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集)

2024-10-04 08:31 居士人物

蔡老师:大家好。那大家先热热身,我们复习一下刚刚上一节课谈的一些内容。栾学长。栾学长:谢谢老师。上堂课对「父慈子孝」第一条信心,非常有感受,对孩子永远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孩子会愈来愈好。尤其是学习传统文..

蔡老师:

大家好。那大家先热热身,我们复习一下刚刚上一节课谈的一些内容。栾学长。

栾学长:

谢谢老师。上堂课对「父慈子孝」第一条信心,非常有感受,对孩子永远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孩子会愈来愈好。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更有信心,我觉得不论孩子今天怎么样,真的走进传统文化就会变得愈来愈好。跟学长们分享也是这样,既然我们都能好,未来孩子更能好,只要有传统文化。感谢老师!

蔡老师:

谢谢栾学长。刚刚栾学长讲到的,对孩子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传统文化要有信心,都包含在里面了,对真理要有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白学长。

白学长:

老师好。上堂课我听到一句话:过去勿留滞,未来勿将迎。这句话是从何入手?从哪个方面开始入手是最有效?

蔡老师:

用心像镜子。您是说下手处是吧?

白学长:

对,下手处。

蔡老师:

好,谢谢。我们改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从事相当中,我们的念头常常都是担心未来,然后懊恼过去。从事相上来讲,我们就是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你强压它,你可能一不注意,可能这些念头就都起来了。所以在事相当中硬压会有效果,但是不容易持久。

所以在《了凡四训》里面讲,再提升一层,就是从道理当中,慢慢懂道理了,释怀了,理智了,所谓看破、放下。这个「看破」里面就包含了解到:哎呀,这么做,起这些念头,对谁都没有好处,浪费精神,浪费时光。我们常常这样去思考,这些念头、妄想一直在相续不断,自己的精神都耗损在这里,时间也耗在这里。所以人生,最值得珍重的,是自己的精神,是自己的念头。好的念头付诸实行了,以后感好的结果;不好的念头就感不好的人生了。所以明白了,这个念头就时时起正念,不要起这些妄念。所以这个是从理智上,从这些道理我们常常去思考。对谁都没好处的,我们就不要再想这些念头了,不如念念在正念当中,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是从道理当中去了解。

而我们刚刚也提到了,对于过去的事情,我们很明白问题出在哪,带着智慧,带着经验,然后把它放下。因为什么?于事无补。但是我们假如从中学到经验,学到智慧,我们会觉得这段路没有白走,没有走得胡里胡涂的。那会去考虑未来的事情,我们就常常提醒自己,「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常常这么提醒自己,这些念头就会安住在当下。还是要把这些道理常常提醒自己,提醒多了就把我们本来的那个习惯慢慢放下来了。

而从心上,就是智慧跟福分都是往内心求的。所以在《了凡四训》里面有提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的福分,福田靠心耕,人都希望未来有福、有智慧,那就要在这个心地当中下功夫。心里常常起这些妄念,怎么会有福呢?心里应该不断期许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智慧,才能够去利益到社会大众。常存此心,量大福大,就有福。然后常常提醒自己,「圣狂之分,在乎一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念都在正念当中,智慧很快就恢复了。这个是我们常常在心地当中提醒自己修福修慧,这个心念不可以让它乱跑。

而在夏莲居夏老的教诲当中,有一段教诲非常好,也值得我们作参考。「以慈悲欢喜为布施,以严净三业为持戒,以随缘顺受为忍辱,以调伏习气为精进,以不忘正念为禅定,以方便觉察为智慧」。

这一段里面提到了经典当中说的「六度」。这个「度」字很有味道,是度自己,不是度别人。为什么?度得了自己才度得了别人。所以这个六度不是度别人,而是度自己,其实要度自己就是对治习气。我们一直在强调「明德」本有,只是把那些习气去掉了,拨云自然就能见日了。「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就是把这些习染去掉,本有的本善就显露出来了。好,那「度」就是对治这些习气。所以我们看,这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管哪一个宗教,哪一个民族的圣贤教诲,不会脱离这六个原则。

