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三昧经讲解

2024-05-31 08:08 修定法门 Z 纠错

第八章 观欲界过证四禅八定原文:尔时行者。虽得一心。定力未成。犹为欲界。烦恼所乱。当作方便。进学初禅。呵弃爱欲。云何呵弃。观欲界过。欲为不净。种种不善。当念初禅。安隐快乐。观欲云何。知欲无常。功德怨家..

释生如

第八章 观欲界过证四禅八定

原文:尔时行者。虽得一心。定力未成。犹为欲界。烦恼所乱。当作方便。进学初禅。呵弃爱欲。云何呵弃。观欲界过。欲为不净。种种不善。当念初禅。安隐快乐。

观欲云何。知欲无常。功德怨家。如幻如化。空无所得。念之未得。痴心已乱。何况已得。淫欲缠覆。天上乐处。犹不常安。何况人中。人心着欲。无有厌足。如火得薪。如海吞流。如顶生王。虽雨七宝。王四天下。帝释分座。犹不知足。如那睺沙(姓也。)转金轮王为欲所逼。堕蟒蛇中。又如仙人。食果衣草。隐居深山。被发求道。犹复不免。欲贼所坏。

释:这时候修禅者,虽然证得专一其心的禅定境界,但是真正的定力还没有成就,还被欲界里的贪嗔痴烦恼所恼乱着,这时候应当想办法进一步修习初禅定,呵责爱欲,弃舍爱欲。云何呵责?应当观察欲界的种种过患,知道爱欲的种种不净不善相,应当念着初禅的安稳快乐。

观察爱欲的结果是什么?知道爱欲无常,能夺取修道的功德,是功德的冤家,爱欲也如诸法一样如幻如化,空无所得。心念爱欲,在未得爱欲之时,心已经浊乱了,更何况陷于淫欲之中,被欲心所缠缚。天上美妙快乐之处,天人还常常感觉不安稳,何况人中苦乐参半的境界。人心痴迷于爱欲,无有厌足之时,如火上加柴火更旺;如大海吞没众流更加汹涌澎湃;如昔日的顶生王虽然能降七宝雨,统治四天下,帝释天主分与半座仍然不知止足;犹如那睺沙转金轮王被欲望所逼迫堕落在蟒蛇中;又如仙人吃山果穿草衣隐居深山,披着长发,一心求道,道心仍然不免被淫欲之贼所破坏。

原文:欲乐甚少。怨毒甚多。着欲之人。恶友相近。善人疏远。欲为毒酒。愚惑醉死。欲为欺诳。走使愚人。疲苦万端。不得自在。唯有离欲。身心安隐。快乐无极。欲无所得。如狗咬枯骨。求欲勤劳。极苦乃得。得之甚难。失之甚易。如假借须臾。势不得久。如梦所见。恍惚即灭。欲之为患。求之既苦。得之亦苦。多得多苦。如火得薪。多益多炽。欲如搏肉。众鸟竞逐。

释:淫欲当中所得到的乐处太少太少,而其中的怨怒毒害却是很多很多。贪着于淫欲的人,恶友与其亲近,善友与之疏远。淫欲为毒酒,使人愚痴迷惑,迷醉而死,淫欲就是欺诳,能驱使愚人身心疲累,痛苦万端,不得自在。只有离欲之人,身心安稳,无比快乐。淫欲之后并无所得,犹如狗咬枯骨一般。勤苦追求淫欲,极其苦痛之时才能得到,得到淫欲之欢甚难,失去时却是很容易,犹如借用享乐一瞬间,其势力不久就会消失;犹如梦中所见,迷迷糊糊就灭去了。淫欲过患极多,追求时就很痛苦,得到以后也是痛苦,得到的越多越痛苦。如火得到薪柴,得到的越多,燃烧的越旺,剩下的灰尘也越多。淫欲犹如啃食死人肉,众多的鸟类都互相竞争夺取。

原文:以要言之。如蛾赴火。如鱼吞钩。如鹿逐声。如渴饮咸水。一切众生为欲致患。无苦不至。是故当知。欲为毒害。当求初禅。灭断欲火。行者一心。精勤信乐。令心增进。意不散乱。观欲心厌。除结恼尽。得初禅定。离欲盛火。得清凉定。如热得荫。如贫得富。是时便得。初禅喜觉。思惟禅中。种种功德。观分别好丑。便得一心。

