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2025-01-22 08:43 佛学文库

◎黄心川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后,东亚某些地区虽然还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但总的政治经济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东亚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东亚经济的发展究竟与它的历史文化..

◎黄心川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后,东亚某些地区虽然还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但总的政治经济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东亚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东亚经济的发展究竟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什么关系?有人认为在冷战以后,亚洲的民族宗教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文明正在作为国家或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亚洲的价值观形成了使东亚社会实现经济繁荣、进步、公民关系和谐以及法律秩序的基础。亚洲最重要的文化传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和发生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东北亚地区进入近代以后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虽然不能说完全融合了起来,但已形成混合的基础。从印度南传的小乘佛教对东南亚地区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总之,佛教对亚洲地区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价值系统、伦理道德思想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佛教理论中最重要和核心的思想是非暴力或不杀,和平构成了佛教实践主体的本质。梵文中Sānti(和平)是爱好和平的印度人民和各宗教的共识。《奥义书》宣传梵我一如的思想,认为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大我与小我的融合一体,大我和小我的辩证关系用在国家之间和国家与人民之间就是平等相处,圆融无碍。只有抑制了小我,文明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印度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都宣传非暴力或不杀思想。佛教使之成为基本戒律之一。佛教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所引起的,而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于是才有了贪的行为,掠夺和战争是贪的具体表现。佛教教导人们不要去伤害生灵,要消灭自己的贪欲,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和平共处。佛教还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压迫,这些平等慈悲的思想构成了和平思想的基石。佛教的非暴力、和平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重视人的生命,正视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价值,这就激发了个人的潜在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和家庭之间、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了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但必须指出:佛教的非暴力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滥用,在佛教的和平思想内涵中包括了慈悲不杀和惩罚恶人的二个方面,这也是佛教不二法门的具体运用。

佛教的慈悲不杀、抑制个人贪欲,小我服从大我、和平共处等保证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因而成为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摘自《宗教关切世界和平》

更新于:16小时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