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五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5诸位朋友大家好!老师好!一个人假如真的知恩,他时时都会尽力去报恩。当我姐姐出嫁那一天,我体会到父亲的那一份恩慈,我在内心..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五集)2005/8/1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8-25
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师好!
一个人假如真的知恩,他时时都会尽力去报恩。当我姐姐出嫁那一天,我体会到父亲的那一份恩慈,我在内心告诉自己,父母的恩这么浩大,报恩都来不及,怎么肯再讲一句让他烦恼、让他伤心的话?那一份感觉非常的强烈,从此以后,我们真的不愿再讲一句不好听的话,时时会想著如何成就父母的人生。而真正要成就父母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定要引导父母走向觉悟之道,所谓「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能够真正让父母在这一生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让他能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这是真正尽了孝道,那当然我们要先自己表演得好,父母自然会欢喜来学佛,我们也不要操之过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几年积累下来的信任,父母对你的信任,自自然然能够推动他往觉悟之路上去走,要我们先演得漂亮,自自然然跟他们讲的因缘就会成熟。
像我的父亲比我晚学佛,我都没有急著跟我父亲去介绍佛法,我就先自己做。刚开始学了一二年,我父亲常常会走进我的书房给我绕两圈,然后就对我讲,喔,你这一段时间念的书比你这一辈子还要多哦。他心里想这个孩子不都是五分钟热度吗,怎么现在变了?当父亲这么讲,你要怎么应对?要不要马上跟他说,爸,你知不知道佛法有多好,来,坐下来我跟你讲一下,三福、六和、三学、六度,还要普贤十愿。要厚积薄发,一个孩子要影响他的父亲不能用嘴巴讲,要扎扎实实做出来,让父亲觉得学佛真好,我的儿子可以从三分钟热度变很有耐心,可以从会给我一言九顶,现在变得「怡吾色,柔吾声」,这种变化的程度愈大,父母对於佛法的感受愈深。
像这两年在大陆推展中国文化,在我爸爸的人生理解当中只有四个字,叫不可思议,他也不相信哪有推那么快的!因为不相信,他就体会到真是诸佛菩萨加持,龙天善神、古圣先贤庇荫,不然不可能。很自然的,我也从没给我父亲打一个电话说,爸,你要听经,你要念佛,但是现在我父亲都是每天自己会看老和尚讲经,现在他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会把四十片的VCD介绍给别人,这个很不容易,因为我爸爸从小对我一句称赞都没有。父亲对我一句称赞都没有,我们有没有自卑?没有。父母该爱护你、该给你榜样都做出来了,你哪会自卑?只是不要让我们养成喜欢听好话的习惯,那当然确确实实是我们自己也做得不够好。
因为我把我做的一些过程有跟我父亲讲,当讲到别人的家庭,从父子的冲突,夫妻的冲突,慢慢能够改善,能够提升,我爸爸听了都很感动。记得第一次回来,我当天晚上就跟我父亲报告了好几个小时,在听的过程,他老人家三度落泪,我从我父亲的反应可以体会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利益社会的那一份爱心,而我们真正去做到了,父母会非常的欣慰、欢喜,这叫养父母之志,把他人生的志向能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他非常的欣慰。
