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养正遗规选讲—朱子治家格言(第七集)

2024-07-26 08:52 居士人物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治家格言》。请看第三十五句:【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这一句是教导我们如何择友。这个『狎昵』就是过分的亲近,亲近谁?亲近那些不良的少年恶霸,『恶少』。日子久..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治家格言》。请看第三十五句: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这一句是教导我们如何择友。这个『狎昵』就是过分的亲近,亲近谁?亲近那些不良的少年恶霸,『恶少』。日子久了,就必然会受他们的牵累。人选择朋友非常重要,这句话从事上讲是教我们择友,真正好的朋友是帮助我们提升道德学问。《弟子规》上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这一句跟《朱子治家格言》这里「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的意思是相通的。所以《弟子规》跟《朱子治家格言》里头都强调择友的重要,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圣贤,必须要学习,学而知之。学习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和人事的环境)就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远离恶友、小人,免得受他们的污染。人生来天性是本善的,可是常常跟恶友聚会,久而久之也就被他牵连,受他的污染。

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刚刚即位的时候,那是励精图治,很有雄心壮志,也确实做得很好,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也提倡文化教育,他亲自批注过《孝经》,《孝经》是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他也对《道德经》非常有研究。可是后来因为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这两个奸臣,就受他们的累了。李林甫是口蜜腹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非常会阿谀奉承,而且排挤忠良。杨国忠跟他比起来,也是一类人物,杨国忠因为有杨贵妃得宠,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同族长兄,可谓是位高权重,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所以两个人合起来,弄得唐玄宗也就迷惑颠倒了,致使安禄山兵变,安史之乱,险些把大唐王朝给葬送了。可见得真的,亲近恶人很容易就受他们的污染。

孔子教我们要亲近益友,远离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论语》里面孔子教导我们,「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友有三种,损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朋友是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还是对自己有损害的朋友。益友有三种特点,第一个是友直,友直这个直是正直,跟正直的朋友在一起做朋友,那你就得益了,你的心也正直。这个友谅,谅是宽恕、原谅,善于宽恕别人,有恕道。谅,也有的批注里头说当信字讲,就是有信义的朋友,这两种说法都很好。友多闻这个多闻是博学多闻,有学问。正直的、心地宽广的、有信义的、博学多闻的朋友,跟他们交往就会得到很大的益处。

反过来,损友有三种,第一是友便辟,这个便辟的意思就是看起来很恭谨的、很客气的、善于周旋的、很会察言观色、很会奉承巴结的这类人,这是损友,他的心不正直,是一种弯曲的心。友善柔这个善柔就是善于献媚,他跟你在一起,你觉得他非常柔和,他很会讨好你,很会讲一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让你听得很舒服,这类的朋友也是损友。还有一种友便佞,这个便佞,佞主要讲言词很善巧,很会说话,这类的朋友也不会给你带来很大益处。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便佞就是巧言,很会说话的,那都是绮语,不真实的话。令色就是善柔,装出的一副样子好像让你很开心,他很会来奉承巴结。

《论语》里面又有一句话讲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孔子说的,巧言,很会说话的;令色,这是表现的容貌举止很会献媚的;足恭的这个恭是恭敬的意思,就是他不能够对你真诚,而是非常懂得巴结。这种人,左丘明以为耻,觉得这种是很可耻的,这是没有人格的。丘亦耻之,丘是孔子的名字,他自己称自己,他也以此为耻。所以这三种,巧言、令色、足恭,跟前面《论语》那句话,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是相对应的,巧言就是便佞,善柔就是令色,便辟就是足恭。这种没有人格的人,不要跟他为友。还有一种,匿怨而友其人,跟他是有怨恨,心里是很大的愤恨的,可是还外表上诈现出跟他亲密的样子,这是用心险诈。前面讲的巧言、令色、足恭是用心虚伪,用心虚伪、用心险诈的,左丘明和孔子都认为这是很可耻的,这种朋友不能交往,这些人那都属于这里讲的恶少。

古人又告诉我们,看人要看他的朋友,要知道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他如果是城府很深,你未必能够看得出来。但是你看他周围的人,他跟什么人交往,那你就能够大概知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什么人交往,大抵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孔子家语》里面孔子有一段话说,「子曰: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这段话就告诉我们,不知道儿子的品德,你可以看他的父亲,有其父必有其子,他是什么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大概都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十有八九不会错。不知道这个人的品德,你看他的朋友,跟什么人交往,如果他是亲近恶少的,那他一定也是恶少。不知道他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君就是领导,你就看他这个领导任用什么样的人。譬如说唐玄宗,他过去励精图治的时代,任用一批贤能的辅臣,像张九龄就是他的贤相,你就知道当时的他一定是一个很有志向、很有抱负、很想有所作为的人,这个君王。可是后来他用了李林甫,用了杨国忠,你知道他变了,他肯定是贪图享乐的人,不知其君视其所使,看他使用的是什么人。就是一个人前后的时期都不一样,人都会变的。不知其地视其草木,这是讲自然环境,你要知道这个地理状况你就看它的草木,草木是地所生,你就可以判断它的地理。

