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游舒州选址建寺斗法术宝志卓锡

2024-11-05 08:02 禅宗系列 D 纠错

本书是撰写佛教禅宗各位祖师的传奇故事,着意反映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既溶汇了儒释道三家合流而成的文化形态,又注意体现了佛教独特的文化风格。全书共分二+九回,作者以志书史料为纲,广泛收集民间传说,内..

为天

第五回游舒州选址建寺斗法术宝志卓锡话说梁武帝派人请不来达摩,是因为“机缘不契,”只好一切随缘。宝志大师

总是好言相劝梁武帝,不断地对这位“佛心天子”进行开导。宝志说:“皇上不要

恢心,弥勒身中自有,何须别处思量?请皇上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遥远的西方极乐园,

依我看,西方的净土即在人们的心中。”梁武帝还没有开窍,宝志又说:“欲觅如

来理,常在一念中,一念之中即是,何须别处寻思。”梁武帝对宝志开导他的“破

除外执,指向心源”的佛理无法理会,只不过是机械地奉佛教为国教而不解其义罢

了。

宝志大师向来喜欢外出化缘讲学,游览名山大川,生活没有什么规律,吃住很

不讲究,过着“居址无定,饮食无时”的浪漫生活。在南朝刘宋未灭之前,他曾多

次常来常往于九华山和舒州皖公山之间,一住就是几年。特别是对舒州的皖公山和

潜山更是十分留恋。宝志大师自从被捕入狱后,长期未能外游,幸得梁武帝登极后,

将他赦免并尊为国师,朝夕相处,伴君研学佛法,因而未能外出化斋游方。自从那

天伴驾召见达摩,见皇上不解佛理,机缘不契而撵走了达摩高僧,后来派人去请,

达摩又不愿南来之后,便想辞别皇上外出游方。他想渡过长江,漫游舒州,重游皖

山潜水,度过晚年。

宝志主意已定,上朝拜见梁武帝,武帝说:“大师有何要事,今日来朝?”宝

志说:“贫僧承蒙圣上恩典,杀身难以报答,今老衲虽年将八旬,还想广结佛缘,

渡江北上,如有佛缘就地驻锡,恳乞皇上恩准。”梁武帝听了点头微笑说:“大师

功德无量,年迈还要离开京都广结佛缘,弘扬佛法,精神可佳!你就随缘而去吧!”

宝志叩头谢恩,辞别梁武帝走出了建康城。

宝志大师身着袈裟,手拄锡杖,离开了建康城后,渡江北上,沿途化斋充饥,

有时一两天都未进食,鞋袜破了就光着脚行走,有时遇到狂风暴雨就躲在大树底下

或山洞里。天监四年,宝志沿着潜河逆水而上。

一天,宝志来到潜河上游,见河边高山重叠,树木荫翳,鸟语花香,山鸣谷应,

他被这锦绣河山所吸引住了,就信步来到山中。这座山名叫“凤凰山”,乃属皖山

山麓,潜水沿山而过,山上奇峰异石,松林滴翠,景色迷人。他翻山越岭,攀崖跳

涧,四处观看,真是心旷神怡。在皖山之巅,宝志露宿山林采果当食,饮泉解渴,

他越看越认为此地胜似仙境,越看越想在此山建寺驻锡。宝志主意已定,他决心就

在这凤凰山谷开辟道场,建寺讲经。正在这时,天突然下起大雨,宝志便在一大石

下面暂避雨淋,等待雨过后又携杖行进。刚刚走不到几步远,发现前面翠竹林中有

一石洞,宝志心中大喜:“真是天助我也!”他迈步来到洞中,脱下被雨淋透了袈

裟,放下锡杖,搬来一块石头,坐在上面闭目养神……

宝志在洞里呆了几天后,见天气晴和,便想出洞化点斋饭,刚刚走下山来,在

河边遇见一位道人。这位道人身穿白色道袍,脚蹬道靴,手执白色拂尘,白面白发

白须,满面春风地站在河边,向凤凰山观望。道人见从山上下来一位和尚,便主动

上前问话:“敢问大师是从山上而来吗?”宝志见这位白衣道人问话,便双手合在

胸前说:“老衲是从山上下来的,请问仙师要往哪里去?”道人说:“我乃南方道

士,人称我为白鹤道人,今日云游来到皖山,见这凤凰之地风景秀丽,想在此处修

建道场作为我修炼之地,故而到此观看。”宝志听了心中暗想:这位白鹤道人也看

中了这块宝地,要修建宫观,我当以礼待人,他说:“原来是白鹤师父,老衲早知

大名,但未见尊颜,今日得见十分有缘。贫僧宝志乃建康僧人,今日奉旨北上择址

建寺,故而卓锡于此。”道人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这和尚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我要据理力争,便微笑地说:“大师奉旨选址,不知择选何地?”宝志说:“就是

