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一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世界名体志第十五之一上穷宝焰下彻风轮。此华严所明一世界种。竪高则且约二十重。周围则略得十一数。复由此数随方各十。则总之为百十一。如天帝珠网分布而住。斯但举其一..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一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世界名体志第十五之一
上穷宝焰下彻风轮。此华严所明一世界种。竪高则且约二十重。周围则略得十一数。复由此数随方各十。则总之为百十一。如天帝珠网分布而住。斯但举其一分云耳。若推而广之。则十不可说微尘世界。递相连接周遍建立。各各佛出现。各各满众生。是为华藏庄严世界海也。若夫娑婆大千须弥四天下南洲五竺。东华震旦。若名若体。有说有图。虽自广以至狭。实举别而会总。既明三世须辨方界。此学者所宜知也。撰世界名体志。
华藏世界海图 大千万亿须弥图 四洲九山八海图 三千大千世界图 须弥忉利天宫图 诸天通论
身量 寿量 衣量 身光 业因 报果 广狭 凡圣 论无色身处 论天主 论四禅四地
东华震旦地理图 汉隋西域诸国图 西土五印诸国图 八热地狱图 十六游僧地狱图 八寒地狱图
华藏世界品云(经七)此华藏庄严世界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香水海。此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蘂香幢。华藏庄严世界住在其中。金刚轮山周匝围绕○此中复有不可说
T49p0303_01.gif
微尘数香水海。一切世界所有庄严。悉于中现。芬陀利华十宝阶陛栏盾。十宝尸罗幢。宝衣铃网幢宝华楼阁宝莲华城。众宝树林悉共围绕○一一香水海各有微尘数香水河。右旋围绕。常现宝色光云。十方化佛及诸菩萨。于中涌出。其中央香水海名无边妙华光。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有不可说佛刹于中布列○最下第一重名最胜光遍照。状如摩尼宝。一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净眼离垢灯。第二重名种种香莲华妙庄严世界。状如师子座。二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师子光胜照。第三重名宝庄严普照光世界。其形八隅。三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净光智胜幢。第四重名种种光明华庄严世界。状如摩尼莲华。四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金刚光明无量精进力善出现。第五重名普放妙华光世界。其形普方而多隅角。五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香光喜力海。第六重名净妙光明世界。其形四方。六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普光自在幢。第七重名众华焰庄严世界。状如楼阁。七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欢喜海功德名称自在光。第八重名出生威力地世界。状如因陀罗网。八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广大名称智海幢。第九重名出妙音声世界。状如梵天身。九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清净光明相无能摧伏。第十重名金刚幢世界。其状周圆。十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一切法海最胜王。第十一重名恒出现帝青宝光明世界。状如半月。十一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无量功德法。第十二重名光明照耀世界。状如华旋。十二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超释梵。第十三重名娑婆世界。状如虚空。以普圆满天宫而覆其上。