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一集)

2024-07-25 08:39 居士人物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我们上一次还是讲到「泛爱众」这一章的《弟子规》,在这章里面有一句经文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是教诫我..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我们上一次还是讲到「泛爱众」这一章的《弟子规》,在这章里面有一句经文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是教诫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要去张扬人家的错误或者是过恶。常常喜欢说人家的过错,喜欢张扬人家的这些恶事,那自己正在做恶事。这种恶事做得多了,「疾之甚」,做得很过分就会招祸。古人常说三寸之舌是祸福之门,往往我们自己随口说人家的过失,自己未必留意,但是跟别人已经结下了冤仇。真正的修行人(儒家讲君子),是绝不会常讲人家的过失,甚至是不想人家的过失,即使是别人对不起我,曾经障碍我、损害我,自己也不会去计较。

在《论语》当中,我们看到「公冶长第五」这篇,有一句经文说,「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孔子在这里赞叹伯夷、叔齐这两位君子。这两个人是在商末周朝初年两位孤竹国的人,孤竹国是当时商朝纣王统治下的诸侯国,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都非常的贤良。当时他们俩都不想去继承王位,都互相相让。伯夷是哥哥,但是他是庶出的,就是不是正室所生。叔齐是小的,弟弟,但是他是正出。这两个人就互相推让,不肯做国君。没法子,两个人都出走了。结果孤竹国国君是由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兄弟继承国君的君位。他们两人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孔子非常赞叹这两个人,他们能够以国相让,这兄弟之间不会争利,而且两个人都淡泊名利。

孔子在这里赞叹他们两人「不念旧恶」,「念」是心里想着,不念旧恶,这个「旧恶」就是过去的那些别人对不起我的事。一般人遇到人家的障碍、伤害都会生怨恨心,都有想报复的念头,或者是自己遇到种种的不幸,都会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而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念旧恶,不会把过去的那些所谓的宿怨、缺憾放在心上,所以他们能够做到「怨是用希」。这个用当以字讲,希当少字讲,稀少,「怨是用希」也就是怨是以少,所以就会结怨少。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怨怼,心平气和,内心能够和谐,外面就不会有怨怼了。一个人常常会念旧恶,我们说记仇、念怨,那他的怨怼就多了。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他心里老想着怨恨、老想着敌对,当然他的冤家、敌人就多。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中不会有敌对的念头,这叫仁者无敌。唯有心中没有敌对的念头,才能够称得上仁者。

在《论语.里仁第四篇》,有一章说到,「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个字念务,不念噩。当然如果念噩也能讲得通,但是念务意思更好。这个在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里面给我们也做了考证。孔子这句话是说「苟志于仁矣」,茍是如果,就是诚然,诚然能有志于仁者,立志做一个仁者,立志做圣贤的,「无恶也」,这个恶是憎恶、厌恶。他立志做仁者,便能够以仁厚存心,以仁厚待人。遇到好人固然以善心对待他,遇到恶人也一样用善心对待他,他心中没有可厌恶之人。即使是恶人在他旁边,因为他以善心对待他,劝导他改恶向善,能够感化他,使到恶人也能够改邪归正。在仁者心中,看一切人都是好人,没有恶人。那没有恶人,怎么会去生怨恨?当然就不念旧恶了!不要说旧恶不念,新恶、现在的恶都不念,根本不放在心上,这就是圣贤的心法。

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用,这就是学圣、学贤。当我们遇到人,看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这个人在作恶,刚生一念憎恶的心,想到「这个人怎么这个样?怎么这个德行?」你看这个念头就不好,这叫恶念。立刻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提起《论语》这句话,「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我是不是想要立志做一个仁者?我是不是想学圣学贤?是!是就不能憎恶他,慢慢把这种憎恶人的念头淡化,最后把爱憎都放下,心就平了,就一味了。放下分别、执着,要慢慢练。因为爱憎这是我们的习气,正直的人往往会爱憎分明。爱憎分明,如果是成天去对人起爱憎,这就不是好事。分明是心里自己清清楚楚,但是我对人只是爱,没有憎。虽然他是有善有恶,我心里清楚,但是我不起爱憎,学着用平等心,把爱憎的那种分别执着淡化,这是仁者。

连内心看别人的恶都不可以,那怎么能够「扬人恶」?所以口还要讲人家的恶,这叫两舌、讲是非。不管这个恶是真的、是假的,只要是我们去说,我们就在造恶、造口业。如果是冤枉了对方,我们说错了,那造的业就更重。「疾之甚,祸且作」,口业如山,说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累积起来这个业不得了,杀身、亡家、死后堕三途都是这个口业害了,这个是大祸、灾祸。我们的口业不说人恶,应该说什么?说善。