这凤凰山麓,只等回京面圣即可动工!”道人说:“我来此地已有一年有余,早已

与当地郡守索讨此山,望大师不要与贫道争执,若大的皖山,难道没有大师的卓锡

之处么?”宝志听罢有点不高兴,便回答说:“选址建刹,有先有后,我在此山已

有栖身之所,仙师若不相信可随老衲进山观看!”道人问:“大师栖身何地?”宝

志说:“就在此山洞中。”道人听罢低头暗想:可能这和尚是住在山洞里面,我也

不必与他上山,如果我俩发生争执,恐怕被世人耻笑,不如好言相劝,便说:“大

师要在此处建寺,决心已定否?”宝志说:“决心已定,待后面君。”道人想:我

与皇上昔日十分要好,皇上曾对我师父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虽然皇上目前

崇拜佛教,但对道教还非常关心,这位和尚口口声声说是“奉旨选址”说不定是拿

大话来吓唬人,要不一起回京面圣,请皇上定夺。白鹤道人主意已定便说:“大师

这次是‘奉旨选址’,不免我们一同前去面君,由皇上定夺!”宝志心想:皇上是

我的佛徒,肯定是为佛门说话,他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好!我们一起回建康请皇

上裁定!”于是,一释一道一同回京。

天监六年,宝志和尚和白鹤道人一同由凤凰山回到了京师建康。宝志这天变得

讲究起来了,他身着袈裟,手持锡杖,慢步地走上台阶,白鹤道人换上新制的八卦

道袍,前后都绣有一阴一阳的太极图案,他手执朝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朝宫。

一会儿,内侍高喊:“皇上驾到——”众位朝臣立即跪下,三呼:“万岁!万岁!

万万岁!”梁武帝在金殿的宝座上坐下后,见众位大臣跪在殿前,便习惯地说了一

声:“众卿平身。”两厢文武官员才起身站立两旁,梁武帝用目向殿下观看说:

“有事早奏,无事退班!”这时有内侍进殿禀告说:“宝志大师有事见驾。”梁武

帝听说宝志大师进见,心中大喜说:“宣宝志和尚——”宝志听宣后,拄着锡杖,

来到金銮殿上,他放下锡杖,倒身下拜,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梁武帝

见后说:“大师平身,有事奏来。”宝志大师说:“贫僧离开京都,外出化缘,走

到舒州境内,发现有一名山叫凤凰山,此山背依皖公山麓,面向潜水河畔,是一个

修性念佛的好去处,故贫僧想在此处开辟道场,建刹传法。”梁武帝听了急着回答

说:“好啊!是这样好的地方,应该修建佛寺,研究佛法,就由大师修建吧!”宝

志说:“皇上恩准建寺,是与佛有缘,但是,贫僧在此选址时,来了一位白鹤道人,

他也要在这块地盘修建宫观,因为我俩争执不下,故回京师,启禀皇上裁断。”

“啊!还有这种事?白鹤道人现在何处?”“就在殿外。”梁武帝说:“宣白鹤道

人进见!”白鹤道人整理衣冠,来到殿中,他双手执笏跪见皇上。皇上见是白鹤道

人,心中也大喜,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因为梁武帝在争夺天下时,就非常相信道教,

经常与道人商讨作战大事,称帝后,把高道接到宫中,共商国家大事,白鹤道人也

是其中之一,所以,白鹤道人朝拜梁武帝时,身穿道服手执笏板,梁武帝一见老友

来到,当然喜出望外,连忙说:“爱卿平身!”梁武帝看了看这位道士,又看了看

宝志大师,便笑着说:“两位大师都选中一块宝地,必有一取一舍,依朕看来,只

有各施法力才能断之。”武帝问宝志:“大师使何法器?”宝志说:“贫僧使用锡

杖。”帝问白鹤道人:“你用何物?”道人回答:“贫道使用拂尘。”梁武帝说:

“好!你二人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梁武帝为了释道两家互不得罪,使出

“斗法”之策,胜者居之的办法来对付这和尚与道人,是为上策。释道两人都互相

应诺,同意重返舒州斗法争地。文武大臣见一释一道在金銮宝殿上为建道场互相争

地,都以好奇之心在等待斗法的结果。梁武帝也是坐山观虎斗,看他俩谁胜谁负,

再作最后裁决。

时间过得真快,不到半年功夫,宝志和白鹤道人返回到舒州城中。这次一释一

道来到舒州,与以往大不相同,一是奉旨斗法;二是有钦差带领官府前来督阵。斗

法的那天,凤凰山热闹非凡,周围的黎民百姓都来看热闹,把整个凤凰山挤得满满

的,斗法台上张灯结彩,红毡铺地,舆盖遮荫,钦差大人坐在法台当中,两廂有州

府郡县官吏陪同。

斗法时间已到,宝志大师和白鹤道人同时走上台来,钦差大人亲自督阵,他说

:“今天乃是志公大师与白鹤道人斗法之日,各人以物识地,得者居之。现在斗法

开始。”

只见白鹤道人走到台前,禀告钦差大人:“某以仙鹤止处为记,倘若仙鹤落脚

在某处,就是我的修练之地。”此时,宝志大师也走上前来,告诉钦差:“某以锡

杖卓处为记,杖卓之地乃为某建寺之处。”钦差说:“好,好!速速比试!”只见

白鹤道人将手中的拂尘往天空一抛,口里念念有词,说了一声:“来—!”倾刻之

间,一只白鹤从西北方翩翩飞来,白鹤在凤凰山谷盘旋一圈,刚要落地之时,宝志

大师便将手中的锡杖抛向空中,只见一道霞光冲天,闪烁在山谷之中,锡杖上的佩

环铿锵作响,宝志大师说声:“着—”锡杖在空中追随仙鹤,仙鹤见锡杖向它赶来,

环声叮当,有些胆怯,赶忙向东侧山岗上飞去。锡杖在空中也不追赶仙鹤,却落在

凤凰山谷当中,“卟嗵”一声插在地上,钻进土中约有两尺多深,仙鹤飞到东侧的

山岗上,站立在一棵古松树上。此时,台上台下人声鼎沸,个个拍手称奇。白鹤道

人向宝志大师深施一礼,然后对钦差大人说:“此地与宝志大师有佛缘,贫道还是

到东侧山岗上去结庐修练吧!”宝志大师拱手说道:“老衲多有得罪,万望仙师海

涵!”二人互相客气一番之后,各自离别。钦差见斗法已有结局,高高兴兴地“班

师”回建康去了。

自从释道斗法以后,凤凰山也就随之而有名气了。宝志禅师送走钦差后,转身

回到锡杖着地之处,他隨手将锡杖拔起,只见清洌泉水向上涌出,隨着泉水上涌之

际,刹时地陷成井。从此,宝志就住在这山洞里,坐禅习静,驻锡在凤凰山山谷之

中。

再说凤凰山乃是何姓的隐居之地。东晋成帝年间,何氏家族中有一个名叫何充

的大臣,官至尚书令,权倾朝野,群臣敬之,何姓也就成了东晋的名门望族。到了

梁武帝时,何氏家族仍是朝廷重臣,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何充的第六世孙何点、

何求、何胤,人称“何氏三高”就隐居在这凤凰山里。为了不问朝野之事,何氏三

兄弟在凤凰山建造私宅隐居山林,在此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宝志住在山洞中,每日坐禅习静。山洞与何宅仅隔数步,出门相见,何氏三兄

弟见宝志禅师住的山洞十分阴暗潮湿,长年在阴暗的洞中习静布法,真是令人钦佩,

表明了宝志大师对佛的虔诚。何氏三兄弟为了表示虔诚,捐献了私宅和山林,让宝

志禅师扩建佛殿,从此,宅寓安放着佛像,宝志禅师终日在这里讲经说法,宣扬

“指向心源”的佛学理论,何氏宅府也就隨之更名为“菩提庵”了。

宝志大师在凤凰山开山建寺规模越来越大,善男信女也随之越来越多,香火也

越来越旺,不到几年时间,菩提庵修建得非常宏伟壮观,大有皇家佛殿之气派。这

一消息很快传到梁武帝的耳朵里,他非常高兴。梁武帝要将此寺定为皇家寺院,因

此,他便亲笔御书“山谷寺”三个大字,命人制成金字匾额,送到凤凰山,从此,

凤凰山的“菩提庵”就变成“山谷寺”了。与此同时,东侧山岗上的白鹤道人也修

起了“白鹤观”,他们一释一道,经常互相来往,坐禅习静,谈经论法,促膝谈心,

更是习以为常。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