所以这四个举例就说明,人周遭的环境跟他的人本身是息息相关。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指自身,依报是所依靠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有什么样的正报就有什么样的依报。那反过来,你进入什么样的依报,你的正报也会随着依报而转,因为我们还不是圣人,会受环境影响。所以孔子说,「故曰与善人居」,跟善人居住在一起,「如入芝兰之室」,就像你进入了兰花的一个花房里头,你处久了,兰花的香味你就闻不出来了,因为你已经跟这兰花香气融成一体了。等到你出来之后,别人就闻到你身上有兰香,「与之化矣」,这就是你跟它化成一体了。「与不善人居」,跟那些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常常往来,就好像进入了「鲍鱼之肆」,放满了那些臭咸鱼的那种仓库。你进去,很臭,可是你时间久了,你也就不觉得臭了,你已经麻痹了,但是身上已经带有这种臭味了,你与之化矣,跟这种臭味融成一体。这里讲的「丹之所藏者赤」,这个丹就是朱砂,它里面蕴含的一定是红色。这个黑漆就是墨,它里头蕴藏的一定是黑色,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孔子这里教诫我们,君子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所相处的朋友,这狎昵恶少一定要远离,这个恶少对我们绝对没有好处。

前两天,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来访问我跟我母亲,他们也是有志于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先生是在一家公司做销售,销售汽车的,这个夫人是在学校里做老师,也是做临时的老师。他们就谈起,他们刚出来工作不久,说在这个单位里面工作真的是污染,特别是这个先生,说在单位里面,他的上司是唯利是图。他的这个上司对上面汇报,只汇报他很差,其实他在公司里面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因为他也接受过很深的中华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做事都是非常的严谨,很有敬业精神,但是就跟这个唯利是图的领导格格不入。而领导把他所做的工作都当作自己的成绩汇报,把功劳归到自己身上,尽说他的坏话,压制他。他在这个单位里面很本分工作,有时候工作量很大,甚至连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可是他也是无怨无悔。别的人,别的同事很会溜须拍马的,早就已经转正了,本来公司三个月要转正,可是他都工作五个月了,还没有转正。他说他们公司的这个管理理念是说,地球不会因你不在就不转了,你走了,很多人等着要这份工作。所以他们这个公司里头员工很少有待一年以上的。他来问我们怎么办。

我们就劝他,选择工作一定要跟你志向、志趣相投的。你的志向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果在这样的公司里面,那就像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自己都臭进去了。虽然自己基础很好、品行不错,但是要知道常常在那种污染的环境里面来熏习,久而久之也就受了污染,随波逐流去了。所以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跟自己志向相合的工作。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这个不如己的人,就是道德学问比不上自己的。譬如说我讲求忠信,他讲求诈术,跟我是志不同道不合,那不要跟他结为朋友,不要跟他往来,这是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所以连孟子这样圣贤根机的人物,小的时候孟母都要三迁,就是防止孟子受到社会的污染。我们还跟他开玩笑说,你在这个公司里受这种气,时间久了都会得肝瘀,因为老生气伤肝,气闷在里头不通,淤积在肝部,这就是生肝病了。对自己身体、对自己道业不好,为什么不早做安排?他听了也是觉得很有道理。

这是在事上讲,我们要懂得选择朋友、选择环境。在心上来讲,环境都是自己感召的,你是什么样的心,就会有感召什么样的环境。古人教导我们要志在圣贤,我们的志趣不是求名求利,而是作圣作贤,自然就会有志趣相同的朋友跟你感召到一起来。孔子在《论语》里面讲过,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的道跟他的道假如不相同,他是追求名利的道,我是追求成圣成贤的道,这个道不合就不能在一起谋事,不能在一起工作,甚至不能做朋友了。

在三国时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还有邴原,这三位都是当时的大学者,可是他们的品性却有所差别,这里讲的是华歆跟管宁之间的故事。华歆因为仰慕管宁的道德学问来投奔管宁,跟管宁一起来读书求学。他们在求学的时候,都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这古人讲的耕读传家、知行合一,所以要读书也要耕作。不是一味只是读书,背书背到最后都成为书呆子了,不懂得做事。结果两个人有一天在园子里耕种锄地,菜地里面有人埋了黄金,结果管宁锄着锄着把这黄金给翻腾出来了。他们因为读书养性,讲求要摒弃人性中的贪欲,所以见到意外之财不能动心,《朱子治家格言》讲的「勿贪意外之财」。所以管宁看到黄金之后,就把它当成砖头一样,根本没有动心,把这个锄头一拨,把它拨到一边了,没有理会。后来华歆又跟着锄,他也看到了这块黄金,但是他心动了,把它拿起来看了一下,有点不忍之心,最后可能也想到读书人不能有贪欲,于是就把它扔掉了。这两个人两个动作,就表现出这个品行高下不一样,这个华歆就要差管宁一大截了,管宁没有动心,但是华歆动心了。

后来又过了几天,两个人在屋里面读书,刚才是耕种,现在是读书,结果外头大街上有达官贵人的车马轿子走过,热热闹闹的,敲锣打鼓。管宁好像什么都没听见,认认真真的读他的书,连头都不抬。可是华歆就坐不住,他就跑到门口去观看,看到达官贵人的那种威仪,生起这种羡慕的心。结果这个车马队走过之后,华歆又回到屋里读书,这时候就见到管宁拿了一把刀,将他们两个人同坐的那个席子从中间割开,然后跟他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

