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给大家汇报了「入则孝」这一部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出则弟」。悌道,实际上就是讲恭敬、友爱的心。用恭敬的心对长辈,用友爱的心对..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给大家汇报了「入则孝」这一部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出则弟」。悌道,实际上就是讲恭敬、友爱的心。用恭敬的心对长辈,用友爱的心对待兄弟姐妹,用诚信的心对待朋友,这些都属于悌道。实际上悌道也是孝道的延伸。在《弟子规》上面,有这么一句经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女们能够和睦、友爱,这是最高兴的。所以兄弟姐妹能够互助友爱,这也是孝道。兄弟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的关怀,常常保持着和顺的心态,这就是所谓兄友弟恭。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章经文,「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在这里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够称为士、士人,士人虽然还不能称为君子,但是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人、一位正人。孔子在这说「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切切偲偲」,根据集解,《论语集解》里面马融的注释,切切偲偲是「相切责之貌」。同修道友之间互相的规劝,共同勉励,共同进步,择善,这叫做切切偲偲,所谓切磋琢磨。「怡怡」是「和顺之貌」,和睦恭顺这个样子。底下,夫子又有一句话说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就是朋友之间,这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修学,要互相的勉励,互相的批评,共同的进步,而兄弟之间要注重和乐、恭顺。兄弟在一起,因为关系非常密切,就很容易互相的批评,就比较少和顺。朋友在一起,当然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很容易和顺,但是就缺乏了相互的勉励、批评。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说,朋友要多加切切偲偲,兄弟之间要怡怡和顺。兄弟在五伦关系当中跟朋友这一伦有区别,就在于兄弟之间要更注重和顺。
那怎么才能够和顺?《弟子规》上讲:「财物轻,怨何生。」往往兄弟之间不能够和顺,多半是因为财物。对利看得太重了,于是对情、对义就看得很轻。反之,如果能够把财物把利养看得轻了,那么情义自然就重了。兄弟之间互相有怨恨,都是因为在财物、利养方面放不下。要知道,这些财物只是身外之物,而兄弟姐妹却是同胞,同出于父母之怀,怎么能够为了身外之物,而把这一分手足深情给折掉了?
我认识一位企业家,他是曲美家私的老总,他们是兄弟三人。曲美家具在这近二十年来发展得非常快,成为了现在中国家具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属于中国驰名商标。这公司做得很大,听说他们也准备上市。这个公司是个民营企业,由兄弟三人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虽然现在他们非常富裕,年销售额达到十亿以上,但是兄弟三个人一直都非常的和睦共处。我认识的是老大,老大是公司的副老总,老二是老总,老三也是副老总。三兄弟在一起二十多年共事,从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因为公司的事情起过争执。在现在的社会非常的难得。现在我们常常听到,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甚至可以打上法庭,甚至父母还在的时候,就为了争夺财产不顾父母,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这曲美赵家,他们姓赵,这赵家三兄弟可以说是很好的榜样。而据这位兄长跟我讲,他们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到现在都保持着把所有的财权交给父母。虽然自己都挣钱了,挣了很多钱,但是出纳权仍然由父母掌管。真是做到了「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这位赵总,他对于财物也是看得很淡,他说他这后半生就希望认真的学习传统文化。兄弟之间能够重视道义、情义、恩义,能够把利益放下,自自然然就能和睦,这也是尽孝。
在《论语》当中,「泰伯第八」这篇里面,第一章是这么说的,「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老夫子在这里赞叹的人叫泰伯,泰伯是谁?这是在商朝末年的时代,在陕西有个小国叫做邠州,这个小国的国君叫做古公,后来他迁居到陕西凤翔岐山之下,就改国号为周,周国,是商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古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就叫泰伯,二儿子叫仲雍,三儿子叫季历。季历有一个儿子叫昌,这个人就是将来的周文王。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这一家都是圣人。当古公正在思考谁来做周国的继承人的时候,他发现季历的儿子昌非常的聪明有智慧,而且有圣人的相貌,就预料到这个小孩将来一定能够兴周,一定能够利益百姓。所以就有这个意思想传位给季历,能够由季历再传位给昌。但是季历是三子,按照规矩,王位应该先传给大儿子,大儿子是法定继承人。那古公这个意思很想传给三儿子,所以有点为难的颜色,但又不好说出来,不能够违反祖宗的成法。结果泰伯看出了父亲的意思,所以在古公生病的时候,就找了个借口,说要到南方去采药,于是就告别父亲。二儿子仲雍也明白了他兄长的意思,兄长想要让位。如果让位,那首先得让给二儿子,二儿子如果在,那就得给二儿子。仲雍是二儿子,他想想,我也得走。因此他也托词要跟他的兄长一起去采药,所以两个人一同拜别了父亲,到了江南的吴地。到了那里就安居下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断发纹身,就变成了当地人,就不想再回来了。
