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用彤《唐贤首国师墨宝》是法藏大师致新罗法师义湘书。法藏致书不知在何年,墨迹年岁磨损不可读。据浮石本碑,义湘,唐高祖武德八年(625)生,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入唐,总章元年(668),其师智俨迁化,咸亨..
◎ 汤用彤
《唐贤首国师墨宝》是法藏大师致新罗法师义湘书。
法藏致书不知在何年,墨迹年岁磨损不可读。据浮石本碑,义湘,唐高祖武德八年(625)生,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入唐,总章元年(668),其师智俨迁化,咸亨二年(670)义湘还新罗,其离长安或在此前一年。书中谓别来二十余年,致书应在武则天长寿(692-694)之后。别幅中之《华严梵语》当系译八十卷本时所作,则致书最早亦在圣历二年(699)也。
义湘出家后,于永徽元年(650),与元晓同伴欲西来,至高丽,有难而返。龙朔元年,又相与浮海至登州(今烟台),终俱趋长安。元晓就玄奘法师受学。义湘在终南山至相寺,就智俨三藏综习《华严经》,盖与康居沙门法藏同门也。
智俨,中国华严宗之创始者也。华严无尽缘起、十玄门、六相圆融、五教分齐之说,据《华严经传记》所载,似均出于智俨。《传记》是法藏所撰,经其门人稍加修治。
法藏乃智俨门人,其说当较晚唐圭峰宗密推杜顺为初祖者为可信。智俨虽因神僧杜顺之请而出家,然学华严则在至相寺智正法师所。智正广学善讲,而杜顺则未尝以义学见称。
后世所传之杜顺撰述,道宣《续高僧传》及《华严经传记》皆不著录。道宣尝在终南山,与杜顺所居(长安南义善寺)不远。《续高僧传》终于贞观十九年,上距神僧卒年只五载,而不言杜顺曾著书,可见其不确也。
《华严经》之研究,盖亦起于萧梁之末。在南方三论学者,摄山(栖霞山)相承,并讲大经;北土地论师人,更精研斯典。地论元匠慧光僧统之后裔有昙迁法师者,先学北之地论,后开南之摄论,而且究心华严者也。
当时华严与摄论、唯识之学,盖互有密切之关系也。玄奘门下,唯识之学,可分为二大派:一为窥基,一为圆测。圆测属新罗王族,立学与华严实相近。而元晓亦著华严章疏颇多。窥基之弟子淄州沼,尝驳圆测门下道证之说。道证亦有疑为新罗人者。而其后有新罗太贤,著述亦不废圆测之学,故在海东,法相宗盖亦深有契于华严宗义也。
隋末唐初,海东之来华者,深注意华严之教。慈藏法师游于五台山。五台相传为文殊道场,贤首宗名山也。慈藏之来谓已慕华严教化。慈藏归后,不久而义湘偕元晓入唐。二人均重华严。又至相寺智俨十圣弟子别有智通者,亦新罗人。或华严已为东方当时所风尚也。
义湘归国后,常往太伯山浮石寺(海东之人故称之日浮石尊者),为新罗文武王所重。其著述见于《义天录》、《东域传灯录》、《宋僧传》者颇多,现存者亦有数种。敷扬华严,相传颇著灵感。
法藏致义湘书中曰:是知如来灭后,光辉佛日,再转法轮,令法久住者,其唯法师矣。推崇可谓备至。
华严经典虽源出天竺,行于于阗,但贤首宗实震旦之学。法藏为西域康居人,义湘为海东新罗人,共学于中国天水赵氏至相和尚之门。其后法藏在华推为华严三祖,而义湘谓是海东华严初祖,诚异数也。
虽烟云万里,海陆千重,而两师间犹复互相投赠,深致拳拳。此《墨宝》者不但书家欣赏爱玩,吾人读此,缅怀旧日一大事因缘,亦应为之低徊不已也。
摘自《汤用彤文集》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