十三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毗卢遮那(比即十莲华藏微尘数相千叶卢舍那。一华百亿国中当第十三世界也)第十四重名寂静离尘光世界。状如执金刚形。十四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遍法界胜音。第十五重名众妙光明灯世界。状如卍字。十五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清净日功德眼。第十六重名清净光遍照世界。状如龟甲。十六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第十七重名宝庄严藏世界。其形八隅。十七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第十八重名离尘世界。状如珠璎。十八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无量方便最胜幢。第十九重名清净光普照世界。十九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普照法界虚空光。第二十重名妙宝焰世界。状如宝庄严具。二十佛刹尘世界围绕佛号福德相光明。此二十重上阔下狭。如倒安浮图○若广说世界种所依形状。数有刹尘。或名回转形(清凉疏蹑亵往来之形)乃至江河形。旋流形。轮网形。坛墠形。树木形。楼观形。尸罗形。幢形。普方形。胎藏形。莲华形。佉勒迦形(此云竹篅)众生形。佛相形。圆光形。网形。门闼形。须弥山形。诸庄严具如上世界。皆在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递相连接成世界网。周遍建立○都有十个二十重世界种。绕此中心世界种。总十一个二十重世界种(经第九卷)○此十一个世界种。周围至轮围山。复有一百个世界种。随方各十。于中布列。近山周匝十个世界种。各各上下四重。余九十个世界种不言重数。共有一百十一个世界种。如天帝网分布而住(经第十卷)○如是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皆依现一切菩萨形摩尼王幢庄严莲华住。各各庄严际无有间断。各各放宝色光明。各各光明云而覆其上。各各庄严具。各各劫差别。各各佛出现。各各演法海。各各众生遍充满。各各十方普趣入。各各佛神力所加持。此一一世界种中一切世界。依种种庄严住。递相接连成世界网。于华藏庄严世界海。种种差别周遍建立。
大千世界万亿须弥之图
T49p0304_01.gif
吴铠庵曰。此图即华严莲华藏世界海。乃实报无障碍土也。昔海禅师虽出其相。而说义未周。止禅师说义颇悉。而未显其相。今双收二家。且考之经目。曰法华常在灵山。盖依智者所指故也。
长阿含经。一日月行四天下为一世界。如是千日月。千须弥。千阎罗王。千忉利。千梵天。千铁围。名为小千。即数小千至满一千。名为中千(即是百万亦称十亿)即数中千复满一千。名为大千(即是千万万亦称万亿)其中须弥山王。四洲日月。乃至梵天。各有万亿(光明云百亿须弥者亿有四等。一十万为亿大千则当万亿。二百万为亿大千则当千亿。三千万为亿大千则有百亿。四万万为亿大千则有十亿。今言百亿是第三之数。然此方以十万为亿为正数)成则同成。坏则同坏。皆是一佛化境。号为娑婆世界(梵语娑婆此云堪忍)。
长阿含云。三千大千世界。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有八大地狱。日月神天所不能照○瑞应经云。迦维罗卫国者。三千日月(孤山疏大千也)万二千天地之中(疏大千有万亿天地二千即中千小千也)○显扬论。一日月之照临名一世界。如是千日月。千六欲。千初禅。名小千界。复以千小千名中千。其中有一三禅一千二禅。百万初禅。复以千中千为大千。其中有一四禅。一千三禅。百万二禅。亿万初禅(准此当称亿万须弥)○阿毗昙论云。从此须弥顶边至彼须弥顶边。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从此须弥中心至彼须弥中心。十二亿八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从此山根至彼山根。十二亿三千十五由旬。此佛所说。
四洲九山八海图
T49p0305_01.gif
