佛乘分别说之故。三行不同。非无其道理。是故云也寻云。此八义章。约始教。约同教。其义可全同欤答。师云。尔也。只约同教得意门佛乘以入意见之者。皆一佛乘之义也。以第十一句。见上诸义者。于三乘中。佛乘贯通也是故属同教。若约诸机执情取之者。即判为始教无相违寻云。约同教之时。何除第十一句乎答。显了一乘故。直体显了一。非同教摄末之义。是故除也。

二十二。问。果论云定性说一乘。是非第十一义意趣乎答。一义云。彼论化故者。是二意乐下复次得意故。二意乐中别义也。合二意及化为一义。以定性说一乘。为一义者。成十义欤。一义云。今定性说一乘者。即余论云。诸佛说一乘。即是此句也。上不定性机引入。悉为令成菩萨种姓故。为定性说一乘也。以此意。可了简也师云。庄严论八意者。秘密义可同梁论料简也。但约法说之者。一乘义隐密。是故云八意也。实此八意中。以第八为显了一乘。余为秘密问。若尔者。如何无性摄论云。依此密意。佛说一乘。二颂显示乎答。彼论唐三藏所译。造论者意。存三乘真实义故以一乘为密意也。是以世亲摄论中。以何意趣佛说一乘。同是此玄奘所译故。以一乘为密意也庄严论。并梁摄论。对人别故。以密意意趣。言广无令蒙二颂明知(文)是弘论者所存也(为言)探玄记云。摄论十义说一乘。皆同深密会释。此等释。望弘论者意释也。

建武元年五月二十日华严宗灵波记之

五教章见闻钞上卷第三

二明二乘有三种已下

一问。自一乘乃至无量乘之事。依凭何耶。

二。问。今愚法同回心事何意耶。

三。问。以声闻缘觉为二乘义。何以此义为同教义耶。

四。问。上开一乘下开愚法此文意如何。

五。问。依何道理。名愚法二乘耶。

六。问。合愚法同回心时许出界。三乘建立时。不同界事何。

七。问。证道门前。回心愚法。并出界云意如何耶。

八。问。今章以彼愚法初大乘终教等尔者。教证二道口中何耶。

九。问。如实修四无量此文意如何。

十。问。今终教法门。若不信此法等之引文。合意如何耶。

十一。问。普超三昧经云如此大乘中亦有三藏文意如何。

十二。问。不共般若者。指华严经可云耶。

十三。问。今章云。若言说大品时。○故有三乘意如何。

十四。问。教理可知者。此文意如何。

十五。问。上明三乘有三种然只有二种。无一种标释。不同如何。

融本末已下

十六。问。会融无二。同一法界同教义释可云耶。

十七。问。章云虽具存坏(文)此文意如何。

十八。问。今章云由此镕融有其四句已下文。于融本末。修四句欤。

十九问。直如别说者。指何章疏乎。教义摄益第二(略之)古今立教已下。

二十。问。圆音章云。圆音义。略修四门等事。

二十一。问。今第一师。一圆教意。彼圆音章三义中。当何耶。

二十二。问。依楞伽经何文。立渐顿二教耶。

二十三。问。四渐四顿。如次于地前地上。可心得耶。

二十四。问。远法师。半满二教师也。何渐顿二教师中出之耶。

二十五。问。第四真宗教。第五法界宗。如何异耶。

二十六。问。第三不真宗。第四真宗。法喻别不同无之如何。

二十七。问。干惠等十地者。其相如何。

二十八。问。就天台立教。名顿教。名秘密教。是化法略名欤。

二十九。问。深密三时教意如何。

三十。问。深密第三时。摄终教事如何。

三十一。问。就法分教○以理开宗此文意如何。

三二二。问。圆满经得名。通同教欤如何。

三十三。问。章云中间三者○三乘教也(文)始教顿三教。皆可名三乘教乎。

三十四。问。空门为始教之义。深密经第三时通欤。如何。

三十五。问。始终二教得名。依何道理乎。

三十六。问。正立五教事。依可经论立之耶。

一我法俱有宗已下

三十七。问。今章云。我法俱有宗。此有二。一人天乘(文)人天乘非佛教。如何。

三十八。问。今章彼立三聚法(文)抑三聚义。是积聚义欤。如何。

三十九。问。抑于我有几种类耶。

四十。问。于外道所计离蕴我。可立大小耶。

四十一。问。今章云立五聚法(文)此中于无为。如此立藏名耶。

二法有我无宗已下

四十二。问。萨婆多等意。于三世法体。许生灭义欤。如何。

三法无去来宗已下

四十三。问。过未无体现在有体用义。大乘如何异耶。

四现通假实宗以下

四十四。问。说假部经部成实三部三科相望。难假实一同哉。

四十五。问。成实论师。即经部耶。

五俗妄真实宗已下

四十六。问。欲妄真实义约三科心得乎。

四十七。问。俗妄真实宗意。说出世部等者。等取何部耶。

六诸法但名宗已下

四十八。问。于一切诸法上论假立名分实有也可云乎。

七一切皆空宗已下

四十九。问。清凉第七云三性空有宗。今云一切皆空宗。如何不同耶。

八真德不空宗已下(宗家清凉)不同

五十。问。清凉第八云真空绝相宗。今章得名。不同也如何。

九相想俱绝宗已下(宗家清凉)不同

五十一。问。十宗七八九次第。两师不同。依何道理耶。

十圆教已下

五十二。问。于圆教中。有四法界等义所崇尚随又不同也。如何于圆教。不分四宗不同耶。

五十三。问。以此十宗相摄五教事如何。

五十四。问。乘教开合者。乘教二共开合欤。

五十五。问。本末镕融。唯一大善巧法者。此文意如何。

五十六。问。本教中可摄法华同教义乎。

五十七。问。小乘中三。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尔者。以有入寂由。如何不释始终同义耶。

五十八。问。终教中三乘尔者。可有始别终同文义耶。

二明二乘有三种已下

一。问。如此自一乘二三四五乃至无量等开事。依凭何成立乎答。宗家自由如此开释非。今经于一世界中。说一乘二乘乃至无量乘等经文依。如此差异开释。卷下引之。可见之。

二。问。今愚法同回心事何意耶答。引摄意也。佛合愚法同回心三乘说意趣。舍劣得胜义故。佛意远一乘为欲摄归故。先渐大乘不共法声闻等合说之也。是故远约佛意。愚法回心合则一乘合意。是故皆三一合论义在之。是同教故也。

三。问。以声闻缘觉为二乘义。何以此义为同教耶答。合愚法同回心。是又引摄方便也。又为回心机说回心教。远欲入一乘佛意。二乘佛意合即一乘合义。是故三一合论义。是又同教也。

四。问。上开一乘下开愚法此文意如何答。下开愚法事。愚法引渐为令同大乘中二乘。回心外愚法立也。上开一乘事。引三乘为欲令同一乘故也。如此引摄方便。皆从佛意起故。是等皆三一合说故也。引愚法欲令进回心二乘佛意。远为令趣一乘故也。依此道理当门。是又同教义也。同教义相皆准之可得心也。

五。问。依何道理。名愚法二乘耶答。迷法空理故名愚法(文)就之若尔者。大乘中二乘。证法空理欤答。大乘中二乘。直虽不说法空理。有法空胜理信故。鹿苑证果声闻缘觉。更不同不知有法空理。是故望愚法。迷法空理义无之。所诠先鹿苑之时。虽证我空理。于法空不闻其名。然至般若经说会。诸法皆空道理说故。般若所被二乘。皆信法空理也。如须菩提等是也。

六。问。上二乘建立时。合愚法同回心故。于愚法许出界。今三乘建立时。于愚法不许出界见。于一处释。前后致相违。其意如何答。上约证道故。合愚法同回心。今约教道门之故。回心二乘出界。愚法不出界释也。

七。问。证道门前。回心愚法直出界云意如何答。约教道门之时。回心信有法空。知有七八二识故。愚法二乘浅深不同也。于所证生空理体。二教更无差异。然此生空理者。断烦恼智能。是故愚法二乘。设虽不知七八二识。此生空理证。空理更无不足。若此空理不起止起。必所有烦恼不可云不断。不知其知不知。此智起第七四烦恼。及本识中染污种子。皆断尽也。所证理体。更无二体故也。师主以喻谈云。喻有人八间舍于六间思。六间舍内闇闇东西难辨。然今家中闇破为。以烧火入此室彼人本约束。必定六间闇破思。此灯火能闇破功能有故。入等六间闇破非。八间同时闇去明来必然。以灯火入六间家。约教道喻断六识惑。灯火必现非六间闇去。八间闇同时去。生空知火必现。六识相应惑非断。第七识四烦恼。并本识中。烦恼障。染污种子断喻也是即证道门意也。

八。问。今章云。以彼愚法约大乘终教等尔者。教证二道中何耶答。约教道门之时。于愚法二乘不许出三界义也。若约证道门之时。愚法全许出界也难云。若尔者。设始教大乘心。若约教道门时。深密第三时显了说心。声闻断惑证理愚法不同故。愚法出界义。不可许之。若约证道之时。全许出界之故。始终二教相望。教道不出界。证道出界义。全是无异。然今愚法不出界义。限终教已去云释道理未辨之。尔者如何答。实如所难。然一义云。且先就深密三时教建立可得意。先初时愚法小乘教意。以生空一理。为所证涅槃。未闻法空名字。就根境显处。说六识更不知七八识。虽尔。彼教意断六识相应烦恼障证生空智果以之出三界以之为至极涅槃也。此当教意教证二道共以此义为究竟也。法空不知故。法执不断。法空不信也。七八两识不知。本识中染污种子。及第七相应四烦恼不断。又此二识有云事不信知也。次第二时教意。为破初时有执。诸法皆空说。尚随转初时。说皆空故。识体只六识说。识只六识故。相应惑六识不可过。然对菩萨。虽说二空。六识中显空理故。六识相应烦恼断许出三界。是故。第二时教意。依此义边。约教道愚法二乘全可出界许也。若尔者。第二时意。教证二道。共出界可云欤。次第三时教意。凡说八识二无我之道理故。二乘同于此道理。信解更无疑。乃至。于烦恼障品类。小乘意见思惑三界分别。九十八使不可过。今大乘心。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故。识体增减云。惑品多少云。既不同故。断惑又不同道理在之。若依此理之时。始教意。教道门前愚法不出界。回心出界云义。自似被成。虽然。此教掟。非了义故。乍备如是道理。而愚法二乘不出界故。所引诸子中在之云义不说。故知教道门意。既不出界之上。反知可出界许之似。然今终教大乘心。显了破愚法不许出界之故。更无余义。即今弥勒问经所说如。其上此深密第三时显了心。定许趣寂义。然彼愚法二乘教中。盛于无余谈永寂义。此义回心愚法更无有异。何回心二乘定性者永寂云。愚法二乘永寂破乎。回心愚法永寂义同故。以永寂不可破永寂也。既此第二时心。于愚法许永寂。若许永寂者。入无余永寂。必已断烦恼故。必出三界。出三界故定入寂也。然今第三时心出三界后入无余义许。岂不出界而入无余乎。依此理故。始教意。设第三时心。教道门意可出界云事分明也。加之。终教已上许之时。愚法入寂。是非永寂。又可还生。然无余以后变易身故。变易之性是有漏定故。尚三界所摄也。岂云出界乎。如是得意。第三时教心。教道证道共。全愚法二乘出界许可得心也难云。若尔者。何故先愚法不出界义释毕。下云。其瑜伽声闻决择。及杂集等论。辨声闻等教行位果。及断惑分齐。与婆娑俱舍等不同者是事也。准此文。瑜伽杂集论等意。二乘断惑异愚法不出界。回心出界义释成。岂瑜伽杂集等论。则非始教大乘意乎次始教意第三时中回心二乘第七识惑断直第八中烦恼障染污种子断许也。然愚法不分。若尔者。此等义分明回心出界。愚法不出界生死云事难得意。若以此道理。不许愚法出界者。岂终教已上回心二乘。断所知障可舍变易身乎。此理不极成。若性是有漏故。不许出界者。终教回心二乘。不可许出界也(为言是三)答。今引瑜伽等论藏。上弥勒问经。愚法二乘所引诸子中云义证云。未引诸子引摄证文。是故瑜伽杂集等论所说声闻教行位果多分不同。然定性趣寂义。全同愚法故。彼论藏所说回心声闻行位。愚法引摄方便也。意说相不同。而同彼。界内诸子引便成欤。以终教已上教非愚法。界内建立此界内愚法引时。以始教为能引事。全愚法同引摄义无之。全异彼引摄义无之。然此始教。半同愚法。半异彼。舍劣得胜升进次第。是故以始教为能引也。终教是纯熟高胜机故。为愚法不能引也。是故引瑜伽等论藏事。出界义本非证之。终教意界内留。不出三界。愚法二乘以始教大乘为能引。为引摄彼。瑜伽杂集论等论引证斗也次第二难大都如上记。次第三难。师主之一且成理次也。不可为定量也(为言)折薪记第一云。问。若终教瑜伽愚法不出界者。未知始教通大二乘还许出三界否。若不许者。今何独拣愚法。若言许者。今何云终教已去乎。答。此有二意。一者若约始教为引愚法未深说故。且许究竟。今就实故一向言未出世。此则小始二教之二乘并不许究竟也。二者若三乘中声闻以许实修故。许彼究竟。愚法未知实故则未究竟。今约后义故。以大乘终教唯拣愚法。就然此二意。下章举终教断惑文中自明。具如下说。又问。以始教正引愚法故。所设教门多似于小乘。今愚法既在所引中。始教何得不为能引耶。又终教所引二乘。是纯熟高胜之机。非引愚法。今何言引愚法耶。进退有防。此云何通。答。今约终教已去。以拣愚法无实义故。在所引中非约终教引愚法也。以拣引二义别故。若尔者何故上云三车引诸子乎。答。此通约三乘为能引。此通中间三教。何者。若唯始教。则愚法不在所引中。若唯终教已去。则不得为能引。由通约三乘教故。愚法既未出世。三车又为能引。是故上约能引故通约三乘。今约拣异故唯约终教已去也。又始教所引但引不定性人。以定性许出世趣寂故。今不敢言已去者。兼取顿教以圆教属一乘故。今约三乘尔。为言师主大都以此记之趣讲之也。

九。问。如实修四无量(文)此文意如何答。又折薪第一云。故弥勒问经论下。言不能等者。以慈悲喜舍四心。通五教所修。教通五教之义。于三缘中。若众生缘念假者。欲与其乐等。此义通凡夫。若法缘中缘人空。但有蕴等善要行法。以用教化。此义通小乘。若无缘中缘众生。体空欲令悟入。此唯大乘。又大集第九云。知诸众生心性本净是名为慈。观于一切等如虚空。是名悲。断一切喜中名为喜。远一切行是名为舍。是通终顿。若离世间品明四心各有十义及圆融等。此唯圆教。今以如实修拣于愚法者。即终顿二义所明四心也。言无量者。俱舍云。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准此释。众生缘四无量约凡夫。二法缘四无量约二乘也。法执上修四无量也。第三无缘四无量者。是唯约大乘。今如实修四无量者。三无缘四无量也(为言)。

十。问。若不信此法○无有此处尔者。法华开三显一义直终教义。无差异欤。今终教法门不信此法者。此法引合意如何又法华意。更尔前罗汉果得程圣者应可得信法华。知彼人未得已证上慢类也。未证实果之故也。若实得罗汉果人。不信此法之无有此处云经文也。尔者。此经意尔前之位。愚法二乘不许证罗汉果。尔者难辨之答。随宜转用可得意也。诸师引之如此。其证多之。今例同终教义引之许也加之。大品等引证之。大都彼经始教所依经故。终教当段难引用。今依便宜以义意转。今终教义成也(为言)。

十一。问。普超三昧经云。如此大乘中亦有三乘。即为三藏此文意如何答。此经文意。声闻不知缘觉行体之故。声闻人以缘觉法不可度人。缘觉不知菩萨六度修行故。以菩萨法不可度人也。是等愚法声闻可云欤。然菩萨于三乘行体实修实行处分明知见故。或以声闻度人。或于缘觉度人。或说菩萨法度人也。此菩萨所说三藏。大乘中三藏名也。弥勒菩萨为补处大士五部轮说益众生。即今如瑜伽力显扬等论中所说三乘法门是也。

十二。问。不共般若即华严经欤。不思议经又华严经欤答(云云)智论第一百云。问曰。若尔。法华经诸余方等经。何法嘱累喜王诸菩萨等此问意。以般若嘱累阿难。以何意法华并华严经以嘱累喜王菩萨等耶问也。此问答论文有二段文。第一文云。有人言。是时佛说甚深难信之法声闻人不在(文)此论文。以法华嘱累喜王菩萨问答也。声闻人不在者。至法华说会者。二乘根机缘纯熟高胜之机故。皆是渐悟菩萨故。声闻人不在释欤。或又五千增上慢。皆废座故云尔欤。又第二段文云。又如佛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五百阿罗汉虽在佛边而不闻。或时得闻而不能用。是故嘱累诸菩萨(文)此论文。上问华严含问之故。华严嘱累菩萨之由答也。五百阿罗汉聋盲类。即是本会说相也寻云。华严中。有或时得闻之类乎答。师云。是未会说相也。其故。舍利弗引六千比丘文殊处至。然文殊对彼六千说十大法门。舍二乘名得菩萨称道理。圆经不共表相故。虽闻而不信用事表也一义云。或时得闻者。文殊顺行经也云料简在之。师云。此义难信用。又云。问曰。更有何法甚深胜般若者。而以般若嘱累阿难。而余经属累菩萨此问意。抑何法甚深胜般若有。即般若经阿难嘱累。今此法华华严等大乘经以嘱累菩萨耶。其意难辨云问意也。此问答论二段文在之。又第一段论文云。答曰。般若波罗蜜非秘密法。而法华等诸经。说阿罗汉受决作佛大菩萨能受持用(文)此答意。法华是般若胜故菩萨嘱累由答也。先问法华处答论文也。又第二段论文云。复次如先说般若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非九地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文)此答意于般若有浅深。七般若阿难嘱累。华严是般若中尤甚深故名不共般若。不共说声闻秘密要法也。是故华严菩萨嘱累也是更有何法问。华严经菩萨嘱累由问故如是答也寻云。若尔者。今二段论文。一师以法华华严两经先约法华答之。次约华严答之欤。上更有何法问答。约二师义。二复次得意欤如何答云。一义云。一师意义也。法华华严二经菩萨嘱累由约法华约华严两段分别答之欤一义云。二复次也。第一师答法华不答华严。第二师答华严不答法华也师以先义可为正义师云。论十地大菩萨者约行布释之也。若约圆融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或十信终心作佛得果故。五位皆圆经为所被得意也。今论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释此意欤。

十三。问。今章云。若言说大品等时。一音异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云云)此文意如何答。破一音异解义。一乘小乘外。证有别三乘也寻云。三乘外无别一乘小乘等者。彼所被师如何得心乎答。彼师意云。如来以一音演说大品经。三乘机各异解得三乘果。然菩萨所知边别结集是云。一乘教。或二乘所知边结集是云小乘教也。然三乘异解皆同时边。是结集。依此义名三乘教也若如此得意者。别三乘外。一乘及愚法小乘等有无之得意故。引此师义破之寻云。若尔者。今师能破意。如何可得意乎答。大品经是为三乘各别一机。别说三乘教法之故。非一音异解义势也。般若所得法门。同是无生空理。同于无生空理。三重不同。所被机又三人浅深在之。如来对此三机说三重般若故。非一音异解义也。若说大品一经之处。异解菩萨所知边结集名一乘。或异解得小果边结集名小乘教云者。如何花严说会异解不得小乘果乎。若说增一经之时。如何异解得大果机无之乎。以之准知。三乘外别有一乘。又有小乘。是故一乘三乘小乘三宗各别事。更不可有疑者也。

十四。问。教理可知者。此文意如何答。教理准上殊胜门。又准上明二乘有三种中。第二二乘段可得意也其文云。同是菩萨所乘故或俱是小乘故云。准此理融一乘合大乘。合愚法同回心也云。此文意也。

十五。问。上明三乘有三种然只有二种无一种标释不同。是何意耶答。一义云。孔目章云。二三通三二此文意二通三。三通二可得心也。若合二云语势三云语势通故。乘语便云三也。是又复古记意也。彼记意。以本祖解释为证也一义云。第三段缺漏可得心。传者误此第三段书落欤。一义云。第二段中别科。亦有三段。此三段中。第三段以。远总科第三段也。远列科第三段成也是总别两异释也。他师释义有此例。观经定善义第三在之。彼宗学者。可寻之无量乘者如何答。问答抄有释略之。

融本末已下

十六。问。会融无二同一法界尔者。是同教义释欤答。一义云。同教义释也。有二门已下。重以二门释不二义也。第一门。三乘即一故不二也释第二门一乘即三故不二也释。次即不坏权已下。上二门重以道理释成也。是故一三融摄体无二也者。上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总标结归也。一义云。会融无二同一法界者。未是同教义。其故会融无二义。别教法门中。或总该万有云。或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云。皆是会融无二义。而别教义非同教义也。是故会融无二言。即同教三一合论。难得意故。有二门已下。渐三一合论所因出两门立也。即第一泯权归实。即是唯别教也。第二揽实成权。即是唯三乘也。以此两门为同教一乘所因也。次初即不坏权已下。唯别唯三所因以。全三一合论位。即名同教义释成也。重意。此唯别唯三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是同教一乘义也。此三别合论义非只融会无二释强非同教义也。

十七。问。章云。虽具存坏等此文意如何答。师云。意存坏共尽非。于三乘存。一义终即尽。坏一义尽非次虽具隐显云。于一乘显一义终不可尽。隐一义非不尽也。

十八。问。今章云由此镕融有其四句已下文。于融本末一科作四句欤。总一乘义一章总结欤答。一义云。融本末内作之。第一问当科泯权归实内第二句。揽实成权门第三句初即不坏权乃至。而不碍一第四句。是故一三融摄体无二也(文)意体无二非三非一。是故设同教法门。直得法体即同果海也若然当门中建立也。一义云。今科四句。是即总一章总结也。第一句上分相该摄两门也。第二句即分相中所引三乘。该摄中所融三乘也。第三句同教分诸乘融本末两科也。第四句即上性海果分当是不可说义云者是也(为言)师以后义可为正义(云云)寻云。就第一义。抑今文至第四句云。非一非三。如上果海(文)融本末一科内。何处直说果海乎。既上果海云。是岂非指当是不可说文处欤。如何答(云云)。

十九。问。并如别说者。指何章疏乎答。师云。起信别记也。

教义摄益第二略之

古今立教已下

二十。问。圆音章云。四音义。略作四门分别。一举义。二决择。○初中有二。一谓如来能以一音。演说一切差别之法。所谓贪欲多者。即闻如来说不净观。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圆音。是故华严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二谓如来一音能同一切差别言音。谓诸众生各闻如来唯已语故。华严经云。一切众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第二决择者。或有说言。如来于一语业之中。演出一切众生言音。是故。令彼众生各闻已语。非谓如来唯发一音。但以语业同故。名曰一音。所发多故。名云圆音。或有说言。如来唯发一梵音。名为一音。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令其所作感解不同。故名四音。非谓如来有若干音。或有说言。如来唯一寂灭解脱离相言音。名为一音。而诸众生机感力故。自闻如来种种言音。故名圆音。非谓如来音有一有多。问。此上三说。何得何失。答。若别偏取。三俱有失。何者。初说但多。无一音故次唯一语。无多音故。后唯无性。非音义故。如实义者。三说合为一圆音义。何者。若彼多音不即一音。此但多音。非是圆义。以彼多音即一音故。镕融无碍。名作圆音。若彼一音不即一切。但是一音。非是梵音。以彼一音即多音故。融通无碍。名一梵音。若此等音。不即无性同真际者。是所执故。非如来音。以彼音等。离作故。无性故。如响故。所以法螺恒震。妙音常寂故也(文)。

二十一。问。今章第一师。一音教者。彼圆音章三义中。当何义耶答。一义云。菩提流支是一音异解师也。是故。今圆音章三中。当第二义也寻云。若尔者。如何清凉。依菩提流支。立大小并陈义。当圆音章第一义也。依罗什三藏。立一音异解义。是当圆音章第二义也。如何。乃至圆觉疏抄等如是。准之答。皆是传者误如此云也。今章并探玄记。皆一彻依菩提流支。立一音异解义事分明也。一义云。人法影略也。答菩提流支略不释大小并陈义。次举一音异解法。略不出罗什三藏之故。人法互举影略也。诸师如此。其例在之。若如此得心者。今菩提流支所立义。当圆音章第一师义也。一义云。师云。清凉广尽诸家立教故。于一音教分两重别。故委释之。大小并陈。一音异解。不同在之。宗家略述十家故。于一音教。别不立二得。是故今章。一音教中。二师义合可得意也。或先举菩提留支。略罗什义欤寻云。若分者。今章云。随根异解。故有多种不同。此文如何可意得耶答。佛音遍陈大小。随小机闻小乘边。大机闻大乘边。故随根异解释。全不可成相违也二依诞法师等问。或云延法师。或云护法师。或云诞法师。今章如此三义。如何答。延法师者误。言边随落也。护法师者书误也。诞者本以可为胜也。

二十二。问。依楞伽经何文。立渐顿二教耶答。演义抄六云。众悟如日照等者。楞伽经中。有四渐四顿。今唯用一。彼经。大惠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顿为渐。答中。先明四渐。后说四顿。渐。经云。佛告大惠。渐净非顿。一如庵摩罗果渐熟顿。如来净除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此喻十信)二如陶家作略。渐成非顿三如大地。渐生非顿四如习艺。渐熟非顿(十向)上之四渐。约于修行未证理故。下之四顿。约已证理故。一明镜顿现喻。经云。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界(喻初地至七地)二日月顿照喻。云。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流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最胜境界(喻八地已上)三藏识顿知喻。云。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流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诸依。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此喻报佛)四。佛光顿照喻。云。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曜。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要见妄想。照令除灭(亦喻法报前喻顿成。此喻顿照文)。

二十三。问。此四渐四顿。是约地前地上别论之。若依之立渐顿二教者。以地前为渐教。以地上可名顿教乎答。菩萨地前行行渐修非顿。亦渐名义以三乘等先小后大义成许也。以地前非可名顿教。初地已上。一行一切行。八地已上一切行一行等道理。义亦少对小乘。又其上既名顿。知是唯顿非渐义。即顿教为诚证(为言)一义云。更假四渐名立渐教。假四顿名立顿教许也。更不假地前地上等义势也。

二十四。问。远法师者。是半满二教师也。如何。今渐顿二教师中出之乎答。彼师实如难。虽立半满二教。大乘二教。大乘中又立渐顿二教也。此边且同诞师立教也。然此远师诞师立教举破之也五依护身法师云。护身寺云寺名也。

二十五。问。第四真宗教。第五法界宗。如何异乎答。第四真宗教者。专以佛性显宗故限有情。第五通情非情一切境界也寻云。真宗名通依正。佛性名局有情如何不名佛性宗。立真宗称耶答。今真宗者佛性名真宗也。佛性即真故也六依耆阇法师等(文)师云。是即耆阇寺云寺得名也。

二十六。问。第三不真宗。第四真宗。更是法喻别无不同。如何异乎答。师云。第三即约俗谛为一教。第四约真谛立一教也。更法喻不同非寻云。第四第五。如何不同乎答。第五真谛中约不空法德。别立一教也问。南岳大师意。立四教欤答。如问答抄。一特违至教失。二大无三藏失。三乱涉大乘失。清凉加一难。第四不名小乘难也。

二十七。问。干慧等十地者。其相如何答。干慧者。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想念处。是云三贤。此位无漏圣慧法水润干故名干慧也。菩萨住行向三贤云干慧也。性者。暖顶忍世第一法云性地。此位种姓定故。是通大小乘也。八人地。见道前十五心名八人地也。八人得名。见道十六心。八忍八智。以前十五心云八人故。八忍云八人。实八人七智也。虽然忍是道。以之为本故。且七智名隐也寻云。若尔者。如何不云八忍。名八人耶答。忍者以人为本。忧喜善要堪能忍无过人。是故人云事即忍义也寻云。人修道之时。断修惑欤。若断入者。第十五心道类智忍。是迷理断惑也。第十六心是迷理惑断解脱道故。如何第十六心以。可入修道摄耶。未断迷事惑之故。如何答。见地者。第十六心名见地也。是即修道初也。薄地者。欲界修惑前六品断者云薄地。离欲地者。下三品惑尽处云离欲地也。已办地者。四禅四无色九品修惑断得已辨地也。辟支佛地者。此独觉断惑。异声闻事。见修二惑习气断也。菩萨地者。欢喜等十地是也。佛地准之。

二十八。问。付天台立教。亦名顿教。亦名秘密教者。是化法中异名欤。又直如本宗所该。约化仪渐顿秘密不定等建立欤答。一义云。化法中异名也。一义云。渐教秘密教者。通四教。以声闻不见闻华严见。秘密义增故。约增相名秘密教也。又干惠等十地三乘通。渐教之相增。是故约增相名渐教也。虽然。秘密渐教得名不通四教云非也是约化仪。如本宗可得意耶问。云法师。立四乘教。判一代教云事。依凭有何处耶答。彼师立教判一代事。未见分明证。只依法华。释四乘义之故。付之如何释欤。

二十九。问。深密经三时教意如何答。初地外道无因。以正因缘法轮破之也。中时照法轮者。初时因缘法者执心。第二时般若智光以。毕竟皆空照故。云照法轮也。第三时。初时说唯有。第二时说皆空。未显中道。然于第三时。显了立三无性及三性理之故。空者相持。以之名持法轮也。

三十。问。深密第三时。摄终教事如何答。师云。深密是一代通依经限。不可属法相经。相宗学者。认此性经强判有相宗教。今则不尔。此经是不空真如如来义说。全是终教义也。意彼经意。直许法性随缘可得心欤。其例证。清凉唯识本颂以判明真如随缘义。皆此意也(文)。

分教开宗以下

三十一。问。就法分教。○以理开宗此文意如何答。一义云。就法分教者。如来一代能诠教法以为所依。此一代教法五教分别故。云教类有五也。以理开宗者。就所诠义理。各各所当所立宗计不同分别。宗即有十宗也寻云。若依能诠教法。立五教之故。增不至六教。减不云四教云者如何。探玄记中。云以义分教类有五耶。此文无疑。不依能诠教。就所诠义开五教见。若依所诠义之故。宗有十宗者。以义分教故。教可立十教。何乍云以义分教。释教类有五耶。若又以义分教故。教立五教者。以理开宗故。宗可立五宗。何作释以理开宗。云宗乃有十乎答。自元诠三乘义名三乘教。诠一乘义名一乘教也。依教法虽立五教。五教即非不依所诠一乘教义。如来一代教法五教摄属。所依所诠义异分之也。探玄记以义分教类有五释。皆此意也。喻以多贺波贺利布尺寸量如。所量布如来一代教法如。能量多贺颇贺利。所诠义理以一代教五教判属如。探玄记以义分教。能量多贺波贺利边出。今章就法所量布边出之也。下约理以分教结。是多贺利出也。但同约所诠义理。分宗教者。依何道理。宗增云十。教减云五乎云难。同约所诠义。五教之时以义分教。所诠义断惑证理无边取也。此断惑边望一代断。教类不可过五教。是总只法门道理差别边望立五教非也。次十宗之时。以理开宗者。总所立法门所崇差别付立之也。别不依断惑证理一边。若望断惑者。先小乘六教宗不同。更不可有之也复古记意欤寻云。抑此义付。以法为所诠教云事。其证如何答。四无碍辨中。法无碍辨者。能诠教法也。义无碍辨是所诠义也。以此义为证据也一义。师云。就法法义者。是所诠义云法也寻云。下以理开宗义理。如何异耶答。上法者是所诠总名。下理者所诠中别义也。喻就所诠义。八识总心名如。心是八识总名故。今法云得名。即是此心也。眼耳鼻等一一差别道理显。是则别别道理也。今以理开宗云此意也。意断惑证理无边望。五教建立故。教类不可过五。以此义云法。是所诠中通称也。然断惑证理边一教。此一教中部计不同各别义义以。建立法门道理差别显然也。此所崇宗趣付十宗建立也。小乘一教开六宗此意也。此即所诠中别义也寻云。法云所诠通称云事。是何依凭乎答。起信论云。一者法。二者义今云法者是所诠通称云事。以此文为证也。是岂以能诠教为法耶寻云。若尔者。十宗时义理者。是所诠别义欤答。尔也。

寻云。若尔者。探玄记云。以义分教。教类有五(文)此文即就所诠别义分五教云事欤。既于一师释。今章就通称分五教。探玄记就别义分五教云事。自语相违似。今章约所诠别义。即有十宗者如何。探玄记约别义立五教乎。如此释义进退难辨如何答。于法界有二重。一能诠法名。所诠义名。是如四无碍辨。探玄记义者。约能诠所诠相对法义释之故。总所诠皆名义也。能诠法名故也。二于所诠法中立法义意。所诠通称云法。所诠别义云义也。起信论一者法二者义说等如。今章就法界教释皆意也。下约理以分教结释。是如玄记释可得心。能诠所诠相对法义就释故。对能诠法所诠皆名义也设以义分教释。或约理分教释。于所诠中总别相对。内释理付五教分云非也。就所诠总言五教分。就所诠别义开十宗也。今章依此义释之。能诠所诠相对时。能诠名法。总别共所诠义名也。玄记约此义。云以义分教类有五也。

三十二。问。圆满教得名。通同教欤答。尔也寻云。若尔者。上五圆教标列下简别时。后一即别教一乘(文)此释圆满教名。不通同教乎答。就本出之计也。

三十三。问。今章云。中间三者○三乘教也。始终顿三教。皆可名三乘教耶答。今章尔也寻云。清凉大师。终教已上一乘释。总三乘教义不共许之。尔者。师资相违如何答。师资不同。各依一义。今章主心。中间三教皆三乘教。清凉后三教一乘。宗密禅师。顿圆二教一乘云。三义不同也。然今三人所得故。三乘教云事。古来有二义。一义云。法华已前诸楞伽。胜鬘。净名等经中。说一乘道理云事。三乘中菩萨乘见解望说之。菩萨直解了一因一果实理。三乘三果各别执心无之。是望菩萨所知。一因一果一乘大道也。清凉至菩萨终教已上一乘释也。虽然。声闻缘觉更不辨之。此二乘不知望。犹三果各别执滞。宗家望此边。三人所得释也。两师名存边边一义。表里差别也。是故或云三乘。或云一乘。不可为相违欤难云。如此者。望二乘自分。未知成佛实理故。永定永无小执更无改。尔者更是存三义。泯二道理无之。抑深密等存三。可有何差异乎答。深密经等意。三中菩萨乘。于二乘起永定永无见解。判定性无性不成佛义。是故三乘共终三果各别极执起也。然终教已上教。二乘自分小行不知菩萨行。于菩萨者。三乘共一因一果皆成佛道知故。始教不同也一义云。法华已前。终教所依净名。楞伽。胜鬘等经中。对三乘说一乘故。二乘即闻此一乘道理。三教不同是虚说也信受。如来真常如理三乘一性平等平等也觉故。约教皆会。约理皆会。此两重一乘。尔前二乘皆悉信受故。依此一边道理。清凉终教已上一乘释也。依之。大疏一云。终顿虽即泯二异前。而对三显一。曲巧顺机释此意也然此二乘。法华已前。不知小行成佛因。大行非己分思。或不知小果即成大因。其故法华已前。陶练未极故。尚有小乘执心。于行果两重一乘。信解难成立。昔小乘相残。三果别执心中浮也。此所浮三界别执面影边约。章主以此皆以三人所得释也。今至法华。更无如此疑。是故平等大会一乘也。是以嘉祥大师释云。昔说大周为小果。今指小果为大果释此意也。如上所引说是上大品经。并普超三昧经等是也问。顿教大乘意。立言说否答。师云。可立言说也(如常略之)。

三十四。问。空门为始教之义。深密经第三时通欤。如何答。梅尾一义云。彼经第三时教。不见阿赖耶。不见阿陀那等者。八识王所差别。能薰所薰等义空也说故。以此等尚可摄空门为始之中也。此等空。是遍计等空非。直依他可法故说。熏等悉皆即空说故也。但今依不空义属终教。是傍说一义。非实义欤。探玄记通依此等义故。第二第三时教共始教属也。

三十五。问。始终二教得名。依何道理耶答。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依此经立始终名也寻云。若尔者。如经说如何不云有余无上教。云始教终教乎答。直名有余教者。小乘又有余说。为乱此义改。名始教也。若直名无上教者乱彼圆教之故。改名终教也。

寻云。始终二教得名。尚以难辨。若有余言乱小乘者。小乘又佛法始也。如何不名始教。若又无上言。乱圆教者。圆教是佛教终极故。如何名终教云难势有之。若尔者。始终二教得名。未说相乱之过。尔者如何答。始终二教者。源楞伽经渐教本立之。渐教中始终故不通小乘。终不通顿圆也。但楞伽经渐教云许二教难立故。引法鼓经空不空二义。于渐教中。建立始终二教也。

寻云。楞伽渐教言。法鼓经始终教言。以何道理。不通小乘乎答。楞伽经。四渐建立。是菩萨教付分始终故。始言不乱小乘。其上法鼓经空为始者。彼经云。摩诃衍经多说空义(文)尔者。不可取小乘空义。是摩诃衍者是大乘故也。

三十六。问。正立五教事。依何经论立之耶答。一义云。先依深密三时教。立小始终三教也。此深密三时。楞伽渐始二教引合。第二第三时。是渐教中不同也。此第二第三时渐教外。第四立顿教也。此上华严圆满修多罗经文引。第五立圆教也一义云。正五教所依本论。即是起信论也。其故彼论依言真如中。空真如不空真如两门有之。此空真如中。生空真如一分付立小乘教。二空真如义付立始教也。又依不空真如义立终教。依绝言真如道理立顿教。真如生灭两分不分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之义付立圆教也。彼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故今章五教。皆就真如理立五教也。是以今结释时云此约理以分教耳。皆此意趣也。

寻云。若尔者。如何总标段。五教之时。云就法分教乎答。一义云。就法法者。真如理直云法也。结释约理发教以。总标释配当心得。以理云法事分明也。次若就法义如下卷中别辨者。所诠中就总别相对法义中法一义辨五教。下卷中在之(云云)若尔者。此义心若就已下文。不顺当章别义故。下卷。今章约真如理分之故也问。两义中。后义意。依起信一论立五圆教者。如何上华严经以圆满修多罗文立圆教。依楞伽四顿立顿教。深密第二第三时并法鼓经空不空义依立始终教等。皆是别别经论依立五教见。何必可依起信一论耶答。上诸经等。皆是五教得名显为引证据计也。正说五教事。即是起信一论(为言)是指事料简也(云云)问。所诠中总别相对法义付。就总体法立五教。依差别义立十宗云者。约理以分教结释。如何可得心乎答。大都如上记。今释能诠所诠相对法义望。所诠分总别共名义也。以能诠名法故。以一切所诠可名义欤。是折薪记料简也。师主。以此义可为正义(云云)探玄记以义分教会释。同之可得心也寻云。今上就法分教结释时。约理以分教释。其后若就法义如下卷别辨等云。此若就等别义以分五教。下卷见。尔者当段约理结之。下卷约法分五教故。上卷下卷分教差别欤见答。约理分教了简如上。若就法义释。上卷下卷别义非。今所诠中总别相对法义约。开五教十宗。就中约所诠法分五教事。委下卷所诠差别中有之问也。更别释非。尔者。上卷下卷。一彻约法分五教可得心也(为言)问。指事料简意。以理开宗理者。真如理欤答。尔也。空真如中生空真如一分付。小乘六宗立也。自第七至第十难之。可心得也是故。十宗差别。皆依真如理也问。总别相对法义约。下卷云。约所诠法虽分五教不同。约差别义无开十宗义。若尔者约法义开宗教事如何。下卷中指同耶答。指事心若就法义。法义者。法即义得心欤。总所诠通云法义。于所诠中总别相对法义非。若折薪意。当章若就法义等下卷指事。于所诠中总别相对法义内。约法分教事。下卷具释也让也。义边约分十宗事指同非寻云。若尔者。如何云若就法义耶答。虽云法义。意取法也。乘语势云法义欤。