我们看,「布施」对治什么?贪心。人常常能给予,他就不贪了。当然了,不要用力过猛,你不要要求别人用力过猛,一下捐很多,他后悔就麻烦了。凡事都要循序渐进。「持戒」。人,行为都在戒律,都在礼当中,都在经典教诲当中,他就不会去造恶业。「忍辱」,度自己的什么?度自己的瞋恨、嫉妒。就是那个情绪上来了,能够伏得住,所以「忍辱」度嫉妒,度瞋恨。「精进」度什么?度懈怠。人不能够进步,就是常常因循、退缩、苟且,就麻烦了。这些都是对治障碍一个人道德学问的习气,「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我们念头妄想纷飞,就是没有定力,没有禅定的功夫,「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愚昧无知要靠智慧来把它破除。圣贤教诲不会离开这六个原则,六度。

那我们看怎么样去落实。这里谈的观念非常的切实,能让我们落实在生活当中。尤其这个「布施」,不单是指财物上的布施,更高的是无形的,人家跟我们相处,人家就觉得很舒服。有一句话叫走到哪里让人家如沐春风,这也是布施。你走到哪,人家都吓得半死,那就没有布施了。因为布施里面还有「无畏布施」,不给人恐惧,不给人难过,给人欢喜。而且这个布施里面最重要的,一定要把这个自私自利把它放下。慈悲是念念为人着想,念念为人着想才把自私自利布施掉啊。所以「慈悲欢喜」,对自己念念保持为人着想;然后给予别人,常常让人欢喜,这个就是落实布施了。

以「严净」,「严」就是非常的戒慎恐惧,就是非常谨慎,「净」就是让自己的三业都能够清净。这个「三业」就是身、口、意三业,把它打开了就是十善:不贪、不瞋、不痴、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杀、不盗、不邪淫。跟大家讲过没有?就是佛家讲十善,基督教、西方宗教讲十诫,意思是相近的,你要持这一些教诲,持戒。能够把三业慢慢的这十善做到,十恶去掉,严净三业为持戒。

「以随缘顺受为忍辱」,我们早上讲到的,不满意这个人,不满意这件事情,挑境界,对治的方法就是随缘,什么都好,逆来顺受,这忍辱才修得成。

然后,自己的习气有没有愈来愈能伏得住、能对治,这个才叫精进。精进不是每天读经读十个小时叫精进,是吧?实质的是调伏习气。因为我们曾经也看到同修,每天比方说读《论语》他读三遍读五遍,然后他就告诉别人:「我今天读三遍了。」然后那个人不甘示弱,明天说:「我读四遍了。」那请问是不是精进?那是变傲慢了。那就变虚荣心在那里跟人家竞争了。所以精进是调伏习气,去掉多少,这才是精进。

再来,「不忘正念为禅定」,这样我们的心才不会散乱,才不会动那些念头,又是懊恼过去,又是想着未来。从心地上不忘正念。所以大家有没有感觉,什么道理讲到最后,还是老实最好。

那其它的宗教的都能保持在经典当中最重要的心境,比方西方宗教里面强调,回教说,是不是说「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是不是?「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是吧,常常保持这个念头,心胸都愈来愈宽广,是吧,就不会妄想纷飞了。更重要的,效法神的仁慈,去做,就对了。

然后以「方便觉察」才是智慧,方便当中也是给人方便,方便当中也是给自己提醒,用什么方法比较能不断提醒自己,提起正念,这个「方便」。再来,「觉察」那就是善观己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是智慧。这个我们在生活当中都可以马上去落实的,去运用的。好,谢谢我们白学长问的这个问题。黄学长。

黄学长:

老师我最受用还是「古之学者为己」,老老实实学习古圣贤的教诲。

蔡老师:

谢谢,而且这一句话记住了,就很清楚学问最重要就是向内,内学,要求自己,对治自己的习气,这是实学。张学长。

张学长:

自己学习方面就是缺少那个恒心,逆境的时候会很精进,但是遇到顺境就是很松懈。

蔡老师:

好,谢谢张学长,刚刚这个话很提醒我们,我们要修学,「以苦为师」。生活太好了,太安逸了,人就容易懈怠了。所以有一句话叫「逆境磨炼人,顺境淘汰人」。为什么?因为逆境人比较警觉,他知道考验来了,顺境的时候警觉心比较低。