俱舍论云。第一须弥山高广各八万由旬(长阿含。起世经。高八万四千由旬。余七山及铁围。次第减半)第一香水海。横广八万由旬(起世广八万四千)第二持双山。高广各四万由旬(诸山次第减半)第二香水海。横广四万由旬(七海横广各随七山高量。次第减半)第三持轴山。高广各二万由旬。第四担木山。高广各一万由旬。第五善见山。高广各五千由旬。第六马耳山。高广各二千五百由旬。第七障础山。高广各一千二百五十由旬。第七香水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第八持地山。高广各六百二十五由旬。第八大咸水海。横阔三十二万二千由旬。中有四州(阿毗昙论。水际周围三十六亿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第九小铁围山。高广各三百十二由旬(阿毗昙周围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诸山入水皆八万由旬。住金轮上。诸海皆深八万由旬(今详。自须弥山心南向至本山际。八万由旬。度七香水海十六万由旬。度七金山八万由旬。至七山南际临海。凡二十八万由旬。南北通径凡五十六亿万由旬)○长阿含云。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此云胜金洲。新婆沙论名赡部)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像此地形。有大树名阎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人寿百岁。中夭者多○阿毗昙云。南洲衣服庄饰种种不同。一生欲事无数。亦有修行至死无欲○起世云。大海北有阎浮树。此树下有阎浮那檀金聚高二十由旬(以此胜金出树下故。因以名树名洲)○顺正理论。有二十中洲。一遮末罗(新婆沙云罗刹住处)二筏罗遮罗。皆有人住○长阿含云。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此云胜身立世云弗提婆)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像之。有大树王名伽蓝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人寿二百岁(楼炭经云三百岁)饭食鱼肉。以穀帛珠玑共相市易。有嫁娶礼○立世阿毗昙论云。东弗提婆人多欲者。一生数至六七。亦有修行至死无欲。食自死鱼肉自不杀生。头发剪前披后。着下衣竟上衣绕○顺正理论云。有二中洲。一提诃。二毗提诃。皆有人住○长阿含云。须弥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此云牛货。新婆沙云瞿陀尼)其土形如满月。人面像之。纵广八千由旬。有树王名斤提。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布散五千由旬。人寿三百岁。以牛马珠玉共相市易○阿毗昙云。彼土食肉杀生。人死烧尸。或置水埋土。嫁娶同南洲人。多欲者至十或十二。亦有至死无欲者。庄饰皆被发上下着衣○顺正理云。有二中洲。一舍搋(古获反)二怛里拏。皆有人住○起世论云。斤提树下有一石牛。高一由旬。因名瞿陀尼(因以名洲)○长阿含云。须弥山北有天下名郁单越(此云最胜。新婆沙论名俱卢洲)其土正方人面像。纵广一万由旬。有大树王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布散五十由旬。诸山浴池华果丰茂。众鸟和鸣。四面有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无有沟阬荆棘蚊虻毒虫。自然糠米众味具足。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自然釜鍑下(自然糠米者自生也。自然釜鍑者自烧然也。鍑方宥反。似釜而大)。饭熟光灭。有树名曲躬。叶叶相次天雨不漏。彼诸男女止宿其下。有诸香树。果熟之时。自然裂出种种身衣或器或食。河中宝船乘载娱乐。入中浴时脱衣岸上。乘船度水。遇衣便着。不求本衣。次至香树手取乐器。并以妙声和絃而行。其人无有众病。颜貌同等发绀青色齐眉而止。人起欲时熟视女人。彼女随诣园林。若是父亲母亲不应行欲者。树不曲荫。各自散去。若非亲者树则曲荫。随意娱乐。一日至七日。尔乃舍去。彼人怀妊七八日便产。随生男女置于四衢。有诸行人出指含[口*敕]。指出甘乳充遍儿身。过七日已其儿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彼人命终不相哭泣(以人寿定千岁故不吊死)庄严死尸置四衢道。有鸟名忧尉禅伽。接置他方(阿毗昙云。其鸟啄尸。至山外啖食之)其地柔软随足隐起。大小便时地为开拆。利已还合。其人前世修十善行来生此洲。寿命千岁不增不减。命终之后生天善处○阿毗昙云。北洲人多欲者。一生数至四五。亦有修行至死无欲○顺正理论。有二中洲。