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五集)

2024-10-04 08:54 居士人物

大家早安。我们先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问:第一个,子路让他的同学去做官,边做边学。答:这故事没讲完,对不起对不起。他让同学去当官,孔子说,「你要害死人家的孩子是吧」,子路就觉得,「边做边学就好了嘛,..

大家早安。我们先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

问:第一个,子路让他的同学去做官,边做边学。

答:这故事没讲完,对不起对不起。他让同学去当官,孔子说,「你要害死人家的孩子是吧」,子路就觉得,「边做边学就好了嘛,干嘛一定要学完之后才去当官?」

好,那我们冷静思考,子路了不了解他这个同学的境界到哪里?他不了解这个同学的境界到哪里,他能不能自己出主意?这个都是要比较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代不代表别人可以?不代表。所以给人家出主意一定是设身处地,而且要很清楚他的状况才好,不然我们随便给人家乱出主意,又不是适合他的,最后我们一个热心就干了坏事了。而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就说了,「最讨厌就是那个特别会狡辩的人。」

被孔子骂最多的是谁?假如你是子路,感觉怎么样?我们认识一个同学,他说有一次师父骂他,他特别高兴。是师父信任他了,他骂得啊,知道骂了以后他不会对师父说,「好,你给我记住」,不会这个样子,所以他受得了。为什么骂子路骂得最多?就是怎么骂他都不会走的,这可以骂。一骂就怨恨人,那不能骂。所以师父在讲经的时候就说了,说李师公,真正要学的,有打有骂,把门关起来,打记性啊,大人还是打。告诉大家,这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五十多年、六十多年前。现在打不打得?我不知道了,这个得要视客观状况而定。只是表面恭维、阳奉阴违的、骂了还记恨的,很客气。这个也是对的,不要跟人结恶缘,「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不要再跟人家结新的梁子了,我们来是为了尽心尽力的,不是要跟人家对立冲突的。好,这都是我们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体会到的。

子路讲的听起来有道理。所以我们也得提醒我们自己,听课听了两年、三年,讲起话来也是口若悬河,都不用逗点的了,哒哒哒哒,道理很会讲。到底有没有针对这个人的需要跟状况去告诉他,这是值得思考的,不然我们很容易就掉到「好为人师」上面去了。

所以子路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孔子在这个应对当中,含有的是什么道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今天他推荐同学要出去做官,这个同学对于做官,对于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是不是已经领纳于心,遇到了不会被转,不会迷惑了?假如虽然读了很多的书了,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判断是非、邪正,甚至于没有办法判断流弊,我们说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假如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基础的时候,去当官,很可能老百姓变成他的实验品。而且他去了以后谁护念他?老百姓再一恭维,那又没有人在旁边集思广益。所以一个人他的成长到放手,它都是一个循序的过程,它不能不客观的哦。

所以护念,「如保赤子」,这些都要很审慎、准确的评估。所以最好的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是什么呢?不是让他马上去当个县官、县太爷,能跟着一个,比方他的同学已经当县太爷当得非常好的,孔子也很信任的人,先让他去跟着这个师兄跟一段时间,整个实际的状况方方面面他都能积累经验。学问跟实际的结合,他得要有人带,有人给他开解,他这个理事的结合就很快,他才能活学活用。所以都还不清楚他能不能活学活用,一下子又去当人家的父母官,是不是太快了一点?所以以前不要说当官员了,各行各业都要手把手教,是有道理的。

所以一般在整个企业组织里面要培养这个人,往往都是先让他做副手,跟着正直的人,副科长跟着科长,副总跟着总经理,慢慢慢慢学习,然后再放手给他做。所以当老师、当领导、当父母都得要护念他的整个成长,他能力的整个提升过程,有时候都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做没把握的尝试。为什么?没把握的事做了以后,其实当他在这个位子上染上了名利心、染上了傲慢,要去掉,可能要花几倍的时间。所以什么事情还是谨慎,「慎于始」会好。好,这是这个故事跟大家交流。

再来,下一个问题。

问:您讲,我们要隐恶扬善,那您举过的例子算扬恶吗?什么情况可以扬恶?