结果后来两个人真的就分道扬镳。华歆当然他还是很有学问的,很有政治才能,他去投奔曹操,做了曹魏的一个大官,辅佐曹魏。我们都知道,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很不道义的,是奸臣。最后真的就把东汉的王朝给推翻掉了,他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管宁就非常看不起曹操这种行径,他不认为曹魏这个王朝是合法的,他很有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所以当时魏文帝多次下诏要召管宁出来做官,管宁都没有答应,而是隐居辽东这个地方去避难,结果一去就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后来回中原家乡,回来的途中他们要乘船过海,遇到了风暴,结果这个船队大部分的船都沉没了,只有管宁这个船虽然是非常危险,但是管宁仍然从容不迫,这是什么?心地光明磊落。结果后来奇迹发生了,这艘船竟然没有翻,而且在夜幕中还发现了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他们后来就飘到一个荒岛上,最后转危为安,得救了。人们当时发现,岛上没有居民,哪来的火?有这个灯火亮光,怎么可能?这是奇迹,大家都说这是管宁积善积德的感召。

后来管宁回到中原,魏文帝的儿子魏明帝又多次的来征召他做官。当时华歆,这是他过去的学友,因为也是很佩服管宁,所以也是多次推荐,甚至说要把自己这个太尉的官位让给管宁,请他出来。可是管宁还是一律推辞,至死都没有答应出来做官。这是管宁的圣贤风范、高风亮节,比起华歆来讲,当然要高出太多。所以读书志在圣贤,管宁能够真正成为一代贤人。而华歆虽然也是很有学识,可是在历史上,后人评价也就不能把他列入圣贤之列。所以这个「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说到底还是自己要有坚定的志向,志在高远,才不会受环境之所动,也自然就不会跟那些恶人感召到一起来了。我们来看下面一句,第三十六句: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

『屈志』就是抑制自己,恭敬自谦的意思。『老成』是指老成人,阅历很丰富、心地又很厚道、行为很庄重的这类人,叫老成人。那我们能够屈己而请教他们,投靠他们,这些老成之人老成持重,在我们有急难的时候,就可以真正给我们以帮助。从事上来讲,这句话是教导我们,还是讲交友要交老成持重之人做朋友。往往当我们落难的时候,这种老成持重之人真实的帮助我们。

在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典故是「程婴救孤」,讲的春秋时代晋国的故事。晋国国卿赵朔,这是在晋国一个大家族,大官大贵族,程婴是他的一个朋友。程婴是一位老成人,心地很厚道。赵朔还有一位门客叫公孙杵臼,这也是一位厚道人。结果有一次赵氏家族遭了难,因为晋国当时另外一位大官这是大司寇叫做屠岸贾,因为要追究先祖晋灵公被刺杀的这个事情,因为晋灵公他是被赵氏家族的先人给刺杀掉的。于是大司寇屠岸贾就追究赵氏家族的责任,把罪名就加在赵朔身上,所以最后竟然把赵氏全族给诛灭了,灭族。仅剩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赵朔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属于王室的,所以就留了情面没有杀她。

赵朔的妻子就躲到宫里避难,当时她已经身怀六甲了。当然这个孩子,这肚里的胎儿是男的是女的现在还不知道,如果是男的那属于赵氏家族的后根,当然要绝灭赵家的屠岸贾肯定就不会放过。那怎么样保全这个遗腹子?结果程婴跟公孙杵臼两个人就商量(他们都是赵朔的朋友),程婴就说,现在赵朔的妻子有这个遗腹子,如果生的是男的我来奉养他,如果生的是女的证明赵家就绝后了,那我也就跟着她一起死掉算了。所以程婴已经抱定了为朋友殉难的决心,当然是要先保住赵氏的后代。结果两个人,公孙杵臼跟程婴都是这样的一种心愿,所以两个人结成生死之交。

后来,赵朔的妻子在宫里果然产下一个男孩,这赵家有后,结果要灭赵家的屠岸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带人到宫里面搜索。当时幸好赵朔的妻子把婴儿藏在一个裤子里面,幸亏婴儿也没有啼哭,才躲过了这个搜捕。可是这未来也是凶多吉少,于是公孙杵臼跟程婴两个人就商量解救的办法,那公孙杵臼就问了,说一个人死难,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就回答说,人一死是很容易的,但是扶持一个孤儿很难。于是公孙杵臼就说出一番计划,就请程婴看在赵朔跟他的深情厚义的分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事业,而公孙杵臼自己就选择先去赴死。

他们商定之后,这两个人把程婴的亲生婴儿包在一个很华丽的襁褓里头,带到了山里藏起来。然后程婴就出来自首,跟这个屠岸贾说,说只要你给我一千两黄金,我就能够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当然屠岸贾就满口答应,于是就带着人跟着程婴就捉拿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这时候就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指着程婴大骂他,说你这是无耻小人,你朋友遇难了,你不但没有救,反而要出卖朋友,说天啊,我死不瞑目!就跟屠岸贾说,这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能不能这样,你把我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当然屠岸贾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不会放过,两个人都杀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都被杀掉,但杀的这个婴儿是程婴自己亲生的婴儿。因此这个计划成功了,大家也就不怀疑,认为赵氏家族已经绝后,后来就没有再去追捕这个赵氏的孤儿。

