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教对佛教的通俗化诠释

2024-09-30 08:22 佛学文库

◎ 徐小跃罗梦鸿(罗祖)于明代成化年间(1482年)创立了一个民间宗教派别罗教,或称罗祖教。在中国民间宗教中,罗祖以接续中国传统佛教禅学的发展,以摄化下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以平易亲切的说教方式建立富有民间宗教思..

徐小跃

罗梦鸿(罗祖)于明代成化年间(1482年)创立了一个民间宗教派别罗教,或称罗祖教。在中国民间宗教中,罗祖以接续中国传统佛教禅学的发展,以摄化下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以平易亲切的说教方式建立富有民间宗教思想体系。《五部六册》第一部《苦功悟道卷》、第二部《叹世无为卷》、第三部《破邪显正钥匙卷》二册、第四部《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第五部《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因为《破邪显证钥匙卷》有二册, 故世称此五部经典为《五部六册》;是记载罗祖苦功悟道的心路历程及其宗教思想的宝卷。《五部六册》宝卷在中国民间宗教历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罗祖宗教思想体系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中国传统佛教与中国民间宗教这两个领域贯通的桥梁。罗教的建立既为上层佛教的发展,又为下层民间宗教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上层佛教的发展与下层民间宗教创建的契合乃是它们的通俗化和民间化。尽管佛教的通俗化可以通过上层佛教的改造来实现,毕竟没有通过一个完全以通俗化和世俗化为该宗特色的民间宗教来得直接和彻底。所谓佛教的通俗化和世俗化是就正统佛教教理教义通过一种适当形式的转换以及某些内容的创新而使其成为下层百姓的宗教信仰而言的。它的实现则需借助民间宗教这一特有的经卷、修持及组织形式。需要强调的是真正完成这一转化任务的当属那些旨在本来意义上对正统佛教思想较全面汲取的民间宗教派别,罗教正是这一民间宗教派别的杰出代表。

中国佛教禅学思想由于得到像罗祖这样人物的宣扬而得以在正统佛教发展范围之外发生影响。具体来说,罗祖所论不像佛经和禅宗尽用些空空色色、有形无形、如如无二、自性自如、湛然常寂、即心即佛、无心是道等等语言,也没有那种有正说、有反说,有庄说、有谐说,有横说、有竖说,有显说、有密说的公案、机锋和答非所问的禅语,更没有对古时禅宗公案注释式的评唱、击节等玄虚的痕迹。寄寓罗祖宗教思想的《五部六册》是一部通俗性宝卷。宝卷系唐、五代俗讲讲唱经文及演述佛经故事的变文,中经宋代的经说并受到尔后各代鼓子词、诸宫调、散曲、戏文、杂剧等形式的影响而形成。韵文是《五部六册》宣讲教义的主体,其句型是三、三、四。如《苦功悟道卷叹世无常品第一》云:想父母,不见了,心中烦恼。想生死,轮回苦,叹杀人心。忽然间,亡故了,生身父母。又不知,我死后,一去了,何处托生。这样的句式有停顿有转折,便利说话者的讲述。形式的通俗化是为了表达一定思想内容。在形式上的突破方使上层社会人士中流行的佛教禅学,有可能在下层社会流行和传播。罗祖较严格地从理论上创建其教义并成功地利用了民间文学的宝卷以及适合下层民众的说理方式,将佛理移植到民间宗教中。佛教正是借助这一新型的宗教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罗祖开创的罗教这一民间宗教的独特形式,最终为上层佛教向民间宗教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罗教适应了传统佛教转型的需要,为自己寻到了可资的思想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

我们知道佛法万千法门,实不出教、理、行、果四法。所谓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是也。佛教可以通过境、行、果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境即所观对象,是佛家对世界的认识;行是修行;果是修行所得到的果。行与果实际上是宗教实践活动。罗祖在其《五部六册》教典中展开了理、行、果内容。翻开五部经典,有关佛教旨趣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随处可见。罗祖借此在虚空观、修行观和境界论等方面实现他诠释佛教禅学之理以及构建其思想体系的目的。

罗祖创教的最终目的在于超越生命的有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由此决定了他的宗教思想比其他任何一个中国民间宗教派别的思想更为深刻。这一特点恰恰又表明罗祖思想与佛教本旨具有更大的契合性。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其教义本质以诉诸人的内心去构建思想体系,并不侈谈向神灵祈求的问题。佛教所关心的是解脱,即如何使众生离苦得乐。解脱欲达到的境界是涅槃。在佛教看来涅槃是人生和宇宙最本质的存在,一种无上智慧和大彻大悟的精神境界。佛教所谓的解脱是慧解脱,它的主体是主观精神,是心。这种心的性质和如何解脱的问题自然会提出来讨论。佛教也在这一实践目标的过程中以其独特追求的方式展开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与人类理性的反省。

罗祖在创立罗教的过程中对生命和精神问题给予一以贯之的探寻。他悟道的进程就是孜孜对安身立命之所寻求的进程。这是一条充满曲折的道路,罗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过数十载的苦功参悟,才契合了他所谓的生命本真之状态。罗祖的悟道历程寄寓于他的《苦功悟道卷》。诚如他自己所言:夫苦行悟道卷,乃十三年参道行脚也,十三年苦行历程尽载此经。这一苦行进程皆以生死二字伴随始终。以怕生死、想生死为其参道的原始动机;惧怕生死轮回苦是他不肯放参,一参再参的不变缘由;生而不死,死而不死,无生无灭是他几经苦参的了悟;到家乡、得了安身立命之处,永不轮回、长生不老、任逍遥,得自在是他始觉明心的境界;一切众生应有佛性、真性无修本现成、体透玲珑、天人合一是他终要化成的道果。他所谓的解脱依然是心花发明,心地开通,洞明本地风光的慧解脱。简言之明心见性,人天合一,不生不死,自在纵横,了悟人生,永享快乐是他悟道的终极目标。罗教对生命问题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其教义的独特旨趣。

摘自中华文史网

更新于:5天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