答:这个问题太好了。我假如拿着麦克风到深圳的街头去喊,这个就扬恶了。因为我们今天大家都在弘扬文化,都在办教育,假如我们对社会这些状况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怎么改善?所以扬恶,第一个,从讲话的人的心态。他看到那个人有恶了,赶紧要去讲,为什么?本来就看人家不顺眼,好来个落井下石。扬恶,这个是瞋恚心扬恶,看人不顺眼。还有是傲慢心扬恶,平常看他挺风光的,早就想把他压下去了,哎哟,有错了,赶紧批他一顿。傲慢心。贪心扬恶也有,哎呀,他的风采比我多了,赶紧压压他,名闻利养的心扬恶,讲人家的不好。嫉妒心扬恶,都有可能。心地上的问题。

而假如我们是扬弘扬文化的人的恶,他可能已经在台上了,听他讲课的人很多,结果我们大肆去宣扬,「哎呀,你都不知道,他以前怎样怎样」,讲一讲,所有的人,「真的,好恐怖啊」,全部丧失信心了。把人家学习正法、传统文化的缘给断掉了,那这个影响面就大了。所以这个都要很冷静。

之前也跟大家说,「曾子杀人了」,听了几次,可能这个信心都会动摇。所以我们今天在听别人讲恶的时候,要有判断力,讲话要有智慧,听话也要有智慧。「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但是这些道理都不能执着,什么时候能进退得当、能判断清楚、能通权达变,都要回到根本的心地、心态,才容易分辨出来。

比方有一个人过来跟你讲,「他最近好像有点状况」,然后你回头跟他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样对不对?你说,「对啊,他要来讲别人不对了」。他跟你探讨这个人不对的目的在哪里?学都不能学到相上去啊,不然学到最后了,所有的人都很压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什么情况都不反应。等出状况了,「哎,怎么都没人讲?」「不见世间过」。那不就学呆了吗?所以现在的团体里面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讲人了,都做滥好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说,滥好人、乡愿,不行。为什么?滥好人就是是非善恶人家从他的反应都判断不出来。他骂人了,也好。就感觉到底怎么样叫「善相劝,德皆建」不知道。

所以《了凡四训》里面讲到善恶,一开始那故事特别有味道。读书人跑去问中峰禅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读书人说,打人、骂人是恶,礼敬人、赞叹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不一定。最后给他开解:今天,「利人者公,利己者私」,是为了利益他,打人、骂人是要把他打醒,是善;「利己者私」,赞叹他是为了跟他关系搞得更好,有所目的的,这个恭敬人、赞叹人都是恶,私心,贪名闻利养。不从心地上看,很难把事情看清楚。所以这个「见未真」,这个「真」要看到心地才能更清楚、更明白。

我们比方赞叹人,一听一个人讲得很好,哇,哪里我特别有共鸣,他一下台了,很激动冲过去,握着他的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太感激你了,是你救了我!」好,赞叹了。我们很想讲这个话,可是这个人受不受得了这个赞叹?再来,赞叹是他讲得好,他有没有做得好?所以很多年轻人到了传统文化的单位,很危险。因为大家赞叹很随性。

我为什么很清楚?因为我以前都干过这种事。我到澳洲净宗学院,看到一个年轻人二十来岁,长了一百八十公分,好帅,然后我看他这么年轻就学习,我就很激动,「哎呀,这么年轻,善根太深厚了。哎呀,我都要跟你学习,真不简单。」结果过了几天,他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我想,我年龄最起码大他个五六岁,也是哥哥辈的,应该给他提一下。结果当我讲第一句提醒他的时候,他的整个脸就揪起来了,我突然感觉到我前面做错了。只是一时很激动就称赞他了,是不是理智?年轻人受得了吗?我们自己八风吹了,我们都没把握了,年轻人还没做什么,也还没学什么,就被一句一句的,「善根深厚,了不起啊」,你说几个人受得了?