于是程婴就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把赵氏孤儿带到山里,自己隐姓埋名来抚养他成人。一直抚养了十五年,这个孤儿最后也长大,他的名字叫赵武。后来到了赵武十五岁的时候,这个消息慢慢就透露出来了,说赵氏还有一个孤儿留下来。当时皇帝也对于屠岸贾已经不再宠信了,所以听了这个话,于是把赵武,就是十五岁的少年重新接出来,给他复位,重新成为晋国的大族,而且他的官位跟他的父亲一样。后来程婴和赵武报了仇,把屠岸贾也给诛杀掉。

赵武到了二十岁那年举行冠礼,就标志他成人了。这个时候程婴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自己的夙愿了,于是跟赵武来告别,说他过去曾经发过愿,为朋友殉难,因为要抚养孤儿,所以忍辱偷生二十年。到现在真相已经大白,仇也报了,自己要了却对公孙杵臼的那种歉疚的心情,他要以一死来表明他的这种心迹,证明自己不是为了苟活于世而偷生,而是真正没有为个人考虑,是尽自己对朋友的那份深情厚义。赵武当然哭着哀求他不要这样,可是还是无济于事,程婴最后还是自杀了。这段故事在历史上一直传颂,程婴和公孙杵臼这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所钦敬佩服,对于朋友的那种信义也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这是讲到「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赵家有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朋友,才得以保全。

从心上来讲,这是教导我们自己先要有老成持重的这种心,为人要忠厚,要忍辱负重。你是什么样的品性,就会感应什么样的人做你的朋友,特别是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有,做大事一定要有忍辱。清朝的大官李鸿章有一句话说,「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一代名臣李鸿章尚且要做到受尽天下百官的气,那你就想想,我们怎么能不学忍辱?学忠厚、学忍辱,才能真正成就圣贤的风范。这里面是毫不去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像程婴那样,可以背负着骂名,而保全朋友的后代,这是何等的道义、恩义、情义!我们再看下面一句,第三十七: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这个『谮愬』是讲诬蔑人的坏话,那种所谓流言蜚语、讲说是非的话。他人来说长道短,讲是非,不可以轻信,应该先忍住自己的恼怒,不能一听这话就火冒三丈,不分青红皂白去惩处别人,去报复别人,这就不对。要先忍耐,再三的思考分析,查明事实真相,到底这个话是真是假。你怎么知道他不是故意来说坏话的,来诬蔑人的?所以要『忍耐三思』。

这是从事上讲,是不为流言蜚语所惑。古人讲,「流言止于智者」,这个流言蜚语到有智慧的人这里就止住了,不再传了。那智者也不会轻听流言、随随便便就受这个流言蜚语所迷惑的。古人又讲,「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他来跟你讲谁不好不好,说张家长李家短,那你就晓得,这个人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也是是非之人,才会来跟你讲是非之话。真正的正人君子,即使是看到人有过失,都不会轻易的去说,这是厚道的存心。除非不说就会影响到国家大局的利益,那不得不说,保全大局。如果是因为个人恩怨,君子是不会说的,那君子也不会听流言。

有首古诗说得好,「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这个说得非常形象,说那种谗言,流言蜚语、是是非非的这些话,一定要谨慎,不能随便就听了,受它影响。听了之后,就会有灾祸,就会遭殃了。这里举出几个例子,君听臣当诛,如果是国君听了谗言说某人不好,那个臣子就要被诛杀掉,可能所诛杀的是一个忠臣;父亲如果听了流言蜚语说儿子不好,那儿子可能也会跟他诀别了,这父离子散了;夫妻之间如果听了外面的闲言闲语,互相就有猜忌,就要分离了;兄弟之间听了之后也会兄弟反目;朋友之间听了是非,互相也怀疑了,这个朋友有信就破坏了,就疏离了;骨肉亲人听了之后,可能这个亲情也断绝了,所以流言蜚语之害有多大!所以堂堂七尺之人,七尺男儿,不要听那三寸舌头所讲的话,这个舌头上面有龙泉剑,杀人都不见血。这是比喻那种『轻听发言』这种害处,不可不慎。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句话还没讲完,待会休息之后,我们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刚才我们讲到第三十七句,「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这是教导我们不要听信谗言,对于这些是非的话,流言蜚语,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认真查明究竟,才能够做出决定或者是判断,否则会贻害不浅。

明朝有一位贤士叫陈良谟,他也做过官,他是进士出身。他曾经就告诉过我们一段这样的故事,他说他过去被分发到公安县任职,有一位白教谕。教谕就是正式的教师,负责教育生员的,这个人姓白,白教谕。白教谕到京城参加会试,他的妻子很喜欢做好事,曾经用白教谕的名字写在一个疏文上,布施给道姑一两银子,并且把一丈麻丝就绣在这旗旛上,大概是做一些功德。刚好这个白教谕同事的妻子经过这里,她来拜访,看到白教谕的妻子做这些事情,就很惊骇的说,说儒官如果跟道姑往来,这会影响仕途的。这都是迷信的人不懂,在乱说。结果这个白教谕的妻子听了之后就信以为真,以为自己害了自己丈夫的官途了,心里闷闷不乐。结果果然这个白教谕他落榜这次,回到家里当然也是心里很不痛快,就拿这个麻料做衣服,而且就剪掉那个旗旛。妻子这一看,加上原来的那种心理的阴影,就更是心有愧疚,最后竟然上吊自杀了。你看看,就这一句闲言闲语害得人上吊自杀。这个白教谕固然是非常的可怜,他的妻子当然是更加惋惜了。