一我法俱有宗以下

三十七。问。今章云。我法俱有宗。此有二。一人天乘抑今十宗建立者。是就佛教门。可建立之。以非佛教。如何属佛教宗耶答。今人天乘者。是一向梵王等所说。五戒十善等以。人天乘教名非。今章十宗内。人天乘教章。是佛成道最初。为提谓等五百价人三归五戒等说。以此等为人天乘教也。所诠同是如来金言也。更即非凡人说。岂不属佛教宗耶寻云。静法寺惠苑。立四教之时。立迷真实执教。清凉破之时。交以邪宗破。然今人天教。立限佛说事。今章都所不见也。既我法俱有云。人天乘教中。岂不取凡人所说十善五戒等耶。答若凡人所说十善五戒等。非佛说故。今十宗内不取之。是故交邪执过无之。但清凉有此执故。我法俱有中。不出人天乘教。

三十八。问。今章云。彼立三聚法抑三聚之义。是积集义欤。如何答。聚集义也寻云。如何以无为可名聚耶答。无为有三无为。三种合集名一无为。犹有聚集义也。

三十九。问。抑于我有几种类耶答。我有三种。一即蕴我。即是凡夫我也。二离蕴我。是外道所计我也。三非即非离蕴我。即犊子部所计我也寻云。凡夫我。外道我。利钝不同如何答。外道我利根也。外道最利故。蕴体一一推度。更五蕴我即无之。是故我是离蕴有之计也。重意。蕴中不见我。是利根故也。

四十。问。于外道所计离蕴我。可立大小耶答。尔也。我大小有三重。一大同虚空我。二旋转身中我。三随身不定我也寻云。彼二义意如何答。旋转身中我者。我量即是极微量也。此我如极微。六根旋转。五蕴主宰。令成大我也。是更非即蕴。次随身不定我者。所诠我大小者。人身量不同依也。若人五尺有。我又又可五尺。若人一丈。我即可一丈等。如此可得心也。

四十一。问。今章云。立五法藏此中于无为如此立藏名耶答。藏者收义也。一无为言处摄三无为也。是故云藏欤。大疏一云。今总收一代时教。以为十宗。第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等。彼立三聚。一有为。二无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谓三世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故。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计虽殊皆立我故钞四云。第一宗中先立理。谓犊子部等者。等取余四部。谓此道所计中总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犊子部。二法上部。三贤胃部。四正量部。五密林山部。故总为五部同计。言一少分者。泰法师云。更等取经部中根本经部。不等末经部。以本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文)。

二法有我无宗已下

四十二。问。萨婆多等意。于三世法体。许生灭义欤。如何答。昔两寺共。于法体不许生灭义。于功能许生灭云。东大寺。近代圣禅僧都之比。学者评议云。于佛教。乍云有为因缘法。争设虽体也不许生灭义乎。若一向不许生灭者。如何异无为法耶。改谈之也。当时三井寺计。如昔于法体无生灭云传难云。两义共不明。若于法体有生灭云者。如何光疏云此宗诸法体皆本有四相于彼但望用说耶。若当世东大寺学者。如何会此文耶。若于法体无生灭云者。如何萨婆多论云体非常故用亦无常耶。尔者。三井寺学者。如何会此文耶答。三井学者。体非常故文会云。摄用归体故。云体非常故也。意以用生灭摄法体见。体即有生灭。是用不离体故也。次东大寺学者。会四相于彼但望用说文云。俱舍论二十三。颂曰。何破用云何无异者。便坏有虽未生灭。此法性甚深也又云。许法体恒有。而说性非常。性体复无别。此真自在作(文)此经部破萨婆多也。如外道说自在天作世间问。一云。谓能生能长心心所法故。为处是能长彼作用又云。此宗诸法体皆本有四相。于彼但望用说。非体论颂疏第一云。依萨婆多宗。法体前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已上准此等释。诸法生灭约功用论之。于法体中。更不可有生灭见。三井义顺欤。又云体非有故。用亦无常此释顺东大寺义也大疏云。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等。彼立诸法不离色心。或立三世无为。或分五类。皆无有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抄四下云。疏二法有我无宗等者。○今初。言等者。等取余二半。谓此计都有三全一少分。谓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轮论云。同说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闻部。宗轮叙多闻部云。余义多同一切有部。并不立我。计法有实故。言少分者。化地部末计。彼云。过去未来并皆实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识故名有法无我。

三法无去来宗已下

四十三。问。过未无体现在有体用义大乘如何异耶答。过未无体义。大乘更无异。就现在有体用义。大小不同也。今法无去来宗意。现在上体用者。俱是体用即实有也。更不可云似法之故也。大乘心。现在上体用者。依他如幻似有。更不可谈实有。差异不待言也(为言)大疏一(文)云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说有现在及无为耳。其过未之法。体用俱无钞四下云。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者。先标宗。说有现在下释。而云等者。等取六全一少分。谓。都七全一少分。同有此计。一大众部。二鸡胤部。三制多山部。四西山住部。五北山住部。六法藏部。七饮光部。宗轮论叙制多·西山·北山云。余义多同大众。叙法藏亦尔。叙饮光云。余义多同法藏。故上七部。类同此计。言一少分者。取根本化地部。彼云去来世无现在无为是有。北京素公云。以前义故。四分律法藏部义。及四阿含僧祇律。大众部义。并是第三法无去来宗也(云云)。

四现通似实宗已下

四十四。问。说假部经部成实三部。三科相望。判假实一同哉答。说假部意。三科相望。在蕴实。在界处假也云事。如今章。次经部成实意。必非三科相望义。只明假实不定义计也。虽尔。俱出现法上。通假实之义。即当章现通假实义不违。是故章云。成实论等经部师。亦即此类。结释此意也寻云。成实。经部。假实不定一义同也可云乎答。成实论意。元是数论师弟子故。入佛法后犹外道习。教论师四微能造四大所造义立也。尔此师意。四微是能造故。以之为实体。四大所造故。以之为假法也。假实不定义。经部师弟子故顺此义。建立能造所造相对。假实谈成实别义也。次经部论师意。以四大为能造。以四微为所造也。虽尔。依能造所造。不可分别假实也。设能造所造极微见边。即是细实也。此能造四大种。所造四微。和合所成。似和合法。云假法也。重意。此能造四大。所造四微。名八事也。此八事位。即能造所造俱是极微极微望。所造四大种极微。即是假法心得也难云。若尔者。经部成实两义。假实大不同也。何以清凉大师。释其成实论云入佛法时。经部摄故耶答。总当章现通假实中。似实谈有三义不同。一说假部意。约三科论假实也。如今章。二成实论意。约能造所造论假实也。约三科不论假实也。三经部师意粗假细实义也。不依能造所造。不约三科也。虽尔。经部。成实。于似实义门不同现通假实道理。三义更不同无。是故合三师。为当门建立也问。经部师意。于三科无假实分别义云事。道理难辨。其故。俱舍论光记第一云。毗婆娑宗。蕴等三门。皆是实法。经部所立蕴处是似。唯界是实。今论主意。以经部中说略一聚言。许蕴是假余二是实。此等释岂约三科非分别假实耶。若尔者。经部师意。不可限粗假细实一义见。如何答。师云。如难势。他师解释分明也。虽尔。自宗祖师解释。如此解释未见及也。若论藏之中。正如此分明有之者。清凉当门下。约三科如何不释经部师所立。而可举粗假细实一义哉。知自宗意。经部假实不定义。以粗假细实一义。为正义云事。但于他师解释者。于经部种类繁多也。尔者经部别师中。如此一义有之欤问。今章释光师释合。约三科定假实事。三义不定也。三义各别道理。如何心得耶答。今章在蕴可实等意。上卷私记末云。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等。彼说无去来世。现在世中。诸法在蕴可实。在界处假。随应诸法假实不定者。界处门中。依缘积聚故名为假也。其蕴门中依缘不积聚故名实也。所谓依缘即是十八界也。依即所依六根。缘是所缘六境。即是六尘也。识乃为能缘也。此六根六境六识三种积聚。名为十八界。若有缺一法时。则不成界处义故。然此三法积聚。而无界处自体故。名为假也。所谓积聚。但是体积聚也。非是义积聚。喻如聚立树木乃是称为林。亦如兵阵等。皆名为假也。界积聚义。亦复尔也。但是诸法各别积聚。不是一法自义积聚。界名为假也。所谓义者。如一色质碍性中则有青黄众多色名为义积聚是也。若就蕴门中。亦有积聚义。故名曰四蕴。若尔者。蕴中亦有积聚义者。已同上所明界处积聚。则应名为假也。然何故在蕴门中。名为实乎答。约其蕴门而说假实所以者。今且自色蕴中。虽已积聚一切诸色而成唯一质碍之性。遂不交涉于自余异蕴性也。又如青黄赤等诸色。虽有种种差别。而但涉彻自一质碍性故。唯是约自义积聚。不是各别他法积聚故。云在蕴门中名为实也。又基法师宗轮疏云。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以释于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义林章云。声名句等若在处等体非实有。以说依缘有积聚故。若在蕴等便实。虽有积聚。不说依缘名蕴故在蕴可实等今章释随此。私记意诚易知。是故更不恐繁引之也。说假部约三科分别假实事。道理委悉。如上私记。次光师蕴处是假等释心。十八界是根境识三。各别开之。法数所有悉尽可一二直说故。十八界云实也。蕴处界三科法门。俱是十八界略说。少分合成十二处。多分合成五蕴也。蕴处是略说聚集故假法也。十八界是广说直说故云实也。次光师疏许蕴是假等释者。三科同虽积聚义。蕴不摄无为故。是假法也。界处是摄无为故。云余二是实欤。是故则界处法门实也。蕴法门假法也或一义云。五蕴是三科中略中极略也。极略而聚集故尽法相至极也。望之云实法欤。十八界是广中广故云实。十二处是广之中略故云实也。蕴是略中略也。是以云假也(为言)寻云。若尔者。十二处。是望界者略说。如何不云假耶答。略中略说五蕴。广中略说十二处望蕴即假。略中略故。处是广中略故也此光师释料简。即是私安立。更不可定量。一向推臆度也。退本宗学者可寻之问。于假义。几义谈耶答。假者。一因缘假。二聚集假。三相对假也。此中今章界处假义。当相对假也。因缘假者。小乘中无之。药是聚集假。非相对假。是故云实欤寻云。假云事即空也云事欤。又有法位云假欤答。师云。假者如无释也尔者。一向非空无义问。经部。成实假不定假。今三种之假中是可何耶答。

问。一切器界等。皆极微所生也云事。其相如何答(云云)合出十五子。如是展转生一大地。皆名有实(云云)。

问。今章云。四现通假实已下文意如何答。在蕴可实。在界处假。是说假部。约三科别假实义也。次随应诸法云已下。是成实能造所造相对假实为。经部粗假细实假实两义释文也。一义云。随应诸法假实不定。上约三科假实不定也云说假部心结可得心也(为言)。

四十五。问。成实论师。即经部耶答。一义云。不尔。成实论师。是昙无德部所摄。南山等御释心也。其故。探玄记中。于当门中。成实论及经部别师释。此文分明。经部别师成实论师可各别见。既以及字。显二论师别故也。若尔者。准此玄记释。今章文。成实论等经部别师亦即此类可训也。一义云。清凉即释其成实论○入佛法时经部摄故故。成实论师是经部别师也云事。更不涉余义。但玄记成实论及字。经部别师。有两类不同故。以及字等类经部兼也。是以今章云成实论等经部别师。知此释是成实论师。即经部别师之可摄师主以此义。可为正义(云云)大疏一上云。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之中。法在蕴为实。在界处为假。其成实论。经部师。即是此类抄四下疏四现通假实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说假部。一少分即末经部。以根本经部是第一宗摄故。其成实论。先是数论弟子。以所造为能造。后出家入佛法时经部摄故。三藏云。经部细实而粗假。假实义同故。现通假实摄。此说假与一说说出世别也。此谓欲真谛中皆有假实。蕴门明义是实者。实即积聚故。界处门明义是假者。体假积聚故。今疏云其成实论。即是少分末经部也寻云。成实本师。数论外道意。以所造四彻为能造意如何答。抄四下云。自在黑姓拘式。见大论难受。略抄七十偈。此婆罗门。初入金耳国。以铁叶腹。头戴火盆。击王论鼓求僧论议。因诤世间初后有无。谤僧不如。遂造此七十论。申数论宗。王意朋彼。以金赐之。外道欲彰已令举遂以金七十标名○梵音不同耳。梵云僧佉。此翻为数。数即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言二十五谛者。准百论云。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神为主常觉相处中。不坏不败。摄受诸法。斯则五大亦为能生(文)成实论。随本宗故。顺彼数论师一义。四微能造义成。

五俗妄真实宗已下

四十六。问。俗妄真实义。约三科心得乎答。师云。尔也。苦集二谛所摄。三科皆是虚妄也。灭道二谛所摄。三科是可真实也寻云。小乘教意。前十五界唯有漏故。佛果位后三界也。若尔者。佛果位岂具可具三科耶答。如难佛果位不可有前十五界。是皆有漏故也。是故果位只后三界有之。设具虽不备之。既十八界中三界故。灭道所摄之十八界可云也。意界法界意识界云是也。此三界是十二处中。意处法处二处当故。十二处中意处法处果位被属故。灭道二谛所摄十二处可云也。此二处者。五蕴中四心当也。除色法一种计也。此四心是灭道二谛所摄五蕴可心得也问。灭道二谛所摄蕴处界。皆是真实法体也云者。上第四宗心在蕴可实在界处假释义。法门义势。前后相望。剩是前第四义是胜。今第五宗即似浅略。如何其故。蕴是实法云义不可然。苦集二谛所摄蕴亦是虚妄也。如何云实耶。界处是假法也云义。又不可然。其故。界处灭道二谛所摄界处。即是可实法。如何云假法乎。殊界处是摄无为。无为法岂是假法耶。进退未尽理说故。第四即浅。第五即深。尔者。浅深次第故。最有其谓。

四十七。问。俗妄真实宗意。说出世部等者。等何部耶答。内等非外等欤难云。清凉大师云。五通小大(文)疏云。说出世部等。此等字等取中论一半向前释给。尔者。今此师心既云等。准知等中论一半见答(云云)大疏一上云。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虚妄故。出世反上抄四上云。疏五俗妄真实宗等者。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为真。非是假故。是实也。少似中论一半向前(文)。

六诸法但名宗已下

四十八。问。于一切诸法上所假立名分实有也可云乎答。尔也付之。若尔者。于法上所立名。全是实有。全是法执也。何以法实有义。通初教始释耶答。法上假所立名实有。经名下所呼显世间出世间法体全是空也。如此义。略有为空无为空等义顺。是故通初教始问。此通初教之始者。此诸法但名宗故。即是始教初门也云事欤。将又此第六宗。初教初般若空门邻云事欤答。二义俱在之。疏一上云。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文)抄四下云。疏六诸法但名宗等者。则显出世亦假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论。若有世间即有出世间。既无世间何有出世间等(文)。

七一切皆空宗已下

四十九。问。清凉大师。第七云三性空有宗。今云一切皆空宗。如何不同耶答。当章意。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熏等悉皆即空故。第三时所建立依他如幻法。皆空自性摄。今云一切皆空也。是故大乘法师应理圆实宗皆今章第七内当也。今至结释。云如般若等者。深密经第三时等也如何得意。今章第七是广也。深密第二第三合云皆空宗故也。清凉第七是狭。限第三时故。疏一上云。七三性空有宗。谓遍计是空。依圆有(文)抄四下云。疏七三性空有宗者。即是大乘法师所立应理圆实宗问。小乘教内。广开六宗不同者。于始教内依深密第二时立一切皆空宗。同依彼第三时教。如何不立三性空有宗。两师互举一边。不义理耶答。小乘教中。约教者望断证次位故为一教。约崇尚者。违诤多故。宗六宗建立也。大乘中别无违诤故。宗教无不同。是故宗家第二时为本。摄第三时熏等即空义。清凉第三时为本。遍计空一义。第二时皆空宗摄也(为言)。

八真德不空宗已下(宗家清凉)不同

五十。问。清凉大师。第八云。真空绝相宗。今章与得名空有遥不同也。今章第七皆空宗。清凉第八绝相宗。更无不同如何答。今章第七皆空宗唯遮非表。清凉第八绝相宗。迹下兼显显理故不同也。是故今章第七始教。清凉第八顿教故。非讨论也。次今第八门真德不空义。清凉第九空有无碍义。同是终教义故不同无。尔今不空宗者。空不空相对。第七第八不同也。总终教中有二门。一不空义。二空有不二事理平等义也。此中不空义。真如不空一义。空有不二事理融摄平等义边不显。是故今章不空宗为第八。相想俱绝为第九也。直显真性故。又顿教中总可有二门废立。一拂迹下理显。二直显真性义。不见佛迹边。然清凉拂迹下显理义以为顿教。事理平等空有不二义以为终教故。顿教为第八。终教为第九也。设宗家意。顿教中拂迹一义。终教事理平等一义相对时。顿教浅终教可深。又清凉终教中不空一义。顿教中直显真性主\义相对时。终教浅顿教可深也。若尔者。其时清凉如今章可次第也问。浅深义如何可得心耶答。大都常途五教次第。可依此道理也。终教事理平等浅。顿教直显真性可深如是所望义不同故。终顿二教次第前后不定也问。终教不空义事理平等义。二门既各别也。如何不分二宗不同耶。顿教中拂迹义。真显真性义。二门亦不同也。如何不立二宗别耶答大疏一上云。八真空绝相宗。谓心境两亡直显体故(文)抄四下云。疏真空绝相宗。即是大乘法师胜义俱空宗(文)又云。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师。大乘则有八宗。七名胜义俱空。八名应理圆实。即以法相为应理圆实。法性为胜义俱空。今回七为第八。八为第七(文)私云。慈恩胜义俱空者是第二时教当也。应理圆实是第三时教也。清凉约妙智三时故。大乘法师第八回为七。即深密第三时即妙智第二时教也。第七回为第八。即深密第二时妙智第三时教也。顿教唯拂迹边即深密第二时教。尚不及彼第三时教。尔今疏应理上。真空绝相建立。拂迹下合显理故。三性空有宗深。虽然尚拂迹为本。合显理故。终教事理平等义不及也。是故顿教终教深。今章以直显真性义为顿教故。尚事理平等义深。况不空一义耶。依此理故。终教浅顿教深也。

九。相想俱绝宗已下(宗家清凉两师不同)

大疏一上云。九空有无碍宗。谓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抄四下云。九空有无碍宗等者。谓互融故。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语空必摄有。言有必摄空。故曰互融。言双绝者。有即空故有绝。空即有故空绝。言不碍两存者。不坏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空不亡。真如随缘者。上言空有。容滥但有故。说真如即空。空即真如。又异但凝然。故云随缘。非无不变。具恒沙德者唯法性宗唯非空寂而已。上皆实教中义。如前立教中辨。

五十一。问。十宗七八九次第两师不同。依何道理耶答。宗家空不空直显真性三义次第依故始顿次第也。清凉法相无相性相无二三义次第依故始顿终次第欤。

十圆教已下

五十二。问。于圆教中。有四法界等义。所崇尚随又不同也。如何于圆教。不分四宗不同耶。其上既分别教圆教不同。渐顿二机随亦可不同。如何不为二宗耶。一于初小乘教者教即广(含六宗别故)二于始教中教狭(回心直心不同故)宗即广(含回心直心不同故)三于终教中教即狭(真如不空教事平等教不同故)宗即广(宗家以真如不空义边事理平等义收故也。清凉以事理平等宗收不空真如故。宗即还摄诸法门之故广也。教即狭者于教中真如不空义事理平等义不同故)四于顿教中教即狭(拂迹下显直显真性义不同故)宗即广(宗家以直显真性义拂迹显理义摄故也。清凉以拂迹宗兼摄尽直显真性义故也)五于圆教中教即狭(同别二教义不同故)宗即广(以圆具德一宗摄四法界及同别义故也)所诠于始终顿圆四教。皆有始终两门故。于一教中自有权实。于宗中总为一教。不分权实故。宗还广也。尔大小相对。小乘教即广宗即狭。今大乘意。教即狭宗即广事。宗教相望义。不一准事。太不明如何答。小乘中。一教中所崇尚不同故。宗分六宗。今大乘中。一教内崇尚故多。是故宗又不同。于一教中。无违诤故也。教必不依崇尚故。始门终门合为一教。宗即约所崇尚故。当教中所宗一门。是故宗即无不同。上于后四教难势重重。教时合始终为一教故。以教为广勿论也。虽有始门终门。于彼四教。未立八教为四教故。知教广宗狭云事。理在绝言也。殊于圆教中立四宗。或不立二宗云事。诚于圆教有四法界及同别不同。圆教中。所崇尚只一事事无碍法界故。余法界殊非所崇尚。是故宗即无不同。教云时不依所崇尚之义故。四法界。及同别等义。合为三教也同别无碍为一圆教释等祖师之趣此意也。大疏一上云。十圆融具德宗。谓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无尽自在故。抄四下云。疏十圆融具德宗。广如义分齐。

五十三。问。以此十宗。相摄五教事。如何答(云云)大疏一上云。然此十宗。后后深于前前。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后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无相宗。后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始教。八即顿教。九即终教。十即圆教(文)师云。师意第三无去来宗通大乘云。顺大乘过未无体故也。

五十四。问。乘教开合者。乘教二共开合欤答。师云。此章有三科。第一教开合。上诸师立教会也。第二以教摄乘故。就教开合乘。第三又约教本末相收义明。是教开合也。问。乘教者如何答。师云。一义。乘是所诠。教是能诠也。一义乘是约机。教即约法也问如此于乘教开合。是何所表耶答。上为欲知真金。先举铜赤。欲知真金五教十宗故。先举铜赤诸师立教也。然既诸师立教知毕。次立五教十宗矣。今乘教开合上。诸师立教总相会通也。第一会一音教师。第二会屈曲平等二教。第三会四乘教。第四五会天台四教欤。

五十五。问。本末镕融唯一大善巧法者。此文心如何答。一义云。上四字。约本末圆融义。总为一教也。下六字。总如来一代大小诸宗。皆是如来大善巧实语。更无二教。约此义总为一教也。于清凉御释者。别无二种。如来一大善巧义以为一教也。

五十六。问。本教中。可摄法花同教义乎答。于法华本有二重。一摄末本。二所归本也。初摄末本。是末教中可属。次所归本是合别教中可摄也。所演是全别教故也。法华摄于余经归华严故释此意欤。大疏一上云。第四总相会通曲分为二。先通会诸教。后会化仪前后。今初。诸德立教各自所据。今虽立五。亦会取诸说。略有五重。一或总为一。谓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一音所演。则前之二师立一音者。不失道理。二或开为二。此更有三。一对小显大。初是半字。后四皆满。则无违二藏等言。二对权显实。则前二是三乘。后三为一乘。则不违法华四乘。三者又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对三显一。曲巧顺机。后一直显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论说。此同印公平道屈曲。三或分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后三一乘。或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此三亦顺四乘抄三上云。第四总相会通中。文多易了。随难则释。言三者又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者。三即终教。四即顿教。此之二教。俱一乘。故云泯二。则异前始教存三乘也。而言虽者。虽明一乘。由是对三显故。同前二教亦入屈曲之数。则前四教皆屈曲收。后之一教方是平等。故顺印公。此三亦顺四乘者。初一小乘。次一三乘。此二皆是三乘教摄。以初小乘即三乘中之小乘故。后三是一乘故为四乘也(文)问。以乘摄教之义。如何不作之乎答。无之。义自有之问。绝相一乘下。如何不云云云乎答。顿教中。无法相差别故。云云不释也问。如以意等(云云)此约始教(文)尔者。八意一乘。不通终教已上乎。若不通。如何上同教一乘种类中。举此八意证一乘乎答。此八意一乘。性相通论故。一乘义以诸教配属时。以八意属始教无失。总此八意一乘合说密意显了二重故。通终教及圆教之条勿论也。

五十七。问。小乘中三。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尔者。以有入寂由。如何不释始终同义耶答。小乘中三俱入寂故。其义亦不遮也。今章出一边计也问。始教中三。始终俱别。以有入寂故彼教意。不许始别终同义欤答。若约不定性之类者。可有始别终同义也。今约定性故。云有入寂故也。

五十八。问。终教中三。始教俱同并成佛故(文)尔者。可有始别终同之义耶答。复古记一云。三终等者。始同者闻般若同观性空故。终同者。并成佛故。探玄又有近异远同三。谓。初以三乘方便引之。后同以大乘令得度等。名力士经大般若等诸大乘教。于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以约始终一类此世定故。如是说者则终教自具四句。一始同终别三。同闻般若等故始同也。皆为三人所得故终别也。以终教亦收共教三乘故。二始终俱别三。以大品等通说三乘法。通益三人则谛缘度别。是三法始别也。通三人得益是终别。虽有权实。皆具三乘此世根性定故。未过八万劫等未回心故。三始别终同三。终此世根性异。未至无余位。不发心。须说二乘引令入道。谛缘度不同始别。又以八六四二万十千劫醉三味酒始别。酒消然后觉终同也。四始终俱同三。始同闻同观也。终同者以许回心作佛也师云。之讲说此记之趣问。终教同教俱是始终俱同。约理平等故。今同教始终俱同。约四法开会故不同也。彼陶练一乘机类之类也问。诸教相摄两门意如何答。初门中于圆教中。唯一圆教者。是约普眼机自证所知。以实映权即方便相尽也。是故不见余教也。次或具五教等者。是从三入一之类故。一一经前四教。其后入别教。故云或具五教也。其上同教者。三一合论故。同别教含别教。同三乘含三乘故。三乘及别教以所具初不可类之。十重唯识总具十门。亦同教说释。准之可会之。师云讲说正义次顿教中唯一。终教中或一。始教中或一。是皆当教当教。自分自分当机也。是直进类。顿教中具四。终教中或三。始教中或二。是皆回小入大机也。非直进类。各望当机当机。当教已前教以入。当教摄方便也。次以末归本义。准之必可见之问。是则诸教已后。是一章总结欤答。尔也。上所明诸教差别总标唯一大善巧法结归也(为言)问。本末句结成网云释意如何答义宛第三云。释曰。诸教本末句结者。应成六句。谓。一小乘唯相。二顿教唯性。三法相宗要多性少。四终教相少性多。五空宗中非性非相。六圆教中全相全性。是以性相相参。六句交织。故云结成教网。以此摄化不坠含灵故。云无不周尽。故此经云。张大教网。置生死海。度人天鱼。置涅槃岸。此之谓也(文)师云。以此记讲之。是故今记置也。

建武元年六月七日记之

华严宗灵波

五教章见闻钞上卷第四

教起前后已下

一。问。教起前后者。初说后说前后欤。时通一代前后欤。

一代前后欤

二。问。本教末教者。化仪欤。化法欤。

三。问。章云。初者谓别教一乘○即佛等尔者。今此文心。见六成就等之义欤。

四。问。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已下文意如何。

五。问。密迹力士经。初转法轮时。通益三机者。三机共闻四谛法轮。得各别自果可云乎。

六。问。弥沙塞律者。是指何律乎。

七。问。如弥沙塞律说○乃于鹿野苑而转法轮(文)尔彼鹿园法轮。是第八七日说也。如何同时异处之中。此律可出乎。

八。问。四分律者。今指何文乎。

九。问。萨婆多论者。指何文乎。

十。问。兴起行经者。指何文乎。

十一。问。正见本经。成道第二年。度五人今何云十二年乎。

十二。问。今此有人解者。章主可依用乎。

十三。问。自下总结也。尔者。唯结第二时处俱异欤。将又如何。

十四。问。章曰。或前后故者。可有第二七日已前说三第法欤。

十五。问。所引经论之异说。可和会归一意耶。

十六。问。纵虽见闻有异。而其中可有正否耶。

十七。问。当段前后者。其相如何。

十八。问。十门次第。是浅深次第欤。

十九。问。第一始终闻小类中。如来在世一代之化仪。始终闻小之义明。如何出灭度后诸部异说证之乎。

二十。问。第九始终顿圆中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文)此文是何意乎。

二十一。问。第七○阿含施设者。何乎。

二十二。问。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指末会摄比丘会乎。广指华严经中同教义欤。

二十三。问。出现品。依本起末本者。是以同教一乘为本欤。

二十四。问。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云。或又如法华中回三入一乘是也○等云。此文心如何。

二十五。问。第十门中。云见上诸教并是无尽性海等然者此性海者。究竟自在果欤。将约缘形对果分欤。

二十六。问。娑婆如是化身所居土。即是秽土也。以何道理此处即华藏世界证耶。

二十七。问。说思惟行因缘行等云。此意如何。

二十八。问。今章云不动道树等。文意如何。

二十九。问。娑婆与本树等处者。小乘大乘。共木树草坐成道欤。如何。

三十。问。在净土中所得经数。几计有之乎。

三十一。问。安养世界。界内外中。何土乎。

三十二。问。今章。主异中主者。说主教主中是何乎。

三十二。问。圆教意。三世间。皆是十身教主也。声闻等及国土说等。是说主即教主非乎。

三十四。问。第四众异者。此文意如何。

三十五。问。同生异生之类。于可有几不同乎。

三十六。问。佛境界之境界分齐者。所缘二种境中是何乎。

三十七。问。末会六千比丘。是权为。转为中何乎。

三十八。问。唐本章不同如何。

三十九。问。所依定。一乘三乘。其不同如何。

四十。问。位异中。结通十方义。如何。

四十一。问。今章位异者。一乘位。行布圆融二位。共异三乘谈明欤。又举圆融一位。

简三乘差别位欤

四十二。问。行异以下。文意如何。

四十三。问。圆教中。施设法门时。正以事相显法门施设欤。将总无量圆融事。圆教事异三乘云事欤。

四十四。问。本会三种缘起。受何师口决。如是心得乎。

四十五。问。若以神通以下。文意如何。

一。问。教起前后者。初说后说前后欤。时通一代前后欤答。今章前后者。总华严是根本法轮故。最初顿说。更无余说。诸余教法。随机故。更是华严已后说。

二。问。本教末教者。化仪欤。化法欤答。本教者约化法。又约化法者。一乘无量教法本如此故。之本教为。约化仪者。一代诸说云本教也。末教者。若约化法者。无法如是故。是故名末教。若约化仪者。三乘小乘经等。华严根本法轮后说故云末教也(为言)。

三。问。章云。初者谓别教一乘。即佛(文)尔者。今此文心。见六成就等之义欤答。今章六成就中。有四成就。今初即佛者主成就也。第二七日者。见时成就也。在菩提树下者。是处成就也。先照高山者。是众成就也。信成就及闻成就者。通诸经故。不出之欤。尔今一乘不共。即是成就也(为言)。

四。问。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已下文意如何答。此已下文。是约十玄释也。同时演说十十法门。主伴具足。圆通自在者。同时具足门也。该于九世十世者。十世隔法门也。尽因陀罗等者。帝网门。则于此时并同时缘现。微细相容安立门也。何以故卷舒自在故。在于一时者。一多相容不同门也。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是诸法相即自在门也。已上六玄门既释成也。次。何以故。同一缘起故者。是前所因。缘起相由出也。次。无二相故者。所因法性融通义出也。问。今同时异处外。别可有异时处义同时同处义乎。答。师云。异时同处义。可有之也。如本业经是也。此经菩提树说故也。梵网经者是异时同处义。次同时同处义。不可有之。

五。问。密迹力士经。初转法轮时通益三机者。三机共闻四谛法轮。得各别自果可云乎答。闻谛缘度三因。得三果差别也(如问答抄)寻云。若尔者。探玄记第三。引密迹力土经已。三转四谛通达三机(文)此文无诤三乘各别。不分三因。同闻四谛。得三果其上今章云。大品经云。佛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独觉心。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说。若尔者。依准今大品说。密迹力士经三乘得三果云事尔者如何答。

六。问。弥沙塞律者。是指何律乎答。弥沙塞律者弥沙塞者梵语也。此云化地部也。此化地部中。有经律论三藏。此三藏中。律藏总名云五分律也。是故今既但不云弥沙塞。加律一字。知弥沙塞部中有三藏。其中律藏之一分。现流布五分律云也。

七。问。如弥沙塞律说○乃于鹿野苑而转法轮尔彼鹿园法轮。是第八七日说也。如何同时异处之中。此律可出乎答。第二七日。郁鞞罗聚落。提谓等五百价人为说三归。以此可为今证也。鹿园法轮者。总同文故来也。师云。问。若尔者。何故探玄记第二云。依五分律八七日如何会通乎答。五分律第十五卷受戒法中。有此等文以繁广故。要取引之。释迦菩萨。至于树下。成等正觉时。起此所郁鞞罗聚落有林。树下初顺逆观十二因缘。尔时世尊身有风患。摩修罗山神。取梨勒果奉佛。受食之风患即除。于此树下。七日受解脱乐(章云佛初成道等者是)过七日已。游行人间。时有五百价客。其中有二大人。谓提谓与波利也。即有树神。劝此二人。以蜜和□。令供养佛。时四天王同时奉钵。佛以此钵受彼□蜜。为二大人授二归。未有僧故。佛则咒愿有二偈。示教利喜。是第二七日也。然后至一树下。方食□蜜。跏坐入定。七日受乐(是第三七日也)过七日已。到文鳞龙王所。坐一树下。王奉食。佛即受食已入定。受解脱乐(是第四七日也)从三昧起。到郁鞞罗斯那聚落。入村乞食。时斯那婆罗门家须阇陀取钵盛分奉佛。受食已。为彼女授二归。后还菩提树下跏坐。七日受乐(是第五七日也)从三昧起到斯那舍。次第受彼妇斯那姊妹之四人食。各授二归。此六人处应经五日后。还菩提树下跏坐七日(是第六七日也)从三昧起。到阿豫婆罗尼□类树。其中路受女人酪。即授二归。食已于尼枸类树下。七日入定(是第七七日也)从定起作此念。我所得甚深微妙。智者所知。非愚所及尔时。梵王来诣佛所。三请殷勤。第三请时。如来受之。佛观世间。最初应度郁头蓝弗阿兰迦兰天空中告终。欲度五人。往鹿野苑。乃至陈如处三转十二行法轮。五人悉得应果(已上取意)准此。第二七日。为提谓波利授二归。作无愿故。今章欲明专与一乘同时之义。独指此时略说欤。探玄记。指梵王三请之广说时。故云八七日欤问。为欲取同时义。独指第二七日者。彼郁鞞罗聚落。今何云鹿野苑哉答。实如来难。量今约终举之。据正转法轮处。明异处之相有何过乎。

或六七日后说等事

八。问。四分律者今指何文乎答。彼律第三十一卷受戒犍度之所说也。释迦菩提树下成正觉也。七日端坐受解脱乐。从三昧起。受二贾客□蜜。即咒愿二归后。坐树下七日受乐(是第二七)出定即受树神呵梨勒果。亦坐树下。七日入定(是第三七)已上三七。并在菩提树下。次从三昧起。往郁鞞罗村。受婆罗门食。在离婆那树下。从禅定起。如其次第。即受郁鞞罗村婆罗门姊及男女食。并前三七总成五七。第六七日往文驎龙王宫。入定受乐。从三昧起。到阿瑜婆罗尼拘律树下。跏坐思惟。我今获此法甚深难知。微妙最上尊(已上三十一卷自下三十二卷)时梵天王。遥知如来心中所念。到佛前白言。唯愿如来说法。世尊受请已。梵天没身不现。时世尊复作此念。我今先为谁说法。阿兰迦兰垢薄利根聪明有智先为与说法。而命终已经七日后。作此念。郁鞞头蓝子利根。为与法说。而昨日命终。尔时世尊。观五比丘。往鹿苑为说八正道四圣谛等(云云取意)问。如所引四分律文者。至第六七日后。而佛不即说法梵王请法。因此劝请。始观所应度者。经种种观机。后往鹿苑。争可卒尔说法。必先方便诱引。可经数日者也。例如萨婆多论。何与五人安居一时。或三人乞食。二人听法。(等文具如下引)明知如彼论所说。渐次诱引。至八月八日方始说。以度五人云事故。资持记下三(僧仪篇云)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转法轮。○转法轮日者准四分。成道后。五十六日。梵王方请(四月初五日一小月故)寻至鹿野。四月调机(八月初七日二小月故过此说法即八日也)或有经说。成道后过六七日说法。○皆不可定(已上)是则上举萨婆多论成道转法轮两日。即会同四分故。知四分律。作是六七日后方起言说三义之事。资持证云五十六者。从二月八日。至四月五日。首尾合论。别有五十八日。然今除成道日。又二月之间。应有一小月故。一日减则成五十六日也。次下注云。二小月例可知。既律家之人师。如此会同。定有其谓。次云。何云或六七日后说。如四分律哉。

及萨婆多论事

九。问。萨婆多论者指何文乎答。此论释十诵律。总有九卷具题云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彼第二卷云。佛初得道。于七七日中。游诸法门。及观众生。初七日入喜法门。第二七日入乐法门。第三七日入诸解脱。第四七日游入大舍。第五七日入逆顺观十二因缘。第六七日重复游历前诸法门。第七七日观诸众生应受化者(已上)即此文欤问。如此文者。七七日间。入三昧观见机宜。来转法轮。明知七七日后方说法云事。如何答。戒坛和尚云。四分多论影略互显之。四分六七日内。唯唯受解脱乐。不举所入法门名体。而多论六七日皆明定名。故四分释家。即取多论。解四分定。又多论第七七日。非是入定。但观诸众生应受化者。明知。如四分律云。第六日入定受乐。从三昧起。其后观机。往鹿野苑度五比丘也。故今章主得此意。同引用之。归一意也(云云已上)问。四分多论。大有二别。一四分即第六七日后。梵王请法。多论则第六七日后说法度五人。是多论至八月八日。方始转法轮故。上所引多论。云应受化者下。即续云。问云。佛三阿僧祇劫。习菩萨行。为成佛道。度诸众生。何故四十九日游诸法门。而不度耶答曰。佛先安身而后度彼。是故游诸法门以自娱乘。令身心调适后度众生。又为憍陈如五人根未熟故。又为佛法尊重故。详而后说。又为满梵天王本愿故。梵天王本愿。成佛时要先请佛转于法轮。是故待梵天王请而后说法。过七七日。佛即生念令梵天王知。尔时。梵王屈伸臂顷。于色界没来至佛所。请转法轮。佛受彼请已。然后观诸众生谁应度者。○唯先五人应食甘露。是故诣彼鹿园欲度五人。佛与五人安居一时。或三人乞食。二人听法。或二人乞食。三人听法。○尔时五人虽未得戒。而剃发着袈娑。与佛相似。六年树下给侍菩萨时。仪式已。今尔不适今日。安居九十日。常为说法。施戒生天及阴界入种种异法以调伏之。尔时佛与五人前三月安居。过安居已至八月八日。得入见谛成须陀洹。尔时始名转于法轮。授于前人同论文。交上具明佛诞生。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四日。可见之。准此大异四分。今何判归一意哉答。实如来问。逆会通之趣。但慈恩大乘法苑第一云。然律及萨婆多传云。过六七日。梵天来请。方乃说法嘉详法华义疏第四云。律中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已上)诸师一同之定判。各有所以欤。但至律论有二判也。难者实有二别。而六七日入定受乐。则律论全同故。一往判归一意欤。具如上抄思之问。慈恩嘉祥。并云。萨婆多传者。只是非萨婆多论故。行事钞上(十门中第十门)举可引用之正经中云萨婆多论(并传已上)会正记。第二(台堪述)云注林传者。准旧解云。即开西江东师资传梁僧祐撰。凡五卷。故下云。萨婆多师资传是也若是今亦指此传欤答。

或七七日乃说等事

十一。问。兴起行经者。指何文乎答。折薪云。或七七如与起行经者。当读此经。即无此说。后读出曜。方见此文。故出曜第八云。佛受二贾客食。咒愿已。尔时世尊七七四十九日。默然不说法。内自思惟。欲使前人自来请受。时摩竭人民。闻菩萨已成佛道。昼夜恳恻追念如来等(大疏亦指兴起行经乃依今章由失检对致误书经各尔已上)问。出曜经有二十卷。是竺佛念译。即贤圣集也。然彼第八卷中。亦无此文。尔者。高祖并先德指之有违如何答。

