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2025-03-30 08:11 佛学大辞典 P 纠错

(杂名)Brāhmaṇa,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玄应音义十八曰: 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

(杂名)Brāhmaṇa,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玄应音义十八曰: 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故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诸国即无。经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静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传学多闻者也。希麟音义八曰:婆罗门,不正梵语也。应云没啰憾摩,此云净行,或云梵行。自相传云:我从梵王口生,独取梵名,世业相传习四围陀论。俱舍颂疏贤圣品三曰:此云净志,远烦恼故,同勤息义。仁王经良贲疏中二曰:婆罗门,此云静志。俱舍光记一曰:婆罗门法。七岁以上在家学问,十五已去,学婆罗门法,游方学问。至年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智度论十曰:在家中七世法净,生满六岁皆受戒,名婆罗门。寄归传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当贵胜,凡有座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注维摩二曰:肇曰:婆罗门,秦言外意。毗奈耶杂事一曰:见诸婆罗门。以自三指点取白土,或以白灰抹其额上,以为三画。【又】国名。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