释:总而言之,淫欲如蛾扑火,被火烧尽。如鱼吞钩,被钩所害。如鹿追逐空谷之声,空费其力。如人渴喝咸水,越喝越渴。一切众生被欲望所害,苦患无穷。因此应当知道,淫欲就是毒害,应当远离。所以应当追求初禅,熄灭欲火。修行者一心精勤信乐于初禅,令心意乐不断增进,心不散乱。观察淫欲过患,心生厌离,除去爱欲烦恼结缚。证得初禅禅定,离开欲望的盛火,得到清凉的禅定乐。如热天得到阴凉,如贫穷得到富贵。这时就得到了初禅定的喜觉观。思惟禅定中的种种功德,观察分别自心的好丑,便得到一心的禅定境界。

原文:问曰。修行禅人得一心相。云何可知。答曰。面色悦泽。徐行端正。不失一心。目不着色。神德定力。不贪名利。击破憍慢。其性柔软。不怀毒害。无复悭嫉。直信心净。论议不诤。心无欺诳。易可与语。柔软惭愧。心常在法。勤修精进。持戒完具。诵经正忆。念随法行。意常喜悦。瞋处不瞋。

四供养中。不净不受。净施则受。知量止足。寤起轻利。能行二施。忍辱除邪。论议不自满。言语鲜少。谦恪恭敬。上中下座。善师善知识。常亲近随顺。饮食知节。不着欲味。乐独静处。若苦若乐。心忍不动。无怨无竞。不喜斗讼。如是等种种相。得知一心相。

释:有人问说,如何能知道修禅的人修到了一心的禅定境界?答曰:如果此人面色愉悦润泽,身行语行缓缓徐徐,轻柔端正,就知道他处于一心的禅定境界中。如果此人对境,目光不追逐于境界,不贪着于境界,神色泰然自若,就知道此人有禅定力。此人不贪着于名闻和利养,破除了自心的骄慢,心性柔软,没有毒害之心,也不再有悭贪和嫉妒心。此人心直正心,内心清净,与人论议不起争讼,没有胜负心,也没有欺诳他人之心,容易与之交谈,心怀柔软和惭愧。此人心常住于法上,精进修行,勤勤恳恳。严持戒律,律仪具足,读诵经文能正忆念,心念随法而行,而不越矩。心意常喜常悦,于可嗔处而不嗔。

在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四种供养中,不清净的供养则不接受,清净布施则可接受,并且知量知止足。睡眠起后,身心轻利,能修行法施和无畏施两种布施。常能忍辱,除去邪见,与人论议,从不自满。言语极少,谦虚低下,恭敬上座、中座和下座同参道友。常常亲近随顺良师和善知识。饮食有节有度,不贪着味欲。喜乐于寂静处独处,处苦乐境界,怀忍而不动。心中没有怨恼和争竞,不喜欢斗争和讼诉。看到如是等等行相,就知道此人得到了一心的禅定境界。

这是初禅定相,与此不相应,则没有禅定。好争好斗之人,心里没有禅定,更不能证法。心行邪曲,好欺诳他人,设置骗局之人,也没有禅定,更不能证法。

原文:此觉观二事。乱禅定心。如水澄静。波荡则浊。行者如是。内已一心。觉观所恼。如极得息。如睡得安。是时次第。无觉无观。生清净定。内净喜乐。得入二禅。心静默然。本所不得。今得此喜。是时心观。以喜为患。如上觉观。行无喜法。乃离喜地。得贤圣所说乐。

释:心里有觉有观,能扰乱心得禅定,如澄净的水面,波涛荡漾,水则浑浊。修行者也是这样,内心已经达到一心的境界了,如果心里有觉观,就能恼乱其心,失去禅定。就如极度疲劳时得到休息,如睡眠人得到安稳,这时候就要想办法次第除去觉观,达到无觉无观,生起更清净的禅定,内心寂静而有喜有乐,进入二禅。内心寂静了无声息。本来没有这样的寂静禅定,现在得到了,内心喜悦涌动。这时候用心眼再观察,内心喜乐与前边的觉观心一样还有过患,因此就要再修行,让心没有喜悦,除去喜乐心,于是就离开喜悦的二禅地境界,得到贤圣所说的乐地。

原文:一心谛知念护。得入三禅。已弃喜故。谛知忆念乐护。圣人言乐护。余人难舍。乐中第一。过此以往。无复乐也。是故一切圣人。于一切净地中。说慈为第一乐。乐则是患。所以者何。第一禅中。心不动转。以无事故。有动则有转。有转则有苦。是故三禅以乐为患。

