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恭让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何发展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这是赵朴初大半辈子致力中国佛教复兴、发展事业一个一贯的思考线索。《赵朴初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以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或类似的字眼作为标题,显..
◎ 程恭让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何发展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这是赵朴初大半辈子致力中国佛教复兴、发展事业一个一贯的思考线索。《赵朴初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以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或类似的字眼作为标题,显示朴老一生高度重视发掘中国文化及中国佛教文化优良传统的方法智慧。例如《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团结起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河南佛教要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发扬优良传统,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发展黄金纽带关系》,等等。朴老文集中以中国佛教及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作为主线的文章,从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结束。这是他主政中国佛教协会的阶段,是中国大陆佛教近代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振兴和发展的阶段,宏观上看也是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终于克服文化激进主义、传统虚无主义,迈向文化复兴和社会重建的阶段。朴老致力发掘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工作,必须同时伴随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证明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的工作。他从两个方面着手他的证成。
第一个方面是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佛教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朴老这方面的工作, 是其后半生推动的非常有影响力的工作,也是受到学术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工作。1984年8月所写《佛教和中国文化》一文是他出席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十四届大会时提交的学术论文,载于《法音》1985年第2期,可以代表其在这个主题上的正式意见。这篇论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两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成果,其影响扩大到东亚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从战略高度提出佛教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中国佛教的课题。此文的核心论断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仅是从广义的中国佛教--包含汉传、藏传、南传三支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佛教而言,是从狭义的中国佛教汉传佛教而言,中国佛教都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朴老由此从历史的角度证成了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朴老这篇论文还阐述人间佛教思想是佛教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成果之一,中国佛教社会化发展方向所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本质体现,表明赵朴初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成型的人间佛教理论,是在证成佛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掘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思考逻辑中实现的。或者简单一句话,根据朴老的阐释,人间佛教也正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
第二个方面是从人民现实生活的角度,说明佛教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仍然起着作用的。朴老选择汉语俗语的角度来开启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1969年到1993年,收录八百条左右字和词并完成出版的《俗语佛源》,赵朴初先生一生所做无数旨在恢复、重建、发展中国佛教的工作中的一件工作。结合朴老这一工作1969年起源的背景考虑,我觉得应该指明此书相关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 这是在传统文化包括佛教传统文化正在遭到剧烈破坏的历史环境下,试图保存佛教文化传统的工作。俗话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时启动的汉语佛教俗语的研究工作,出于朴老的信仰和责任,出于朴老的理性选择,这样一个工作岂不正好印证了伽达默尔所谓的传统的本质在于保存的诠释学见地?其二,朴老创作本书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为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此指出大量的汉语俗语,包括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朗朗上口的一些口头俗语,乃是来源于佛教文化的传统,由此证明佛教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今天活的文化的一部分,朴老由此一独特角度证成佛教的文化传统是一种活着的文化传统,达成的这一结论完全印证伽达默尔所认为的传统的生命力异常地强大,即便在生活方式发生剧烈改变的地方或时代,也有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东西,不仅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 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的诠释学见地。
改革开放以后,赵朴初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工作,他关于发掘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思想,得以上升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1983年12月5日,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著名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工作,思考中国佛教协会今后的工作重点。正是在讲中国佛教协会今后任务的部分,朴老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佛教,应当提倡一种思想,发扬三个传统的著名观点。报告中提出两个问题:在当今的时代,已经有近二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佛教应当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这里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佛教在当代的发展方向,朴老认为应当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则是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朴老认为中国佛教有三个优良的传统,即农禅并重的传统,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及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这就是朴老应当提倡一种思想,发扬三个传统著名观点的基本内涵。这一观点中的两个部分是密切相关的: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是代表佛教在中国当代的发展方向;发扬三个优良传统的思想,则是强化这一方向、确保这一方向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如果当代的中国佛教要提倡人间佛教的发展方向,就必须重视发扬中国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同样,如果重视发扬中国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则能确保佛教在当代的中国持续走在人间佛教的健康发展方向上。进一步地说,鉴于朴老是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中国佛教的思路上来证成人间佛教理念,其所理解和阐释的人间佛教在本质上也被视为是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成果,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赵朴初所建构起来的中国佛教的总体指导思想,无论是作为中国佛教实践发展方向,还是作为中国佛教理论传承方法的三大建设方向,都与其发掘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独特方法智慧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可见提倡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的智慧和经验,是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及实践最为重要的智慧和经验之一。对佛教优良传统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认识,构成朴老佛教振兴事业及人间佛教事业最重要、最宝贵的遗产。我们知道旧的东西, 所谓的传统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可能是精华,也可能是糟粕; 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无意义的; 可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也可能是文明进步的绊脚石。朴老后半生的工作, 为发掘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倾尽了心力和智慧。朴老不一定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他所理解的佛教优良传统, 也许不会得到所有人的共许。但是我们不应怀疑他工作的诚意, 也不应怀疑他工作的严谨。他发掘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一系列努力, 正是代表了20世纪后半期复兴中的中国大陆佛教不让向来就有的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以偶发奇想和流俗之见的方式出现, 而是从事情本身出发处理这些前有、前见和前把握, 从而确保中国佛教沿着健康、合理方向继续前进的那种努力?
摘自《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现代人间佛教》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