所以孔子讲,「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读《论语》,我们很多处事的判断力就会不断的提升,不然我们不知道这些应对的分寸,就「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们也是好心肯定他了,但是吹得太厉害了,反而让年轻人傲慢,听不进去人家批评。

所以我们看,孔子说,我对于人「谁毁谁誉」,我们不会乱去毁谤人,乱去赞叹人。如果有赞叹的人,「其所有试矣」,「试矣」就是了解了、确定了这个人是真正做到的,真正有德的,才可以这样赞叹。不然他根基不牢,赞叹过了都会晃,都会连根拔。但是我感觉现在的风气是我们一般都很容易激动,然后什么「哎呀,孔子再世啦」,什么,都来了。真是这个时候我也没有用其它的词语可以形容。

所以真的,你说学理智不容易,讲话都是要很理智,而不是一时很冲动的。大家看被孔子赞叹过的,比方晏子,「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蘧伯玉,这些都是贤人啊,「直哉史鱼」,是忠臣啊,孔子赞叹大禹,赞叹尧、舜,这绝对都没问题的。包含当时候的人,孔子赞叹都是有真实德行的人,绝对不会还根基不稳,孔子就赞叹。

那鼓励还是必要的,赞叹要很确定,甚至盖棺论定再赞叹。鼓励可以,但是鼓励当中呢,「你这个发心是很好,但是一定要好好保持,要谦虚。」是不是?你也肯定了他,但是又提醒了年轻人,要有恒心,要时时谦虚受教。我们不要一鼓励、一肯定了,然后就让他反而自满了,那这个就是我们在赞叹的时候缺乏理智的应对。

所以刚刚这个问题就是说,什么是扬恶?首先我们的动机假如是贪、瞋、痴、慢、嫉妒、斗争的心,这个就是扬恶了。假如今天这个朋友过来,「哎,他最近有什么情况,我们商量商量怎么帮助他,探讨一下,而且他比较听你的,你来给他讲。」是吧?他又没有让其它的人知道,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缘分,虽然可能他学问高,可是他劝他,他不一定听。虽然这个人学问比较没有那么高,可是他一劝那个人就听,不同的缘。

佛陀那个时代有一个人,佛陀去劝,怎么劝没办法,还得派阿难去跟他讲,就讲通了。佛陀那个时候,东西南北都站在那里等他,他还是不愿意见佛陀。缘不同啊。所以并不是说讲人家的情况就是扬恶,就是是非,不是这个逻辑,是是不是为对方着想,在商量,这个很重要。

当然我们还是要冷静,有时候我们自己嘴巴还是太大,「还是为他好」,可是话很容易见谁就讲,最后传到他那里就不好了。所以还是要忍得过。很多好事,「事以密成」,愈多人知道,口舌是非愈多。甚至于这个密到什么程度呢?密到他得利益了都不知道是你帮他的,最好!这人就真的是不为任何东西去付出的,这积的是阴德。我们一帮人家了,就生怕让当事人不知道,这个心态还是值得商榷的。

所以这位学长提这个问题,我要好好反省,我在讲例子的时候,我是什么心态?而我们今天给社会大众讲解传统文化,举现代的一些情况,他的感受会比较深刻,从现在他身边就遇到的事,让他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

当然,大家回到自己的故乡,您在讲例子的时候,前面就不要再加人名了。当然出去了,我们还是在讲的过程当中,让大家是去体恤这些人的苦。你说真的,像这样发生自杀事件的学校、团体、企业,一个人跳下去了,那多苦,他苦啊,没完没了,他的家人都苦。我们藉这个事情,怎么样才能从家庭、从学校以至于从整个企业团体来改善,不要让这些现象继续下去了,这才是我们讲这个例子最重要的目的。是吧?

当然,我们在论这些事的时候,还是要带点厚道。比方说,我们当领导要当好,要像家人一样去关心员工才好,这是道义。现在的领导他没有做到,因为他也没有学过。「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有人跟他讲,你不要怪他。不是他今天当了董事长,当了总经理,这些道理他就懂,是吧?所以讲到这里,我们是期许自己要把正知正见、传统文化传递给这些领导者,让他了解。

其实情况发生的时候,这些领导人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其实问题出现的时候,都绝对不是只有一个例子。大学里面有一个学校跳楼报出来了,也绝对不是只有一个学校在跳楼。因为它只是突显了一个状况,其它的地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去改善,社会教育不改善,这个情况是不可能减少的。

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总拉回来根本,总拉回来「我能做些什么?」那大家就不是留在指责任何的人了。

问:第二个问题:「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如果团体中有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这样的人都处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怎么办?