陈良谟刚好他听到这个事。后来遇到了一个巡抚叫林二山,正在讨论儒官里头哪些是贤能的,哪些是不贤能的,就拿着名册对这个陈良谟说,说这个白教谕因为奸淫了同僚的妻子,他的妻子有不满的言词,就是白教谕妻子不满,所以白教谕就逼着她上吊自杀,这个罪过实在是天理不容。你看他妻子上吊自杀,竟然传到最后是白教谕因为犯了奸淫之事逼他自己的妻子自杀,这愈传愈讹,传歪了。幸好陈良谟早就听过这个真相,所以这个时候就告诉这个巡抚,就说你刚才说的这番话是谁告诉你的?这就引起这个林巡抚的思考。然后陈良谟又接着问他,如果说这番话的人是个正人君子,或许还能够相信,如果他不是正人君子,那您最好要细细查访一下,可别诬赖了人家的清白。这个时候巡抚恍然大悟,拍着桌子说,是,是,我怎么能够轻信谣言!于是拿起笔来,把那个不好的档案数据给涂掉了。

你看看,差一点让人蒙受不白之冤,这个害处就来自于流言蜚语。就偏偏有一类人爱说这些闲话,特别是那些所谓三姑六婆之类,家里游手好闲没事找事,编造出一些风言风语,没想到害人不浅,这个报应也不浅。结果后来经过陈良谟的澄清之后,白教谕的档案就没有污点了,后来他就升官了。之后,白教谕跟陈良谟一起到福建莆田去拜访林巡抚,原来这个巡抚差一点就听信谣言给白教谕一个不好的档案。去拜访林巡抚的时候,这林巡抚就指着邻居的一家告诉陈良谟说,这家是姓吴的,这个人过去曾经担任过公安县的训导,他也是一个教官,就是他谗毁白教谕,他说的这些流言蜚语,说给我听,我差点被他蒙骗了。他说,这个人平时就心术不正,如果你当时没有提醒我,我险些犯了大错。这个姓吴的人后来也是被同事谗言毁谤,于是罢了官。在归家的途中,经过鄱阳湖,他自己乘的船竟然就翻掉了,所有的财物统统都淹在湖底,只留下他一条身命,现在已经是非常落魄了。

所以编造那些流言蜚语的人下场都不好。说人家的时候好像是一时痛快,没想到这个后果自己要承担。我们不能够被流言蜚语所惑,更不能自己去造作恶语,谗毁他人。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只要不是圣人,他肯定会有过失。人有了过失,我们应当妥善的为他掩护,给他机会改过。更何况如果人没有造作过失,本来就是无辜清白的,我们如果还编造一些流言、捏造一些恶事来谗毁他,这种恶毒甚于刀斧虎狼,杀人不见血。所以听者如果不能够分辨是非,受流言所迷惑,很可能将贤人冤枉成恶人,把好人误为是坏人,所以不可以随随便便听信谣言。

这句话从心上讲,教我们要自己断绝是非之心。为什么人会听信是非之语、听信流言?其实还是自己有是非之心,喜欢看别人的过失,喜欢琢磨人家的过失。古德有句话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志于道的君子,他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世间人的过失他不会放在心里。那世间人有没有过失?当然他会有过失,可是他有他的过失,我看到了绝不放在心上。就好像走在路上,见到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走过来,你跟他点个头,微笑一下,过去了,再也想不起他来了,那你见到他没有?见到了。见到了,没把他放在心上,过去了,也就消失了。所以看世间一切人如果有过失,就好像在路上见到陌生人一样,绝不能放在心上。当然,放在心上都不可以,就更不能放在嘴上了,去讲人的过失,这更是一种罪业。

对别人来讲我们过失,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里面最妙的就是一个忍字,你要能忍。这个忍不是强忍,听到别人来讲我过失的时候,我已经心中怒火直烧了,但是表面上还装作好像不以为然,那是强压着怒火,那个忍不是真的忍。要什么样的忍?忍的档次也有好几种,第一个你能够说服自己,明白道理了,对于别人讲我的过失我知道,自己没有做这个错误,那我就根本没有什么愧意。我确实没过失,他讲了,他讲错了,我没有愧意,何必跟他烦恼?怎么会要跟他生气?道理明白了,不要跟他小人计较。这是理忍。

接着是反忍。刚才讲的是理忍,然后是反忍,反是反求诸己。知道自己德不够,人家不能够真正对我们产生恭敬心,所以编造流言蜚语来讲我们,那是自己德行不够,感召到这种结果,所以自己好好修德。他这种流言蜚语帮我消业障,提升我的境界,所以绝不要生气。

再提升一种,喜忍,欢喜接受别人的侮辱。别人对我如何毁谤,我不仅不为他所动,不会生气,而且反而感恩他。他锻炼了我的胸怀,消除了我的业障,帮助我提升,我很欢喜,这是难得的一个机会,没这个机会我还很难提升,这一有机会我提升就快了,喜忍。