所以你看在史册当中,魏征劝谏唐太宗,都提醒,「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往往人在福报来的时候,享受来了,慢慢的就觉得应该这样,对别人的付出也觉得应该的。那心性就开始堕落了。所以顺境的时候人就安逸了,就开始懈怠了。

有一个科学实验叫温水煮青蛙,那个水慢慢加温,然后那个青蛙还觉得挺舒服的,洗个SPA,牠觉得很舒服。慢慢那个温度牠没警觉,就把牠给烧死了。温室里的花朵,慢慢慢慢的这个人就贪着了,就堕落了。

所以,真正警觉的人,有福不享,福气来了,舍掉。舍了又得,得了再舍,自己不过安逸的生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看古代像陶侃,他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搬砖,为什么?他怕他好日子过多了,那种居安思危,那种要光复失土的斗志会没了,所以他每天搬砖提醒自己。

那诸位学长,请问在顺境当中,您是怎么提醒自己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某学长:

顺境的时候不忘失意的人。

蔡老师:

顺境的时候不忘失意的人,应该是不忘苦难的人,虽然是自己挺有福的,但是不忘记还有很苦难的人。这叫不忍大众受苦,不忍圣贤教诲衰败。其实就是念念还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所以在经典里面有讲到,「俭近仁」。为什么节俭的人接近仁爱?因为他常常想,我省一点,就可以再造福给其它的人。这个都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就不容易在顺境当中懈怠。还有没有?

某学长:

能不能对得起这一粒米。

蔡老师:

哦,能不能对得起这一粒米。那这个就是,第一个,道义的心,我对不对得起这粒米,对不对得起别人对我的支持。以前像范仲淹先生都是道义处事,所以他今天工作他反省,假如不够努力,对不起今天国家的俸禄,他那天晚上就不睡觉,检讨自己,然后隔天赶紧去好好工作补回来,他隔天才心安理得再睡。所以你看我们以前的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领人家一天的薪水,就要尽心尽力。这个是不能享福了,忘了道义了,要对得起人。

再来,我们也常怀感恩的心来接受这些福分。感恩,吃了以后不只是不会堕落,还会更加强一个报恩的心,知恩报恩。所以我们在吃饭时可以有「五观」,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提供给大家作参考。

「计功多少」,我们今天奉献了多少,「量彼来处」。每一天食衣住行,这些生活上的需要,都是各行各业给我们的服务、供养,那我这一天到底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假如都没有,还接受这么多的服务、支持,那就很不好意思了。包含假如又是接受大众,我们是一些公益团体,公益团体,尤其弘扬传统文化的团体,会支持我们的,都是念念想着「为往圣继绝学」,都是念念为了人民的苦难在担忧的,所以他全心全意支持我们做这个事业,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支持啊。

所以我们那几年在庐江汤池,虽然在安徽,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好东西,我们都吃到了。我们的全麦面都是从河南来的,我们的苹果都是从山东烟台来的。那这么多,那不是一颗苹果而已,那是什么?从这个苹果看到什么?像父母、像亲人一样的支持我们啊。甚至于他送东西来的时候,他的生活都很困难,把好的给我们,这样的同胞太多太多了。这个时候我们接受的时候是一种感念这个恩德、这个信任。

「忖己德行」,想想我今天德行有没有提升呢?假如没有,就生惭愧心了,「全缺应供」,就是德行都缺乏了,还接受这个食物,心里生惭愧心。所以要砥砺自己好好提升,才对得起这些支持。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怎么样提升自己的德行呢?守好这颗心,改过迁善。而所有的过里面,防这颗贪心,贪瞋痴慢,这个是最严重的习气过失。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基督徒他们吃饭以前都是感谢上帝的赐予,这个也都是带着感恩心在享受这一些福分,这也是很好的一个心境。

最后,「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我们看第四条,为什么叫良药呢?其实我们都有病。什么病呢?饿。饿了,好难过,所以得吃药,得吃饭,「正事良药」,为什么?「为疗形枯」。你不吃饭就瘦下去了,不吃饭就没体力了。吃饭不是为了增长欲望,只是让这个身体有体力而已。你不要贪吃到最后,文明病都来了,那就过头了。而为了成就自己的道业,进而去利益大众,所以才接受这个食物,「方受此食」。所以人是这种心态去享福,去吃东西,不容易退。