记得第一次回来之后,回来过年,回去我打了第一通电话回来,是我父亲接的,我父亲接了以后就对我讲,他说儿子,你在那里做,安心做,家里的事情爸爸负责就好,你不用担心,你看父亲对我们所做的事是全力在护持,在帮忙。而也由於他们走过人生六十多个岁月,也亲眼看了很多家庭里面的一些混乱状况,也了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教育已经断三代了,再不做来不及了。
而教育当中首重教孝,夫子在《孝经》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孝道入手。如何教孝?《弟子规》每一句其实都是生活,我们要懂得去结合,比方「冬则温,夏则凊」,这一句话可不可以从生活结合?冬天帮妈妈暖被子,夏天帮妈妈搧搧凉席,是不是这样?结果他妈妈说不用了,我有暖气,我有冷气,对啊。还有家长说,哎哟,冬天让我儿子去帮我暖被子,他感冒了怎么办?你没听过小孩血气盛不怕冷,他比你壮得多了。要成全他的什么?孝心,从生活当中去开解。
我们「冬则温,夏则凊」,它是一个典故,这个故事可以包含古今中外,你身旁的例子都可以细心去搜集。像「冬则温,夏则凊」就是东汉时候的黄香,他才九岁的年纪,因为母亲比较早过世,他时时都在关心他的父亲,帮他父亲分忧解劳。这个故事大家听过没有?听过了。那时候的皇帝听到这个例子很高兴,还封了黄香一句话,「江夏黄香,举世无双」。这个皇帝也很聪明,他把这个孝的例子向全天下公布,让全天下的人起而什么?来效法,所以这个皇帝也很英明。黄香是不是只会跟父亲温被,只会跟父亲搧凉席?不是,那你觉得黄香还会替父母做什么?慢慢把他什么?我们先从这个行为延伸到什么?你看「冬则温,夏则凊」是两个动作,可是这两个动作的根源在哪?那一颗孝心,还有那一颗细心,那一颗爱心,那一颗,有没有?继续写,无量边,写不完的。
我们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呼,应勿缓」,恭敬,「父母命,行勿懒」,这都是生活,可以从生活开解再去引导,让他了解黄香那一份至诚的孝心,他一定还会帮他爸爸煎药,去打理家里的很多家活,主动去做,拖地,洗衣服,因为他父亲身体比较不好。除了引导出来,这个在引导的过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用讨论、表演,这些都是让他们来参与、观摩,相观而善,都可以运用。讨论一个孝子在家里可以做哪些事,大家可以列出来。或者每一次上课,诸位小朋友,你们上一个礼拜做了哪一些善行,哪一些孝行?孩子就上台来讲,他就会见贤思齐。诸位朋友,这就是把《弟子规》变成生活,变成班级文化。你是当父亲、母亲的就把《弟子规》变成你的家风,你的家庭气氛。父亲做错事了,跟他的太太说对不起,我错了,「过能改,归於无」。或者太太讲了先生一个不是,给他指导,先生马上鞠一个躬,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你看你的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气氛成长,《弟子规》就是他的存心。愈小教愈好教,当他已经好面子了再来教这一条就怎么样?很不好教了,好。
在教的过程也时时要抓一个机会教育点,而这个机会教育点用到最好是在他第一次的时候要抓住,第一次你把他导正了,往后就不会再犯,第一次没有抓到,让他养成了一二年、二三年再要来改就比较费劲,这就是教育孩子的敏感度。为什么要母亲照顾小孩,因为六岁以前、三岁以前母亲都陪在身旁,马上他第一次的错误就给他制止,循规蹈矩就很好教了,就是这一些黄金时段都错失掉了,等发现了问题都已经积重难返,就很累人,不只你累,谁也很累?孩子他自己也很累。