当时,因为两个儿子都已经出远门了,只有三儿子在,所以季历是不能出去的。季历一直在家里侍奉古公。古公在临终的时候,就很自然的立了遗嘱,要将王位传给季历。后来古公去世了,季历就向他的两位兄长报丧。两位兄长也回来了,泰伯和仲雍都回来。泰伯和仲雍就跟季历商量,要让季历来继承王位,当然季历不肯受。结果泰伯就说了,我们已经断发纹身了,已经变成少数民族的人,不能够再治理国家了。于是没有法子,季历只好继承了王位,做了周国的国君。后来就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了,他的儿子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他的儿子周武王伐纣成功,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于是尊他父亲做文王。周朝之所以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最初的起源,还是因为泰伯能够让位。泰伯,这里讲「可谓至德也已矣」,「至德」,就是至高无上的品德。为什么是至德?因为他为了成全父亲的志愿,养父亲之志,成全自己的三弟继承王位,能够以天下让。「三以天下让」,这个意思就是说三度把天下让给季历,大概是让了三次。这种毫无私心的圣德,孔老夫子非常的称赞。他说「民无得而称焉」,是说人民不知道如何来称颂他的至德。泰伯不仅能够以天下让,而且他让得非常的有智慧,非常的善巧。并不是搞得好像轰轰烈烈那样,而是什么?跟他的父亲心照不宣,大家都不讲,但是自己都明白,为了国家大事、为了百姓,要让位给圣人。这是「财物轻,怨何生」的最佳典范。这也是至孝。
在历史上,古德最推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的教诲汇集起来,形成了儒家的道统,所以孔子也是至德。他的儿孙到现在,八十多代了,二千五百年了,依然在各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他也是「民无得而称焉」,不知道怎么样称颂他的至德。还有一位是宋朝的宰相,范仲淹。范仲淹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可谓至德。范先生从小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改嫁,改到姓朱的家族。后来,范仲淹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姓范的,不是姓朱的。而且朱家又排挤他,他只好自己一个人拜别母亲出来求学,在破旧的书院苦读。我们知道「断齑画粥」这个故事,就是范仲淹当时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一心一意要考取功名,要奉侍自己的母亲。后来,他果然考上了进士,做了宰相。可是虽然做了大官,他并没有奢侈,并没有享受,还是过着从前那种非常清贫的生活。他虽然俸禄非常多,但是都拿出来捐助乡族的人。他兴办义学,而且周济家族中的贫穷的子弟,让家族里的人都能够得到温饱、安乐的生活。一个人养活了很多很多的人。
他在一篇文章叫「告诸子及弟侄」,这篇文章当中是这样说到,「吴中宗族甚众,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地方宗族的人很多,跟我有亲有疏,可是从我的祖宗的角度来看,祖宗看我们都是自己的子孙,没有亲疏之别。又说「茍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从祖宗的意思来看,子孙没有亲疏之别,饥寒的人,我又怎么能够不去体恤、不去关怀他们?「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范公说,范家祖宗积德一百多年了,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到了范家后代才能够发起来,所以范仲淹能做到了宰相,叫「始发于吾」。他自己说,从他这里开始发,「得至大官」。不仅范仲淹做到宰相,他自己的四个儿子都是宰相、公卿、侍郎这些大官,都是祖宗有德,父辈行善得到的果报。
如果是自己当了大官,独享富贵,而不能够体恤、关怀、照顾宗族里的人,这是对不起祖宗,祖宗在天之灵看到会很痛心。正好像父母希望所有自己的儿女都能过得好日子,如果一个儿子当了宰相,其它的儿女变成叫花子,那你说父母会不会很心痛?范公以祖宗之心为心,所以无论宗族里的亲疏,都能够用心的照顾,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捐献出来帮助宗族的人。为的是什么?「异日可以见祖宗于地下」。如果不好好照顾祖宗的后代,将来何颜见祖宗?又何颜入家庙?入家庙是受到后代的祭祀,那是有德才能够有这个位。如果是为富不仁,富贵了不能想到宗族的亲戚、子弟,那真的没有脸面入家庙受享祭祀。所以范公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是都能够非常的节俭,周济宗族穷人。当时在一起聚居的靠范公养活的,有九十多人。范公买了一千多亩的田地分给这些人,分给这些九十多家,让他们来耕种,使他们能够养活自己,日子过得还不错。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投资的一个资产项目上,能够创造就业的机会,让宗族的人都能够有一份工作,都能够生存得很好。虽然范公从小没有得到家族的多少关怀,如果他富裕了,即使是不回报家族,别人也没话可说。可是范公并没有计较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得到过家族人的帮助,还是这样来布施、周济。所以他这种孝悌的家风能够教化了当时的宗族,甚至教化了一国乃至于后世。范公可以说在他的家族当中实现了相似于大同之治的这么一个小社会,就是用他自己的德行,使到家族每一个人都能够行孝悌、乐善好施。这也是悌道的好的典范。