好,来,诸位学长,还有哪一个方法在顺境当中不容易堕落?大家的经验,来,许学长。

许学长:

立志「为往圣继绝学」。

蔡老师:

哦,那这个就是不忘自己发的愿,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个就是《论语》讲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自己曾经发的誓愿,不能忘了。其实你看,很多人很年轻就很有成就了,他就是那个信念想着:我一定要让我父母过好日子。他念念不敢忘,最后他就有成就。假如我们真的把这个「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念念不忘,也不容易懈怠。

好,还有没有?王学长。

王学长: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蔡老师:

王学长这个讲的也非常重要,就是人在享福的时候不要忘了,你离死亡愈来愈接近了,还混还混。「但念无常」,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这才是有价值。所以叫「一寸时光,一寸命光」,「但念无常,慎勿放逸」。那也常常提醒自己:道业有把握了没有?常常这么问自己就不敢蹉跎时光。

来,王学长。

王学长:

蔡老师、各位学长,因为我看到「五观」里面写的五句话,因为之前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了解过南传的佛教,他们的意思是这样子,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是另外一种方式,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蔡老师:

好,可以。

王学长:

南传佛教他们很注重戒律,就是为了不要使自己放逸。他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是为了不要沉迷在世间。我个人体会是说,僧人为了领众,他们不可以有家庭,这个是他们的理念。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是这样子念的,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都是托钵来的,就是他们会用眼睛看着那个食物,他们会讲:「我们眼前的那些食物,是农夫辛苦辛苦种植出来的,是施主诚心布施出来的,我们吃这些食物,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可口,更不是为了漂亮,而是为了调理这个身体,为了使这个身体能复兴自己身心的责任,改掉一切坏习惯、坏行为,那就太好了。」过后他有念三句,「萨图,萨图,萨图」,就是善哉、善哉、善哉。我觉得意思是一样,但是中国表达的方式,文章比较漂亮,小乘就比较通俗一点。谢谢大家。

蔡老师:

谢谢王学长。因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特别注重,所以他的那个文字用得特别美。所以我们中国人是很有民族自信心的。最近这一、两百年被打得有点丧失民族自信心了,我们要把它再找回来。

刚刚王学长谈的里面,就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修养德行的人时时要念着、观着自己的心,不能起贪念,「贪等为宗」。这个贪很容易起来,顺境就贪着。当然每一个宗教的修学不同,不过他们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就是佛陀那个时候带着学生出去托钵,不可以连续两天到同一个家去托钵,这一家托完了,隔天不能去那一家,以后也应该是不行。为什么?你今天去那家托钵,「哇,咖哩饭,真香,明天再去」,贪心就来了。所以你看这个很讲究,连托钵的地方都不能重复。防啊,防这颗贪心。再来,睡觉,印度比较热嘛,在树下就可以睡,而且你今天睡这一棵树,明天也不可以睡这一棵。「哇,还有鸟叫还有交响乐,挺好,这个树荫特别大」,不行,连睡的地方也不可贪着,是用这种方式在提醒自己。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好不好修学?不好修学,住的都是高楼大厦,都挺享福的。所以,这个时代你能修养得好自己,成就得好自己的德行,历代的这些圣贤人都竖起大拇指,「真不简单,善哉、善哉、善哉!」

所以这个「念无常」,还有刚刚的常常提醒自己不是为了增长这个贪心,而是去成就自己的道业。还有没有方法?杨学长。这个顺境怎么不堕落?这是个好问题。

杨学长:

首先我想问老师,最主要是学了传统文化以前怎么对治,还是学以后对治呢?

蔡老师:

都可以谈。

杨学长:

那我就分享一下我以前吧。我以前因为时常看报纸,就看到很多那些发了财的,然后因为他们为富不仁,得到了很多的恶报,比如说被人家打抢啊,被人家绑架啊,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然后我在稍微赚了一点钱以后吧,然后我就想,我千万不可以做这样的人,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然后就尽量做一些财富布施的事情,然后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果报,然后命运也因为我一点点财富布施而彻底的改变了。谢谢老师!