刚好有一个小朋友去敲他妈妈的门,要进他母亲房间,在敲的过程,他的奶奶来了,奶奶要请他吃东西。这一个小朋友因为在敲门,奶奶过来请他去客厅,他对他的奶奶说你别吵,就一句你别吵,你是妈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严不严重?「严重。」对啊。孩子对长者的恭敬心没有,一个人只要恭敬心没有,他这一辈子铁定不可能有成就,我敢给你铁口直断。「百事之成,必在敬之」,恭敬,「百事其败也,必在慢之」。您冷静看你这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你身旁也好,在报章杂志看得到的也好,都是没有恭敬心,成就以后好大喜功,恃才傲物,后来就倒下来。恭敬才能成就事业,而一件事情的失败必在慢之,傲慢不敬。这些句子顶立在天地间几千年不坠了,我们要好好领受,不可等闲视之。
他的母亲听到了,把门打开来,「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奶奶讲话!跟奶奶道歉」。这个孩子已经六岁了,道不道歉?你看六岁的孩子面子拉不下来。结果她的婆婆在旁边说「哎呀,天气这么热,道什么歉?别道歉了」,怎么办?诸位媳妇,这考题都会出来,你不要在这里听,啊,真是和谐,真是快乐,回去可要真枪实弹,这时就考验你的功夫到不到家。她的婆婆一直在那里劝,「别道歉了,赶快让孩子去客厅吧,这里太热了」。这一位母亲把身体转向她的婆婆跟她鞠了一个躬,她说「妈妈,孩子没有教好是我的错,我跟你道歉」,当她讲到这里的时候,她的儿子眼泪掉下来了,六岁的孩子还是很单纯、很憨厚,只是面子挂不住。看到孩子掉眼泪了,代表他有惭愧的心,接著媳妇就跟她儿子讲,她说「你看你对奶奶这么没有礼貌,而奶奶还是念念都为你想,都怕你太热」,把奶奶的存心讲出来,当媳妇讲到这里的时候,这婆婆头低了下来就离开了,是吧。当媳妇把她的存心讲出来,她的内心怎么样?安慰。假如婆婆说:哎呀,太热了,别道什么歉。你马上说:我在教孩子,你都不配合。这样就不用教了,玩完了。你看人情练达皆文章,你相不相信她这个「你有没有看到奶奶念念为你想的存心」,这一句话讲下去,婆媳之间的情感怎么样?就拉近了,她会体会到你教孩子的用心,以后你在叫孩子洗碗、拖地她就会配合了。这就是把这个机会教育,尤其是一开始要抓好。
那这个慎於始的状况相当多,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您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举手,来,这一位朋友,请教你一个问题,站起来没关系。您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好,人生如戏,今天我就当你儿子吧。我们的一个很有名的广告,李立群不是说,说什么?演什么要像什么,好。你儿子这一个礼拜刚开学,刚好打电话回来「爸,爸」,你怎么都不回应?人生随时会有变化球,你不要惊魂未定。「爸,我昨天写语文作业写到十点,好不容易才写完,刚好今天早上忘记拿到学校,爸,你离学校才三分钟,拜托你帮我带过来一下。」「好。」「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来,亲一个。」好,来,请坐。来,掌声鼓励一下。诸位朋友,这一个笔记本给他送过去会有什么影响?这一个思考我是从哪里思考的?因为我教六年级的孩子,他的东西没有带,是他奶奶拿过来,这老奶奶都六十几岁、七十岁的人,爬四楼的楼梯,爬上来以后还在那里喘,一看到我就先给我「蔡老师好」,接著走到窗户把她的孙子叫了过来,然后孙子单手把他的簿子接走,连一声谢谢都没有,严不严重?「严重。」你这个笔记本给他拿过去了,对他小小的心灵,他会想只要我出状况了,我有爸爸,我有妈妈,我有奶奶,我有爷爷,我还有外劳,我还有一大堆人可以给我收拾残局,你看他的责任心会不会出来?你看他的警觉性会不会出来?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很多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搞了一大堆烂摊子让父母在那里收拾,他有没有一声谢谢?