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中国精神。】
可以说是做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给我们无数的教诲,这些教诲都是真理,可谓是历久弥新、永恒不变的,所以中国的精神实际上正是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给我们流传下来的道统。做为一个中国人,应有对中华圣贤道统一个基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自身上落实,成为一个真正有灵魂、有血肉的中国人,不愧对炎黄子孙的称号。我们果然能够在自身上落实中国精神,必定能够影响自己家庭、自己生活的小区,乃至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大学》里面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是讲天下太平,也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和谐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古人有所谓的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释、道三家的教育,儒家以孔孟为代表,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释就是佛家,是释迦牟尼佛以及祖师大德的教育。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主流,又兼容各个学派,一般我们讲有九个学派,叫九流。实际上三家同体,九流同源,互不矛盾,反而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华传统文化既是多元的文化,又是和谐的文化,而各宗各派讲的道理实际上都是同出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儒家称为道,道家也称为道,佛家称为自性、真如。雍正皇帝过去有一篇《上谕》说到,儒释道三家是「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它们的理都是同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的流露、自性的流露,而道和自性是宇宙的本体,整个宇宙由道而生,由自性变现。所以他们所提倡的修学之道,修学之道是讲修学的方法,是可以并行而不互相违背,它是兼容互补。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这样一个认知,这就不会互相排斥、甚至互相诋毁。我们应该兼收并蓄,从以三家为主的学派当中去领会中国精神,在我们自身上做起,振兴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或者说中华圣贤道统,可以说是涵盖面太广了,所谓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的汪洋大海当中,我们要提取出其中的精髓和纲领,也确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粗浅的尝试,将中华圣贤道统、中国精神来一个归纳总结,也是提纲挈领,是便于我们去学习、去认知,更重要的是去落实。我们总结了十条,这十条以儒家文化为主,兼收道家和佛家理念,分别以一到十,十个数字来代表。这些纲领、这些条目都不是我自己发明的,全都是有经典作为依据,我们只是述而不作,把它做一个会集而已。一是讲「一体」,二是「二相」,三是「三宝」,四是「四勿」,五是「五常」,六是「六和」,七是「七治」,八是「八德」,九是「九思」,十是「十义」。这十条,前面三条是叙述我们真如自性本体的,它的德能、它的现相,《大学》里面称为「明德」,佛家称为「性德」。
我们做为凡人,跟圣人其实没有两样,都具足明德,圣人有明德,我们也有明德,但是我们明德未明,圣人是明德已经显明,凡圣差别就在此地。明德上面来讲并没有缺少,圣人没有增加,凡人没有减少,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圣人能明其明德,也就是让他本性中的德能、智慧、福报能够自然流露出来,没有障碍;我们凡人有障碍,所以明德不能流露。所以《大学》教我们要「明明德」,这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是显明,怎么显明?把我们本有的明德上面的障碍去除掉,这就显明了明德。我们的本性好比是一个大放光明的宝镜,现在宝镜上落满了灰尘,它不能够照。不是说宝镜它本身不能照,宝镜还是依然能照,但是现在照不出来,不是宝镜本身的问题,是因为宝镜上面有灰尘挡住、覆盖住,这叫明德未明,没有显明。怎么样让这个宝镜重放光明?拿一块抹布去好好的把宝镜上的灰尘给擦掉,去除污染,去除灰尘,去除障碍,宝镜就能重放光明,这就叫做明其明德。所以明明德也叫修德,你得去修,你得去擦那个灰尘,才能把自己的性德显明出来。前面一二三是描述性德,既描述本性,也描述本性的相和本性的德。这一二三是从这三方面,从体、从相、从德用上面来描述,我们把它归纳到属于明德或者性德。从第四到第十,这属于修德,也叫明明德,是教我们去好好的修德。我们具体把这些条目先给大家读一读,然后我们进行比较详细的解说。
首先从性德上看,第一个是讲体,一体,这是《中庸》上开头第一句话就讲的「天命之谓性」,这是形容一体的。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更具体的描述,就是用「孝」这个字来代表一体,我们一会儿会详细说明。二相,这是《大学》里讲的本末,《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是讲我们宇宙万物这些相,宇宙它有万物万相,哪个是所有现象的根本,哪些是枝末?就好比一棵树,根本是树的根,末是枝末,包括枝干、树叶、花果。《大学》里给我们讲得很明确,以身、心为本,以家、国、天下为末。身心在佛家称为正报,家、国、天下这是讲环境,包括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这称为依报。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所以身、心为本,家、国、天下为末,当然也包括整个宇宙的环境都是末。第三是三宝,这是老子《道德经》上讲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们一会儿再说明。这一二三讲性德的部分。
