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2024-06-14 08:42 佛学文库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用..

宽运法师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用障碍(酗酒等)、焦虑障碍。

究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心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因此要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唯一方法,就是消除烦恼。那么,何谓烦恼?烦恼虽无实体,但能使人身心不安,懊恼烦闷。如《大智度论》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可知烦恼,是人心中的大贼,是破坏人心理健康的毒素,是令人丧失理智的麻醉剂,人在烦恼扰乱下,身心失衡,痛苦日深,百病丛生。同时由是而产生的社会罪恶,亦层出不穷。

一、贪、嗔、痴三毒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以佛法来说,一切众生种种的疾病,全都是由心的善恶而显现的。那么,招致恶报的恶心,到底是什么呢?如《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中云: 示众有三毒。《 大智度论》中亦说: 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 根本四病,贪嗔痴等分。 此外,《摩诃止观弘决会本》中亦有教示: 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佛经将人心的烦恼,分为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两大类。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随烦恼又分大随、中随、小随。小随烦恼,即是: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娇等十种;中随烦恼,指无惭及无愧二种;大随烦恼,是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这不过是略举其要而言,实则人之烦恼无量无边,正如《俱舍论》中所说,烦恼有八万四千之多。佛为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所以开设了八万四千法门。

但简括而言:不外是贪、嗔、痴三种,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由于此三毒人皆有之,所以心理无法得到真正的健康。

借鉴佛法智慧,促进身心健康

同时,我们要知道,其实人心的烦恼,往往是由于过多的欲望所引起的,所以佛教教我们要少欲知足,如《四十二章经》中说: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这句话道出了人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挫折,莫不从爱欲而来,爱欲愈重,则烦恼愈盛,心灵受伤害的可能性就愈大。学会约束、降低自己的欲望,培养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情,则自然不易患有精神类疾病。

以上是从心理上去说的。

至于身体的健康,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简称四大)构成,其中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等属于地大;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等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呼吸动转归于风大。这四大之身脓血夹杂,寄生生物蠢蠢蠕动,七窍常流不净,所以佛教称之为臭皮囊;若四大不调,还会产生种种的疾病;加上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着、过分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嗔、痴等烦恼,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心最根本的三毒烦恼袪除?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实行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及般若波罗蜜来对冶。

(一) 以布施对治贪心

贪,又名贪爱、贪欲,人之贪欲对己谓之悭,对人谓之贪,合名悭贪。如《成唯识论》云:于有有具染着为性。何谓有及有具?有指我执,一切众生,皆执四大假合幻有的生命为实我。有具指法执,即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享受。由于人不知四大组合的我,是假非真,往往因为贪爱自己的生命,便联想到自己的财富、地位、权力、名誉、家眷等等,甚至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及发展,为了自己与家人的享乐与荣耀,贪多慕得,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见利忘义,不念友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结果,由贪不得而转为嗔恨,其他忿怒、仇视、怨恨,种种负面的心理,皆随之而来;人世间的忧悲苦恼,亦随之而生。由此可见,贪实是人间的罪魁祸首,祸害无穷,我们欲想保持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对治贪心。

佛教教我们以布施来对治悭贪。一般来说,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人之所以悭自己的东西,贪他人的财物,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私自利的我见所引起,由于看不破,所以就放不下,每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欲望,在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心态下,广积财富,贪得无厌;殊不知人生短暂,人命无常在呼吸间,一息不来,便是下一世,尽管生前在人生的舞台上,如何叱咤风云,如何显赫出色,一旦剧终人散,结果落得一场欢喜一场空,所谓想到百年,今人皆成古人;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分毫必争呢?