《弟子规》上讲「善相劝,德皆建」。有口应该讲好话,什么是好话?说善法、提倡善行、赞叹善人,见到人不善,劝化他行善。「善相劝,德皆建」,「皆」是双方,我自己德行提升了,他的德行也跟着提升,我劝化他们。常常以善法劝人,自己不知不觉也变善了。

在《论语》里面讲,「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你常常学习善法,学习圣贤之道,自自然然就会有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召在一起了,就会有好邻居。这个邻居是什么?你自己感召来的。你说这是碰上的,这不是碰上的,不会是偶然的。你在这个地方居住,这个地方的人心善,你能够住得进来,那是因为你自己也行善的果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这个地方的人不是一个共业,你不会感召到一起来。所以君子绝对不会埋怨境界不好,埋怨周围的人不好,他只是反求诸己,看自己哪里不好。自己要是真好,旁边的人也跟着好了,环境也跟着好了。如果那个地方不好,不好你自己就会换环境,你会搬家了,你会搬到一个地方,周围的邻居都是好人,这就是感召。

懂得这个道理,还要不要去想着怎么去改造环境?不需要,改造自心就行。提升自己的道德,就会有好邻居,就会有善的环境。有的人还担心,这将来有灾难应该躲到哪里?不需要,不需要躲,你要是善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有灾难。要是想着躲,自己不肯行善,走到哪灾难都跟到哪。

「德不孤,必有邻」,孔老夫子说出这种话,也是一种感慨,也是一种憧憬。当时春秋时期是乱世,乱世当中小人多君子少,君子都隐居了,不愿意出来跟这个恶世同流合污。孔子周游列国,想推行周公之道、圣贤之道,都不能够施展。一般人觉得这岂不是德很孤吗?很孤单,哪有邻?连帮助的人都没有。这是一般人的观感。但是孔子说这个话,他心里有主宰,你看「德不孤,必有邻」,这个必字,这一句话的点睛的字,提醒我们注意,肯定有邻,就是肯定有志同道合的人。虽然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

孔子当时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这不就是邻?跟着一起学习。即使是在乱世当中,只要你有德,你就不孤,你就有邻,肯定也会有跟你德行同一类人感召到一起来的。孔子还著书立说,留下很多著作,教化后世。一部《论语》是他的言行的写照,我们现在读了感觉到好像就跟孔子在一起,千年后世都是邻居。

孔子又说到,在《论语》当中「述而第七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圣贤人不要忧虑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要忧虑自己没有好邻居,就忧自己德不够、善不行。孔子忧什么?他说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忧这四方面。

第一个是没有能够好好修道德。什么是德?道的显现就是德。道就是性德、自性,随顺着自性而行这叫德。我们言语造作、起心动念,能不能够随顺自性?如果不能随顺自性,这就没有修德了。《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也就是讲修德,通过修,随顺着自性而修,而显明自性中本有的明德,这叫「明明德」。那学术、学问要讲求,譬如说我们读圣贤的经典,要读通为止,如果不通,要百遍、千遍的去读。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学之不讲」,这个讲还有教导别人的意思,讲学。自己读通了,先自己落实,然后要跟人家讲,讲经弘道,这是对人的慈悲、仁爱。孔子一生也在教学,古今圣贤没有一个不是一生教学。印度有释迦牟尼佛,他是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每天不间断。基督教耶稣他也讲,不过是他后来三十岁就被人害死了,他只讲了五年。伊斯兰教穆罕默德讲了二十七年。耶稣讲了三年,不是五年,三年。所以圣贤他的事业就是教学,自己修德,对人就是教学,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再看看我们身边,我们的老恩师,今年八十五高龄,学了六十年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也讲五十多年了,天天都是修德、讲学。

还有第三个,「闻义不能徙」,这个「徙」就是迁徙的意思,迁徙就要动了。听到圣贤的道理,这是听到奥义,动起来,不能够坐在那里无动于衷,就是你要改变自己。听到好的教诲欢喜接受,而不是去违抗,一个人有没有善根就从这里看。善根深厚的人,你稍微提醒他一句,他马上就动起来,就马上改,把自己有的毛病习气就改过来。这种人,好学生!老师一定很喜欢教他,因为他真干。不善马上就改,这就是真干。善根微薄的人,听到很好的教诲,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左耳入右耳出,自己的毛病习气一点都不肯改、没有进步。久而久之成为老油条了,愈来愈不肯改了,愈来愈麻木,这种人就没救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这是最值得忧虑的。

君子、圣贤绝不会为衣食饱暖而忧。孔子说得好,「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不会忧虑衣食饱暖。他所忧的是什么?就这四条,这是孔子之忧,也是圣人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四条有一条,就值得忧虑。

我们想学圣学贤,怎么学?孔子教我们这四条非常具体,你要真在这上面去努力,你这一生也能成为圣贤。这是孔子「善相劝,德皆建」,大家一起做圣贤,就这么做就做到了。修德、讲学、改过、迁善,这就是圣贤之道。