答:Good question,好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刚刚讲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所以我们常跟大家探讨到在五伦关系里面首先先反求自己,「我先做好」。所谓「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我自己要做对。这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个态度。不然,愈学愈看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就麻烦了。愈学愈去要求其它的人要做好,不要求自己,情况不会改善。所以「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

所以我们一冷静了,在五伦关系当中,我们都先想,我当丈夫对不对?我当下属对不对?我当兄弟对不对?我当朋友我做到没有?先下功夫在这里。领导不妥当,先要求自己。我们自己做好了,「正己化人」嘛。而且感化都是有过程的。就好像儿子劝父母,「谏不入,悦复谏」,下属劝谏领导也是这样。所以只要依据经典去做了,应该都能够从容应对,怕的是我们在其中情绪起来了,指责、对立起来了,关系就会比较不好。

那这样的人怎么会处在领导者呢?这又是一个问题了。第一,他有福报。第二,推荐他的人也要负因果责任。是不?怎么刚刚有人表情「哎哟」。做事的人要不怕事,不惹事,不怕事。什么事东怕西怕,什么事都做不成。但是要谨慎就对了,要有判断力,这倒是很重要。

以前官员,哪一个官员出事了,当初谁推荐的,降一级,处罚。这个人做得很好,哦,范仲淹推荐的,奖励,为国家举才。所以有责任心的人,他不随便推荐人,他有把握才行。

就好像今天你的叔叔、你的伯伯帮你介绍人认识,或者帮你介绍工作,「我叔叔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嘛」,那我们真是不孝子孙,这个态度就不对了。要了解,叔叔、伯伯是用他的社会信用在给我们作担保。

所以当我们被推荐去做一个领导位置的时候,要能感激人家的信任,还要能理解,我们做得不好,那推荐我们的人都觉得对不起人家国家、团体,都有这些道义的心境,做事就谨慎了。

但谨慎不是恐惧,你吓得什么事都不敢做,那个叫太过,过犹不及。要不不负责任,要不就是紧张得胃抽筋,睡不着觉要吃安眠药,那都太过了。中道,要把这一份谨慎跟责任化成动力,就对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人提升自己的修养就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因缘。但是人往往就是没有办法安住当下,历事炼心,境界上不去。假如我们的思想里面都在想,「假如给我换一个领导我就会很好了」,有没有道理?「假如给我换一个太太我就会很好了」。那都是骗人的话。有真爱的人不会去挑,有真情真义的人在五伦关系当中,他不会去挑的。

就像大舜,遇到这么样恶劣的父母了,他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好,这才是真的修养。「亲憎我,孝方贤」,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亲爱我,孝何难」。而且「亲爱我」,那个孝是不是真孝,还得打个问号。父母对我很好,有一天不如我意了,可能我们就发脾气了,那靠不住。今天假如朋友本来都很好,突然一件事,两个人不说话了,前面那个很好也是假的了,那是贪爱。顺着自己的意思了,高兴;不顺着自己意思了,脾气就来了。

人要不贪着、不挑境界,才能提升。安住当下。所以人现在修行修到都想去花很多的力气,然后营造一个喜欢办公的地方、住的地方、喜欢见的人、喜欢做的事,那他怎么修行?花了一大堆的气力了,不都是贪着吗?一个人都不安住当下,尽心尽力尽他的本分,都在冀望未来一个美好的境界,他能教给别人安住当下吗?他能教给别人什么叫「亲憎我,孝方贤」,什么叫「不挑境界」,什么叫「境缘无好丑」吗?那全部都是一句空话啦。那我们是讲学,不是讲道了,道是要自己做到的,道是要不分别、不执着啊!这个才是真的功夫。你说我们今天去弄个房子,去找一些我们喜欢的人,享的是谁的福?是祖宗的福啊。那我们享祖宗的福,愈来愈贪着,怎么对得起祖宗的福报呢?是要在祖宗的庇荫当中千锤百炼、百折不挠,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见识,这样才对啊。

