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刘丽禅宗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法则,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六通(天眼通、天耳通、..
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
刘丽
禅宗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法则,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三明(宿命、天眼、漏尽)以及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与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理念与实证,一律都从禅定入手而达到般若智慧的证验,然后完成圆满的解脱道果。换言之,禅宗是以禅定修行求证的方法为基础。禅宗的目的是以心性的运用,以达到明心见性。《般若经》上说一念不生般若生,心清净到一念不生的时候,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花果,即心便是灵智。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
从禅宗看来,《般若经》描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观自在,能除一切苦,说明禅宗对般若空观表达着无限的景仰和绝对的肯定。般若无上尊贵是诸佛之母。用般若智慧消除人生痛苦,就能够成就圆满的菩提,也就是人生的解脱。
摘自《禅宗》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