没有。二十来岁,每天在家里看电视,他的父亲好不容易给他弄个工作,拜托他去上班,你看有没有责任心?拜托完,他头转过来,好吧,看你的面子,我就去做一下,其实说实在话,能撑多久?搞不好半个月以后他回来说,我已经把老板FIRE掉了。脾气他傲慢,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扎根,责任心是懂得为家里付出,责任心是懂得为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负责任。
卢叔叔他女儿一年级忘记带本子,打电话回来叫他拿去,他跟他女儿说没带本子是你自己犯的错误,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就把电话ㄎㄨㄚ,挂下去,女儿在电话那头会有什么感受?记忆深刻,刻骨,没那么严重,她会很警觉,这一件事她会念念不忘。当我们把女儿的电话挂掉,这个叫能舍非无情。该凶的时候、该有原则的时候一定要提起来,这叫威,没有威教不好孩子,要恩威并济,再讲白一点就是要扮演黑脸跟白脸。
现在的家庭孩子很难管,因为恩威没有配合好,白脸黑脸没有。谁演白脸好?「妈妈。」对啊,女人比较柔顺。谁演黑脸好?爸爸比较有威严。结果现在男人不演黑脸,每一次看到儿子就希望他对你笑,然后就去逢迎巴结你的儿子,都拿玩具,他一看到玩具就笑得很开心,你也很有成就感,然后又对孩子有一种内疚,哎哟,我那么少时间陪他,每一次就给他礼物吧,慢慢的父子之间就是物质化。你第一次拿个礼物回来,儿子很高兴跑过来,爸爸,谢谢你,把礼物接过去。第二次,啊,爸爸,谢谢你。三次、四次、五次慢慢有变化了,到第二十次的时候,你把礼物拿回来,爸爸,谢谢你,把礼物拿,他是看礼物不是看你。突然有一天你走进门来没带礼物,爸爸,爸爸你还是出去一下吧。物质一打开很难满足,这个要特别谨慎。我们昨天也提过了,你只要肯用心每天陪孩子一二十分钟,你那个天伦,那个父子关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而父亲表威严,表一个家庭的原则,现在是你不扮黑脸,黑脸就得谁扮?妈妈,那妈妈又很习惯扮白脸,又要叫她扮黑脸,这边生气一下,待会儿还要变得很温柔,哇,那个对人是很大的伤害,所以现在的女人有一种病很严重叫内分泌失调。待会儿要黑脸,待会儿要变白脸,到最后就出状况,女人很辛劳,我们当男人要多体谅,好。假如夫妻两个都扮白脸会有什么情况?孩子爬到头上去。假如两个人都扮黑脸,你的孩子见到你就,爸,我要进房间,跟你就愈来愈不亲,中国的学问中庸之道,这个很重要。
像我外甥在我们家,我就是扮黑脸,我姐姐扮白脸,这个黑白脸的配合要密切,不然那个机会点就会丧失掉。刚好有一次我那个侄子他在吃饭,跟我们一起吃饭,他就拿筷子拿在前面,我说伟伟,你这样拿筷子细菌都跑到筷子上,这样你吃饭不卫生,要这么拿筷子,我把他的手拿起来说这样拿好,他看看我,然后又把手拿回来。教育孩子要有耐性,来,舅舅再跟你讲一遍,这样拿会很脏,要把筷子往上这样拿才对,他又看看我,来回三次。我们学圣贤学问要「视思明,听思聪」,从他的动作里面我就知道他告诉我,舅舅,你的底限到哪里?竟然跟我挑衅,真的现在教育小孩仙拼仙比功夫你知不知道。这时候我就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这叫孙子兵法,要断其后援。当我把我侄子抱起来,我妈妈说大过年就别打了吧,打不打?「打。」喔,你们都喊得很顺,你舍得吗?这个打很值得,我把他抱起来。为什么我知道要断其后援,因为这是我的经验。
家里面教育的原则要一致,不管是夫妻还是爷爷奶奶都一定要同样遵守一个规则来教孩子,比方说都依《弟子规》,你不能父亲教《弟子规》,爷爷放纵,那没有办法教,你只要这种情况,孩子一犯错,第一个念头不是我错在哪,第一个念头是我躲到谁的后面就没事了,孩子学到什么?逃避,学到投机取巧,很严重。
