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2024-06-08 08:46 居士人物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可能念了好多年,都没有什么成就。同修提到我们在求生净土,最后临终的时候见到佛来了,会不会是魔变现的?还有同修说,听人讲西方三圣来了才是真的,光是阿弥陀佛来了,就不是真的。这些说法都是很深的误解,这个疑惑一定要排除。我们之前已经讲过,我们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尊,我们念他,他就现前,这是相应。如果我们念阿弥陀佛,忽然来了药师佛,这个就不相应,那就是魔变现。你见到阿弥陀佛,或者见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你都可以放心,那些都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佛有愿力,在众生念他的心中显现出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只要众生念他,这就是缘,就能够感得阿弥陀佛来应,这个感应道交决定是不虚的,大家尽可放心,千万不要有疑惑;一起疑惑,这是个妄念,这个妄念就破坏了你念佛的清净心。

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往生净土必须要信愿具足,你在这上面起疑惑,那你的信心就不具足了;信心不具足,愿就不会恳切,你就会犹豫,这就反而会障碍你往生。所以那个魔都是心生的,佛由心生,魔也由心生,当你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佛就从你的心现出来;当你有怀疑、有夹杂、有间断,那魔就生出来,这点大家要注意。另外有同修听我之前讲到,说念佛的时候,它自自然然呈现出一些境界来,不管是好境界,还是恶境界,或者是对经教忽然有了悟处,这些统统属于妄念。为什么说妄念?因为你为它所动,这些境界本身是好境界,只要你不为它所动,这就是好境界;你为它所动,那它就是魔境界。所以遇到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动、不管,不去理它,这就是好境界,心总是住在佛号上。

今天是佛七第六天了,还剩一天半的时间,不知道大家念佛功夫到哪里了?如果还没有成片,那要赶紧用功,这还剩一天的时间,来得及,只要你提起精进。我再摘抄四首夏莲居老居士念佛的偈子来给大家做鼓励,也教大家怎么个念法,之前已经说过了,现在再补充说明。这四首偈子是过去夏老在极乐庵念佛道场所作,当时夏老亲自领导佛七,他要求参加佛七的人都是非常严格,止语闭关念佛。这四首就教我们怎么念,我给大家先念第一首。

「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连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这首偈子是教我们防范念佛可能出现的过失,这个念佛里头最忌讳的就是精神涣散,念的时候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心猿意马、昏沉掉举,这个功夫就很难得力。所以要念到字句分明,不能模糊,也不能够先快后慢,一开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就不知那个念头都想到哪去了。所以你看我们佛七打地钟,都是先慢后快,让大家的这个精神愈来愈集中,念头愈来愈专一。既无音节,又不连贯,这也是忌讳的。念佛要有节奏,这个节奏要非常的清楚,不要乱。你看我们走起路来,一步一步的,都非常均匀、非常平稳。不是走一大步,又走一小步;走一大步,一小步;快一步,慢一步,不是这样走,这样走就不稳,心就会乱。念佛也是这样,要有音节、节奏,这音律、节奏都要非常稳、又有章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一个字平均节奏这个时间都是相同,不是说「阿,阿,阿」,这就不稳了,那心就会浮躁。没有音节还不连贯,就更不好了,念几句停几句不能连成一片,那你怎么能够达到三昧?