何况世间财物,实为水、火、盗贼、国王、不孝子等五家所有,随时皆可被取、被夺、被偷,甚至水、火无情,往往亿万财富,毁于一旦。更何况,财、色、名、食、睡,实是地狱五条根,当死神降临之时,才真正明白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此时才恍惚感悟勤苦积蓄,贪求财富,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可惜悔之已晚。所以佛教教我们要想得开,看得破,放得下,停止欲望的贪求,如此自能安贫乐道,乐善好施,有钱施钱,有力施力,或施知识,或施无畏,种种善行,无疲无厌;同时更以布施的功德,以抵消悭贪恶业,使内心充满慈悲喜舍,这样的话,心理自然能获得健康。

(二)以忍辱对治嗔心

嗔,又名嗔恚、嗔恨,以憎恶为性,不安与恶行所依为业;能令人身心热恼不安,故又名嗔火,是人心三毒中最恶毒的心理毛病。如《唯识论》言:嗔必令身热恼,起诸恶业。《遗教经》中亦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世人往往因贪而不得必嗔,嗔恨的结果,每令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大则发动干戈,两国交战,乃至世界大战;小则破坏杜会秩序,制造人间纠纷,给人类带来无边的灾难与祸患。所以《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言:一念起嗔,殃堕无间。可知嗔心之祸患无穷,必须积极对治。

佛教教我们以忍辱法门,对治嗔心;然而所有忍字心上一把刀,当人忍受逆境时,犹如刀刃剌心,其苦难当,若非有相当之修养,实在是无法忍受。所以要对治嗔心,必先对人情世间,看得淡,放得下,然后才能以忍辱对治嗔恨心。故《六波罗蜜经》中教人:了嗔恚心,诸苦所因,知行安忍,万行根本。若人恶骂,当观此声,犹如谷响;若被打时,当知此身,犹如镜像:若遭毁谤,当观此身,犹如虚空,不应加报;若遇赞誉,当观自身性,无我慢不高举;若得称赞叹,当观心性,本来空寂,不生欣慰;若被讥嫌,当观本心,性离怖畏,不生忧感;若遇苦时,当观法性,本无逼忍,不见苦相:若爱乐时,当观实性,常住不变,无苦乐相。

此段经文,说明了佛教的忍辱法门,不但是对治人嗔心的妙药,亦是控制人情绪喜怒哀乐的枢纽。学佛人固然要忍,普通人也要忍,如《佛遗教经》中说:忍辱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教人观顺逆之境,如幻不实,逆境固然要忍,顺境亦应该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如此的话,人我是非得失又何足计较?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嗔恨心都消除了,那么社会上的种种纠纷与斗争,自然就会减少乃至于消失。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一位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他对所有人都是满心的欢喜与包容: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只要我们能学习弥勒菩萨的宽心、大量与包容,自然就可以对治内心嗔恨重病,促进心理健康,精神愉悦、开朗。

(三)以智慧对治愚痴

痴,又名愚痴、无明。《唯识论》云: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人由于内心迷惑无知,不明事理真相,因名无明,又名无知。人因无知,以幻为有,以假作真,加上贪心的追求,嗔心的冲动,使自己在不自觉的愚痴无知心态中,作出杀、盗、淫、妄等种种恶劣行为,形成恶业的种子,以致招来无量生死的苦果,所以愚痴,实是生死根本。

讲到认假作真,佛经中有一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对年青夫妇,非常富有,非常恩爱,整天饮酒作乐,家中所储备的美酒,皆以大缸盛载。有一天、佣人不在,丈夫命妻子去取酒,当她轻轻揭开缸盖,正想取酒时,竟然大吓一跳,继而醋性大发,跑到丈夫跟前大骂:你这个假情假义的人,竟然敢瞒着我,藏着一个年轻貌美的贱女人,如今被我撞见了,枉我对您痴心一片!你怎么对得起我呢?

丈夫面对着平时温柔体贴,而今突然变得凶恶泼辣的妻子,感到非常的嗟异,唯有好言相劝,查问原委;妻子说:你还想抵赖,不信自己去打开酒缸盖看看!当年青富翁打开酒缸一望,不觉勃然大怒,跑回房中,大声喝骂:你这不知羞耻的贱人,竟然背着我收藏年青汉子在家中,还敢含血喷人!