凡事都有盘根错节的时候,凡事都有极困难的时候,打得过的才是好汉啊!干嘛去挑境界。愈挑愈贪,愈挑愈怕。贪了就会有害怕,贪不到了,求不得了,就怕了、就苦了、就怨了。无求了,什么都不苦了。烦恼不都从求不得来的?什么都好,没事。

而人往往在安住当下的时候,他才会全心全意的去付出。他假如还想着以后了,他的精神都是分散的。人没有集中,他的真诚怎么出来?他的尽心尽力怎么出来?夹杂了,功夫没有办法成熟。又夹杂好恶,又夹杂忿懥,又夹杂忧患,又夹杂恐惧。每一个缘分,适合自己的缘分,往往都是在我们上一个缘全心全意,才会出下一个缘分出来。为什么?老祖宗知道你能力提升了,再给你派个任务啊。假如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都退缩了,不想干了,那哪还敢给我们派任务?这个时候我们还给自己台阶下,讲了一大堆的理由,全部就是在搪塞自己的回避,搪塞自己的不敢面对。所以修行不打破自欺一关,没办法修,不看到自己的分别、执着,没办法下手。所以要学「用心像镜子」,「境来不拒,境去不留」。尤其男众,一个男子没有展现出一种气概,人家不可能信服我们,担当要提起来。不要怕事,当然不要去惹事,就对了。

所以我们面对五伦的关系,不要求别人,先要求自己,这样就不会有难受了,不会有这些烦恼了。而当劝这个领导者真的劝到他还是不能接受,方向都错的时候怎么办?离开这个地方。但不是带着情绪。你离开的时候,「哼,这辈子我都不认识你了」,那这个心又变了。当初他是你的领导,你就要一辈子都这样的心。这叫真心啊!哪有说你一生气了,他曾经给你的付出统统一笔勾销,那都是情绪化的人。是不?人就要从这些地方看到厚道啊!他对我再怎么不好,我还是只记他的好,修养就这样上去的。不然心里面就充填着愤怒了、情绪了。所以《弟子规》讲「恩欲报」,这个是修养啊!

所以劝不动的时候离开,也是为了劝他、提醒他。今天离开了,他还是没醒,我们也不能罣碍。人生不可能所有的事都如我们意,管得上的尽力去管,管不上的放下,别自找烦恼。该是我们的缘,尽心尽力去管,管不着的事,不要每天在那里烦恼,精力都散掉了。安住当下的因缘。做好了,反而是其它因缘,你才能够供养他,你才有经验去告诉他。现在你跟他讲半天,「你也没做多好啊」,不是白讲?反而自己做好了,是给所有的人最好的供养。所以什么都不急,自己赶紧做起来最重要了。成就自己德行、成就当下自己团队的宝贵弘护的经验,以后人家才知道怎么做、怎么学。所以处在这个伦常关系当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而当我们的领导突然觉得他不对了,找你回来,欢欢喜喜合作。你不要找你回来,你还在那儿闹情绪,「你当初都怎么对我,我才不要呢。」所以心上都没有任何人的这些不是,一有缘了,我们帮得上忙,尽心尽力帮。

不过也要看那个时候的缘了,是吧?那个时候你已经到另外一个团体去了,然后前一个老板又要找你,怎么办?「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怎么办?有这么难吗?你帮他就一定要到他的公司才能帮他?是不是?第一个,不能再离开这一个单位了,为什么?人家信任你,人家支持你,给你一个成长的地方,是不?对呀。这个时候虽然不是你本来领导的下属,但是尽心尽力绝没有分别,那你看,人家心里多么感动啊。

问:第三个问题,执着愈来愈少,分别愈来愈淡,请具体开解,如何在做事当中明辨是非,又能做到执着分别很淡?