或八七日乃说如十诵律说事

折薪云。当检十诵。亦无此说故。大疏却指○五分八七。然五分律所说。还与四分大同。乃六七尔。疑两所皆失捡对问。若依此释改十诵名。可书五分乎。而五分律既出同时异处诵。总无出于说时。此等疑如何会乎答。

或五十七日后说如大智论说事

折薪云。智论云。如多宝佛。无人请法故。便入涅槃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一时出现。亦如须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舍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人。今是释迦牟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众生缚着。不如默然入涅槃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礼请。佛为众生。鹿林中初转法轮(文)。

经十二年事

十一。问。正见本经。成道第二年度五人今何云十二年乎答。大乘法苑珠林第一。引菩提留支说云。十二游经。成道竟一年不说法。经十二年方度五人(已上)全同当章之所引也。折薪云。十二游经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以三十五得道。从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树下一年(即一年不说法)二年。于鹿野苑中。为阿若拘邻等说法。五年。乃至。舍利弗。便得须陀洹。欢喜即还。为目连说。亦得初果。六年。须达与太子祇陀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乃至十二年还王城中。为父王及释迦种说法释曰。据此经。初一年不说法。从第二年至十二年。说法度人。今文云十二年方度五人者。恐十字是第字。合云第二年方度五人一义云。经十二年。游方化人。其中最初度五比丘故云尔欤。例如上引弥沙塞律。云。七日后。于鹿苑而转法轮。委如上抄。可见之。有人解云。乃至同之事。

十二。问。今此有人解者。章主可依用乎答。一义云。折折十二游经从四月八日至十五日为一年者。乃僧□之年。非岁时之年。古人错会岁时之年。则进退皆失。何者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有九十八日故。进非五十个七日。退非五十七日。而章引彼会释。似失检对。而大疏虽云大同。亦失辨对。今对经文。显然易见。先能进退之难破。尤有其谓欤。一义。戒坛和尚云。今章大意。为明末教随机差别不同故引用之。纵虽有异说。何必遮破之乎。故大乘法苑第一云。智论云。初成道竟五十七日。佛不说法。有人解云。即五十个七日。与十二游经一年不说法同全同当章也。此有人即嘉祥欤。故彼法花义疏第四云。于三七日中者。第二明思惟时也。弥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与十地论同。○此经明过三七日方说。律中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十二游经。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则一年不说。智度论云五十七日不说法。或可则是五十七日。或可是五十个七日计近一年。与十二游经相应。适缘见闻。不须会也(已上)案此等释。慈恩似写嘉祥。贤首似写慈恩法师一同也。定判何劳进退之诸难哉。

以此等教。当知三乘等事

十三。问。自下总结也。尔者。唯结第二时处俱异欤。将又如何答。双结二门也。自初至或前后故者。别结时处俱异。是可属第二时处俱异门摄也。次是一乘法下。双结同时异处。异时异处之两门也。问。次上所引妙经四分等。并唯明成道后初说小乘之事。何通立三乘乎答。上总引六经。未必别标三乘小乘多分寂初得小乘之证文也。但其中或大乘教说小乘事。或亦可有大乘经说大乘事。随机异闻。法应尔故。尔通结云此等教当知三乘等者是也。

十四。问。章云或前后故者。可有第二七日已前说三乘法欤答。不尔也。此是时处俱异中。或三七。或六七。乃至一年不说法等。如是前后不定故云前后也。问。余可准知者何乎答。上未略举二问。其外若异时同处。若同时同处等义门尔也故准知也。

十五。问。所引经论之异说。可和会归一意耶答。法宝俱舍疏第一。具引诸文。大同今间。彼师正义。佛成道竟。只七日中受解脱乐。三七中思法观机。四月调机乃说法如是述竟。即会异说云。四分律六七日者受解脱乐时。法华经三七日者思惟法时。出曜庄严经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等。通思惟法时。智论五十七日。梵王请时。婆娑四月者。调五比丘根。时有经半年者。以六月故。十二游经一岁者。以经一夏。律及受岁经以夏为岁故次破诸师云。自古经律论师皆云见闻有异也。意说。佛在世时。随众生机威德不同。或见多日后转法轮。或见小日后转法轮。今详。不尔。释迦如来八相成道。示有父母妻子生日出家成道。为五比丘转法轮日。大小乘说。理合皆同。如说经行远近观树等事。容有异也。佛神境力入定之相事难知故但定宾律师饰宗中。亦破宝师义。还成古能见闻有异之义。既是诸师异论。难一定欤。虽然。案章主意。可同宾师之说也。

十六。问。纵虽见闻有异。而其中可有正否耶答。今章主意。遂机末教故。任其当机告于正说。约何机宜可判正不哉但法华玄赞第四云。诸经说佛成道已后说法时节各各不同。此云三七日。弥沙塞律三昧七日。与十地经同。为令众生增爱敬故。律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法。梵王来请。憍陈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说云。夏安居后方度五人。十二游经。始成道后。二一年方度五人。智度论说五十个七日不说法此皆诸部宜见不同。未可和会。然今解者大乘以法华为正。此说通行四谛法轮故。三七日若唯说大乘法轮。十地为正。第二七日说十地故(文)。

决择前后意第七已下

十七。问。当段前后者。其相如何答。今章前后者。是一代前后也。上章教起前后。前后者。最初顿说。前后说合也。是故两章前后义各别问。上章一乘三乘前后差别如何答。上章意。一乘是唯前无后义也。三乘是亦前亦后义也寻云。三乘亦前亦后者。诸经相望一代通互亦前亦后义有之欤答。不尔三乘第二七日所说是亦前义也。第二七日以后所说三乘是亦后义也。诸经相望。互非作前后也。一义云。今章前后。上章前后。更不可有差别。今章本意。上章前后决择合之。总自计前后义更无不同欤。

十八。问。十门次第。是浅深次第欤答。第一至第五者。是浅深次第也。又第六至十者。是又浅深次第也。若初始终闻小。第六始终闻三对。第一浅第六是深也。是故十门皆浅深有二重不同可云欤。第一始终闻小。第二第三两门始小后大也。第四始渐终顿机。第五是始终闻顿机。小始终顿四教相望。论一一浅深也。第六是始终闻三。第七始三终同(分诸乘中机也)第八始三终别(虽本末中机也)已上二门。是同教中二机之入门不同也。第九第十两门。始终闻别机也。是华严普法正为。就中第九是始终闻因机。第十始终闻果机。第六始终闻三之中可含始终顿三教也同是三乘故。四门于圆教中。于同开二门。于别开二门也总意。彼五门浅深。是除小乘始终顿圆四教中。亦重论浅深也问。此十门如何相对乎答。初三门小乘三乘以相对也。四五两门。是渐顿相对也。六七八三门。即三乘一乘以相对明之也。九十两门。即是因果相对师之讲说之趣。

十九。问。第一始终闻小类中。如来在世一代之化仪。始终闻小之义。明如何出灭度后诸部异说证之乎答。如来灭度后。小乘异执纷纷。更不信大乘之义举在世始终闻小义显也可思之。

二十。问。第九始终顿圆中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文)此文是何意乎答(抄三上有释)钞三上云。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一遮过显能。二真俗二谛。三传古非作。四悲愿所成。五本质影像。初者为遮过患故云不说。非显实德故。说非无。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若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经即妄语。佛性论第二云。如来无有色声粗相功德可得。兜率偈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此上皆显有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有。无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无。二真俗二谛者。真谛离相故明无说。俗谛随机故非无说。仁王观空品云。若有修习说听即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三传古非作者。谓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作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四悲愿所成者。谓佛所有无尽三业应众生者。皆是旷劫悲愿为因。顺众生感非自所有故。说佛果无有色声。然即以此为他为自故亦有说。下文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显现自在法。亦此意也。五本质影像者。谓佛三业平等。普应无彼差别影色声故说非有。然即与彼差别闻见。为增上缘。因质有影故说非无。下经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由上五义会诸圣教。说默无碍。皆悉有理。然上五义。刊定记有而引文杂乱。今上所引。颇为改易。所以疏不引者。以不出楞伽二因故。谓初一即缘自说法。自所得法即是证道。证法在已离过显德。次三缘本住法。本住即古先圣道。二即所证。三四即教道。传古非作者。即古先圣道。悲愿所成即兼因果耳。其本质影像。但通相说。本质无者。顺自所证故。影像有者。顺古圣人。即体用故。故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不出此二故略不明但引不说之文即知有不说之义耳。小有异相故今叙之。上虽说默之由。皆兼有说之意。故思益第三云。如佛所说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谓说法。何谓默然。答云。若说法不违佛。不违法。不违僧。是名说法。若知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是僧。是名圣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处而有所说。名圣说法。于一切法无所忆念名圣默然。斯皆正说之说。心契法理。即不时耳。明非缄口名不说耳。余门可知(藏教所摄竟文)师至讲今章不说一字之字之时。依彼钞释义之趣讲之。是故虽繁为忆持。师主义广说此文毕问。今此抄。佛色声之义。皆是顿教中意欤。将通始终二教欤答。顿教中五义欤。师云。要不可限顿教。传古非作等义。大乘已上。何宗不可遮之故也。随义可配属教也。疏一(上云)八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句。○九此上诸门尽通三除十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后之二门。正是华严境界。融取前八。亦不离华严之用钞三云。八从初得道等者。即寂莫无言门。谓涅槃。楞伽等经。皆有此说。涅槃二十六云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净名第一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上所引经。但明不说。未出不说所以。若楞伽经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惠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惠。我因二法故作此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之法我亦得之。无增无灭。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未出世。法界法住。如趣彼城道○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文如上所引书故略之。今此缘自得法。及法住者。是寂莫无言门建立也。然上所引五说五义者。不出缘自本住两门释故。二门既顿教故。知是五义皆是顿教意。但师主心不尔。彼五义随义可属五教也。

二十一。问。第七○阿含施设者。何乎答。阿含者。是梵语。此云净教也。云意佛若对小机直说大乘者。即彼法不信故于大乘分别说小乘者。小根即欢喜信心增缘胜见心即清净也。所诠此所说小乘法。小根心令净教。故即反净教也(为言)。

二十二。问。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指末会摄比丘会乎。广指华严经中同教义欤答。师云。广指华严经中同教说欤。其故今章云。皆依一乘无尽教起等者。当依本起末门。即今经佛日初出照大我高山邪定众生等照等文是文顺欤。今章云。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者。即指末会摄比丘会也(云云)是即摄归本义也。是故广依本起末。摄末归本义。通指可意得欤。一义云。限末会摄末比丘会也但唐本如法华经同教中说文。无之。师主以前义。可为正义(云云)大疏一(上云)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约法名从本起末。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后大小。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法华亦云初转四谛深密妙智。虽后二时三一不同。皆先小后大。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善巧(文)。

二十三。问。出现品。依本起末本者。是以同教一乘为本欤答。师云。尔也。其故法华于一佛乘义文相。更无异说故也。

二十四。问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云。或又如法华中回三入一乘是也等云。此文心如何答。章云。又如上所引○说者等者。上三乘同时异处义以。今次上皆依一乘无尽故起也。文释也。次今章云。又如法华中等者。法华回三归一义以。今章次上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句释。师云。唐今第八门。如会三归一一句无之。此处妙法华经说言在之。然同教中说之言无之。

二十五。问。第十门中。云见上诸教并是无尽性海等一然者。此性海者。究竟自在果欤将约缘形对果分欤答。师云。当章今文相等。约缘形对可心得也。设约缘形对果。具德难思不可说释。不可有相违也。

施设异相第八已下

二十六。问。娑婆如是化身所居土。即是秽土也。以何道理。此处即华藏世界证耶答。晋经第一(世间净眼品)云。如是我闻。一时佛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清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上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处重转释时。其地金刚释。故知此寂灭道场。即华严之中末刹也云事问。第二云。尔时。佛神力故。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觉。遍觉。等遍觉。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踊。遍踊等遍踊此经文心。既今寂灭众会震动。即华严世界。六种十八相震动释故。知华藏本刹。娑婆末刹交彻云事问。经第三(卢遮那品三)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即于面门及一一齿间。各放佛世界尘数光明。所谓。宝幢照光明○如是等一一光明。各有佛世界尘数光明。以为眷属。一一光明。照十方佛土微尘等刹。彼诸菩萨见此光已。得睹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文)此经文心。微尘数他方菩萨。见此光明已。今此寂场之说处。即莲结藏庄严世界也见。说是华藏世界即娑婆故。如是说之欤问。以何知得乎。第一虽云其地金刚。本刹即末刹义也云事。如是常住不坏土云事欤问。第四经云。佛子当知。此莲华藏世界海。金刚围山。依莲华日宝王地住。彼有一切香水海。一切众宝遍布其地金刚厚地。不可破坏。出生一切众宝。又能明照一切世界(文)此经文真华藏本刹释文也。既金刚义释时。不可破坏释。知是金刚者是常住坚固义也云事。今此本刹经文以。上第一经其地金刚经文照。本刹即末刹云事。道理极成欤。随清凉大师。其地金刚者。唯净土释。意本刹即云事也。更不有异论也(已上师口说以如是记之毕)。

二十七。问。说思惟行因缘行等云。此意如何答。疏云因谓自所得智。缘谓所化之机上行是能行行。即是行用也。下行即所行行也。即是行体。

二十八。问。今章云。不动道树等。文意如何答。探玄记第五(本云)此中不起此而升彼者。古人三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若依此释。升天之身。是重化身。既非深妙。恐乖文意一云。不起是报身。升天是化用。此恐非理。岂可法身坐道树耶。一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志之身。故亦难用。今解此文。略有八义。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末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二约佛。谓此坐树王下之佛身。即遍法界一切处故。是故佛身本来在彼忉别等处。故不待起也。今欲用此忉利门中佛。故曰升也。是故若起则不成升也。三约时。谓。由此树下坐上佛身即遍前后际等九世十世一切时故。是故此佛坐树下时。升天去时。到天处时。此一一时皆遍法界。摄前后际尽。即知。坐树下时。永无起时。故云不起也。若正去时亦如是。此故唯有去无余也。皆念念不相至。各各收法界。如是缘起门无碍恒不离。四约法界门。谓。此升去无自性故。即摄真如法界。以彼树下坐等。亦不异真故。同真如在去门显现故。不起而升也。五约缘起门。谓。坐由行故坐。坐在于行中。行由坐故行。行在于座中。是故由行中坐故。升天即不起也。由坐中行故。不起而升天也。行坐无碍故。即升常坐。即坐恒升故也。六约佛不思议德谓。即不起此坐。即是行。即是卧。即是住。即是到一切处。即是作一切事。并非下地所知。七约所表。谓。表前位行成究竟坚固不坏故。云不起前坐。而有赴机用。故云升也八约成会。谓。后会必具前故。不舍前而成后。若舍则坏缘起。是故不起前而升后也已上师主讲说之趣。依此释。是故不愿繁。为忆持记之者也。

二十九。问。娑婆与本树等处者。小乘大乘。共木树草坐成道欤。如何答。大乘望化身。三乘同见佛。是木树草等义。乃至梵网经叶上释迦尚化身中摄也。但此身大化身释也寻云。梵网叶上释迦。是色顶成道佛也。如何云木树等乎答。木树者约常途化身也。叶中释迦等。是叶上大化。及台上实报。今等言可摄收欤。共是三界中土故虽然。今先木树草座成道以为本。可心得也。是故次问起也。

三十。问。在净土中所得经数。几计有之乎答。先十本经在之。又大疏钞中亦有四本。其上兼圆觉经。总十五本经也。圆觉略疏注经卷第一云。二说处。依真者。处成就也。谓。佛入法性源现无量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诸大乘经。在净土中说者。今略举十以为其例。谓。深密经。法集经。称赞大乘经。密严经。心印经。兴显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虚空藏经。佛地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放大光明。普照无边世界周圆无际。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云。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若尔。此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土中。结集流布。论自答云。佛为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又云。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希愿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以云娑迦梵住最胜等(文)圆觉经略疏云抄卷第三(云云)初具列十本净土经。以为类例。意恐愚者疑此经云。此经既无人间说处。经从何来。凭何传侍。故引同例通之。谓若以不标人间之处便疑则此下所引之经。总应疑也。以皆无人间说处故。同是净土说故文二。初且总列九经名题。今随所列便指其文。○二引佛地经显净土相(偏引此一经者后有论释之)彼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渺然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胜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睹。诸大菩萨众所云集。大钞中。更列四本在净土说经。兼圆觉都十五本。今列十者取其大数。又有经在净居天说。或有欲色二界中说。故知。说处各随见闻。不应局执(文已上)佛地论师实义依。于一所说所闻。望地前地上机。即化身土显实身土者。是地上大众所见也。是即圆教即染归净教事。深细义顺也。故云及圆教欤。今当代流布经教。一向就地上所见结集故。现文之相即化显实义无之。此边云三乘终教也。上所引文。能能留意所见之。今章在光曜宫殿等者。是十八种圆满中。显色圆满是也。余十七种。问答抄中载之。委细可勘之。

三十一问。安养世界界内外中何土乎答。娑婆世界伴国也。更不可许出三界欤。演义抄二下(云)四中引华藏者娑婆正当中海种内第十三层而有十三重内皆是化境。况华刹海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教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皆是本师之所严净。其中皆是舍那如来分身化往安养近在十重之内何得非是本师释迦故云岂非是此佛乎(文)师主上问端得。引此文讲之。是故可勘之也。

三十二。问。今章。主异中主。说主教主中是何乎答。说主教主二重摄也寻云。说主教主不同如何答。说主即教主在之。如僧祇随好佛自说故。说主而有非教主。菩萨龙神说如是也。依之。今经普贤行品云。佛说。菩萨说。刹说。家生说。如是三世说。菩萨悉了知初佛说说主即教主也。余即不尔。观经玄义分第一曰辨说人差别者。凡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天仙之说。四者。鬼神说。五者变化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耳。

三十三。问。圆教意。三世间。皆是十身教主也。声闻等及国土说等。是说主即教主非乎答。解行十佛者。是皆正觉中所说十佛故。是故说主教主更无不同。尔当门建立因果二位各别。位虽不及佛境。如来加被力依故。皆是佛说无差别之义也。若尔者。此等说主。智正觉中所说。三世间非也。随今章云。卢遮那身佛者。不简解行十佛两重教主举也。及尽三世间说者。是说主出也。是今经菩提树说。或风神河神等说是也。

三十四。问。第四众异者。此文意如何答。今章唯列普贤等菩萨者。是同生众也。及佛境界中诸神王众等者。异生众也。

三十五。问。同生异生之类于。可有几不同乎答。总初会三十四种中。普贤等一类是同生也。余三十三种皆是异生众。

三十六。问。佛境界境界者。分齐所缘二种境中是何乎答。师云。今分齐境。其故。佛境界中差别一德一德分斋属异类众。叹佛德故。分齐境义也。

三十七。问。末会六千比丘。是权为。转为中何乎答。清凉释心。权为得心。宗家转为心得也寻云。如海幢等释。权为见如何答。一义云。舍二乘名得菩萨称故。六千比丘。是非声闻也。比丘即菩萨故。海幢比丘菩萨例也。

三十八。问。唐本章不同如何答。义苑第三云。问。若尔。何故第九会中。有声闻众耶。释曰。蹑前严会众。唯同二众。并绝声闻故异三乘及第九逝多林重阁会中。却有声闻。岂不前后相违耶。故有斯问。章答彼中初列声闻意者。但是菩萨示现有其二意。一为寄对显法故。为示如聋如盲显。法殊胜也。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列众。此等皆是己在三乘中。会回向一乘。故作是说也释曰。列此声闻。但是菩萨示现有其二意。一寄对显法。如聋如盲者。彰其绝分。警余众故。二会外所摄六千比丘者。知回心故。亦通当机。但回心罗汉。与菩萨无殊。未乖列众耳。

三十九。问。所依定。一乘三乘其不同如何答。义苑记第三云。释曰谓。此定体包含无外。德用齐彰。故一乘经依此而说。三乘后得智出者。谓依胜流真如。出根本智。从根本智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三乘十二分教。或更流出大悲心。从大悲心方流声教问。若尔者。正说今经之时。全不依后得智说之欤答。海印定现后得智同。海印定现实德法门直说故。理量二智巧能实等。具是尽海印印现实德故。所诠理量二智全体智。是海印也。是故今章一乘依海印。三乘依后得简也。或如理智中如量境也释。皆以此意得也。

四十。问。位异中结通十方义如何答。义苑第三云。释曰。此一方说等者。如说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菩萨。同名普贤。各从本国来此作证。皆云我等佛所亦说此法。与此不殊。性起既尔。余会余品例然。故云多文多句亦皆遍等。三乘等教。无结通之文者。盖随宜所谈。非通方之说也师云。今经说序分之时。他方菩萨众来至。他方佛所如今亦说序分。更无有差别今章一事者。即一字云事也。今此一方说为主。余十方说为伴。主伴合结集。一部即今七处八会经云也。主伴共成一部之章释此意。

四十一。问。今章位异者。一乘位。行布圆融二位。共异三乘谈明欤。又举圆融一位。简三乘差别位欤答。师云。义苑记第三云。释曰。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此有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云上下。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云皆齐仍一一位中摄一切位。然有二门。一诸位相是门。则一切位是一位故。十信满处即便成佛。二诸位相资门。则一位中具一切位。如十信中有十住乃至十地。又十地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余如下者。行位分齐中明之此记意。上下二字。是行布门。皆齐已下文。是圆融门释也。于圆融门中。皆齐二字相即门也。仍一一位中已下文。是相入门也释也。此记心于一乘位分二位。异三乘位欤。师主料简全同此义也。

四十二。问。行异以下。文意如何答。今章云。八者行异至更无优劣者。是一色遍行也。又一行即一切行等已下文。是色色遍行。义苑第三云。六位者。前开十信。后开等觉。定散者。入定出定之殊。谓。定散二善也。虽状其名。非同三乘之隔历故。并一时修。如东方常入定者。东方入正定也。西方常供养佛者。西方从定起(已先)也。隐显俱成。故云亦不分身一时皆遍满更无优劣者。良以。此宗修证一时故。地前地上不分浅深之异。又一行即一切行等者。谓。若起一普贤行时。即遍一切行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因。一切果。穷尽法界。具足一切摄入重重故。通因陀罗网。三乘地上各有分齐者。前地不知后地功德。何以故。分破显故。况地前者。以深而况浅。以断而况伏也。

四十三。问。圆教中。施设法门时。正以事相显法门施设欤。将总无量圆融事。圆教事异三乘云事欤答。入法界品中。本会中有三种现相。答海会疑问也。其三种者。逝多是表。有为缘起。今章林地云是也。是若属教者。当始教缘起。二重阁讲堂。直显自体缘起。今章舍云是也。是直华严法界缘起义也。三虚空直是无为缘起法门也。今章山等云是也。谓空中现须弥山等故。若属教者。顿教中摄也。今此三种缘起实义。皆是圆教中托事显法之法门也。是以举会文消文相一义也。次若依末会心得者。弥勒阁即是法门义。今章云舍也。或广寻五十五圣土所隔地土步步皆法界也。以之今章云地也。次所见一一山林等。一一是法界也。是故今章云山云林也。师主。讲云。路是路法界。山是山法界。海是法界。如是可心得也。

四十四。问。本会之种缘起。受何师口决。如是心得乎答。受觉贤三藏口传。法业法师。即择此三重也。又请佛陀三藏之口决。光统律师。释此三种缘起。清凉引之释可勘之。义苑第三云。释曰。随有舍林等者。谓花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刹土众生本十身之体。所以逝多林重阁忽然广博。三种庄严园林重阁虚空也。以此三种之现相。答彼海会之疑问岂非法门乎。故此云皆是。或是行位者。令彼海会顿证法界故。或教义等。普贤文殊依此开发故。而不坏其事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故。仍一一尘中皆具法界者。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即斯义也。随一事起皆悉如此者。例余一切也。别法法皆彼此该收。尘尘悉包。遍互入者矣。三乘但可说即空者。幻有也。即真如等者。妙有也。幻有为三乘之权。妙有为三乘之实。并非一乘故。不同此也。

四十五。问。若以神通以下文意如何答。师云。以下文通伏难也有人难云。若三乘中。一向无此不思议。如何首楞严经尘含宝刹。净名芥子纳须弥可说乎云伏难在之。是故今章通之。此义非也通也。义范第三云。又若神通等者。此显示三乘果门业用。故云神通暂现此如楞严尘含宝刹净名芥子纳须弥是也。非是彼法自性如是者。拣非德相法尔如然也(文)。

本云

奉寄附五教章闻书

势本房

永正四年梅雨十一日

清净光院可常住

右见闻抄九卷之内一卷阙之故。以此一卷补欠云尔

宽雅谨写

天保八年秋借新别所本令书写了

正智四十一世主道猷

五教章见闻抄中卷

一。问。缘起因门六义法(文)此章来意如何。

二。问。以何道理以三性。不为因门义乎。

三。问。缘起因门六义法者。法界缘起能生因之上所具六义法云事欤。通始终二教欤。

四。问章云。然是谢灭。非由缘力此文意如何。

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能即所即分别事。

六。问。同体门中。上诸义相即相。如何。

七。问。相即入。重重无尽(文)当门是相即门也。如何约相入义。论重重义乎。

八。问。初发心菩萨等者。何经耶。

九。问。一念即深广○何况等者。是行布圆融间。约何辨之耶。

十。问。今章云。问。如同体一门中等然今问意。但一时前后云义问。答中或微细门释。或余义即同即异等云三重义势文段难见如何。

十一。问。今章云。既摄自一切复摄余一一门中无尽一切。此文意如何。

十二。问。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等者。此文意如何。

十三。问。此等叹因中德等(文)此文意如何。

十四。问。今章云。问上言果分离缘不可说相等问答意如何。

十五。问。三乘一念成佛者。其义如何。

十六。问。今章云一切众生悉同时同时作佛后后以辨。新断惑此文意如何。

十七。问。因陀罗翻名名义法解等之事。

十八。问。因陀罗义通相即欤事。

十九。问。若尔者。相入者。更约体义无之欤。

二十。问。今章云。此等并是实义非变化成文心如何。

二十一。问。佛力法力甚深义者。本来所具。约德相难云不思议如何。

二十二。问。微细相容者。微细在三种。能含所含难知等之事。

二十三。问。今微细相容者。又上一多相容如何异耶。

二十四。问。今微细门。上同时具足门。如何异耶。

二十五。问。今章云。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兜率天○流通舍利法住久近等指何经文乎。

二十六。问。今此微细门者。同异二门中。何耶。

二十七。问。当门隐显义者。同异即入四义中。何耶。

二十八。问。隐显门意。一多相望说之欤。又于一法上论之欤。如何。

二十九。问。设三乘教心。初地已上菩萨。分身化往。此方入正受。他方从三昧起义。何遮之耶。若尔者。何以之为奇特乎。

三十。问。当门建立若以异体相即为本。今章入正受等文证相入之一义。如何。

三十一。问。今章之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正觉等文。信等初住八相义。如何不同乎。

三十二。问。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者。即是隐显相即之玄门正义显。

三十三。问。今章秘密隐显者。秘密言通隐显欤。以隐一义名秘密欤。

三十四。问。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菩萨。即何位可云耶。

三十五。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故。与授记。为不成佛授记耶。

三十六。问。当门立名。其相如何。

三十七。问。过现未之三世。各摄三世等事。

三十八。问。以时即入等门为能摄。约法自余玄门以为所摄之义。有之耶。

三十九问。今章云。此经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刹等此经文。更不成九世十世义。但说三世。岂非同三乘乎。

四十。问此门是所因宗法中何耶。

四十一。问。上诸门中。所论即入等义云。即我等所见之事。上于所谈之义。若尔者。如何上诸门异耶。

四十二。问。今章云。随托别事以显别法此文意如何。

四十三。问。今经说五位法门时。各别放光明处皆是不同也。所表可别乎。

四十四。问。今章云。皆悉同时会融成一法界等此所归法界。上总标法界缘起欤。

四十五。问。今章云。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此文意如何。

四十六。问。今章云。然此十门○无不皆尽尔者。一一门皆十玄门义也。如何初同时具足不同耶。

四十七。问。今章云。广如经·论·疏·抄·孔目及问答等(文)○今所云疏抄等。宗家至相间何制作乎。

四十八。问。今章云。为说菩萨道等三一乘共因果。何三乘菩萨。云一乘云无尽佛法乎。

四十九。问。今章云。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无量乘此文所引本意如何。

五十。问。当科六相圆融者。是宗因。宗法中何耶。

五十一。问。论云除事者。谓隐界入等两师解释者意为同为异耶。

五十二。问。如瑜伽论一处不相离色者。彼此互涉入。不相障碍实是事事无碍也。今何除之耶。

五十三。问。此义尚岂非假说耶。

五十四。问。六相者。其相如何。

五十五。问。于总相论何不同耶。

五十六。问。同相者。于所起末位。当位分齐。成力义齐义取不望总相云事难辨。其故今章同相释。同成一总故释。此释岂不望总耶。

五十七。问。今章六相圆融者。六相皆圆融云事欤。

五十八。问。体空有义。用力无力义。是宗因宗法中何耶。

五十九。问。今章云。因即普贤解行○十佛境界此文意如何。

六十。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并舍成故事。

六十一。问。既舍即是椽者。余材瓦等事。

六十二。问。是故一切缘起法不成即已。成即相即等事。

六十三。又总即一舍○坏即各住自法事。

六十四乃为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等事。

六十五。问。今章云。问何者是总相答舍是者。此文意如何。

六十六问。今章云。今此同相。约椽等诸缘。虽体各别成力义齐故名同相也(文)此文意如何。

因六义已下

一。问。缘起因门六义法(文)此章来意如何答。师云。二义。一义云。前章约人。广虽明迷悟染净等差别。未约法位论缘起实德故。为成法位缘起故。今章来也。一义云。前章广说三性相。委虽明缘起所生果法。未论此缘起之能生同也。是故此所生为能生因法。必六义具足。因义成也云义显为此章来也(为言)。

二。问。以何道理。以三性不为因门义乎答。遍计无法故非因义。圆成亦常住法故非因义。依他是约缘起果门故。非因门义。是故前章。因门义即无之。是以至今章。明缘起能生因也。

三。问。缘起因门六义法者。法界缘起能生因门之上所具六义法云事欤。通始终二教欤答。师云。可通三教也。始教限种子。终教通种现。圆教总取万法。为因门六义也。题号因门六义之言。通三教故。一章之文段等。皆以三教可消之也。若尔者。释相。建立。名数。开合。融摄等者。皆可通三教也。其故。至第六约教科。一章六义配属五教之时。以六义属始终圆三教。此文意是以今章云。以一切因皆有六义言释。指事约始教。于一切种子上具六义。集成记约终教。一切六因十因乃至二十因皆具六义释。义苑约圆教。一切我法上为能生因之边。皆具六义释也。折薪约三教。通一切因皆具六义之旨释成也师云。前三说皆得一边道理。折薪意通三教欤。叶所教之趣也。一章总意。一教一教以。彼文相消。义理无所残也。于一章能诠。含三教义理云事。诸师释义中。未闻其别。我祖不共建立也。以此趣能能留意。可消文言也。

四。问。章云。然是谢灭。非由缘力(文)此文意如何答。二义。师一义云。此上文空有力义释毕。今释不待缘义也。此种子刹那生灭义依。能为诸法能生因故。种子上刹那灭义用。因力胜故。此刹那谢灭能生因外。更缘力合力生果之义不见。然是谢灭非由缘力故云不待缘也释见。古来灭法不待缘义得意。是所诠由种子刹那灭故。不待缘力独生果也一义云。灭法不待缘义也。殊胜。

第三诸法相即已下

五。师云。一为能即。一切为所即。一即一切云也。若一切为能即。一所即一切即一云也。若具云者。可具四句。第一第二句如上。若一与一相望相即。一即一云。是即第三句也。若多与多相望论相即一切即一切云也。是即第四句。若如此一念智上四句具足。同时观相即。是为第五名也。已上此五句。是解境上所安立相即也。如此解了上。义理。以能成所成义。能能练磨。自然终同第六句行境也。虽然。解境位或前后四句。或同时第五句不同。泯绝未同果海。解相未息故也。上诸句泯绝同果海。是云第六句行境也寻云。同诸法相即义。正观行之位。正智易成之样如何答一多相即通诸法。生佛相望。以能成义。相即义练磨。则凡身开显佛身义速疾。众生身中之佛身。为佛身中众生说法等道理。皆是此意。但是约相入义释欤(已上师主了简如此)。

六。问。自体门中。上诸义相即相。如何答。准上十钱法可得意也。上所依体中。教义外更因以理事等九个相对互夺。十个教义别更不见异体理事等差别。是故名教义理事。名教义解行故。十对皆教义。同体之教义谈。先是云同体也。次明相即义者。第一教义相对中十句云者。一教义。即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二第一教义即理事教义。何以故。若无第一教义者。即无理事教义故。三第一教义即解行教义。何以故。若无第一教义者。即无第三解行教义故也。乃至十第一教义即逆顺体用教义。何以故。若无第一教义者。无第十逆顺体用教义故。作是第一内十句云也。如此准可作之也。今章。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释此意欤。即自具足言十个教义诸教义法于相即义明云事也。是故不可同体义也。

七。问。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当门是相即门也。如何约相入义论重重义耶答。当门约即义。动法体无二故。相入重重义显也。寻云。于相即门直论重重义耶答。不尔。重重义。必就相入论之也。师云。今重重无尽义。是第一门中十句中。重重无尽义明故。皆悉在初门中释也。同体中向上第二门已后及向下数十门。并别体中。重重无尽义未明之。准思之。

八。问。初发心菩萨等者。何经耶。贤首品文也寻云。正见经文云。彼一念功德。如何改初发心菩萨耶答。改云初发心菩萨事。直向经文之时。上广说信位功德毕故。说彼一念功德。即指信位云彼也。然今但彼一念功德云。上不说信德故。其义难见。是故今章文终释始云如。信终心即发心始故。改云初发心菩提也(为言)。

九。问。一念即深广○何况等者。是约行布说之欤。约圆融辨之欤答。师云。文相以约行布萨尔祖师实意约圆融实义释之也寻云。若尔者。既云何况。岂于圆融可论明昧不同耶答。师云。何况者。是举胜说劣之言也。然者。于圆融义。义可论明昧不同欤。初门无尽第二门无尽非故也。师云。今章云。由此缘起已下。是举法显人。人即如法正智开显故。人法无碍义也。此上唯约法位明诸位相即计。未约行人得法分齐也。次云如上同时具足等者。举上同时门总成始终相即同时无碍别义也。次说人法无碍也。如何初位摄诸位耶位耶。依凭亦如何云疑。为遮此伏难故。在于一地等文引释之也。又知一即等者。十住品文也。次十信终心作佛得果者。上贤首品文结归也。

十。问。今章云。问。如同体一门中等。然今问意。但一时欤。前后欤云义问。答中或微细门释。或余义即同即异等云。三重义势。文段难见。如何答。清凉及刊定意。于无尽有三。一顿现无尽今章属微细摄释故。是横无尽义显显约坚非论重重义也。望此义同时云也。二互现无尽。今章属因陀罗摄云。如是今属因陀罗义门。次第亦论前后。竖论重重无尽义也。约上义者同时。约次义者前后义三出生无尽。今章主心不立此义者前后义三出生无尽。今章主心不立此义。其故二种无尽摄义满足故也。问。当今问答意趣未辨之。如何。答。此问意。当门中无尽者。抑是何道理乎。答。一时现云者。微细门中无尽。若前后云者。因陀罗中无尽。离此两门无尽当门无尽义相。更难辩如何问也。答此问时。实如所破。一时属微细。前后属示现之条勿论也。然今相即中无尽者。不见此义相。此一时前后义。其余即同即异即多即少等谈义相以。当门中无尽可得意也。今章余义即同即异等释此心欤难云。若尔者。今相即门中。如何兼释相入重重等义相。是何道理耶答。为遮此伏难故。今章云。仍随举一为首余即为伴等释也。此释意义门别故。权实恒殊理遍通故。全体无二释如。论义门别者。以相即义。为当门所诠。然法体无二故。动者一尘下十玄融通。是故一尘释相下。余门玄义自显也云此文意也解。起信论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标。开真生二门别义之时。别义真如门中还又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释如。此大总相者。是亦一心法界也。是所诠于义门谈差别动法体无二故。诠一义之处。即总一心还显也。又生灭门中。随缘之义外。兼明不变义。理遍通故。全体无二故也。今一章十玄义相。皆以如是准可得意也。

十一。问。今章云。即摄自一切。复摄余一一门中无尽一切。此文意如何答。此文于同体中。第一中无尽谈时。向上第二已后九门。及向下十门中。一切无尽摄尽也问。何以故。征释意如何答。初门中。余一一门中无尽摄云。既初发心中一位。一切位中无尽摄云故。浅位发心因。深位果海摄如何。征释也。就此征释在二答。第一答约法圆融。答之也。今章文云。圆融法界云。得一即得一切故耳云至文是也。第二答约因果义释之也。今章文云。因果俱齐无前后别已下文是也。师谈云。不可言说诸劫者。十大数中数量最极也。是第十不可说不可说转云数当也。今经长行中。总广出十大数。显法不可说义。至偈颂中者。但以第十不可说不可说转极数。成不可说义也。寻云。数量边际。即是法性穷极也。释意数量论份量处。直是同法性者如何。今章数量边际劫犹可尽释之。法体不可说不可尽释乎。答。数量边际。犹是不可说义无称性义是故不可尽说释法体。是一一尘毛等。皆是称性故。不可尽说释也。但于一边难者。

十二。问。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等者。此文意如何答。此文是加所为明下论文引也。加者三业加也。诸佛出世。加金刚藏菩萨摩顶。依身业胜用威势成也。以口业加辨说自在也。以智慧加智德增也。有释可寻之。师云。境界者。俗谛诸法也。正法者。真谛法也。初地菩萨百佛国入。二地菩萨千佛国入等。如此不同也然今一方意。因果同体故。此经文皆云等留心可思之。

十三。问。此等叹因中德等(文)此文意如何答。师云。今经初心即极文付。古德有三释。一因中说果。二解同佛增。三约理平等云三义在之。今者中举一义问之也。此因中说果谛付。震旦有奇特不思议。慈恩大师弟子。新罗顺庆法师云人。于华严便成正觉文作因中说果。忽大地破裂入地狱至今顺庆地狱云不绝在世谛佛者多。最上利根故。提婆独得谤佛罪今末世谛佛者多彼顺庆法师独得此罪知是权者化应欤。是传记(大宋首问僧)载之。师讲说如此。今上因中说果问答。以因果不二义释之也。三乘意因果不同故。出世无漏以尚为所寄舍法。是因果差别谈故也。今不尔因果如水波。岂是有二谛耶答。今章大纲也。师主重。今若不得者。即不成因云释讲云。三乘中既释果俱有义之时。而现在时可有因用释。因若果不俱。因义亦不成许也。是时自类相生前后因果以为所遮也。况一乘圆极教宗。因果无二故因外岂可有果耶云此文意也。

十四。问。今章云。问。上言果分离缘不可说相等。问答意如何。答。师云。此问意等觉已还因位法门云因分。妙觉位法门以为果分可得意。十信是浅位法门。如何此位说妙觉佛果法门耶。若于究竟佛果法。许可说之义者如何上妙觉究竟法门十佛境界。离缘不可说相定耶问也。今此问答意。凡今经信位终心作佛者。于此成佛。可在可说不可说二义。若约缘形对之果论之。所得信位终心作佛。是可说因分齐。不及果海义。是故终心成佛非离缘不可说得果故无失。然此信位成佛证智。直冥果海之位。离机教隔言诠故非因果形对法门。是故望此义。上果海云离缘不可说事。更不成相违也(为言)今章。依此义故。今次下文云。由此因体依果成故者。是约缘形对之边。重经十信终心作佛辨也释也。次但因位满者胜进即没于果海中也。为是证境界故不可说耳释意此一乘普眼信智。冥证果海之位。遥越无思之域。依之上云离缘不可说也。答此文心也寻云。若信位终心之作佛者。如何今文遥释三生义乎答。今信位成道。三生成佛义。更不可论渐顿异也。今第三生佛果云。即信位终心成道也。是故十信内于可论三生成道义也。依此道理故。答中信位成佛牒释时。广释三生成道义也。虽尔。此三生相者。不可越信位成化。是以至相大师释中云。十信地见闻终心成解行。十信终心向十解。胜进得究竟证此文分明出十信内三生成道义。闻见问。今章云。上言一念即作佛者指上何文耶答。上经文云一念即深广无边际文指也。