正当这一对恩爱夫妻,争吵不休,势同水火,互相指责,互不相让之时。刚巧平常受其供养的婆罗门教徒进来了,看见夫妻正在互相责骂,问知因由,走去看个究竟,这时缸中出现一个婆罗门教徒,此人以为富翁另结新交,供养别人,于是悻悻然就离开了。最后,来了一位比丘,查知他们夫妇争吵的原因,走到酒缸一看,里面又出现一个比丘的影子──原来是假相在作祟!

于是叫夫妻俩随他走入厨房,由他主持公道,解决问题。当大家来到缸边,比丘即说:世上愚痴的人,不知一切幻有,认假作真,平地起风波,烦恼无尽;由于你俩,误将缸中影子作为真实,以致互相误会,互相指责,现在一切争吵皆可以平息了。说完,取石击缸,滴酒不存,一切幻影,亦随之消失。这时年青的夫妇,方才明白到被自己的影子作弄,认假作真,以致无风起浪,引发争端,徒生烦恼,实在是不值得啊!

这故事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譬喻,众生由于无明烦恼的障蔽,不知真心,妄执真心影子的假我,以为真实,遂起贪嗔之心,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由业感果,因果循环,生死不已,苦恼无量。佛法的般若智慧,不但了悟诸法缘起性空,就连此不生不灭的诸法空性,亦不执着,令人彻底消灭无明,断绝烦恼。最后体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而证同佛道,达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般

木]的境界。如此的话,何止心理健康,而且一切行为,无不合理,无不合道。

二、借假修真──学佛应具有健康的体魄

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的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要凭借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好好地去修行,所谓借假修真,学佛之人就应该具有健康的体魄。

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

一、外感风寒、内伤湿热等引起的四大不调。

二、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紊乱,如嗔恨、忧愁等。故《法句经》云: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

三、由贪、嗔、痴等烦恼导致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节、过度疲劳、贪淫无度、酗酒等。同经又说: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四、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杀生、奸淫、欺诈等恶业而感召的恶疾。

五、坐禅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调节不当,也易走火入魔,得诸禅病。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形成了一整套医疗保健的思想和方法。

佛教医病的重点是治心病。因为病从身生,身由业起,业唯心造,可知心为病本。所以治病当治本,若能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自净其心,则疾病难侵,和乐安祥。

佛教不仅重视自我的保健,还特别鼓励关心他人的疾苦。如佛教提倡的四种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中即包括医药供养;《梵网经》说,布施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于八种福德之首。律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瞻视久病之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浴除秽,浣濯其衣,清扫住处,并扶卧床上,为其说法。以后即制戒,令诸弟子见一切疾病之人,皆当瞻视供养,如佛无异。

虽然治疗身病非佛教之所长,但佛教《大藏经》中仍不乏《佛说佛医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法》、《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谈医疗保健的专经专论;大乘佛教本着慈悲济世的思想,更强调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其中即有专究医药学的医方明;《菩萨地持经》说有九种大乘禅,其中即有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传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藏医学院,推动、发展了独特的藏医学;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不少高僧还谙熟医道,悬壶济世,为世所称道;至于少林禅僧习武强身更是家喻户晓。

由此可见佛教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获得健康,首先就应该知道,人的身心皆有病,切莫讳疾忌医。同时更重要的,必须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自然就可以获得健康,而且长寿。

结语

佛教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享受与满足,而在于获取真实智慧,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消除自我的无明偏执,打破对自我的执着,从而断绝贪、嗔、痴等烦恼,使身心重获清净。同时,唯有不断的自我净化、充实与提高,才能停止烦恼的污染,才能得到心灵真正的安宁与安定。这是一种由世间到出世间价值观上的转换与超越;是一种深刻的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透过般若的观照,能够使人心灵充实、安乐、自在,自然就不容易压抑、累积,造成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心理健康,自然就会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佛教作为中国古老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在现今这样的一个容易使人陷入心灵危机的信息时代中,确实足以提供诸多心灵疗治的资源。所谓以儒治世,以佛疗心,借鉴佛教智慧,参悟人生之真正意义与价值,相信定可以帮助现代人突破、消除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化解现实中种种的烦恼与障碍,令人们的生活得更为喜悦、幸福与美好。

更新于:5个月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