从第四条开始讲修德,四是四勿,这是孔子传授给颜回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勿叫修德。五是五常,五常这是儒家讲到的五常德「仁义礼智信」。六和,这是佛家所谓「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一个团体能修六和,这个团体是最为尊贵的、最为难得的,所谓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七是七治,我们用《礼记o礼运篇》里头提到的,「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这治人七情,这个七情要去调治,哪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叫七情。我们讲的,凡待人处事接物要用理智,不能感情用事,这是治七情。八是八德,我们熟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九是九思,《论语》里面,「孔子曰:君子有九思」,所谓「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叫九思。十义,这是《礼记o礼运篇》里面提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这是给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个纲目,我们所归纳的中国精神十大纲目。如果简单的来讲,这十条可以做进一步的归纳,这是我们师父上人,我们的恩师他所提到的五常五伦、四维八德,这是中国精神;再浓缩就是孝悌,中国精神就是孝悌的精神,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之道可以说代表了中华圣贤道统,归纳起来就是孝悌而已;再归纳就是一个字,孝。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们,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你可以简单告诉他,中国文化是孝文化,所有的中国精神可以用孝字来代表,这也是我们要谈到的「一体」。
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二十四孝」里面,曾子他有一天上山砍柴,他母亲在家里。结果来了客人,母亲就着急,不知道怎么招待客人,于是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手指就很痛,结果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心就很痛,他就感到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立刻就往家里赶。回到家里才知道,原来是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对他说,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叫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让你得到感应。我们讲十指连心,这个心,母子之间的心是相通的,所以能够感应。为什么说母子之间的心是相通的?这是因为心本来是一体的,我们的心跟万物都是感通的,为什么?因为万物全是我一心变现。万物能感,我们的心就能应,我们的心有见闻觉知的功能,对于宇宙任何的事物起的变化,我们本来是应该可以感应得到,因为这是一体的。孝字代表的是一体,曾子能够纯孝,所以跟他母亲能够感通。假如我们的孝心纯到极处,不仅对自己父母,而且对一切众生都是用纯孝之心,那我们也能跟万物感通,这样才能回归本来一体的境界。所以我们先从一体来谈起。
首先我们用《中庸》开宗明义头三句来讲,《礼记o中庸篇》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这就是讲到一体的道理,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一般人容易懂的。你看《论语》当中子贡曾经评价他老师,说孔子,「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夫子的文章,也代表他能够表现出来的这些德行学问,这个可得而闻也,我们可以看到,也可以学习,可以接受;但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性和天道,这是讲宇宙的本体,子贡自己都说不可得而闻也。不是夫子不愿意说,而是这个理很深,一般人确实没有那个根器,他入不了这个境界,所以夫子讲得很少,只对个别的弟子才会谈到所谓的性与天道之学,这就是这里讲的:
【一体。】
《中庸》就是讲一体的,天命之谓性,什么叫天,什么叫命,什么叫性?这个天是天然,它本来就是的,这样的一个理叫天。不生又不灭的这种理,它属于本来状态,这是道家、儒家圣人所谓的道,佛家所谓的自性,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清净。在这个本自清净、本不生灭的自性当中,怎么又产生了宇宙万物?这是因为有动相产生,这个动相就是生灭相。什么在动?实际上是我们的心在动,念头在动,心念一动,于是就产生境界。这个境界一开始是极其细微,而在境界当中,如果我们不觉悟,我们的念头会随着境界去转,跟着境界走,念头会愈动幅度愈大、愈粗,所以境界就愈来愈粗。刚动的时候,这种相非常微细,它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佛家称为无明,因为它是虚妄生灭的根本,无明业相产生,这一动就叫命。天、命,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天是本不动摇,没有动摇的,自性;命是动了,可是命离不开天,这个生灭和不生灭和合在一起,分不开的,所谓真妄和合。真是讲自性,讲那个不生不灭的理,这个天就是讲不生不灭的;生灭的就是讲动相。这两个,一个真、一个妄,真者是不动,妄是动,两个合在一起,妄离不开真,和合而成,就叫天命。佛家用一个术语叫阿赖耶识,这成为了万法的本源,整个宇宙现象从这儿发生,它是宇宙的本体。如果不动,那就没有宇宙的现象,就是因为动了,才现宇宙。但是这个能动的、生灭的,又离不开那不生不灭的自性,真妄合起来称为阿赖耶识,这是宇宙的本体,这叫性。所以天命之谓性是这样的说法,这是夫子讲到的性与天道。他讲得很少,为什么?太难懂了,我们相信夫子也是一个得道的圣人,他对于宇宙本源已经完全明了。
