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八集)

2024-10-02 08:41 居士人物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有提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欲知人者先自知,欲爱人者先自爱,欲助人者先自助」,还有「欲论人者先自论」。我们今天自己假如没有做好而去评论他人、要求他人,..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们早上有提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欲知人者先自知,欲爱人者先自爱,欲助人者先自助」,还有「欲论人者先自论」。我们今天自己假如没有做好而去评论他人、要求他人,对方的内心很难接受得了。你自己没做到还要求我,俗话讲的五十步笑百步,这就很难让人家心服口服。孔老夫子在《中庸》当中就讲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教导我们人与人相处无怨的方法,无怨就能够和睦相处。所以这个先后顺序是先要求自己。正己而不求于人,我们要求自己正己了,不要求别人,那别人还是不会变,为什么不他先变?你看其实我们在面对这些经句的时候,一来不老实,我们假如老实做了,就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不老实做,我们昨天也跟大家提到,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其实并不难行,只要老实的力行做人的道义,路自然愈走愈宽广。但是我们很难老实面对,或者是相信这些经句,以至于去相信别人,我们能相信别人会变好吗?这个都考验我们对这些经句的信心。「人之初,性本善」,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然我们人与人当中很难真诚相待。没有真诚相待,彼此的关系当然就不可能处得好。

我们再体会看看,当他人带着有色的眼镜看着我们,我们舒不舒服?当然不舒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看到小花的爷爷,我们看到许浚,他们的人生复不复杂?他们的人生不复杂。他们抱持的人生的信念,我们不愿意见死不救,抱持的是师父的教诲,一定是要当心医,把病人摆在第一位。他吃亏了吗?他并没有吃亏。其实最有福气的人就是能老实依教奉行的人,那个最有福气,一来他理得心安,二来他能有很好的果报会现前。

我们早上提到这位幼儿园的园长,她来上完课之后她说有个秘密要告诉我们,就找我们去他们家吃饭。她本来没吃素,知道我吃素,她在几天的时间,买了一本食谱开始一道一道的练习做。她是汕头人,汕头的女人特别能干,而且汕头很注重孝道,男主外女主内,所以男人在外面事业做得很大,但是他没有后顾之忧。后来我到他们家去的时候,真的像办桌一样,十几道菜琳琅满目,而且很多做法我连看都没看过。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真想做事的时候,她一定能把它做得很好。她从来没煮过素菜,那天当然吃得挺饱的。结果她就告诉我们说,她上课以前就已经申请要离婚。后来听完课,本来都是看着对方错,这口气就是咽不下去,突然在听课的过程体会到自己还是很多做得不足之处。所以一反思,就不情绪用事了,反省自己。

刚好申办单位就打电话来跟她讲说,该妳了,可以来办手续。她说不离了,这开始转变从自己开始。本来其实她在家里是比较凶的,先生都不敢惹她。所以有时候女人事业做得大,不一定是好事,而且女人太强,太辛苦了,女人一强,男人就弱。结果女人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扛起家里的经济,那是很辛苦、很累人的事情。女人又赚了很多钱,结果先生又抬不起头来,觉得在家里找不到自尊,你看这个男人会跑到哪里去找自尊?这个我比较没经验。这样的情况,你看愈辛苦的女人,反而不见得好,做到流汗,反被人嫌。在外面赚了很多钱,结果家里孩子没有教育好,这很可能成为女强人一生的痛。而男人的特质他就是比较阳刚,比较承担,假如他在太太的面前都提不起尊严,他怎么可能会好受?所以我们顺着男人这种阳刚气,多给他鼓励、多给他支持,反而他的潜力容易施展出来。