十五。问。三乘一念成佛者。其义如何答。等觉无间道位。于诸法不自在障断。解脱道位。妙觉智中。无漏智所变三祇摄在一刹那。三乘心不望理。约如幻门。于缘起法中明一念成佛义事在之。但约最后一念也。今章约理说一念成佛义释也寻云。若约最后一念者。设虽小乘心。岂不说一念成佛义耶答。不尔也。

十六。问。今章云。一切众生悉同时同时作佛。后后能辨。新断惑若尔者。此文意如何答。师云。若全佛见时。以佛门为能摄有力有体之时。众生是无力无体故。佛门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之时。众生同断惑成佛也。若全众生见时。以众生门为能摄有力有体之时。佛是无力无体故从众生未断惑之义。佛带未断之相也。是故众生。于后后世中。新新断惑成佛时。于佛门上。亦新新可有断惑可成佛之义也。释尊实成之时。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者。我等其时实为断惑成佛也。是佛智见之中业用。约法性实德。然我等智见一惑未断也。是故更是迷倒凡夫也。全佛之位断惑成佛义。即此意也。全众生之时。准之可得意也。若约众生机见时。生佛俱皆是属妄分故。佛智已断。约众生门佛全未断之义也。只望众生。未断惑之凡夫。望佛智众生断惑云如。望佛智体者。实断惑成佛。望众生智见时。佛尚属未断惑之义也。此义以体空有用力无力等义。准可思之也。今后后能辨新断惑等文。约全众生门之时。诸众生。于后后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三世如来。于后后断惑成佛也(为言)今章及与一切众生皆同时同时等解释。是约全众生门明断惑成佛义也(为言)。

四者因陀罗微细境界门已下

十七。师云。因陀罗此帝翻珠翻也。若约法名立者。可云互现无尽也。今从譬立名事。初至玄门论之故。今章云。但从喻异前也。微细者。以重重义立名也。境界者。非所缘境。即是分齐境。其故。今经初地经文。承仕之愿说时。一切相真实相。义相。无量相三种相明。宗家释此夫实义相文云。世界分齐也释。知是可分齐境也寻云。下文云。如理智中如量境也释。若尔者。约所缘境见如何答。师云。是所缘境也。既举能缘智云境故。所缘境条勿论也。上境界者。不云人佛故但云境。知分齐境。其上经文正刹倒刹等异相说。论中科之一切相次经中。此一切相如因陀罗网说。论中科之真实义相。次经中此广上异类相说。论中科之无量相也。是令上二相名无量相也寻云。今因陀罗者。不依重重边。约差别义。论因陀罗欤。如何答。师云。今真实义相因陀罗云是依差别义说之。而宗家梵网疏中华严梵网经二经不同释时。华严重重无尽义说因陀罗。梵网经差别义以因陀罗说不同释此释正今经文不同。退可案之也。

十八。问。因陀罗义。通相即欤答。师云。不尔。同体异体中相入义以。重重因陀罗义论也寻云。今章云体相者。相即所因体空有义以云体相欤答。师云。今章任故辨义说不待次义也。即入法门一体上义别也。是故。辨相入之处。相即等义门来。是云体相欤。

十九。问。若尔者。相入者。更约体义无之欤答。师云。不尔。以有力体为能摄。以无力体为所摄故。约体论义在之。有力无力云由。是约用故。用有力无力云。若又如此得心。上体相云。相入体相谈事。不遮之欤寻云。若约相入义者。一多相容等义。如何异耶答。师云。清凉释云。十玄虽广。不超同异即入四义也判。十玄不同一义一义边边义取也。今不见相入边。取重重义也(为言)寻云。章云。隐映互现岂非隐显之门耶答。隐约所摄。映属能摄也。隐映之上互现。重重义取也。若取隐映之一义。不见重重等余义。是即下隐显门摄寻云。今章经云。于一微尘中等证文。义证欤。文证欤答。师云。义证也。清凉直引文证也。寻云。当章今经于一微尘中等经文引毕云。若据此文。重重无尽(文)若尔者。此文意。更非义证。直文证也见答。师云。是不结文证也。直是文证非也。正文证新译经十定品中。金山光影喻。七金山等门日光影。重重无尽义说。是即正文证也。今义证中初三偈者。初偈是正觉世间。次偈是国土世间。后偈即众生世间也。

二十。问。今章云。此等并是实义。非变化成。(文)此文意如何答。如此无尽重重等义。法性界之德相。更是无而忽有义非也。是故今实义。净名等约业用不同现不思议也依之。今章云。如理智中如量境也释。或云理中量量中一分释此意。此智境界。更是无而忽有义不可许也。

二十一。问。佛力法力甚深义者。元来本无处。勿然现我法有。论即入等义者。业用奇特境界故。以之可云至极甚深之义。若法德之处。本来所具法在之。此德相功德机见令见之位有不思议云事。更是非奇特之境界也。有物人与易。无物人与难云如。如何答。师云。三乘教心。业用不思议德相位无谈事。是彼业用所依德相本不知故也。岂以无法与人耶。知是无而忽有法者。情谓之境界。更唯智境界。非也寻云。一乘教心总非许神力不思议义耶答。德相中诸法。一机处令解。显不思议神力云事。在之。是加佛力见德相诸法。业用不思议云欤。喻我等肉眼。即依日光加力。如见四万由旬日轮。准思之。

五者微细相容安立门已下

二十二。师云。微细相容者。于微细在三种。一能含微细者。一尘微细云也。二所含微细者。此一尘中。诸刹尘皆微细。尚一尘内不遍足也。一尘中诸刹不同微细云非也。能含微细一尘尚广博。所含诸刹尘等。能含一尘处遍也。是故云微细欤。三如此能含所含微细。最极微细非灭智所及。是故难知云微细也。

二十三。问。今微细相容者。又上一多相容。如何异耶答。上一多相容具有四句。一一入一切。二一切入一。三一切入一切。四一入一也。此门更取入一义。今尘门取微细义故也。是故第二句一切入一一句取也。不取余三句欤。前一多义。必四句共取之。但取入一义计也。

二十四。问。今微细门。上同时具足门。如何异耶答。上同时具足者。立义十义。及解释十玄等。皆同时具足故。是诸门总也。今当门建立。立义十门于。且论同时义也。是故此门即该具。上同时门通即入。今是相入中于。论四句中第二一切入一限一句故。两门不同。置不可论之也。

二十五。问。今章云。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等。今此文者。是指何经文乎答。两处在此文。一十回品之中。微细处说。文全同今所引也。二离世间品。母胎十相说文。互全同今文。任意可取之也。但微细处说经文说相。顺当门建立欤。

二十六。问。今此微细门者。同异二门中何耶答。宗家纲目中。约同体相入。有微细门云义在之。玄记中以异体相入义。摄同体相入之义。故有微细门也。旨归中约异体相入义。论微细门也。指事举此三义。问答抄引之。可见之。

第六秘密隐显俱成门已下

二十七。问。当门隐显义者。同异即入四义中何耶答。一义云。可通同异即入四义欤。其故妙三云。至相十玄云。犹如十钱。一即十时。一即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此释意先约相即一义见。加之旨归中云。异体相是释故。同约相即论之为本。同异中以异体即。可为正也。虽尔。以同体相即论隐显以相入门谈显。不可有相违欤。探玄记中在三释。彼第一释。以相入释隐显也。疏一上释。第一释意。以异体相即论隐显义也。是两师不同欤。后二释两师又一同也。所诠通同异即入四义事。诸释自符合也。探玄记一本云。由一摄多时为显。令一入多为隐。多摄一入亦尔。又就用相入为显。令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亦然。又异门即入为显。令同体为隐。同显异隐亦尔。疏一上云。异体相即具隐显门。又就用相入为显。令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亦尔。又异门即入为显。令同体即入为隐。同显异隐亦尔已上两师后两释文无不同也。

二十八。问。隐显门意。一多相望说之欤。又于一法上论之欤。如何答。师云。若约一多论之者。乱上即入义故。于一法上可论之欤。是以刊定师释云。但一法上而有隐显(文)此意欤寻云。于一法上。论隐显之义如何答。若一为能即时是隐。他是显义也。此一隐他显位。即同时他为能即。是隐一为所即。是显义也。如此相对时。于一上论隐显义故。取一上隐显义。为当门隐显也他上所论隐显。是一上为成有隐显故。于他且释隐显也。意取一之上隐显之义也诸释中。一他相望释隐显义意。取一法上隐显之义欤。留意可见之。已上师主讲说也。

二十九。问。设三乘教心。初地已上菩萨。分身化往。此方入正受。他方从三昧起义。何遮之耶。若尔者。何必以之为奇特乎答。今宗意即不尔。一约处。一处诸土圆融。此处即他所也。是故业用神力所作非。二若约佛者。十佛不分异。互非一佛故。一佛本多佛也。亦是暂时业用之义非。三约身。四约时等。如此义更非三乘教说也。于此等四义。皆以能成之义。可作隐显之义也。

三十。问。当门建立。若以异体相即为本。今章入正受等文证似相入之一义。如何答。师云。今入正受等者。三昧出入之人也。是相入之人非也。

三十一。问。今章云。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正觉等文。起信等初住八相义。如何不同耶。答。师云。起信论所说初住八相。诸位圆融义非。属暂时定力功故。同时具足等义无之。是以今经云。十方世界中。念念○成正觉等说。谈诸位相即义故也寻云。妙乐大师。起信华严经论中说初住成正觉义判。若尔者彼师意此经论全一同可得心也答。设彼师意也。实义变化经论之不同不辨非。只正觉言等故。如此释欤。又他宗人师解释。不可致苦劳也。师云。惊彼师释。广寻经论说。初住正觉义。此经论限也(为言)。

三十二。问。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者。即是隐显相即之玄门正义欤答。师云。又如佛为诸菩萨○等者。是现前不现前之相同隐显义故。引余教通相之义。玄门隐显相即义释计也。是故。今章又如佛为已下文例显也。

三十三。问。今章秘密隐显者。秘密言通隐显欤。以隐一义名秘密欤。答。师云。今题所表秘密言。通隐显义也。是隐显同时相即义。非秘密一乘深义者难成也。即是甚深秘密义也。次或隐即秘密。显即显著释。或不现前秘密○第一钱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钱中十即为秘密释事。非甚深秘密义也。是隐没义名秘密也。尔者秘密言通可有二释。随今章在二意。初释正受及起定同时秘密成矣或秘密言通隐显条勿论也。次隐即秘密义。如上所引(已上师主正义也)一义云。今随所表秘密言。不通隐显义也。隐一义取可名秘密也。若尔者。今题名秘密隐显俱成门可训也。是故今章第一钱为显了。第二钱为秘密云解释。正当门所为释也。是故秘密隐三字。令为一义。显义相对。题得名训。隐即秘密义不违也。

三十四。问。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菩萨。是何位可云耶答。现前授记者。总以初地已上菩萨为本也。不现前授记者。总指地前也。然法华三周现前授记者。是十信以前也。就之。法华论中。自问答明之。其问意。诸菩萨迳初僧祇劫至地。始现前授记。何故法华三周声闻。从地前浅位。更不经劫数。直现前受记耶问答此义。法华三周现前授记故。非可入初地等。于一乘法。为欲令生决定心故。位不入初地以上。依三平等义现前授记也。实义寄位显之时。初地以上现前授记。地前不现前也(为言)抄三(上)云。方便令发心者。彼论次前有。

三十五。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故。与授记为不成佛授记乎答。实成佛。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习无量种种功德问。若不成佛者云何与之虚妄授记答曰。彼声闻授记者。得决定心。非诸声闻成就法性故。如来依三平等。说一乘法故。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修功德行故。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未具足○(文全是论文欤已下师草)问。先此问意如何答。今依常腾注。委科释之。是即辨现前授记之虚实故。与此问答也。先问中有二。初定义。次若实成佛下。设难也。定义者。常腾注云。佛授身子记。言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当得作佛。乃至记阿难。言供养六十二亿诸佛然后成佛。如此记劫数。实成佛故。云记而不如记劫数成佛而云记耶。已上设难者。注云。自始十信终至初地。略说迳一大劫阿僧祇耶。中说迳三大劫。广说迳无量劫。如此劫修习善根方得现前授记。如记劫数当得成佛。然身子等。未迳此劫修集善根者。何忽得现前授记。如记成佛。若言虽未修习善根而得授记实成佛者。何故无量劫修习善根方得授记。若不如记实成佛者。诸佛始无妄语。何虚妄与此授记之训此是问意释也问此文意如何答。常腾注意云。若文有一。初正答释。后是故菩萨下。结答也。初正答中亦二。初记意。后如来依得彼下。记义也。初记意者。注云。彼身于等。若得授记。即相同义。得决定心故与授记。非谓声闻已入初地成就法身故与授记金刚仙论第四云。凡有四种三昧授记。一是习种性中。二性种性中。不现前授记。三是初地中现前授记。四在佛地中无生忍授记问。决定心者何耶答。腾注云。无性摄论云。世尊法华会上与说声闻舍利弗等。授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此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解云。意乐者。谓决定心。佛为令得此意乐故。授佛记别。非必如记劫数成佛记义者。注云。虽为令得决定心故与佛记别。未知依何识与实行声闻授佛记别答依同义故。故无性摄论云。诸佛于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是因缘。此既成佛。彼亦成佛。解云。佛与一切同一如。是故一切皆属如来如中。佛得此意故。言彼即我等。由是因缘此佛既成正觉。彼声闻等亦说成佛。此即以成佛为声闻成佛。三种平等即是同义○问。十信初心。望成佛时。必迳三大僧祇耶。若。尔者舍利弗成佛劫数。既说无量无边不思议劫。云何不得如记成佛答。总说无量亦得无咎。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此三大数。华严经中。是有限数。然三大劫遥过此数。是故始发大志声闻大得如记实成佛也(已上是师主草案也。人是意释也)。

七诸杂纯杂具德门以下

师云。今章诸藏纯杂一门下有二释。第一释诸藏者。上教义理事等。十对二十句十义。云诸藏也。其故今经十藏品中。诸万法以相对纯杂之义说故也。至相大师意。此上十对二十句等以诸藏云非。是义渐似违背古十玄。是以新立十玄。不云此门也。第二释。又如菩萨入一三昧等是也。是约施戒度生等一切诸行。诸度云也。尔者。二对二十句中行一门以释纯杂义欤。广不取教义等十义也。此义依师资相传之趣。约行纯杂建立欤。

三十六。问。当门立名。其相如何答。摄法者。于三世中。三世各别摄法。是故隔法云也。此隔法者。约行布论之也。异成者。约圆融释之欤寻云。十世者如何答。诸释合九世十世相释有四重释。一依清凉释者。以九日作九世。是即行布教相之九世也。九世融在一念。总别合云十世也。二依宗家释者。依五位次第相望谈九世也。清凉引此义时。古德依五日作九世释成。是十世章五位约释五日云也。是九世是行布。一念是圆融义也。三依清凉一处释。九世者。以三世作之。所诠以三日如作九世。若尔者。此义三世即行布。九世是圆融也。可得心欤。是清凉云。今但用三世互为缘起。便为九世。不离一念是为总世。以此文为证也。四现在一念上于。论九世之相也。一念望过去。者。未来也。望未来者。是过去也三十七。问。现在现在为能摄。摄过未现在之时。若先依相即义者现在现在为有法时。过未现在俱是空义也。若尔者。过未三世未立其意如何答。若约即入之时。于三现在。以互夺义。空有力无力等义论计也。尔者。此三现在上空有义者。是圆融上空有也。今六过未无法者。亦约行布教相差别未生已灭等义也。以此未生已灭等六过未之无法圆融互融上空一义不可同也。

三十八。问。以时即入等门为能生约法自余玄门以为所摄之义。有之耶答。诸记举以当门为能摄。以自余诸门为所摄。是当门本意也(为言)释也。以约法即入为能摄者。约时当门玄门为所摄。即入等义以非为当门本意也(为言)寻云。若尔者。如何今章云。以时与法不相离故释乎。此释意分明上法能所摄即入。时即入无碍也云。此文意也如何答。若假实对论之时。法即入等是实。时即入等是假也。此假立时即入。定宾法即入不离之义以准知假时即入等离岂实法即入等义在之耶释此文意。重意。假既不离实为由。实亦不可离假故。以假即入等为能具。以实法即入为所具。更不可有相违也今章先假不离实由计释欤。既云故。知是举因也问。此十世门。是即入中何耶答。师云。前因陀罗门。及隐显门通即入否事异义可及。今门通即入之条。更不可及异义欤。

三十九。问。今章云。此经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刹等此所引经文。更不成九世十世义说三世。岂非同三乘乎答。今经三世者。通途之三世非。现在有法普现三世等说可说心也。尔者说三世九世义所成立也。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已下

四十。问。此门是所因宗法中何耶答。师云。所因非宗法也。是十由中唯心现故所因也。意此上教义理事等十对。唯心现故。余九门中即入等宗成也。是故今第九门前八门为所因。又后第十为所因成也。依之。祖师云心既无碍境亦无碍释此意欤。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已下

四十一。问上诸门中所论。即入等义云耶。我等所见之事上于所谈之义。若尔者。如何上诸门异耶答。师云。前即入等门。一多相望论之。今此门于一多上不论相望义。法法事事皆含法界之故。本来一尘中。诸刹尘等诸法具足也。然此能具事法也。所具亦事法故。是事事无碍义也。只一自一法界具待多义多自多法界具更待一无义。是故此门不共。不论一多之相望。事事当相法界法门也显。是以当门建立也重意。树枝有五枝。即是五教。即是五智。即是五佛等是也。其外若有六枝者。即是六相。若有十枝者。即是十佛。即是十玄等。如此谈。是当门不共所谈欤。我等所见闻所诧事付一一以教。此事即法界法门也解了之处。十佛不远。即到下可成佛智也。诸教中广谈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是当门建立也。然余教意。一切不善等之相。即无性即空义见谈之也。今宗意即不尔。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般若无分别教释故。当相不改。以刀山火聚为无分别教也。是以清凉大师释云。即相不待坏。即性不待随此释意。相自性全法界更不可云坏。性自性全法界更不可云随缘也此等义相。以事事无碍义。释即道义欤寻云。清凉大师第五正释谈云。当相即道是道谛故。理无二味故。无有一法性佛法故(文)此释心。约无性即空。释即道义。尔者如何答。清凉。至第五释者。既释当相即道。不同前四故即空如义非云事分明也。此释真妄交彻。事事无碍义以释之也。以此义释理无二味故也。非即如即空义正洞即道之义无过真妄交彻之义。是故先以此义谈之也。清凉第五释宗第四释于当相即道义。或不同前四云不同前三。同是以真妄交彻义为本也。兼约事事无碍谈之事更不可遮之欤。然今当门直显无碍镕融之法门。是即我宗规模。他宗不共之法门也。设说即道义。此托事门所显法门。直约事事镕融之义。所论之也。不依真妄交彻之一义也。是故自宗中。胜热婆罗门下。两祖第四第五之释。今托事门中所谈即道等义颇观行中意。可有亲疏欤。

四十二。问。今章云。随托别事以显别法此文意如何答。遮那品中。说十种宝王云文。两处在之。一处文舍那光明之惊觉而。十方来集中。南方菩萨来集此佛所。十种宝王云说。是但云虽标十种宝王云。别别非说十种也。又一处文。普贤菩萨入如来藏心三昧各别说十种宝王云也。第一金莲花宝王云说也。其余略之。是等十种等。皆是随举一事。名为法门云道理。

四十三。问。今经说五位法门时。各别放光明处。皆是不同也。所表可别耶答。各有所表。先说十种法门时。从足下放光事。十住是位中最下尤可有初表说十行法门时。从足指放光。步行路必依指行。是故以放光表十行法门也。所诠趣佛道长途。必若无十行指者。不可到所期果处也。说十回向法门时。从膝放光。膝是回身令转向义有。是故表十回向法门也。说十地法门时。眉间放光事。眉间是中心义也。证会中道义表有便。如此五位放光义。各所表者欤。如上表法义。托异事非显异理之义也。足下放光即是十住。足指光明即是十行。膝放光即是回向。眉间放光即是十地也。此之外更无别法也是托事显法之故也。

四十四。问。今章云。皆悉同时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等(云云)尔者。此解释立义二种十义。此一法界缘起归。抑今会融成一法界云。所归法界。直是上总标法界缘起。自在无穷之法界欤答。尔也寻云。若尔者。此法界缘起通因果二分欤答。师云。可尔欤难云。若尔者。果分是离缘不可说义也。岂果海中论缘起之义耶。然缘者。若一多缘。若无明缘。若机缘缘。云缘者。必是有为生灭之法体。如幻虚相之事法。于性海中现生灭虚相。事道理更难辨。尔者如何答。一义云。末师果海中于不许缘起之义。若尔者。上总标法界缘起者。法界言该因果二分。缘起言可限因分欤。今会融成一法界言收因果二分。缘起具德门言。可限缘起门寻云。法界缘起者。是法性实德。法尔如是释。既是云法性实德。乍云法尔如是。抑有何不足。于性海中。不许此缘起耶。若尔者。更是本无今有缘起也。若是今有者。如何云。法性实德法尔如此乎。其上今章云。法界缘起。自在无穷○略摄为二门标。开因果二分见。此释意。此一法界缘起。若属佛者。果海中法界缘起也。若此一法界缘起。属菩萨因中法界缘起也然上法界通二分。缘起限因分云事。随文意未足信用也。如何答。师云。果分正证之处。绝因缘生灭之虚相也。故更不可论缘之识。是以还源观云。正证之时。因缘俱离(文)此文明释也。专可秘之也其上今法界缘起者。如理智中如量境也若尔者。后得所缘境界者。于有为生灭虚相中。论此无尽缘起云事明也。设佛果智中不论生灭缘。法性实德法尔如是事。更不可有相违也。是故本无今有义无之。但今章法界缘起。自在无穷。略摄为二门之解释。于一法上有能依所依性相不同。此缘起所依就体性说之者。即是果分。此能依相依论之。即缘起因分释也。于一法上如论缘起性起不同一义云。凡法界缘起者。法性实德法尔如是故。更是非情谓之境界。唯佛。所知。今章云。如理智中如量境释以。知是缘起者因缘之上所论也。今果海即不尔此正证之智。离因缘故云事难辨。其故。三乘教意。自受用身身土。即是后得智所变谈。岂是后得所变故非自受用身土耶。既是废机教。自证身土。后得所缘境界事。更无相违。何况一乘教意。设是如量智也理。量齐览故。此如量智境。岂非佛智所行乎。

四十五。问。今章云。普眼境界谛观察余但在大解大行大见闻心中时此文意如何答。此文有多义。若依指事意者。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可训也。文意伏意通也。伏难意云。上十对二十句法门中教中三乘五乘教摄。义中三乘五乘义摄也。或因果中一切三乘五乘因果摄也。然此三乘五乘等教义因果者。是以差别为义。如何今总结时。上立义十义等。皆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结释耶云。伏难。然此问难答时。设三乘五乘等教义因果。普眼境界以余三乘五乘观察时。皆普门中大解大行成。普门中非三乘等别解别行等也已上是指事意也。一义云。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但在大解等此就普眼境界谛观察者。约圆融普门观释之。余时者约行布教相之施设释之也。但在已下文约三生施设之教相谈之也一义云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等可训也。文意。已上此上普眼境界法门。皆是圆解之上所案立无碍宗法也。是等约解境释之也。次谛观察余时已下。上五句案立解了舍。直行起解施也还入大解大行大见闻心中释也。重意。普门解行信一一皆同果海故。第六句行境·位·归欤。上解境是因分故普眼境界释。下谛观察是果分故。对上普贤因。此行境余时云欤。已上所立义。师主了简。可为正义(云云)。

四十六。问。今章云。然此十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文)尔者。一一门皆是十玄门时义也。如何初同时具足不同耶答。初至终十门建立次第。总别不同故。始同时门是总非别门。后别门是唯别非总门。然今此十门随一门中总结释意。约总别不二之义。同一缘起之义释故。门门中不简立义解释。两主十义同时遍具足无有前后。是总别镕融无障无碍义也师云。今章云。又于其中诸余法相等者。是抄一在释可寻之。

四十七。问。今章云。广如经。论疏抄。孔目。及问答中于彼释(文)然今所言疏抄等者。宗家制作欤。指至相大师御制欤答。至相大师御制也。彼师作华严疏之故。指之欤。论疏者。彼师十地论作疏在之(云云)经论有抄云事。未勘之寻云。彼至相大师华严疏者。抑除孔目外。指何疏可云欤答(云云)。

四十八。问。今章云。为说菩萨道等三乘中在佛果。如何但云菩萨道乎。又一乘中有因行。如何但云无尽佛法耶答。上寻委悉记之。但今章云。三乘但随机而已○非现佛身(文)释者。设三乘教中。妙觉位中。三身圆满佛果谈尚是菩萨道一分也。今此一乘心返设十信位菩萨。直可说无尽佛法也。道理上寻如记之。

四十九。问。今章云。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此文所引本意如何答。此文是伏难通也。难意云。今经意纯说一乘者。如何今经二乘三乘等说耶。此伏难答时。是本末分位分齐约。欲显三一不同故。如此说也。

六相圆融义第四

五十。问。当科六相圆融者。是宗因宗法中何耶答。一义云略说六相。广说十玄之故。限宗法。不通宗因也。是以今章既题六相圆融。知是宗法也云事。不可疑之欤。是以今章次下。教兴段云。此教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无穷理事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得九世十世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此释意。既六相教起本意释时。为显即入因陀罗义也释毕。此六相义现前。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也释。若尔者。此文意。约宗法明相入义云事分明也。一义云。六相者可通宗因也。同成二相是同体义也。别异坏三相是异体之法也。总相者宗法也得心义。是折薪记心也。一义云尔者六相者非宗因非宗法欤。只此六相教。案立意趣。立六句法相。以欲破众生空执识情为所用也。所诠。此六相句法建立。宗因宗法上空执之见遮义。以之可当章规模欤。此后义以可为师主正义也已下师主草也。

五十一。问。论云。除事者。谓阴界入等两师解释者。意为同为异答。此事难思。愚案。且数二义。一义云。异也。若依清凉意。大疏云。勿以阴界入等事相执取。抄释云。意不令人随事执取等。案此等释意。云阴界等。彼形对区分之事相是训中之法故。即情谓之所得。更非真智境界。争具缘起圆融之六相哉。是故为不令人随事相差别以其差别任情执取故。立此六相。以显缘起圆融之相也。故知。以阴界等实体是法界全现之法故。非谓不具六相。但约彼情谓之境故云除事若依香象意探玄云。非是阴等事相中辨者。今六相中。且一即具多名总相者。非如彼水中入数多木石。桶中入数多米谷等。如是事相中辨一具多。故云除事也。又瑜伽论一处。不相离色者诸能造大种。及所造色。同住一处。互相涉入。是即亦于事相中辨涉入者也。然今则不尔。但约缘起相由理性融通等道理。说一多即入故云除事也。凡事相中辨之文言是广。乃至顺世外道云。理色入因微中等。皆可通摄之欤。一义云同也如探玄记所释。可会取大疏抄。意云。勿以阴界等事相中所辨之涉入妄计执取。非谓阴界等体约道理说涉入融通时不具六相。

五十二。问。如瑜伽论。一处不相离色者。彼此互涉入不相障碍实是事事无碍也。今何除之耶答彼不相离色者。但局一类能造所造者。不通余类。又局大小份量同等者。不通份量不等者。何况古今异。远近处隔等全不可有彼此涉入之义。是即事相中辨之故也。然今圆宗云事事无碍者。约法性自尔之道理故。大小一多古今远近。自类他类等。不动自位而恒即入。犹如芥子收须弥者。芥子不作大不者彼。须弥不灭其量不来此正是约道理得融通故也。

五十三。问。此义尚岂非假说耶答。凡佛教中所说法门者。虽有大小权实不同。而皆是阴界等事相上。法尔所备之道理以为境界之时。方有发智证真之义。即说此道理有浅深故。教门分权实。且如五八识缘青黄等。虽离名相分别。以现量心正缘青等自相。不知青等上所有苦无常等共相之道理故。不能自转识得智。如来初说此道理。是名小乘教。然未知毕竟空之道理故。次说般若经。教此道理是名大乘始教。乃至。空有无碍三谛相即等皆是约道理以说之。全非是阴等事相中辨之也。思之可知。述记第一破数论胜论之所执我云。量云。诸有情我与天授我体应是一。许常遍故。如天授我。论言相杂意令相入成一物故虽言更遍。意言常遍。不尔更杂便无同喻。外道返难言且如同处不相离色计多种色更互相遍体非相杂诸根得时各各异故。其我亦然虽体相遍。然非相杂各有属故。斯有何失。此亦不然。彼执我体是真是实。有相杂失。然我色等。是虚幻法。又同类业招非实之法体相虚疏。设令相杂。亦互无过一切有情共果亦尔。其山河等同一处故成唯识论演秘第一云。按瑜伽论六十五。有三种不相离色。一一处不相离者。谓诸大种及所造色同住一处释一即同也。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相障碍。处所无异名为同处。无别极微二处而住名不相离。且如一眼七物相望互相涉入同一处住。谓眼身根色香味触能造地大七各极微同一处也。问所造有六。能造何一。答有二释。一云。虽一地大。通能造六。故能造一。二云。有六。不尔所造六云何别言能造一。据地类同合而言也。如言一眼七极微成而实一根有无量微。但言七者据类谈也。能造亦然。二相杂不相离者。释如一眼根有多极微一根微处七物同住以此七物对彼七物。虽非同所。然相和杂邻近而住。名之为和。七七各别名之为杂。无间隔故。名不相离。故瑜何论第三云。和杂不相离者。则此大种极微与余聚集能造所造色处俱故。释是前同处不相离处所有极微名此大种极微等也。三和合不相离者。又若有聚集。或麻豆等为诸谬蜜及沙糖等所摄持。释异大所造二聚和合如多豆等虽以蜜等而所摄持和合一聚。然不相涉入。复是异大所造异聚相望故名和合。不相离者。无有间隔也。略示大纲。具如彼钞又云。然外道宗。许果色入因微中○问。大乘同处不相离色互相涉入岂非因果体相更入。答。无实极微。是似识变故得涉入。不同彼宗今云。外道者顺世外道欤因明论疏师主草案也。

五十四。问。六相者。其相如何答。总相者是一尘上于含多德之义也。不论所起之末也。此总中所含多德差别非一之处云别相也此总相不起上于。见所起末也。是云第一总别相对一义也。次同相者。上别相所起末中。所起一一。末中。当位当位上成功义齐边见是同相也。末位于成舍义取也。异相者。成功义齐云。此同上于相貌不同也。椽材瓦者其相异故。是于所起末中论同异故。第二同异一对之义也。次成相者。此所起末望总舍谈能功故。是成相也。是于所化末当位者。无能成之功望。总有成就之义。怀相者。怀总义云怀相也。是第三成怀相对之义也。探玄记第九。三对六义。问答抄引之寻云第三成坏相对之义释云。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收。是故当体有存有坏此释意。望总不论成坏之义见。若于所起末论成坏之义者。上第二同异相对义今成坏如何不同耶答此释意。但于所起末。论同异义也今相对所起末本摄带本当体于论成坏故。此释望总论成坏得意无相违欤寻云。若带本之末云故总望云者。上同相释时。彼所起末即带本云。若尔者。岂是非望总舍乎。如何答。可寻之。

五十五。问。于总相论何不同耶答。总相有三种。一语总。二意总。三法总也。师云第一语总者。世人共语常途舍云如是语总也。体自相者。青黄等及长短方圆等之相是也。五八识唯现量之位。此显形二色体契也。如此体自相事者。蝼蚁蚊虻之位至。此自相归也。是等法门皆是语总也。青云黄云等。皆是语总义云也。只世人木中人等云。如皆语总欤。而必此等非甚深之法门。是故今总相者非语总义。此缘起法上能住诸法差别。其无常等义辨义自相云也。此等总者解以食物与知事比丘。意是与众僧也此等意总义也。是故意总欤。第三法总者。上云如世人但家云是语总义也。亦即不尔。梁椽材瓦等。一一法上于或椽等是舍云。或材等是舍云等也。是法总非语总也。于总如此不同。观行者。能能留心可观察之也。

五十六。问。同相者。于所起末位当位分齐成力义齐义取不望总相云事难辨。其故今章同相释。同成一相故释。此释岂不望总耶答。此释于所起末位。即带同成一总之义成力义等道理同成总一释计也。望总相者。必是付成相义论之也。坏相互望总事。可准之。

五十七。问。今章六相圆融者。六相皆圆融云欤答。一义云。总同成约圆融。别异坏行布也。是清凉释意也。一义云。无碍圆融法上六相句法故。六相皆属圆融也。是以今章题。既云六相圆融意欤寻云。就后义不明。别异坏三相。彼此差别义相。更是无不二平等之义。何以此等同可云圆融乎答。今此彼此差别义相无碍容融之法上。且以参而不杂义。谈别异坏之义。无参之上参还圆融具德故。不可属行布也。是以清凉释云。行布即是始终二教。圆融即是圆教今别异坏等参而不杂义。更不可同明昧浅深之行布。故六相皆是圆融法门也可得意欤寻云。或依无参之参或依参而不杂等义。何以此等义道。不名圆教不共行布耶答。总此义在三释。第一释意圆融之上相差别等义俱是圆融故。不可属行布也。上行布即是始终二教等释。依此意释之也。第二第三释意。参而不杂义。设圆融之内无参之参论。此且参而不杂义为别教不共门行布也如此参而不杂等义名行布之时。不可论明昧浅深之不同也。今所论行布明昧有无者。即是始终二教所寄行布位也。是必可论明昧也。

五十八。问。体空有义。用力无力义。是宗因宗法中何耶答。师云。同异二同即入融非。同异法体之上所建立。体空有用力无力等。是成即入之所因也可意得也。加之。即入义亦还所因成事可有之也。先如隐显门者。以上相即义由今阴显义显也。门门相望互以即入为所因事在之。对智一一交合观之。

五十九。问。今章云因即普贤解行及以证人。果即十佛境界(文)此文意如何答。一义。证入生者总初地已上以证入释也。果即十佛境界者。是非因智契证故别果即十佛释也。一义云。及以证入者。三生门时第三生果者。是约缘形对果故。非究竟圆极不可说果。是故形对边及以证入释也果即十佛者。所依果海不可说佛果也离因智教相故。别果即十佛等释也。已上师主草也问。此但椽等诸缘○若得椽时即得舍矣事。义苑云。言为椽全自独能作舍者。即互遍相资义。谓此椽等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椽遍应多缘。各与彼多缘全为椽故。此则一椽具多缘也。若此一椽不具多缘。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已上)复古全同。总以六相为缘起相望之所因者。此等先德意欤。但见当章释。皆望所生果。论能成所成。以决义是非。何关同体门之义势耶。其趣已如十玄门初释同异二门处。私记委记之。若尔者。此等先德意实难思乎答。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事。复古云。此本脱一舍字古本与演义同(乃至)若是下。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椽义方立无因缘故。非是椽也事集成云。因缘者。四缘之中一(已上)。

六十。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并全成故事。义苑意。前第二问答。是互遍相资义。次问答只蹑前为难。然后又释。今问答云。此重问答。据力用义以显之。谓须一全有力余缘无力。若余有力一缘定无力方成舍耳(已上)明知。此师意。以此问答欲配同体相入之义欤。未审(云云)。

六十一。问。既舍即是椽。总余材瓦等事。案之椽是正因也。余材瓦等是多缘也。舍是所生果也。全同探玄记云一缘是能起。多缘及果俱是所起也。故知。法界缘起。亦必立因缘果三法也。

六十二。是故一切缘起法不成即已。成即相即等事。义苑云。是故下。结成大缘起。谓此大缘起不起则止而不论。若起则圆融离识耳意云。不成则已者。不起则止而不论也。次云成即相即者。若起则圆融也若依复古云。是故下。二结叹。大法界缘起法。一成一切成。无成无不成不成与已成全体无二故。圆极难思。出过情量此二家记意别也。不可相滥。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事。集成云。椽不作舍。即失本缘法。古本与演义。皆缘字。今椽造误(已上)。

六十三。又总即一舍○坏即各住自法事。抄十三上云。总则揽别而成别则分总为别。同即别别带总。异则别别互乖。成则双揽同异方成。若无异相总不成故。如舍椽梁总皆相似终不成舍。坏则别。各住自性故。此三对历然不同(已上)。

六十四。乃为颂曰。一即具多等事问。今此颂文者。为香象释。为总至相释欤答。复古云。文类云。华严六相颂。终南山俨尊者述。义分齐中承用。观首自云。具禄和尚微言勒成义记(已上文)类者圆宗文类第二十一卷云。颂出自至相六相章也。义分齐中承用彼(文)人不知之。谓是贤首所记(已上是师主草案也)。

六十五。问。今章云。问。何者是总相。答。舍是者。此文意如何答。师云。是语总义似。虽尔今舍是答意。只语总舍云义非。椽是舍云义也。是故可云法总欤。第一问答计法总云义不显故。次问答起也。章云。若无别椽瓦等以而有总舍者(文)是师主谈云以而两字通途文章难读故。以一字下欲读。而字先读以字下读事无相违欤。是两云房口传(云云)。

六十六。问。今章云。今此同相。约椽等诸缘虽体各别成力义齐故名同相也(文)此文意如何答。此释意。所起末椽等诸缘意。成力义齐边同相义释余处文。今此释以为正释。余违文可会也。师云。又总即一舍。别即诸缘等已下文。上六相六色释义。总结文也。

华严五教章见闻钞卷第五

五教章见闻钞下卷第一

一。问。当章题名。与上中题名。云何不同乎。

二。问。今章显彼能诠差别非一(文)此文差别。即是非一欤。差别与非一。于义可有不同欤。

三。问。今十门生起次第如何。

四。问。今心识一章差别者。就心意识。说教不同故云差别欤。谈本识之心体。五教说相不同故。就第八代云差别事欤。

五。问。爱乐欣喜四种者。配三世事。其相如何。

若依始教已下

六。问。始教识体一分云。是何道理乎。

七。问。从业等种辨体而生者。此文意如何。

八。问。有支我执二种习气者。于一个名言种子上。以功能分二种习气欤。将遍行中别体。思心所以为业种子。十烦恼中。别体萨伽耶见以为我执欤如何。

九。问。异熟报识。为诸法依云。异熟得名。如何可得心欤。

十。问。今章云方便渐渐引向真理。今此品引向真理。即指终教欤。当教中终门指欤。

十一。问。今章云不见藏住。不见熏习等。此等文意如何。

十二。问。章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此文意如何。

十三。问。今章云以许真如随熏和合。习熏资熏二熏习中是何乎。

十四。问。章云真俗但有二义无有二体。文意如何。

十五。问。三界唯一心今经文。诸论皆引此文欤。

十六。问。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尔者。彼论实如此在之欤。

十七。问。顿教唯一真心者。抑付何说一心乎。

若依圆教已下

十八。问。以何为圆教心识之体乎。

十九。问。祖师依何文。建立如之五教义。欤。

二十。问。抑今甚深缘起一心者。是何物乎。

二十一。问。答约法通收之时。名义必可无碍。然于性德中非云论五义门。岂有从名无显义之义乎。

二十二。问。小乘意。以六识三毒。为所依心识。然以四种赖耶。为所依心识事。未谈之。云何释所依心识体云摄义从名门乎。

二十三。问。不动本而常乐等云。今本末者。以能具一心为本以末欤。如何。

二十四。问。心识种姓二章。共或限所依本识。或云取佛种姓。抑是何道理乎。

二十五。问。于退法种姓有不退之类。如何以之名退法乎。又于思议住升之类。必可有退机。何以之不名退法乎。

二十六。问。恒时加行。尊重加行者。其相如何。

二十七。问。今章云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此文意如何。

二十八。问。小乘教中。说多人有性。如何释除佛一人乎。

一约始教已下

二十九。问。无性有情。发菩提心。可许发心修行之义乎。

三十。问。章云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尔者。是取何现义乎。

三十一。问。瑜伽六处者何乎

三十二。问。今章云即摄赖耶识中以下。文意如何。

三十三。问。当章中。约法尔种性明性习前后义。约新熏道种。明性习融通之义。文段如何。可简别乎。

三十四。今章云。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等。此文意如何。

三十五。问。今章云。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尔者。经习故成性本性。论依性起习本性全是一体也可云乎。