我们觉得奇怪,怎么个真妄和合?闹不懂。那个不生不灭的和生灭的,那个不动的和那个动的,怎么能够合在一起做为宇宙的本源?我们举个比喻来说,譬如说水和波,这是古人常用的例子。水是讲理体,它本来无相无形,我们怎么认识水?我们从水波才能认识水,风把水吹起来,我们看到有波浪的现象,波是能动,水是讲理体,它是不动,不管是大的波浪还是小的波浪,它都是水。这些波浪代表宇宙的一切现象,此起彼伏,此处出生,彼处灭尽,生灭不已,但是总离不开水这个理体。又譬如说黄金和器皿,古人常用这个比喻,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出各种各样的器皿,有用黄金做成个杯子、做成个碗、做成个壶,或者是做成一些首饰,像戒指、项链、手镯等等,做出来的金器林林总总,种类繁多,这代表宇宙万相。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器,全是金,它离不开金,金也离不开器。你说我要找黄金,在哪儿找?就在黄金器上找,那金器不就是黄金吗?我要找那个器,器也是黄金,所有的金器全是黄金,金器离不开金。这就是讲生灭的离不开不生灭的,那个金器可生可灭,你把它做出来它就生了,你这个手镯打造出来它就生了,然后你不喜欢手镯,你把它做成一个项链,你把它熔掉,做几条项链出来,这个手镯就灭了,那个项链又生了。可是那个能生能灭的金器只是相,相上有生灭,但是理体金上没有生灭,还是纯金,它这个金的纯度并没有因为你打造的器改变而减少。所以讲宇宙一切万法,就是一切现象,全是自性,都是自性变现的,正如所有的金器都是黄金变现的一样。这是讲到天命之谓性的道理。
率性之谓道。率是顺,顺着这个性,佛家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十法界的种子,里头有善有恶、有迷有觉、有凡有圣(有凡夫还有圣人),各种种子都会有。阿赖耶识的本体来讲是自性,自性无所谓善恶,可是自性的功能它就会有善有恶;讲到天是性体,无善无恶,讲到命,这是讲功能,就有善有恶。看我们随顺天命当中,也是阿赖耶识里头善的种子还是恶的种子,如果随顺善的种子那就是善行,儒家讲君子之道;如果随顺恶的种子那就是变成恶行,就称为小人之道。所以率性之谓道,就看你顺着是什么性,是善的性还是恶的性。这个道,率性之谓道,就好像道路一样。这个道路,一个通向君子之道,通向仁的,通向圣人这样的一个境界;另外一条道,通向不仁,通向小人、凡夫这样的一个境界。但是在道上它有善恶两道,或者说仁与不仁两道,可是善和恶都是讲它的功能不同,功能不同,形成的果报也不一样,就有善道、恶道。可是这些在相上讲、在功能上讲有善有恶,不影响不生不灭的本性,本性上没有善恶。打个比方来讲,我们的本性像一个镜子,它有照外面境界的功能,镜子本身没有善恶,一个善人来了照着镜子,它就现出善的境界,这是个善人;那个善人走了,又换了个恶人来照,它就现出个恶人的境界。所现的相有善有恶,但是不影响镜子本身,镜子本身无所谓善恶,它只是能现这个功能。我们的本性也是这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是它能够顺着善种、恶种,显现善道、恶道,这叫率性之谓道。
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善恶本身无性,都是什么?缘生,随顺着阿赖耶识里头的善种、恶种造作出来的。所以圣人他明了这个道理,就帮助那些还没觉悟的凡人来修道,所以修道之谓教。修什么道?修断恶修善的道。所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反中庸就是反自性本善之道,小人反中庸就致祸乱,自己害自己,又害别人,得到不好的结果。所以圣人设教,就是帮助我们还没觉悟的这些凡人去改恶行善,最后悟道,把恶断尽了,善就圆满现前。这个善就叫本善,不是跟恶相对的善。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道,修道圆满了就回归本性,回归到我们自性第一义天,那个不生不灭的本体现前了。
所以总结概括来讲,天命之谓性,这是讲宇宙本体,真妄混合,它里面没有善恶;率性之谓道,这就出现善恶,它就有功能上的善恶不同,所以导致果报不同;修道之谓教,就是让我们断恶修善,所以圣人之教非常重要,整个《中庸》就是在修道之谓教上。《三字经》里面讲得简单,道理就是讲这个道理,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是讲天命,天是不生不灭,命是有生有灭,那叫本善,不是跟恶相对的叫本善,这是讲天命之谓性。「性相近,习相远」,性是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相近,所谓相近是没有区别,凡圣同源;但是习相远,习是什么?率性之谓道,你顺着什么样的习性,这个习性有善有恶,那就会有不同的道,有善道、有恶道,有不同的结果,有善报、有恶报。「苟不教,性乃迁」,这就需要教,那就是什么?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不接受圣贤教育,那我们习性做了主人,把我们的本性给盖覆住。就好像在一个家庭里面,主人被赶出去、挤出去,仆人当了家,性乃迁了。其实本性是没有什么可迁的,它本不动摇,这是比喻,比喻什么?习性做了主,远离了本性本善。这个远离只是近似的说法,实在讲是习性障蔽住了本性,本性的明德不能现前,起不了作用,得不到圣人的受用,变成了凡夫,凡夫是烦恼作主,烦恼变成我们的受用。这是讲一体。
所以整个圣贤教诲目标、方向,就是把我们导归到我们本有的一体上来。为什么又称为一体?刚才讲到,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这一念变现出来的,一动,念头一动,这就产生了宇宙,所以宇宙它本来是一体。是这一念当中显现出来的现象,中国人用孝这个字来代表。孝字,你看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将老一代和子一代合为一体,这是孝。那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体,这是:
【孝。】