我们在海口有几对夫妻,太太本来都是很强,都在企业里面当主管。听了课之后懂得反思,慢慢讲话也没那么傲慢、没那么苛刻,甚至于反思到自己有些不妥之处,还给他先生道歉,给她先生说对不起。她的先生第一次听到她说对不起的时候愣住了,瞪大眼睛对着她说,对不起三个字居然从妳的嘴巴里面说出来。当下太太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怎么反应?「我已经说了,不然你要怎样?」这样不行。当下要体会得到,人跟人要用心灵去交流,不能在文字当中自己在那里气得半死,自己在那里执着,要体会得到人家的心声。先生并不是对我们的改变不能接受,而是这句话让他觉得太突然,让他觉得苦日子难道结束了吗?所以他这么讲反而这个太太更加的对他恭敬,她就慢慢懂得鼓励、懂得肯定她的先生。有一天她就跟她的先生讲,她说我觉得你很可靠,所以我想不工作了,在家里好好带孩子,有时间还可以出去推广《弟子规》,推广中国文化。她先生听了之后对她说:妳再等我半年,我好好再努力,整个经济基础都没有问题了,妳再辞职。过了几个月之后,她先生有一天面带笑容的告诉她:太太,妳可以辞职了。

所以在海口有句名言叫做「女人坐下了,男人就站起来了」,这一句也是一个我们海口的一位男士,他自己有一次在上台分享的时候说到。他说当初太太比较强势,他也没有跟她有什么言语的过节,但是不要以为我们男人懦弱,我们其实是为大局着想,不然闹到底要闹到成什么样子?我怎么讲到这边来了?这夫妻的道理维系着天下的安定,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而家庭的安定与否在夫妇关系上面。

所以这位太太她说不离婚,从自己开始改变,本来看很多事情不顺,先生不好,员工也不受教,很懒惰,就是感觉上好像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反而从自己开始修正起来,她的世界就开始变了。有一天她主动给她先生烫衣服,她的先生走进来愣了一下,然后对她说:妳今天有点不正常。当下说她有点不正常,这就是因为他们久旱逢甘霖,一下子还没回过神来。

有一对夫妻结婚,孩子还不到一岁,离婚了。离了婚之后,这个太太刚好有一个算是表姊,有听过《弟子规》,有听过这个讲座,她的表姊就赶快把这四十碟送给她的表妹。这个表妹回去当天晚上就看到深夜,她刚离完婚,看到深夜,不到一个礼拜四十集都看完。你看人想不想学习?她想,可是她没有遇到这个缘。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生总在遇的缘不一样,这些道理不是我们不愿意深入去体会。所以我们感受到正法的缘不容易遇,应该我们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去广宣流布,把这些正知正见、经典介绍给人。所以我常常都会带着经书放在车上,一聊起来满投机的,赶快跑回车上拿一、两本给他,大家不要一次又拿十本,会把人家给吓死了。以至于我到学校去,刚报到的时候,填出生日,然后一些兴趣,填到兴趣的时候,我就给它写「读经」。就会有同仁来问我说,你是不是那个喜欢读经的老师?我说就是我。就有一个机会跟他谈经典,抓住每一个机会。

这个太太她看完之后就反省,就主动到了她先生家,婆婆也在,然后面对家人,她就很深刻的、很恭敬的忏悔。谈了一段话,看到先生跟婆婆都有点像惊弓之鸟一样,到底真的还是假的?看那个状况,他们一下子没有办法接受。她回来之后,她并没有气馁,又主动跟她先生沟通这些处世做人的道理。后来也把片子送给她的先生看,联络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就一起去喝了咖啡,喝着喝着两个人就一起又到了法院去复婚。你看那个孩子还不到一岁,假如这个婚姻就这样没有办法再恢复圆满的话,这个孩子的人生很可能又有很多的风波。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体会到,很多孩子他的行为比较偏颇,往往是家庭的机能没有发挥好,很多都是单亲、隔代教养这些情况。所以,家庭的健全直接影响孩子健全的人格,我们不希望再看到这些破碎的家庭,有这个机会应该尽力的让家庭都能熏习这些智慧、熏习这些圣贤的教诲。

这位幼儿园的园长她的先生说她,妳今天有点不正常。结果她非常神态自若,很平缓的告诉她先生说:「我今天很正常,我以前很不正常,我以后也会很正常。」你看这三句话很笃定的讲给她先生听的时候,她的先生在这个当下对她的态度转变了没有?你们都没有感受到她的真诚?一定会改变。人在做事天在看,人也在看。夫妻关系转变之后,孩子,孩子能不能感觉到爸爸妈妈处得好不好?那一定感觉得到。今天假如夫妻都处不好,我们在跟孩子谈一堆道理,他们心里能信服吗?不容易。所以转变之后孩子也变得很受教,而且她的孩子还都有到我们文化教育中心去参加五天的课程。你看正己可以化人,不求于人可以转变。