答:好,比方说我们从刚刚的第一个问题,「扬恶」这个问题来看,什么是执着?贪、瞋、痴、慢、疑、嫉妒、斗争,这些情绪、烦恼就是执着。当我们有这一些执着的时候,说坦白话,要明辨是非就不可能了。因为已经被烦恼给障碍住了。所以清净心生智慧,才能明辨是非。所以具体讲什么是执着,刚刚那些贪、瞋、痴、慢、嫉妒、那些情绪都是执着。

分别,对人分别、对事分别、对物分别,分别之后就会产生贪着。是先有分别,后有执着。比方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好了就贪着,不好了就跟他对立或者嫌弃他。因为好不好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就是执着了。

所以有一段格言讲,「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我们在应对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大公无私?能不能真诚?能不能从容?有了这些心态才能够很冷静去明辨是非。今天假如私心来了,怎么明辨是非?所以,公就「不蔽于私」,不被私心所障碍。

其实,人要没有好恶、没有私心才真的帮得了人。今天这个人跟我们关系非常好,我们产生感情贪爱了,他跟同事之间有什么不愉快,一回来跟你讲,你马上说,「对啊,你那个同事真过分。」帮到朋友没有?让他的贪瞋痴更严重。为什么?你袒护他了嘛,你怎么会明白呢。我们一袒护了,一私心了,我们讲出来的话,就不是对的了,更帮不了当事人了。所以没有这些冷静的态度,说想帮人,谈何容易呀。

诚则「不杂以伪」,不夹杂虚伪、应付在里面,真诚。「从容」,这个是在弘一大师收集的《格言别录》里面。这个书太好了,我最近赶功一下,大家不是同一天走吧?我都送大家一本,这都讲得非常透彻。人一慌张了,就迷惑了,看事情就不冷静了,好像都搅在一起了,就不明白了。所以「事勿忙,忙多错」,做什么事情得从容去应对才好。所以怎么练功夫呢?就在面对的一切人事物当中不要去挑,都好,历事炼心,都是最好的安排,分别执着就愈来愈少了。

要执着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念念为人想,执着就愈来愈少了。贪瞋痴慢疑有一个前提叫「我」,我贪、我瞋、我痴、我慢,没有「我」,这些就都没有。念念为人想,这个「我」就愈来愈淡,执着就愈来愈少,这是很方便的下手处啊!师父讲这一句讲得最多,「要念念为人想,才是学问」。

所以假如我们从这里说,念念为人想,我们境界才能提升,我们的执着才能放下,那我们要问问自己,谁在帮我们啊?一切的人在成就我们的道德学问,是他让我们有机会放下我执啊!所以真正修行人,感激一切人对他的成就。假如还形成「都是我帮他的」,我慢又来了,我贪又来了。是要感激他让我有机会放下执着,他让我有机会体会施比受更有福,扩宽我的心量,他让我可以修大福田,是他给我机会,修福又修慧,就生活在感激的世界里面,不会傲慢,不会邀功,不会就着在这些名闻利养上面了。不然我们推广传统文化,动不动就「那个人是我度的,是我帮助的」,那就完了。

所以时时要回到心地这个最重要的道场,所有的人事物、境界都是为了炼我们这一颗心的,只有一个学生,就是我们自己,藉由这些因缘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上得去。自己的心提升了,所有的境界就转,「依报随着正报转」。

有一个老师,刚好下了课在那里整队,然后愈整愈乱,自己就快发脾气了。可是他忽然观照自己,奇怪了,今天为什么整得这么乱?因为他今天就赶着要回家,所以他那颗心已经动了,所以他浮躁的时候,学生也被他传染,所以怎么整也整不明白。结果突然他这么一想,放下这个急躁,很柔软的去引导学生,哇,就整好了,孩子的心也被他转了。

所以确确实实「依报随着正报转」,根在心地。所以找不到人,聚不了人,都跟境界无关,「有德此有人」,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地上。不能感动别人,还是要回到心地上来,「德未修,感未至」,这个是跟大家交流的第二个问题。

问:第三个问题,德与才能怎么界分?