一矩拉婆。二憍拉婆皆有人住○阿毗昙云。南洲人长三肘半。或四肘。东洲八肘。西洲十六肘。北洲三十二肘(起世云。南洲三半。东西洲同量。北洲七肘○一肘即当姬周尺八)○长阿含云南州有三事胜。一者勇勐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勤修梵行。三者佛出其土○新婆沙论。四大洲八中洲。人形短小。有说遮末罗洲唯罗刹住。复有五百小洲。或有人住。或非人住。或有空者○菩萨藏经。佛言。我观世间众生。常为十苦逼迫。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愁。六怨。七苦受。八忧。九痛恼。十生死流转。众生为得菩提出离如是逼迫○四教仪。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中品十善。感人道身。
述曰。北洲人定千岁。故死不哭吊。佛不出生。故不闻佛法。此所以为八难之一也。昔人谓。列子载黄帝梦游华胥氏之国者。即北洲也。未知其可。南洲有佛法可学故。大乘根器多生其中。以寿命短促众苦逼迫故。怖畏发心勤修道行。此其所以为四洲之最胜也。
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大地。依于水轮风轮空轮。空无所依。众生业感世界安住。
新菩萨藏经。诸佛成就不思议智故。能行知诸风雨相。知世有火风。名乌卢博迦。众生诸有觉受。皆由此风之所动摇。此风轮量高三拘卢舍(拘卢舍。此云一鼓声问。准杂宝藏经。五里为一拘卢舍。毗昙论。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即智论中品由旬。当四十里也)于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赡薄迦。此风轮量高十由旬(云云)。如是次第轮上六万八千拘胝风轮之相。悉能了知。最上风轮名周遍上界。为水轮之所依止。其水量高六十八百千由旬。为大地之所依止。其地量高六十八千由旬。是地量表。有一三千大千世界。
土水风轮会异
○土轮金轮 ○水轮 ○风轮
(○俱舍。共三十二万由旬○起世。共四十八万由旬○新菩萨藏。六十八千由旬○楼炭。上二十亿万里金粟金刚各二十亿万里○立世共三十二万由旬○光明经。土深十八万由旬。下有金沙。今据起世。四十八万。此恐脱四字○起世因本经。水上有风吹转此水。于上成金。如熟乳生膏。是名金轮○增一阿含。地深六十八千由旬○昙无谶光明经。地深十六万八千由旬)。
(○俱舍。八十万由旬○起世。六十万由旬○菩萨藏。六十八百千由旬○楼炭。八十亿万里○立世因本经。以众王业力水不流散。如食未销不堕熟藏)。
(○俱舍。百六十万由旬○起世。三十六万由旬○菩萨藏。六万八千俱胝风轮○楼炭。五百二十亿万里○智论。大千世界。皆依风轮为基)。
(述曰。经论所出皆不能一唯俱舍立世略同。佛所说义不应有异。要是部主听受机见有别。而译师今古措辞之不同也)。
须弥山根上升一万由旬。绕山纵广一万由旬。是坚首天住。复上一倍(因本二万)绕山八千由旬。是华鬘天住。复上一倍(因本三万)绕山四千由旬。是常放逸天住。复上一倍(三天皆云一倍者。皆以一万增倍。至四天王为四万由旬○因本云。山半四万二千由旬。四王所住)绕山四千由旬。是日月星宿天四天王天住(婆沙论)○须弥山下别有三级。诸神住处。皆有七重牆院。皆夜叉住(起世因本经)此三天皆药叉住。四天王之所部(俱舍论)○日天宫殿。天金颇梨所成。纵广五十一由旬。正方如宅遥看似圆(智论日月方圆五百里)有五种风吹转而行。阎浮檀金以为妙辇。高十六由旬。方八由旬。日天子及眷属居中受天五欲。日天子寿五百岁。子孙相承。皆于彼治。宫殿住持满足一劫(历成住坏空。八十小劫。为一大劫也)日天身光。妙辇宫殿光明相照。有一千光。五百旁照五百下照。日天宫殿常行不息。六月北行六月南行。月天宫殿。天银青琉璃成。高十六由旬。广八由旬。月天子与诸天女在此辇中受天五欲。月天寿五百岁。子孙相承宫殿住于一劫。月天身光宫殿成千光明。五百旁照。五百下照。何因缘故。月天宫殿渐渐现耶。由日天有六十光障彼月轮。去日渐远。故渐渐现。复何因缘圆净满足当十五日。月宫去日最远光不能障。复何因缘黑月十五一切不现。此时月宫最近于日。日光隐覆一切不现。复何因缘月宫影现。此大洲有阎浮树。高故影现月轮(起世因本)过去有兔行菩萨行。天帝试之索肉欲食。舍身火中。天帝愍之。取其焦兔置于月内。令众生瞻之。知是菩萨行慈之身(西域记)南洲日正中。东洲日始没。西洲日初出。北洲当半夜(起世因本经余三方例知)日天宫牆地薄如华葩。为五风所持(长阿含)日月方圆五百由旬。而今所见不过如扇(智论)大星宫宅周七百二十里。中星四百八十里。小星百二十里(楼炭经)过去婆伽婆仙。