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2024-03-27 11:50 佛答

佛陀出家日2024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之一,他引领我们走向觉悟解脱之路。值此殊胜功德..

2024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之一,他引领我们走向觉悟解脱之路。

值此殊胜功德日,愿众佛弟子谨记佛陀的教诲,持清净心、发广大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精进修行!祈愿佛陀的正法永驻世间!祈愿显密一切大善知识法体安康、长久驻世、度众事业广大兴盛!祈愿遍虚空一切有情众生永断轮回痛苦,获得究竟的解脱!

佛陀的出家因缘
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出家前,在宫廷享受锦衣玉食,过着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不同的世间百态:
他看到人们因衰老而形容枯槁,步履蹒跚;因患病而备受折磨,奄奄一息;因亲人死亡而阴阳两隔,悲痛欲绝;他看到有情为生存互相残杀,弱肉强食……
悉达多太子从现实的人生中目睹了生命的真相,感受到生命面对死亡时如此的脆弱和无力,这一切,让生性仁慈的王子哀痛不已,并深切体会到荣华富贵的短暂和虚幻。
正当悉达多太子对人生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遇到了一位出家沙门,太子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所在,看到了熄灭痛苦,超越生死的希望——那就是修行。
《方广大庄严经》中记载:太子出北门,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车作礼问出家利益。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
太子闻后欣喜,赞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下,悉达多太子选择了出家。于是在深夜,别离了睡梦中恩爱的妻子,别离了父母,不忍说再见,却饱含对生命解脱,对生命缘起真理探寻的决绝,离开了迦毗罗卫国。
悉达多台子对以往生活的彻底告别,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家庭,放弃了世人梦寐希求的一切奢华享受,将随身衣物让车夫带回,剃除须发,托钵游行,开始一无所有的修道生涯!
出家的真正意义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家” 是什么?家是烦恼,家是执着,家是无明,家是欲望,家是苦迫,家是贪嗔痴。
什么是出家?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贪嗔痴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家是为了熄灭贪嗔痴,出家是为了灭苦,灭轮回的大苦。出家是以修行为主要工作,以熄灭贪嗔痴为主要事务,以戒定慧来庄严其身。出家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能够专心的熏修佛法。所以出家是很神圣伟大的事情。
《涅槃经》云:“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世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
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印度的这个时节,百花盛开,佛陀在此时遁入山林去追求真理,在人间最美的时节而看破无常的本性,佛陀为什么出家?是为众生而出家。
“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也要从这个虚无飘渺的世界,从这个感官、狭隘、生灭烦恼的世界里回头,让“心”做主人。
超越这个世界种种的不如意,超越低级状态的肉体的我,超越业力的束缚,感知到诸佛菩萨的存在,最终抵达生命真正的觉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生起这样的智慧。
佛陀出家日是一个殊胜的日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不论出世还是入世,学佛以修心为要。愿每一个人都能出离烦恼、生死枷锁,得到真正的大自在!
那一日

我遇见了您

法界中

如有曼陀罗花

纷纷飘散

那一日

我长跪您的座前

内心涌动的欢喜心

恍然衔接

本来的我

千世的轮回

只是为了遇见您

追随您

到达莲华的国度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全部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