还有心不应口,口不应心,口里虽然念,心里想别的。口上一直在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在想着明天佛七圆满了,我准备上哪去;或者想着某人对我这么好,我要去报答他;某人对我很不好,我以后要找他算帐,是非恩怨都开始起了,心不应口。声不摄念,你念佛的声音不能把你的念头收摄住,这个声音一定要把念头收住,念头就专注在你念佛的声音上,声带动你的念头念佛,念头又带出声音也是念佛,声心要相应。轻忽养识,轻忽就是散漫,念佛念得很轻率,不认真,这就养识,这是佛门里的用语。学佛要转识成智,怎么转识成智?你认真念佛,句句都不放过,这就转识成智。如果你轻忽、散漫,那不是转识,是养你的识了,让你的这个妄识愈来愈坚固,所以古德最叹息是这样的,所以修行不认真不行。如此念法,永难成片,所以我们师父上人昨天在佛七开示,给大家录了个十分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听到没有?他告诉我们,佛七当中目标就是在七天之内取得功夫成片,也就是这句佛号念成一片了,二十四小时能不中断,这就成片。你要不认认真真每一句都念好,你轻轻忽忽,那你就很难成片。要用心去念,在念佛堂里这几个小时,你很用心的念,你出去堂外,那佛号还依然在回旋,在你耳边依然在响,你就跟着这个节奏,好像惯性的往前走,一直下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这就成片了。这第一首是教我们防范念佛时候的过失。

第二首到第四首就教我们怎么个如法念佛。「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着安闲。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这是讲我们念佛的声音和心都要调试好,声要和,韵要稳,不要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你没有那种平稳的节奏,心就跟着浮动,所以心要定下来,声音要平稳。字句要念得很正、很圆满,「阿、弥、陀、佛」,你的发音要发完全,有同修念佛不完全发的,「阿弥阿弥」就这样,这就不稳了,心就会动。每一字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恳切绵密,这个心要很恳切,求阿弥陀佛早点来接我往生,你有这样的一个愿,但是不必去想,心里就念佛。昨天有同修问我,我念佛的时候,我不想阿弥陀佛来接,这算不算是没有愿?我说不算,愿是有,但是不必去想它,好比你看像中国大陆,北大、清华这是最名牌的大学,假如你现在要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你要认真备课,准备功课,要去考试。你有这个愿考上北大、清华,但是你不是老想,你老想着我要考北大、清华、我要考北大、清华,好了,你都没有时间去准备功课。你是认认真真准备功课,那就是说明你有愿,你的愿是落实在行动上,不是老在那里空想。所以真有愿求生净土,你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做功课,心很恳切,佛号绵绵密密,不让妄想夹杂进来。不仅在念佛堂里面要绵密,最重要的出去外面,走出念佛堂,功夫还要保持。

这里最重要的,沉着安闲,真正有功夫的人,一举一动都很缓慢、很沉着,不浮躁。他不浮躁,心就定下来,他能定在一句佛号上;心一浮动,佛号就会忘掉。所以你看《无量寿经》上讲,极乐世界的菩萨,「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外面看起来动作很缓慢,像大象一样,一步一步的走;但是他的内心,佛号绵绵密密,内独驶急,这个生死心切。所以念佛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要安闲、安静,闲得下来。有些同修,像见到我们师父上人,心就很激动,这是佛来了,赶紧去顶礼,赶紧去供养,这心就失去安闲了,那怎么可能成片?所以过去,虚云老和尚有一次来一个佛七道场,结果佛七道场里的人全都跑出来,来见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立刻拉下脸子来,呵斥他们,你们怎么都倒置法幢?法幢都倒过来了,换句话说,不如法。你们怎么把我推到魔那边?这扰乱你们的念佛,这就是魔。所以无论见到什么人,见到什么境界,还是安定祥和,功夫绵密不间断。另外心里别想那么多事,现在这个世间热忙人很多,天天都要做很多很多事情,那事情永远做不完。什么时候你能够闲得下来了,没事了,你这功夫就能够增进。我这几年学佛,如果别人问我到底学了什么,可能只能说,学得怎么做一个闲人,愈来愈没事。等你真的心上没事了,功夫就能成片,你还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我告诉你,永难成片。一切都随缘就好,有缘,我们就顺水推舟;无缘,念头都不动。