因为小时候我犯错了,第一个喊打的是我爷爷,然后就骂我,你被打活该,然后说我不会帮你,那是我爷爷常说的,就把我奶奶一起带上楼去了,因为他怕我奶奶撑不住,两个老人家就上楼去了,这个时候感觉爷爷怎么如此无情。你没有后援了,你的整个集中在哪?好好接受父亲的教训,你就会想我错在哪里,下次不敢了。而我母亲就坐在一旁一句话都没有说,不只一句话都没有说,头也不看我,都是低低的,为什么要低低的?怕撑不住。假如儿子又用那种哀怨的眼神看著她,她怕她自己撑不了,所以这个都是学问。后来我比较大了,我就跟我母亲讲道,那时候我父亲在教训我,她在旁边都没有插嘴这是相当有智慧,因为懂得教育一致。结果我妈妈就跟我讲,你爸爸那时候在教训你,讲那些话我都在想,年纪这么小听得懂吗?你看我妈妈都怀疑听得懂不懂,但是她没有插手,假如这时候母亲插手了,那父亲的威严就建立不起来了。我就跟我妈妈讲很有效果,你看你们夫妻两个人口才这么不好,结果我的口才,结果我这么会吹牛,那都是因为爸爸在教训我的时候都滔滔不绝,都能左右逢源,我在那个当下学了不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父亲常讲做人可要自爱,不要自甘堕落,不要自我放弃,这是我爸爸频率最高的话,我们时时就想人要自爱、人要自爱。
那知道不能有后援,所以我就把我侄子带到房间去,在带的这个过程他会愈哭愈大声,然后边哭还把头往后看,看有没有人能够来支援他。把房间锁起来,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以发脾气,因为你一发脾气,在他的脑海里只有爸爸很凶,谁很凶,都是情绪化。我去问过学生,你被你妈妈打,被你爸爸打了,你有什么感受?他们说好衰,这样好吗?好衰就是下次犯错不要被妈妈看到就好,而不是改过。要引导他们的心态,「父母教,须敬听」,父母骂你们,为什么要骂?你们不知道吗?生一次脾气三天才能恢复正常,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什么明明损害自己身体的事,母亲还是坚持要教训你们?因为怕你们是非善恶不分,是为了成就你的健全人格,纵使损害自己的身都在所不惜,你们有没有感受到母亲那一份用心在?要对得起母亲的用心,被责罚完不是在那里想好衰,是要想如何后不再造,这样你才对得起母亲的用心,要记得挨骂之后更重要的要换得进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小朋友有很多错误的心态,我们为人父母跟为人老师要适时的去引导。像不只老师可以这样教,爸爸处罚了孩子,谁去收尾?妈妈要收尾,这样就很圆融。假如只有爸爸凶完了,他的情绪都没有平和好,这样不够完整。
我把侄子抱过来,我没有什么暴跳如雷,就也是很冷静。有一个小朋友他就说了,他说我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我爸爸打我,我每一次都记得很清楚,下次我爸爸再打我,我要打一一九报警,小孩子说的。为什么妈妈打他,他忘了?为什么爸爸打他每次都记得?原因在哪里?原因在妈妈是因为他做错事打他,爸爸是一不顺眼拉起来就打,那叫情绪化,情绪发泄。孩子虽然小,是非对错他清不清楚?他也很清楚。绝对不是情绪发泄,这一点要特别观照自己的存心。
我一进去就跟我侄子讲,外甥讲,今天舅舅要告诉你,哭没有用,不要用你的情绪来威胁任何人,你用情绪来威胁只有一种结果,愈来愈严重,跟他讲完,这个叫先礼后兵,讲完以后说,你假如继续再哭,舅舅就要好好教训你,他会不会马上就不哭了?哪有这么好用的,因为他还不知道你是不是讲真的,所以他哭,继续哭得大声,马上拿起衣架子,拿高一点,你要用气势给他压下去,不是打得用力,又不是吃饱没事,打小孩那么用力做什么?举得很高,然后表情非常的严肃,打下去,打了两下以后他就不哭了,因为你的气势把他怎么样?把他那种坏脾气压下去,压下去以后他就会体会到好汉不吃眼前亏。然后你不打他了,你马上缓和一下,告诉他好好对待身旁的人,不要常常乱发脾气,要有规矩,你看你假如刚刚守规矩了,干嘛舅舅要处罚你,要打你。那本来是很严肃的表情动作,后来看他比较收敛了,我也就放松下来。我曾经处罚过这个外甥三次,其中有两次他尿了裤子,为什么会尿裤子?不是我打他,他尿裤子,是我打完他然后我比较放松了,他也就放松下来,结果一放松就尿下去了,刚好又在我的房间里面,所以我终於体会到一个道理叫恶有恶报。尿了两次,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发生,我也没有再打过他了。
