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知识劫是梵文的音略,意译为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就是形容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后被用来解释世界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周期。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很多,有小劫、大劫、磐石劫等等。《璎..
◎ 善知识
劫是梵文的音略,意译为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就是形容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后被用来解释世界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周期。
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很多,有小劫、大劫、磐石劫等等。《璎珞经佛母品》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用一件薄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
《法苑珠林》里说八十小劫,名一大劫。如果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时间久远无法想象。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年平等。表明再长的时间也可在一念之间就达到了。
劫的时间概念还引申到空间范畴,一大劫中包括了世界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词语中浩劫、劫难等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
在佛教中,劫产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人类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力量,佛教认为在人的恶业和善业下会产生不同的劫变。
总之,劫的时间悠长,算数难以计量。佛教对于时间的观念常常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和毁灭的过程。
摘自《佛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