用这时间的无始无终来代表宇宙,宇宙一切时空都是一体的,都是念头变现出来的,而且这个念头生灭速度极快。在《菩萨处胎经》里面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百千也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么多的念头。一弹指当中就有这么多的念头,每一个念头都有形,形就是我们宇宙的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识是精神现象,物质和精神统统是一念产生。所以这讲到的念,超越了唯心,也超越了唯物论,因为心与物,我们讲物质和精神,统统是念头所生,是动相。因为念念成形,每一念速度极快,一生一灭,又有第二念,生灭不已,这个念头相续不断,就产生了宇宙相续的现象。实际上它不是真正连在一起,不是相续,它是相似的相续。因为每一念所现的宇宙的相都是独立的,前念不是后念,两个念头之间是隔开,分开的,独立的,尽管时间非常短暂,但是都是前念灭了后念才生。所以,前念所变现的宇宙灭了之后,第二个念头所变现的宇宙才会有生,生出来。像我们人作梦一样,因为有念头就有梦境,而这梦境是我们念念在生灭而产生的虚幻境界相。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个事实,为什么?因为它生灭速度太快,所谓随处出生,随处灭尽。
你看,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电影的底片被投映到银幕上,一秒钟换二十四张底片,我们在银幕上就看到了是一个相续的现象,情节非常逼真。这是我们眼睛被蒙骗了,不知道影片那个底片它是一格一格断开的,前面一格跟后面一格没有关系,独立,各个独立。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却被蒙蔽了,因为它的生灭是一秒钟生灭二十四次,它一秒钟二十四格底片过去就把我们眼睛给蒙骗了。那如果说一弹指,一弹指大概是四分之一秒,就在四分之一秒里面已经有了三百二十万亿次的生灭,那我们怎么能够看出现前的现象是假相?所以不知道这个宇宙真的是我们念头变现的假相,对这个一体就没有感觉。
所以我们明了了之后,对于宇宙的任何人、任何物都要爱他,为什么?这是你的,你念头变现的境界,跟你就是一不是二,爱他们就是爱自己。能够入这个境界,你就是圣人,你这叫做尽孝,孝就代表一体。所以,「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我们要明了这个孝是圣人境界,你把孝做到了极致。先从跟父母一体开始修起,最后对一切人,乃至一切众生。众生包括有情的众生和无情的众生,有情众生是指动物,有血有肉的,有感情、有生命;无情众生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统统是你心所变现的,你的念头所生,所以要爱它们。这就是儒家讲的仁,仁最高境界就是入这一体的境界。古人讲「仁者无敌」,敌就是对立,仁者心中没有对立。为什么?因为他明了整个宇宙就是自己一身,一体,自己一身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身外无物,物外无身。这个身是什么?心所变现,所谓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境是境界,境界就是你的心,全是你的心变现的。就好像作梦一样,梦境哪来的?梦境是你作梦的心变现,那没有心,你何来有梦境?找不到梦境,所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整个境界就是自己,自他不二,全他即自,全境即心,这是儒释道三家讲到的我们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本来面目。这是我们要修的目标,孔子说的志于道,立志得道,就是入这个境界。
为了更深入和明了去体会这个一体的境界,我们要讲到二相,这是第二部分:
【二相。】
二相讲:
【本末。】
这是《大学》里面讲的,什么是本?
【身心是本。】
什么是末?
【家国天下是末。】
《大学》里面告诉我们,要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会问,本来这宇宙是一体的,那何来有本末,这本末怎么解?这是因为什么?当我们迷失了明德之后,就起心动念,这产生动相,于是就幻化出所谓的身、家、国、天下,这些都称为物,物有本末。本来是没有本末之分的,都是一体,但是因为迷了,圣人就顺我们的迷情,给我们辨别本末,目的是为了什么?让我们返迷归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这个过程就叫事,所以这个事是修行之事,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既然迷了,于是就有本末之分,在修学上就有终始,终就是后,始是要先,修学有个先后。这要知道终始,就是知其先后则近道矣,近道就是逐渐逐渐归向道。
《大学》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管你是什么人,天子是人中最尊贵的,庶人是平民老百姓,一个普通人,全都是以修身为本。为什么?因为身是物之本,宇宙万物根本是自己一身。在天子角度来讲,天下是天子一身为本,一身是天下的根本;对于一个庶人而讲,一个普通人来讲,道理是一样,庶人的天下,也是以这个庶人之身为本,天下为末。《大学》里面讲的,修身在正其心,在诚其意,在致其知,致知、诚意、正心,都是讲心上的功夫。修身又是以修心为本,修身就是修心,身和心它是不二的。所以我们用身心做根本,《大学》里讲的正心、修身,这是修行的根本,这是因为知其本了,知道哪个是根本,所以从根本修。它不从家、国、天下开始修,我们现在讲的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和谐?修自己一身。《大学》里面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根本乱了,根本是什么?自己身没有修,我们自己德行不够,就想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末治,末是家国天下,治是安定和谐。我们身不修,怎么能够让家国天下和谐?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否矣,就是不可能做到。所以《大学》讲「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厚是讲什么?责躬应该厚,自己责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要严格,这是厚;所薄,是对别人要宽厚,薄就是薄责的意思。如果对自己责躬宜厚,但是对自己薄责,就是宽了,所谓严以律人去了、宽以待己了,这就是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倒过来了。未之有也,那怎么可能和谐世界?所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本是什么?知万物以自己身心为本,这叫知本。你知不知道本?