释:一心仔细了知此种境界,并且善于护念,就会证入三禅境界,因为已经舍弃了二禅喜心的缘故,则能入三禅。之后再仔细回想观察三禅中的乐受,应该善护己心,不应着于乐受,因为着于乐受也有生死过患,所以应当舍弃。只有圣人能修除乐受,其余人都很难舍除,因为三禅中的乐受是乐中第一之乐,无有过于此者。乐受过后,就再也没有乐了,因此说一切圣人,在一切清净地中,说慈心是第一乐,而乐受就是过患,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最好的禅定中,心是不动转的,心中无事故。心动就有转动,转动则是苦,因此说三禅的乐有动转,就有苦患,能遭受灾患。

原文:复以善妙。舍此苦乐。先弃忧喜。除苦乐意。护念清净。得入第四禅。不苦不乐。护清净念一心。是故佛言。护最清净第一。名第四禅。以第三禅乐动故。名之为苦。是故四禅除灭苦乐。名不动处。渐观空处。破内外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色想。观无量空处。常观色过。念空处定。上妙功德。习念是法。逮得空处。

释:再以善巧方便,舍除这些苦乐受。先去除忧愁喜乐心,除去苦乐的心念,使得心念清净,进入第四禅,不感觉苦也不感觉乐,心念清净专一其心。因此佛说维护心念最清净之地就是第四禅。因为第三禅还有乐心涌动,也叫作苦处,因此第四禅除灭了一切的苦乐受,名为不动处。从此处开始渐渐观察空处,破除内心的内色和外色的念想,心里有什么念就灭除什么念,不念想任何一种色相。观察无量的空处,常常观察种种色相的过患,想念空处定的殊胜美妙的功德,修习这样的念法,就能得到空处定。

原文:念无量识处。观空处过。念无量识处功德。习念是法。逮得识处。念无所有处。观识处过。念无所有处功德。习念是法。便得无所有处。念非有想非无想处。若一切想。其患甚多。若病若疮若无想。是愚痴处。是故非有想非无想。是第一安隐善处。观无所有处过。念非有想非无想功德。习念是法。便得非有想非无想处。

释:再念无量识处,观察空处定中的过患,念想无量识处的种种功德。修习这样的念法,就能证得无量识处禅定。再念无所有处定,观察无量识处禅定的过患,念想无所有处定的种种功德,修习这种念法,就能证入无所有处定。

然后再念非想非非想定,如果有任何一种念想,都有极多的过患,是病想是疮想是无想,都是愚痴处。是故说非想非非想定是所有禅定中最安稳之善处。观察无所有处定的种种过患,念想非想非非想定的种种功德,修习此种念法,就能证得非有想非无想定。

原文:或有行者。先从初地。乃至上地。复于上地。习行慈心。先自得乐。破瞋恚毒。次及十方无量众生。是时便得。慈心三昧。悲心怜愍。众生之苦。能破众恼。广及无量众生。是时便得。悲心三昧。能破不悦。令无量众生。皆得喜悦。是时便得。喜心三昧。能破苦乐。直观十方无量众生。是时便得。护心三昧。二禅亦复如是。三禅四禅除喜。

释:有的修行者,最先从第一地的欲界定开始,乃至再上一地初禅地,在初禅地中修习慈心三昧,自己首先得到乐处,破除嗔恚毒害。其次慈心顾及到十方无量众生,这时就得到慈心三昧。悲心怜悯众生之苦,就能破除众生的嗔恼,悲心广大遍及无量众生,这时就能证得悲心三昧。能破除不悦心理,令无量众生都得喜悦,这时就证得喜心三昧。能破除苦乐心,直接观察十方无量众生,这时就证得护心三昧。在二禅定地中也是如此修习,在三禅和四禅地中修习,没有喜心三昧。

原文:次学五通。身能飞行。变化自在。行者一心欲定。精进定一心定慧定。一心观身。常作轻想。欲成飞行。若大若小(以欲定过为大以欲定减为小)。此二俱患。精进翘勤。常能一心。思惟轻观。如能浮人。心力强故。而不沉没。亦如猿猴。从高上堕。心力强故。身无痛患。此亦如是。欲力精进力。一心力慧力。令其广大。而身更小。便能运身。

释:修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后,再修学五种神通,身体就能飞行,能自由自在的变化色身。行者一心修习禅定,起欲心想要发起禅定和神通变化色身,想要得自在,以此欲心,增益禅定力,满足欲如意足。精进修习此禅定,希望尽快满足欲望现起神通道力,不断增长禅定力,满足精进如意足。又修习专注力,一心想获得神通自在,不断增长禅定力,以满足念如意足。行者再修习慧观,不断增强禅定力,以满足观如意足。

