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静坐姿势

2024-11-30 08:28 佛学文库

略谈静坐姿势◎ 智 成《菩提道次第广论》里修习轨理加行中指出贪心的对治方法;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或半跏趺坐,随宜威仪,净治其心。也就是静坐。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如何静坐众说不一,使学人很难找到正确..

略谈静坐姿势

◎ 智 成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修习轨理加行中指出贪心的对治方法;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或半跏趺坐,随宜威仪,净治其心。也就是静坐。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如何静坐众说不一,使学人很难找到正确的静坐方法,就此参照《怎样学静坐》谈谈坐势七要。

因为身体与心意相互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所以静坐的姿态是否正确非常重要,培养正确的静坐姿态,是镇定心神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静坐的目的--进入安乐意境。反之,不但收不到静坐的效果,而且还要出现偏差或严重的错误,下而分别来说一说脚、手和臂、背、眼睛、颚、舌、头在静坐时的安放姿态。

脚、如打坐有一定功夫之人,可以采取全莲花式坐,盘着腿,脚底朝天,右脚放在左边大腿上,左脚放在右边的大腿上,亦称之为跏趺坐,这种坐势很持久,对治邪念、昏沉、散乱、睡意的效果也很佳,初坐时不要太猛、但需要每天坚持这样坐,身体会自然慢慢适应的,坐的时间也会慢慢增长,全莲花式坐是支撑身体的最佳坐法,如不能做到全莲花式坐,也可以用半莲花式的坐法,此种盘腿方法,左脚盘在右腿底下,贴着地,右脚盘在左边大腿上,也就是半跏跌坐,此种坐法一般时间都长,但效果不如全莲花式坐,但也是全莲花坐的基础,另外,如果半莲花式也做不到,就只好用散盘姿势,即两只脚都不放到腿上去,更简单的盘腿坐法,盘着双腿,两只脚都贴在地上,最初学习打坐,这种坐姿容易适应,在坐时,可以在臀下垫一个不太软的垫子,这样脊椎骨会保持挺直,又可以避免脚部麻木,不会影响静坐效果,但是,如果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都觉得不适合于自己,也可以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只要椅板是微斜着的那种便可以,关键在于养成静坐的习惯,有了静坐的习惯,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总之,一定要坐得感觉轻松,舒适,才不会害怕与厌烦,就会获得静坐的乐趣,也就会坚持打坐,这是最重要的。

手和臂,两手掌轻轻相叠,右手放在左手上,手掌朝天,两只手的手指应上下平衡相对手要稍弯曲,使得两只手的大拇指能够相触,构成一个三角形,放在大鼹上,大约在低于肚脐两寸左右的地方,这样叫手结弥陀印,不但可以对治散乱,支撑身体和衡量身体是否坐正。也与如来的身密和意密相应,有助于修持与入定。

手和臂、肩膀应该放松,双臂也不要紧贴身体,应离开几寸许、使中间有空气可以流通这样亦可以避免睡意的侵袭了。

背。背能否坐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应该是既挺直又松驰,使自己感觉脊椎骨没有一点弯曲所产生的压力,而且还会觉得有一股活力在脊椎骨上畅流,呼吸感觉轻松,腹腔没有压抑感、身体坐正之后,脊椎也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当那种不自然的滞感完全消失,就可以增长打坐时间,初时,自己会觉得很难维持这种姿态,但经过长时的锻炼,就可以慢慢养成这种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打坐时,一定要把身体放正,否则会出现吐血等不良现象,一开始学打坐就东倒西歪,日后很难改正。

眼睛。初学静坐之人,会觉得闭上眼睛,精神比较容易集中,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宗的静坐方法,应是双眼微张,使少量的光线透入,眼帘下垂,目光落在离自己约三步远的地方,但不要注意地上有什么东西,分心于此,不能入定,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闭上眼睛常常会引起睡意、梦幻、呆滞、散乱等,阻扰静坐。

颚。颚要保持松驰,上牙与下牙不能咬在一起,应留出一点空隙,双唇相贴,口腔全体放松,意念不能放在口腔上,用鼻尖呼气吐气达到调息的作用。

舌。舌尖轻触上排牙齿高一点的上颚,这样可以减少唾液的分泌,就不需要接连吞唾液,否则会防碍静坐的集中,还有一点就是心念不要老是注意唾液,越注意越多。

头。头部应该轻微向前,这样更自然的把视线放在前面的地上,头部不应抬得太高或低着头,适中的头部位置可以防止白日梦,睡意和昏沉等。

以上的七种坐势,对于标准静坐有很大的价值,如未能养成这种习惯、要在每次打坐时多加以注意,依此七要去坐,尽力在坐的过程中努力坚持,那么,过一段日子,自然会开始习惯和感觉它的益处,从而达到清心的目的,平时在做瑜伽和其他运动,对于放松身体的功效也很大,可以使自己在静坐时更舒适。

摘自《甘露》2008年第4期

更新于:4天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