在《论语》当中,「里仁篇」有这么一章经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他们遇到利的时候怎么做,君子心里想着是道义,这个「喻」,就是心里常怀着这个念头。什么叫义?义者循理,循天理。天理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良心,做什么事情都凭着良心去做,这就是君子。反过来昧着良心做,这就是小人。那为什么会昧着良心做事?就是看到利现前了,见利忘义。所以小人心里想的是利,因此他的良知不能现前。良知其实在,没有失去,每个人的良心都有,连十恶不赦的强盗都有良心。那为什么有人能够凭良心做事,有的人昧着良心做事?你看这个昧字,用得很好,昧就是被覆盖住,不能够现前。被什么覆盖了?就是被自私自利,被欲望,被烦恼,烦恼包括贪、瞋、痴、慢。君子修身,没有别的,只是把自己的烦恼、欲望、自私放下。放下之后,良知现前,自然就「喻于义」了。
但是,在现在社会大家看到这一句,可能觉得好难!我要是「喻于义」,其它人都「喻于利」,那我不就吃亏了!我不上当受骗了!譬如说做生意,如果不讲利而讲义,那我怎么可能做得好生意?什么叫义?其实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道义、责任,就是商业的良心。温家宝总理在讲话当中提到,说「企业家血管里面要流淌道德的血液。」每个企业家每个商人要有良心。如果是见了利而忘了义,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那就是不道德,那就是没良心。
那现在的社会没良心的事很多,譬如说毒奶粉、地沟油、建筑材料的造假、偷税漏税、破坏环境等等,这些商业的举措那都是为了利而害了义。在现在社会能不能够坚持着道义而能放下利?谁肯干?
我在去年十月份在上海,应邀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一个企业家论坛。这个论坛主题叫「商亦载道」。那个道不要说太高远了,就讲道义,商业里面能不能承载道义。我在大会演讲当中,我就向下面企业家们提问,在座的大概有三百人,都是国内比较著名的一些企业家。我问他们,「你们做生意,谁是为了道义责任,不讲利的,请您举手?」结果发现底下三百人,大概也就是两个人举手,这两个人我都认识,都曾经学过传统文化。这就让我们很惊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商业社会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小人,那这个社会岂能没有危机?怪不得有金融海啸、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温家宝总理在二00九年二月剑桥大学演讲,就一语道破。他说,「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深层次原因是道德缺失,一些人丧失了道德的底限,导致了危机的产生。」那我们问了,「喻于义」是不是只是个理想,不能够落实?《弟子规》上讲的「财物轻,怨何生」,财物能轻吗?能看得轻吗?大家都看重财,到底怎么做?还是要靠教育。
为什么现在小人多君子少?就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是圣贤教育。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他不学他怎么知道?那你不能怪他。君子是教出来的、学出来的,尤其是因果的教学。人如果真正明白了因果的道理,他知道,像子夏在《论语》当中讲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也是有同样的思想,这叫知天命。孔子五十知天命,什么叫天命?说得白一点就是知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叫知天命。
你看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那真算得准。儒家十三经里面《易经》就能够给你算出来,那是高等的数学。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命真的是一分一毫都不差,所以了凡先生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没有妄想了。当然他只知道一半,还没有知道另外一半。他只知道有命,生死有命,但是他不知道能够立命。后来遇到了云谷禅师给他点化,才知道,原来「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自己是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的。怎么改造?断恶修善。了凡先生自觉悟以后,努力的断恶修善,结果真的改造命运了。他命中本来没有儿子,他后来有两个好儿子。他命中最多只有秀才,后来竟然考了进士。进士是古代最高的功名,进士头三等的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我们现在讲最高学位。而且他做的官也比原来大了,他的寿命比原来算的延长了二十年。了凡先生前二十年完全按照他的原命来走,后二十年改造命运,这叫立命的学问。
孔老夫子知天命,不仅知道有命,而且知道如何立命。他能够自己立命,才能够为生民立命,这就是往圣之绝学。能够为现前生民立命,就能为万世开太平。真正知天命的人,他一定喻于义,不会喻于利。知道人有多少利都是一定的,你即使用尽种种不善的方法去求,即使求来了,还是你命中该有的,你何必要用这些不善的手段去求?而且用这种手段,没有增加你命中的福,反而减损了命中的福,折福。贪利之人,实际上是损了自己的利,那多冤枉。不贪利,它该来的就会来,所以君子喻于义,也不会少了利。正是「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是明白了,觉悟了,就不会干出小人那些勾当来了。何苦这么做?一点利都没有,真是何利之有?