我们很多父母带孩子学习传统文化,都觉得有个困扰,孩子学了《弟子规》,背了四书五经,结果更傲慢、更不听话。不学还好,一学,自己还觉得了不起,连父母都不看到眼里了。怎么回事,学偏了吗?对,是学偏了。这是什么?没从本上修,这是父母教学理念有偏差。父母在这一家里面是本,孩子是我们的末,我要先修身。《弟子规》怎么学?我要把《弟子规》里面的内容我都做到,表演给孩子看,正己化人,他就能够归善了。所以我要从我根本修,我不能够一味让孩子背、让孩子学,自己不学带不出来的,你不知本,家是以你自身为本。你明白这个道理,再继续扩展,这个国家、这个天下,都是以自身为本。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就是庶人,就是我,一个平民老百姓。和谐世界要从我做起,我能够把身修好、把心修和谐,我心中没有对立、没有冲突、没有矛盾,这外面的世界也就和平,这叫知本。除了自己身心以外,没有这个身心之外的宇宙,这叫知之至也。知道最究竟的就是知这个,自己身心跟天下、跟宇宙是一不是二,自己心一转过来,境界跟着转。
在过去我们看到一个小故事,讲一个都市当中,一个女子搬到了大楼里头,一个公寓里面住下来。这个高楼大厦里面住了不少户人家,跟这个女子隔壁的一家邻居,母亲是单亲,带着几个孩子。这个女子是一个白领阶层,单身的女子,工作也很忙,不愿意跟邻居交往。而且发现这家邻居很穷,这母亲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经济困难。这女子她有一种比较势利的心,她不愿意跟这家来接触,总担心这家会占她的便宜,所以离得它远远的。有一天晚上,大楼突然停了电,整个楼黑了,很安静,这个单身女子在家里就觉得心里有点毛骨悚然,黑乎乎的,这要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怎么办?正在此时此刻,听到有人叫门,这下把她吓了一惊,一听,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在叫门。门外这个孩子声音说:「姐姐,我妈妈要我来问问妳,妳有没有蜡烛?」这个女子一听,立刻起了个念头,这一家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停了电还要问我要蜡烛,我不可以借给她,第一次借给她了,以后她老找我麻烦怎么办?你看她起这个心,所以她就很大声的回绝说:「没有!」结果门外的孩子又发声,又讲话了,说:「姐姐,我母亲知道妳家里可能没蜡烛,现在停电了,让我给您送两根蜡烛来。」这话音刚落,那女子觉得羞愧不已,怎么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虽然家里穷,但是还能有这个爱心,自己简直是势利小人!她很羞愧,立刻打开门拥抱这个孩子。从此,这两家就成为好朋友,这个女子也很乐意跟这邻居家来往,她看到邻居这一家是好人。
邻居怎么突然在她心目中变成好人的?因为这个女子她的念头变了,一转,坏人成为好人,小人成为君子。我们讲,从这个女子的角度来看,这个小区、这些邻居都是环境,环境是末,这个女子身心是本,她是正报,外面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她这念头,原来是以为这家是小人,是贪小便宜的人,不跟她来往,于是就跟她隔得很远,确确实实这家对她来讲就变成小人了;后来这念头一动,有个缘,这机会当中她变了,她受教育了,一受了教育,念头一转,把他们当作好人,于是他们真的就是好人,依报随着正报转。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去体会本末的道理,然后我们要知本。知本是什么?先要从不怀疑人、不跟人对立做起,内心里面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人都是君子,一切人都是圣贤。你要果然内心当中看一切人是圣贤,那恭喜你,你也成圣贤了。你的境界,你的环境,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都是大同世界的环境,佛家讲的极乐世界的环境,依报随着正报转,境由心转。
我再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更加能够体会。这是一个小小的传说,我们先不管它是真还是假,要从这个故事当中体会里头的道理。在过去有一个傻子,也不叫傻子,就是他非常的老实厚道,从不怀疑人,人家看他有点傻,常常会捉弄他、骗他,但是他甘愿吃亏,绝不把人看成坏人。有一天,他听说能够学道成仙,他很想去学道,到处去寻问,哪里能够学道,哪里能够成仙?遇到一个财主,这个财主是一个坏人,心狠手辣,看到这傻子这么笨、这么可爱,他就想要好好的去捉弄他,占他的便宜。所以就跟这个傻子说,你跟我来学,我有成仙之法,但是你要学有条件,必须在我家里做三年苦工,表现良好,我才能够传授成仙之法。这个老实人听了之后很高兴,就拜师,果然按照约定给这个财主打工,三年当中吃了不少苦,但是任劳任怨。三年期满,这个老实人就跟财主说,师父,三年已经到了,可不可以请您现在传授我成仙之法?这财主暗自心里偷笑:这真是傻瓜蛋,好,我就成全你!于是就带着这个老实人上到了后山,到没有人烟的地方,看到有个悬崖上面长了一棵松树,这松树长到悬崖外头去。然后财主跟这个老实人讲,说这样,你现在就爬上树,我教你,你听我喊一二三,你就往外跳,你就能成仙了。这老实人完全不怀疑,于是就爬上树,财主就喊:一二三。结果这个老实人真的就往下跳,那悬崖很高,这一跳奇迹发生,他真的腾空而去,成仙去了。这可把财主看傻眼了,他想,难道我这是歪打正着,这棵树莫非真的是一棵帮我成仙的树吗?我要试一试。所以他也爬上树,自己喊一二三,就往外跳,结果就跳入了万丈深渊,摔死了。