最后是慈忍。慈是慈爱、慈悲,看一切人跟自己是同胞,跟自己是一体。既然是一体,怎么会有对立,怎么会有怨恨?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举个比喻,就像嘴里头牙齿和舌头打仗,舌头被牙齿咬到了,这我们常常会发生,一不小心舌头被咬到了,这很痛。这时候舌头会不会很生气,你这牙齿这么可恶,要把你都拔掉!舌头不会这么想,为什么?因为舌头跟牙齿是一体,都是人身上的器官,偶尔这个牙齿犯了错误,舌头怎么能跟它计较?所以这叫慈忍,一体,一体就不能计较,不计较反而消你的业障,提升你。牙齿虽然硬,咬舌头,但是你看看,人到老的时候是牙齿先落还是舌头先落?牙齿先落,舌头保留到最后,满嘴牙都掉光了,舌头还在。你看忍辱的人最后最长久,这都是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忍辱、不生气,这个人福分就大了。

宋朝有一个宰相叫富弼,这是一代名相,他的胸襟非常宽广,大度能容。别人有时候会骂他,他绝对不生气,他在少年时代就练就了这种所谓的听骂的「童子功」,绝不生气。有一次,有人莫名其妙的骂他,他听而不闻,无动于衷。旁边人以为他听不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结果富弼就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旁边的人又说,这哪能?他是指名道姓在骂你。富弼又说,这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他怎么可能是骂我?肯定是骂别人。你看,这些骂的话他就是不听进去,最后连骂他的那个人都服了,心生惭愧。所以这古人讲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确实你有这样的大量、肚量,你才有这样的福分,量大福大。

比富弼还要厉害的还有一位,唐朝有一位名相叫娄师德。他也是出将入相,自己一生为官清廉,数十年从未取一文不义之财,官拜宰相了,生活都非常清贫,非常难能可贵。娄师德心胸非常宽广,能够忍让宽容,他的弟弟也是一位胸襟宽广的人,德行学问也是非常好。有一次,弟弟受任做州刺史,是一个很高的官,将要赴任的时候去拜别兄长。娄师德就问他,说我现在已经位高到宰相了,位高权重,你现在又做州的刺史,我们兄弟俩可以说是荣宠过剩了。要知道人太贵盛了就会有灾祸,你要怎么样才能够免除灾祸?他弟弟就跪下来对他兄长说,从今以后,如果有人吐口痰吐到我脸上,我就把这个痰擦干净,绝对不跟这个人计较,所以兄长你就不用替我忧虑了。这是什么?能忍才能够安宁,才能够保全官位。

结果没想到娄师德反而表现得神色忧虑,跟他弟弟说,你这么做反而使我忧虑,为什么?因为人要是吐口痰在你的脸上,那是他对你很愤怒,可是你要把这痰擦干了,你是逆着他的意思,所以就使得他更加的愤怒。应该怎么办?他唾到我的脸上,我不能擦掉,让它自己干,而且要笑面迎人,欢喜接受。你看看娄师德这种气度,自然是高他弟弟一筹,当然他的官位也高他弟弟一筹,所以有这样的心量就有这样的福报。德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忍辱。这是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人的毁谤谩骂,讲说是非,不仅不为之所动(不为之所动是自己没有对立的心,没有是非的心),而且要欢喜接受,肚量宽广,能够容人。那样福报就会愈来愈大,家业也就愈来愈长久和荣盛。我们来看第三十八句: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这句话是讲,如果跟人因事情争起来了,要冷静的反省自己,『平心暗想』,多想想。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从事上讲,这是教我们不要与人争,与人争,得理不饶人,这就错了。为什么?得理不饶人就伤了和气,伤了和气就不合理,所以这就错了。即使自己立场是正确的,但是跟人争,争得非常厉害,面红耳赤,这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不仁的立场上。古人讲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凡是争执,两个人都有错。过去,如果是学生打架、争吵,找到老师那里评理,老师不用问,各打十板。为什么?一个巴掌打不响。两个人争,肯定两个人都有错,要是有一方不争,这争绝对争不起来。

我们的恩师净老,他过去年轻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本事。人家骂他,他绝不还口,甚至有时候人家很生气要打他,他就躺在地上接受别人打,绝不还手。他这一个动作,让打的人都无所适从,打不下去。两个人要是打,你一拳我一脚这打起来,最后就造成惨案了。你打我不打,我给你任你打,他就打不下去,他下不了台,到最后反而他来道歉,他被你感动,惭愧了。所以这是什么?真正是修养。有了争执的时候,真正君子一定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首先不是责怪别人,是反过头来责怪自己,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够,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要是我有足够的智慧,有足够的福德,这个事情也一定会圆满,怎么会产生争执?古人讲,行有不得,要回头想是自己德未修,而感未至。你的德没修好,所以你不能够感应到这个事情做得圆满。那事情不圆满,你又怎么能够去责怪别人?所以是自己的不是。

这里重要的是「平心暗想」,把这心平静下来。这心一平下来,这道理就清楚了,这个气也就和了,所谓心平气和、理得心安,怒气也就生不起来。当我们不生怒气、不生烦恼的时候,往往就生智慧,反而让这个事情做得很圆满,反而化怨为亲,化敌为友。不仅不会再有什么争执了,而且还会让跟你争执的人感动,配合你把事情做好。