三十六。问。今章云。经说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今种性者。指本性住欤。总通二种性云种性欤。

三十七。问。今章云。问。又以何义知如种性至堪任位说。已下问上何文踏起乎。

三十八。问。抑堪任云得名。约位立名欤。将依种性之名欤。

三十九。问。上但可位至堪任已去两义料简。依今章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以下问答。如何不同乎。

四十。问。瑜伽论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抑此三记意。位分不同欤。

四十一。问。章云独觉准知尔者。如声闻至忍位在一坐成觉之义乎。

四十二。问。今章云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抑成菩萨种性事。必依退不退。成堪任性欤。将要不依退不退义欤。

四十三。问。以忍位如何为性地乎。

四十四。问。今章。位到堪任已下文。正三乘定性说文也。何依俱舍释此义乎。

四十五。问。上章云若要待习方说性者等今文云问若愚位未无习等。前后问答。如何可心得乎。

四十六。问。一阐提翻名如何。

四十七。问。章所引云以何缘说今此说字。从何所还可训之乎。

一。问。当章题名。与上中题名。如何不同乎答。于一部释。就题名论不同事。他师释得其证据其故善导和尚观经疏题名。或观经玄义分云。或观经定善义云或观经散善义云等。于一部释。如此不同论也。今亦可准此例也寻云。上中云记。下卷云义。其意如何答。师云。义记两字。所以甚深以为义也。此所以甚深之义。通义记两字故。上中云记。下卷云义。更是同义。是以起信疏中。具云义记。俱是所以甚深之义故。边边有道理。师云。前八门化仪化法不同诸门皆约能诠教明之今中下九十两门。约所诠法义。释五教不同也。

二。问。今章云显彼能诠差别非一(文)此文差别。即是非一欤差别与非一。于义可有不同欤答师云。差别者。五教不同云也非一者。今十门指释也。是故差别非一。即可不同欤若尔者。今文点如上点可读也。

三。问。今十门生起次第如何答。初二门约理次四门约行。第七门通行果。后三门约果也寻云。第七门通行果之义如何答。若望二乘因分。即是究竟故约果。若望大乘。尚是非究竟故约行也(为言)问。今理行果三法中。理者限真如理欤。通有为无为等一切道理欤答。通一切道理也。

四。问。今心识一章差别者。就心意识。五教说相不同故云差别欤谈本识之心体。五教说相不同故。就第八代云差别事欤答。师云。想当章意约心意识。就三能遍识。论五教不同事。一处更所不见也。随今章云。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或云。异熟报识为诸法依(文)皆于第八本识。论五教不同事。不可及异端也。但今心识差别者。独指第八识。云心识差别。必定于第八识之内。广非论三能遍之义也寻云。今小乘论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文)若尔者。此文意小乘意。义说心意识以为所依。然大乘心识。三能遍识体。自差别故。心意识相。三识体名别也。更不可云义说欤。尔者。大小差别。就心意识之不同论之。见其上今章题名既云心识下小乘谈分明云义分心意识。明知。五教差别。就心意识论之云事答。故章题具心意识差别释。今章心意识者。就本识可心得之寻云。如何于本识之中论心意识乎答。依通相论之也。若依别相者。第八可限心义也寻云。通相别相义如何答。别相若以集起为心者。第八独名心。通相若以缘虑为心者。八识皆可为心也。是一重通相别相义也若以思量为意者。第七独名意。若以无间灭意云意者。八识皆可名意。是一重通相别相也。若以了别解识者。六识独名识。意六尘别境缘云事。若以了别为识者。八识皆名识也。意以识别解识。八识皆有识别义也。重意。能缘识上。识皆了别义在之。是故了别义通八识也。尔者。以了别解识可训也。别者。缘虑分别云义也非差别义也。古来点以了别境解识者训义。今此别义八识差别义欤其义难辨矣。清凉若以了别境解识前六独名识。若以了别解识八识皆名识初了别境别义也。后了别识别义也。问于集起义中。有通相别相之二义乎答。集起种子义边限第八。若集起行相之义。广通八识可心得也寻云。抑集行相之义。如何可心得乎答。行相者。即是相分也。八识见分处。各各带相分之故。见分集起相分之义。是集行相云欤。师云。说如此(云云)问。当章意。于心意识。论五教不同义。是今章家祖意也云者。可有何过乎答。师云。于心意识。以论五教不同为章家祖意者。于心意识立此道理。五教皆名义俱得之。何下约法通收科中。以小乘摄义从名门释乎。既小乘得名不得义者。约赖耶建立之也。若尔。准之后四教。皆依第八论差别云事分明也。其上始教段。异熟报识为诸法依释。终教段。于此赖耶。得理事通融二分义故释。皆是依第八识。论不同云事明也。

五。问。爱乐欣喜四种者。配三世事。其相如何答。爱通三世。乐欣喜现过未次第也寻云。以能贪之心。名阿赖耶欤。以所贪之境。名阿赖耶欤答。以所贪境名阿赖耶。以能贪心名爱乐欣喜也寻云。以何为所贪之赖耶乎若无性摄论第二。以三义释之。一师义。以五取蕴为所贪赖耶也。一师义。贪俱以乐受为所贪赖耶。一师义。以我见。为所贪赖耶释也。大乘意。于此三义多有难略之唯识论中。于所贪赖耶出七义。可勘之。

若依始教已下

六。问。始教识体一分云。是何道理乎答。如实知真如法一不知故。真性随缘。无明动真如。是终教生不生和合具分真唯识义也。此位业识根本熏习释。习熏无明名也。于此位者。未分三界趣生之别云事。如此迷真位AB同时迷事无明在之。是故有主物取有命物敬也。是枝末薰习释。资薰无明名也。依此资薰之无明。造善恶之业。随彼善恶业。感可爱非爱之果。然相宗心。依枝末薰习一义。建立赖耶故。但得一分生灭之义所释之。若谈薰习义者。八识体一。事理融通善可释也。今即不尔。是故释以于真理未能融通也(为言)。

七。问。从业等种辨体而生者。此文意如何答。从业者。本颂由诸业习气云当也。业者本颂二取习气俱云文当也寻云。上内诸习气等释本颂文意如何答。论有四复次。今章略以二义可消之。一约惑业苦三。从业等种云也。然本颂由诸业习气者。惑业苦三中。善恶业种取由诸业云也。二取习气俱者。惑种苦果种二取云也。若此复次意者。今章从业者。三道中善恶业种是也。今云等者惑种苦果种等也。以此三道种感无记总报者。果识体引坐故。今章云辨体而生也。一本颂。由诸业习气者。即有支薰习也。二取习气俱者。名言薰习我执薰习二取云也。若依此复次意者。今章从业者。有支薰习也。今云等者。名言我执二薰习等也。依此三薰习种。能当来异熟报体感。是云辨体而生也。震旦人师多分唯识此二复次以今章科释故略举之义也。师云。前复次付感中有二。一迷异熟愚。是当来总报上。可爱非爱果迷故。迷异熟愚云。二真实义愚。是一切有漏是苦也。一切有为。是造作故无常也。于实义不了故。真实义愚云也。就次复次。名言有二。一表义。二显境也。表义名言者。第六识一切名言缘此名言下义道分别位熏种子。表义名言云也。显境名言者。总八识能缘境分明名言下必所诠义理显如八识取名言非熏种子。缘名言事。必限第六识也寻云。显境名言者。名言得名。如表义名言云事欤答。不尔。显境位名言。非如表义名言云只世间名言所必如云有所诠义理。能缘见分必带相分境也(为言)。

八。问。有支我执二种习气者。于一个名言种子上于。以功能分二种习气欤。将遍行中别体。思心所以为业种子。十烦恼中。别体萨伽耶见以为我执欤。如何答。师云。于名言种子。三性不同也。若约善恶名言种子者。若善名言者。此名言上二功能。二习气云也。若恶名言者。此恶名言上二功能有支我执云也。但若约第八识能生无记名言种子者。此名言类劣无记种故。以有支我执名言上二用不可谈者欤(但可寻本宗也)决择记第一云。钞习气者。准法相宗。习气有二。一者粗重。谓二障取未分。熏善无记无堪任便涩之用解脱道舍是也。二者种子。谓现行气分薰习成故。于中复三。一者名言诸因缘种。由表义显境二种名言所薰。方生成故。二者有支总别业种。招苦乐报。三者我报俱分报种。令自他别此二皆是名言种上差别功能。今钞所明。是前非后(文俱分云是分别俱生云释也)寻云。若依此记释者。不简三性名言。总有支我执二种习气。名言种子上二用见。尔者如何答。彼记意。先就善恶名言种子释之也。若约第八能生无记名言种子者。有支我执二习气。彼无记名言种上二用不可云也。是故别体善恶思心所以。有支习气十烦恼中以萨迦耶见我执薰习也。

九。问。异熟报识为诸法依云。异熟得名。如何可得心欤答。一义云。异熟者异时熟云异熟也难云。若尔者。等流果。岂非异时熟欤。是故。此义乱等流之过在之。一义云。异处熟故云异熟也难云。若尔者。岂从人感人总报之类。异熟果无可云乎。乃至从初禅生初禅等。准之可心得之也。一义云。变异总报果生故云异熟也难云。若尔者。一切种子。生果之时。无变异欤。诸法种果生事。必变异生故。乱余果变异过。一义云。异类熟故云异熟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故也。已上诸义中。以之为正义也。

十一。问。今章云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文)今此品引向真理。即指终教欤。当教中终门指欤答。师云。方便渐渐言。遥指终教云义亲欤寻云。引深密经。成立薰等即空义。是经岂非当教证文欤其上。经文引毕云。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知今结释趣。当教中会真理之义成立也。是以。孔目中以终教内成就理成就二义释。今理成就者。是当教终门也。今薰等即空义。岂非此等之义欤。答。如先成事引向真理言上。渐渐言以照之。遥招终教义欤。准今标释下故会归真也之解释。所归真理远指终教也。但今所引深密经文有二意。若依显相。薰等即空义说。是当教中终门建立也。孔目中理成就者。就显相薰等即空义释云也。若如来秘密意趣探约云之者。薰等即空说本意。远终教甚深真理说之也。是故若约意趣者。不可开当教之分。今章云。方便渐渐说者。约如来秘密义巧者。远超越当教之分故。渐渐等说也。就显相说薰等即空义者。当教之内终门也。理成就者。依此门取论也。但理成就云约如来秘密义说之者。以终教真理。所归所成就真理云也问。章云。故说熏等悉皆即空文今薰等者取何物乎答。师云。常途内等非。外等非。熏者总能熏所熏指也。等言。所熏四义。能熏四义。合是八义也等第八义也寻云若举所熏四义等能熏四义云。若又举能熏四义。等所熏四义云者。是有何过欤答(云云)。

十一。问。今章云不见藏住不见熏习等此等文意如何答。师云。内是所熏本识。外是能熏转识也。不见藏住者。不见所熏第八识云心也。不见熏习者。不见能熏转识云文意也。不见阿赖耶者。于阿赖耶。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中。天赖耶正用能藏之义不见云也。不见阿赖耶识者。正用能藏义空非为所依体不见本识之体云此文意也。不见阿陀那者。执持功能外见云事也。不见阿陀那识。者。又执持功能空非。所执持识体生灭不见云。此文意也。

已上。是折薪记意也(云云)。

若依终教已下

十二。问。章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此文意如何。答。此文下下来来相故。下生灭斗与点可读也。重意。不生不灭真如。无明生灭。俱流转相明论文也。

十三。问。今章云。以许真如随熏和合习熏资熏二熏习中。是何乎答师云。此随熏言通收二熏习也寻云资熏者。是业种所生赖耶谈义边也。然今终教心次下云不同前教业等生故尔者。当教随熏和合赖耶。非业种所生等资熏义闻。如何答。终教心。依资熏义时。业种所生赖耶云义。非谓无之。但始教业种所生一义谈异也寻云。习熏者。即以本识为能熏义欤答。师云。不尔以本识为所熏义也寻云。若尔者。离转识能熏。别有第八能熏者。是何物乎若师云。熏成令动动静一体梨耶。是所是熏本识也。此赖耶微细。能熏者。是根本无明也。是故本识于能熏有二重。以枝末为能熏者。是转识所摄也。若以根本为能熏者。是本识可类摄欤。虽然。正所依本识者。所熏所生赖耶。以是可为赖耶实义也寻云。以根本无明为能熏。是习熏义也云者。抑本觉内熏义。非习熏义欤答。习熏有二义。一若根本无明真如熏生死微细生灭。此本识如幻识体。不知如幻故。此不知无明为能熏也是流转门习熏也。一本觉能熏不觉熏时。此识体即如幻虚假也熏。今如幻识体熏。种即第八识熏非。AB真如熏也。清凉释云。故熏第八即熏真如此意也。此能知本觉为能熏。即是还灭门习熏义也。如此二门能熏。论自判云。本觉本不觉。在本识中。故本识中可类摄也。虽然。先第八识云义。所熏所生二分不二义也寻云。抑熏者。正是何道理乎答。习熏云驯染义也。譬朱所置别别此所不涂自其处即赤。今习熏义者。即此意也。资熏者。驯流义也。朱朱熏其处弥赤。准之可心得也。慈恩大师解释中。熏者是可发之义也释。但彼宗。偏谈业种所生赖耶故付资熏一义。可发之义释也。然以义案道理。宗意此可发之义。可通二熏欤问。楞伽三文。如何可心得欤答。初无始恶习者根本无明也。是习熏义。第二与因俱者。是七转识也。是当资熏义也。第三文双举根本枝末二种无明故。合说习熏资熏二义也义苑记意。初无始恶习者。七转识生灭云料简是误也。已上。师主讲说之趣也。师云。今章云。既云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谓事常右点意。夫如常住坚固法故。我等所思习。非常住坚固等义也。若依左点者。更真如常住谈故非情谓常也固者非坚固义也。以诚义云固也但唐本云。真如常故。非如言所谓事常也(文)是文言更无相违欤。

十四问。章云。真俗但有二义无有二体(文)文意如何答。师云。有二义相依。无二事相依释。此释可留心也。

十五。问。三界唯一心今经文。诸论皆引此文欤答。师云。尔也。十重唯识云。诸论同引证成唯识说唯识之义程教中无不依此文也。

十六。问。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文)尔者。彼论实如此文在之欤答。彼论云。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说。以此文作释欤问。阿毗达磨经当代流传经欤答。不尔也。是未处经也。

若依顿教已下

十七。问。顿教唯一真心者。抑付何说一心乎答。师云。于一心始教已上所谈义相不同也。初始教一心者。诸法唯心故心外无境遮也。终教一心者。以真俗不二义一心说也。今顿教一心者。破诸数言也。若诸数更破一心亦不立。是说一心也。心生动念即乖法体不可念亦不可动等释此意也寻云。终教不二一心者。直以真妄不二义为一心。然今顿教一心。真妄性相中唯真唯性一义得。尔者是岂前终教即深。今顿教是还似浅。如何答。师云。前终教虽谈真妄不二义。尚是无明边际谈之。今此顿教唯一真心义。不见无明边际故。以此教为深也。又前终教此一心如来藏心云也。是真妄俱在缠义也。金师子章中释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此意也寻云。顿教离念。即同果海欤答。师云。我和尚已证法门也。以顿教离念同果海可云也寻云。同果海者。教证二道中何欤答。师云若约教道当教离念。不同果海。今云同者。约证道论之也寻云。若约证道者。当教契证智。同果海岂限顿教乎答(云云)。

若依圆教已下

十八。问。以何为圆教心识之体乎答。师云。今章即约性海圆明释。今依此文以性海圆明之一法界圆教心识也。即还源观中一体之义当也。是一体义者。理智不二无碍镕融之一法界心为心是也。今圆教心识之体者。当此等之义欤。答。尔者。今章文点即约性海圆明可说也。以约字圆明言还可读也。次法界缘起等者。彼上心识体上德相无碍之义释也。若即约圆明者。即圆教心识之体。法界缘起已下彼心识从相心得。即约约字下主伴圆融。还读之义更无差也。次云故说十心者。是上心识之体相结释也。一义云。今章即约圆明者。别非出圆教心识之体即约性海圆明者。是法性融通由也。法界缘起者。是缘起相由由也。次云无碍自在一即一切等已下。上二由依无碍即入之义。是即圆教无碍心识云也。次故说十心以显无尽等释。是正无碍即入之心识。即经中现横证也寻云。以上诸教。最初出所依心识之体。今至圆教何最初不题所依心识乎。此料简总似失一章大意如何答。已上两义。俱是师主依讲说记之。虽然。两义中以初义可为正义也。章云。故说十心事。问答抄委悉也问。章云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所明心识(文)尔者。摄前之言圆教总摄之欤答。一义云。三一合说云同教故。一乘边别教摄。三乘边摄三即事。无相违欤寻云。今章云。是此方便故。从此而流故(文)抑此见此云从此云此言指圆教欤。若指圆教者。更云从此而流故。上别教岂从圆教流可云哉。若依之。从此言指别教云者。是此方便故云。岂以别教可云方便哉答。若此义意者。是此方便故此指圆教。从此而流故此指别教。可心得之欤。此料简。未足信用之者欤。一义云。同别二教者。于圆教中分之故。是此从此言。总圆教云此也。是故今圆教前云顿教已下诸教指也。圆教别教迄前云非也是师主私料简也(云云)。

十九。问。祖师依何文。建立如此五教义欤答。祖师自开显法界知见故。于此唯一法界一心。开示此五义门也。别始不可待圣教判也。然于如此知见处。一代教量差别以。心自内合分。毫无差事。心目之内所观五数义。随无不五教教量也。

二十。问。抑今甚深缘起一心者。是何物乎答。师云。于此甚深缘起一心。古来在两义。一义云。甚深缘起者。是已上五义门指也。一心者。即所依之一心也。一义云。甚深缘起者。上法界缘起自在无穷缘起也。此法界缘起所依一心今一心云也问云。一心义两义无不同也答。以五义缘起。甚深缘起义即狭也。若以法界缘起心得。甚深缘起义即广转也。是故。师主以后义可为正义问。就初义于五义缘起甚深之义如何答。是即法界中五义故。若无一义者即余义随不成。是故五义融通义。道理亦相成欤。是以今章云。五义相融唯一心转也此释。分明以五义为甚深缘起义见问。就后义。以五义为甚深缘起者狭。以法界缘起为其深缘起者广云事不明。其故。若以法界缘起为甚深者。更彼法界缘起者。五义中第五圆教一义也。然以五义为甚深者。五义通为甚深故。尚见广。尔者此五义心于缘起论广狭料简未信用。尔者如何答。于圆教中。有体义两门然五教相对时。前四教相待。性海圆明即入缘起等谈边。是为所具义。虽然。圆教外非谓有能具。此圆教中所安立甚深缘起之所依一心法界为能具也意约体。所依一心法界约义。性海无碍等义。即是圆教中法门故。圆教为末为所具。圆教为能具为本。互有道理也。但于难势者。此下恐有脱文寻云。答。趣尚不明。今答趣。一心法界即广转义。法界缘起五义门甚深缘起广云义未闻也。元一心者亦法界缘起尚广故非今所论。如何答。一义云。今章甚深缘起者。设以五义缘起甚深云。若法界缘起云。更不可有宽狭欤。其故。今五义门。约法通收之时。直是一法界中五义缘起云即法界缘起。圆教意约性德论缘起云义。岂是非法界缘起乎。是古来异义此二得缘起。更不可有宽狭者欤。当座私案义可寻之。

二十一。问。答约法通收之时。名义必可无碍。然于性德中非云论五义门。岂有从名无显义之义乎答。师云若依余教意者。皆所诠而非能诠。名外有义。然今依一乘义云之者。能诠即所诠。即如今经题名等者。云大方广等。经大以当遍义得大名也。是故今大名大常遍法界故。更名外无义。是全名摄义之义也。今小乘所与摄义从名门者。即今圆教中。摄义从名义也遍法界中赖耶名。从小乘说之。故佛意密益益。无不足。虽然小乘有局机。更是遍法界赖耶名事不知。冥名是无尽法界名故。耳闻之者。于外以感见闻。答此内外熏发。三周得悟声闻。于法华会座开一乘大悟也(为言)。

二十二。问。小乘意。以六识三毒为所依心识。然以四种赖耶为所依心识事。未谈之心云何释所依心识体。云摄义从名门乎答。以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义。为所依心识事。望大乘已去义。以四种赖耶。为小乘心识云也。若依小乘当教分者。以六识三毒。为所依故也。当教心。以赖耶为所依心识事不知。冥云之者。为所依也。当教心不知故。谈赖耶名计也。譬。愚法小乘实第七识惑断不知故不断思如寻云。所依心识。必不依当教所谈者。如何始教所依心识。望终教以具分为所依义。不许之乎答。小乘总不知赖耶义故。以名为心识所依之义成也。然始教更于赖耶得一分义故。以赖耶为所依之上。不可依一分具分也。所说赖耶名义。为所依心识。是即当章本意也。其上二教赖耶无二故也一义云。小乘直以六识三毒为所依心识。始终二教以第八赖耶为所依心识。然此赖耶。顿教唯一真心心得为所依。圆教此赖耶即性海圆明心得。为一乘所依心识也寻云。若以六识等为所依者。如何今章云摄义从名门乎答。有异义。以六识名等一为所依心识也。是以折薪云。摄二义体。从假说一心名以生灭不生灭二义。从六识假名。为心识也。若尔者。今摄义从名者。以赖耶名非为所依心识也寻云。以六识从假说一心名释意如何答。小乘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谈。依众生。共业感器界。依众生别业生有情也。谈似唯识义。实是一切境界心外法故更非唯识之义。是故于六识之分。假说建立一心名斗也。若尔者。今摄义从名云。从假说一心名谈之欤寻云。以六识从一心之名事。必非所依义。然今摄义从名门者。是就所依心识论之也。是故六识从一心名。今章所依心识云义大不同次以小乘六识。从一心名事。清凉释。始所论义道也。于宗家释义道更所不见也(是二)次上广释中。但得其名云义道今摄义从名云。岂是非指赖耶之名乎答寻云。至相大师解释中。以小乘六识三毒。明所依心识释。总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释义无之。如何答。师云。至相释。广建立心意识之段也。非释所依心识也。是以。五十要问答中云。于诸教内建立心意识差别云何问。答之时。广说心意识故。今章所依心识明不可同也。

二十三。问。不动本而常等云。今本末者。以能具一心为本。以所具五义为末欤。为当以圆教为本以前四教为末欤。如何答。两义俱不可有相违也问。名义俱无尽也云名赖耶名欤答。名者是赖耶也寻云。若尔者。实以圆教性海圆明体。可云赖耶乎。若不尔。只始终二教赖耶云名令蒙小乘。但得其名释。此赖耶顿教唯一真心云。此赖耶名圆教名性海圆明也。所诠三义具足赖耶得名。以始终两教为本。此赖耶名前令蒙小乘。于阿赖耶识但得其名云。后令蒙一乘名义俱无尽释也。已上讲至讲说之义也。一义云。凡一章大意。要于赖耶非立五义差别。但就心识论差别也。小乘以六识为心识。望大乘义即不足也。是故彼当分所立义名摄义从名门也。始终两教。以第八为诸佛种姓故。依标章心得限。以佛种姓可显五教不同也寻云。若尔者。如何下章云广明三乘五乘等种姓乎答。如问虽明三乘五乘种姓。意正因佛姓谈付。为明五教不同事故也。其故。今小乘中说六种姓不同事。前五种是随执过重故无有种。是故云但佛一人。若尔者。广说六种意。为欲明佛乘种姓也始教终教等中。虽说种姓不同。神师意趣。为取正因佛性故也。

二十四。问。心识种姓二章。共或限所依本识。或云取佛种姓。抑是何道理乎答。凡今章十门。依末师一义科释之时。初二章约理法。次四章约行法。第七通行果。后三门约果也判。此师意。心识种姓两章。依所依理法论之也。然约所依理云意。理法者是天真不改之道理。所迷所悟法体故。三乘五乘等。皆以之为所依也。若依此义论道理者。当章专所佛种姓。心识章尤以赖耶为所依云义道理。弥分明者睒。依之渐顿二机。各以此理法为所依。初六门能行机。是直往机也。第七是回心机也。此回心直进二机。以理法为所依。后三门。佛境欲令归入如此十章次第配属理行果三法也。

二十五。问。于退法种姓。有不退之类。如何以之名退法乎。又于思护住升之类必可有退机。何以之不名退法乎答。退法者。设有不退之类可退意。是故独得退名也。后四种姓。设遇胜缘不可退意。虽然。不退有退意故。如得退法名。设退有不退意。不得退名。得思护住升等名也寻云。六种应果。俱是更断烦恼。如何退起烦恼乎答。小乘意。更断烦恼。而于过去。有惑得故。遇缘即退再起也然就退类。初退法必以小缘退也。后思法等退时。必是过极胜缘再起也。

二十六。问。恒时加行。尊重加行者。其相如何者。恒时加行者。更无间断行之云事也。尊重加行者。虽无恒是无间断义。设时时加行。于所修行寸阴缓心无之故云尊重也。尊重者。以念根为体。恒时者信根为体欤。无此二加行者。念根信根无之者欤。

二十七。问。今章云。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此文意如何答。彼菩萨种者。是大乘四智无漏种子举。小乘六种姓俱是随执非有也云义惊此文意也。若广以六种姓。总为小乘种姓者如何。今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小乘六种姓。俱是随执非有义也云事释时知是然非是彼大菩提性者。以佛乘种姓。为种姓根本云事分明也。尔者。就佛乘种姓。当科有二重。一重非是大菩提性云。举大乘种姓。小乘佛姓破也。一重又于当教中。六种姓中。不动性尚以佛种姓为规模也释。皆不说有大菩提性者。当教中佛种姓释文意也。

二十八。问。小乘教中。说多人有性。如何释除佛一人乎答。一义云。多人不妨有佛性。虽然今除佛一人释事。六种性废立时。佛种姓限第六种姓故云除佛一人也。重意。六种性中。佛一人成佛说故。除佛一人释易心得欤。一义云。佛性通多人。正成佛时。多人同时非成佛。正成佛时。必是一人也。是故无多人成佛义。

一约始教已下

师云。今章云。即就有为无常法中○有一分无性众生(文)此释甚深也。立有无性有情道理。法相中。如此释道理无之。他宗人。多闻此释肝心(云云)五种道理。问答钞。在之略之问。同异譬喻不应理故。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但是法喻之别也。如何可心得乎答(云云)。

二十九。问。无性有情。发菩提心。可许发心修行之义乎答。一义云。实不可有发心修行之义也。但云。虽复发心勤行精进事约客有论之也。一义云。无性有情。实可拜发心修行之义也。释虽复发心等即此意。虽然。彼身中四智无漏种无之故。如何勤行精进皆成人天之善根。终不成佛也。

三十。问。章云。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尔者是取何师义乎答。法相举非谈此义。即是佛地论师一义也寻云。此师意。实可许有情断尽之义乎答。此师意。莫有佛性者。必成佛故。以义云之。有可断尽之义。设若于有性。许断尽之义。有无性众生故。于生界不可有尽期。尽期故。诸佛利乐众生之愿。不可有间断也重意。有性皆成佛云者。以义量之。可有可尽之义也问。瑜伽二种性。于一种子之上立之欤。将于二个种子之上立二种姓欤答。灯释云。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只同一种子上未增位云本性。此未增种闻熏习借本有无漏种子增云习种性也。是故二种姓。于无漏一种子上论之也。

三十一。问。瑜伽六处者何乎答。有三义。一义。佛果六根六境殊胜云也。一义。以六位云六所殊胜也寻云。今后一义即不可然。其故瑜伽论于声闻说六处殊胜。岂于声闻具等。如菩萨位哉云事一义云。于六处殊胜。有三重言总。六处中取意处。意处中取第八。第八中取无漏种子也已上三义中。以此义为正义也寻云。殊胜言限无漏种欤。将通所依本识欤答。限无漏种子也。此无漏名殊胜者。无性第八无出世无漏种故。对彼具无漏众生。六处殊胜说也。今内六处者。是简外六处也问。二种性具足瑜伽文。新熏本有等。三师义中。当何师义乎答。新古尔成之。当护法论师义也问。于有漏中。不善等法上。立二种性之义有之欤答。师云。尔也。三师所论。即通不善等所论也。

三十二。问。今章云。即摄赖耶识中以下文意如何答。此即摄以下文。三记不同欤。一义苑第四云。得殊胜者。为摄八识故。本觉解性。谓本来佛种表义名言。以此为成佛种姓故也问。此记意如何。可心得耶答。意处中摄四智等种。为本性住种性也(为言)寻云。若以无漏四智等。为本性住者。通二种名言。专可定种性。依何限表义名言乎答。总取无漏四智等种。为种性故。通名言为本性住也。然彼记意云表义名言事。今章本觉解性为种性故云此解性云。解言付解必依能诠名了差别之义也心得故。释本觉解性谓本来佛种表义名言欤。彼师意。非云不取显境名言种子也寻云。依何以本性住名觉解性乎答。师一义云。本者是本性云事也。无漏种子佛种故。以开觉为义。是故云解性欤。一义云。今本觉解性者。本觉解性云事也。要非佛种开觉义。此种子识者。解性义故也。是以梁摄论第一云。无始此界性者。此者本识也。界者以解为性云。取意。若尔者。于此种子识。本开觉解了性在之心得欤。以此义名本性住种性也折薪第三云。此菩萨意处所以殊胜者。由耳识闻声教。即悉同时闻而思修之。成三慧种。在本识中。以为解性故。此意处即摄解性。为种性也问。此记意如何答。以三慧所熏种。赖耶中摄本觉解性为种姓云此文意也寻云。彼记云。此意处即摄解性此记释。以意处为能摄。以解性为所摄也如何答。今所难文点。不顺上释义。上以闻熏习摄解性之义成。准此心得。此意所即摄解性者。此闻熏习意处摄时。意处中本觉解性摄为种子也云。此文意也此记意。四智名本觉解性事。如前记。此义意。今章文点。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可训欤集成第二云。即摄等者。约实教出体。故下云。起信论中说梨耶二义。本觉是等(文)此说意如何答。带妄之真。从带真之妄。隐摄谈之故。为本性住种性也。重意。真心本觉义。有为无常识中隐谈。四智无漏种云也。若尔者。今章文云。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可训也。以上三义中。以集成可为正义(云云)疏三下云。一因力者。即是种性。谓已有习种无倒闻熏。与性种合故。名为因。梁摄论云。多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姓钞九下云疏即是种性者。谓种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也。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即是声闻第一义空性也。习新熏修成之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引证可知。言为姓抄论者。即第八论释因缘云。诸无因缘即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集成云。以实教定体释。专顺此等释欤。是即师主讲说也。

三十三。问。当章中。约法尔种性。明性习前后义。约新熏道种。明性习融通之义。文段如何。可简别乎答。师云。始从始教之段。至梁论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约法尔种性。释性习前后之义也。次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等云已下文段。总约新熏义。论性习缘起融通义也(为言)寻云。凡今梁摄论者。专是性习融通之义明诚文也。何以此文。约法尔种性。可谈性习前后义乎。是以。次下文。生习无碍义释云。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文)准此释以梁论文。论性习无碍义云事答。以一论文。证多教义事。其例即无之。先今论文当段始教段用之。后终教段引之。所用道理随亦不同也。况约一教中。以彼论文约本有性习前后义心得。即以此文。约新熏明性习无碍义心得事。可有何相违乎。

三十四。问。今章云。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等此文意如何答。此问即在二意。一论说性前习后。经说习先性后。是一不同也。二论前说二种性。经后说二种性。是亦一不同也。是故问意趣。于经论虽知有此二不同。就得名不同。有何别哉问也问。亦今答中于简别如何乎答。今章云。彼经大都○义方备足云至迄。是经论所列。性习前后。列次不同问答也。次云。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云。至义意融通者。经论所说种性。并处不同事答此文意也。

三十五。问。今章云。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文)尔者。经习故成性本性。论依性起习本性。全是一体也可云乎答。全是可一体也寻云。若尔者。释经论性习云。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文)今准此释经中所说性习。于论得所成种姓中开之见。其故久习积成为性种故云释。久习种云释义。经论更无性别耶如何答。一义云。经中所说。初习为习种。论中所说。久习为习种。更不可有不同也。但经云。初习者是位初故云所习欤。论云久习者。十信串习行。发心所显功能迄。取合谈之。故云久习欤经初言约位为名。实经意非不取所依性串习。是故经论初久两宗。名异义即同也。但久习积成为性种故者。出能积成习种。被积成所显本性为性种故释也(为言)此久习积成云。即初习为习种云串习行也。虽然。此久习积成云。即是性种性也云义非。举能积成习计也。意所积成显以本性为性种云也。今次下章云。以习成处定先有性释是此意也。以习成处者。当今久习积成云释。定先有性者。当今为性种故释也寻云。若尔者。如何初习在十住。久习积成在十行释乎。此等释。初住习发智伏惑智能即少。是故云初。十行是发智甚深。伏惑功能胜。是故云久习欤。尔者如何答准今章以习成处。定先有性之释。性习同时。更无有前后。是以章云。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等释此意欤。虽然约体者同。虽不论先后别。以一体种性入性习二义之别。时。论中性前习后释。经中习前性后说。更是义同前后也。是故。以义以初习配十住。以性习属十行计也。以久习积成言。直是性种性云事。所积成。以性种为本性也(为言)此能积成习积即上初习释全是一物也。俱是习种故也。为取所依本。举能依习种计也。

三十六。问。今章云。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今种性者。指本性住欤总通二种性云种性欤答。师云。今种性者。总在二义。一若约所性论之。十信位成堪任体。通成二种性也。论中种性在发心前释此意也。彼论中以十信名堪任持名种性地。约所依性。论二种性也。一若依功能显论二种性者。正至初发心住位。发智伏惑等智渐显。就此功能显处。论二种性者。前十信未显功能故。正不可名种性也。即堪任云正功能显处得名者至发心位成二种种性也。经说种性在发心后释则此意。是故于发心前后。经论所论。种性者通以二种性为种性也。不可云限本性住也若尔者。设虽论意。若依功能方显边论二种性者。菩萨种性堪任俱至发心可成就欤释。若依经意论二种性。依然彼功能必有所依边论者。就所依性。直就十信位。明性习融通之义。堪任亦可许有十信位也(为言)寻云。若尔者。功能者。指二种性欤。限习种性欤。又所依者。通二种性欤。亦限本性住欤答。功能云所依云俱通二种性可心得也。或习种云。或本性云不可取定难云。若尔者。今章云(为言)。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今依此经。经依习种功能显。说有本性。是故习前性后也。论由有本性住种性说。起习种功能故。性前习后也云此释意分明也。若尔者。如何功能所依各通云事。道理不明。如何答。此文意。初住发心位。依二种性功能显可说有所依二种性。故经意亦具论意也(为言)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释此意也。若瑜伽中。于十信所依性位。说二种性故。由有此二种性。果初住发心位。可起二种性功能道理在之。是故论意亦具经意也今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释等皆是此意也。上方可说有等者。所依二种性有可说云事也。又要由有性等者。所依二种性有依云事也。

三十七。问。今章云。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说。已下问。上何文踏起乎答。此问上章但可位至堪任以去。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云释。踏此问起也。若依右点者。即堪任者。是指初发心住也。以去者。初住已上云已去也。一义云。若依左点者。已去者。即指十信也。意初住已还云事也。是折薪。复古等意欤。堪任是初住心得故也。若依左点者。堪任者十信也。已去者。十信已上云事也。此义意。瑜伽论中。堪任持者。正是有十信位。最初发心加行持云。更无堪任名言。是以折薪中。引瑜伽三持文了。故知堪任正是种性位释此意欤。但此记堪任义。当章心。以初住为本心得欤。今即不然。性习缘起义。以十信为本也。然依功能显。非云不通发心之始也。已上依左右文点。性习缘起义。以十信云为本。或性习融通以初住云为本。两义不同各别也。就今二义。料简不同。随今问答意趣亦不同问。就十信堪任之义。抑广取十信云堪任欤。将限第十信此名得欤答。两记不同也。若依义苑记释者。广取十信名堪任。若依折薪记意者。以前九心无堪能之义故不得此名也。第十信有堪能之义故。独名堪任也。

三十八。问。抑堪任云得名。约位立名欤。将依种性立名欤答。师云。堪任得名。就种性为名。非位名也寻云。至相大师解之中云。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佛依此释。以十住法为堪任地。是岂非位名答。以种性名堪任在二义。一若依所依性论之者。更入十信。于大菩提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也。是以瑜伽论中云。自未种性有大势力。于大菩提等。有堪任故名堪任持。此释既明镜也。更是非位名也。是就所依性。论种性故。于十信位。论性习缘起义也。于太子位法四海功能知有之。于此大菩提所堪功能。更至极所望。正种姓名堪任之义。至初住位成就云计也。位即是非堪任云也。正太子功能成就至极即位后四海法功能显如虽然即位之位不可与太子名如。以初住位不可名堪任也。即位后太子功能显如正至发心之位。种性名堪任之义显也至相大师解释等。以此意可会之。

三十九。问。上但可位至堪任已去两义料简。依今章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以下问答。如何不同乎答。依若右点成折薪义者。凡此问答。抑以何义。二种性至发心堪任位成就云事知乎问也。答此问意。论既性习通融成种性释故。不至最初发心堪任位者。不可显种性通融也。今章论说种性必具性习者。是此文意也。但至发心堪任位。成性习融通义者。已前十信等位无串习之行者。更不可至种性堪任。是故十信等位可有串习行。此习成就者。于习上必可修行。若如此修行。正正行立位。必可至发心堪任之位也释欤。今章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之解释。即此意也(为言)欤。虽然。上答已修行者分明何位修习发心成种性云事不释之。是故上必已修行。若已修行者。愚夫未修习发心。堪任中间十信位。修串习行。依此修行功。至发心位。成堪任性也。若此中间十信位。不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乎。若既不修者。岂至堪任乎云此文意也。今章若不从愚夫乃至更何位修也者。即此意也。次以于愚位未修习故。得位已去。是第二住故者。上必已修行。若已修行者。正是十信位义治定也。次是故当知已下。愚夫修串习行已去。十信位串习事终正行立位。必至发心堪任位。性习融通显种性缘起义毕。此种性功能。还在十信中。是故十信即堪任者。于十信位中。性习融通以为种性如此通显十信即堪任故。发心是非堪任。是第二住故可心得欤。今章是故当知以下。乃至。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者。如此可心得也(已上师口说如此)若依左点成一义意者。今章问意。抑以何道理。二种种性。至十信位成堪任之性云知乎问也。答此问有义苑集成不同。若依义苑意也。十信皆通为种性地。为堪任持也。是故性习通融。以成种性事。于十信当位所论之也。○次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者。是十信以前串习等行也。依此已前串习入十信。即位堪任也。必至堪任云是也。若从愚夫位未至十信堪任中间。不修此串习行者。何位可修乎。若不修串习行者。依何可入十信位堪任乎云此文意欤。今章。若不从愚夫至堪任以来中间修此串修行更何位修也此意。次以于愚位未修习已下文。正定堪任位也。上愚位十信中间。虽释修串习行云义。未定堪任之正位。是故十信以前。于愚位习种未成。得位已去。是第二住故。是故以十信总定堪任也是故当知已下文上取成道理结释也。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者。是十信以前也。至彼堪任串习方成以为种性者。是十信位也。若依集成消今章者。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者。是第十信也。既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者。是愚位第九信迄云文也。于此以前九心间。依串习行。必第十信堪任位住也。是必至堪任云欤。若从愚位不至第十信中间。不修此串习行者。更于何住修之。可住第十信堪任之位乎。今若不从愚夫至堪任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更何位习也(文)此文意也。次以于愚位未修习故。得位已去。是第二住故者。中间答已。修行位分。必至堪任位分愚位未修习。得位中间所论之也。其故。答位修行愚位末习以后。第九信迄。修串习行时分心得也。正至第十信至堪任故。成菩萨种性位分也云义释显此文意也。是故当知已下。上道理结释也。纵愚位来修串习行者。是十信前九信迄释也。至彼堪任串习方成。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者。是于第十信。性习通融。以至堪任释显即此文意也寻云。就十信堪任义。于问意者。两记可一同乎答。不尔。此问。但可位至堪任已去者。义苑十信通堪任名心得。今问起故。以何道理。十信通名堪任哉问也。集成但可位至堪任得。第十信名堪任心得。今问起故。以何道理。至第十信。成堪任性。具菩萨种性乎问也。是故问随两记不同也(为言)。