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声音,这佛号阿弥陀佛,把你这个心提起来,我们想佛,我们忆念西方,求生净土,心跟你的声相应,心声相依,妄念自清。所以念佛,你不要怕妄念很多,一念佛,那个妄想都止不住,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是这样。有妄想,最好就不理它,不要去琢磨,我这妄想怎么回事?这妄想哪来的?我怎么对治它?你想这些,妄想是愈想愈多。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讲,不断妄想,就是你不要想着去断妄想,「欲断妄想,去一添两」,你想断一个妄想,结果刚想断的时候已经变成两个妄想了。所以妄想不要去断,你就把你的念头集中在阿弥陀佛上,随它妄想去,它也就不妄想了。最重要的,不去理会它,妄念自然就清净下来了。

下面第三首,「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各离,合则成串。心不离佛,口不离念。如线贯珠,相续不断」。这是讲念佛就好比我们的佛珠,拿线把这珠子串起来,这佛号就好比是一颗颗珠,那个念头就像这根线,你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才成为这一串整整齐齐的佛珠。如果你线断了,散开了,那就不叫佛珠。所以我们念佛,先要把它念成串,譬如说我十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一串,这一串当中没有妄想,先这么保证。然后再来第二串,十句、十句,念十个十句就一百句,一百句都没有妄想,这一百句成片了;紧接着再继续来,一千句也没妄想,一千句成片;到一万句都没有妄想的时候,你功夫就很不错了,再进一步,你就能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心不离佛,口不离念,这个口和心相呼应,就像线贯穿着珠子相续不断。这句佛号念完,第二句佛号又起,中间不加一个妄想进来,如果偶然间插入个妄想,你立刻要觉照,你要明了这是个妄想,赶紧我们专注在佛号上,不要理会妄想,久而久之它就成串、成片。

下面第四首,「未能一心,先求专念。未能不乱,先学成片。真勤真专,功效自见。无须问人,还请自验」。《弥陀经》上教我们念佛,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很难做到,一心不乱真正把烦恼伏断,如果我们做不到,先学专念,念阿弥陀佛心要专一,用至诚恳切的心来念阿弥陀佛,排除所有其它的妄想,这是专念。没做到不乱,先学成片。不乱是烦恼真的断了,至少见思烦恼能够断,见烦恼包括五大类,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这见烦恼都断了;思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些也要断,这才叫不乱,不为烦恼所乱。我们还没做到怎么办?先学成片,就是你能把烦恼真的伏住,不让它起来了,这个功夫就足够往生西方,所以这个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之前跟大家有将玄奘大师《阿弥陀经》译本里头的经句给大家读过,他讲的这个不是一心不乱,而是专心系念,系念不乱。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只要你的心是诚恳,真愿意求生净土,你一定会系念。真勤真专,学佛念佛要真,不能搞假的,真是什么样子?一个是勤,一个是专。勤就是你精勤不懈念佛,无论苦乐忙闲都不间断,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不要怕枯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来念。专就是专一,我只是念佛,不搞其它的夹杂,其它的法门我都放下,过去可能学禅的、学密的,学很多很多经论,统统放下,我就专注在极乐世界,专注阿弥陀佛,心愈专,你就愈容易得到三昧。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到晚年给我们做示现都是统统放下,只是一句佛号,一部《弥陀经》,求生净土。像莲池大师他说的偈子,「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于他人行」。三藏十二部经典你拿去悟,我呢?我就专念《阿弥陀经》、专念阿弥陀佛,八万四千法门,我就专注在净土法门,其它都放下了。专到这个程度,你还怕不得三昧吗?所以功效自见。这个见也是通那个现,就是它自然就现出来了,自然就成就,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你不用刻意,自自然然你就成就。等你念到事一心不乱,那个见思烦恼真的就断了;再继续念下去,你能念到理一心不乱,破尘沙、破无明,等于是禅宗见性成佛的境界。无须问人,还请自验,这个念佛,自己的功夫到哪自己知道,你不去问,不要去问人我能不能往生?你要是问我,我告诉你,你不能往生。为什么?你还要问我,说明你信心不足。不要去问人,光问自己的心,是不是真相信没有怀疑?是不是真愿意求生净土,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牵挂?我的心是不是就是绵绵密密一句佛号不间断?心里没事了,没有妄念、没有杂念了,这个功夫你就决定往生。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全部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