蔡老师:

所以就找到了一个好先生,是吧。

杨学长:

对。因为当时确实有一个算命把我算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很准的人,说我这辈子肯定会离婚的,我的婚姻非常不好这样子。现在我是觉得以后肯定是不准了,这样子。

蔡老师:

恭喜恭喜。刚刚我们杨学长提到的就是,「见人恶,即内省」,而且也提醒自己,以后我真的富贵了,能怎么样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像他们这个样子。这个也是一种志气,就不容易在顺境的时候堕落。我们也恭喜杨学长改造命运,找到一个好的伴侣。

我们白学长刚刚有举手。

白学长:

「祸福相倚」,这个话时时要提醒。

蔡老师:

哦,非常好,「祸福相倚」。而提到「祸福相倚」的时候,我们以前的长辈,他都会考虑到后代。所以今天他假如享乐了,他的下一代就麻烦了,染上了奢侈了。甚至于他当宰相了,他那个门都建得比较小,然后人家就说了:「你都当宰相了,门这么小怎么行呢?太小了。」他说:「虽然当宰相门太小了,可是,当个普通的官,这个门够大了。我能当宰相,我孩子不一定能当宰相啊。」这个都是他考虑后面,他就不容易去享乐。

好,先这样。还有方法是吧?有什么方法?我们这个是如切如磋,集思广益。来,张学长。

张学长:

谢谢。在顺境当中我时常会想起我的父母恩德,过去对我有帮助的师长恩,和一切众生的恩德,所以我就不会说,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也不会说很贪,适可而止。谢谢老师。

蔡老师:

好,这个方法其实也是上面提到的这些观念,我们最后总结一句话:能时时念着父母恩、老师恩、国家恩、还有所有大众的恩,时时念着大众遭受的种种痛苦,就不容易往后退了。

李学长。我们李学长笑得很开心,「终于轮到我了」。

李学长:

是啊,我这个问题心里想了好久,前几天老师讲,师长跟这个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讲过,关于世界和平的四个,好像我只听了一个,这个宗教入手,其它方面我没有印象,不了解这个世界和平,谢谢老师。

蔡老师:

「宗教与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种族与种族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政党与政党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国家与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个政党里面也有强调派系,其实都包含在政治团体里面,因为政治团体他是带领整个国家的嘛,它也是很重要。

而这里有一个故事,我们感觉,师长是非常通达情理,洞察得很深远。就是,现在的民主国家都有一个制度,就是执政党跟在野党。执政的就是他主持整个国家政治的,在野的就是他监督。所以很多民主国家把在野党叫做反对党,什么叫反对?就是不对也反对,对好像也反对,那这个心态就不是很好。所以师长有一次刚好在澳洲,跟现在的总理陆克文先生他们一起。那个时候陆克文先生是在野党,结果执政党吃饭的时候,那一桌都是执政党,在野党的一个人都没有。师长看了就觉得很不好受,哎呀,怎么会这样呢?好像壁垒分明。后来,师长在跟陆克文先生,那个时候都还没当总理,就跟他提醒说:这个应该不能叫反对党,要叫「兄弟党」,一起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大家庭而努力。然后要坐在一起常沟通,人家心里才能平。而且你就比方说,几个月,就把在野党的主要的干部请到你总理官邸,问人家:「我几个礼拜,哪里做得不好,请你赐教。」人家让你这么恭敬,邀到官邸来吃饭,还主动的请教,人家就在这个很和乐的气氛给你提意见了,就不会在外面开记者会骂你了。是不是?人家骂不出来了,你这么恭敬了,人家说见面不打笑脸人,你敬他,他也敬你嘛。又是国家的重要团体,重要的领导,和和乐乐不就给整个国家最好的示范吗?