分布诸宿曜(宿音秀)护国养人各有所主。东方七宿。角亢(晋冈)氏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音兹森)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大集经。诸星形相姓氏祭物法度所主人物国主。并具在本经)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二十八宿十二宫辰。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退或入。作诸障难者。但于清净处置立道场。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消灾经)有九种执曜。能令昼夜时分增减世间丰俭。其名曰日月荧惑(火)辰(水)岁(木)太白(金)镇(土)罗睺(火之余气)彗孛(土之余气孔雀经)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楞严经)毗沙门为星宿之主(法华文句○论语曰。北辰。天文志曰。北极)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四天王居(智论因本经同。若阿毗昙论。俱舍论。皆云四万由旬)东方城名上贤。南方城名善见。西方名周罗。北方名天敬(智论同)东方治国天王(诸经多云持国)领乾闼婆(此云寻香行帝释俗乐神)毗舍阇(此云啖人精气鬼又颠狂鬼智论作富单那)护东洲人。南方增长天王领鸠槃荼(此云厌魅鬼厌魇同睡中为鬼所着)薜荔多(此云最初饿鬼)护南洲人。西方杂语天王(孔雀经翻广目又翻非报能与罪逆众生不能现报)领龙及富单那(此云臭饿鬼智论毗舍阇)护西洲人。北方多闻天王领夜叉(此云捷疾今法会传送符书使者是此类)罗刹(此云暴恶食人之鬼)护北洲人(出长阿含)。尔时毗沙门天王(此云多闻光明句记福德之名闻四方故)提头赖吒天王(此云持国护持国土)毗留勒叉天王(此云增长令自他善根增长故)毗留博叉天王(此云杂语能种种杂语又广目又恶眼专主罚恶令遇苦发心)俱从座起而白佛言。是金光明众经之王(云云)。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是故我等名护世王(金光明经○光明句记经家先摽北方者西土以北方为上○涅槃经譬如北方之于东方为无上上四明正据此)○初地菩萨多作四天王(华严经)四天皆有昏嫁行欲如人。化生小儿在膝上如二岁小儿。未久自然宝器盛百味食天甘露浆。福多者色白。中者色青。下者色赤。食讫便与诸天等量。初生忆昔往业。戏已忘念(长阿含经)四天男女生时。若于女处膝上眼处生者。天女作意此是我儿天男亦言此是我儿。若于父膝眠处生者。唯有一父。诸妻皆得为母。四天欲事无数。亦有修行至死无欲。一切欲界诸天亦尔(立世论)护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有大威力。皆名曰帝。能护十方。一切山河树木土地城郭一切鬼神皆属四天王(智论)○一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护助出家人。韦将军于三十二将中最存弘护。比丘道力微者为魔所惑。将军恓惶奔赴应机除剪(天人感通传)。
忉利天宫之图
T49p0307_01.gif
昔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三十二人为辅臣(智论)○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净名疏○梵语忉利此翻三十三天)○帝释住首楞严定。未来成佛号曰无着(法华文句)。
须弥山四角各有一峯(婆沙论高广五百由旬)金刚手药叉于中住。守护诸天。山顶善见大城周万由旬(婆沙论。山顶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其中平可居者止四万由旬)重门高一由旬半。城有千门。各有五百青衣药叉。严仗防守。城中殊胜殿周千由旬。其地真金杂宝严饰。柔软如妬罗绵。随足高下(顺正理论)帝释住处中央金城周千由旬(即殊胜殿)有五百门。中有楼阁。名皮禅延。四边宝楼一百一所。一万七千房。一一房有七天女。一一女有七采女。其诸天女皆是帝释正妃。帝释与阿修罗女舍脂共住。化身与诸妃共住(阿毗昙论)目犍连尊者游历小千界。无有端严如毗阇延堂者(杂阿含经○即毗禅延也)。城内衢巷。天人随其福德屋舍多少。城路五百。中有七市穀米.衣服.众香.饮食.华鬘.工巧.淫女。并有市官。天子天女往来贸易。商量贵贱。具市廛法。虽作是事无取无与。脱欲所需便可提去。是善见城复有天州天县天村周匝遍布(起世因本经)城外四面有四苑。一众车苑(起世因本云杂色车苑。杂阿含云东门外)随天福德种种车现。二粗恶苑(起世云。粗澁苑。杂阿含云南门外)天欲战时甲仗自现。三杂林苑(起世。杂乱苑。月八十四十五日三十三天放宫内采女入此园中与天众合杂嬉戏受天五欲杂阿含云在西门外)诸天入中极妙