四十。问。瑜伽论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抑此三记意。位分不同欤答。尔也。折薪初住以前。十信等位迄。总云先也。集成第十信以前。九信迄总云先总。义苑先者总十信以前串习指也以上以此三义。消一章之义科。义道显然也。后学者。以上一意通可消前后文段也。已上三义。师主讲谈之趣。为防废忘记之了。

四十一。问。章云。独觉准知尔者。如声闻至忍位在一座成觉了义乎答。师云。声闻正至忍位成种性也。然前三善根。属性地故。其独觉暖位已上一座成觉之义指同也。今章前善根。属种性住释中。暖位性地云义。独觉从暖善根不起于座云义。全是一同也。是故云独觉准知欤。一义云。菩萨声闻。于串习行成处。性种如定。独觉独觉串习行成处。于性种随可成就也是故云独觉准知欤。一义云。今独觉准知者。上大乘声闻。忍位性地云义。非同。今俱舍论意。声闻从顺解脱分位成种性。今独觉从不净观一座成觉类。是声闻顺解脱分性地云义。更不相违。是故指同也。独觉准知之言。如此可意得也寻云。答尔者。不愚法中独觉种性具足义。依何道理略之乎。是以下结释文云。由此则立三乘种性知是上释总含三乘定性见。若尔者。独觉准知言。约不愚法中独觉释之见如何答。已上后两义私料简也。师云。此义可有(云云)。

四十二。问。今章云。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抑成菩萨种性事。必依退不退。成堪任性欤。将要不依退不退义欤。答。师云。今章家意趣。性习通融成种性。以之成堪任之由也。要不依退不退义非云成堪任也。寻云。设具二种姓。退堕恶趣。失菩萨种性有。更至堪任无益。成种性无甲斐。如何答。一义云。若准天台等释。第七信以上。既得信不退故。随在三恶。更不可随二乘地。成堪任欤寻云。若尔者。此一义意。第七信已上。即是成堪任性之义欤。其上探玄记第四中。第七信于得信不退之义。专是宗家所破也。然以信不退义。成堪任性云事。其义难信用。如何答。师云。又一义云。信真如者。不依一切云。是此义也。入信位。信平等法性故。于信成不改之心。于此位。性习缘起。成菩提体也。如此不可退转之类取。成堪任性之菩萨也。若设入十信位堕恶趣。下二乘地之类。皆取可为不定种性也。既失堪任故也寻云。十信是退位也。如何不堕下二乘地等乎答。菩萨成堪任性事。不可依退不退云事。上如成乎。信是退位。一切菩萨必非退。只退位故退类有为言。今就不退之类取之。为菩萨定住也。彼菩萨不退十信不可云也。如小乘退法种性。一切退故。非得退名。其中不退之类有之。今三乘中。菩萨定性者。退法种性不退之类同也。准可思之。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云种付。所上记三记。料简可不同也。

四十三。问。以忍位如何为性地乎答。俱舍论云。起彼种性初二善根。转向乘理无遮碍然忍位已上。不堕恶趣定故。以之为性地也寻云。诚于忍位者。不转向余乘故。更无转根成佛之义。属性地事。道理即可尔。然于暖顶二善根者。转向余乘故。许转根成佛之义。尔者。如何以暖顶二位。属性地乎答。于此位余乘转向。恶趣堕在之义在之。然一度造恶业堕三途。其后深恐此苦果。再不造恶业之故。再堕三途之义无之。依之前三善根属种性住。释此意欤。直不云性地。属种性住云意有之。

四十四。问。今章。位到堪任已下文。正是三乘定性说文也。何依俱舍。释此义乎答。是引俱舍说非定二乘种性也。其故。正大乘中声闻种性释。既依智论善戒释此义有何不足。引俱舍。可谈此义乎。故智论云。故定诚依凭实义见。今既云若依。别非为证据见。只对上不愚法声闻。愚法声闻。成种性事释。愚法不愚法二重异熟不同义释显计也。其上。上定六种处时。别二种性成就分位不释故。今对不愚法。显愚法差别计也问。正入十信之分齐如何答。起信论云。如凡夫人等云。如此等文分明入十信分齐释可心得也。是即十信之位说文也寻云未至本位者。堪任以前欤答。此三记意不同也。堕三记意未至本位。即可不定也。

四十五。问。上章云。若要待习方说性者等。今文云问。若愚位无习等。前后问答。如何可心得乎答。上问答意。为欲成性习缘起之义故。如此问答也。今问答。于上性中有性无性相对。愚位无习是无性有情。堪任有习是有性类云义欲显故问答也问。今新熏五性者。只总就法门道理。建立之欤。为当望佛知佛见建立三性不同欤答。望佛知佛见见之者。只结缘上五性差别也更无本有道理。然彼当教分约论时不知故本有谈也(为言)。

四十六。问。一阐提翻名如何答。翻信不具足也寻云。若尔者。大悲阐提。岂云信不具乎答。更无成佛之誓愿故。以成佛不为实行思。是故乐不成佛义故。信不具足云义可在之欤。

四十七。问。章所引云以何缘说今此说字。从何所还可训之乎答。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训是一义之趣也。一义云。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命尽者等。乃至广说如此训义在之。

华严寺教章见闻钞卷第六

五教章见闻钞下卷第二

二约终教已下

一。问。章云。真如性中立种性(文)法相意。有性无性不同。如何。

二。问。法相宗意。今凡有心者。定当得成○等经文。如何会释欤。

三。问。章云自为简滥故然以佛身。名大心众生。岂云众生可限凡位乎。

四。问。向说者。宝性论当段以前向说云欤。为当就一代时教。指般若深密等五性教云向说乎。

五。问。佛性论云。问曰。若尔者。云何等文。瑜伽等所明五性破。成一性之义耶。

六。问。执无性释安执子。不置明子。此等释义。专论主乐。顺分别部所立萨婆多破义乎。

七。问。章云问前始教等问意。如何耶。

八。问。章云佛性决定本有○(文)此文意如何。

九。问。章云。复有经说今此经者。是何经耶。

十。问。章云。义意言。说众生缘者。上法说属欤。将下喻说属欤。

十一。问。章云。不谓彼过还堕此宗(文)此文意如何。

十二。问。章云。夫论种性必是有为约始教欤。如何。

十三。问。本觉无漏内薰。众生即一平等也。有断迷开悟之前后耶。

十四。问。章云。梁摄论为梨耶中解性(文)尔者。此两宗中。为何教成正证乎。

十五。问。章云。又宝性论云。及彼○六根如是等唯第八识中。毕竟真如义以为性种性乎。

十六。问。迷悟依智论故。开觉性限有情事。

十七。问。章云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此文意如何。

十八。问。体相二大为内薰因(文)抑于体大如何可得薰义心乎。

十九。问。以与无明染法合故(文)此文意如何。

二十。问。顿教大乘意。于真心离言上。如实建立种性乎。

二十一。问。章云。并皆具足主伴成宗(文)圆教心许主伴无碍义可云乎。

二十二。问。章云。二据别教。种性甚深。此文意如何。

二十三。问。章云大经云。菩萨种性等文。如何配六决定乎。

二十四。问。一切皆无。唯除一人俱舍宗一同义欤。如何。

二十五。问。见未曾见义之事。

二十六。问。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就能治智立之欤。如何。

二十七。问。章云。至忍位得不退故信位证念四不退中当何义耶。

二十八。问。就惠等十地三乘共经之耶。

二十九。问。章云彼说菩萨十地(文)如何不说资加二位乎。

三十。问。须陀洹○世第一法(文)道前四位之事。

三十一。问。章云答有二意故(文)此文意如何。

三十二。问。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者。何程善根云已成就乎。

三十三。问。三品加行者。如何乎。

三十四。问。十回向不退者。二向通皆云不退欤乎。

三十五。问。章云亦说菩萨十地(文)此文意如何。

三十六。问。终教意。以十信不为信耶。

三十七。问。章云起一念信发菩提心(文)十信菩萨乎。

三十八。问。本业经第六住退者如何。

三十九。问。小分得见法身此文意如何。

四十。问。相宗意。总不许初住不退义欤事。

四十一。问。顿教大乘意。许行位差别欤事。

四十二。问。章云若见行位已下。文意如何。

四十三。问。章云无所有有何次第(文)何令加增有第两字乎。

四十四。问。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义。从十信初可谈此义乎。

四十五。问。章云约报明位。但有三生(文)尔者。解证果海隔生欤事。

四十六。问。章云如是普贤诸行位者。限等觉因海诸行摄之欤事。

四十七。问。章云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意如何。

四十八。问。章云自分胜进分(文)此文意如何。

四十九。问。章云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文)此文意如何。

五十。问。章云普见肉眼此文意如何。

五十一。问。章云又彼能出一念中已下。文意如何。

五十二。问。又于一念中十方世界文是何文耶。

五十三。问。第四问答意如何。

五十四。问。第五问答意如何。

五十五。问。第六问答意如何。

五十六。问。若尔者。圆教意。总不可立五位等位欤事。

五十七。问。依自别教时。总立行布明昧位乎。

五十八。问。章云今寄三乘终教位说(文)就法前后相入乎。

五十九。问。章云极疾三生得罗汉果(文)第三生通局事。

六十。问。第二生修结择分隔生入第三生欤事。

六十一。问。二乘所经时。六十劫百劫限可云乎。

六十二。问。六十劫百劫者。大中小劫间。何可云乎。

六十三。问。阿僧祇数者。第五十二欤。第六十欤事。

六十四。问。凡水火等一劫为一数(文)此文意如何。

六十五。问。五分法身。理事之间何乎。

六十六。问。五分皆通因果二位欤事。

六十七。问。小乘教意。三祇时劫于何位经之可云乎。

二约终教已下

一。问。章云。真如性中。立种性(文)付之法相意。理佛性遍一切众生。平等义有义也。于行佛性者。于一切众生。具不具可不定。是故。有性无性不同也。如何答。前始教中。理佛性者。是所迷所悟之理也。行佛性者。四智无漏种子。本性住云如是。此宗意理非行性。行性即非理性故。所迷所悟理性。法界有情遍行佛性。即不遍无性也。今终教意。理行性体无二故。理性遍一切众生。行性亦随遍也。凡理性行性者。即体相二大法门也。平等不增减之理岂不带性德义乎。是故理遍行性即遍也寻云。抑云行性者。是有为无为中何乎答。体是无为。用是有为义。是以探玄记中云。真如性中。具有为功德法故此释意。直以相大德释有为欤。依之。起信论中。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等说。即是行佛性体也。此本有行性有为释事。相用必带染净故。望其边释欤。于相大反对妄染义。有为功德云欤。或始觉真智尘垢远离处。本觉随增明道理。是故望修生于本觉似有增生之义。如此心得。本觉相德中于。似有有为灭义欤。法相若有作用应是无常以为大难。今实教意自性用处可随随缘生灭有功能。更非所痛欤。但功能随缘用处所具生灭如非欤问。清凉大师。智论云。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等文以宋朝末师。今智论白石银性文心得。合其理难辨如何答。师云。彼料简误欤。清凉自以此文。日照三藏相传释。更彼不可知料简欤。

二。问。法相宗意。今凡有心者。定当得成○等经文。如何会释欤答。法相就此文有二传。一言总意别义云以会是也。二约当得菩提会之也意。一切有意程物。皆可成佛理有也。无行性故无力。不可成佛也。

问。当得当字。当成可得菩提故。云当欤。为当将可得菩提义故云当欤答。当得者。当来终可得菩提故云当也问。众生既有心。可成佛云道理。未辨如何答。师云。乳位必具酪性。如一切众生有心。必可具佛性也。

三。问。章云。自为简滥故然以佛身。犹名大心众生。岂众生可限凡位乎答。设众生言通佛。具当得义众生中。岂摄佛身可云乎。是故当得义具众生得心。除佛身故简滥也。

四。问。向说者。宝性论当段以前向说云欤。为当就一代时教。指般若深密等五性教。云向说欤答。师云。向说者。当卷初文指向说云也。其故当卷初说三种性中。说无涅槃性者故。向说云也。师云。依谤大乘心。移转生死故。依无量时轮转无体故。说阐提无涅槃性也。谤大乘以即为因。受生死流转果也。若说有清净心者。谤人乘心难体。是故隐清净性。说阐提无涅槃性也。净土宗抑止摄持之说名。即今依无量时阐提云如。

五。问云。答尔。云何等文。瑜伽等所明五性破。成立一性之义欤答。佛性论破执品中文有三段。破外道品。破小乘品破大乘品之三门不同也。然今文破小乘品中文是也。萨婆多宗立五性各别义。分别部意建立一性平等义也。付中。今章所引佛性论问答。论主依分别部一性平等义。萨婆多所立五性破全文也。虽然。论主意。以一性平等义。为实谓故助分别部义破萨婆多之义也。助分别部义事。顺大乘一性故也其故助分别部意有大乘。就论主意通大乘者。今所破五性。不可限萨婆多五性。若分别部当分。所谈一性。为能破者。所破又限萨婆多也。此论主意乐在大乘。望所破亦傍瑜伽等五性破义有之。祖师论主深归大乘一性故。非分别部一性义意趣。探能立一性通大小之故。所破五性可通大小也。如此。探论主意趣之日。能立中含大乘一性义。所破中大乘五性破义可有也。是以。彼论答中云。若憎背大乘者(云云文)此僧背大乘言。岂疑小乘分别部所立义乎。是故。论主迄。在大乘故也祖师引用。深在由绪者也寻云。以何道理。顺分别部所立云事知乎答。师云。佛性论云。明有佛性者。问执无性(文)既许一性义。分别部明有佛性者释案明字不置执言。萨婆多立。破五性义者。

六。问。执无性释安执字。不置明字。此等释义。专论主意顺分别部所立。萨婆多义破也见。以此等意趣。探论主心。今若憎背大乘言。大乘一性之义指云事道理。岂不然乎答。边边上明一字。成甚深义也。法界观中。就末资一字如云义释。今明一字例。是一字如可得心也寻云。若僧背大乘者。指分别部云者。有何过失乎答。师云。此宝法师意。佛性旨有部等五性破。瑜伽五性。分别部一性破。大乘一性不破也。今宗意不尔也问。章云。此法是一阐提因此法是何乎答(云云)。

八。问。章云。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此文意如何答。此是约一乘佛性结释也。此者。性平等佛性。分别部一性定。有离故云离有。萨婆多立无性定无离。故云离无也问。章乃至末云○者。此文如何答。此上论文。五难二失。于其中五难及初二失略故云乃至末云也(为言)。

七。问。章云。问。前始教等问意如何答。师云。此始终两教。俱是一味佛法也。何于一味法。致水火差别乎问也。

九。问。章云。复有经说(文)今此经者。是何经乎答。此佛性论以如来藏经为所依本经。说一性平等义。此道理蹑何故。复有经问也。即有经言。摄深密经也。如来藏经一经为本。对此经故云复也。一义云。涅槃经一性平等义对云复了简。更不信用也。今佛性论前后引涅槃成立一性道理之义无之。若尔者。何对此涅槃经。致复言乎问。今破佛地论师中。出增减之见。彼师实有性断尽故。于生界起断见起灭见欤答。彼佛地论师。难性宗义之时。若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云。设渐损也终可有终尽难故。此难意趣。探。知所见于有性者可有断尽闻若许断见义者。于生界不离断见等过难也问。谈无性不成佛义。起增见云事如何答。是加增增非。对有性断尽义见。无性不尽云义增义当也寻云(安然释有之)佛教中许始起有情事有之。又外道大有性同此说。于三界外有始起众生(云云)如何答。今增见者非此等义。自宗意更不可许此义也。师云。讲主云。又文殊已下文。显所立义。此上文皆破文也。光显钞中。就不增不减。以四法界释之。彼光显抄制作意趣。专为不增不减云寻云。约事法界。成众生不增减义者。所度众生设无量。能度佛随可无量。是故无量佛。一时度无量生事。何为难乎。此义若成者。何为不增不减乎答。师云。无量众生宿因开发。一时为无量佛。为所度者。诚有论释期之理。然众生宿因造业不同故。设诸佛大悲恳切。无缘众生难度。是故不可有众生终尽义也问。若尔。清凉如何。释义即有减乎答。师云。料简更如问答钞。略之。所诠此释约相宗释也。

十。问。章云。义意言说众生界犹如虚空者。上法说属欤。为当下喻说属欤答。一义云。今义意言说众生界释上法说。经文可属也。总此之经意。可有二意也。若约体者。众生定相。不可说也。今经文相约之说也。若约义者。其众生是假和合法也。约假立说之为众生界如此。约假立意义说。选无性显所因也。一义云。今义意言说者属下喻说可得意也。章云。义意言。说众生界犹如虚空右点意上说法属义也。左点下喻说属文点也。唐本意字无之问。章云而众生界不可尽者。彼佛地论师所立五性中有性就众生不可尽释欤。为当直约性宗一性众生界。不可释尽义释欤答。先彼所立五性中有性类付。不可尽义释也。

十一。问。章云。不谓彼过还堕此宗此文意如何答。彼过者。彼是性宗也。过相宗性宗。离过也。此宗者法相宗也。一义者反之十二。问。章云。夫论种性必是有为(文)此必是有为言。约始教欤。为当终教欤答。是于当教内问答也。设虽性宗意。正为种性之位。真心随薰变异处。立性宗性故。是必可有为义。更非所遮。是故举必是有为义问作也。尔者。种性义有为事。性宗一同法门也。一义云。必是有为者。上始教举问也。更于当教中非论之。

十三。问。本觉无漏内薰。众生即一平等也。以何于众生有断迷开悟之前后乎答。无漏内薰意密。众生平等。于无明厚薄不同故。于众生断迷开悟不同也(为言)。

十四。问。章云。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文)抑此梁论文始教门中引证之。今终教中引之为证。尔者。此两教中正为何教成正证乎答。折薪记意。此梁论正说始教种性也。以之为本。然终教中引为证事。性宗意。以此梁论文会。取为终教证也。一义云。集成意。正成终教证傍成始教证也。意摄理从事义以为始教证。义以为始教证也(为言)。

十五。问。章云。又宝性论云。及彼真如性者如六根聚经说。六根如是等抑六根皆法性故。八识真心之义取。皆为性种性欤。为当唯第八识中。毕竟真如之义以为性种性欤答。上瑜伽论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释如。第八识中毕竟真如体为性种也问。此宝性论。及彼真如等者。正菩萨种性释文欤。

答。可勘之。章云。毕竟真如理以为性种性故祖师意无疑也。问道谛者如何答。道谛者本有无漏道种也。一念发心至究竟位。世出世所修善等。皆是本有无漏道谛所起善根也。师云。第一义空即佛性种也。名为智惠者。即佛性相也。性智者本觉即性智也。本名性觉名智欤一义云。如理智性名。如量智智名欤。师云。通途本觉本有灵体名智也。始觉修显智是云智也。然今云性智。性即智故。智性二字。义即同欤问。正以何知法性明朗乎答。师云。于镜上能现染净诸法者。还如知镜明净。依我等恶爱是非念。还可知性之明朗也问。就上简非情释。抑于一味法性。寂用遍非情。照用限有情云事。道理未辨耶如何答。真心迷成妄心之时。真境随妄情也。然迷故更在心。更于非情非论迷悟也。一心若清净真境亦现也。心若不净。妄境随现也。总迷悔即就智论故。即开觉性限有情。

十六。问。迷悟依智论故。开觉性即限有情。器界非情之妄境。更是妄心起相分故。犹是心用分限也。皆心智之变作。开觉上所起影像云非情云妄境也。若尔者。寂用遍非情云事未明。如何答。见分带相分之时。相分更是彼见分之种生。似彼能见心。本识中名言种击发带相分云。如今非情缘虑妄心所变。照体缘起似成非情然妄心带妄境之相也。见分名言种击发即相分带如。妄心法性中空寂义薰动为所缘非缘虑之相也。相见所变。见分缘虑种不可成非缘虑之相分。如。非情是妄心变起。照体缘起非成非情非缘虑之相分也问。梁摄论多闻熏习者。此文意如何答。师云。简少闻熏习也寻云。若尔者。少闻熏习最清净法界所流非耶(文)答。不尔。梁摄论第三云。从最清净法界所流出所流非耶(文)正闻熏习者。即多闻熏习义意即同也。所诠闻熏习成就位举也。非云不取少闻熏习义也。

十七。问。章云。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文)此文意如何答。一义云。正体缘如俱时后得记大悲以大悲即说法也。是法界等流教云也寻云。若尔者。此义性相二宗。更无不同。如何可心得乎答。折薪自此疑举。会相归性义以答之也。一义云。本觉无漏。内熏众生破妄显真之功有之。此功转识显位三惠闻熏即起也。此多闻熏习等。更有真心本觉之性。所熏起善法也。是故。云从最清净法界欤。师主。以此义为正义也问。终教意性种性是本有义。更无成种性始。抑熏所成种性所立在处是何处乎答。别无分明定判。此等当妄心熏习义欤。师云。又起信已下。总上二种性合释也。

十八。问。体相二大为内熏因(文)抑于体大如何可得心熏义乎答。若无所证者。能证即不立故。所证真如。即能证智引起义。此所证所引起能证智。即熏众生故。总体相二大以为内熏因也。师云。用大者。即当净法熏习义以之为外熏之缘也。

十九。问。以与无明染法合故(文)此文意如何答。此文通伏难也。其意性本来空寂。真心不动。如何说内熏等耶云伏难。是故合答云。此不动真心。即无明染法熏和故成熏义。

三约顿教已下

二十。问。顿教大乘意。于真心离言上。如实建立种性乎答。一心梨耶之处。以诸教种性举来。直唯一心真心离言绝相谈。说之为顿教种性也。更是离言种性非可存之欤。

第三约一乘已下

二十一。问。上心识章摄前诸教义。摄前诸教义同异如何答。师云。以今摄前诸教释例准。上心识章前言。前四教指可心得问。章云。并皆具足主伴成宗圆教心许主伴无碍义可云乎答。师云。若依三乘同教者。不可许主伴具足义也。今约一乘圆教义故。可许主伴具足义也。如事理无碍必即事事无碍释如是也。一义云。三乘为伴。一乘为主。所有所依以为伴。皆为一大事因缘者。是经主也。一义云。集成意。以别教为主。三乘等以为伴也。主眷属经者如是也。后两义道少相似欤。此义意三别对论即是同教也。

二十二。问。章云。二据别教种性甚淫因果无二此文意如何答。去记中。释种性甚深义。以四义释之。一约有为性释之。此即无为性中。具有有为功德。法界释此意也。二约无为释之。即理佛性是也。三约用释之。即种性功能也。四同佛果也。师云。今前后文难见。今当段初文。因果无二。满德之体以为种性也。是就总。约圆融释种性也。若随门显现已下。就别约圆融释种性也。一义云。初文直约圆融释种性。若随门显现下。就行布释种性也寻云。若就行布释之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皆所说六决定具缺不定也。何约行布。可释位位内六决定等乎答。一义云。上明性种性。若随门已下。明习种性也寻云。此义即不尔。其故清凉大师。释菩萨种性甚深广大等文。约所成种性释之如何答。

二十三。问。章云。大经云。菩萨种性等文。如何配六决定耶答。此六决定本分中文也。今经文十住于所说六决定也。种性者即观相善决定也。是十住法体也。甚深者真实善决定也。上法体上一切尘垢远离义也。广大者胜善决定也。法界虚空者。因善决定也。万法能生因成是也。等者。不怯弱决定也。经末云。一切菩萨位。三世诸佛种性中生(文)此文等取也。此位说五决定。略大善决定也玄记云。自体离过摄德为因。二利行圆成就佛果(文)是略释六决定释也问。三贤位中同乍说六决定。十住品菩萨种性说。十行品菩萨大愿不可思议等说。三文不同。有何等心乎答。探玄记云。何故此名种性。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以此位最劣。约种为名。十行次增约依种所发业行为名。十回向更增故约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已得真证必然故名善决定(文)师云。随执非有等云。若种性义。通六种性义。如何可云随执非有乎。六种性是小乘当中所谈。岂云非有乎。依是准知当章种性云本意约佛种性。明五教差别见。设小乘意谈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释故云随执非有欤。其上初二章。约理法明之见。若约理法云者。理者即千圣不易。五宗同趣故。心识约所依取第八。今种姓就本明佛种性不同也。

二十四。问。一切皆无唯除一人(文)此等义相。更是俱舍宗一同义欤。如何。答。当代彼宗学者。盛谈一切有性义欤。但寻之。

第三行位章已下

师云。第一品所依心识如大地。第二佛种性大地上种下如。此世间种必依四季运转。必可熟时在云如。上佛种性云必依位十别。可显得法浅深也。是故今章次前来也。

问。今章题行位并明。以为一章本旨欤。将限位以为当章本位欤答。师云。当章本意。限位明之。兼所修行体释非寻云。种必如生现行。依佛性必可起修行道理即次第。依何道理但限位可得心乎答。于行体者。三乘五乘。更不可有不同。其故何教以三学六度为行体故也。此三学等。生空智上安立小乘行云。乃至二空智上行始教终教云计也。其故今以明位为本也寻云。第三行相者。正是明行体不同见。若尔者。何以当章限明位可心得乎答。此此位菩萨行为相貌云事也。更非论行体差别欤问。见修道得名如何答。大乘意。以照义为见。小乘意以推度义。为见也。此推度以惠为体也。修者数数修习义也寻云。清凉释中。知空者名惠。知有名智也释。今以推度名惠义。知空名惠释义全是同也答。今以推度惠见思空事知惠故义道即同欤。

二十五。问。见未曾见义。此八忍位疑得相应。以推度惠断烦恼。此位推度惠俱见谛理义。虽尔此位无决断之能也。次七智者。决定是决断智也无间道后故。已曾见义。无未曾见义也寻云。若尔者。七智岂非见道乎答。此见道摄也。八忍属见道。中间所摄七智无故属见道也寻云。以何正位知云无未曾见义乎答。同断迷理惑见道第十六心以道类智以为修道准知。于解脱道智者。更无未曾见义云事。道理极成者欤。余七智见道摄事者。八忍被摄故也寻云。抑疑得者。是何物乎答。疑者。犹预谛理义也。今疑得者是正非烦恼。只心中可犹预谛理之得是也。此无间道位。疑得相应故。无决断智。推度惠相应云。即此意也。今得者。一向不相应中随一也。大乘习气云似。但习气是非不相应也问。凡位者。就智断熟不熟论之。然今三界九地等。异生依业感烦恼所受果报依地也。今何以此为位乎答(云云)。

二十六。问。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就能治教立之欤。如何答问。十一地者如何答。俱舍云。欲静虑未至。中闲。无色。名十一地。以此为十一地。师云。未师举十一地中入灭尽定。此义可寻也。

二十七。问。章云至忍位得不退故此不退信位证念四不退中当何义乎答问。于忍位有上中下。此上中下皆合为不退欤。答。师云。今师尔也。

二十八。问。干惠等十地三乘共经之欤答。智论中。于第九菩萨地。此义不同也。第一从干惠。至已辨地见。天台等意。智论此文依。菩萨共干惠等十地可经云义成也。宗意约是渐悟菩萨释可心得也。二乘初位。干惠第七已辨。二乘种性。回心至第九菩萨地云义。就此类从干惠至已辨地释也。第二欢喜第十地云菩萨地。第三从初发心金刚心名菩萨此类更不经干惠等之类付释之也。今师意。即同此义欤问。现身者现在云事欤。分段身云现身。欤答。师云。分段身云现身也问。第九地者。宗意可通渐悟顿悟之二类耶答。依智论三释。渐顿之二类义不同。若依从干惠至菩萨地之释者。二乘一往者。初从干惠至已辨地。证二乘自乘之果。以后。回心入大乘之类。第九菩萨地云也。若依此义者。可限渐悟也。就智论第一释。约渐悟云料简。折薪记意也第二第三释。皆是约顿悟类也。若尔者。三义共自宗意。菩萨从干惠地。通至十地类在之可心得也问。今回心教者。称实声闻藏。假立声闻藏中何乎答。师云。皆称实声闻藏也寻云。干惠等十地。岂是称实声闻藏乎。既三乘共说之故也。如何答。干惠等十地三乘共虽说之。更是为二乘所建立也。为菩萨非立之欤。今章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等释意。更无豫义欤。若尔者。干惠等十地。称实声闻藏所摄也。

二十九。问。章云。彼说菩萨十地差别如何不说资加二位耶答。资加二位。回心教中所建立名目也。今欢喜等十地。二乘不共位相也。是故今简之。彼说菩萨十地释也。一义云。直进菩萨者。上干惠等十地中第九菩萨地。是唯以欢喜等十地为菩萨位相也。今约此十地差别释也寻云。此回心教建立也。如何直进中证之乎。答。上十地间望二乘建立回心教云也。今不望二乘就第九一地。建立菩萨即直进位也。

三十。问。章云。见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若广以菩萨道前四十心为能似者。须陀洹道前四位者。所有道前位相取可为所似四位也。如何答。师云。法相人师。于此文说三释也。第一释三贤为三。四善根合为一四位云也。第二释。四位名广取如上。但其四位中第四四善根取云意也。是言总意别释也。第三释四代摄论中。余本无之。准余本是误也但宗意即不尔。既道前四位云。抑道前位中何物。是四位。其故既道前四位言。便岂非四善根耶。例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云如其上真谛梁论疏中。四位者即四善根释。不可及异论者欤问。别立四善根属第二僧祇欤答。属初僧祇也。

三十一。问。章云。答有二意故(文)此文意如何答。第二释有两释中第二为机浅故云者。是二乘机浅云也。意所引二乘即浅故。能引直往无力似小乘也寻云。第二两释。如何可心得乎答。初为引小故释。引小义通终教欤云疑。次为机浅故释终教直往。更引小乘义无之。所引二乘纯熟高胜。似小乘道理无之。是故此始教二乘机即浅故能引无力浅义。

三十二。问。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者。何程善根等云已成就乎答。五停心。总别念处位云已成就欤。菩萨已成就者。十信云已成就也。未成就反之可得心也问。三品欲乐者。如何答。经论知识处所熏习善根。有厚薄不同故。于欲乐有三品不同也。

三十三。问。三品加行者。如何答。若依集成意者。恒时尊重二加行。共不具足。是云下品加行也。于二加行随一具足。是云中品加行也。二加行具足是云上品加行也。此义引般若灯论为证据也。如此料简。同于一位上。则能行人可有三人不同也一义云。七方便云下品加行。见道云中品加行。修道云上品加行也寻云。若以七方便。总名下品加行者。加何今章释犹往恶趣耶。四善根中暖顶二位。犹往恶趣义。于忍位已上者。既云忍不堕恶趣。岂是总退位乎答。此四善根中。且就暖顶二位。犹往恶趣释计也问。以地前总说习退义。为下品成就者。例二乘七方便总为退义以可为下品成就乎答。师云。例准如此可有心得义也。古在如此义。但未勘分明证据也问。不退者。其相如何答。于不退有已得未得不同已得不退者。于自他所得法。永不退转也。设虽自地法。于未得者。退义可有也。况于他地可退也。但今不退者。于自他法者。不简已得未得不同。更不可为退转也。若于他地法者。亦退转义也。若依佛性论意者。十回向已前已得未得俱退也。既入十回向者。更于已得法者。不可为退转也。若依瑜伽初地不退义者。初地已前。设虽自地法于未得退转也。若入初地者。于自地法者。已得未得俱不退欤。俱于他地法者。不遮退义也。若依第八地已上者。他地法于。即不退转也。无相无功用念念增进故也问。佛性论意。声闻若忍不退义。于世第一法者。退堕余乘及恶趣欤答。声闻正于世第一位者。无退义。犹是有漏心故可堕退义。是故约决定云苦忍不退也。世第一法(文)但是一刹那故。实之义无退义也。约容有退位摄也寻云。若尔者。缘觉世第一及菩萨十回向。犹是有漏故。约容有如何不为退位耶答。独觉菩萨种姓胜故约容有更无退义。是故世第一法不退云。或十回向不退云也寻云。若尔者。上定三乘定性时。声闻至忍位。定种性释。所诠忍位已上不退故。于不退位定种姓见。如何答。上定种姓成就位分计也。别依退不退二义。非释种性成否也。今佛性论。又不依种性成否。正定不退位计也。

三十四。问。十回不退者。十向通皆云不退欤。又十回向终心。立不退欤答。现云。十回向通可云不退也问。定直进菩萨不退时。分别部心萨婆多为所破能破中三乘不退也。何以分别能立不退。证始教直进之不退乎答。若小乘分别部所立退云者。彼部位。岂于菩萨许十回向不退义耶。以之得知。今此不退。见大乘中不退也云事。所诠论主心。即有大乘。故动分别部能立义明中交明大乘义也问。第三位中行相者。行相云事欤。行相不同明云事答。师云。即行相云事也。只是戒仪相顺云事也。一义云。下所引瑜伽论文中。既何行何相征问行是相分别答之也。准之。今第三行相者。行体行相不同释云事也。玄记第四即行体行相二义以释或也是两义。俱师主讲说之趣也问。章云。第一种姓住行相更劣(文)此文意如何答彼第一种姓住。即有四种劣相。第一总不遇知识也第二遇善友。即无听闻正法义。第三闻说法遇恶知识是也。第四遇知识及听闻正法乃至坐禅修行练磨未熏习故也。依四义故。第一住第二住犹劣易解欤。

若依终教已下

三十五。问。章云。亦说菩萨十地此文意如何答。师云。欢喜等十地。始教终教之说同故亦说云也问。终教意。可立四善根耶答。

三十六。问。终教意如何以十信不为位乎答。位者是生住地之义。尔今信等十信。同时杂乱起故别不为位也。第一义云。次第终义有之义道寻云。始教意以十信为位者。次第修义得心欤。如何答。始教意为位时。别不简次第修杂乱修两义。讲云。未上位前者。是上卷文也。又云。始从凡夫已下文。是下卷经文也。

三十七。问。章云。起一念信发菩提心抑以何程所修善根位分。可知十信菩萨乎答。只恶厌善欣乐心是生得善分。但感人天善果福因成也。尔心深知有为无常。即欣求无上菩提。悉恳切也。是即加行善云也。若此心定知起者入十信菩萨可推知也师云。讲云。探玄记中以今本业文约始教立十信证也今章引即此文。约终教不立十信证据也。经意义理亘两义。是故互引证之无相违欤。

三十八。问。本业经所说十信。所例不同。如何答。师云。彼经于两处说十信也。彼经释义品文。信念进定慧戒回向护法舍愿说若依此说相者。无第六信不退。回向护戒愿说也。依此说相时。第六信退释成。依此经列次也问。十信必是一万劫也答。师云一万劫者。是钝根精进类付释也。若依钝根懈怠者。或经多劫。可不定也。其心微弱故。时分难定。若约利根精进者。或一劫二劫等。亦可不定也问。本论第六住退者。如何答。他师十信中。第六信有退云事也。于初住已上者。正得不退故也。今宗意即不尔。既十地论中自释。为示现退故也。但至相大师释中。十信中第六信有退云释。可寻之。此释难心得也。

三十九。问。小分得见法身(文)此文意如何答。一比量智所见。故云小分。二生空所见故云小分也问。小分见法身。如何地所见报身乎答。分报化三义。或地前地相望分报化。是摄论意欤。或净秽土相望分报化也。或定散相望分报化事。尔今第三定散相望义依分报化故。地前定心相应位。小分见报身不可遮之欤。起信论法身多分约定散分之也。

四十。问。相宗意总不许初住不退义欤答。淄洲大师。若约利根者。初住不退释也问。今终教行相科引起信文云。谓知法性体无悭贪等此等释。岂直是非明行体乎答。探玄记释别明行体见。但其只位相貌等云行体欤。亦今云知法性等者。是位中形仪相貌也或一义今第三是行体明也。如上记也。

若依顿教已下

四十一。问。顿教大意。许行位差别欤答。顿教意更不可许行位差别寻云。若尔者。如何顿教意。立凡贤圣果四位释耶答。宗密释中。依顿教意。虽立凡贤圣果四位。此位即是无位位也释也。是以自问云如何无位处立位耶故答此顿教一念不生观智成处交合。自当以有凡贤圣果四位也如此即是无位也。是傍观名也。

四十二。问。章云若见行位已下。文意如何答。若见行位差别等相即是倒故者。即绝言真如也。若寄言显者。即依言真如当也。若依释论家意者。今初地即作八地等文杂乱住得心也。若依清凉意者。以义配同释也。以义类相似云初地即八地等也。虽尔。以最后无所有有何次第一句为顿教正意也谈欤。若依宗密意者。行位安立。皆颠倒故。说初地即八地。破地位别执也。以下无所有何次第结释。上标列释得心。于地位为破前后别执之见故。初地即八地释也。若尔者。非初义配同义欤。

四十三。问。章云无所有有何次第。尔正经文但云无所有何次。何今加增有第两字耶答。师云。二义。一义云。有何次第者。何次言自带有义也。是故以义安。有字也。次者是次第义也。是故第字。加也。一义云。无所有何次。于有字再可谈之也。祖师伺经本文谈文点如此说经文得心。宗家就此经文以义无所有有何次第释也。以有一字再可谈欲易解故无所有有何次第释也。

若依圆教已下

四十四。问。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从十信初可谈此义耶答。师云。不尔也。设圆机也圆教称法界信心成就处于。随得一位得一切位。普贤眼开也。尔信位初心信心未成就。于信初不可开圆融普眼也问。章云。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故之文。是故经中十信满心胜进分上摄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之文。又以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是此义也文。此三段文。义即各别也答。师云。第一总显六位圆融义也。别一位为本非显圆融。次第二文即十信满心就摄诸位义显也。是就信一位显圆融计也第三文初信初住初行初回向初地等行相相似故。初后即同时也。如此十信满十地即同时成也。是行证相似释名也。此料简。依相即等故文得心欤。师云。行相相似云料简必未然欤。其故当段总因果无二义故。前第一第二释异也寻云。若三义即别者。如何释是中经中乎。是故言定上义成欤见答云。上五位圆融内。十信摄诸位一义证故云是故。尔总别异故两段不同也。

四十五问。章云。约报明位。但有三生尔者。解证果海隔生欤答。师云。尔也。难云。岂于等觉位死始感妙觉生欤答。以等觉智断佛果障时。此无间道位开普见肉眼菩萨。即父母所生肉身也。然无间道灭解脱道生位。得无漏无相普眼。更是非父母所生身可心得也。今证果海生者是也。如善财童子。父母所生肉身。五位历历相。是解行生也。尔至普贤知识处。因位满了没果海之时。此善财更是非父母所生肉身。非异熟无记果报。无相之法性身。更非世间所知也。既因位果报别尽法性真身别生故。是证果海生云也。于果报因果二报即各别也。是故因位总报舍。可感果位生也若尔者。解行证果海隔生。文理更无疑者也寻云。此义只一生一身上分二生故。更非隔生义。常途隔生义者。死此生彼别感证果海生否云所论也。然今师主所立义。即不似古来义如何答。师云。所诠隔生者。依果报不同所论也。尔有为无为既各别故。不可云一生。漏无漏亦不同故。不可云一身也。既于等觉位中。无间道位因位果报舍。岂是非死耶。解脱道位果报既现生岂非生乎。是故隔生云义理。更不可疑者欤。若如所难者。以火焚烧等。岂谓非死乎寻云。抑以何道理。证果海生直名报耶答。师云。此可有二义也。一义云。见闻解行二生。必是约果报明位。但有三生云也寻云。若设于果海体无报义者。依相生何可名报乎答。师云。此义意。就异熟果报论生。见闻解二生云。就此异熟果报无建立云证入生也所证依报有无立三乘故。约报明位。但有三生释也。一义云。见闻解行二生就异熟约报明位释。证果海生报解行见闻等因位功德故约报明位。但有三生释也。意三乘教中。三身中报身云如是也。约因果报义不同。二生俱依报建立条勿论也问。依前生见闻法功力受今生果报云见闻生欤。为当只今生始见佛闻法是云见闻生欤。又依解行等宿因。今生所受果报云解行生欤。约解行等因云解行证欤。如何答。义苑记意。见闻解行二生。俱约宿因得心也。如上一边所问也师云。常途义别不云约宿因论。于现在上立二生也问。章云。成金刚种等者。等何乎答。药王多药喻小大光照喻等也问。离垢三昧者。因果二位中何乎答。总此三昧通因果二位也。于第十地初入心位。悟无生法门。是云因离垢。果离垢者立妙觉位也。