后来她从本来办幼儿园跟人家是所谓的竞争关系,她转变了,人赚那么多干什么?最重要的是学生,最重要有没有更多的人能有这个福分来学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她开始带动她的这些老师们一起学习,每个礼拜都有学习。她有这个善愿就感得好的老师每个礼拜去给他们上课,上到最后她自己也学得挺好的,她自己到其它的幼儿园去帮人家上课,义务帮人家上。你看,是同行之间对立、冲突,她的人生会快乐,还是这一步跨出去了,大家共存共荣来得好?共存共荣更好。现在各个行业的恶性竞争,最后损失、遭殃的是谁?还是消费者。所以在企业里面,竞争的意念应该转成共存共荣这样才是对的。

她带着自己员工学习之后,这些员工很受益,孝心起来了,孝心起来才有可能尽忠职守,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怎么可能会对领导尽忠!所以心性转变之后,这些很年轻的老师对她都很尊敬。她就说到本来母亲节、教师节,她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她用心去照顾自己的员工之后,遇到母亲节、教师节,她的房间里都会有很多花送过来。你看有没有依报随着正报转?她一转,境界就转。

在这过程当中,她其实首先面临的是观照自己有没有孝悌?有没有自己立身行道?她反思到自己跟哥哥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联络了,有些隔阂。我们在家庭当中体会到,最常见的隔阂是什么?《弟子规》的两句话「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往往家庭的冲突都出在金钱跟言语上面的问题。她跟她的哥哥就是因为钱上面有些不愉快,接着就没有联络了。她学到「兄道友,弟道恭」的时候,才体会到兄弟睦是孝在中。本来还没有学都觉得说我对我的母亲很好,我拿回去的钱还比我哥哥多。现在体会到,老人家哪是说那么在乎我们拿这些钱回去。其实很多老人,孩子拿钱回来,他有没有花?没有,甚至于还存起来,最后还是要给子女。有些为人子女者都体恤到老人很节俭,都刻意把给父母的钱都换成一块的、五块的,这样父母才肯花一点,假如是一百块的几乎都不动,所以这个都体恤很入微。

她就跨出那一步,主动去找她的哥哥,当车子在她哥哥门前停下来,她哥哥正在院子,突然看到她的出现,愣住了。马上就跑进自己屋里面去,她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结果过没多久,听到她哥哥房子里面传出来哥哥带着自己太太(她的嫂嫂),边走边说「妹妹来了,妹妹来了」。这个哥哥高不高兴?高兴。其实彼此都觉得应该要打破隔阂,但是都在那里为什么不她先?为什么不他先?结果你看撑了那么久,谁最担忧?对!那还叫孝顺吗?

我记得有一次在北京,有个女士,那都是中年人了,当天回去以后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妹妹,她跟她妹妹两年都没有联络过了。就因为两年前,母亲也在,发生口角,意气用事,都没有再联络。这个姊姊打过去之后,对妹妹马上道歉。结果一道完歉,她的妹妹就在电话那头哭了好一段时间才平静下来。这姊妹的问题才化解。幸好只有两年,假如没有化解开来,两个人都是癌症的高危险群,内心都有这么多的不愉快,血脉都会受阻。而且这个怨不化掉,会不会影响下一代?会。对!整个家庭当中都觉得气氛很诡异。所以「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就把最亲的亲戚都给疏远了,勿因一些不愉快、一些摩擦,就把人家对我们的恩德都忘记了,这样就很苛薄寡恩。福田就在心耕,我们的心能否都跟厚道、念恩相应,非常重要,人的祸福往往在一念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别。她的大嫂出来之后就对着她说了,「妳来了真好,我们马上联络妈妈,把妈妈接过来,我们今天好好吃一顿团圆饭」。所以我们人生当中跟这些亲朋好友都应该惜缘,珍惜这一段好的因缘,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闹得不愉快。所以,兄妹之间的情况也改善过来了。