T49p0308_01.gif欲尘杂类俱至。四喜林苑(起世云入中欢喜杂阿含在北门外)诸天所玩皆生欢喜。四苑各千由旬。各有一如意池周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城外西南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辨论制伏阿素洛如法不如法事。东北有圆生树。华开之日顺风香闻百由旬。逆风犹及五十里(顺正理论)善法堂最中有师子座(毗耶仙人经善法堂。有八万四千柱。入此堂者无恶触睡眠频呻等过)。
帝释升座。左右各十六天王随坐。有二太子。是二大将军。坐诸天王左右。持国天王与大臣军旅恭敬诸天依东门坐。增长天王依南门坐。广目天王依西门坐。多闻天王依北门坐。是四天王以世间善恶。奏闻帝释诸天王。月八日四王大臣遍行世间。十四日四王太子行。十五日四王自行观察善恶。若无多人受戒布施。帝释闻奏忧恼说言。天众减损。修罗日增(阿毗昙论)第一善法堂天(即帝释)。第二住峯天。三山顶天。四善见城天。五钵私地天。六住俱吒天。七杂殿天。八欢喜园天。九光明天。十波利树园天(即圆生树)十一险岸天。十二杂险岸天。十三摩尼藏天。十四旋行地天。十五密殿天。十六鬘影天。十七柔软地天。十八杂庄严天。十九如意地天。二十微细行天。二十一歌音乐天。二十二威德轮天。二十三月行天。二十四娑利天二十五速行天。二十六影照天。二十七智慧天。二十八众分天。二十九住轮天。三十上行天。三十一威德颜天。三十二威德轮天。三十三清净天(正法念经)○本为人时施饮食灯明钱财。故名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本为人时姓故名憍尸迦。舍脂为第一后故名舍脂钵低。于一座间思千种义故名千眼。于三十三天为主故名因提利(中阿含经○本有千名。翻译不足)帝释有金刚杵力(孔雀经)○三十三天生时。天女手中华生。自知有儿。即以授夫。七日天生。善知天法。行宫殿中见无主天女。来言圣子善来此汝宫殿。我无夫主今相供养(毗邪仙人经)天初生时如十二岁儿。于父母生处或两膝两股。忽然而生。即有宝器盛天须陀味及以天酒。随福上中下有白赤黑色。饮食既讫。身量即与旧男女等(起世因本经)单修上品十善生忉利天(四教仪)。
诸天通论
身量(俱舍论) 衣量(长阿含经) 寿量(阿毗昙论俱舍同) 身光(智论) 饮食 业因(三界差别经) 报果 境量(婆沙论) 凡圣 论无色身处 论天主 论四禅四地
四天王身长半里。衣重半两。人间五十岁为四王一日夜。即用四王寿命五百岁。计人间九百万岁。为等活地狱一日夜。如是数等活寿五百岁。人间三百二十四亿岁。为等活一年。忉利天身长一里。衣重六铢。人间一百岁为忉利一日夜。即用此天寿命一千岁。计人间三亿六十万岁。为黑绳地狱一日夜。如是数此狱寿千岁。夜摩天身长一里半。衣重三铢。人间二百岁为此天一日夜。即用此天寿一千岁。计人间十四亿四百万岁。为众合地狱一日夜。如是数此狱寿二千岁。兜率天身长二里。衣重一铢半。人间四百岁为此天一日夜。即用此天寿四千岁。计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岁。为叫地狱一日夜。如是数此狱寿四千岁。化乐天身长二里半。衣重一铢。人间八百岁为此天一日夜。即用此天寿八千岁。计人间二百三十亿万岁。为大叫地狱一日夜。如是数此狱寿八千岁。他化自在天身长三里。衣重半铢。人间一千六百岁为此天一日夜。即用此天寿一万六千岁。计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岁。为热地狱一日夜。如是数此狱寿一万六千岁。摩罗波旬天寿三万二千岁(俱舍论长阿含经阿毗昙)○色界寿命即用劫为量。梵众天半劫(二十小劫)身半由旬。梵辅天一劫(以四十小劫为一劫)身一由旬(四十里)大梵天一劫半(六十小劫)身一由旬半。少光天二大劫(此下并云大劫。即是总成住坏空八十小劫也)身二由旬(此下身量并随寿量)无量光天四大劫。身四由旬。光音天八大劫。身八由旬。少净天十六大劫。身十六由旬。无量净天三十二大劫。身三十二由旬。遍净天六十四大劫。身六十四由旬。无云天百二十五大劫。身百二十五由旬(此天身寿俱灭三劫三由旬)福生天二百五十大劫。身二百五十由旬。无想天广果天皆五百大劫。身五百由旬。无烦天一千大劫。身一千由旬。无热天二千大劫。身二千由旬。