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开版之大藏经。分有三种:(一)龙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刊于北京,于乾隆三年(1738)完成。系以明代北藏为底本,而有所增减。凡一六六二部,七一六八卷,始自大乘经般若部以迄西土贤圣撰集,全依北藏之..
清代开版之大藏经。分有三种:(一)龙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刊于北京,于乾隆三年(1738)完成。系以明代北藏为底本,而有所增减。凡一六六二部,七一六八卷,始自大乘经般若部以迄西土贤圣撰集,全依北藏之编次,另附目录。版式为一行十七字,一面五行之折本。经板由武英殿移藏于北京柏林寺。清末慈禧太后赠与日本之龙藏,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
(二)百衲藏,又称百衲本。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杨仁山于金陵发起刻经,主张全国各大寺院分刻全藏。因集合北平、天津、金陵、江北、扬州、毗陵、苏州及杭州诸刻经本而成,故称百衲本。所收经论较龙藏略少,版式多从径山本,然大小不一,至今未齐。
(三)频伽藏,清宣统年间,上海频伽精舍以日本弘教书院编印缩刷藏经为底本,改以四号活字印刷,为我国第一部用活版印刷之大藏经,装为四十函,四一四册,以千字文编函号,有总目一册。本藏经虽据弘教藏,然弘教藏之精华“校勘记”,却被全部删除,故招致去菁华、取糟粕之讽。[大清重刻龙藏汇记、佛典泛论(吕澄)、中国藏经译印史(道安)、佛教圣典概论(深浦正文)](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 p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