那朋友之间,他们本来是因为做生意的,朋友相聚的时候常常都是谈哪些地方房子比较贵,自己又赚了多少钱。好像聚会的时候都是谈这些物质的东西多,谈啊谈啊,好像对彼此的人生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甚至于还会造成人比人气死人都有。结果那次聚会的时候,她就这个话她也没有接上,也没有跟他们有太多的交流,她只是默默的在那里听。她以前这些朋友就说了,「妳今天怎么都不说话?」她就对他们说到,「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觉得我也不是一个好太太」。这几段话讲下来都是反省自己,在她这些朋友的耳里听到觉得很不可思议。以前都是谈谁不对、谁不对的,怎么今天她是反思自己?那个气氛整个就很不一样。所以后来那一段时间,她就办了一个幸福人生讲座,自己跟这些朋友交流起来。交流完了大家要回去了,这些朋友有的是男众,送她,对着她说:下一次我们聚会,我把我的太太也带来,跟妳好好聊一聊。你看朋友这段缘,应该是成就彼此的人生、彼此的家庭,这才是结善缘。这个朋友她自己变了,所有的人事环境也就跟着变了。所以,当我们觉得人事环境没有变,根本的原因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段话把人生的道理讲彻底了、讲绝了。

我们早上也提到化民成俗,化是感化,是正己化人,不是先要求别人。早上也提到这位读书人许衡,他在那里并没有因为自己口渴而去摘人家的水梨,但是这些人摘的时候看着他,他都不动。你看人的惭愧心出来了,可是惭愧心会忽明忽暗,惭愧心假如突然暗下去,就会「倘揜饰,增一辜」。他们就给许衡先生讲:这个梨子又没有人的。诸位老师,梨子有没有人的?梨子怎么可能是没有人的!他说又没有人的,这时候您会怎么接话?「怎么有可能没人的!」这样就显得会让他们很难受。所以我们感受到这些读书人的言语都是很温和善良,还给别人留面子。所以许衡讲:「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个梨子有可能没有人的,但是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我怎么可以让我的心起贪念去盗人家的东西?后面这段话我加的,他只有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他引导他人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处去看,不要觉得好像拿了个水梨好像占了便宜,在这个当下我们的心性有没有堕落?心性堕落,福报就折损了。

所以,他到的地方,因为他的德行感化,他用身教,非常的清廉。到了很多树果子掉下来都烂了的时候,当地的孩子经过看到了也绝对不会捡这些水果。你看那种德行的感化,让一个地方都以他为榜样来效法。所以化民成俗,这是我们从事教育,以至于我们人生扮演的角色要把它扮演好,也是要化民成俗。比方我们是家长,这个民可以是我们的家人,孩子需不需要民化成俗?俗是什么?好的家风。你们怎么好像都很无辜的样子?「其必由学乎」,我们要达到好的家风,用什么?很重要的,家教。而其实家教又绝对离不开正己,以身作则。

前几天跟大家讲到,要问来应试的老师「什么叫教育」。在《说文解字》当中,把教育两个字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这个「教」字,古字是这么写的,上所施,下所效。这个批注告诉我们上行下效,而其实在字当中也已经把这个义理显露出来了。你看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孩子,大人、父母打一个叉,小孩自然效法、模仿打第二个叉。这个告诉我们上行下效,身教的重要。结果我们现在跟很多成人交流的过程当中,成人都会抱怨:我都跟他讲过道多少次了,他就是讲不听。从这句话有没有听出问题来?教育是用讲的吗?不是。你看希望孩子好学,结果自己在那里看电视,孩子能服气吗?当然很难服气。我们还在那里,当然因为没读过《弟子规》,「势服人,心不然」,叫孩子赶快去读书,不然家法侍侯。你们怎么这么熟?我每次讲到这个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边听然后头低下来在那里笑,「怎么在说我?」所以你自己要好学,不然你在那里看电视,孩子心里不服,纵使你叫他上楼去了,他可能他的神识还在哪里?还在那个电视的剧情里面。