过去我们在安徽庐江汤池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我们那边有见到一位妇女,当地的汤池小镇的一位妇女。她跟她的先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就是天天吵架,小吵天天都有,大吵就不能天天有了,只能三六九,逢三逢六逢九才吵,为什么?天天大吵体力不够。所以夫妇两人真的是闹得很僵,几乎要离婚。后来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听课,就意识到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发生事情了,如果是每个人都自己先自责,「我不好,我做得不够,对不起!」不是去责备别人,而是先检讨自己,各自责,一定是天清地宁。你想想你一自责了,他对方还能责备你吗?他肯定也自责,「不是你的问题,其实我做得不好」,这和气就生起来了。各相责,「这事情你怎么办得这样?你怎么没长心眼?」好了,你一句骂,我一句回敬,这天翻地覆了,闹得是不可开交。所以圣贤教导我们先是反求诸己。结果这个太太回家去力行,先学着不批评别人,不责备别人,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把原来的习气改掉,跟她先生和好,关系也非常融洽,其乐融融。所以古德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什么要跟人争?跟人争对自己没有好处。

从心上来讲,要知道境由心造,一切的环境是我心所造、我心所感的,心外无物,一切是唯心所造、唯心所现。所以,当我们看到外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有不好,我们马上要想到是我的心里头有不圆满、有缺欠,才感应到这样的环境。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立即就反求诸己,在心上检点,在心上改过,这是圣人。

过去上古时代的大禹,尧舜禹的那个禹,他登上帝位之后,有一次看到犯人了,伤心痛哭。这左右的官员就问禹帝,为什么您伤心痛哭起来?禹就说,「尧舜之时,民皆用尧舜之心为心;而予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尧舜是禹之前的两位帝王,尧舜是禅让,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尧舜禹三位都是圣王。禹说他的先帝尧和舜那个时代,人民百姓都以尧舜之心为心,都学圣人,以圣人的存心为自己的存心。但是他自己检讨,说我当了帝王之后,百姓(他是指这个犯罪的人)各以其心为心。各以其心为心就是私心,只想自己,没有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社会大众,所以才会犯这个罪。所以大禹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悲痛,这是自己深刻的检讨自己,主动来承担一切的责任。

禹之后夏朝,夏朝灭亡之后商朝建立,商朝的国君汤王也是一位圣人,他建立王朝之后,适逢连年大旱,五谷不收。结果负责宗教祭祀的大臣说,应该要用人来做牺牲、做祭品,向上帝祈雨。可是汤王没有这样做,他反而是什么?把自己头发剪下来,把自己的指甲给剪断,然后拿这些代表自己去做牺牲、做祭品。而且自己深刻的自责,他说这是我一个人的罪过,跟天下万民没有关系,天下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所以汤王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就是帝王自称,躬是身体,万方是天下,一切万民他们有罪,他们有不幸,这个罪是在我身上,责任在于我。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罪过使老百姓遭殃,还要拿人去做祭品,这是伤人的命。结果这番话说完之后,百姓都非常的喜悦,立即感应天降大雨。这是什么?圣王的这种德行感召万民喜悦,万民跟帝王的心融在一起了,然后感应了上苍,天降大雨。

所以我们看到,一代贤君都是有这样一种德行,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禹和汤能够罪己,把罪过归到自己,所以他能兴旺起来。反过来我们看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桀,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他不是罪己而是罪人,归罪给别人,从来不检讨自己,结果他们是亡朝、亡国了。所以『因事相争』,首先想自己不是,有不顺利的时候首先反求诸己,这便能够契入圣贤之域,其妙无穷。下面再看第三十九句:

【施惠无念。】

这是讲对人施与恩惠,不要记在心里。这个『无』就是不要,不要老念着给别人什么恩惠。从事上来讲,这是告诉我们行善布施要用真心,不要求报答。真心是什么?是不计得失的,也不计较别人会不会感恩,这个事情应该做于是就做。有的人对于这些给人施加的恩惠念念不忘,见到人都不待别人提起来,他先提起来了,我对你某年某月某日给你多少恩惠,帮助过你多少。一条条给你讲出来,讲得别人也不好意思,当然是感恩,感恩。但是他心里真会感恩了吗?本来可能很感恩,经你这么一说,他的感恩心就退了半截。为什么?他会觉得你不是真心,真心行善的人绝不会记在心里。记在心里是什么?我没有忘记,你看我给你多少多少恩惠。那有我就有私心,有私心他就会图回报,或者是图名利,计较得失。有目的、有所图,这就给人压力了,那他的感恩心当然就不会那么真诚。

在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贤臣范蠡,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夫差,复仇。勾践打败吴国之后,范蠡就知道勾践他这个人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他就离开了,隐姓埋名,在陶这个地方去做生意。他改姓朱,所以称为陶朱公,他是很有名的,做生意三聚三散。他发达之后,把钱财统统布施掉,布施给贫苦,然后又到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做起来,又发家,又把它散掉。结果他的儿子有一次(他有三个儿子,这是二儿子)因为杀人就被囚禁起来了,在楚国被囚禁,结果陶朱公就想看看能不能够派人,派一个可靠的人去探视。而且他说杀人确实应该偿命,但是身价千金的人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因为这时候陶朱公也是一个富贵人了,所以就想能不能解救自己的次子,这个二儿子。就想着派谁去好,他就想到应该派老三,三儿子去,就准备了一牛车的黄金,让他去做这个公关费用。