四十六。问。章云。如是普贤诸行位者。限等觉因满诸行摄之欤。通妙觉位诸行摄之欤答。宗家释限等觉位诸行摄之也。清凉通妙觉诸行摄之也。师云。但实义因果同体故。两师不可有异论者也。

四十七。问。章云。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抑此经文意如何答。此经文有三意。一今生五位经历如。弥勒正觉时。善财亦来如今。可有五位经历相也二善财当来我所来可助化仪。三约表法心得者。善财遇文殊。善财以为能证。文殊为所证。是人法不二故也。如此之时。乃至菩提树下。道场神及文殊遇不遇佛者。善财是修因生表不成果师云。此玄记释也。三释未分明。引可见之。可之忆说空计也。

四十八。问。章云。自分胜进分抑此文意如何答。自分者。当地所得法门也。胜进者。此处全同报果故是云胜进也问。章云。此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齐处说。

此文意如何答。一义云。今自分胜进于何在处建立云义释文意如何也。所诠。其处者前诸位即见闻位。次诸解行者解行位。及以得法等者。证果海位是也。于此三生各有自分胜进不同也云文意也。一义云。前诸位解行者。是解行生。及以等者。是证入生也。此释意。上自分者。既约行就当位论故十信条勿论也。胜进分者。其相难知。故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等者。即释胜进一义计也。

四十九。问。章云。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此文意如何答。总此文以下。就三生中明行相科段也。尔略见闻行相偏就解行论之。此童子者。爱见善惠王二万五千子中第二王子也。此童子行相即是解行位行相。寻云。抑以上者。是何等乎答。一义云。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已上欤。瞿夷优婆夷所居十世界云事也。若尔者。世界海世界轮世界圆满等余九门云以上也下摄化章在此十重。释此十重了云。此等当是万子已上轮王境界。结释。今章如普庄严童子乃至世界性等以上云释。上下符合欤。此十重世界。万子已上轮王境界云故。普庄严童子。亦二万五千子第二王子故。世界性一世界不可限。十重世界海可通领。故云以上。义理极欤。一义云。先华严经中。普庄严童子。是世界性通领见。然世界性中又有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小香水海说。今以上者。指此不可说不可说小香水海见。师云。此义顺文相字面也(云云)问。白净宝网转王位者。是何位乎答。第十地华报问。以何知第十地华报也耶答。天子放曼荼罗自在光明时。所益众生得第十地益。时白净宝网等说。所益众生。既第十地益得。乃至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说。知是能益天子得第十地感白净宝网位云事。更不可疑也。

五十。问。章云。普见肉眼(文)此文意如何答。三乘教意。五眼中。肉眼者。一见近不见远。是云远近相对也。二见明所不见闇所。是明闇相对也然圆教心。五眼中粗劣肉眼尚极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海等说。对三乘弥明甚深也问。三乘教意。总以肉眼不见三界外乎答。设肉眼若天眼与力助成除障时肉眼见闇处。肉眼见远事。不疑之者也。若尔者。如此之时。肉眼见三界外可许之欤。是以智论云。因天眼开障肉眼见闇释此意也。

五十一。问。章云。又彼能于一念中已下文意如何答。是上行等所起行用也。当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内之行相也者。总上行相者总标大科结释也。次以约因门示故已下文。是证果海中行相也问。信满得意者。信满住位二位云事欤。为当信满入位以去云事欤答。师云。准下释。信满云是行佛也。得意者是位佛也。其故信满入位佛果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也。一义云。信满入位已去云事也。

五十二。问。又于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时成佛文。是何文耶答。师云。是贤首品海印三昧下文是也问。章云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者。文意如何答。对上起信以未得故义。今此经云皆已得故也。对上但是当位暂起化故义。云是实行故也问。章云一种者。是何耶答。于初发心住一种位。如何可开终圆二教差别乎问意也问。章云。既一位中有一切位等。第三问答意如何答。就上第一答中。于后诸位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于初住一位摄诸位。成等正觉也觉。是上第二问答起问答意易知。此第二问答中正显圆教信满成佛义释成也。付之此第三问答。此问意。若依此上释意也。圆教意初心定究竟佛果得云。更说后后诸位。更是何佛道耶问也。答此问时说后后诸位。一切即一中一切故。是一切是已得一切。非未得一切也答也寻云。此已得一切者。行布欤。圆融欤。如何答。师云。是约圆融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一切也释也。初中一切云约行布不可得心者欤。于相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四句释如。皆是圆融门四句也。然今章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者。此四句中第一一即一切句当也。岂以一即一切可定行布耶。若约行布者。今初中之一切一切者。已得一切不可得意也。若依行布。余位是即未得故也。然今章即是初中之一切者。约圆融故是已得一切。更不可乱未得欤。

五十三。问。第四问答意如何答。此问答意。若约圆融。初后相即故。初即具后位。后位亦具初位义。即可然欤。尔圆融必带行布故。若依行布见之。断十信一惑不断余位惑。又得十信一位未得余后位。例断后位惑不可断初位。设得后诸位不可得初位道理。例自然显也。如何可得意耶问也。答此问之时。若依行布一边。实即可然。约行布于后诸位者。更非已得位者。更非已得位。即一向未得未断位故。只就十信一位已断已得云计也。但圆融普眼机。圆解圆行顿同果海故。不得即。得即初后同时相即故。始得始定得后故。更得始无有不得后。得后必得始故。得后无有不得初。今章释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即此意。若尔者。初云后云。俱是圆融上初后故。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皆是已得位也。此普眼圆融智初后。更无浅深无明昧也。分明释义治定也。

五十四。问。第五问答意如何答。上一切云。初后云。圆融上初后一切故。毕竟无明昧无浅深治定释付此问来也。若实于诸位前后无明昧者。如何今经说阶降浅深次第乎问也答。此问有二善巧。第一若诸法相从机出入门分位前后者。寄同三乘故。前后于明昧次第也。但是圆教意也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释此意欤。第二诸相体相以直从体法谈时。普眼同法界。有后即相即。相即即前后也。皆是已得位故。如此相即入重重义。是故今经前后安立差别建立皆是圆融中初后已得诸位故无浅深不同不可论明昧别也。今章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相即而恒前后结释。上问答答中。但以得初时无不得后故。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释处结归释此文大意也。重意。上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者。一切即一义。杂即纯义是也。不坏相即而恒前后者。一即一切义。纯即杂义也。是故今前后云更迷不可乱行布也。圆融中前后。已得诸位故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等释皆此意。已上文。就师主讲说也。师重讲云。此第三问答中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云初得一切位。次第四问答未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释初后位。第五问答中约体就法前后相入。不坏相即而恒前后。前后位皆于圆融普眼智上所论故。一切初后前后。无明昧别无浅深不同也是十玄中诸藏纯杂具德门法门也。尔者。约杂云初后前后等也。

五十五。问。第六问答。其意如何答。师云。一义问意易知。答意若依自别教者可说十信初心成。然今寄终教故。云终心满心等也是诸记意也问。若尔者。若依自别教者。信位初心得不退故。说初心速成欤。若又虽不得不退。初心即成佛欤答。若依上义者。初心即成佛云义。初信即得不退欤。若不得不退者。更不可有成佛义也师一义云。凡此答意。五位差别者。从三乘寄位谈之故。若依自别教更不可立五位差别也。若不立五位者。设初信设信满信等五位。始终二教所谈故。就此位不可显圆融普法之成道也。其故。别教实义。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释于。以初信后信等位。不可寄显普法成佛。然今寄皆是今寄三乘终教假说意也。其故。凡事事圆融成道。以等法界身等法界语等法界意成正觉故。更以始终二教位。或初心成说。或终心成说。普法圆因。更不可开此寄说故。是自别教意。不可立五位差别也(为言)。

五十六。问。若尔者。圆教意。总不可立五位等位欤答。师云。别教正意总五位相不可建立。别教普法机。悟圆融实理故。实修实正前更无行布义。故无信住行向等不同。不论信解行证差别也。是以玄记第四云。以信满成此普贤位故。同普贤等广大三业。该因及果。遍一切处。尽一切时。常作无边法界大用。此为恒式。当相而论。不依诸位。今约信门之中显现。则属位妙(文)师主以此文。若自别教即不依成文讲说也。如此大旨现前以位始终等十别之位相交合寄说。更是非圆实义也问。若尔者。普眼大觉圆智一开悟以去。再不可经行布次位欤答。师云。若望圆融实智之所观边。更不可有行布次第。又不可论明昧不同。是即一念相应处。依入观位所之也。是善财童子。于文殊智识处便成觉云。就入观相应位开自证知见也。虽尔。出观之时。散心相应位。同凡混和尘。再二住已上迷可起也。是故初住断余位惑未断之。是故行布门前。一断非一切断也。是以善财遇后后知识事。出观散心位。迷例未息故。参诸知识是也。是行布修断云也寻云。若尔者。初心初极有虚言无实义。行布位中不断惑故。若依行布渐渐成佛者。岂是别教不共成佛乎答。彼别教一乘意。行布门中虽经明昧浅深。更不可待多生。一生一身上必可成佛故也。别教普法机得法分齐行布门前久。经明昧。不经多生次第。必一生中五位功德可满足也。此则成了后入证生也。先如善财童子。行布位中虽经诸位。才第二七日中。明昧次位经历也。然圆融门断惑成佛者。谓约道理说圆通故。约事相中所辨断惑成佛非也。师云。难云。于行布出观位更无明昧浅深者。即是事相断可非圆融断惑。例顿出离人。以一智三界惑品顿合断如。若尔者。今圆融断惑。与此可有何不同耶。是故谓。约道理说圆通断惑。不同事相差别智断惑故。更非如顿出离断惑等欤若既圆融断惑成佛故。于行布位中。实断惑成佛者。开圆教普眼之时。一人断惑成佛。一切众生同时断惑成佛。然行布若如圆融必断惑成佛者。约行布门。一切众生触事相。如实岂断惑成佛耶。若夫许成佛者。我等如何未开大觉之普眼。轮转生死。迷倒未休乎。爰知。圆融门中虽开断惑成佛之普眼。行布出观位必可经后后明昧云事分明也。

五十七。问。依自别教时。总不立行布位者。何于普法修行之人。立行布明昧之位云耶答。圆融普法正机。以圆融为本故。此普眼智前更不可开诸位阶降也。设行布门中。出观经历之位。虽经后后位。才一生中所经明昧故。始终二教五位明昧位对比非所论。若尔者。同虽行布也。今寄三乘终位说行布可异欤寻云。抑此位行布。别教不共行。布可云欤。将又是今寄三乘行布欤答。师云。此事难定。无分明释故。无左右不可治定之欤。或今寄三乘义。专不可定之。但于不共行布者。若。虽然出观迷妄位别不共难云欤。

五十八。问。章云。今寄三乘终教位说尔者。此文约一约相就人分位前后义释之欤。通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义释之欤答。师云。通二门。今寄三乘终教位说释也。若但依自别教者。更不可说三贤十地等也问。今章行佛位佛。所立相同时欤。异时建立欤答。师云。二义。一义云。行佛者。第十信即愿心终也。寸终尺始云如。第十信心初住初即是同时。信终住始同时故。望行位分二佛也。一义云。等妙二觉刹那前后而不可云同时。如今第十愿心与初住始刹那前后也信必非住道理。前后已不同分二佛事道理易得心欤寻云。若尔者。终教意初住不退义也。信位不退云事。未闻其说。如何不退成佛之位可入十信乎答。第十信成满位。不入初住。退转之义。更不可有也。是故终教意。自在信满不退之义。是以章之信满不退方得入位释此文意也。

第四修行时已下

五十九。问。章云。极疾三生得罗汉果(文)尔者。第三生限罗汉果欤。通初果已上欤答。第三生者。初果已上皆取为第三生也。尔或得罗汉果释。或漏尽得果释。先举第四果。初果已上通可摄欤问。三生人时解脱圣者欤答。时解脱圣者也寻云。以何知时解脱圣者乎答。彼钝根故。于初果已上。有七反经生义也寻云。时解脱必经生欤答。不尔。须菩提与亿耳沙弥。此二人虽时解脱圣者。不经生也。是故时解脱必非经生也问。三生者。是何生乎答。就生有三义。一义少生。是约一人父母为一生。如此三生经也。此义不正义也。一义三个父母生一生也。如此经三生也。极七反有圣者。七生经云如。准可得心也。一义云。约三个他佛。云三生欤。师云。后二义为正义。就中犹约佛义及信用欤。

六十。问。第二住修决择分尔者。入世第一法成决择分善根了。其后隔生入第三生义。可有之乎答。师云。第二生顺决择分云者。下中忍位第二生内成就了。未入上忍世第一法。隔生类也。次第三生亦重起暖等四善根入见道。入圣得果也寻云依何道理。第二生入忍世第一法。死隔生无耶答。若入上忍者。即是一刹那也。亦世第一法一刹那故。总二刹那云也。行相了即可入见道故。不可有隔生义也。若尔者。实义上忍世第一法第三生可修也。然下中忍位第二生顺决择分中属故。从多分取四善根。第二生属也寻云。正理论意。初生第二生修顺解脱分善根。第三生修决择分。即入圣得果判答。光师释中。会此文云。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于先生已起暖等若尔者。第二生非不修顺决择分。今第三生位入圣得果以前加行举计也。第三生即决择分非也。

六十一。问。二乘所经时分极疾必三生四生。极迟必六十劫百劫限可云耶答。极疾三生四生以为其际。从此减一生二生类无之。极迟以六十劫百劫为其极。从此增六十劫在一劫等义更不可许之也只极疾极迟降出计也。若声闻极疾类中。乃至四生五生等义可不定。若极迟类中一劫二劫等。乃至五十九劫至经类有之。然此等类犹约时解脱圣者也。后极迟六十劫类不时解脱圣者也。若独觉极疾类中。四生乃至五生六生等义。可不定欤。若极迟类中。一劫二劫乃至九十九劫至经类有之。然此等皆是部行独觉所摄。麟喻必是百劫故。

六十二。问。六十劫百劫者。大中小劫中何可云乎答。六十劫一增一减劫以为一劫。经六十劫也。独觉成住坏空八十僧减劫。以为一劫。经百劫也。是以俱舍论第十二云。要百大劫释此意也。

六十三。问。阿僧祇数(文)第五十二欤。第六十当欤答。解脱经中八种忘失也。新俱舍意。阿僧祇者第五十二后八种忘失也。若依古俱舍得心之者。中间八种忘失故。阿僧祇者当第六十数也。分明忘失中间释故也。

六十四。问。章云。此中劫数取水火等一劫为一数(文)此文意何答。俱舍论颂八十中大劫大劫三无数(文)此文意。以八十僧减劫为一数云此文意欤。水火等者。举坏劫空劫成劫住劫等取也寻云。八十僧减劫者。才是一火一回坏时分也。若一水一回坏时。若又一风一回坏时分也。若尔者。举一水可等所余空成住。若但举一火可举余空成住三劫也。然如何今章广云水火等乎。若广取水火风三灾。即是广指六十四转可得意也。如何答。颂云八十中大劫。大劫三无数故。以八十增减劫可为第一数也。非六十四转也。只意坏劫等云释意也。坏劫于若火灾坏时八十增减。若水八十增减劫也寻云。只六十四转劫不数僧祇云道理如何答。只六十四转者。总劫于不同。其中大劫建立时。以六十四转为大劫释计也。要为数僧祇非建立六十四转也。

六十五。问。五分法身者。理法身云事欤。事法身云事欤答。事法身以名五分法身也。寻云。若尔者。如何大智律师。望生空所证理。释理法身义耶答。师云。此义宗意。必不可然者欤。

六十六。问。此五分皆通因果二位欤答。一义云。前三是因。后二是果若尔者。三学即在因位。解脱解脱知见即限果位也。一义云。五分法身皆可通果位也寻云。若尔者。前三中左后解脱知见义如何可不同耶答。若悟苦集道三谛者名慧。即是无漏五分中慧是也。若悟灭谛理第五解脱知见云也。前三中慧者。有漏五蕴中反想心所所得慧也。转有漏五蕴故也。若反识蕴所得解脱知见故慧解脱知见。义相即不同也。

六十七。问。小乘教意。三祇时劫何位于经之可云耶答。若从暖等一座成觉得心者。三祇修行时分。三贤位可经也。若从不净观一坐成正觉得心。有余师说心。最初发心身器清净位可三祇欤寻云。身器清净者。不净观等以前指欤答。师云。此义意可然欤。但本宗可寻也。师云。天台意三祇满忍中下忍配道理释也。此义意。彼宗学者。可寻之。

已上时分之义毕

(本云)应仁二年卯月三日

金资觉遍之

于时。庆长三历四月四日丑刻书写毕。

偏是为佛法绍隆利益沙界惠炬增明而已。

右笔朝印空贤房

五教章见闻抄下卷第三

一。问。此章断惑者。四种断中何耶。

二。问。章云。如余别说(文)然者。唐本中无此四字。此章加增是何道理乎。

三。问。执与障不同如何。

四。问。十烦恼释名如何。

五。问。章云。邪师等三因引故此文意如何。

六。问。善恶无记三性如何有漏之相如何。

七。问。大乘意通迷别迷。其相如何。

八。问。章云。此有二义(文)此二释意如何。

九。问。章云。其所知障○一切皆断。唯是非择灭也。此文意如何。

十。问。不染无知者。其何物乎。

十一。问。倍离欲人。真见道位。见修一智合断可云乎。

十二。问。入真见道(文)一心见道欤。第十六心真见道欤。

十三。问。依何道理。云倍离欲圣者耶。

十四。问。八解脱与八胜处同异如何。

十五。问。于烦恼得与种如何异乎。

十六。问。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此末那俱生可摄法执乎。

十七。问。初地已上菩萨。可有种子润生义乎。

十八。问。章云。若尔何故而有处说(文)然蹑何处问乎。

十九。问。章云。此二通十地者。是何乎。

二十。问。今章不释五识相应二障断位等乎。

二十一。问。章云。如筑即押○广如对法明闇同时喻说等。文意如何。

二十二。问。章云。又此障法以依心识无性故文意如何。

二十三。问。章云。五受阴洞达等。其文意如何。

二十四。问。章云。今此就实已下二释。其意如何。

二十五。问。章云。不分俱生及分别邪师等三因依可云乎。

二十六。问。章云。地前伏使现(文)终教意。地前分断二障之义。在之可云乎。

二十七。问。终教意。初地已上受变易可云乎。

二十八。问。以顿出离人为喻事。其意如何。

二十九。问。终教断惑能诠。此经何处文乎。

第二明寄惑显位已下

三十。问。寄惑显位者。寄显门各于当教中明寄在实义两门欤。为当圣圆教诸教寄在云欤。

三十一。问。章云。彼肉心者如何。

三十二。问。三十三僧祇意如何。

三十三。问。以智障烦恼业三种。配释三身之意如何。

三十四。问。以三性配三身次第如何。

三十五。问。章云。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然者。今此使灭者。此不信障。于信一位。种现共断之见。如何。

三十六。问。章云。外道我执障○为我德因若断我者反可得无我何为我法乎。

三十七。问。以独觉行为障意如何。

三十八。问。佛果四义(文)必限四义欤。

三十九。问。大悲行者。依何生乎。

四十。问。方便生死。因缘生死前后如何。

四十一。问。有有生死者。其意如何。

四十二。问。四定者。其相如何。

四十三。问。章云。一切欲缚复微薄等文意如何。

四十四。问。无色相应惑。如何云有缚乎。

四十五。问。色烦恼等者。是何烦恼乎。

四十六。问。今章于第十一寄显门。正断烦恼障种子。至第七地断尽欤。如何。

四十七。章云。心习已灭无明亦除(文)抑此已灭者。指前地灭云已灭欤。以当地灭云已灭欤。

四十八。问。今章邪思惟所起烦恼相。以何种所起感品。为彼分别起行相乎。

四十九。问。章云。七地已来。寄有现行(文)此文意如何。

五十。问。始教意。以十重障为实义如何。今云寄显乎。

第七二乘回心已下

五十一。问。此章来意如何。

五十二。问。章云。一切二乘。皆无回心然彼俱舍婆沙等意。加行中前暖顶二善根位。二乘种姓转得成佛种性说。然者如何可云皆无回心。

五十三。问。法相宗意。定性二乘入无余位。情非情中。是何所摄乎。

五十四。问。章云。悉有佛性力为内熏因故等。四因更是祖师自立欤。四因皆圣教中在依凭也。

五十五。问。章云。乐着三昧者。是灭定欤。

五十六。问。于二乘类者。以独觉为最极利根机然以声闻为一念回心类。声闻岂利于独觉乎。

五十七。问。章云。生灭度想当入涅槃等相宗学者。如何得心乎。

五十八。问。入无余间是何土耶。

五十九。问。一念回心者。一念回心云事欤。无余时分一念也云事欤。

第八佛果义已下

六十。问。章云。亦无常以离不离等此文意如何。

六十一。问。章云。遍一切所知抑四遍中何乎。

六十二问于法身论常无常二义。然以随缘赴机义为无常者。报化等无常如何异乎。

六十三。问。章云。若尔如何得说非一异耶问。上何文蹑来乎。

六十四。问。章云。明好者○相与好不同如何乎。

六十五。问。章云。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及终教等说然既所谈佛身说实报身者。界内界外各别也。如何就相好成一同义乎。

六十六。问。章云。答此亦有二义○此二释意如何。

第九明摄化分齐已下

六十七。问。小乘教意。立三身佛可云乎。

六十八。问。百亿须弥者。是一三千界之量欤。

六十九。问。三千界者。约竖建立之。约横建立之欤。

七十。问。章云。若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说如何广就法身自受用土不显大小差别乎。

七十一。问。终教意。梵网所说叶上释迦。化身如来也可云乎。

七十二。问。智论所说。五色世界。何土以为常途一佛世界土乎。

七十三。问。十重世界海者。于三千界外建立之欤。于三千界内立之欤。

第十佛身开合已下

七十四。问。章文云。或唯如智为法身尔者。直以智为法身者。自受用如何异乎。

七十五。问。金光明经。以四智为能摄摄三身。文义未勘之。抑指何文乎。

七十六。问。章云。此二句如性起品说尔者。此二句同别二教中何乎。

第六断惑分齐已下

一。问。此章断惑者。四种断中何乎答。以自性断为本。兼通四断也问。四断之相如何答。一自性断。谓自性性可被断惑也。谓根本烦恼随烦恼等是也。二相应断。谓八识心王心所等是也。识相应烦恼断。此烦恼随心王心所所断之义在之。三离缚断。谓有漏善法。谓四禅八定等也。是则有三。一缘彼烦恼。二引彼烦恼。三杂彼烦恼是也谓有漏善缘善起贪等事。准思之。四不生断。谓如无想定等(文)是三断之事。义灯第一云。佛地论等。据三断故。若所发业并所得果。故不相违。若根本随惑名自性断。若所发业名相应断。据不善业作如是说。若其善业亦缘缚断。若所得果名离缚断。由自性相应断显有余涅槃。由缘缚断及不生。故显无余涅槃四断事。司第五云。断有四断。一自性断。二相应断。三缘缚断。四不生断。言自性断者谓本随惑。性是染故。及不善业。业虽是思。如似五见。非相应断。相应断者。有漏八识五遍行全别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与惑俱。断相应时。心等解脱故。五十四云。又后诸识自性非染。涅槃经亦云。断相应贪等名心解脱。又五十九云。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然所缘断。或不生断摄。以无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应烦恼断故。不为境缚名所缘断。故彼云相应断。已不后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缘缚断者。一切有漏不染行法。不生断者。恶趣异熟无想定等(文)探玄第十有释。探玄记第十三。论断义者有其三种。一自性断。谓诸烦恼及相应心心所。不善有覆无记诸染污。见修道生。惑种永断。此中心王遍行别境。性非染污非可断法。与烦恼俱名相应缚缚断烦恼故。说名为断。二离缚断。谓有漏善无覆无记。通色心等。非正违有性非可断。由断六识缘烦恼故说为断。三不生断。谓此见道断见惑也。舍外道身。所依身。所依身无。即无想定。有无想报。并永不生。又招三恶道总报恶业。皆非根识亦名不生。三恶道报无根○郁单越等。亦皆不生。畜生饿鬼别报善业所依果无。亦不生也。此上且约初教说之问。缘彼经彼杂彼不同其相如何答。同略不释小乘事。是何道理乎。答。一义云。大乘异小事。无疑故也。一义云。三乘中。不共声闻断惑。大都同小乘。故略不说也。

二。问。章云如余别说(文)然唐本中。无此四字。尔者。此章加增。是何道理乎答。如问。宋本中无此文。然梅尾有镜惠房方云人。此僧为渡圣教于我朝陵海路入唐。然临五教章讲说之庭。听闻彼谈义之处。若依小乘。若依三乘之章文言。深烦了简。依之。彼仁。日本国。语有如余别说四字事。宋仁闻此说深信用之(云云)问。三乘断惑之内。摄顿教欤答。师云。三乘名虽通始终二教。是存三故。今殊专就之云若依三乘也。顿教是泯二之教故。存三义犹以始终二教为本也。

三。问。执与障不同如何答。执是别境心所中。第五慧心所也。于此慧心所中。以分位善慧恶慧两别假立也。此二位中。恶慧以为执也。障是贪嗔痴慢疑。以之为本也。是障非执欤寻云。若尔者。三见等是执非障欤。若非障者。十烦恼时。如何属障乎答。执即是兼障故。十烦恼时属障也。障更不可兼执。贪必障无贪故也。若不障者不可名贪。故障义要不可兼执也。依之护法论师意。执障各别故。执限第六七二识。障广前五识通也。然执义不通前五识也。但安慧论师意。执障即一体得心故。障既五识通。执随通也。依之彼论师意。能变计通八识得心也。师云。于中四种已下。分别俱生分别也。五识后起已下八识相应亦分别也。以嗔唯不善已下善染污无记三性分别也。此分别俱生已下。三界分别也。

四。问。十烦恼释名如何答。折薪记第四云。总有下。此总明分别有十种。若别明者。即十通分别。六唯俱生。谓贪·嗔·无明·慢·疑·身见也。若小乘教。唯四俱生。除身边二见也。一贪者引取无厌故。二嗔者忿怒不息。三无明者。迷闇不了故。四慢者自恃凌他故。五疑者犹豫不决。六身见者。于身执我我所故。七边见者执心为断常故。八邪见者拨无因果故。九见取者执劣为胜故。十戒禁取者非因计因非道计道故。又前五名钝使。后五名利使(文)。

五。问。章云。邪师等三因引故此文意如何答。前五识中。先眼生有九缘中。以第六识为明了依。如五识生起必假第六之义。今五识所起分别第六识中所起。邪师等三因依所起五识烦恼名分别起也。于五识中者。无计度分别故。第六依分别起也问。若依第六三因。他五识中。起分别云者。同依第六三因。第七识中可起分别起烦恼乎答。师云。前五识必是有间断故。第六为明了依。五识中得起分别也。第七一类相续无间断故。分别不起也问。四依相如何答。师云六卷私记有释可勘也。

六。善恶无记三性事。唯识论第三云。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又云。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起别故。此非善恶。故名无记同第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有漏之事。又云。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文)又云。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异生既然有学亦尔。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问。第七与六为杂染依。增益于六。六识如何增第七。益有二义。一者增长二者不损。若增益起有漏时。设虽不能增长第七而不损害。非如无漏起必损彼不名增长(文)。

七。问。大乘意。通迷别迷。其相如何答。论自有释。唯识论第六云。然迷四谛。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别迷谛相有总有大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身边二见多计有漏法故)别空非我属苦谛故。谓疑三见(身边邪三)亲迷苦理二取(戒取见取)执彼三见(身边邪)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智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然嗔亦能亲迷灭道(嗔无漏缘故。迷无漏之谛理)由怖畏彼生增嫉故。迷谛亲疏粗相如是(文)问。小乘意。别迷之相。如何答(云云)折薪第四。三曰。何下答中。一门惑力渐宽故。通障一切。二以能迷故义通。故障一切能迷义通具如上解。此拣小乘不通一切也。如小乘中云。集灭除三见故。能迷义不通也问。何故小集除乎答。如集灭二谛。除身见边见戒禁取者。由身见唯缘有漏苦果生。集谛体是业烦恼。是有漏因。灭谛体是无漏理。是无漏果。皆非身见所缘境。而边见随身后生。身见更无亦边见无也。戒禁取依身边二见。二见更无亦无戒禁取也。又道谛除二见者。谓道谛体。是无漏因。亦非有漏果。故非身边二见所缘境也。却戒禁者。经是不缘身边二见起。俱缘道谛下邪见而生。谓邪见以拨无八圣道支。然后戒取执为真道。此是非道计道也。前小集灭下邪见不得生戒取者。以集灭下邪见唯拨无二谛。然此是非道计道故不生也。更小乘能迷不通一切境故。不同回心也(文)颂疏第二云。第二苦谛。有十烦恼。集灭各七。除身见边见戒禁取也。道谛有八。除身边见。四谛合成三十二。上二界除嗔有二十八。谓四谛下各除嗔故成二十八上二界各有二十八。今成五十六。兼欲界三十二成八十八(文已上见惑修惑四除五见疑也上二界修道时除嗔也)已上是小乘别迷文相也。欲界四谛十七七八。如何可勘之八。问。章云。此有二义此二释意如何答。初第一释。贪等烦恼行相应故。约能迷显不尽也。次第二释者。唯识心一切境界所缘广故。随所缘境。能迷烦恼。行相广事释也九。问。章云。其所知障。诸趣寂者入无余时。一切皆断。唯是非择灭也此文意如何答。非择灭在二色。一者如无住涅槃修生智以起择力所灭之也。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所显后涅槃故。非所生后。是故是云非择灭也。二更无所依同时顿舍故。所依阙故。能依亦不立。今二乘入寂之位。所依八识皆断尽故。能依智障随不立。更是非择力灭。是故云非择灭也问。二乘无余体。即是非择灭欤答。师云。有余无余二涅槃。俱是以生空之理为体故。于涅槃不可有不同也。是故。今非择灭者。望所知释之也。

十。问。不染无知者。如何解乎答。是即以定障为不染无知也问。如初禅定领受下劣定。生爱味故。以此劣受之云乎答。十烦恼相应受等。既是烦恼障故。慧解脱所断属也。今以解脱障无知。是非烦恼相应受。以此相应下劣受执为实涅槃等。是皆是依邪师等烦恼所得故。分别惑断彼无想定等断也是云相应断也问。此定障者。即是所知障欤答。师云。所知所摄。此下劣受清凉少执所知释也。

十一。问。倍离欲人。真见道位。断见惑之时。兼断修惑者。以见道一智合断之欤。为当别起修道智断之如何答。此在三师义。然以见道一智合断义。以之为正义也问。抑合断之者。第十五心无间道位合断之欤。第十六心解脱位不断之欤答。师云。第十六心合断也寻云。何位故无间道位不断之乎答。十六心是俱见道。第十六心是更属修道故。于此位断之也问。若第十六心。属修道故断之者。只第十五心起见道智断见惑。第十六心修道智起断修惑义也。若尔者。更是一智合断义非欤答。无间。解脱。第十五第十六心不同。同是见道十六心故。俱是见道智也。是故云合断问。依前生已伏之惑。于现身上。虽不伏前六品惑。正入真见道位。得倍离欲之义可有乎。答。不可然。有漏智劣故。隔生者已伏惑并起故入见道。不可得倍离欲也。

十二。问。入真见道(文)一心见道欤。十六心中第十六心名真见道欤答。师云。若依杂集论意者。十六心中。第十六心一刹那名真见道欤。是小乘随转义也。若依唯识论意者。一心真见道入真见道释也问。依唯识论意。于一心真见道中。合断修惑者。无间道断欤。解脱道断欤答。师云。无间道可合断欤寻云。准杂集十六心见道。无间道断见惑。解脱道可断俱生惑欤答。第十六心是属修道故。解脱道修惑合断也。然若依一心真见道之时。设解脱道断之。滥属修道之义。是故可准例杂集道理。若尔者一智合断者。一心见道义。无间道位见修二惑可合断也。

十三。问。依何道理。云倍离欲圣者耶答。师云。见惑伏时。兼修惑伏故。可入见道时。即断倍离欲也。意犹见惑取。俱生惑断故云倍离欲也问。顿出离人断惑。三界九九品见。顿断三界欤。三界相望三九品见。顿断三界也答。师云。更今章云三种九品。知是三九品。见顿断三界渐除九品也问。章云。若尔何故有渐断者。云上渐出离人欤。顿出离中。举渐除问之欤答。师云。是上渐出离人就此问起也问。顿出离人依地限初未至定欤。通依四根本可云乎答。若依杂集等论者。先限初未至定欤。师云。通虽依五地。彼论先举五地随一初未至欤。然者通可依四根本定欤。大乘阿毗达磨(此云对法也)杂集论第十三云。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者。如前广说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谓先顿断欲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软软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初后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谛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仍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出现法。或(第二释)临终时善辨圣旨。设(第三释)不能辨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证般涅槃故表无表章云。若依色界六地无色下三种。预流果超证第四果。犹如刈竹。横断烦恼。于欲界中修道烦恼。有断对治。余名远分。虽有经说依未至地得此初果更不进修上无漏义。非定唯尔。可如前说。不尔无色无断对治(文)若依此释者。顿出离人断惑依地。可依九地欤。但可寻之问。非执所知者。是何耶答。

十四。问。八解脱与八胜处同异如何答。折薪意。约所观云八解脱。约能观云八胜处也问。八解脱通有漏欤答。有漏位云八辈者。不云八解脱也。无漏位修云八解脱。

十五。问。于烦恼得与种子断如何异乎答。烦恼得。更过去藏谢永可生功能无之。是故作用止处断得云也。DE种永芽可生功能息如。然一向无云非也。大乘种子断者。直是种断故也。是功能休非谷种断如。

十六。问。章云。其末那俱生相细故此末那俱生可摄法执乎答。师云。末那法执不相应者。依安慧论师义故也。然今章。以护法正义为本故。于第七法执可相应欤问。抑依何。当章依护法正义知乎答。安慧论师意五八二识限法执相应释故。然今章主。于前五识贪嗔等烦恼相应释故。知是依护法论师义。不依安慧义云事分明也。若尔者。当段释。一彻依所法正义。于第七识法执相应可得意欤问。至相孔目章中。第七末那。更不起法执释如何答。孔目意章主心少可异欤。

十七。问。初地已上。菩萨可有种子润生义乎答。章更释或现或种。皆得自在故。初地已上。自在可有种子润生义也。七地已无。若现行。若种子。随菩萨意力。自在可润生也。章云。其所知障皆后起起。或于前地起师云。文默如此(云云)一义此或字下心随可书也。若尔者。后地起惑。于前地起也云义。唐本云后地惑于前地起各各在理者欤。

十八。问。章云。若尔何故而有处说七地已还起有漏心等耶然者蹑何处问乎答。义苑记心依上或现或种地地别断释蹑问也。是就所知障地地别断所起问也。师云。此问意。若地地别断者。十地间能治无漏相续不可有间断说置。若尔者如何言圣教中七地以还起有漏心说耶问也。答中若望第六识相应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更不断。不成能治障。是故地地别断无失。若约所知障者。第六相应障治更相违故地地断之。是实有漏故。起无漏能治断之也。是障治更相违为由。实有漏断之也然末那相应二障。十地间障治更不相违故设。是实有漏不成能治障也。所诠第七相应二障。或智不相违故。设现起不可成因智障欤。若望第六相应烦恼。似有漏故。地地别断无障碍。若望第六相应智障。障治更相违故。地地别断更无失。若望末那二障时。障治未敌对故。不障能治道故。于第六相应障或现或种地地别断。更不可有相违者欤。师主义苑意。今章问起由致称。然随此趣今答如此可得心欤云私臆说也。但直可见彼义苑记释也。师云。所诠此记意。于有漏为释有似实不同故。经问答起计也。

十九。问。章云。此二通十地者。是何耶答。义苑意。以第六相应所知。此二通十地释也寻云。上更云。若约第六识中。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约所知障为有漏。即实有漏(云云)是下此二通十地释。若尔者。约二障释见答。义苑了简。不顺文相欤。然彼记心。若约二障者。故两似有漏限七地已还。不通八地已上故。此二通十地释难得心取置。约六七二识所知得心欤。一义云。若尔。何故等者。初地已上。自在能断留故不断释蹑所发问也。若于初地已上自在能断留者。何故有圣教中起有漏心说耶问也。答中圣教有漏说似实不同。若初地已上。望第六相应烦恼非有漏也。若尔者。设有漏心说似有漏故。上初地已上自在能断留故。不断释不可违故无失。若望第六相应所知。及第七相应二障二说有漏者。即是实有漏故。从本望之不释自在能断。故全是非相应次此二通十地者。次上若约第六识中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约所知障为有漏。即实有漏此二通十地。释也。然八地已上。虽无似有漏现行约种子故。此二通十地义。更无相违也。

二十。问。如何今章不释五识相应二障断位等乎答。五识相应微弱故略之也。此五识相应二障十地间更不起能治道。至金刚心位可断之也。末那相应之二障。至金刚心满始断之也。

二十一。问。章云。如筑即押押即筑等广如对法然广勘彼论。虽说闇明同时喻说。未见如今章如筑等文。尔者如何答。义苑记意。今章喻说。是传者误也。对法中更无此喻故。知是今章传者误如筑等释欤。尔者。如本论。可说明闇喻也(为言)一义师云。宗家探玄义释中。说二喻中。第一如今章。如筑等喻说也。第二释。说明闇同时喻故。知是今章非误欤。如此释了。广如对法论等释故。彼论意可含二喻意欤。

二十二。问。章云。又此障法。以依识无性故此文意如何答。就此文有二意也。若约种子者。一切烦恼种子。依第八本识故。一切烦恼种。即无自性也。若约现行者。一切烦恼随烦恼等心所。皆是依八识心王立故。一切烦恼现行等。即无自性义也。心所依心势力生故释如是也问。章云。又此障法已下文意如何答。此上即缘集断义也。即相成就断惑也。此下即是当不生断义。是里成就断惑也。前相成就断惑当教初门也。后里成就断惑当终教门也。

二十三。问。章云。五受阴调达等者。文意如何答。师云。五受阴者五蕴也。此五蕴执取故云受也。不生灭是无常义。五受蕴调达空无所起是苦义文如上记也问。依有余无余二涅槃。于断烦恼义论不同欤答。入无余位烦恼业。如灯光灭尽也。有余涅槃位烦恼灭。世间种燋如问。章云。楞伽文亦如上说上所引楞伽文中。无如此文如何答。指事意上字误也。可作下字。下楞伽味着三昧乐等文指也。得意也寻云。抑楞伽味乐文。岂是但能折伏一切烦恼义答一义云。折薪记意楞伽经。

二十六。问。章云。地前伏使现终教意。总于地前分断二障之义在之欤答。义苑意地前伏现者。意兼断释也。加之笔削记意。地前十住已上。于所知障分许断义也。于所知障更无润生义之故断之。然于烦恼障者。有润生摄化等四因故。留不可断之也。师云。但正断惑义地前谈之事难信用也。

二十七。问。终教意。初地已上变易者。见道初入心位受变易身欤。如何答。师云。真见道位是分段身。此人法二空。无漏本智起以后起缘事后得智心。此无漏有分别者。为能感无漏业受变易也。初见道位无漏智。是根本智故。不可成生死能感也问。入寂二乘。回心以后变易时无漏业者。是何乎。师云。回心以后。先所说得二乘无漏以为无漏业也问。于初地二障顿断者。以何为缘可受变易乎答。以习气可受变易也。法相所知障为缘义付三义。一义不执菩萨有情实有无由发起孟利悲愿故。以所知为缘义一义所断缘义也。意为断所知受变易所依故所知障为胜释也后二义。可通性宗心欤。若尔者。地上变易以后二释为缘欤问。宝性论中。有地上摩诃萨文欤答。师云。总论中无地上摩诃萨文也。余论在之欤。