世间凡人对这个真实可忧的他不忧,忧那些不用忧的,衣食财富那不用忧,该来的就来,不该来的忧也没用,那个不用忧,他们就忧这些。所忧的、所争的都是不急之务。圣人所忧的跟凡人不同,他念念忧自己德行不够、改过迁善不得力、讲学会懈怠,念念忧这个。他能念念这么忧,自然就时时会有乐。孔子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快乐,快乐是法喜。一个人心中有法喜的,你从他脸上就看到,他的面容是慈祥的、是温和的,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那种人,没有法喜的,你也能从他脸上看到,看不到他脸上有笑意,他的目光是呆滞的,头脑是麻木的,点化他他也听不懂,这叫业障重。

怎么消业障?就是按照孔子讲的这四条,尤其是最后两条,闻义要动,不善要改,痛下决心改过自新,这才是要消业障。业障消除的人,你能看到他的变化,他心忧虑牵挂会减少,他的欢喜增加了,脾气小了,以前爱发脾气,现在不爱发脾气了,情绪平和了,心平气和,跟人相处很和谐了,这都是业障消除的表现。

孔子待人,他的仁爱、慈悲就表现在教学,不管是善人恶人,不管是善根深厚的人还是善根浅薄的人,孔子都会耐心的教导他。有教无类,无类是没有分别,统统都教。他能接受,就他得利益,他不能接受,那只是他不得利益,孔子还是会教的,只要他有想学的心就要去教。在「述而第七篇」,有这么一句经文说,「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个「诲」就是教诲,就是教学、教他。「束修」有两种讲法,都可以。一种是讲带着束修之礼来求见。束修就是十束肉干,这叫束修。古时候的拜师之礼,礼物并不贵重,很平常的,十串肉干。这是表达一个对老师的敬意,拜老师,礼不可废。老师并不是要你那十串肉干,只是要有这种师生的礼。礼表示一个敬意,表示尊师重道,对老师三跪九叩,郑重其事拜老师。老师接受了这样的一种大礼,就会认真的教学,如果不认真教,对不起人了,人家这样的信任我们,那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教好。孔子对这种拿着束修之礼的人来求见、来拜师的,一定好好教。「未尝无诲」,没有不教他的。

另外一种,束修是讲年纪十五岁以上,他自己可以行束带、修饰之礼的这种人。他自己能够穿戴,穿得很得体,自己懂得穿什么礼服,会穿衣服的人那才叫知礼。古时候都很有讲究的,十五岁以上的人他懂这个礼,这种人他来求学,孔子也一定教。这是表示什么?他见老师,穿戴很得体,这也是对老师的恭敬。如果不恭敬,不恭敬的就最好别教他。为什么?他不仅不接受,而且会跟你逆反,那就是会结怨了。何必?

我们的恩师在讲经里面也常提到,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就是《论语讲要》的作者,我们称雪公老人,雪公他是号雪卢。雪公收不少学生,可是对每个学生态度不一样,对一些学生态度非常严厉,有打有骂,对另外一些学生很客气,把他做为客人。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师公跟我们恩师讲,每个人不一样,看这个学生对老师恭敬心程度如何。假如这个学生对老师有十足恭敬,那老师就得要认真的教,帮他认真改过,他的过失改不过来就得有打有骂。打他骂他,他也不会逆反,这个人进步就快。对这种人那该打就得打、该骂就得骂,要不然对不起他,他诚心诚意来求学的,你还跟他客气,你不就对不起人吗?那另外一种人,他只是来做一个名义上的学生。当时雪公也是很有名气的人,大儒、佛门大德,人家是慕名而来,他实际上不是真想学的,来沾一点光而已。那雪公对这种人就很客气,不能认真教,认真教就会结怨了。所以客客气气的就好,看到他的过失也不说,知道他不会改的。从哪里知道的?就从这个学生是不是真有诚敬心,从这里看。

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眼里看谁诚敬、谁不诚敬心里都很明白,一举一动、一个眼神、说话的口气都流露出来了,骗不了人。一接触,五分钟之内就知道他的诚敬心到哪个程度,马上就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措施。这不是老师偏心、有分别,对待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不是,不是老师分别,是因为学生的根性不同,学生的诚敬心程度上不同。他如果有十分的诚敬,你教他八分,那就是对不起他。他如果只有两分诚敬,你教他四分,他就吃不消了,那不可以。所以责任不在老师,在学生。