结果陶朱公的大儿子这时候请命,坚决要自己去,陶朱公不同意。结果这长子就说,我身为长子,现在弟弟有罪,不派我去,而让我这个三弟去,那是我不成器,我感到很羞愧,说完之后就要自杀。陶朱公的夫人一看,马上就劝阻,就告诉陶朱公说,你还是派这个老大去,老三现在如果要去未必能够把这个二儿子救出来,现在大儿子就要自杀了,那怎么行?所以最后不得已就派这个老大去了。就派他去找楚国的庄生,这是一位大臣,叮嘱他说,到了楚国以后,你要把这千两黄金进献给庄生,然后全听他安排,千万不要跟他争执。千叮嘱万叮嘱,这个大儿子说,行了,放心,我一定能办好的,就带着黄金出发了。

陶朱公他这个长子到了楚国以后,就把陶朱公的信和重金进献给庄生,表示对庄生的礼敬,厚礼,请他来帮忙。临别的时候,庄生就告诫这个长子,说我会帮你办这件事情,但是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停留在楚国,等你的弟弟出来以后,也就没有事了。这个长子结果没有听庄生的话,而是自己私自留在楚国,而且把一部分自己扣下来的数百两黄金分给他自己认为可以帮得上忙的那些楚国的贵人,要另谋渠道。

这个庄生其实也是一位贤臣,他绝对是不贪取这些黄金的,他是很廉洁的。他本来也没有意思想要接受这些供养,就是想帮他这个忙,做为一个信义的报答,就是等到事情办完了,他准备把这些黄金还给陶朱公。接受陶朱公的献礼当然是让他们安心,表示自己愿意帮这个忙,当然这个意思,那个大儿子根本不知道。结果庄生就去进谏楚王了,因为楚王平素对庄生的人品很敬重,所以非常信任他。庄生就对他说,说我观察天上有某一个位置那个星相,表明楚国会有灾害。楚王一听就紧张起来了,就问他那怎么办?庄生就说,只有德行可以消除这个灾祸。那怎么办?他就建议楚王要大赦天下,把那些罪犯都赦免掉,以此来消除天灾。结果楚王立即准备下诏大赦天下,当然也包括陶朱公的那个二儿子。

这个消息后来就传出来了,那些楚国的贵人就把这个消息告诉陶朱公的大儿子。这大儿子听到就很高兴,这下子楚王大赦天下,弟弟也就可以获得赦免了。那想想,我给庄生的千两黄金不就白送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个计策是庄生出的,他以为反正楚王是大赦天下,用不上庄生了。你看,这个施惠还老念着。结果他就去拜访庄生,庄生一见他很惊讶,说你怎么还没走?这个大儿子说,我是准备走了,因为楚王现在也要赦免我弟弟了,我就特别来辞行。这庄生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了,就说这样,我那些黄金还没动,你自己到我房里头把那个黄金拿走吧。这个大儿子就高高兴兴的把黄金拿走了。

庄生就感到非常羞辱,就是受到这种侮辱。结果他总是凡夫,所以气不过,又去见楚王,说楚王,您以德行来消除灾难,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有人说你这个举动是因为陶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囚禁在你这个国家里头,陶朱公就用重金贿赂您左右的人,让你大赦天下,其实是为了救陶朱公的儿子。楚王一听就大怒了,说怎么是这样子的,我怎么可以说对陶朱公的儿子特别去照顾,这样就不平等了。所以他就下令先杀掉陶朱公的儿子,明天再下令大赦天下。

结果到后来,当然这个老大带着黄金,也带着他弟弟的死讯回到家中。他母亲也就非常的悲哀,反而这个陶朱公在那里笑,说我其实早就知道这大儿子一去,这个二儿子就不能保命了。她说为什么?我之所以让老三去办这个事,是因为老三他从小没有受过苦,因为我们这个家道富裕起来了他才出生,所以都是享福,对于金钱他并不吝惜,他能挥金如土,所以办这个事他能办成。老大因为从小跟我们共过患难,知道这个钱财来之不易,所以对钱财非常执着,那派老大去自然这个二儿子被杀也是情理中的事了。所以我已经不悲哀了,我是日夜等着他的死讯到来。所以从这里看到,这个大儿子未能够看轻财物,不能够施财无念,所以导致他的弟弟被杀。《弟子规》上讲,「财物轻,怨何生?」如果这个大儿子能够轻财,「施惠无念」,那也不会激起庄生的这种怨恨报复。所以贪财物反而生怨恼,这个不幸就产生了。

施惠无念从心上来讲,是教我们要有三轮体空的布施精神。什么叫三轮体空?就是布施的时候不能有布施的我相,我在布施,也不能够有被布施的人相。「你看我布施给庄生千两黄金」,这个有我相、有人相,还有布施的中间物,这千两黄金。这个我相、人相和中间物的相,这叫三轮,都要把它空掉,无念就是离念。要知道真心离念,真心里没有我相、没有人相,这样的布施功德是最大。如果我用这个财物布施给贫穷的人,能做到内不见我这个相,外不见人,中间不见所施之物,这叫一心清净,这叫三轮体空。那你布施一点点的财物功德都无量无边,这真正是施惠无念,无念,没有念了,完全是性德自然流露,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更新于:3个月前
1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