我的父亲他们都是在书房里面看书,所以我们也习惯不看电视。后来我父亲他们单位,他在银行上班,之后要成立一个证券所,就派几个同仁一起去补习,准备考试。派去的人当中,我爸爸的年纪最大,已经五十岁了,重新进入补习班,其它都三十几岁的同仁一起去考。在那段时间,我回到家里看我爸爸很认真在那里准备考试,那个神情、那个用心,我们有没有感动?很感动。后来考试结果只有一个人考上,你们有神通都知道,就只有我爸爸考上。所以好学不是讲的,是做给孩子看,就很令孩子感动,就觉得不好学比起爸爸太惭愧、太丢脸了。

而右边这个是一只手拿着树枝,做什么?不是打,是提醒孩子。有没有孩子教他一次他马上会的?有没有?没有!都一定一而再、再而三提醒,让他形成习惯。假如有讲一次就听的,诸位老师你一定要把这个小孩介绍给我们,他可能是颜回转世,他能做到不二过。一般来讲都是要不断的提醒。右边这个拿着树枝,代表着父母、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从这个字其实就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身教跟耐性点出来。你看一个字能把最核心的问题完全呈现、完全开显,这个全世界只有这种文字能办到,只有中国字能办到。而我们真正冷静下来,在我们教学的过程当中遇到的瓶颈,往往都是这两个没有做到位。

「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也点出来,教育核心在能真正成就孩子的善良,「性本善」把它开显。那我们自己要先知道什么是善才能够帮助他,一般很多父母他觉得「养」是什么?把他养大就好了。反而是很多学历不是很高的父母他们有一个心境,我的儿子书读得好不好,看他的造化,但是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成为社会的负担。你看反而学历不高的家长他有这种心境,学历很高的家长有时候老师管他的孩子,他反而觉得你不要管我的孩子,我懂得比你还多。我们从这里就感受得到,当没有启发德行而学历高的时候,不傲慢都难。我们看到现在一些高学历者他比较傲慢,能怪他们吗?那还是我们整个教育要省思。我们这个德跟才的位置是不是要修正了?教德行才是根本问题,这是教育的重点。所以这里你看这身教为要,而且要很有耐心才能够化民成俗。

我们再看到,这个民假如是一个班?那我们的对象是什么?学生。成俗成什么?班风就出来了,好的班风,把《弟子规》每一句都在我们教室里面、生活当中自然呈现出来。「置冠服,有定位」、「兄道友,弟道恭」、「凡是人,皆须爱」,希不希望这每一句都是我们的班风?你们好像不大希望。我记得我那时候在龙肚国小的时候,因为那学校很漂亮,在山区,接近山区的地方。常常因为鸟很多,鸟多的地方,学校不能用透明玻璃。因为透明玻璃牠没看到,牠高速之下牠就撞上玻璃,有的就撞死了。结果学生一看到撞死的小鸟,就会赶快抱到,蔡老师、蔡老师,就抱给我了,我就开始跟牠念佛,因为牠的体温还在。诸位老师,不只是人有中阴身,人要脱离这个身体要八个小时,鸟要几个小时?可能不用那么长,但是也要几个小时。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牠放在佛号机旁边,让牠听着佛号,安详的到另外一个牠的因缘去,更好的地方,很可能转世当人都说不定。

所以我们面对生物、生命,都要有这分对牠们的祝福,当然不可能去歧视其它的动物,其实灵魂都是一样的,我们对生命不可以傲慢。我记得我那时候曾经在台东住过一段时间,在台东一个佛寺住,那个时候佛寺里面有一只狗,叫小胖狗。这只狗牠很有灵性,每一次我们要诵经的时候,牠就会一起跑过来,庄严肃穆的站在那里。那个引磬一敲,牠就开始唱和,真的很认真的表情,每天都是这样。有时候牠会忘记,然后一听到引磬敲了之后,牠就会哀号着,意思好像:对不起,对不起,我迟到了。就又赶过来补几声,跟着一起念。

牠很有灵性,假如看到没什么修行的人来到佛寺,牠都当没看到;德行不错的,牠都感应得到,德行好的牠马上就像自己是主人一样,「长呼人,即代叫」,牠来接待,然后就走在前面带他们去逛一逛。这个人要回去的时候,牠就会在前面帮他开道,因为有山坡要下山坡,牠就自己跑在前面引他们下来。引下来之后,还带了差不多一、两百公尺,牠就会自己退到旁边,然后等车子过。人家车子开过去之后,牠还在那里等,等到看不到的时候牠才回过头来。这个都是我亲眼所见,所以我都不叫牠小胖狗,我都叫牠师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弟子规》是什么,牠就已经做到「过犹待,百步余」。所以人不能太傲慢。

