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永惺长老◎ 广 惠永无挂碍,菩提路上遗天台。惺成正觉,西方胜境绣香江。现实与图片中的永惺长老并没有什么差别,现实中的永惺长老显得格外慈悲、和蔼,个头威武高大,声音蜿蜒清澈。所谓慈眉善目,师父一一具备..
忆念永惺长老
◎ 广 惠
永无挂碍,菩提路上遗天台。
惺成正觉,西方胜境绣香江。
现实与图片中的永惺长老并没有什么差别,现实中的永惺长老显得格外慈悲、和蔼,个头威武高大,声音蜿蜒清澈。所谓慈眉善目,师父一一具备。
永发大菩提,惺愿往西方。永惺长老平日言语不多,简明扼要。让去拜访他的弟子们有求必应,无愿不从,故在教内尊为慈悲王,大家无一不感怀慈恩,内心豁然畅达,如冬日艳阳,夏夜凉风。
师父举手投足,都彰显一代宗师之气息,在数十年的教化生涯中,世界的无数个角落都留下了师父的形影。虽有此岸彼岸之隔,却难以阻挡师父的法音宣流。恩师之教,醍醐灌顶,四海大众难以感怀。
荃湾之水,大帽之山,三叠之潭,老围之村,一树、一木、一亭、一殿、一砖、一瓦、一钟、一鼓无不聚集师父太多的智慧和血汗。
多年仰慕之情,于2003年得净天长老举荐,如愿受教于永惺师父座前,悲欣交集,虽不常聆师父之言教,但恨自己福薄慧少。师以自己数十年来在教内之感悟示人,吾等深受泯化,愧不如师之万一。尤以那个关键年代,不凡时期,特殊政治背景,不同寻常的历史潮流,感忆师父于异国他乡,宏佛陀教,演祖师宗,尤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太多差异,深知师父您的不易,我等感念师恩难报,悲泣于心。
菩提路上多磨难,天台法乳润香江。师父幼年在战争年代从内地只身逃难于香港,从信仰上坚于常人;在德行上高于他人;凭能力上过于强人。七十余年之风雨,创建香港菩提学会、以西方寺为首的几十家寺院、学校、医院、幼稚园,天台教观的法脉传承、临济正宗的衣钵流芳,佛教联合会的继续发扬,得香港特区政府的紫荆勋章即使在当今和平盛世之年代,焉能以血汗来阐释师父一生之辛劳付出矣!
天地无私情,人间有真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师父即在13日立马给内地能联系上的几座受灾寺院捐赠重金,让我们重建家园,心灵得以安抚,真正体现出一名佛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愿心。师父在每年寿诞之期,常以母亲受难之时为警策,愍众生之苦,感恩受众生之养、蒙众生不弃,当报众生之恩,即转法轮之事,敢图佛教于南阎浮中,放大光明也。
香江滨,南洋水,两岸地,佛陀灯。唯师之心,得以四海云集,共襄佛事。唯师之愿,得以九洲海众,相约圣坛。唯师之智,得以天台圣教,源远流长。唯师之德,得以道场兴隆,僧众安和。
师父一生常思众生苦,悲忆大众恩,谨怀菩萨心,严持清净戒,以身教过于言教,即使在垂暮之年,仍不忘家乡寺院建设,佑顺佛学院师生们的生活起居等细节,为佛教灯灯相续,后继有人,付出了毕生心血。
师父金身虽已去,
但留衣钵在人间。
且看两地多往事,
一枝梅花四海香。
我等当以师父谆谆之言教,沿着这条光明菩提大道,上报四恩,下济三途,秉师遗风,纯正己心,树佛子相,行化万方。
惟愿师父娑婆有约,乘愿再来。
摘自《四川佛教》2017年第1期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