二十八。问。以顿出离人为喻事。其意如何答。师云。于初地烦恼障断尽者。诚堕二乘地道理可有。然不限烦恼一障。所知障正使断尽故。可堕二乘地之道理即无之辨。前六品断顿出离。如不立第二果名。其故上界烦恼同断尽故也。此菩萨更断所知。不断二乘地。上界烦恼断尽。如不得一来果也(为言)。

二十九。问。终教断惑能诠。此经何处文乎答。今经十地法门。离言离相故。金刚藏闭口。是故三止五请。因此请所说法门。同相不同两门。同相者。生佛无二义。不同相者。生佛差别义也。此生佛差别中非初非中后等断惑差别说论主正判之。前中后取故释。依之。我祖经约相翻说断而不断不断而断二义。论约相续说断而不断不断而断二义也寻云。断而不断一义云相翻门。不断而断义边云相续门也答。师云。不尔者也。断而不断。不断而断二义。可通相翻相续二义也。章云。如虚空本来清净可训也。末疏皆如此文就得心释也。

第二门寄惑显位已下

三十。问。寄惑显位者。寄显门各于当教中。明寄在实义两门欤。为当圣圆教诸教寄在云欤答。今章寄惑显位总标中。可含此二义也。以此两门意。十八内寄显可交合也问。初住已上。入生空位事。本业经中。全无此文。然者如何答(云云)。

三十一。问。章云。彼肉心者如何答。一义。于一惑分粗细不同。彼肉心也。一粗分。二细分。三极细分不同也。然者。于一切惑。约粗细可分彼等三种者欤师云。此义意。于一贪烦恼。可有此三重也。一义云。俱生皮烦恼云。分别肉烦恼云。所知障心烦恼云也。孔目章意也。一义云我所皮烦恼云。执我肉烦恼云。所知障云心烦恼也寻云。就第二义初僧祇断俱生寄事道理不得心如何答。抄云。第二义如难寄三僧祇初僧祇断俱生事难得心欤。

三十二。问。三十三僧祇意如何答。地前三贤以为三僧祇。于十地一地各有三祇故。十地论三十僧祇在之。于一地以皮肉心三心。为三僧祇也问三所者何乎答。地前是二障粗分也。初地是二障细分也。如来地二障极细分是也。此折薪记意也问。二障三所当事。是始教实义也。何为寄显乎答。就三位相。明二障断惑者。专是始教实义。然今为寄显事。以三所二障。显地前地上佛地三位。故为寄显门也问。伏藏者。地前也云事。诸师更无异释。然今起事心者。他师与烦恼相应心以名起事心。今以第六识名起事心是何道理乎答。第六识是计度分别识故。托事起分别。故云起事心欤。所诠经文不分明故。祖师随义配释边边在道理欤寻云。起信今章不同。如何。可得心乎答。今章约三能变识三位寄显也。然起信论。望生住灭三相。寄显位故。今章与起信。祖师意乐。依边边道理释之计也。更强不可为和会也随以三身配三位事。专是寄显门意也。问。章云。直显三身此文意如何答。于此门者。直于佛果位。建立三身故。前门菩萨所观化身报身等义异也。是故今直显三身也。

三十三。问。以智障烦恼业三种。配释三身之意如何答。一义云。本末相依次第也。我执必依法执而起故。依智障本起烦恼。依此烦恼造业。故从细至粗次第。依之以翻智障义配法身以翻烦恼障边显报身。依翻业障义成化身也一义云。于二障障二果事。经论在不同。一智障障菩提。烦恼障涅槃(一说)一二障各障二果一智障障涅槃。烦恼障菩提如此三义不同。是故断所知障证法身。断烦恼障证报身。业障断业成化身也。然者。今金光明经说。依第三义所论也。

三十四。问。以三性配三身次第如何答。约粗细不同。配三身也。圆成是不生不灭故属法身。依他是因缘门法门故属报身也。报身答六度因所成法门故。因缘义等故。依他属报身也。变化是无而忽有法故属化身也。化身是更为利生所现。化身色相皆是随情安立故。无而忽有佛身也。果故遍计属化身也问。章云。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然彼经说三性。未说三无性。如何云以迷三无性乎答。一义云。无字误也。可云以迷三性所起烦恼也。一义云。若不觉此三无性理者。必迷三性故。今章云以迷三无性也。

三十五。问。章云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然者。今此使灭者。此不信障于信位一位。种现共断之见如何答。一义云。于地上更断四障习云。准知。地前四障种现共于地前断之欤寻云。设何寄显也于地前直断二障之种现云事。更不是信用。如何答。可寻之。一义苑记意。使灭者。现行伏灭也。若尔者地前伏断四种现行也寻。抑如此义者。地前伏四障现行。地上断四障习气云。若尔者。种子是何位所断乎答。

三十六。问。章云。外道我执障○为我德因若断我者翻可得无我。何为我法乎答。我执我者是小我故。以自他差别为本。然今断小我者。得涅槃大我故。以自在之义。为我德因也问。破虚空器三昧者如何答。虚空器破三昧得心也。如虚空断空无物成万物所依。以二乘沈空喻。为实涅槃也。今以此三昧沈空涅槃障断也。

三十七。问。以独觉行为障意如何答。独觉开觉后。以前初发心不依教力。无习学功故。若受信心施现千八变。令众生生信心也。于身上下各于火等是也。是皆自调自度障故。深违大悲行。是故今断之也问。以四因行土属四位。正何经文乎答。仁王经。以四报正属四位故。以此分明诚说。准知以四因四行配属四位欤。

三十八。问。佛果四义(文)必限四义欤答。四义即如今。佛子五义云事。以佛事者喻父。以见佛者喻种子也。然今四义者。父种子合为一义故也。

三十九。问。大悲行者。依何生乎答。师云。全依何生依金刚生也。然菩提心依何生依大悲生也。其大悲益者。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义也问。章云。毂辋辐轴如其次第(文)然者。今此喻说。上四障如次可配乎答。一义云尔也。更云。如是次第故也。一义云。此毂等喻以四障合计也。必是次第不得心。不可有相违也。

四十。问。方便生死。因缘生死前后如何答。本经说以所知障为方便生死。寄初二三地。以无漏业为因缘生死。寄四五六地也。然今以因缘生死寄初二三地。以方便生死寄四五六地也。就此次第。诸记同传者误得心也寻云。密严疏中。释四种生死。次第全如今章。岂彼疏亦误云乎答。师云。若成此义师意。彼疏又误云。更不可有相违者欤。一义云。于无漏业所知障。可有亲疏二义也。既初二三地。是同世间说故。为世间为能生因缘义。所知障亲。无漏业即疏也。望此义。今章以所知障名因缘生死。以无漏业名方便生死也。是祖师得经意。以义释之也。是故只因缘方便得名不同。其义不可劳也。经以无漏业为因缘。寄四五六地。今章以所知障为因缘。寄初二三地也。是以密严疏中。四种生死次第。全如今章。岂同彼疏又误也云乎。当宗意。真如为因。无明为缘义。然望流转生死义释成时。宗密释真如为缘无明为因如是也。此释为生死为亲因。亲因无明亲故。无明为因得心义全今章证据成也。凡宗意总随文就义两释。若依随文意者。全如经文可说之。若依就义释意者。以智障为因缘生死。可配属初二三地也。无漏是出世因故。为世间因缘义即疏也。是故以无漏业名方便生死。寄四五六地也。

四十一。问。有有生死者。其意如何答。折薪云。上有者。能感业因。即分段生死。十二因缘时已润六支。必可感当有义治定。所熏成业种等如。下有所感果报也。十二有支中。生支取为下有也。三十计生支所摄也。重意。依能感有感所感生支有。故云有有生死也问。无有生死者如何答。因圆果满。等觉究极取为无有也。变易果报念念衰老故。且无住相。然今章云。生死永尽故云无有(文)是释且付无有生死中。举究极显无明计也。衰变位非云无有生死也。师云。梁摄论者。即第十一当文也。有有生死事。会解记。决择记有释。

四十二。四定者。其相如何答。折薪第四云。言大乘光明三昧等者。虽此全依摄论。而梁论所释文广。今更依唯识第九□□第释之。唯识云。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教理行果。智光明故。梁论云。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明。此定缘真如实有易得无量功德。故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得大净果。释曰。章云因缘生死者。然诸经论中。皆云方便生死。即是传写之谬尔。二四五六下。言习福德王三昧者。唯识云。集德德王定。德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梁论云。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得大我果。复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集一切善法名真如。为集福德。此定于真如中。得自在名王。三七八九地下云贤护三昧者。唯识中名贤守定。谓此能守世间出世间贤善法故。梁论云。能离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于大乐果由破此障故。得大乐果。此定缘真如为菩提体。故不离智。能引诸定及通惠故。以定为体。四十地下言首楞严三昧者。清凉云。此云一切事毕竟。若唯识名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梁论云。此定觉十地菩萨及佛。有四种胜德故名首楞严定一无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无疑。于清净众生见自身无碍等故。三贤实功德。恒在观无散乱故。四王胜能能。破无明住地障故。具四德人。于此定能得能行。故名伽序(已上释名如上云云)。

四十三。问。章云。一切欲缚转复微薄等文意如何答。折薪第四云。此约世出世间二位。以分正使习气若终教正义。正使初地尽。地上直除习气。今约寄显故。四地已去方除残习。故云三地终心等也。何以下征释可知。是故下引缠欲色有三缚。即是三界修惑烦恼障正使。一切无明缚即修惑所知障正使。四缚皆云转复微薄者。对见惑粗重为言也。由见缚者先见道已断故。今修二障皆不云断。但云转复微薄。尔此不同前引无性摄论云修道位中转复清净。以得约初地断正使故。地上转净。即是习气。此中三地末方除正使。四地已去。方除余残。故不同也○欲缚是欲界修惑。色缚是色界修惑。有缚是无色界修惑。故云断一切修道等也。言及彼因者。彼字指上三缚。以三缚云因即三缚种子也。言同无明习气者。以无明即经中无明缚。言习气者。此是所知障种。大约残习也。言皆悉微薄远离者。不分二障。通有四缚。若种若现。一时微薄远离。此释经中微薄之言。此中微薄。非是微薄习气。但说远离除断。故云微薄。尔而不直云断灭者。对前见惑粗故。所以云诸见缚者。初地见道已断故也问。折薪。非微薄习气。但说远离除断。故云微薄此说了简如何答。师云。此说意转复微薄言。约能断智得心之欤。若尔者。欲缚转色缚转有缚转者。正是于所断也。断此三缚能断智处。惑体不相应故。智微细。成惑体薄寻云。业种于第七地断之乎答。业种于第七地断之也。上云。色心烦恼。及彼果报者。及言兼业种断云事也寻云。七地以还灭三界色心二习果报(文)若尔者。此释意。七地已还色心二种习气断见如何答。色心二习者。是习气非也。是色心二烦恼种子以云二习也问。

四十七。问。章云。心习已灭。无明亦除抑此已灭者。指前地灭云已灭欤。以当地灭云已灭欤答。师云。以当地灭云已灭也。其故正本经中。第十地所断说云。二习无明。今已灭尽。知(文)是已灭言。限当地可得意也。今章云。八地色习无明尽者。于第八地。色习已灭。无明亦尽云此文意也。今略云色习无明尽也问。十地二习无明灭尽更色心二习烦恼。上如次于八九二地断尽云。如何又重于第十地断二习烦恼云乎答。师云。于此第十地。非断二习也意。前八九地更所断二习烦恼。所依无明。于此第十地中断云事也问。第十二寄显中。不得不见等者。何文指乎答。彼三性论颂文释也。彼颂云。不得不见。分别依地今释论释之也。

四十八。问。今章。邪思惟所起烦恼相。以何种所起惑品。为彼分别起行相乎答。师云。此为观行为劝学俱一为得分。于彼所起惑。委对心可得行相也(云云)抑佛弟子。依正师正教等故。分别起惑无之。可得意乎否事。若设我等劝学等位。虽依正师等。尚是分别起所摄欤云事。能能可寻之问。以邪师等三惑。如次地前三贤位伏之云事。如何可得心乎。抑是依凭在何处乎答。师云。未勘之问。资加二位伏邪师等三惑事。依凭是何经论乎答。师云。唯识论在之勘之。

四十九。问。章云。七地已来寄有现行此文意如何答。七地已来现起云者。就六七二识烦恼障论之也。若望第六识者似有漏。若望第七识者实有漏。然第八地已去。生空无漏。纯相续故。若无有间断。是故六七二识相应似实烦恼。俱是违生空智故。必不可现起。是故今章云。八地以去。永伏不起也问。章云。又以六识烦恼寄至四地等文意如何答。师云。寄于四地断之。第六识相应俱生身边二见是也。依此身边二见势力。所俱生烦恼容伴随眠名。是第五地之所断也。次依此身见疏远势力。所生贪等。彼身边二见流类故。类劣随眠名也。是第七地所断也。微细随眠者所知障第八地以上所断。此三随眠中。初容伴与身见俱生烦恼也。后二随眠与身见不俱生烦恼得心也。今章三断次第。如上记可得心也寻云。抑第七地所断类劣随眠者。末那相应俱生欤。第六相应烦恼欤答。常途废立。于第六识相应惑。建立三随眠欤。但今第七地所断烦恼者。末那相应烦恼释。此末那三随眠中微细随眠也。一义云。此寄显以三识显三位也。是故六识相应惑。第四地所断。末那相应烦恼。第七地断尽之也。第八识相应所知障。是已上所断此寄齐是当安慧论师义欤(已上)两义师主讲说趣也。

五十问。始教意。以十重障。为实义。如何今云寄显乎答。一义云。从圆实义谈之者前诸教皆是有教无人故。始教实义从圆教者。为寄齐也。一义云。此十一障所摄释故。十地障就实义谈之。通二障可得心也。然所知论之事者。障证智惑为本欤。意者实义可通二障也寻云。第十八云。寄显二十二无明等者。是就有教无人义为寄显见。然者如何答。如问难。此第十八寄显。顺初有教无人义问。准上下经文。有四种等此文意如何答。前三义。上若约用一断一切断等释如。第四约实释。上不可说其体性等释如。然今四义上二义中。就经中别闻多义计也问。今章云。又示三乘已下文意如何答。此文意。设三乘教中。若有说一断一切断等义者。此义即属圆教可得心也。一经中含多义故也。

第七二乘回心已下

五十一。问。此章来意如何答。师云。以前诸章就直往类总所说三乘。皆是可入一乘。虽然。未明就渐悟类所说二乘回心皆入一乘法。是故第七至此章。一切二乘。明可悟入此普贤法界也。

五十二。问章云。一切二乘。皆无回心(文)然彼俱舍婆沙等意。加行中前暖顶二善根位。二乘种姓转得成佛种姓说。然者。如何可云皆无回心乎答。今回心章本意。不望小乘当教。故云皆回心也。今望大乘大菩提。论回心义故。以一乘为所归入体。回心义可得心也。上章心识。以赖耶为本。种姓者限大乘佛种姓如也。今章一乘回心以为本也。

五十三。问。法相宗意。定性二乘入无余位。情非情中是何所摄乎答。法相意过去某甲尊者云人更无余涅槃入云。是尚有情教所摄。然性宗意。无余中有微细变易报。故属有情条勿论也。

五十四。问。章云。悉有佛性力。为内熏因故等四因。更是祖师自立欤。四因皆圣教中在依凭也答。祖师私建立非。经论中有依凭也。第一由以起信为证。第二以正法华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文。华严经然亦于彼曾无厌舍等文为证也。第三楞伽经中(十卷楞伽第二)说五性文中。第一定性人受变易义说。以之证也。第四以计未来诸谓境灭以为涅槃。不知证自智境界。转所依藏识为大涅槃。彼愚痴人。说有三乘文为证欤问。就第二由。入无余位。有清净真如。岂诸佛有大悲力。以清净真如。为所加力如何答。性乘心入无余位刹那细若。无始已来所具也。然此细苦相残故。以有情变易果报为所加力事。更不可相违欤问。正法华谓临灭度灭度者。有余无余二涅槃中何乎答。正法华第四云。化作城者。谓罗汉泥洹没城不现。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更云没城不现。岂是非无余乎答。有余涅槃也云。从本得有余涅槃。何要云谓临灭度乎。师主草在别纸中。是故引文等略之也。

五十五。问。章云。乐着三昧者。是灭定欤答。宗意体是灭定也得心也寻云。灭尽定是心心所法灭尽也。更是非身灭。然今经三昧者。直以身心都灭为无余体。然者此三昧。可非灭定如何答。于灭尽定。可有三义。一灭烦恼故云灭定。二灭心所法故云灭定。三心身都灭云灭定。三义不同在之也问。若尔者。宝法师等意。灭定外如何立无余涅槃乎。常途意。不灭身灭尽定灭可立无余如何答。不依依身灭不灭。涅槃体是同故。灭定外不可立无余涅槃也。例有余无余依身尽不尽有不同涅槃体是全无差别云如。灭定无余依身尽不尽有无差别。更于涅槃。不分灭定无余不同也问。于灭定立三种不同云事。经论依凭可在之。答。寻云。章云。入涅槃城灭心心法如入灭定然者灭尽定无余体可各别见答(云云)问。今章楞伽云。乐着三昧乐等者。三部经中是何经当乎答。三部交说之也。就中七卷经。宗家自译场交有也问。章云。皆到阿耨菩提心住抑是何位乎答。法相有余涅槃得心故。十信以前最初发心位。皆到阿耨菩提心说也得心也。性宗无余涅槃得心故问。章云。须陀洹人。亦复不定等云。然者。五果类皆安不定言。岂是非不定性乎答。彼经乃至佛亦复不定说故岂非定性乎。是故不定意总法无定性。故不定云也。

五十六。问。于二乘类者。以独觉为究极利根机。然以声闻为一念回心类。声闻岂利于独觉乎答。师云。若由小乘当分者。以独觉为最利。若望大乘回心义者。设虽声闻。前生于大乘有结缘者。于一乘法。速疾得入事。不可对论独觉等小车也。

五十七。问。章云。生灭度想当入涅槃等相宗学者。如何得心乎答。相宗心。当入涅槃者。当宗当来云事也。意当来可入无余涅槃思作云。如来生余国有异名。说法华经令回心大乘也问。智论中引法华我灭度后文。释无余时分时。云迂回稽留然者。于无余间可经时分见。如何引此经文。背本论说。判一念回心乎答。师云。此稽留时分。十信等位。其故。更于净佛国土中稽留说故。知是非无余时分欤。一义云。依速疾一念类说之。论以义稽留释也。

五十八。问。入无余间。是何土耶答。无余位。是只自分自分何处。入无余处微细果报变易土可得意欤。此无余位更不可云佛土。回心以后即生佛土可得意欤问。无余问。限七八二识欤答。师云。尔也寻云。本转二识俱不成就者。是约分没粗苦。立无余名者。若望变易果报论之者。于无余间。一有变易八识如何答。师云。无余间设约变易。七八二识前六识不可有。若前六识成就可有见色闻声义。然此义即难信。是故可限七八二识也问。答约微细论之者。无余位俱可限赖耶本心。何要云有第七识乎答。七八二识。俱有依事。护法安慧异论也。今无余位。七八二识在之者。谁法正义意。七八俱有依得心故。第八识立处第七识无不相应。今依此义如此成立也。但依安慧义者。要不云俱有依故。准此义得心之者。无余位限第八识云义。不可遮之欤。

五十九。问。一念回心者。一念回心云事欤。无余时分一念也云事欤答。师云。化火焚烧身智都灭一念故云一念。则是无余时分可得心也问。舍利弗。未会中回心也答。不尔也。但今章。约上首举之也。

第八佛果义已下

问。此章来意如何答。上诸章顿悟渐悟二类。皆虽释入一乘道。未明此一乘所归佛果体状。故第八章始显佛果不同。

六二。问。章云。亦无常以离不离等此文意如何答。解月体始终不改云覆不覆不同依。于月体论隐显如。法身体常住不变一切妄染覆不覆不同依于法身论隐显也。如此得心。法身处似论隐显生灭义。依此道理。亦无常以离不离故释也。约摄道相归性义。亦无常释非。幽赞中在释。可勘之问。以化身属相续者。化道利生。片时无间断相续欤答。要不然也。多百千劫此一现故。中间一向非云无间断欤问。章云。宝性论。起信论等。又智论云已下文意如何答。此所引两论文。各证一义。初宝性论等者。修生功德。同所依法身义证也。后又智论云已下文。现智本有与三世不合之义证也。

六十一。问。章云。遍一切所知(文)抑四遍中何乎答。四遍中是智用遍也寻云。四遍者是何乎答。一智体遍。即是真实识知义。照用之功是也。二智用遍。即遍一切所知也。三契证遍。即十三重等身是也。四理遍。即是寂体也。

六十二。问。于法身论常无常二义。然以随缘赴机义。为无常者。报化等无常。如何可异利答。若别论三身差别者。不对随缘之义处。于法身上功能具无常义。可得心也。就此法身功能显事依报身粗显也。是故今约功能显所。以随缘赴机义。为此身无常也问。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此文意如何答。一义云。论主分别分二相云事也。一义。随染二相差别分别云事也问。就总别分别常无常二义。然者总别义。如何不同耶答。上别说三身别论明不二也。今总说者。随缘报化等义。更属法身一义。谈不二故云总也。

六十三。问。章云。若尔如何得说非一异耶问。上何文蹑来乎答。义苑意。就上或非四句之释。起此问也。一义云。此问意总终教当段。常无常不一不异二义具足义释成。然始教大乘意。非一非异二义成。如何终教中限说非一异等乎问也。此折薪记意。以答趣得问意也问。章云。以真如遍故等释意如何答。真如遍者。以总取别也。意修生所遍真如取也问。圆教意。依初二句者。但修生但本有义。可许之乎答。不尔。今章约义开之计也。非许但修但本义也问。当体常等四问本有修生。修生本有者。如何答。师云探玄大疏释意不同也。探玄记十五云。(佛不思议法品下释)谓。修生本有。此二相对。总有四句。一唯修生。谓信等善根。本无今有故。二唯本有。谓真如恒沙性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谓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谓无分别智等。内契真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义。而无四事。犹金庄严具寻云。大疏意如何答。即云。本有修生约法。修生本有约人释也。此释可勘之问。以不可说为显者。此文如何答。显者。即说云事也。其故五十要问答中。以不可说为说释准之可得心也问。今章用德体三义。约体相用可得心耶答。师云。初二义配相用二大应得心欤。但第三约体者。以不可说果海为体释故。不可属常途三大废立欤问。此三说中各作常等四句见然者。随三说中。于四句不论不同欤答。师云。说四句随三重可论四句不同也。先如初二说者。常无常四句。第四约体中于无常阿含门中。论常无常等四句也。准此第一第二两重四句亦可不同也。

六十四。问。章云。明相好者相与好不同如何乎答。相者三十二相。如常。好者。此三十二相中间爱好也。令身端严故。好得名也寻云。中间爱者。一相一相上爱云中间欤。为当别一一相外立好欤答。师云。好在所就明然中间者。一相一相外别好立也。一相上爱非。只别别相中问爱等云好也问。依何因得此相好功德乎答。师云。相好俱皆依百福修得之也寻云。为相所修百福。为好所修百福如何不同乎答问。百福者。如何可得心乎答。三义。一义。○一义云。敬生在十。一少分离。二多分离。三全分离。四少时。五多时。六尽寿时。七自作。八教化。九随喜。十赞叹也。此十一戒一戒各具十故。十善百福成也。一义云。十善互具故。十戒各具十戒。是故成百福也问。何故智论等问意如何答。此问在二意。初意三身佛果上三德也。俱是可绝凡小智见。然者如何智论等。就化身佛直辨往业所到乎问也。次意。三身中化身者。即是无而忽有之法。更可非修因所感。如何就化身。于三十二相出修因乎。然者。乱报身。条难得心云问意也。问在此二意故。答亦以二义两科答也可见之问。章云。金锵马麦等○(文)此文意如何答。师云。九恼中且举二恼。略余七恼。是故云等也。

六十五。问。章云。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相。并是实德。此约直进及终教等说(文)然更所谈佛身。于实报身者。界内界外各别也。如何就相好成一同义乎答。师云。于实报身者。界内界外各别也。如何就相好成一同义乎答。师云。于实报身者。虽论界内界外不同。于相好者。二教更不可有不同也问。章云。圣道断惑非灭报故然者。此义限回心教欤。通直进教欤。如何答。师云。此义大小一同义。不可有改转法门也。专起信等义。在明证也。但末师意。非灭报故义。限回心教释之也。此说意以上为引二乘同下而说言下。得心故致此了简欤。虽然。非灭报故义大乘共许所谈故。更不可限回心教也问。章云。大乘方便经(文)然已后经中。无如此题名经称。尔者如何答。折薪记意。如问难无此经称释。然大乘佛报恩经中有此文勘。方便字误也释也。然探玄记中同今章大乘方便经上卷引。岂两所同误乎。难信用。其故探玄更云大乘方便经上卷。上下经欤。若三卷经欤见。此折薪记意。大乘佛报恩经第七勘。何样此记了简误欤问。章云。问。何故摄论中说三十二相等然者。蹑上何文此问起乎答。上三十二相出因。是滥报身佛。是故问举答之。二义以释之。化身三十二相等。报身不滥事释也。然何故摄论已下问。化身相更不滥报佛者。何故摄论等中。此化身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属乎问也。答此问。以二释。化身相不滥法身释成也。是故上化身不滥报身释。此下化身不滥法身释也。

六十六。问。章云。答此亦有二义○此二释意如何答。师云。第一释。若以真如直名法身者。难信受故。此三十二相即空义以为法身故也。如此说事渐令大乘真如法身欲令信受。以三十二相即空义此身释欤。是回心教意也。第二释总一切功德以说为法身故。三十二相功德摄此功德法身中置也(为言)寻云。抑第一即空为法身义。与次下又三十二等即无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约终教说如何异乎答。上即空为法身也。直以真如不为法身也。次下三十二相无性义。即是真如法知故。直以真如为法身也问。探玄记十五云。二体性者。此三十二相。小乘俱以形色。为体若初教大乘依瑜伽于二十二根中四根为体。一眼根。二舌根。三男根。四身根。若依终教。依对法论。以定慧为体。又摄相归本。唯是净识为体。又会缘归实。唯是真如为性。若圆教中。相海以无尽法界为性。三种类者。依观佛三昧经。有三类。一略中略。说有三十二相。二略说有八万四千相。三广说。有无量相。如杂华经中。为普贤贤首等说。解云。杂华即华严异名。此品中十莲华藏世界微尘数相名无量也。此三中。初唯小乘。次兼前为三乘。后具前为一乘。又初唯地前见。次唯地上见。后通五位见。又初唯化身相。次唯报身相。后是十身相。四于因者。依智论。此三十二相俱以布施为因。彼论中一一约施别别释出。二依瑜伽地持。俱以持戒为因。三有经中同忍辱为因。四善生经以大悲为因。彼经云。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五楞伽经及如来藏经。并如来藏中恒沙功德。具三十二相。则以藏性为因。六依大集经第七。三十二相。一一各别出因(余经云云)解云。良以。佛果万德圆融故。或一行通感多相。或万行俱成一相。或性待了因而唯说行。或行证理。成唯约性具。○六修时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若或极迟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论第五说也。若终教已去。从初发心修因满果便现。或是修生。或是修显。若一乘相海。无量劫修。七建立者。智论第五云。问菩萨相。何以故。三十二不多不少。答。有言。以端正不乱故。若小则不端正。若多身相乱。又观佛三昧经。佛生世间示同人故。说三十二相。为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相以菩萨修八万四千诸度行故。上约三乘等说。若一乘此十莲华藏微尘玄数相。为普贤等说者。以修普贤无尽行海故。八明业用者。一乘业用。如小相品说。余乘相用如虽说。四释文者。明佛相海旷周法界故。普贤说也。○二略说九十四相。三广结十莲华藏尘数(文)问。章云。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好(文)然相同云。好胜云。是何道理乎答。师云。转论圣王三十二相。佛同此人故说三十二相也。又诸天八十种好。佛同此诸天相好故。说八十种好也。尔者。相好俱同释不可苦也。虽相好同而皆佛相好超过故。胜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好可见也问。观佛三昧经杂华者。以何花严经异名事知乎答。师云。大经题名梵言云摩诃毗布略保多揵那标诃素多蓝云。揵那此杂华云。标诃此云严饰也。然名杂华杂字略。严饰饰字略云华严也。若云之者。可杂华严饰经也问。相海品说几相乎答。六十经正八十大人相。说也。八十经正九十相说欤(云云)。

第九明摄化分齐已下

六十七问。小乘教意。立三身佛可云乎答。师云。前章生身法身云。今章报身化身云。故合可有三身欤。前生身今报身者。是同义也。然者前生身云父母所生身云非欤只因位功德所生身故云生身欤。今报身义以上生言得心也。然者。上章法身今章报身化身取合三身在之。但法身者五分法身也。非理法身也问。小乘教意。许智法身欤答。师云不尔寻云。五分中慧解脱知见俱是智也。何不立智法身乎答。

六十八。问。百亿须弥者。是一三千界之量欤。答。尔也寻云。百亿者。十万为亿。百万为亿。千万为亿。三种亿中何乎答。三种亿中。以十万为亿之义数之也问。三千界者。如何积而成三千数乎答。俱舍云。四大州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千倍说。皆同一成坏。

六十九。问。三千界者。约竖建立之欤。约横建立之欤答。是约横建立之。竖以初禅为极也二禅已上。非三界摄也问。火灾所坏故。以初禅属三界内者。风灾所坏故。以第三禅。如何不属三界内乎答。寻云。以何和小千中千大千边量乎答。随此三千。必三重铁围山在之。以三重铁围山。知此三千之边量也问。章云。有说在摩醯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阎浮提是所化分齐等今此摩醯首罗天者。限一大三界顶摩醯首天欤。为当通他三千界顶摩醯首罗天欤答。一义云。可通他三千界顶摩醯首罗天也。其故更以梵网经为所引证。然彼经说千叶台上释迦。此叶上释迦。即是一大千界顶摩醯首罗天住如来也。准知千叶上释迦。是千三千世界顶摩醯首罗领如来也。若尔者。此经意一大三千界顶摩醯首罗天不限。他三千界顶摩醯首罗也。然者梵网经意。可有千摩醯首罗天也。以此引证文为本。上立义。交合。摩醯即是界。摩醯百亿即是界百亿寻云。如今章现文者。约一大千界建立。实报住摩醯。化身住百亿见。是以玄记第三云。寄在色顶。唯说一界此释。无争约一大千界色究竟。明实报所居见。如何答。对小始二教建立终教已上界外无胜之土。设一大千界建立。若他千界建立。约须弥就三千建立。皆是界内净土故。寄在色顶。唯说一界释也。又今章现文。一大三千界云。他三千界云皆是就摩醯显能居净土。就百亿谈化身所居故。今章就通相不简别。大样释之也。一义云。今章约回心教建立故。色顶净土限一大千界。百亿云一大千界一百亿。但今引梵网为证者。即千叶上中一叶上义取为证计也。千色顶千百亿等皆取非为证也(为言)若别约直进菩萨明之者。十地能化地地增进。初地百叶。第三地万叶等义。不可遮之。其旨如入大乘论明也。

七十。问。章云。若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说如何广就法性自受用土。不显大小差别乎答。师云。今章就释迦身。显大小权实故。法性自受用二上。小乘中所不谈也。依此义故。今三乘中就法性自受用。不释五教不同欤。一义云。此章更云摄化分齐。知是就他受用身。明化境分齐故。不出法性自受用。依内证论之。尔者。今摄化分齐章者。总依他受用。显五教不同也问。对法论中。报身在色顶。化身住百亿云事。更无此文然者。如何引对法为证乎答。师云。一义。传者误也。其故。玄记中引入大乘论。成立此义云。更对法论中。不云在此文故也问。终教大乘意。以界外无胜土。为实净土者。抑彼教意。界内色顶身。报化二身中何乎答。师云。终教意。界内色顶身。化身可得心也。然者相好设色究竟身。三十二相可得心欤。是以。今章云。色顶之身。亦非实报。皆此意也。从始教见之者。八万四千相好。可得心也。

七十一。问。终教意。梵网所说叶上释迦。化身如来也可云乎答。尔也。相好亦三十二相可得心也寻云。若尔者。台上释迦。同是化身三十二相欤答。师云。终教意。台上释迦界外可得心也。设界内得心。若台上化身可得心欤。始教意。台上界内色顶身得心也寻云。若终教意。台上释迦化身云义在之者。抑此化身。地前地上能化中何乎。叶上。更四善根能化释。然者台上是地上能化欤。若地上能化。初地已上岂以化身为能化乎答。台上是界外教主。界内色顶不可得心也。设若终教意。分明台上释迦界内云释。诚化身可得心也云了简也。实义界外实执能化(为言)问。清凉大师。出身中大小事是何道理乎答。就地前所见佛。散心所见叶中百亿能化也。是云小化也。定心所见叶上能化。四善根教主也。是云大化身也问。终教心。以事理不二为尚教实义。尔者。不谈染净镕融身土。如何不同土外别建立净土乎答。终教意。即秽土悟净土。秽相无明边际故。即净土觉义边。三界外谈也。然即秽土非示净土。是故事理不二谈无失寻云。若即秽土觉将土者。如何别指方域分限等乎答。对始教界内净土。简别终教故。指方域分限也。虽然实界内外别远净土建立也(为言)寻云。若尔者。如何下圆教义不同乎答。今终教心。即秽土净土谈。不云界内。色界外谈故。下圆教即染归净。即秽土观净土故。实实报寂光真土在三界内不可离三界谈故。二教差别大不同也。今圆教意。法华经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说如是也。

七十二。问。智论所说五重世界。何土以为常途一佛世界土乎答。师云。第一以一大三千界为一佛土。是常途经论所明通相也问。依何道理。各名性海种等乎答。师云。性者积成义也。以先大千界。积成故也。若望彼世界海义者。所依因义也。是故云性欤。又依彼所依因所成世界深广如海。是故云世界海也。次世界种者。可寻之问。章云。又唯约须弥山世界说(文)又唯者。是有释欤答。不然。重结上释也。意上五重世界约同类须弥界建立世界。说佛土故。不望树形等异类世界之义结释也问。章云。或有说此已下文意如何答。师云。于圆教中出二师义也。所诠上约土显实土。今约佛显实报身。即是今或有说此已下文。此意问。国土海者。自证土欤答。师云。章主意国土海者自证土。世界海者化地土也。清凉意国土海云。即是化他之土释也尔者。因分土可得心也(为言)。两祖祖意各别也寻云。如第二会初说者。指何处乎答。师云。第二会中。二十一种功德说指之欤。

七十三。问。十重世界海者。于三千界外建立之欤。于三千界内建立之欤答。实不可离三界内也寻云。若尔者。如何今章云。二于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释乎答。师云。此十重三千界外云业系离故也问。莲华藏者如何答。师云。第八识中如来藏也。总华藏世界八识三品等配释事解释委也。可勘之。华藏世界品欤。师云。大疏抄中在之问。十重世界庄严具不同也宽狭不同欤答。一义云。十重是庄严具不同也。非宽狭不同至相释在之。一义云。宽狭不同也。以之论十重也问。章云。又如一类世界。乃至。一切众生形世界等(文)此世界形相如何答。俱在两释。一以树为世界。树中虫以此树为世界。二别树形世界在也。乃至众生形云。一以众生为世界。身中虫以众生为世界。二别众生形世界在之问。此世界海付分三重不同事只一世界中粗细约分之欤。夕别实此三类望别类世界分之欤答。师云。付此不审。伺诸之解释。诸释更此简别无。今章释云。仍此三位本末圆融相收无碍。何以故。以随一世界即约粗细有此三故彼览此释。更年来疑开发。后学者仰信此释。可觉悟之。然者如此三位。于一类世界上。约粗细不同论三位云事。解释诚明也问。此三重机见分粗细欤答。可然欤寻云。若尔者。以三生得入之机类。如次可配当三位世界海欤答。可得心欤。诸余杂类世界感见类。是付见闻机论之。十重世界感见。付解行机论之。第一莲华藏者庄严世界海。付第三生果海得入机见论之得心不可相违欤。可寻之问。今世界海三重约粗细不同论之得心者。抑上国土海。离此三位别立不可说土欤答。私云。不可然。只上世界海中三位。若智相应皆是果海不可说土故。是云国土海也。若此证相应土机教相应。于此相应处立世界海三位也。

第十佛身开合已下

七十四。问。章文云。或唯妙智为法身尔者。直以智为法身者。自受用如何异乎答。师云。自受用者。酬因位功德边谈故。以修智边为自受用也。今智法身之时。不取修智边。本觉智直为法身故。同以智为法身义。似无不同。于智分本有修生故。不同也就中。今章更云修智同本。诚是一向妙觉。学者智解为令开发。祖师此句显欤。能能可案心也寻云。上以本觉智故由。修智同本义不同欤。如何答。不然。是二问俱一义转释意欤。上释一向云。本觉智者似不取修智同本义。是故设修智也同本义皆取可为法身也(为言)此法身本有智体。更绝古今相故。是无始无终智体也。然自受用始觉净法。即有始无终义。酬因位功德故也。

七十五。问。金光明经。以四智为能摄。摄三身文义。未勘之。抑指何文乎答。师云。彼经一者法身。二者应身。三者化身说毕。还第一法身释时。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名为法身准知彼经意。以智为法身之义。不遮之。若尔者。以智为法身。岂非大圆镜智乎。若是大圆镜智者。此镜智摄法身之义。道理分明也。更大圆镜智摄法身义。文义俱在之。以之准知余三智摄余身事。其文虽不分明。义必余智摄余身道理其为必然也。其上诸经论中余三智。摄余二身文理显然也。是故如来金言故。常途只圆镜智摄法身义说。余智摄余身义。略不说之。然义必可有故。祖师因此文。取意四智摄三身释也。一义云。有私记云问。彼经正文如何答。新经第二卷云。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章家得此文意。云四智摄三身也问。何故以此文证四智摄三身哉答。阿耨菩提摄五法故。以此文证四智摄三身也。言五法者真如四智也问○答○汉云无上正等觉。无著金刚般若论有二释。一说无上觉者真如也。正等正觉者四智也。一说无上觉者通理智。正等觉者总说也。自受用身是四智之体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变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谓法摄于大圆镜智能证智故。故云四智摄三身也问。上始教意。四智摄余身之义。如何答。问答抄中引折薪记释了云。论次云。有义初一指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已下取义抄)此有义。他受用变化共四智所现随摄。分粗细为报化。今章四智余身之义。论意镜智自受用平等性智他受用。妙观察智通报化。成所作智化身。此亦四智摄余身义也(取意抄之)问。上始教段。佛地论所说五种法何乎答。是四智及真如五法释是也。

七十六。问。章云。此二句如性起品说尔者。此二句同别二教中何乎答。章或合具前四。以备德故者。是同教。摄前诸义故。或俱绝前五者。是别教义。速超诸教故也。一义云。是四句外。加第五第六句故。常途所规模。六句废立次第也。若尔者。初或合具前四者。是解境也。即第五句。次或具绝前五者是行境也。即第六句是也。是故以六句之废立可得心。两义俱师主讲说之趣也。问。此义开合时。第五同教无碍一大法身以第一始教唯境法身义合乎。又此第五第六一乘圆融二句。初第一始教唯境法身义开之可得心欤答。私云。当科约义开合义。是依所通门开合之故。第一唯境法身义。今第五第六句开云事不可有相违欤。若从所局时。实所局始教圆教无碍义开云事道理难辨也。次第二科约数开合。从所局开合之欤。只就数名开合也寻云。若约所通开合者如何。未出二乘所见佛身乎。小乘佛身岂非同教乎答小乘中更不谈法身。今就法身开合故。于大乘中开合也。是以下就当科内。以释迦身开合时通小乘开合之也问。本业经所说应化法身者。如何可得心乎答。师云。彼经中说法身时。一切国土身说。真言教中所谈等流身云如。此教所说二身。于地地菩萨各各可现此二类身见。

(本云)于时建武元年十月十八日。于金泽称名寺长老坊净地南面寮夜及深更。记种种臆说。

花严末叶灵波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