当我走出房间,黑脸扮完了,白脸要接手,我的姐姐不慌不忙走进来。像我刚刚把我侄子抱起来要进房间的时候,我的姐姐是神态自若继续吃饭,默契要好。她一进去,孩子一看到她就冲上来抱住她,在那里撒娇,在那里哭泣,我姐姐马上把他往前挪,对著他说,刚刚做错什么自己讲,然后他又抱过来,这时候我姐姐又,刚刚做错什么事自己讲,一定要让他的脑海里留在他做错了什么事,而不是舅舅很凶,舅舅打我,这很重要,这个叫收尾。当他自己讲出来了,我姐姐马上跟他讲,去跟舅舅道歉,他还要过来给我道歉。隔天大年初二,我带爸爸妈妈还有我姐姐这两个外甥一起去爬山,我走在前面,突然这个外甥冲向前来把我的手牵住,我的气都还没消他就没事了。请问你打他的时候,他知不知道他错了?可是为什么还要这样逞强下去?诸位朋友,人不赶快把习性对治掉,这一辈子都是习性的奴隶,连个二三岁的孩子都是如此,你希望他往后的人生都成为财色名食睡的奴隶吗?成为贪瞋痴慢的奴隶吗?我们绝对不愿意这样,所以小时候的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这个是慎於始,抓住这个机会教育,然后家里人的教育原则要一致。
而这个生活的结合,故事的引导,故事我们可以用八德故事,跟《弟子规》很相应,你看「入则孝」就可以用「孝」,「出则悌」就可以用「悌」,故事都有一百多个。像礼义廉耻,礼可以用在哪?礼可以用在「出则悌」,对人;可以用在「谨」,对一切物品;可以用在「余力学文」也都用得上。「房室清,墙壁净」,这都是一种礼貌的态度。「义」可以用在哪里?道义,「信」可以用,「凡是人,皆须爱」这也是道义,也可以用。这是古代的故事,还有古今中外都可以融入运用,尤其他身旁周遭发生的事很好。比方说「亲所好,力为具」,我们给他讲一个例子,有一个高职生,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她每一天都要去照顾她的父亲,她的老师后来发现她的成绩一直都没有退步,相当惊讶,这一段时间已经这么辛苦了,成绩还这么好,就去问这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对她老师讲,我的父亲不知道还有多少生命可以活,我希望在他活著这一段时间都能因为我成绩好而感到欣慰,感到快乐。我们把这个故事,现代的,告诉孩子,「亲所好,力为具」,这一份孝心。每天都可以搜集古今中外的例子。
而这个生活的结合,我们可以讨论,比方「事虽小」,可以告诉孩子哪一些事情「勿擅为」,有时候几十个学生想的比我们多太多了,教学相长,就这样去引导,让他去讨论,大半都会提到有关安全的问题,这时候你就可以做安全教育。现在的安全教育太缺乏了,你看寒暑假过后还有很多火灾,很多家庭的灾难,往往都是孩子不警觉、不小心造成,这都要教,这是用讨论。再来可以用表演,比方「过犹待,百步余」,「过犹待,百步余」叫做送宾的礼仪,送客的礼仪,这都在《弟子规》里面。我们就让孩子来表演看看,一个人当主人,一个人当客人,当这个客人踏出主人房子的那一刻,才刚踏出去,我们叫这个主人马上把门,卡,关起来,其他的同学看到这一幕都笑出来了。接著再把门打开,把这个当客人的同学请进教室,然后问他,当主人送你出来马上把门这样关起来,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学生会讲,恨不得我赶快走,下次不来了。接著就问他,送客人应该怎么送才会让人家觉得很舒服,备受尊重?这个时候又表演又带讨论。因为《弟子规》每一句都是生活的点滴,都可以结合生活的情境来教导,没有一句离开生活,其实离开了生活哪有觉悟可以谈?哪有正法可以教?