在《论语.里仁篇》里面有一章说,「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个「放」,古注有两个意思都很好,一个意思是当「依」字讲,就是依利而行。什么事都是先考虑利,就叫依利而行。第二种讲法是放纵,放纵自己的私利,就是任意去追求私利。不管是哪一种讲法都是喻于利,结果就是多怨,必定是招致多人的怨恨。为什么?因为利是一般人都要求的,你也求利,他也求利,那你要是损了他的利,他就怨恨了。所以愈是图自己的私利,那是愈会损害别人,那就愈会招致怨恨。实在讲,你能够得到的利都是命中该有,你何必要让人怨恨你来得到?这不是小人冤枉做了小人!所以真正明白的人,他就会放下利了。「财物轻,怨何生」,轻财物是看轻财物,不是代表说没有财物,该有的就会有。
现在,如果企业家们、经商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都如孔老夫子所说的知天命,那我相信商业社会当中肯定大家都是君子了,不会是小人。小人实际上是胡涂人,胡涂才做小人,明白的人不会做小人,他会做君子。因此圣贤教育有多么重要!
我原来是在商学院教金融课的,教金融就教人赚钱,教人怎么得利,我发现这个不究竟。为什么?教你得的,你用那种技术手段得到的还是你命中该有的,即使不教你,你该有还会有。像李嘉诚,华人首富,他也没读过什么金融博士,甚至他没上过大学,他的博士是后来给的荣誉博士,但是他能够赚这么多钱,为什么?命中有财。过去他的一个高级参谋,陈郎先生(已经过世了),早年遇到李嘉诚,见到李嘉诚,那时候他才三十多岁,刚刚开始经营生意。陈郎先生是很会算命、看相的,看到李嘉诚,就问他,「你将来希望得到多少财富,你才会知足?」李嘉诚,他才三十多岁,他说,「我,如果有三千万就很满足了。」陈郎先生笑了笑,「你不止,你将来是华人首富。」真的给他说中了。后来李嘉诚凡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决定的时候,都要去咨询陈郎先生。那这是一位算命、看相的高手。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得出结论,人真的有命。问题是你能不能知命,更进一步,你能不能够立命,立命是你能够创造命运、改造命运,唯有学习圣贤教育,你才懂!真懂了的人,不会再想利了,他只会想义。因为想义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善报,那个福就大。福愈大利就愈多,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还有讲到,兄弟之间要「言语忍,忿自泯。」互相说话要懂得礼让,不要互相指责,往往指责就产生怨恨,产生争执。在《论语》当中有一章说,「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里又讲到怨,证明兄弟之间很容易起怨恨。刚才讲到的财物容易起怨恨,这里说的是言语,互相批评指责。孔子教我们「躬自厚」,躬,就是自己,自己要从重的责备自己,而「薄责于人」。厚是重,厚重的责备自己,而对别人的责备要轻、要淡,这样就能够远离别人的怨恨,这很自然。实在讲,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只会自责,不会责人。
蕅益大师在批注上说的,「厚责人者,只是不能自厚耳」,对别人责备得很重的人,就是自己不能够厚责自己。那这个厚,也有厚福的意思。老是责备别人,不能自责的人,没有福报。福报本来是厚的,都变薄了。换句话讲,一个人如果老爱批评人,老爱指责人,看谁都不顺眼的人,这种人没有福,福薄之人。福厚的人是不会老是说别人,遇到什么情况他先检讨自己。有矛盾、有冲突、有不顺,他先检讨自己,他这么一检讨自己,大家也就自己会做自己检讨,大家就认识问题了,就能改正错误,自然能解决问题了。兄弟之间最重要是这样,因为愈亲密的人愈容易互相指责。孔子在这里特别提醒我们,要「言语忍,忿自泯」。
今天,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等一下再来一起上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更新于:3个月前