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别人的苦处,包容无心之失

2024-07-31 08:21 佛学文库

理解别人的苦处,包容无心之失◎ 墨 墨体谅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实际上也是自我心理的解脱和排遣。体谅了别人,就等于释放了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尊重,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宽容与尊重。管鲍之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理解别人的苦处,包容无心之失

◎ 墨 墨

体谅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实际上也是自我心理的解脱和排遣。体谅了别人,就等于释放了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尊重,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宽容与尊重。

管鲍之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鲍叔牙对管仲的宽容和谅解成就了一位名相,他们的友谊也被世人所敬仰、传颂。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却临阵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他人。

宽容和理解是我们都渴望得到的,而要想得到必先做到,所以,对许多事情不要太敏感、太在意,要在学会宽容和理解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要以最大的宽容和谅解去对待生活,以最好的心态处理好每一件事。在事情不尽如人意时,不要产生怨恨,给自己以平静,给别人以宽容,相信生活会更好。

北宋时有个叫韩琦的人,他器量过人,生性淳朴、厚道,对于个人的小事不计得失。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出土的玉杯,这两只玉杯表里毫无瑕疵,是稀世珍宝。韩琦非常珍爱,送给献宝人许多银子。每次大宴宾客时,总要专设一桌,铺上锦缎,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结果有一次在劝酒时,玉杯被一个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在座的官员惊呆了,碰坏玉杯的官吏也吓傻了,趴在地上请求治罪。可韩琦却毫不动容,笑着对宾客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有一定的时数,该有时它献出来了,该坏时谁也保不住。韩琦又转过身对趴在地上的官吏说:你偶然失手,并非故意的,有什么罪呢?这番话说得十分精彩!玉杯已经打碎,无论怎样也不能复原,责骂、痛打一顿肇事者,徒然多了一个仇人,众位宾客也会十分尴尬,好端端的一场聚会就会不欢而散,也会大大有损自己的形象。而韩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众人的赞叹,而肇事者对他更是感激涕零,恐怕给他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了。

韩琦的一生处于危险之地,而又一次次地化险为夷,处于不败之地。这是为什么呢?正如他自己所说:天下之事,没有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不这样,连一天也过不下去。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时,也要以诚相待。只不过知道他是小人,就同他少来往罢了。

人人都会犯错,只要是无心的过失,不妨抱之以宽容,放别人一马,对方也会感念你的恩德。有时候木已成舟的局面无法改变,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解决的方法。放宽心,宽容一点不失为一种良策。宽容不仅能求得心安,而且能让自己的道路更加顺畅。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说真实的言辞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不真实。接受批评是需要勇气的,能够听得进不中听的批评意见的人,一定都是胸襟豁达的聪明人。因为勇于接受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纵观我国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能够从善如流,大度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因此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刘邦进入秦宫后,见宫殿高大雄伟,美女、珠宝不计其数,心中产生了羡慕之情,想全部据为己有。大将樊哙劝刘邦最好不要这样做,刘邦很不高兴。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之所以不得人心,失去天下,原因就在于他穷奢极欲。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那样享乐,岂不坏了大事?樊哙的话可是忠言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您还是听樊哙的劝告吧!刘邦听了深有感触,立即采纳了樊哙的意见。接着,刘邦又传令废除秦朝苛法,还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不仅分毫未动秦宫的财宝,而且撤守灞上,深得秦人的拥护。

刘邦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项羽并取得天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虚怀若谷,能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正是个体和组织得以健康成长的重要品德。这种知错必改的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都应该接受善意的批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往往是错的时候比对的时候多。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评一个人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的。一般而言,人们都喜欢听好话,而不愿意听批评意见,有些人还会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还需指出的是,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出批评意见,而根本不会去说不值得批评的人,懒得冒被人仇视的风险。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弟子耕柱之间的一则故事,就很值得一读。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是,他总是被墨子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许多门生之中,耕柱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但他却偏偏经常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门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劲,以至于要时常被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很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导与匡正。

听了墨子的这番话,耕柱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评为耻,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成为墨子的继承人。

有时别人的批评不是对我们个人的不满,而是对我们做事的不满,他们的批评是对我们做事的建议,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挑剔。善意的批评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和缺点,以便能逐步弥补和改掉它们,不断去完善自己。对于别人的批评和反驳,我们应当抱之以宽容,万不可怒颜相向。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人只会使自己更加狭隘,不虚心接受别人批评的人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远。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都应当感谢那些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摘自《每天学点佛学智慧》

更新于:3个月前
1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