这是七个,建立共同的语言很重要。因为我们在这个时候自己本身也是失教的一代,你要说我来做《弟子规》,马上每一样都是孩子的榜样不大可能,我们抱持著跟孩子一起学的态度,说爸爸以前没你那么幸运,小时候都没得学《弟子规》,现在有机会了,爸爸跟你一起好好学,那你也没有压力。很多老师、家长很有压力,我都做不到还教他,等你都做到了也不用教了,来不及了。跟孩子,跟学生,教学相长,我们一起跟圣贤人学,一起来遵守《弟子规》。
有一个老师,她带女儿,这女儿才四五岁左右,一起回外婆家吃饭,女儿说妈,我要吃玉米,她的妈妈拿起一只玉米,拔了一半正准备往她的碗放,突然想到一句经文,「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夹菜夹错了会怎么样?小皇帝就出来了,不能一错再错。突然刹车,来,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大家都发了,发到最后一块才放到这个小女孩的碗里面,突然这个小女孩跳起来说道,为什么我是最后一个?因为以前谁是最先的?「她。」她的妈妈不疾不徐的告诉她「或饮食」,这个小女孩说「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她突然想一想,喔,对喔,她就回来坐好了。共通语言在家庭当中变家风,在学校当中变班规,每一个人都服气,这是共通语言。
再来要懂得亲师合作,父母亲关心孩子在学校学什么,又把家里的状况都跟老师反应,两边配合孩子很好教。有一个孩子要生日了,都在跟他妈妈要东要西的,他的妈妈就把这个情况告诉老师,老师在幼儿园那一天就讲,老师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公车上给他妈妈要东西说,妈,我要生日了,你给我买什么、买什么、买什么,诸位小朋友,这样的行为对不对?所有的人都说不对,因为你知恩报恩那一堂课已经上过了,都说不对。那应该怎么做才对?小朋友就自己回答了,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要做个好孩子,就讲。都讲完以后,突然有一个小女孩说:老师,他明天生日。老师说:哦,你明天生日,那你明天应该给妈妈什么礼物?跟妈妈演一场好戏。后来这个孩子生日那一天跟他妈妈说,妈妈,我给你一个礼物,就是我要把做人学好;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这个就是亲师合作。
而人的理智建立并不容易,我们当老师的要时时搜集这些理智的名句,或者好的故事跟它相应的,比方我们在教「勿畏难」,不要害怕困难,在我们的脑子里有几个经句可以用上?对啊,你常常可以「脑中真书藏万卷」,就可以「掌握文武半边天」。比方「勿畏难」,什么句子?都没有喔!「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来,还有没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凡事都有最困难的时候,打得过的才是好汉」,这个都可以用。「松柏后凋於岁寒,鸡鸣不已於风雨」,这个都是,或者「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变利器」,没有这些挑战怎么可以显示我们的刚强、我们的壮志?或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路遥知马力」,这都可以用,这是理。故事呢?故事昨天我们林长也讲了一个,那个柱子旁边那个须须没用去掉。不然我最后就讲一个「勿畏难」的故事,可以讲吗?「可以。」不是,我问,这个时候他们比较大。可以讲喔,好。
我在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两颗很有灵性的石头被选上要雕成释迦牟尼佛,其中一颗品质比较好一点,雕刻家先刻这一块石头,在刻的时候就跟石头讲,「刻的过程你会难受,你会痛苦,但是你要忍,你能忍得过去,你将成为万人膜拜的释迦牟尼佛,万人景仰的佛」。「好,那我忍一忍。」结果刻了一二个礼拜它常常在那里喊痛,常常在那里发脾气,「不要刻了,我不要了,我不做了」。后来雕刻家没有办法,只好把它放在一旁,拿那第二颗石头来,虽然它的素质没有第一颗好,但是这一颗石头对著雕刻家讲,你安心的来雕,什么样的苦我都能撑得过去。经过了一个月,释迦牟尼佛雕成了,当它被摆上佛桌,引来了很多的善男信女来膜拜,它能忍得过去才能成就它的能力。而因为太多的人来膜拜,走路的过程把尘土都踩得飞起来了,突然工作人员发现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没用,就是第一颗被雕的石头,因为没用闲置在那里,想到假如把它打碎了,可以铺在地上防止这些尘土,不好意思,就把第一块打成碎石铺在了佛寺的前面。本来一颗可以成为万人崇敬的佛像,最后变什么?碎石,变成万人践踏的石头,因为他自暴自弃到最后会连别人都瞧不起他。所以一个人应该自立自强,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行,人生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景仰。这就是「勿畏难」我们也可以搜集一些故事。
好,诸位朋友,这个没有止境的,都有很多好的教学法,您假如有也欢迎您把经验寄到大方广文化公益网,那末学再帮大家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谢谢大家。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