你看,这两个人两个境界,两个后果。在这个老实人心目中,他没有坏人,全是好人。道家讲的,成仙要修三千善事,为什么要修三千善事?就是让我们念头转成纯善,纯善的心里没有恶人,没有坏人,没有坏事,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这叫纯善。我心里还看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好,那心不是纯善,不能成仙。这个老实人心地纯善,他能成仙,境由心转,他已经是仙人的心了,产生的就是仙境。在他心目中,财主也是他的一个良师,真的一点怀疑都没有,心里绝对没有对立、不平。那财主心里面他是个恶念,他欺负人、捉弄人、害人,这一个念头变现的境界就是让他摔死,这叫自作自受。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我们就要体会,修身才叫根本学问,而能够知道这一身跟外面一切境界是一不是二,所以身修好了,外面境界也就美善,这叫知之至也。《吕氏春秋》当中讲到,「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声善则响善也;善影者不于影于形,形正则影正;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身正则天下治」。这个道理讲得很明白,凡事之本,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都是身,所以必先治身。身是物之本,所以治身是事之先,你叫知本了,你就知先后,你才能叫近道。过去古圣先王都是修自己身,也就是下诚意正心的功夫,所以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用我们现在话来讲,自己身心和谐了,就能和谐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身心怎么样和谐?《大学》里面讲得好,「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好乐是贪;忿懥,我们讲忿怒,这是瞋;恐惧忧虑,这是属于痴,愚痴,愚痴才有恐惧、才会忧患。所以贪瞋痴使得我们身心不正。我们如何治其身?就是把贪瞋痴去除掉,断烦恼就是断贪瞋痴,贪瞋痴断掉,身就修好了;身修好了,你再一看,天下治。所以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响者就是善于或者说改善回响的人。响是怎么来的?因为有声,你在山谷里头喊一声,就听到山谷有回响,响是应声的。我想这个响(回响)高声一点,那我要提高我的声音,我喊一声我提高调,这回响也就高调,我要低调的声音,那个回响也低调,他不会说改变那个回响,他是改变自己的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也是这个道理,影必随形,你影子完全是形的一种体现,你的形体胖影子就胖,形体瘦影子就瘦,所以要改善影子,就要改善自己形体。用这两个比喻,用声应响、影随形来比喻什么?为天下者,为天下事,我们现在讲要和谐世界的人(谁去做?不能够推给别人,我要承当,我来做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不是你要出去改善外面的天下,改变环境,不是,先改变自己身心,自己做好样子,处处都是与明德相应,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做世间最好的样子。你再一看,世间人全是你的影子、你的回响,你正己必定化人。
从因果的角度来讲,因是我们这个身心,我们的心行的造作,造作的善恶必定感得我们境界的善恶果报。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尚书》里面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吉祥和祸殃都是自己心行的感召,心善行善你感召的是吉祥,心行不善感召的就是灾殃。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大学者纪晓岚,《四库全书》是他负责编订的,而且他给乾隆皇帝编了《四库全书荟要》,那真有学问。他有一个《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很多真人真事,里面讲到了他家乡河北献县的一个事情。说这个县有一个捕快,我们讲有一个当差的,叫范长。这个差役有一次跟同伴一起抓一个江洋大盗,要捉他,但是他又逃跑了,只捉到这个盗贼的妻子,于是就把这个妻子押解到衙门。到了衙门,这个捕快叫范长,他的同伴看到这个盗贼的妻子有几分姿色,所以就调戏她,这个妇人因为害怕被鞭打,也不敢出声求救,也不敢挣扎,只好随着被他污辱。这个捕快得寸进尺,要把她的衣服都解开,这个时候正好被范长看到,范长就大怒说:「谁没有妻女,谁能保证自己的妻女不会遭逢患难,落入他人之手?你今天这么做,难道不怕报应吗?你要敢这么做,我立刻去告官!」这时候他同伴也就不敢非礼了。就在这一天,没想到范长的家人,他的女儿嫁给了附近的一个农民,结果那天晚上有盗匪去抢劫他女儿一家,被盗匪捉住,盗匪也要对范长的女儿进行非礼。结果,就是这个盗贼里头有一个盗匪打抱不平,也大声的呵止,不允许同伴去做非礼之事,所以范长的女儿得以幸免。这个事情跟范长呵退他同伴是发生在同一天晚上,两个事情中间只隔了一个多时辰,同在一天晚上发生这两桩事情。第二天范长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仰望星空,自己心里不觉非常惊惧,感到很惊惧,这个因果报应实在是太明显了!如果当初,昨天晚上范长没有喝退他同伴,可能他自己的女儿就遭非礼了。我们就晓得,范长一念善,善心感得环境也善,这叫什么?转祸为福。如果当时他没生起这个善心,可能就遭了灾殃。这《尚书》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不就说得很明显吗?这是真人真事。