善见天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善现天八千大劫。身八千由旬。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大劫。身一万六千由旬(长舍论阿毗昙)化乐他化二天。所着衣服随心大小轻重。色界天不着衣服。如着不异。头虽无髻如着天冠。无男女相形唯一种(起世因本)○无色界寿命者。空处二万劫。识处四万。无所有处六万劫。非非想处八万大劫。三界皆有中夭。唯北洲兜率天最后身菩萨无想天。皆定寿命不说中夭(阿毗昙)空处定行慧行各得一万劫。识处定慧二行各得二万劫。上二地但有定行相倍。故唯六万八万(婆沙论)○诸天业报生身光者。欲界诸天以灯烛明珠等施及持戒禅定等清净故。身常光明。色界诸天行禅离欲修火光三昧故。身常光明胜于欲界。若释迦常光面各一丈。诸天光明大者。虽无量由旬。于丈光边蔽而不现。四天王有四种色。绀赤黄白。欲界诸天色皆如是。如初生时见绀华则身绀色(智论)○法苑云。色界诸天以喜为食。无色界以意业为食。又云。色无色界并以禅悦法喜为食。欲界诸天福厚者。甘露盈杯百味俱至。福薄者虽有饮食常不称心。故经云。譬如诸天共饮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上者见白。中者见黄。下者见赤。依正法念经云。夜摩已上尽色界天。贫富皆等。忉利已下报有厚薄。故经云。有薄福天患饥下剡浮人中摘酸枣食。又云。四天王天食天须陀味。园林池苑。并自然生一切味。欲界诸天食亦如此○众生具修十善得欲界天报。修有漏十善与定相应得色界天报。复有修四空定得无色界天报(三界差别经)○四王忉利。单修上品十善得生。若夜摩天已上兼修未到定。未入根本定故(未到定亦名欲界定。其法备见止观)夜摩此云善时。时时唱快乐故。兜率此云知足。于五欲境生喜足故。化乐者于境变化而自乐故。他化者于自他境皆能自在化用故。已上四天悉是空居(四教仪集解)梵身天下有魔罗波旬诸宫殿(起世因本经)欲色二界中别有魔宫。其魔怀嫉。譬如石磨。磨坏功德。纵广六千由旬。宫牆七重(楼炭经○大论。魔罗翻夺命。波旬魔王名。罗什云此翻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涅槃疏。依于佛法而得善利。不念报恩反欲加毁。辅行魔字从石。梁武以来。谓能恼人易之为鬼。净名经云。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应为魔王。垂裕记云。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他化天摄。即天子魔也)○大梵此云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法华疏)梵王无别处。但于天中有高楼阁者是(具舍论)大梵是君。梵辅是臣。梵众是民(法苑珠林)少光天。光明最少。无量光。光明胜前。光音天。无觉观语言。以光当语。又此天语时口出净光。少净天。离喜受乐为净。未及上位为少。无量净天。清净胜前。遍净天。清净周遍无有过患。无云天下三禅皆依云住。至此四禅方是空居(楞严作福生天)福生天。有胜福力者生(楞严作福爱天)无想天。外道所居。但受一期心想不行。受五百劫无心之报。报毕必起邪见来生地狱。广果天。果报最胜。无云福生。广果。此三天凡夫住处。修上品十善修禅者得生无烦天。无见思烦恼杂故。无热天。离热恼故。善见天。定障渐微见极明彻。善现天。形色转胜善能变化。色究竟天。色法最极是究竟处。此五天名五那含(此云不来。三果圣人居处。亦名五净居。五不还天)○无色界。空处天者行人厌患色笼心欲出离。修观破三种色(可见可对色。眼见色尘也。不可见可对色。声尘味触也。不可见不可对色。意缘法尘。即无表色也)识处天者。厌患虚空无边。修观舍前外空更缘内识。无所有处者。外境名空内境名心。舍此二境入无所有。非非想处者。非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之无想。舍有无二边而入上定也。一切天众皆作圣言。为彼言辞同中印度。然不由学自解典言(顺正理论)○杀盗淫妄业。若生人中身色憔悴无有威德。若有余业得天中身(应是忉利)形貌减劣。宝庄严具光明微少。天女皆舍。余天轻笑。若与修罗战为他所杀(正法念经)诸天命终五衰相现。一者衣服秽染。二者冠上华萎。三者两腋汗流。四者体生臭气。五者不乐本座(新婆沙论)○此三十二天。二唯凡住。谓大梵天王不达业因。说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圣人不与共居。无想天唯是外道。修无想定受五百劫无心之报。受毕必起邪见堕于地狱。以故圣人不生其中。五唯圣住。谓五净居天。凡生彼者要是进向那含。身得四禅发于无漏起熏禅业。或起一品乃至九品。方乃得生。凡夫无此熏禅业。故不得生。余二十五天凡圣共住(婆沙论)。