行者一心观行色身,常常观想色身越来越轻,想要飞起来的样子。其禅定力时大时小,依欲如意足的禅定力而定,超过欲如意足定为力大,欲如意足定不足为力小。不管是大还是小,这两种定都有过患。行者再精进修习,常常专心观想色身轻微,一心专一思惟观想身体轻举飞升。如能浮水之人,因心力强大之故,身不沉没于水中;也如猿猴从高处跳堕于地,由于心力强故,身不受伤,没有伤痛。观想色身轻微而能飞行也是如此,由欲如意足力、精进如意足力、念如意足力、观如意足力,使得心力广大,令其色身变得更小,于是便能运身自如。

欲如意足,是哪个心具有的?修习禅定时,想要飞升变化的心,是指哪个?都是指意根,于是如来藏配合意根的思心所,满足意根的所需和欲望,让色身飞行变化。欲如意足,主要是意根的欲,满足意根的欲,意根有力量,想要达成某种目的,如来藏不得不满足意根。意根没有力量,如来藏也没办法配合。其中还是靠意识的观想和牵引,配合意根,达到目的。可见,意根利用了六识和第八识,来实现自己的一切心思。意根的力量,就是禅定力。欲如意足主要就是意根的定,通过意识的修习,让意根有力量达到目标,满足意根的欲望。

原文:复次观身空界。常习此观。欲力精进力。一心力慧力。极为广大。便能举身。如大风力。致重达远。此亦如是。初当自试。离地一尺二尺。渐至一丈。还来本处。如鸟子学飞。小儿学行。思惟自审。知心力大。必能至远。学观四大。除却地大。但观三大。心念不散。便得自在。身无挂碍。如鸟飞行。当复学习。远作近想。是故近灭远出。

释:复次再观察色身的空大,把色身当成空的,常常如此修习观察,欲力更加广大,精进力、专注力和观察慧力变得极为广大,这时就能把身体高举起来,身体就渐渐离开座位,升上虚空。如有很强大的风力作用,把很重的物体吹向很远之处,举起身体也是这样。刚开始时自己应当一点一点的试验,让身体离开地面一尺二尺,渐渐离开一丈,然后再回到原处。就像小鸟学飞行一样,像小孩学走路一样。自己不断的思惟审查考量自己的心力,到一定时候知道自己的心力已经很大了,一定能飞到远处。

再修习观察自身的四大地水火风,除去心中的地大,只观察水火风大,让心念专一不散,之后身体就能得到自在,没有了任何挂碍,如鸟飞行一样。这时应当再学习观察,把远处当作近处想,灭去空间距离想,身体就能瞬间到达远处,如在近处一样。

为什么把远处当作近处想,灭去空间距离想,身体就能瞬间到达远处,如在近处一样?因为这样想,就让意根相信,意根确实相信了,就如此认为,如此认为,如来藏必随顺意根变造如此的境界。神通即如此,一切法都如此,意根相信什么,就会出现什么,改变意根就能改变一切。所以真正的自信,就是意根的信,只要意根相信,无事不成办,成佛就是如此原理。那么意根证得无我,相信无我,其无我之力该有多大?断除我执和一切烦恼,灭除一切的我,心得解脱,入寂静涅槃。

原文:复能变化诸物。如观木地种。除却余种。此木便变为地。所以者何。木有地种分故。水火风空金银宝物。悉皆如是。何以故。木有诸种分故。是初神通根本。

四禅有十四变化心。初禅二果。一者初禅。二者欲界。二禅三果。一者二禅。二者初禅。三者欲界。三禅四果。一者三禅。二者二禅。三者初禅。四者欲界。四禅五果。一者四禅。二者三禅。三者二禅。四者初禅。五者欲界。余通如摩诃衍论中说。

释:修出神足通等等神通之后就能变化物质色法,改变物质,如观察一块木头的地大种性,除去水火风种子不观,这块木头就能变成大地。为什么如此?因为木头有地大种子的缘故,分别观察木头的水大、火大、风大、空大种子,把木头变成金银珠宝,也都是如此原理。为何如此?因为木头里有这些诸大种子的缘故。这些观行方法就是最初的神通变化的根本。

四禅有十四种变化心,初禅有两个果证:一个是初禅定果,一个是欲界定果;二禅有三个果证:一是二禅定果,二是初禅定果;三是欲界定果;三禅有四个果证:一是三禅定果证,二是二禅定果证,三是初禅定果证,四是欲界定果证;四禅有五个果证:一是四禅定果证,二是三禅定果证,三是二禅定果证,四是初禅定果证,五是欲界定果证。其它神通如摩诃衍论所说。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