所以陆克文先生上台来,这些真的有去做,尤其种族跟种族和睦相处。陆克文先生上来没多久,就邀请了澳洲原住民,原来的,最有地位的一位女士、一位长者,然后就自己以总理的身份给这一位长者道歉。你看这个种族跟种族化开了很多的对立。大家看,那个总理鞠躬鞠下去了,对他整个国家民族好的影响有多大?好,这个是响应刚刚我们李学长提的问题。

李学长:

蔡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因为社会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富贵难求道」,因为富贵之人过着奢华的生活,由奢而入俭很难。那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跟这个相反的,是我想想

蔡老师:

「公门好修行」?

李学长:

说是「贫穷修身难」,因为咱们说看破才能放下,你没有大富大贵过,谈何看破?既然没有看破,你这个放下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再重新面对这样的诱惑,你能不能抵挡得住?这两种的说法,想请老师解释一下。

蔡老师:

好,谢谢。刚刚我们李学长提的一个问题非常重要。人在贫穷的时候,你不要对着富贵的人说「富贵修身难」。你真正富贵的时候,你还不见得做得比他好。其实,尤其在大陆,很多的人都还没有富贵过,都还不知道在富贵当中守不守得住自己的原则。所以愈明白这个情况,面对我们在座这些企业家,不得不佩服,他们在这么高的富贵当中,不只没有享乐,还有使命要为往圣继绝学,这个让我们肃然起敬。我们给这些企业家热烈的掌声。

好,所以刚刚李学长也讲到,贫贱修身难,为什么?吃都吃不饱了他还助人啊?所以身安,道才能隆。身要安,首先他生活要没有匮乏,不然他没有办法修养德行。但是这个不匮乏是够用就好,要知足。你一个修道的人他出门还要求别人给他买一台BMW的、买一台BENZ的,那都已经是错误的了。现在有很多公益团体还强调开车就要开最好的,穿都要穿名牌的,这个绝对是不妥当的,这个都违背了一个修身的心态了。

所以首先要让贫穷的人生活无匮乏,他才能修养道德。而且要让他明理,明理到「为什么我会贫穷?」他才知道原来富贵也要靠自己修。如理如法去修、去求,就能得到财富。所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要让贫穷的人明理,他才不会怨天尤人。

我们从这里看,外在的这些条件最好是知足,最好是适当为好。不足了,难过、怨恨;太过了,贪着。所以为什么说适中,中道很重要。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叫「中华」,就知道要时时要守住这个「中」,很重要,才能开出人生美丽的花果、花朵出来了,才不会「过」与「不及」。至于在富贵当中怎么不堕落,刚刚我们讨论的都属于这个部分。

好,我接着跟大家交流几个问题。

问:请问老师,很多事放不下,怎么办?

答:放下。

你在这里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够老实。还有刚刚那些道理常常提醒自己,想这些对谁都没有用,转念,转到有意义的念头。

再来,告诉大家,你太闲了,没有承担责任啦!请问大家,我们上一代那个妈妈很辛苦,然后孩子三个、五个,这边哭一下要照顾,那边跌一下要去安抚,你说那个妈妈还每天在这里,哎呀,想一大堆有的没有的,她有没有时间?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现在修身,真的,还不能太闲,太闲胡思乱想,不如多扛些责任,把自己的妄想转移到有价值的事情,然后又在做事当中不断观照自己,慢慢这个念头就能够控制得住。

问:第二,有两个问题。第一,「用心如镜」是否也就是「见性不着相」?

答:这个心境也是相通的。当然这个见性里面,就是我们镜子照了就是有缘来了,我们都是时时能看到对方的心性,他的好意我们能领受得到,他的德行我们领受得到。当然假如他是造恶的,我们也不执着他的恶相,反而还是坚信他有本善,这个时候你照着他,是担忧他,是怜悯他,是想协助他,不会着在他的恶的行为上。

问:之前曾看到这一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的辐射」,请问老师这句话与「用心如镜」该如何理解?