答:现在大家问的问题都很重要,也很不简单。为什么会问这么好的问题呢?因为大家是真干的,真想把事做好,看事就愈看愈深入了。为什么?「治本在得人」。一件事情要做得成,关键在人,所以叫「成事在人」。

《中庸》我们这次有没有读?《中庸》里面谈管理谈得特别多,太精辟的管理学。其中说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用对了一个有德行的人,他的整个推展的工作就很顺利,但是这个人假如去世了,哪怕有很好的制度,这个政治也会下来。

我们看,周公在的时候制礼作乐这么兴盛,后来周朝衰败下来,请问周礼还在不在?在,得靠人去以身作则去带啊。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花太多时间在枝末,没在根本,根本是德行,而不是制度。制度是为人所用,所以很多民主制度的国家变成什么?那个小聪明的人在用法律、用制度。那有什么意义?所以反而有德行了,制度纵使不是很完善,这个社会反而不会乱。所以我们从根上来讲,体会到,人的德行才是治理安不安定的根本所在。

所以《论语》里面又告诉我们,「举直措诸枉」,举一个正直的人,所有的小人他就不敢造次,他就赶紧走了,哎哟,要遭殃了,赶紧走了,他不敢再贪污了,「举直措诸枉」。所以我们看,历代的盛世都是用了一个很好的人,结果整个朝廷就兴旺起来了。「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把这个好人一提起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好人全过来了,不好的人就走掉了,风气就起来了,好风气。

所以《资治通鉴》才告诉我们,「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谨慎的去推举人才,「慎举在核真」,我们得考核他是不是真正的德行,而这个「核真」就是怎么判断他是真有德行。

我们看到汉朝的王莽篡了汉朝,那是一个大奸臣,自己想做皇帝。可是王莽还没有露出他的马脚以前,绝大部分的读书人觉得他是好人,看不出来他在巴结谄媚。那就代表很多人还是贪,他用种种好处拉拢人心,还是判断不出来。

所以《资治通鉴》里面有一篇「才德论」,就是分辨什么是才,什么是德。而且这个「才德」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文章里面都有讲,今天我就是藉讲才德先跟大家交流一下,但是我们在讲君臣关系的时候再来看这一篇文章。为什么?因为领导者用人太关键了,我们得要搞清楚这个才德的分辨。

「正直中和谓之德,聪察强毅谓之才」。我们看,大公无私的、公正、正直,这个都是无欲则刚才做得到。人有什么情感的希求,人有什么物质的希求,他就不可能无欲则刚,他就在攀关系、拉拢、袒护,都来啦。绝没有为自己的人才能正,才能直。「中」,做什么事情不偏激,不过与不及,都懂得适中去做事情。可能要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客观去应对,这个「中」。当然从心性上来讲,这个「中」就是没有好乐、没有忿懥,这些都属于心地上的修养。「和」,时时能和气对待他人,心平气和,时时能以大局为重,调剂团体里面的对立冲突,绝不去增加对立冲突,和,以和为贵,这个是有德之人。

所以一个人讲到谁,那个表情就皱着眉头,凶相都出来了,这个人绝对没有正直中和,他的内心里面瞋恨心还很重。可是人往往会被他吸引是什么?因为这样的人脾气虽然大,很聪明,观察力很厉害,人家想不到的,他想得到,他给你讲几句,你就「哦,你怎么这么厉害,能想到这些」,我们就很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聪明的人,观察力很敏锐,然后做事很有魄力,说干就干,勇往直前,这个不是德,这是才,毅力,谁拉他都拉不回来。所以这样子的人做错事的时候,谁也拉他拉不回来。

我们那一天刚刚这个问题,「恶果敢而窒者」,是不是?那果敢的人就是强毅,可是他顾及不到大局,他的理没有通达,可是他又「我一定要这么干」。那个时候他也没领导了,他也没师父了,这些东西他都提不起来了。但是他很强毅,他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所以我们去冷静看,一个朝代里面,哪一个很有才的人一出状况了,国家可能大伤元气,甚至于救不回来。一个安禄山,唐朝几乎灭国。可是他聪不聪明?你找不到几个跟他有一样能力的人。

所以德才都很好的,德才到极点的是圣人,德才都不错的是贤人,德胜过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才德都不好谓之愚人,才德全备的谓之圣人。当我们没有圣人、没有君子可以用的时候,宁用愚人,不可用小人。为什么?你用愚人,他最起码不会给你添乱;可是你用小人,等出现情况了,很难收拾。所以司马光先生是从所有的家族败落、所有的朝代出现大问题,都跟用错人有关系,分析这个给我们了解。我们在讲君臣关系的时候,再跟大家来一起研究这一篇文章。

好,谢谢大家。

更新于:1个月前
2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