孔子不仅乐于教学,那真的是只要来学一定收。但是他不会去抓你,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这是师道。绝不招生,你自己来投,投师可以,来拜师、来学法。拜了之后再看看你的诚敬心,因你的程度来施教,所以孔子也善于教学。在《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经文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圣人善巧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这个「愤」字是求学的人他很想悟道,求之未悟,没通、没开悟,而很想开悟,这样的一种状态叫愤。所以想开悟,要发愤。过去人参一个偈子、参一个话头,多少天多少夜不眠不休,这是发愤了,没开悟就不可以松懈。孔子见到这样的学生,就看时机点悟他,这叫启,启发他,让他豁然开悟。「悱」,不悱这个悱是求学的人他已经有悟处,但是没有大悟,他有心得,但是并不明朗,心里知道又说不出来。这是有了悟处但是没有大悟,孔子就给他「发」明之,让他能够豁然贯通。愤、悱是学生的事情,启、发是老师的事情。老师要看学生的程度,你学生到了什么样的阶层、什么样的程度了,老师就用什么样的方法,你没到那个程度不可以用那个方法。不愤的时候不能够启,不悱不能够发,所以老师教学生重视人的悟性。

下面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就是一个屋的一角,一般的房间都有四个角,跟他讲房间这一个角,譬如说这个角是九十度,那学生就要懂得举一反三,说一个角九十度,另外三个角也是九十度。如果这个都不能够举一反三,举一隅他不能够以三隅反,就是推论出来,「则不复也」,「复」就是再次去教,不能再教了。为什么?他的悟性不够,教了之后反而堵塞了他的悟门,就让他自己去参,让他自己去发现,这也是教他。所以不教也是教。

在江谦先生对「四书」的一个补注里面我们看到,「启之,发之,复之,是教诲。不启,不发,不复,亦是教诲」,这老师善教。「故孟子曰:教亦多术矣」,术就是方法,教学有很多种方法,善巧方便。「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话说得好,老师有时候对学生要采取一种特殊手段,表现出什么?不屑教你,「不屑之教诲也」。让这学生觉得很痛苦,怎么老师对我都放弃了?我这是不是太不行了?我到底怎么回事?他回头就想,他要去悟。你看老师不屑教他,也是让他发愤,这也是对他的教诲,这是激将法。

实际上一个人能不能开悟,真的就是取决于他的诚敬心。一分诚敬他就悟得一分,十分诚敬就悟得十分。我们恩师讲百分诚敬就悟得百分,万分诚敬就悟得万分。六祖惠能大师,你看他不识字,也没听过经,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听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一半就大彻大悟!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根性?他诚敬,诚敬到了极处,所以真的一点就通。

那没有诚敬的人怎么办?教不来。教不来怎么弄?老师不屑教、不理他,把他撂在那里凉快,看看他能不能够生起诚敬求学的心。这也是对他的教诲,激发他的诚敬。因为没有诚敬心绝对不可能开悟,再怎么学都是皮毛,而且愈学可能愈偏离正道远了。为什么?他学多了反而会傲慢。人一生傲慢心,这就完了,就再也难教了。他是什么?他这个容器就像满了,不能再往里头装东西了,要装东西这都得倒空了才行。人心是虚的、是谦卑的,这才是个法器。如果他心里是傲慢,傲慢人也有表现,你说他一句他马上会顶你一句。这时候一看不行,一顶一句,第二句不能再说,知道不能教。什么时候看到他,你说他一句他能接受,「闻义能徙,不善能改」,就可以再教第二句。他总是有个法器,才能够给他倒法进去。所以「善相劝,德皆建」,这也是什么?善于教学要懂得观机。

在「颜渊第十二篇」,孔子说过一句话,「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一个君子帮助人成就美事、善事,绝不帮助人成就恶事。你规劝他行善,这就是成人之美。见到人有好事不嫉妒而能随喜,见到人行恶应该劝止。在教学上也是这样,看到他想学、他有诚敬心就得好好教,自己再苦再累都要教,成人之美。看到他不想学,不想学、有傲慢心、慢法,这就不能教,愈教他愈慢法,对法都轻慢了以后他再也就学不了了,这就「不成人之恶」。

又有一章讲到,「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老师对学生如是,朋友之间也如是。子贡问怎么样交朋友,交友之道,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对他要忠告,见到他有过错要劝告他改正、改过自新,以善道来引导朋友,这个「道」跟引导的导相通。「不可则止」,如果对方不听从,立刻就停止,否则就自辱了。这个「辱」就是会导致朋友之间会疏远,这都是懂得与人相处之道。

「善相劝,德皆建」,对朋友而言,最重要的互相鼓励学习圣贤之道。《论语》中,「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个「文」就是指诗书礼乐这些经典,我们一起来学习经典,这叫「以文会友」。不要以酒肉交友,不要以名利会友,要以文会友,以圣贤经典会友。「以友辅仁」,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切磋琢磨、共修勉励,辅助自己为仁。这都是「善相劝,德皆建」的意思。

现在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暂时休息五分钟,我们第二堂课再来学习。谢谢大家!

更新于:1个月前
1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全部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