答:我们一开始用「用心如镜」是在强调他「境来不拒,境去不留」。我们看,「境来不拒」,谁来照镜子它不都照吗?有没有哪一个镜子,那个人来了,「我不照你,你没资格」,不会吧?所以境来不拒,他不挑,他不贪,他平等心对待一切境界,安住,面对,「境来不拒」。「境去不留」,这一件事情已经经过了,不贪心,不贪着,不怨恨,不愤怒。对好的不贪着,对不好的不记恨,不抱怨,这个叫「境去不留」。心里还是清清净净的。所以我们学镜子就学它的清净心,不染着,是这个意思。

至于您提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心的反射,我个人的看法觉得,比较像照镜子。镜子呈现出来的,跟我们的这张脸有关系,是吧?你对镜子笑了,镜子当然对你笑;你对人好了,人当然对你好;你对着镜子哭,人家当然对着你哭嘛;你愤怒了,当然镜子回来的就是愤怒嘛。「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假如觉得身边的人给我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可能是我们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是真实的,他看他一个同学很不顺眼,然后又不敢骂他,可是又很恨,然后就拿一张纸骂他,骂得很难听,批评他哪些问题、哪些缺点,写写写,写下来。结果刚好那一天他走过来,走过那个同学的桌子,发现那个同学也写了一张纸,也是骂他的,结果一看,哎哟骂得差不多。他就体会到,真的,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你觉得人家怎么样怎么样,人家也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所以都互相感应。

所以好像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媳妇看她婆婆很不顺眼,她婆婆这里也不是,那里也不是,然后就跑去找医生,就给医生讲:「有没有哪一个方法,吃什么药,不会马上死,慢慢慢慢会死掉,我拿给我婆婆吃。」一吃死掉了,人家会说是她害的,所以慢慢吃。这个医生可能很有修养,他就拿了一个药给她,然后说:「这个药,妳得要对她最好,药效才会起作用。妳要回去,用尽妳一切对妳婆婆好,这个药就会发挥作用。」她拿药回去就全心全意对她婆婆好。结果她对她婆婆愈来愈好,她婆婆也对她愈来愈好。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婆婆跟妈差不多了,一想到说,哇,那个药吃这么久了,可能要快发挥作用了,赶紧跑去找这个医生:「哎呀,怎么办,我不能毒死我婆婆。」结果那医生说:「那个是维他命。」所以她就体悟到了,真的是你怎么对人,最后就会回来人家是怎么对你。不能感动人,是自己诚心还不够。所以《了凡四训》说,「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自己德行还没修到,还没有感应回来。

好,下一个问题。

问:请问「述而不作」的「作」是什么含义,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东西是「作」?《孝经》等经典都是后人记述下来的,是不是虽写有著作,但讲的都是前人的观点就是「述」?如果在书中说「这个观念是我的」就是「作」?请老师解答。我不知道是不是表述清楚了。

答:挺清楚的,这个(解释)下得很好,就是我们还会觉得是「我的创作、我的想法」,这个人已经傲慢了。世间好话,圣贤人都说尽了。而且我们的清净心远不如古人,我们的智慧也不可能超过他们。所以我们看近代,人狂妄起来了,什么「预防法,我发明的」,「观摩法,我发明的」,他们还没来过中国,他假如翻开《礼记学记》,汗流浃背,人家几千年就讲了,我们还在那里拍着胸脯:「这个是我发明的。」所以古圣先贤他契入心性,他知道圣贤人讲的都是每个人本有的性德,明德,不是他的创作。而这个「述」,就是都跟经典相应的道理就是「述」。

而且,古圣先贤他在讲的时候,他还有一颗心特别难得,就是他要把古圣先贤这些教诲承传下来,又能设身处地的以现在人的生活工作、处世待人的客观状况,去给他引导,去给他开显,他才用得出来。

所以大家看,《论语》离我们两千五百多年,每一个朝代都有批注,那就是那个时代领受孔夫子智慧的大学问家,又以那个时候的状况给他们彰显这些道理,让他们能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那每一个朝代,社会状况又变了,所以每个朝代都有批注。每个朝代的批注背后都是用心良苦,这个时候我们再看这些批注就会很珍惜了。

下一个问题。

问:在奉养父母的时候,如果存有父母一生的财富享受是有定数的,如果让父母享受太多,会不会加速父母福报的减少?所以在供给父母财物时,不会给父母很充足

答:要给充足啦!缺这个缺那个了,父母就生烦恼了。「不会给父母太奢侈」,这个会比较恰当一点。而且要善巧,不断的善巧方便引领父母走入精神生活,更高的精神生活。走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喜悦,这个是更好的孝敬。所以孔子说,「老者戒之在得」,人能引导父母不要患得患失,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是孝更高的境界。

问:而父母对这个方面又很执着,该怎么办?