述曰。论无色界身处。初言无处者。婆沙云。四空离形报无别处。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无色业者。言无身者。俱舍云。无色无身。纂云。无业果色非异熟身。楞严云。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孤山释云。非业果色显有定果色也。次言有处者。起世云。倍色究竟。有空处乃至非非想处。皆名诸天住处。华严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言有身者。阿含云。舍利弗灭时。无色天泪下如春细雨。仁王经列无色天众。中阴经云。如来至无色界中诸天礼拜。大众部云。但无粗色非无细色。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涅槃云。无色界色非声闻缘觉所知。今此所明当从后义。
述曰。论天主有通别二义。通论者。魔梵欲色各有主义。释签云。四天王主四天下(此言巡游赏罚为主)大论云。帝释为二处天主(四王忉利)魔王为欲界主(居欲界顶)大梵王为三界天主。净名疏云。帝释是地居天主。梵王是娑婆世界主。统御大千(统御上下)天人感通传答南山云。魔王虽欲界主。帝释四王若行佛法魔不能制。妙乐云。梵即色主。亦三界主。魔为欲主。辅行云。梵王为三界主。余皆臣属。别论者。于此又三初独论梵王。文句云。梵王住禅中间。内有觉观外有言说。得主领为王。单修禅为梵民。加四无量心为王。又云。梵王号令总上冠下。别行疏。梵即色主。名为尸弃。毗昙论云。二禅已上无语言法故不立王。禅门云。初禅有觉观心则有语言法。主领下地众生为便。二独论摩醯。大论云。摩醯首罗八臂三眼骑白牛。又云。过净居天。有十住菩萨号大自在。大千界主。灌顶经。字威灵帝。华严经云。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罗。涅槃疏云。若言世界主正是摩醯首罗。辅行云。摩醯首罗能覆大千。举世尊之以为化本。三摩梵对论。涅槃疏云。摩醯首罗居色界顶主大千界。若法华中列世界主梵天王者。其实秖领小千。经家美之故言主耳。私谓(章安判云)此是大千之中。得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大千界有万亿梵王。此处梵王尸弃。居大千之中。故称为主。自余诸梵所居既偏故不得为主也。今故断之曰。摩醯处无色顶。以报胜为主。梵王居大千之中。以统御为主。
述曰。自昔谈天者未知四禅四地之义。以由诸文森列不能区别耳。据因本经阿毗昙婆沙论等。皆以天名。次第竪高。相去倍远。皆有住地。此等立义未足可凭。今依俱舍论云。梵天无别处所。但于梵辅中有高楼阁者是。法苑亦云。大梵是君。梵辅是臣。梵众是民。据此则三天同在初禅。秖一地耳。若萨婆多部。以无想广果身寿不殊。同为一处。楞严经云。从福爱天有二岐路。福德圆明名广果天。身心俱灭名无想天(二岐则是分二类耳此与萨婆义冋。同一处也)。又经云。此中复有五不还天(此中者指四禅)四禅四位天王。但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世间深山道场阿罗汉。世间麁人所不能见。据此则知。秖一广果称王。而于此中具有五那含。一外道同居四禅。秖一地耳。次第禅门云。佛于仁王经说十八梵。亦应有民主之异又云。四禅中有大静王。璎珞经。明禅禅皆有梵王。楞严亦云。四禅四位天王。华严列众三十九位。其间欲界则天天称王。色界则禅禅称王。余天不列。今详初禅既以大梵为王。而三经皆说四禅有王(仁王璎珞楞严)则知光音遍净广果三天皆王。自余皆一臣一民之义。今故依此等大乘经旨。自初禅至四禅。立为四地云广果为王。福爱为臣。无云为民。五那含一外道。则寄居广果天中。已上九天同居四禅一地也(二禅三禅例之)或以天天身寿不同。须各分处如诸小乘经论者。然梵王之与梵辅梵众。若身若寿皆长短不齐。又广果无想。虽五百劫。广果则有中夭。无想定满其报。以此论之。虽身寿不同不妨同处。亦犹阎浮之人有寿有夭也。又华严谓诸天王皆十地菩萨者。此等皆是权来引实。在于天中化诸实报之天。使求脱天业故得称王。若谓王者敻居一处。与余天隔异。则将焉用彼王。余天何所依仰。不作此论。岂不大乖引实之义。或谓二禅已上无语言法(阿毗昙云)何以为化者。然光音既以光为语。则知上地诸天威仪进止无非言教。以是义推无不可者。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