后来我也听到一个公案,这个公案也值得我们省思。在佛陀那个时代,阿难尊者跟他的一个师兄,刚好遇到一个情境。他这个师兄长得比他还庄严,有一天刚好出去给一个老太太讲经说法。结果一进去,那个老太太很不高兴,不接受,用扫把把他轰出来。诸位老师,当有一个人你很真诚对他,他用扫把把你轰出来的时候,你作何感想?这时候要想到哪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生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这是真相,人能这样明白了,心平气和。所有的一般人看的坏事,原来都是我以前对人家不好,所以心平气和接受,很可能这一段不好的缘就转成善缘。这个一转,人生就愈来愈多都是善缘,就会愈走愈宽广。阿难也到这个老太太的家里面去,结果不只没把他轰出来,还把他奉为上宾接待。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还给她讲经说法。

这件事情他的师兄知道了,就很不平衡:奇怪了,我长得还比较庄严,怎么下场跟他差那么多?就去问佛陀。佛陀就说,因为你们两个前世走在道路当中,看到了一只死老鼠。那个死老鼠刚刚往生,神识还没脱离的时候,你就起了一个念头「脏死了」,有嫌弃牠的意思。但是阿难看到了马上生怜悯心,就把牠埋好了。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起一个念头排斥这个生命,才起一个念头,感来的果报是什么?会被什么?会被轰出来。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要不要小心?要。为什么这辈子常常遇到很多很衰的事情?原因在哪里?所以坏的念头不能起,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看阿难起个善念,感来的是什么结果?不是人家奉为上宾有好茶喝,这个是不是重点?重点不要抓错了。重点是在结这个善缘,下辈子能把圣教介绍给她,成就这个人的修行。就因为一个善念就可以成就一个人,好不好?好!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后来在海口,有一天我跟两位老师一起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两只死老鼠,会考试,你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心境我们有没有真正去领受。其实这两只死老鼠,可能是观世音菩萨,来给我们考试看及不及格。当下我们两位女老师一看到马上退到两旁,当然那个一看到难免都会比较有一点惊慌,我就蹲下来,就把牠捡到一旁把牠埋好。其实当我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这两个老师马上就过来一起帮我的忙。埋好以后我就跟她们交流。我说,我们都听过这个阿难埋老鼠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给我们什么启发?你看这个小老鼠刚往生,牠的神识可能在附近,这个时候你很真诚对待牠,牠能不能感觉到?可以。牠可能现在脑子里还在那里想,都是他们给我害死的,牠还有怨恨。这个时候你赶快念往生咒祝福牠,劝牠冤冤相报何时了,牠可能就到好的地方,到善趣去了,牠可能就做人了。其实我的如意算盘是打很远的,我很怕我二十年之后讲课没人听,突然看到所有的人都被我讲跑了,只有两个人在那里,其实都已经打瞌睡了,但是不忍心离开,很可能就是那两只死老鼠。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在大陆有个法师他已经一百岁了,他在几十年前,***的时候被下放。下放以后,这个出家人他有修为,他能随缘不抱怨,到哪都好,都可以演说正法。最后他被派去管一群鸭子,养鸭子,最后管一堆,他每天也劝牠们,给牠们皈依,给牠们劝,劝牠们念佛。后来***结束了,他又回到一些寺院去做住持。刚好就有大学生来了,就跟他说,法师,我最近常常作梦,梦到鸭子在飞,梦了好多次,不过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今天看到法师心里很高兴、很欢喜。他就给法师顶礼,结果一跪下去,鸭子出来了,就现鸭子的型出来。这个都是二、三十年前这个老法师劝的鸭子转世来的。所以诸位老师,假如怕以后讲课没人听,看到这些昆虫蚂蚁死掉了,我们都要祝福牠。这个故事还没讲完,欲知后事如何?好像在演布袋戏。谢谢大家。

更新于:1个月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