所以家国天下,任何的事情发生都跟自己身心有联系,都是自己身心的感召。心是讲念头,身是讲行为,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着我们依报环境的善恶,怎么能够胡作非为,怎么能够胡思乱想?一言一行如果不善,这都等于自己损伤自己,因为自己跟天下是一体的。《礼记o祭义》里面就说到,「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我们宰杀生命、砍伐树木,不以其时,就是没有按照礼,做了就是不善,不善就是不孝;乃至于这细节上有一点点不合礼,跟善不相应的,这都是破坏了一体,破坏一体就是不孝。
刚才讲到的一体,用孝字来代表。明了二相,知道身心是根本,要和谐天下、和谐宇宙,必须从根本修起,这才能回归一体。一体当中起二相,二相,是因为刚才讲到的有念头才有二相。那么用,符合这一体之用,我们讲:
【三宝。】
『三宝』是性德的作用,从体起用。老子《道德经》里面讲: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德经》上讲这个。老子是圣人,圣人有三宝,三件宝物,这三宝是什么?一体的三宝,就是性德。持而宝之,就是不失性德。这三个性德表示三大类,概括的说,性德实际上是无量无边,简而言之就是三大类。一个叫『慈』,慈是仁慈,仁慈能够包含万物,像慈母生育婴儿,生养万物。俭,第二个是『俭』,俭是什么?有而不敢尽用,这叫俭,我们讲节俭,节俭是什么?你有,但是你不把它用光,你保留,这是性德。
不敢为天下先,是讲谦德,待人处事接物以谦卑的心,虚怀若谷,没有跟人对立,更不跟人竞争,不争利,只有让。为什么要让?因为圣人明了宇宙万物都是一个自己,所以他这个仁慈心能够包容生养万物,他处处谦卑去让别人。那些凡人,没明白、没觉悟的,他就会争,他有人我的对立,所以会争,这个利益不是我的就是你的,所以要跟你竞争。圣人只有让,没有争,知道都是自己,哪一物不是自己?所以他能慈故能勇,因为仁者无敌,没有敌对,没有敌对所以就莫能胜,这叫勇。你能够把他的身命给夺去,但是你不会让他生烦恼,你不能胜他,你不能屈服他,他仁者是无敌。你即使把他杀了、害了,他绝对没有怨恨心,他只知道,因为你在迷,你没有悟,你不明白人我一体,你是极端迷惑颠倒,你很可怜。所以圣人只会怜悯人,不会怨恨人,只会救度别人,绝不会舍弃别人,慈故能勇,这叫大勇、无畏,死都不怕,当然是无畏,一片仁慈,没有对立。俭故能广,节俭是什么?是心常自足,知足常乐,他有余而不用,所以他能够很宽裕,广是讲他宽裕,他多。实在讲,你明白了之后,就知道整个宇宙是你的,你何必要争?你不争你就有慈,虽然说整个宇宙是你的,但是你用起来只用一点点,我不浪费,我节俭,那我所拥有的就很多,是无量的。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器,是讲一切万物都叫器;器长,就是一切物当中最上的、最尊贵的。你看,你愈谦卑,你反而是愈尊贵,愈傲慢的人反而是愈低贱。圣人谦卑,他能做到什么?人我一体,他从不会在人前。为什么?因为人我是一不是二,他心中绝没有说我要超前别人的念头,没有超前的念头,只会相让。能相让实际上是什么?这个人就被人推为是圣人。像大舜,他就是处处谦让,让着自己的父母,父母用什么手段去折磨他,他都能做到忍让,而不改变他的仁慈,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做到了,所以尧帝把他请出来做天子,他这就是人中最尊贵了。孔子说他是「德为圣人,尊为天子」。
我们来看汉朝汉文帝也是这样,「二十四孝」里面有他,文帝亲尝汤药。他母亲薄太后生病,文帝日夜守候在母亲床前,所谓「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连眼皮都不耷拉下来,就是不睡觉。凡是有汤药的时候,先自己尝一尝,看看这个火候够了没有,会不会太热或者太凉了,然后再给母亲喂药。《弟子规》上讲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一做做了三年,至孝。《论语》里面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为仁之本,慈就是讲仁德,仁慈,你怎么来修你的仁慈心?先修孝悌。对于父母有这样的慈孝,他能够对一切万民都用这个慈孝的心,所以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非常体恤百姓,选贤任能,重视农业生产,降低赋税,做了大量的利民的工作,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你看他把孝心推广对万民,这就是慈,而慈的根本在于孝。汉文帝节俭也是著称于史册,他虽为帝王,但是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他平日穿的衣服都没有刺绣,只是黑绢黑布,跟我们现在佛门里面居士穿的海青就是一个样子的,海青就是汉朝的礼服,宽袍大袖。古代皇帝都在海青上面刺有刺绣,表示自己的身分,汉文帝他只穿素色,就是黑色的,用黑绢做的衣服。他自己最宠爱的夫人,帐缦都是用无花的素布,穿的衣服,衣裙不能够拖到地上,用布非常节俭。有一次汉文帝想要建一座露台,就是没有屋顶的一个瞭望台,当他知道要构建这个露台需要花费黄金一百金,于是他就决定取消这个计划,说这笔经费相当于中产之家十家的财产,这未免是太浪费了,还是不建的好。