答:父母,他的一个价值观跟习惯,他是几十年慢慢形成,必有他的原因,而我们了解原因的时候,不只不会看父母的过,还会很不忍心。比方说父母现在看钱很重,为什么?因为以前曾经被人家瞧不起,被人家侮辱啊!你去体恤到的时候,你怎么可能会去不然我们又变成,一学传统文化了,「哎呀你看,妈贪心,爸贪心」,你说学到哪去了?学的道理都不能体恤父母的心,反而都是拿着道理去压了,那这不妥当的。

而且我们感觉一下,我们的孝心是时时体恤父母,时时尽我们的力量去奉养父母,要常存这样的心。善巧的去协助父母放下执着就对了。您刚刚讲到的说,那假如父母吃得好,福报都在花了,怎么办?告诉大家,你一念至诚的孝心,你有大福啊,那你的福不就是你父母的福吗?你还怕他吃啊?是不是?对啊,孝子的心,是看父母吃就高兴啊。而且,福分是可以供养出来的,智慧不行,智慧要自己修。所以我们有福了,可以照顾亲戚朋友,照顾自己的父母,所以只要我们孝心真纯,这一个家就是有福之家。

问:第二个,「亲人之间不责善」,与「劝化提升父母的智慧」,在处理上应怎么做?

答:「亲人之间不责善」,这一句话,然后《弟子规》又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两句有没有不一样?有没有冲突?所以每一句经句,我们要深入用心去体会它背后的含义。亲人不责善,就是说亲人之间他有那个亲属关系,有亲情在,这个时候你不能指责太过,会伤了亲人之间的心里的感受。就是你提醒他,指出他的问题,指到他看到你就难过,他看到你就不舒服,他看到你就害怕,他看到你就有压力,那每天还要生活在一起,你说这样日子好不好过?就不好过嘛!是这个意思。是互相提醒的时候,不要造成对方很大的压力。

只要我们讲了,他会有压力,你不讲,谁讲?善巧方便,找他最信任的人给他讲。这个叫「易子而教」,是吧。你比方带你太太,你常常说太太妳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你太太浑身不自在。这个时候,你把她带去见见刘总,刘芳总裁。她讲讲讲,然后你太太在那儿「哎哟,妳讲得很有道理」,然后你在旁边偷笑,千万不要接一句话!人家刘总在那里讲讲讲,你太太说「对对对,很有道理」,你可不要在旁边说「我都跟妳讲多少次了!」那你就完了,那个就是你好为人师了,见人家过都留在心里面,一看到机会马上射一箭冷箭。这个就要看到自己的急躁跟见人过。善巧方便,从别人去讲,可能家里的人比较不会那么难过。

你说「那这样刘总没那么多时间」,把刘总的讲课的带子拿回去。那你可不能拿回去的时候对你太太讲:「这个是妳最需要听的,妳赶紧好好学!」那她学不学?那她就不学了。你反而自己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的看,「哎呀,讲得好,讲得好,我应该要改」,你太太不知不觉的坐过来,很自然啊。要善巧方便。

真的非得要自己提醒的时候,你不要学了又学呆了,不责善了,一句不讲,嘴巴贴起来,又很刻意,很执着了。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它只是叫我们不要责善到彼此都有隔阂、都有难过,这样就不妥当。可以劝的时候,记得「怡吾色,柔吾声」。「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心很真诚,脸色很温和,声音讲话很和气,用词很婉转、很柔和,「心诚,色温,气和,辞婉」。

好,问题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

还有学长有读了《大学》,非常好学,都有问到《大学》里面的这些句子字的解释,「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这个「辟」跟这个「僻」通,也就是心有偏掉的意思。「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一段话叫「絜矩之道」。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做人的心境。「絜」是度的意思,度量。「矩」,「矩」是指方形,所以意思是去量,都是照这个规矩去测量。也就是说,不管面对任何的人,就好像有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设身处地,「将加人,先问己」,就好像都以这个标准在衡量每一件事,在对每一个人,这个就是「絜矩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谢谢大家。

更新于:1个月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