汉文帝最后为自己立的遗言说,在自己过世以后,举行丧礼的时候,所用的车马和仪仗队都不可以铺张浪费,参加丧礼的人头上戴的白布宽度不能超过三寸,服丧期间穿的孝服也要尽量的短,孝服必须要有,这是丧礼,但是不可以铺张浪费。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不准给自己建过大的陵墓,这都是文帝节俭之处。不敢为天下先,他也做得很好,这是谦德。汉文帝因为他出身并不算是特别显贵,他的母亲是汉高祖刘邦的一个宫女,薄太后以前是个宫女,刘邦对于薄太后本身是很疏远,很少招幸她,正因为如此,薄太后当时就可以逃脱了吕后的迫害。我们知道历史上刘邦晚年是吕后专权,当时吕后她是一个非常有嫉妒心的女人,嫉妒后宫,残害了不少人,吕氏专权也使得汉朝基业有动摇。后来一些老臣合作,在吕后去世以后就歼灭了吕氏家族的这些势力。要找一个皇帝,当时很多的皇子都已经过世了,大家就在商量推选谁做皇帝?就想到汉文帝,当时汉文帝跟他的母亲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他也不出来,不敢为天下先,从来不去跟人家争权,所以老臣们反倒觉得他挺好。本来地位低下,又不是出身于正宫,是一个宫女所生,应该来讲比较不太容易迫害功臣,而且又听闻汉文帝以仁孝著称,所以就推举他出来做皇帝,汉文帝就是这样被推上台的。所以你看看,能够不敢为天下先的人,反而成为尊贵的人,而自己能够仁慈,能够节俭,就成为历史上一代明君,造福百姓。
所以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性德,你能随顺性德而修,你就能够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三者又是以慈为主,慈为根本,而慈又是以孝为根本。所以老子《道德经》它也是重视修德,它不是光在那里谈玄说妙,它是重真实功夫,切于人事,实际上也是让我们容易落实的,它不是一个玄学。如果把《道德经》看作是玄学,好像高不可及的一本圣经,而不能够去身体力行,那怎么能得到受用?所以传统文化重视行门。刚才讲到的慈,这个慈就有不可思议的善果。
刚才提到的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头还记载一个故事,这是讲纪晓岚在年幼的时候,在他家乡那里有一个庄园,庄园有几个楼台可以登楼远望,看到下面的河,下面叫渭河,他们家人常常在夏季的时候登楼乘凉避暑。有一天纪晓岚就在窗前眺望,忽然看到有几十个男男女女登上了一条渡船,这船已经解开了缆绳,准备起程,突然之间就看到船上有一个人对一个老者奋力挥拳,把这个老者击落到水里头,这岸边幸亏是浅水,这老人被打到船下,掉到水里当然全身都湿了。这水不高,大概是膝盖这么高,他就坐在那个地方正在挣扎,非常愤怒,指着船上那个人破口大骂。但这时候船已经离岸了,向河中央走去,当时正是大雨,渭河水暴涨,水势也很凶。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有一艘运粮的船,它的帆全部鼓起来了,顺流而下,所以像一支箭一样,一下子就撞到了刚才那条渡船上,那个渡船一下就撞得粉碎,船上几十人全都落水,没有一个幸免于难。就唯有这个被打下来的老人幸存了性命。这老人就呆呆的看着这一幕,这就合掌念阿弥陀佛,幸亏自己被打下船来,要不然自己也就丧命了。有人就问这个老人家,你要到哪儿去?老人家说,我昨天听说我的一个族弟得了人家二十两银子,就要把自己家的童养媳卖给别人做小老婆,而且听说已经立下字据。我是于心不忍,所以赶紧把自己几亩薄田押给别人,换来二十两银子,希望把那个女孩子赎回来,我现在赶着上船是到那边,没想到今天遇到这个事。大家听了之后,都称赞这个老人家的仁慈,都说,恐怕你挨这一拳,是神明借那小子的手来打你,把你打下船,不让你遭难。所以大家然后再张罗着找了一艘渡船,把老者送过河去了。从这里我们看到,这老者一念仁慈,要知道境界就变得仁慈,全体皆是仁慈,仁慈的人怎么会遭难?
我们要晓得一体,你就知道境由心转,境就是心,心就是境,自己一念慈心生起来,整个境界都是一片仁慈,都是祥和的,化解灾难。我们现在看到这世间,这地球也不少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溶化,有洪水、有海啸、有地震、有火山爆发等等诸多的灾难,还有人为的战争、恐怖活动等等,这些天灾人祸归根到柢从哪来的?还是我们心念变现出来的。如何化解?还是要从根本修,根本是我们身心。所以我们要帮助世间消灾免难,从我自己做起,我的心要修慈心,化解这世间一切天灾人祸。这桩事情,对一个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来讲,他不会求别人,他一定反求诸己,他不要求境界去改变,他只要求自己身心的改变。身心改了,外面境界就改了,这叫知本,这是以修身为本。
现在我们看到这世间最需要的就是慈、俭和谦。大众,你看这一般人都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是损人利己,那就不慈,慈是仁,仁者爱人,现在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现在人骄奢淫逸,非常奢侈,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所以我们要修俭,俭以养德;现在人傲慢,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我们要修不敢为天下先的谦德。用我们的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这些德行,去感化世人,这才是真正消灾免难之道。所以今天我们把中国精神前面三条,一、二、三,性德的部分,给大家做了一个开解,我们真正了解之后,这是悟了,悟后得起修,要振兴自己的中国精神。明天我们给大家报告修德部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